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植物动物变化设计教学大纲
动物换位游戏JAVA课设

6.1 总体流程图 .............................................7 6.2 程序代码...............................................8
2.设计要求
设计 GUI 界面的动物换位游戏,游戏的结果是让左右两组动物交换位置。具体内容如下: 程序分为 4 个级别,用户可以通过界面上提供的菜单选择“初级”、“中级”、“高级”、“自定义” 这 4 个级别。对于“初级”级别,在水平排列的 7 块石头上的左右各有 3 个类型相同的动物,中间 的石头上没有动物;对于“中级”级别,在水平排列的 9 块石头上的左右各有 4 个类型相同的动物, 中间的石头上没有动物;对于“高级”级别,在水平排列的 11 块石头上的左右各有 5 个类型相同的 动物,中间的石头上没有动物;对于“自定义”级别,用户可以输入自己想设置的一个动物数量(输 入的数必须是偶数),在水平排列的 N 块石头上的左右各有(N-1)/2 个类型相同的动物,中间的石头 上没有动物。
5.类详细设计(画 UML 图)
ChangeAnimalWindow 类是 javax.swing 包中的 JFrame 的一个子类,并实现了 ActionListener 接口,标明该类的主要成员变量和方法的 UML 图如图 5-1 所示。
以下是 UML 图中有关数据和方法的详细说明:
图 5-1 ChangeAnim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Window 类的 UML 图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 18 周: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分组设计,程序调试。 第 19 周:程序调试,编写课程设计报告,验收,答辩。
沈阳理工大学 Ⅳ系列产品设计-艺设

如何把握产品形态设计的美学法则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
思考题: 由产品形态设计观念出发,讨论和发现现在生活中的符合产品形态
设计美学法则的物品和不符合美学法则的物品? 第3.2部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讲课4学时,上机4学时)
具体内容: 1) 对现有的几种应急逃生设备进行实地测量; 2) 对实地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重 点: 如何结合产品功能设计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 思考题: 对现有的几种应急逃生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会有什么发现? 第3.3部分 指导学生应急逃生设备方案设计(讲课2学时,上机8学 时) 具体内容: 1) 经行调查和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产品形态设 计的美学法则设计新的应急逃生设备外观造型; 2) 经行调查和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产品创新设 计的创造法则设计新的应急逃生设备; 重 点: 如何结合产品创新设计的创造法则设计新的应急逃生设备; 思考题: 对现有的几种应急逃生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会发现目前的应急逃生 设备的功能和创新性有什么弊端? 第3.4部分 指导学生应急逃生设备的模型制作(上机8学时) 具体内容: 1) 通过计算机设计新的应急逃生设备外观造型; 2) 通过计算机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的功能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重 点: 如何通过计算机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的功能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思考题: 有了几种应急逃生设备进行数据,如何按尺寸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 进行模型制作? 第3.5部分 指导学生应急逃生设备方案的渲染和排版(上机8学时) 具体内容: 1) 通过计算机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方案进行渲染; 2) 通过计算机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方案进行排版; 重 点: 通过计算机对新的应急逃生设备方案进行使用方法和应急办法的创 意编排;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植物学实验室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总学时:90 实验学时:26适用专业:生物教育、生物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指导实验技术课程性质:独立开设应开实验学期:第1学期编写黎桂芳编写时间:2005、4(1)、植物学实验课目的与要求:目的: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由形态解剖、系统分类两部分组成。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基本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功能特点;基本掌握植物界的各大类群,以及系统分类学原理,基本掌握植物界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认识各大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演化系统。
从而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打下基础。
实验课基本要求:1) 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2) 训练基本技能,如徒手切片、水藏玻片制作、生物绘图等;3) 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4) 基本掌握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2)主要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电脑多媒体(VCD等)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教师简单讲授原理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基本要求:1、观察、动手、描绘、绘图。
熟练利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制片、揭破、观察等方法,学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制图。
2、印证、分析、综合、检索、推理。
通过观察,印证课程知识,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掌握常见植物学概念;能开展一般植物学实3、验研究。
(4)考核与报告: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试,评分,100分制,其中理论部分50分,操作50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30%;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5)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每组实验者实验开出学时人数类别类型要求被子植物形根、茎、叶基态学基础知本形态及常见10 识—,根、类型观察;了2 2 专综合必修茎、叶、子解子房位置及房、胎座胎座类型被子植物形认识花各部分态学基础知的形态,掌握11 识——花观察一朵花的2 2 专综合必修序、果实形态特征的方法及各种花序的识别;掌握果实的基本形态类型。
沈阳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大创改完)2010[0110]
![沈阳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大创改完)2010[0110]](https://img.taocdn.com/s3/m/04699e1d0b4e767f5acfce35.png)
(050408)艺术设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本计划按四年学制制定)一、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文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高等院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的平面出版物、互连网媒体、室内外环境、陶瓷的设计、产品外观设计、管理、营销和教学等工作。
三、专业特色与基本要求1.专业特色平面设计: 注重策划能力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为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注重手绘表现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为特色;陶瓷艺术设计:注重陶瓷模具制作能力的陶瓷设计人才的培养为特色:产品设计:注重计算机工程软件应用能力的产品外观设计人才的培养为特色。
2.基本要求知识的基本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了解相关社会科学知识;(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形态、设计构成、设计语言、设计软件应用技术;(4)了解本专业相关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能力的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较高艺术鉴赏能力;(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4)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艺术创作能力,掌握本专业相关设计理论、管理及相关设计软件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初步的艺术研究及组织管理能力。
