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马艳娣【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患者早期实施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2018年1月—1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治疗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11【总页数】3页(P1713-1715)【关键词】中风;急性脑梗死;偏瘫;针灸疗法;康复治疗【作者】马艳娣【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301500【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脑部组织局部出现血液灌注障碍,且对缺血缺氧耐受性降低,导致脑组织软化甚至坏死,脑梗死后造成的偏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发病率为33%,大多数偏瘫患者还会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ACI引起的偏瘫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对运动和生活能力丧失的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将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ACI引起的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灸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病区自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4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引言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至2021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45~75岁。

2. 实验设计: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

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治疗4周。

4. 治疗效果评价: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以及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包括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1. 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针灸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五、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加入针灸治疗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针灸治疗有望成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还存在样本量较小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加强长期随访观察,以及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康复的具体机制和作用方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脑梗死造成的偏瘫患者施以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8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余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NIHSS评分(5.18±0.85),观察组为(2.15±0.70),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针灸康复治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16-01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具有难治性、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等特点,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

本文主要分析了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配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余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

观察组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54~79岁,平均(66.5±4.2)岁,对照组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56~78岁平均(67.0±3.7)岁,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给予患者灯盏花素(生产厂家:衡阳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998、规格:10mg/支)静脉注射,一次40~50mg,一日1次。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价值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价值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析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统计,实验组患者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且P<0.05,两者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合理应用到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水平,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常规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价值当前,为提高急性脑梗死发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确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择取我院80例该疾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最终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主要从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且的急性脑梗死发后偏瘫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在51-81岁,平均(66.39±3.72)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在52-82岁,平均(66.82±3.45)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给予患者30mL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6866)及20mg长春西汀注射液(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831),采用静脉滴注方式,1次/d。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一、引言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年龄在40-70岁之间;②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③出现部分肢体偏瘫症状;④病程在72小时内。

2.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3.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急性期采用中风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风池穴等针灸治疗手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14天。

之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持续至康复期。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理疗治疗、功能锻炼等。

4. 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0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四、讨论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观察期限较短,难以观察到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观察。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未能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五、结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积极采用针灸这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研究,深入探讨针灸治疗在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机制和长期疗效。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1282019.02临床经验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贺小洁 刘军铭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并对其适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面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并且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进行分组。

将先行入院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将后续入院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从日常生活能力上来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优化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效果随着近几年来基础性疾病发生率的提高,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越加频繁。

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相对常见的一种急性脑部疾病,其具有发生突然、病情进展快且相对复杂、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等多种特点[1]。

在发生后,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同时,这种疾病在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期相对较长,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脑部神经功能受到的影响还没有体外显示,Indoximod 可显著逆转表达IDO 的树突细胞产生的T 细胞抑制,激活Trp 信号,刺激mTOR ,并解除IDO 诱导的Trp 缺乏和自体吞噬响应[3]。

Indoximod 现以进入III 期临床试验。

2.3 BMS-986205BMS-986205 是一个不可逆的选择性吲哚胺 2,3-双加氧酶 1 (IDO1) 抑制剂。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经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96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选入2021年7月-2023年7月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分析入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指标。

结果:组前组间语言功能、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后实验组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患者活动能力改善较显著,并尽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语言功能;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脑梗死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脑梗死在临床上的致死率、残疾率较高,一旦患病会出现不良后遗症,如运动异常、语言异常、无法正常吞咽食物等,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1]。

偏瘫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患者偏瘫会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增加家庭的负担,导致患者无法自我活动。

早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上比较新颖,需在患者出现偏瘫症状会积极开展针灸等对症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神经功能,避免患者后续无法自理[2]。

下文选择9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差异化治疗措施,统计指标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数据选入9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观察,随机分组处理,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2-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4.77±3.21)岁,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3例,25例男性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在53-76岁之间,年龄均值在(64.64±3.17)岁,实验组患者有24例男性,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以及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以早期康复治疗为研究对象,研究此种疗法应用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所收治,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按照早期康复治疗模式对实验组患者施以治疗,对比两个小组的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P、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对照组要好一点,同时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来说,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是优于常规治疗模式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恢复,此种疗法的限制性并不高,可以考虑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引言: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往往是脑血管发生了短时间内的循环障碍,这一障碍大多为突发性,脑血管突发栓塞、脑血管破导致的脑出血等都是比较常见的。

