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社会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社会背景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列中央对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那么,现在为什么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与三种宏观背景密切相关:一是时代背景,二是中国现实背景,三是知识背景。
一、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是顺应时代背景需要的结果。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时代背景需要的结果。
或者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潮流。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延续和深入的大背景之中。
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一种混合状态中:既不能跟着大众文化的趋势走,又对我们的私人生活十分依恋。
现代化既是一种持续过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因此,农村发展是这一过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传统专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实质就是向现代化的转变。
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与时具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市场化是自由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作用不断确立和巩固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可以视为市场化过程的重要步骤,也可以看做是市场化过程的结果。
但是,市场体制对于现代经济活动来说,是一项不断推广、影响越来越大的经济制度。
所以,市场化无论是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之中。
与现代化、市场化一起,全球化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伴随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扩展,经济、社会与文化联系已经越来越多地扩展到全球领域。
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接受,但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事实。
那么,中国众
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分散经营的农村,该以何种方式来适应这一大背景的变迁呢?从纯粹理想型的角度来看,建设新农村似乎就能和新时代特征相一致。
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后的客观要求。
(一)、基于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在农业的大力支持下甚至可以说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已经取得很大成就。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二)、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讲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为什么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2005年末,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为贫困人口的标准计算,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为低收入的标准计算,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
以上两项加起来就是6432万人。
另外全国还有两千多万人,随时可能因疾病、天灾、子女教育等原因从小康、温饱返贫。
我们原来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点在东部,落脚点在西部”,现在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点在城市和郊区,落脚点在农村。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四)、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
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缓解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的需要。
就中国社会现实背景而言,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与社会在快速增长和转型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化。
近些年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缓解,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政策倾斜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2)、相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方面的重要途。
“三农”问题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则是,尽管为解决此问题而有较多惠农政策出台,而问题没有实质
的改变。
进入21世纪,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以此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
过去我们强调“三农”问题的解决应在“三农”之外,所以要推进城市化以减少农民。
毫无疑问,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但限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即使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仍然会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有着一定的知识背景。
某种意义行说,它是学术或知识话语转换为政策话语的结果。
从有关农村建设的学术或知识传统来看,早在1930年代,一些知识分子就已提出乡村建设理论,并为这一实践而艰苦地工作。
如梁漱溟提出,中国的发展要靠乡村建设运动,培养乡村的力量,促进组织,形成自治,认为“新制度之运用实有资与新习惯”,倡导通过教育和训练,让人民养成政治新习惯。
宴阳初认为,中国问题关键在农村,“中国之所以贫弱,主要的原因是‘忘本’,‘本’是什么?‘本’就是‘民’,民为邦本……”农村建设就是固本工作。
为推进农村建设,他们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以河北省安定县翟城村为试点,推进乡村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实践。
早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认为乡村是落后的因而是改造的对象这一基本之上,知识分子所倡导的乡村建设,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教育。
当今学术界,学者在对“三农”问题的探索中,试图对传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资源加以动员和再利用,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内生力量的衰落,而中国又不可能走完全城市化道路,于是,他们主张通过新的乡村建设,来提高农村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而且,他们在早期乡村建设的实验点定县翟城村,恢复了乡村建设学院,试图延续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实际上我们仅仅是改良主义者,和当年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者一样,是主张社会改良的。
在以上所述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毋庸置疑,将成为我们规划未来五年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