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GONGZUO YANJIU 工作研究
艺术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林会如 魏俊玲 栾 琪
[摘要] 艺术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也是高校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笔者通 过分析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对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提出切 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进而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辟新方法、新途径。
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性晚会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 好方式,通过音乐文化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 神,通过音乐沙龙提升学生的文艺修养和审美情趣 等,这都是新时代下开展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文化建 设的意义所在。高校艺术教育不仅营造出高雅的艺术 氛围和文化氛围,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 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 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式的高校健康艺术教育正是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 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中, 大力加强健康和谐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积极向上的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 而有效地抵制社会及校园中“文化垃圾”的侵蚀,从而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使整个高校校园洋溢出和谐之 美。因此艺术教育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艺术活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新教师教学高等教育艺术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艺术活动的组织、展演、效果评价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潜在模式。
艺术活动以其特有的“艺术活体”影响着校园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以学生的特点和地域性出发,以各种满足当下青年学生喜好的艺术活动为载体来建设师专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艺术活动的开展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宗旨是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在课堂之外接受有别于专业知识的文化熏陶,艺术活动以其特有的教化功能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下社会问题等相关政治问题的讲解,对于这种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教师的教学容易出现从理论到理论的传授,教学过程会显得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但是,校园文化中的艺术活动可以通过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实践活动和场景把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且让学生参与,这样新的渠道、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以更形象、生动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活动本身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渗透性、典型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更容易教学,灵活多样且寓教于乐,大学生容易接受。
二、加强学生管理以艺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的喜好倾向,艺术活动可以凝聚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可以让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的充实,学生把自己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艺术活动,进行艺术品的创作与展演,其他同学也把自己的课余时间用来欣赏、感悟这些艺术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
学生们在提升自我文化涵养的过程中“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不会在校内校外进行各种不利于学生安全和健康的“非法”活动。
对于学校管理学生也是一样,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喜好,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有凝聚力。
音乐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传承 文化 价值
音乐是一种特殊形态 的文化 , 内涵十分广阔 。一部音乐史 就是一部人类 文化 与文明的发展 史。首先 , 音乐本身是物质文 化, 需要借助乐 器等 物质载体 来表现 ; 其次 , 音乐也是 社会 文 化, 其艺术内容以及形式( 声乐 、 舞蹈 、 器乐 等 ) 与音乐审美价值 观念 下的哲学文化互 相交叉 , 互相渗 透 , 共存 于音乐之 中。 因 此, 认识音乐 中的文化 内涵 、 音乐 与相关文化 的密切关 系 、 音乐 要 素中的文化脉络 , 于发挥其在建设校 园文化 中的作用是必 对 要 和重要 的 ,有助 于学 生站 在更 高的文化层次上来思考 问题 ,
达方式 , 从而使个体获得情感上的审美愉悦 。 在审美过程中 , 随 着 音乐的旋律情感 , 个体 充分展开 自由的想象 , 自主地去感受
音乐美 , 这充分体现 了音乐教育在发展个体主体性方面的作用
是 突出的 , 无论是表演 、 创作还 是欣 赏 , 都需要具有强烈的主动
性 。素质教育弘扬的就是 主体 性 , 和谐社会更需要每个人积极
学 校 这 个 有 限 的 空 间里 储 存 着 世 界 上 无 限 的音 乐 文 化 宝
藏, 通过学校音乐教育 , 既可以学习到民族音乐文化 , 也可以学 到世界音乐文化 的精华。
为开端 , 举办 “ 音乐 ・ 艺术 ・ 人生 ” 专题讲 座之旅 , 在一年 多的时 间里 , 先后在全 国 2 0多个 省 、 自治 区 、 直辖市 的高校开设讲 座 4 0余场 , 现场聆 听讲座的师生遍及几百所 高校约 1 万余人 。 0 通
一
就是提 高个体 的艺术审美 能力 ,使 个体 具备 终身享受音乐 、 享
受 艺术 美的兴趣 和素养 ; 音乐教育培养个体健康的审美情趣和 丰富多彩 的生活方式 , 愉悦个体身心 , 提高个体的生存质量。这 不仅是音乐 教育 的最本质 的价值 , 同时也是音乐教育所肩负的 最 高使命 。音乐 教育通过其 特有 的表现方 式激发欣赏者 的情 感, 一种 任何 语言也难 以表达 的情感 , 正是 这种特殊 的情 感表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充分发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使学校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践行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强文化建设重要精神的有效途径,是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的关键指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艺术团有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如何科学、规范地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是当前高校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有利于加快高校有序发展、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有利于理解沟通、凝聚人心、有利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文化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既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的需要,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的诸多文化类型,培养师生对于多元文化利与弊的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他人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
