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战化背景下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浅谈军队院校军事人才教育模式变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是 注重选择性 , 加 强综合课程 和专业课 程的建设 , 加大选修课 的比重 , 并注重军事类课 程与非军事类课 程的贯通 , 让军事人 才在 主动选课 中形成不 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 二是倡导军 事人 才教 育课 程的创新 , 积极采纳军队一线指战 员兼任教 学的 等方法改革现有的军事人才教育类课程 ; 三是注重研 究性 , 军 队院校教 育改革需要研 究型 军事人才 , 研究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培训需要研 究式教 学和启发式的培养 。 再次 , 积极改革军事人 才培养模式 , 不断提 高军事人 才的综合素质。为 了体现人才培 养 多元化、满足军队发展 需要 , 我军院校也要逐步改 变传统的 军事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新的军事人 才培养模式的 变革 。 二、 理性把握军队院校军事人才教育模式变革的发展道路 应该看到在 未来相 当长的阶段里 , 军队 院校在军事人 才教 育领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动摇 的。 其 它 院校 在 一 段 时 间里 还 不 会、 也不可能全 面介入到 军事人才教育领域 , 成为培养培训 军 事人 才的主 力;另外 随着军队建设 的发展 , 我军人才建设 需求 的不 断扩 大, 还 需要 大批 的军事专 业人 才, 其 中稳定 的军事人 才来源仍主要依 靠军队院校提供 。因此 , 新 时期 开放 的军事人 才教 育体 系的 构建 , 也 是 一 个 渐进 的过 程 。 首先是对 处于不同 的军种 、兵种、专业需求不同的知识 结构,可采取不 同的 军事 人 才培养模式 ; 其次 , 对于综合 军事院校 , 一般 兵种军事院校 、 后 勤装备 院校 等不 同层 次的军事 院校进 行不 同 目标要 求 的改 造。 在现阶段无论采取何种模 式, 都要在 坚持 军队院校培养 军 事人 才的 军事性方向基础 上 ,以提 高军事教 育学术水平 为导 向。而不是 盲 目取 消合 并军事院校 ,以提 高军事人 才培养 的学 会 在发 展 中走 向强 大。 历层 次 的 方 式 来 解 决 军 事人 才教 育 的 问题 。 参 考文 献 : 三、 顶层发挥军 队院校军事人 才教 育模式 变革的主体 作用 … 1王 建 平 . 德 国教 师 教 育 的 特 点 与 启 示 l I 1 . 教 学 与 管 军事人才教育的必要 } 生 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这是由军队的本 理 , 2 0 0 7 ( 3 1 质决定的。我军军队院校通过各种军事人才教育模式 ,为我军的 『 2 1 张宝书. 军队院校 教育学『 M1 . 军事科学 出版社. 2 0 0 6 ( 6 ) 各个部 队培养大量的人才,有力的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 。 从 宏观 [ 3 】 高津滔. 军校教 育思想研 究『 M1 . 人 民武警 出版社 . 2 0 0 6 ( 6 ) 层面来看 ,军委顶层应该根据我 军的 实际情况,统筹规划 , 加强 f 4 1 李成 安 . 张 晖. 军队 院校现 代化 教 学f M1 . 国防 大学 出版 制度建设。一方面要 以计划投资的方式来配置军事人才教育的资 社 . 2 【 ) ( ) 9( 4) 课 Nhomakorabea教育研 究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浅议。
军队院校由于存在教育目标和军事需求的双重要求,实战化教学往往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困境。
军队院校通常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课程学习和实战化训练,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在实战化教学中缺乏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时间,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和质量。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实战化教学需要提供真实的装备、场地和环境等资源支持,这对军队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供学生实践和训练,影响了实战化教学的效果。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
军队院校的师资力量大多来自于军队,他们在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实战化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对教学方法的单一依赖,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评估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
实战化教学的效果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评估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和方法。
传统的评估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完成任务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
应合理设置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合理的时间安排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战化教学的效果。
要加大对实战化教学的资源投入,提供足够的装备、场地和环境支持。
通过建设实践基地、引进现代化装备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和训练条件,提高实战化教学的质量。
要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充分考量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质量。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需求的变化,军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传统的军校教育主要注重军事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新时期下,军校必须更加注重指技合一的人才培养,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的问题,为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军事人才提供实践思考和探索。
我们需要认识到指导性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是军校教育的核心。
传统的军校教育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新时期下,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现代化战争需要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高水平的实践技能。
军校教育必须注重指导性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指导性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现代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要更好地贯彻指技合一的原则,需要军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军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军事人才,军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指技合一的原则。
要做到这一点,军校需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增加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贯彻指技合一的原则,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军事人才。
要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需要军校与时俱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
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军人品质和创新能力。
军校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1. 引言1.1 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装备和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的战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军事需求,战争的方式和手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军事实力和作战效能,同时也给军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军事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
