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础知识
中国宪法知识点总结
中国宪法知识点总结
一、宪法的定义和意义
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法律文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
原则,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治理的
基本准则和原则,保障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了公民的权益和利益,保证了
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二、宪法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宪法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法家思想,法家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为中国古
代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颁布过法典或大全,对
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现代中国的宪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
辛亥革命后的宪政试验时期,包括辛亥革命后的各类宪法草案;第二是民国时期的宪政建
设时期,包括辛亥革命后的宪法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第三是新中国成
立后的宪政建设时期,包括1949年和1954年两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以及1978年以
来的宪政改革和宪法修正。
三、中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包括了前言和11章138条。其中,前言部分主要介绍
了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宪法的制定以及宪法的修改和解释。第一章规定了宪法的一般原则,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制度、国家的旗帜等。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
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等。第三章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的分配,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第四章规定了国家的基本
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等。第五章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包
宪法基本知识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与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都是一个国家的法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在 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与普通法律相 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在规定的内容上 (二)、在法律效力上 (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
现在四页,总共二十六页。
提
通
修
出
过
正
修
修
案
正
正
生
案
案
效
现在九页,总共二十六页。
宪法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 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通过。
定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
修 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 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
国家创制法律的 方式为两种:制定与 认可。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二十六页。
第四个问题:何为权利、义务?法律为 什么要确定以权力与义务为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满 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 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 序。
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的多数通过。”
宪法考点知识点总结
宪法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宪法的基本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根本
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是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总体设计图和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组织形式和权力机构的设置,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为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奠定了基本法治基础。
二、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1. 法律性质:宪法是一部最高法律,具体到国家法律体系层级,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最
高依据,对全国各项法律应当保证一致和统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受其他法律
法规的限制。
2. 权威性质: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根本法律。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体设计图和政治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国家的一切行政行为、法律
制定和司法判决都具有约束力。
3. 根本性质:宪法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是规定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的最高法律。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 人民主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
是人民赋予的,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2. 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基本经济制度,是基本
政治制度,是基本社会制度。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3. 国家的主权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是国家的根本之一,独立是国家的政治基本原则,是
宪法学大一重点知识点
宪法学大一重点知识点
宪法学是法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国家宪法的内容、原理和制度。对于大一学习宪法学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帮助
他们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一、宪法的定义与性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制度和权力运行的基础。它规
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权力运行方式,以及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宪法具有法律的特征,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
法律。
二、宪法的功能与价值
宪法的功能主要包括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稳定社会
秩序、维护国家统一等。宪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国家发展的
基石,决定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进步的方向。
三、宪法的起源与发展
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在西方国家,现代宪法起源
于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美国。在中国,现代宪法起源于20
世纪初的辛亥革命,随后有了中华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权原则等。民主原则要求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来行使权力;法
治原则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和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人权原则要求
国家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例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五、宪法的修改与解释
宪法可以通过修改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宪法的修改一般需
要通过合适的程序,并且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宪法的解释
是宪法实施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立法、审判和行政行为等方式
进行。
六、宪法的实施与保障
宪法的实施需要依靠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国家机关必须按照
宪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保障宪法的执行;全体公民应
该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宪法的保障机制包括宪法监督、宪
公务员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务员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宪法基础知识
1.宪法的含义和地位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的地位高于一切法律,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
2.中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中国宪法包括总纲、基本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内容。
3.宪法的修正和解释
宪法的修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宪法的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
二、政治制度基本知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组织的最高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在国家政权实行全党的领导。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组织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和团结.
三、国家机构基本知识
1.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门,分别为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人民法院。
2.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行国家的代表制度。
3.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权力机关。
4.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5.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基本知识
宪法基本知识
在法治国家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规范,是制定其他各种法律法规的最高依据,构成了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制统一的基础。宣传宪法、普及宪法知识、培养宪法意识、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带有根本性的重要任务。
宪法的涵义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内容具有根本性,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了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工和制约关系等内容;宪法制订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律之首和权力之尊,普通法律、法规均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负有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义务,因此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我国宪法对民主制度的规定主要表现为: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公民的宪法地位;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通过规定选举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形式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等。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明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而国家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政治宪法知识点
政治宪法知识点
1. 宪法的定义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的运行方式,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法治。
2. 宪法的主要内容:
- 国家的基本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如国家的性质、政体、国家机构等。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 国家的机关和组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权、任免等,如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 - 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宪法也涉及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规定,如国有资产的保护、教育的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等。
3. 宪法的修改和解释: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一般需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进行。宪法的解释由最高法院和宪法法院负责,他们独立行使审判权,对宪法的解释具有最高权威。
4. 宪法的实施和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其他法律都要与宪法相一致,不得违反宪法。宪法还规定了宪法保护机制,公民可以通过法院提起宪法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宪法的意义和价值:宪法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它规定了政府的职权和规范,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护和权益保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法治社会,保护和促进人权和公民权益的实现。
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原则。以下是宪法应知应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宪法权威:宪法是最高法律权威,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必须遵守宪法。
2. 宪法的性质: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制度和组织的总章程。
3. 宪法修正:宪法的修正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并且修改方案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决通过。
4. 国家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各个权力机构和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如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6. 公民权利和义务: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人身权利等。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保卫国家安全等。
7.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原则,禁止分裂国家和侵犯国家的领土完整。
8. 法治原则:宪法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以上是宪法应知应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内容对于公民的权益保障和合法权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人民。
2、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就是人的民主自由、公平地存活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
它建议各级国家机关践行认同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强化人权法治确保,确保人民依法拥有广为权利和民主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为,既包含我国公民,也包含外国人等。不仅维护个人,也维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第二课:确保宪法实行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
(1)共同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建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宪法就是一切非政府和个人的显然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宪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并正确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教学重点:
1.宪法的概念。
2.宪法的基本特征。
3.国体与政体的概念。
4.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概念。