如果患者发病为急性,失语、偏瘫等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拿本次研究选择的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来说,其致残率是比较高的,除了最为基本的药物治疗之外,辅以其他特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且不同于常规的护理治疗,下面请见笔者对早期康复治疗应用情况的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择的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所收治,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数量相同,从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来看,两组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方法每一位患者都会在入院后接受中频电治疗,作用部位为患者的瘫痪侧肢肌肉起止端,电极的位置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调整电流强度要考虑患者的肌肉收缩情况。

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1天2次即可,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要及时调整。

1.2.1对照组对照组将施加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治疗,方案要以促进患者脑细胞代谢、稳定患者血压等为主。

早期康复护理对13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13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13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研究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偏瘫。

偏瘫患者由于头部或颅脑损伤导致大脑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情况。

一、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特点及现状分析1. 偏瘫患者的特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通常表现为肢体活动功能受损、步态异常、肌张力异常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2. 现状分析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和物理治疗等方面,而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和应用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意义1.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经过脑卒中事件后,大脑部分神经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2.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关怀、心理疏导等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减轻身心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三、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应用1. 身体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合理的身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皮肤的护理、体位的调整、饮食的调整等。

合理的身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2. 运动训练针对患者的特定情况,通过康复训练和康复操等方式,促进受损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情绪支持早期康复护理还包括对患者情绪的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顺利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四、应用研究进展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有很多学者和医生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数据收集,他们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20-06-09T02:28:11.360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3期作者:李春晓[导读] 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早期康复护理。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分别为97.43%、76.92%,P<0.05。

结论尽早的进行康复护理能够确保护理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偏瘫;临床分析目前,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脑梗死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加,尽管当前医疗水平越来越进步,病死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但是该疾病仍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为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较大的负担[1]。

因此,本研究主要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共78例,采取科学随机抽选数字法进行分组,组别名称与例数: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其中实验组年龄最小的患者为5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6岁,中位年龄(63.34±2.34)岁,男性19例,女性20例;对照组年龄最的患者5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6岁,男性21例,女性18例。

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方面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

1.2具体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如给予扩容确保其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给予神经保护等,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呼吸道护理、遵循医嘱给予药物、饮食护理等。

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为:(1)功能锻炼: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告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让患者愿意自己进行锻炼,通常锻炼方法有指关节被动锻炼、腕关节被动锻炼、静蹲训练、仰卧直抬腿训练等。

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230• 中医中药 •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缺损现象,病情严重甚至会引发偏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因为脑部血液的供应循环出现障碍,还会导致其脑部缺血缺氧,致死率较高[1],严重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限。

本文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别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脑梗死后偏瘫患者48例(2016年11月22日至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

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4,年龄值51~72(65.85±0.62)岁;观察组男性有13例,女性11例,年龄值49~74(65.45±0.78)岁。

2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选择丹参川芎嗪、奥拉西坦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现象,还需要进行静脉滴注(20.00%甘露醇),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等;观察组:早期针灸、康复治疗:①对患者进行早期针灸治疗,即根据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面对软瘫的患者取三阴交、手三里、曲池、太白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于硬瘫的患者选择内关、河谷、三阴交、曲泽等穴位进行针灸[2],行针均30 min,捻针的速度保持在200次/分钟,每次捻针需要保持5 min;②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被动以及主动运动,还需要对其进行坐起、翻身、起立等训练,等病情稳定后,进行上肢、下肢的步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NIHSS评分、AL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2.1 NIHSS评分、ALD评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6.98±1.57)分、ALD评分为(75.56±10.54)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12.50±2.54)分、ALD评分为(65.54±12.05)分;2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1522019.05中医中药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李海玲 张春隆 刘卫强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2500【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分析组,观察组用以往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分析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施行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法,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 分值和ADL 分值都不具备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分值和ADL 分值具备统计学对比意义,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使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修复患者的神经系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提升应对生活的能力,帮助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脑部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较差,在脑部出现血流灌注阻碍后导致了脑组织的软化或者是坏死,所导致的后果无法预计,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很大威胁。

在中医学中认为急性脑梗死的真正病因是肝肾不足和脾气亏虚导致的,所以在治疗中应该以遵循清热化痰和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旨。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也让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患者治疗满意度以计分之制, 分值为0-100,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将确认无误后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例数或者(T值或X 2值对比较结果进行检验,当P 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经过治疗以后,实验组92%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76%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分析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62300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干预后,患者肢体功能。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共154例,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

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针灸康复;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往往与过度的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存在联系,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往往情绪控制更加不稳定,导致患者脑血管瞬间破裂出血,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严重不利影响,临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患者长期服用西药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的普及和兴起,中医理论也开始应用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共154例,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平均年龄为(66.89±1.2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平均年龄为(67.47±1.36)岁;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研究组和参照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凝集、强化降脂、抗感染干预、营养支持等,接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缓解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焦虑心理,帮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

