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说明文阅读名题集训(二)段落 顺序 结构 内容 拓展 答案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105张PPT)
4.作比较 是将两种有着外在联系或内在联系的相同或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的一种 说明方法。作比较有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对比是 为了说明不同点。 (1)作用: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浅显鲜明地说明事物,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例句: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 同……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 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大自然的语言》
5.下定义 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进行概括性的说明。这 种说明方法常用于科技说明文、政策条文、产品说明书等。 (1)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2)例句: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 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3.逻辑顺序 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 明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或介绍事物的性质、种 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往往使用这种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 种情况。
(1)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 整体到局部,即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小拱、拱圈,以及桥上的石 栏、石板。 (2)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 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 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3)从现象到本质。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 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方位说明事物。说明形状和构造的事物说明文常使用 这种顺序,一般是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 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 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 品等。《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的主体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 空间顺序。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说明文阅读 课件 (共40张PPT)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如样题:“光的压力大概仅仅在10亿分之一到100亿分之一N这个数量级”运用了 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列数字,直观准确地说明了光的压力非常小,所以人感受不到光的压力。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0亿分之一”“100亿分之一”运用了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准确具体,更具说服力。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
找带有限制性词语(如:“比较”“几乎”“主要”“绝大多数”“相当”“大 约”“可能”“左右”等)的句子。
题型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应考指南
按语言风格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
这类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 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如 《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简洁、平实、准确、周密,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 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列数字,语句简短明快,明白晓畅。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 阐释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如《死海不死》一文先介绍死海的特征,然后说明死海的 成因,最后对死海的变化作了简介,解开了读者心中对“死海不死”这一现象的疑惑。 (2)按说明特点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说明 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来识别阴晴风雨,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 苏州园林》一文主要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属于社 会科学说明文。
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模板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说明文相关知识点与考点一、说明文知识点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就是说明事物的文章。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说明文2.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的形体、结构特征根据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①“总一分”式: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②“分一总”式:如2017河北中考说明文:第①②③段先介绍“转基因”是什么以及“太空种子”发生基因变异总分式的原理;第④段总说“太空种子”只是在“变基因”,而不是“转基因”,并举例说明。
③“总一分一总”式:如《看云识天气》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云和天气的关系;第二部分:第2~6段分述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7段总说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一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结构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3)并列式: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结构。
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4.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说明文阅读考点指导(二)段落 顺序 结构 内容 拓展共29页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说明 文阅读考点指导(二)段落 顺序 结构 内
容 拓展
6
、
露
凝
无
游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答题技巧(实用!)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说明文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叫说明文。
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作用、成因、结果等,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和了解。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述、议论、抒情、说明)二、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实在事物为说明对象。
2、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
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三、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以事理的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例如:从古到今。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存在的空间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等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介绍建筑物。
3、逻辑顺序:①概念: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②逻辑顺序的类型: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小到大、从一般到特殊、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原因、从总到分。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列举实际事情来说明事物特征或解释抽象的道理。
举例子的作用:通过列举··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画线句所在段的中心句)2、列数字:用具体准确数字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年月不叫列数字)列数字的作用:通过列举··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画线句所在段的中心句)3、作比较:把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作比较的作用:把··和··比较,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画线句所在段的中心句)4、打比方:利用和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就是运用比喻)打比方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课件
已着手修复。
【答案】空间顺序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典型例题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
段
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 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
【答案】逻辑顺序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典型例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
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说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
明
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
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1分);其次,解释了通常情况下,食品口味的形成
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1分);最后,举面条、点心等食物口感形成的例子,来说明本段说明对象
特征(1分)。河北省2024中Fra bibliotek说明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
链接练习
植物气象员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 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 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 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 才能显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晴朗时,你用手指触动含羞草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 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及作用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及作用讲义考情分析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
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说明文的特点就是科学性知识性。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在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考查重点: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知识构建:知识点解析:说明顺序:最好的说明顺序,就是最容易让人明白的顺序。
要使人容易明白,学习安排说明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说明的目的不同,自然说明的顺序也有不同,主要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以时间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