5.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6.我国国家机构体系。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和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
2.公民应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学生讨论。
学时安排: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2. 宪法的基本特征
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宪法的指导思想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节国家制度
一、国家性质
1. 国家性质的概念
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 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知识点总结高中
宪法知识点总结高中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根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宪法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宪法知识是了解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宪法的基本性质
1.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是国家的法律根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宪法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正式的程序,宪法的内容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优先地位,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 具有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基础,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3. 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
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框架,宪法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正式程序和程序,因此宪法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不会因为政治变化或者社会变革而频繁修改。
4. 具有包容性和弹性
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基础文件,宪法的内容需要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也需要灵活的条文和规定,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价值理念,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文化和精神追求等内容。
2. 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包括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国家的司法机关、国家的监督机关等内容。
宪法基础知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 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2、宪法的基本内容
宪法基本内容包括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3、宪政的主要特征
宪政的主要特征有:①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②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③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4.政体
政权组织形式一般就是指一国的“政体”,一种实现统治权益的政权体制或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所以政权组织形式有时也被称为一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①群众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于一定居住地范围内居民(村民)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而建立,目的是解决居住地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社会问题。
②自治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的下属或下级组织,也不从属于居住地范围内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基层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只存在于居住地范围的基层社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居民居住范围内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国籍的概念
国籍,在宪法上是指一个人隶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
宪法基本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个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胡锦涛同志指出,现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二、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力。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力得到最明确是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的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国家脾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1、内容不同。宪法作为一个国家队的根本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是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等。
三、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划分。
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
五、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文化政策和教育制度,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和教育权利。
六、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国防政策和军事制度,保障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七、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外交制度,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八、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保障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九、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监督制度和权力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十、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宪法修改程序和权力移交程序,保障宪法的稳定和持续
发展。
2021年宪法小知识年终总结。
2021年,是中国宪法颁布和实施40周年。40年来,中国宪法在国家发展和社
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基础。在过去的一年中,宪法小知识也在不断地被人们所关注和学习,成为了公民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途径。
在2021年,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中,第一条提到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条款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法律建设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加明确的体现,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在2021年,宪法小知识10条简单中,第二条提到了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学基本知识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4、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转
(3)、宪法是国家的“政治法”: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1、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亦即国家的性质,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权力,哪些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同盟者,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和被压迫的地位。我国宪法对国体作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公民的基本权利: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小学宪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宪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宪法基础知识
1.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请简
要说明宪法的作用和作用范围。
宪法的作用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保护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法治。宪法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国家,包
括政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
2. 中国宪法的立法机关是什么?中国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哪个机关
审议和表决?
中国宪法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宪法的修改需要经
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议和表决。
第二部分:宪法权威和权利保障
3. 请解释“宪法权威”的含义和作用。
宪法权威是指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所有
其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都必须遵守宪法。宪法权威的作用是保障
国家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公民权益的保护。
4.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请列举并解释其中三项权利。
- 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没有因宗教信
仰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待遇的权利。
- 言论自由:公民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自由权利,可以通过言论、出版、集会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 人身权利保护: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姓名权、财产权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部分:宪法监督和责任追究
5. 司法独立是宪法的重要原则,请解释司法独立的含义和作用。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机关和个人的干涉和影响。司法独立的含义是司法机关可以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适用。
6. 宪法要求国家的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请解释“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2、宪法的基本内容
宪法基本内容包括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3、宪政的主要特征
宪政的主要特征有:①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②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③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4.政体
政权组织形式一般就是指一国的“政体”,一种实现统治权益的政权体制或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所以政权组织形式有时也被称为一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①群众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于一定居住地范围内居民(村民)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而建立,目的是解决居住地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社会问题。
②自治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的下属或下级组织,也不从属于居住地范围内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基层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只存在于居住地范围的基层社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居民居住范围内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国籍的概念
国籍,在宪法上是指一个人隶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
8、政治自由的涵义
政治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方面的自由。
9、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个人的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和限制的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还包括与狭义人身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私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10.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物质帮助权,是公民因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有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具体包括:(1)老年人的物质帮助权;(2)患疾病公民的物质帮助权;(3)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物质帮助权等等。
11、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其他基本义务。此外,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12.全国人大的职权
全国人大的职权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宪法修改权和监督权;②基本法律的制定权和修改权;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⑤最高监督权;⑥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3、宪法修改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主要有: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国家立法权;③国家重要事项决定权;④人事任免权;⑤监督权;⑥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15.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主要有以下权利:(1)提出议案权;(2)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的权利;(3)人身特别保护权;(4)言论免责权;(5)物质保障权;(6)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义务主要有:(1)人大代表应当和原选举单位或选民保持密切联系,接受他们的监督;(2)宣传法律和政策,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3)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16、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1)公布权。即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权限。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
(2)任免权。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正式人选后,由国家主席宣布其任职;在相反的情况下,宣布其免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派出或召回代表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即驻外使节。
(3)外交权。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也即主持递交国书仪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宣布批准或废除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包括授予荣誉权和受到非常礼遇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或单位授予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另外,国家主席在国内外重大外事活动中,也有受到非常礼遇的权利。
1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乡则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8、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遵循的原则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制度主要有:①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③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④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⑤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