在此基础上接受治疗干预。

参照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针灸康复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

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其后果,探讨针灸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并深入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疗效评价指标。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讨。

最终的结论将总结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偏瘫、针灸康复治疗、疗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康复治疗、脑卒中、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危害严重,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细胞坏死的病变。

据统计,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和致死疾病,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疾病负担极其沉重。

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偏瘫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的针灸康复治疗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对于这一治疗方法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通过比较针灸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在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气血、促进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多种途径,加速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

目前关于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分析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针灸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后偏瘫康复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观察针灸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康复治疗选择,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针灸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作用机制,为针灸康复治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方案,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了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了多次评估和测试,包括神经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等,以了解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情况。

还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以排除其他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所有数据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旨在客观评估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分析和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分析和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分析和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对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观察组(n=35,给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水平、活力指数、社会功能以及生理职能等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后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活力指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脑梗死发病率不断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血流灌注障碍,导致缺血与缺氧耐受性相对较差,从而出现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脑组织软化,脑梗死的死亡率与致残率相对较高,在中医学角度认为,脑梗死主要由于脾气亏虚以及肝肾不足造成的,应按照活血化瘀通络以及清热化痰熄风为原则进行治疗,本文选取我院7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作为比较,现进行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3.6)岁,病程为1~4年,平均在(3.4±1.5)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8±10.3)岁,病程为2~5年,平均在(2.7±1.2)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住院的100名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等方式,将病人分成接受常规康复疗法的对照组(n=50)和接受常规+早期针灸康复疗法的观察组(n=50)。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早期针灸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对提高其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偏瘫;急性脑梗死;早期针灸治疗;康复效果引言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了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病人出现偏瘫和各种功能障碍。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偏枯”、“类中”等范畴。

中风后,最容易发生“半身不遂”,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才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以“针灸康复治疗”为切入点,探索其应用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了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等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

30名男性和20名女性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4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5±3.55岁。

观察组中29名患者为男性,21名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为47-74岁,平均年龄为63.42±3.29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一般资料均有一定的差别(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营养支持,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另外,给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剂量为150 mg,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给予肢体运动障碍训练,每日一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疾病平稳后采用早期针灸疗法: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主穴选择:四神聪透百会、太阳、率谷、风府、廉泉、风池、合谷、太冲、环跳、阳陵泉、绝骨。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等严重后遗症。

目前,针灸康复治疗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

针灸康复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脑部功能,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关于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

有一些研究表明,早期施行针灸治疗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明显改善患者的偏瘫状况;但也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显著,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建议,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脑功能评估结果,分析针灸治疗方案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进一步评价针灸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针灸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针灸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旨在探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研究对象为入组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针灸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

针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观察、脑功能评估、针灸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针灸治疗组将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持续治疗一定周期,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核心探究

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核心探究

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核心探究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Barehe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e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针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患者脑部组织会因为供氧量和供血量不足,出现软化或坏死的情况,急性期发作很可能导致患者昏迷或出现意识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症状,极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因此,常规护理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需要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

本研究将以74例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为例,对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1:16,年龄均值(63.28±4.95)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3:14,年龄均值(63.86±5.21)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用温水擦拭患者肢体,并帮助患者肢体做屈伸动作,加快肢体血液循环。