一般有表时间的词语,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等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多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事物,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常综合运用)指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成因等。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术、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提示: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我们阅读时要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
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阐述前因后果,为此,我们须从总体上把握说明内容。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材料第一讲、说明文知识及常见题型一、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二、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找说明对象的方法:【归纳方法】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又如《“长信宫”灯》,题目即说明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三、概括类题型【归纳方法】1.当序数词与中心句很明显:①找出标志顺序词语(如序数词;首先、然后等)②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2.当序数词、中心句不明显则需要我们根据文章归纳:①找出关键词、概括事物本质②划分层次,整合要点,综合归纳③注意分值,一般1点对应1分。
题型示例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阅读全文,从中筛选信息,说说新的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一、二两段的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准确提取信息,写出极技术人员修复古油画的三个步骤。
四、说明顺序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①时间顺序:就是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先后顺序。
理解时间顺序注意找到表明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②空间顺序:就是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进行介绍。
理解空间顺序要注意分辨表明方位的词语。
③逻辑顺序:包括由特点到用途, 由概括到具体,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理解逻辑顺序要注意表明因果关系的词语。
逻辑顺序比较复杂,(1)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也就是判断该文段是不是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如果这两者都不是,那就是逻辑顺序了,(2)但也要注意是否使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答题方法:题型一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说明内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判断说明顺序(2.)准确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见下文结构形式划分),给不同的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3)找出中心句或者关键词概括,且按顺序作答(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例子: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一、说明文文体知识:(一)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二)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其中一种)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情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中、从里到外、远近、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逻辑顺序:(1)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2)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
(4)由浅入深的顺序。
(5)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6)由表及里的顺序。
(7)由此及彼的顺序。
(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9)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巧记: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3.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
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
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内容概括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内容概括(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现象---本质,主---次,远---近,简单---复杂,原因---结果等等。
)2、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A、从早到晚;B、从先到后;C、从古到今。
3、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A、由(从)外到内(由内到外);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由前到后;E、由左到右;F、由前到后;G、从中间到两边;H、从从东南西北等等。
4、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A、由因到果(由果到因);B、从主要到次要;C、从总到分;D、从概括到具体;E、从现象到本质;F、从简单到复杂,G、由浅入深;H、总分总、I、从一般到个别等等。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表示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段意概括:句式:说明了……介绍了……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T习题演练(2022·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为什么统计数据有时会“撒谎”①收集统计数据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出错的可能。
即使所有的细节都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
如果盲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有时会得出一些甚为荒谬的结论。
②统计学家曾经调查过铀矿工人的寿命,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铀矿工作的工人居然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难道统计结果表明在铀矿工作对身体无害甚至有益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会去铀矿工作,他们的寿命本来就可能长一些;正是因为去了铀矿工作,才把他们的寿命拉低到了平均水平,造成了数据的伪独立性。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说明文阅读考点指导(二)段落 顺序 结构 内容 拓展
题型六:对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标语、建议、广告、宣传 语等。
题型七:为文章补写空缺的语句。 题型八:提出问题并简要回答。
2.如何答好拓展延伸题: 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
迁移到题目中来。开放性试题可以各抒己见,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但在答题时要注意
【参考答案】 内容上,写了恐怖袭击、海盗、走私以及非法移民等犯罪活动越来 越猖獗,引出说明对象——海岸监视系统;结构上,用具体事例开头,引起读者注意和 阅读兴趣。
⇨方法指导 1.“首段作用”分析技巧 可从“引+趣”方面分析。(1)“引”,首段大多有引出说明对象或引出说明对象特征的 作用;(2)“趣”,首段一般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时可从这两方面着手。如果段中运用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还要结合说明 方法、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
②海岸监视雷达是海岸监视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它采用了短脉冲的窄波束,配备 高增益天线,以提高系统的远距离监视灵敏度和分辨率。美国制造的“衣萨特”雷达的天 线孔径达 5.5 米-7.5 米,能承受速度高达每秒 78 米的狂风,可安装在高塔上进行远距 离、超远距离监测。海岸监视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发现目标的雷达,还需要能从多个船只 中识别出真正有用目标的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每分钟可处理 2 000 条信息,每 2 秒钟更新一次数据。另外,自动识别系统提供的信息很容易添加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的雷达图片上,有效弥补雷达盲区和因干扰或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信息缺失,扩展系统的 实际覆盖范围。为了使犯罪分子防不胜防,布置在海边的监视系统必须要有很强的机动 能力。为此,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方便快捷的机动海岸监视系统。
2.(真题 T25)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美国制造的“衣萨特”雷达的天线孔径达 5 米 的狂风,可安装在高塔上进行远距离、超远距离监测。 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岸监视雷达远距离监视的特点,使说 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二)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练: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
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模板
初中说明文阅读讲义及答题模板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对客观事物作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严谨性,实用性,语言确切生动。
一、说明文的特点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事物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
如《蝉》等。
(2)事理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规律等的说明文。
如《时间的脚印》等。
2.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分,可分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1)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观点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文章要求具体、科学和浅显易懂,所以也被称为平实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等。
(2)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如《大雁归来》等。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文都有明确的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只有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看似难以把握的事理。
为了理解文章所阐述的事理,往往需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出主要信息。
三、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一)、空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例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二)、时间顺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例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三)、逻辑顺序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征,然后归纳小结。
④根据每段段意归纳整合。抓住段落中心句或连接词,如“第一、
其次、还、也、此外”等,将每段段意进行归纳整合。
题型一 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该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考查方式
2.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哪句?