四、学位课程平面设计方向:大学外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植物动物变化设计、人物风景变化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C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摄影、包装设计、商业广告整体策划、商业广告整体策划课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大学外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快题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办公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照明及装饰设计、纪念性建筑景观设计、纪念性建筑景观设计课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家具设计、陶瓷艺术设计方向:大学外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工笔国画、写意国画、陶瓷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陶瓷造型基础、装饰浮雕、陶瓷造型工艺基础、陶瓷模具、陶瓷装饰工艺、现代陶艺、陶瓷产品生产实习、公共陶瓷艺术、主题性陶瓷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大学外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产品制图、计算机三维模型制作、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预想图表现、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改良性产品设计、仿生学产品设计应用、概念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制造生产实习、产品语义学、创新性产品设计(共计15门,含实践教学环节一门)五、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进程安排:⊕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机动空格为理论教学总周数分配表说明:数字后的﹡表示该环节分散进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统计表各学期课程设置说明:课程名称后的★表示该课程为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后加S的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Plant Biology)课程编号:1912001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实验学分:2实验学时:64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师范)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洋葱鳞叶表皮临时玻片制作及细胞基本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了解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结构。
注意要点: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临时玻片制作、植物学绘图技术等基本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预防仪器损坏及人身伤害。
实验二、植物细胞分裂和植物组织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植物细胞分裂及三类分生组织和五类成熟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进一步熟悉光学显微镜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植物细胞分裂基本过程,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掌握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细胞特征。
注意要点:事先预习,了解实验内容和目的,熟悉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显微镜等仪器操作规范,注意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预防仪器损坏及人身伤害。
实验三、根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根系类型;根尖分区;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次生结构观察;禾本科植物根结构观察;侧根发生;根瘤;各种根的变态类型比较。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根系类型、根尖分区及各区细胞特征、侧根发生过程、根瘤形态和功能;掌握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和禾本科植物根结构特点;了解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生长过程和根的各种变态类型。
注意要点:事先预习,了解实验内容和目的,熟悉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显微镜等仪器操作规范,,注意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预防仪器损坏及人身伤害。
实验四、茎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茎的形态及分枝方式;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次生结构观察;禾本科植物茎结构观察;各种茎的变态类型观察。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农业、医药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也成为农业生产种植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少数几门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实验课。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是植物生理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四年制农大本科相关专业学生熟练掌握以下三种基本功:1.通过实验,印证和强化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重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及相关的仪器使用方法。
3.训练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和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依据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课时为32学时,共设置八次实验,每次4学时。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项目一览表四、实验课考试考核办法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采用笔试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笔试以百分制计分,技能操作按A(优秀)、B(良好)、C(及格)和D(不及格)评价。
五、实验内容(适当选用下列八个实验中的部分内容)实验一、植物的水分生理一、目的与要求植物组织水分状况多用水势表示,植物组织水势越低,则从外界吸水的能力越强,不同植物、不同部位、不同生育期、不同年龄的组织其水势都有一定的差异。
另一方面,植物组织水势随外只是条件变化而变化特别与土壤水分状况及大气水势大小的关系极为密切,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可以了解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故可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之一,本试验练习运用小液流法测定水势的技术等。
二、实验内容1.植物组织水势和渗透势的测定;综合性。
2.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设计性3.植物蒸腾强度和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综合性实验二、植物的矿质营养一、目的与要求植物根系在吸收养分的同时,向外溢出H+、OH-、HCO3-以及其它有机物质,使根际pH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根际养分状况(离子形态、溶解度等),因此,根际pH对植物营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
实验的目的是学习一种根际pH 原位显色方法。
沈阳理工大学 刘艳辉-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051002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oject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总学时:32学分(16周)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08一、大纲使用说明(一)地位及目标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本专业按卓越计划及创新创业培养方针、实施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掌握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专业技能情况的检验和评估。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合成、检测、成型加工等实验方案设计;进一步巩固高分子材料实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相关设备及仪器的操控技能;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绘图识图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体的要求为:1. 选题要求:(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广泛,要求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本专业的研究与发展方向;(2). 课题方向应该是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复合材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塑料磨具的设计以及和高分子结构理论研究及高分子链的运动规律等相关数值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及其相关技术领域范围内内容,可以是产品开发研究类、数值算法研究类、相关理论研究类,所选题目在技术上应该比较成熟,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经费。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植物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植物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系统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分类和系统演化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侧重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内容,重点掌握华南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科属特征,代表植物主要精选农业、林业、园林、园艺、药用和国家保护植物及在植物系统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总学时:102学时。