作为一所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仅仅是认识到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认识到校园内部师生群体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便于学校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我们应该致力于校园文化多样性建设,审视基础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更多的不同文化传统中发现丰富的课程资源。
”如今,党中央强调要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和谐发展。
高等院校作为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科学合理的教育文化体系将有利于高校的长足发展,应当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A.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B.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C. 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D.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包括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形态?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自我教育答案:D解析: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自我教育不属于教育的基本形态。
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B.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体验课程答案:D解析: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体验课程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C. 倡导启发式教学D. 坚持全面发展答案:D解析: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启发式教学。
坚持全面发展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城市中的艺术空间建设与发展

城市中的艺术空间建设与发展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艺术空间建设和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和市民所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城市中的艺术空间建设与发展问题:艺术空间对城市的意义、艺术空间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艺术空间的发展。
一、艺术空间对城市的意义艺术空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体现,它不仅能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还能促进文化创新,形成文化特色,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
艺术空间是城市文化活力的来源,能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优秀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此外,艺术空间还能成为城市城市形象打造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艺术空间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艺术空间的建设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音乐厅、会议中心等等。
目前,城市中的艺术空间建设呈现出以下的现状:1.城市中艺术空间总体规模不足。
大多数城市现有的艺术场馆建筑老旧,场地不足,造成艺术文化活动无处进行。
2.艺术活动的多样性不足。
大多数艺术中心都以举办展览为主要形式,缺乏其他形式的活动。
3.艺术空间建设和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一些艺术机构缺乏定位,管理和运营不规范,缺少有效的利用方式。
4.艺术中心的经费缺乏。
城市中的艺术中心未能得到足够的经费,很多中心都处于半停滞状态。
5.城市艺术空间缺乏先进的技术应用。
一些艺术机构在科技应用方面缺乏前瞻性,无法与时俱进面对新兴技术。
三、如何推进艺术空间的发展1.加大政府投资。
政府应加强对艺术空间的投资,增加运营资金,建立资助机制,投入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以保证艺术中心的正常运作。
2.多元化艺术活动。
艺术中心应组织多种类型的艺术活动,展览、演出、讲座、文献展示等各种形式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艺术中心也可以设置活动创意工坊、文创咖啡馆等多种有趣的活动场所,以提升参与度和吸引度。
3.打造艺术空间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形式。
浅谈艺术教育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浅谈艺术教育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作者:刘洋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3期摘要艺术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教育功能,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也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就以艺术教育活动的方式构建校园文化的方面所做的努力,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高中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摇篮,如何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如何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习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人文空间,如何构建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促进学生成才、构建和谐校园和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但是面对着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紧张、以及处于生理心理转折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性,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可能性等客观情况,要求我们音乐学科的教师主动求变,积极探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音乐以艺术熏陶的形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格修养,引导学生积极去探寻艺术对于自身的提升作用,并形成良性的循环,进而构筑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1 以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尊师重道的理念,深切感知教师对于学生灵魂塑造的重要意义首先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教师这一职业,明确教师职业的伟大意义,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作用,但是生硬的说教学生们并不愿意接受,为此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编排了舞台剧《相约这一天》,“一个星期只有七天,啊,七个白天七个夜晚,老师为我们日夜操劳,精心描绘希望的明天……”该剧以一对青年教师一周只能在家相聚一天为背景,真实再现我校教师辛苦工作无私奉献的情景。
高校音乐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试论如何让音乐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扎根

2 1 NO . 3 0 0 1
Ch n Ed aton 『n aton la uo f n ov f Her ( aO
体 育 与艺术教 育
高校 音乐 教 育在 和谐 校 园建设 中的作 用 试论 如 何 让音 乐 在 高校 校 园文 化 中扎根
陈 曦 ( 山师范学院 河北唐山 唐
审 美 情 趣 。 乐 教 育不 仅 营 造 出 高 雅 的 艺 音
社 , 0 4: 0 2 0 1 5~ 19. 0
等, 这些 活 动 的开 展 不 仅 提 升 学 生 文 化 艺 术 氛 围 , 能提 高大 学 生 的 审美 能 力 , 而 [] 建平 . 更 从 6 李 聚焦 新 课 程一 解 析新 难 点 【 . M】 术修养水平, 同时 营造 浓 郁 的校 园 文 化 氛 有 效 地 抵 制 “ 化 垃 圾 ” 侵 蚀 , 使 整 个 文 的 并 首都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0 4 l9 9 . 2 0 :8 ~lO
围 , 且 无 形 之 中培 养 了大 学生 的 人 际 交 而 往 能 力 、 织 策 划能 力 。 组 同时 校 园 文化 建 议 必须 保 证高 校 校 园文 化 沿 着具 有 中国 特 色 社 会主 义 文 化 这 一正 确 方 向发 展 , 因此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