解题技能:
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和范围。(整篇、某段、还是某几段) 2.明确答题范围后:
定义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
说明
征。看修饰、限制成分。 如《时间的脚印》。 ②抓关键句。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而且
对象 判断 结构坚固”“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等。
特征 方法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与考查题型
5.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①总--分 ②分--总 ③总--分--总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 如《大自然的语言》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 层层递进式结构。
(3)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结构。多用于空间顺 序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
顺序
语言 标志
表时间先后的词语为标志,如年、月、朝代、世纪、工艺程序的先后 等。
空间
定义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方式,如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 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等。
顺序 语言 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中、前后、远近、内外等。(注意抓住立足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说明文阅读名题集训(二)文段的作用、顺序及结构、文意理解与分析、拓展延伸答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吗①“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酸性体质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
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治愈疾病,维持健康。
食物也有酸碱之分,我们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②这套说法你一定经常听说,它被不少人奉为养生经典。
然而,就在2018年11月2日,这套理论终于被“官宣”为伪科学。
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罗伯特·欧阳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这位罗伯特就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他将红肉、糖、蛋、奶制品、酒精、咖啡等归类为酸性食物,将蔬菜、水果、谷物、鱼类等归类为碱性食物。
他不仅写了四本书来推广这套理论,还大胆地以这套理论为依据治疗癌症患者。
癌症患者按照他的要求,放弃化疗,采用他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吃碱性食物,注射高达500美元一针的小苏打针剂,最终导致癌症患者病情恶化到四期。
③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从哪里测定?罗伯特的理论语焉不详,因为根本就无法测定。
流遍我们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是偏碱性的;胃液pH值在0.5-1.8之间,可以说是非常“酸”了;而再向下到了肠道,又变成碱性的了。
排泄物尿液,酸碱跨度非常大,pH值从四点几到八点几都有可能。
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
比如胃液需要用酸来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化目的,同时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肠液偏碱性,是因为胰蛋白酶需要碱性的环境;尿液酸碱度跨度大,是因为肾脏有调节作用。
人体是酸是碱,测哪里?还是取均值?显然都不合适。
④在中医理论里,也没有酸碱体质一说。
国医大师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
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认为体质秉承于父母,和遗传有关,同时又和生活地域、生活习惯、所患疾病等有关。
人的体质虽然先天已有偏向,但后天调理也可以“去峰填谷”,做一些改善。
⑤人体不好说酸碱,那食物呢?在食品化学分析中,食品燃烧后所剩灰烬中,如果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溶于水后可生成酸性溶液;如果灰烬中含有较多钾、钠、钙、镁元素,溶于水后可生成碱性溶液,这就是食物酸碱性说法的由来。
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功能,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⑥其实,我们害怕的“酸性体质”,是被偷换了概念,酸性体质致病是一种误解。
以肿瘤为例,人在患了肿瘤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这是病在前,酸在后,而不是因为体质偏酸导致了肿瘤产生。
⑦那我们该怎样选择饮食呢?其实,就两点:全面、均衡。
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能称为健康的饮食结构。
1.(考点五)文章第①段和第②段有什么作用?用生活中人们“恐酸”的现象引出下文对人体酸碱度的说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说明了体液的酸碱是根据特定器官所需要的环境决定的。
3.(考点七)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流遍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是偏碱性的。
B.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虽然先天已有偏向,但后天调理也可以做些改善。
C.人在患了肿瘤之后,一定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由对人的酸碱体质的说明转入对食物酸碱性的说明。
4.(考点八)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忠实的“酸碱体质”理论信奉者,不吃酸性食物,只吃碱性食物。
请结合全文观点予以反驳,使其健康饮食。
①酸性体质,碱性体质,根本就无法测定;②酸性体质致病是一种误解;③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才能称为健康的饮食结构。
二、(2019·辽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不了解的钼(mù)元素①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干旱,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②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gān guō)对由碳粉、亚麻籽油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
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③一经面世,钼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
④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
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
⑤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
比如,锝(dé)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
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衰变为锝99。
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
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使用锝99的诊断就有55 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⑥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
固氮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
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钼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豆增产32.8%,番茄增产75%。
⑦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求量极少。
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钼还是非常敏感的。
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
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
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
⑧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
(选文有改动) 1.(考点五)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写了新西兰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2.(考点六)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第③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第④⑤段与第③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顺序。
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除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了重要作用(或: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4.选文第⑥段加点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
“重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考点七)选出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D)A.彼得·海基尔姆用“碳还原法”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使人们开始了解钼元素。
B.钼99的半衰期为2.75天,这很理想,能保证锝99的放射性在短时间内被激活。
C.固氮酶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得益于钼元素。
D.虽然人体对钼需求量极少,但它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
【解析】D.第⑦段中,“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说明是有钼存在的两种酶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钼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三、(2019·扬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 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 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引出说明对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恒星的说明。
2.(考点七)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
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②太阳不断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太阳烤焦地球3.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真实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威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