2.教学内容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绪论(2学时)一.植物界简单介绍各大类群二.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根据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学什么、为什么学,补充有关目前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的新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方法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3学时)教学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2 了解植物组织几大类型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简单复习)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明确细胞是立体的。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原生质体1 细胞核(略讲)2 细胞质:细胞器(质体,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微管,核糖体等,重点介绍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到电镜室讲授细胞亚显微结构);质膜;胞基质(二)细胞壁重点介绍组成和成分,纹孔和胞间连丝(三)细胞内后含物淀粉粒,糊粉粒,脂肪和油类,结晶体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复习为主)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复习为主)介绍生长、分化的概念第四节植物的组织类型组织系统(重点)一.植物组织的概念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组织系统(自学)第二章种子和幼苗(自学)教学目的: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其萌发成幼苗的条件和变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动物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331015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plant and animal changes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0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植物动物变化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动植物图案变化的构成与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动、植物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
并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多个动、植物设计案例进行变化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植物动物变化设计的基本设计要素、动、植物变化的构思过程,熟练掌握动、植物变化设计的创作方法以及形式美法则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具有独立设计,绘制能力;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具有鉴赏优秀的装饰动植物图案作品的能力;培养从不同方面分析设计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能力:了解动、植物变化设计过程、掌握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变化设计能力。
设计出的动、植物设计作品要求传达特点清晰、夸张、独特,同时也应唤起自身对新的视觉创作的感受意识。
2. 基本技能:具有一定手绘能力,熟练将肌理效果运用到变化设计中;能够根据实物形象进行变化设计。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启发创造性思维、引导有目的联想、有效想象;引导学生根据训练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动、植物变化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进行作业作品的自评与互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修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传统纹样摹写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形式美法则、创作方法等)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根据课堂讲解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做到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多样化,使作业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课内及时解决。
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将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图形创意构形能力,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意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每阶段作业完成情况)30%,出勤情况占20%,作业整体效果占成绩50%。
平时成绩及作业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出勤三次不来,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
《新四大变化-花卉变化》,徐丽慧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新四大变化-动物变化》,郑军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装饰花卉色彩的创意表现》,周嘉勋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装饰动物色彩的创意表现》,周嘉勋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图案与装饰基础》,李文跃、吴天麟、刘莎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
二、中文摘要
植物动物变化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这门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植物动物变化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方法,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形式美法则。
同时又要注意到形式美法则与动、植物变化设计是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植物动物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服从事物本质特征,不得进行随意更改。
尝试采用多种造型手段,设计出符合特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思维共鸣的动物植物变化设计作品。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植物动物变化设计导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动物植物变化设计概论
第1.2部分形式美法则
第1.3部分动物植物变化设计表现方法
重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动物植物变化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以及变化的方法
第2部分动物写生练习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动物写生练习
具体内容: 选取有形象特点的动物图片进行临摹,体会写生与变化的要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所选取图片的动物特点,了解动物的结构关系
难点:动物结构关系
习题:动物图片临摹速写5张
第3部分动物变化设计训练1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动物变化设计
具体内容: 动物变化设计
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8个动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第4部分动物变化设计训练2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动物变化设计
具体内容: 动物变化设计
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8个动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第5部分植物写生练习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植物写生练习
具体内容:真实植物进行多角度速写练习
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了解植物结构,熟练运笔
难点:植物的结构关系
习题:植物图片临摹速写10张
第6部分植物变化设计训练1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第6.1部分植物变化设计
具体内容: 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 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8个植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第7部分植物变化设计训练2
总学时(单位:学时):7讲课:7实验:0 上机:0
第7.1部分植物变化设计
具体内容: 1.删繁就简省略法
2.循序渐进的条理修饰法
3.由复杂到单纯的简化夸张法
4.“花中套花”的添加法
5.超出常态的移位法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设计变化
重点: 运用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熟练掌握运用创作方法
习题:8个植物单体变化10cm*10cm
编写人:张宁宁刘晶王晓橹
审核人:
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