在患者每晚睡前,也可以涂抹红花酒精,按摩患者肢体。

若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引导患者做手臂高举屈伸等动作,每天锻炼2次,每组10-15次[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照 组 2 . l . 4 l . 2 . 4 3 . ±8 7 5 3 ±1 . 0 2 6 ±5 3 8 0 ±4 1 1 分 、 D 、继发合并症发生率。 AL
14 评 定 方 法 .
注 :两组治疗后比较 有显著差异 PO 0 <.5
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及 A L评分无显著差 D
异 ,P O 0 ;治 疗 后 两 组 有 显 著 差 异 ,P O 0 表 1 ) >.5 < . 1( 、2 ,足
维普资讯
1 观 察 指 标 . 3
神 经 功 能缺 损 评 分 治疗 前 治 疗 后
A L评 分 D 治 疗前 治 疗 后
…“
治 疗 组 2 . 6 . 11.3 . l 0 5 l. 0 6 7 ±l .0 3 0 ±5 3 4 1 ±3 7 . ± 20 . 0 6 8 3 6
表 1 两组 治 疗 前 后 运 动 功 能 比较 ( rn s rm分 级 ) ( ) B u nt o 例
龄 5 ~7 平均年龄 5 . 3 . 8 2 1( 52 ±4 2 )岁。对照组 :男 4 , 5例
女2 9例 , 年龄 4  ̄ 6 7 8岁 ,( 均 年龄 5 . 8 . 2 岁 ,两 平 3 2 ±54 ) 组 忠 者 在 发 病 年 龄 ,性 别 、发 病 性 质 、发 病 时 间 、疾 病 程 度 及 病 灶 部 位 无 显 著 差 异 ( < .5 。 PO0 )
显 著 差 异 ,P O 0 ( 3 。 >.5 表 )
急性脑梗死患病率 高,致残率高 ,其 中最常见的是偏瘫 ,
及 时 有 效 的 康 复 治疗 能 促 进 运 动 功 能 的 恢 复 ,改 善 生活 能 力 。 1 资 料 与 方法 11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0例 急性 脑 梗 死 患 者 均经 颅 脑 C 6 T及 临 床 检 查 证 实 为颈 内动 脉 系 统 脑 梗 死 。治疗 组 :男性 5 例 ,女性 3 例 ,年 0 6
3 讨 论
() 1 运动功能采用 B u n t o r n sr m运 动功能评 价法 , 评价上、
下 肢 及 手 功 能 ; ( ) 神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采 用 19 全 国第 四 2 9 5年
脑 梗 死 后 的 恢 复过 程包 括 病 理学 方 面 的恢 复 和 功 能性 恢 复 两 个 方面 。病 理 学方 面 的恢 复 一 般不 超 过三 个 月 , 而功 能 性 恢 复 主要 依 靠 大脑 的可 塑性 机 制 ,即大脑 功 能 的恢 复 。从 表 l 3 _ 看 出早 期 康 复 治疗 后 ,治疗 组 在减 轻 神经 功 能 缺损 ,改 善 运动 功 能 ,降 低 合 并症 发 生率 方 面 都优 于对 照 纽 , 说 明早 期 康 复 治
观察现代康复综合 治疗对 急性脑梗死 患者功能恢复 的影响 。方 法
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 ( 6 )病人生命体征稳 定 ,神 经学症状 不再发展 4 8例 8小时后康 复治疗。1月后评 价 治疗结果。结 果 ( < .1 。结论 P 00 )
关键词: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73 R4
治疗组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 力 ( ADL)的改善均优 于对照组 ( 4 ) 7 例 ,两组有显著差异 现代康 复治疗 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的功能恢复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 。
偏瘫 康 复治 疗 运 动 功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62 5 8 (0 7 4 0 0 . 2 1 7— 0 5 2 0 )- 0 10 下 垂 ,足 内翻 两 组 有 显 著 差 异 ,P O0 ,肩 关 节 半 脱位 两组 无 >.5
次脑血管病会议的资料评定…; 3 A L评分采用修定 的 B t e ()D a h
指数评定 (B ) 4 M I ;( )继 发 合 并 症 为足 下 垂 ,足 内翻 及 扉 肩 关
节 半 脱位 。
2 结 果
疗对偏瘫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 。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 1 ] 的必要性,有效性 己为国际公认 己成为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l f | 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 方 法 .
注 : 两组 治疗 后 比较 有 显著 差异 P O 0 <. 1 表 2 两 组 治疗 前 后 神 经 功 能缺 损 及 A L 分 D评
… .
两组 患者均常规给予抗凝、 制血 压对症 治疗 , 控 治疗组于 神经 体征平稳 4 8小时后即开始 康复治疗 ,主要 以现代康复医 学的易化技术为指导 ,综合运用 Bb t o a h方法。康复程序 分为 急性 卧床期 、离床期、步行期。治疗内容:( )急性卧床期包 1 括 :保持 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变换 ,关节 的被动活动 ,床上 移动训练 ,起坐训练。( )离床期 :一般卧床 5天后 即可进入 2 离床期 , 包括 : 坐位平衡、耐久性训练 、移动训练、站立训练 、 重心移动训练、跨 步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D )训练 、及全 AL 身协调性 的训练 。 ③步行期训练主要实行步行训练 、 立位平衡 训练 、立 位下迈步训练 、步行诱发训练。
维普资讯
27 4第 卷 4 Wlehit 0年 月 4 第 期 o a g 0 rHl e d t s D
・ 论 著 ・
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高艳 丽 荣 阳 王 ( 宁医学院基础 学院 2辽 [ 摘 要] 目的 珥 ! 贾韵楠 汪 彤! 1 1 0) 10 0 1 10) 201 10例急性脑梗 死偏瘫 患者随机 分两 6 ( 辽 宁辽 阳中铁 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脑 四科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