军校需要培养具备高素质、专业化和实战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对于新时期军校而言,如何有效地将指导与技能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新时期军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新时期军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军队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战争形势下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军校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模式。
新时期军校面临着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都在增加,军校需要在人才培养上保持竞争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多方面素质,这对军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军校在面对这些挑战时,需要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军事人才。
2. 正文2.1 军校指技合一的意义军校指技合一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军事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军人综合素质与实战能力。
通过将理论和技能相结合,可以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军事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指技合一能够促进军校学员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意识。
军校指技合一还有助于加强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军事战斗中能够更好地胜任领导和指挥工作。
浅析军队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建设的大计之一 。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能否适应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 位 , 忽视 甚至排斥学员从实践 中学 习。 从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 的实 际 需要 , 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 合理 。 然而面对军队院校人 看 , 所培养的人才存在着 不能很快适 应部 队的问题 , 到部 队后还要 其重要原因就 才培养 的现状 , 笔者认为当前应该从教育的 目的、 内容和方法上 , 对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 习和锻炼才能进人情况 ,
1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创新能力是军事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 , 笔者认为军队院校创新 人才培养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 的转变 , 从而使军事创新人才具备较 现代 化 信 息 战争 对 军 事 人 才 的 素质 提 出 了 比传 统 军 事 人 才 更 强 的创新 能力 , 才能在军队信息化建设 中充分发挥他们 的聪明才
军校 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 从而促进 军队院 在于书本模 式造成 了学员所学知识同部队实际的脱节 , 造成了他们 校学员创新教育转型 , 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 的人才支持 实 践 能 力 的薄 弱 。 和 技 术保 障 。
2实现 培 养模 式 转变 , 培 养创 新 人才
培养过程 中, 在向学员传授理 性知识的 同时 , 注重感性知识的学习 , 不仅让学员知道“ 是什么” , 更应该知道“ 怎么做” , 突出应用性知识的 学习 。 应用模式基于部队建设对军事创新人才的能力素质 需要 , 注 重培养军事创新人才 的实践能力 , 使他们在具备 一定理论水平的基
1 . 1偏重精英培养, 大众培 养意识 不足
高的要求。 军 队院校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来打赢 信息 化战争。 智。 2 . 1从 学术 领 先模 式转 变到 学 生为本 的模 式 而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遇到的第一个 问题就是“ 培养什么人更有打赢 能力” 的 问题 , 也 就 是说 军 校学 员 中 哪些 人能 够 培 养 成 军 事 创 新 人 为 了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事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军事创 才, 应对 哪些人进行创新素质培育。 从传统军 队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转变到学生为本的模 式上来。 学生为本模式 , 是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出德才兼备、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人才。
目前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
实战化教学存在培养目标设置不清晰的问题。
军队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具备军事素养、军事技能、军事意识和军事科学素质的军人。
在一些军队院校中,实战化教学往往局限于操练和模拟演练,忽视了军人思想观念和军事科学素养的培养。
军队院校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将实战化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培养模式。
实战化教学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
实战化教学需要大量的实地教学场地、装备器材和人力资源支持,然而目前军队院校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一些军队院校教学场地狭小,难以满足实战化教学的需要;装备器材更新慢,无法与实际战场上的新武器新装备保持同步;人力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实战化教学的需求。
军队院校需要加大对实战化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装备器材的更新速度,加强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实战化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落后的问题。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应当与实际战场需求相结合,注重实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然而目前,一些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战术技能训练上,忽视了新型作战方式和新型战争构想的培养。
军队院校需要加强对实战化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实战化教学存在评估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实战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备实战能力的军事人才,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来评估学员的实战化教学效果。
目前军队院校在这方面缺乏规范和标准,评估结果往往依赖于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
军队院校应加强对实战化教学的评估研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加强对学员实战能力的量化分析和评估。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资源匮乏、教学内容落后和评估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军队院校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对实战化教学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实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
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8-12T16:58:49.9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作者:乌铁峰[导读] 随着军队战略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快速发展,对军队院校乌铁峰身份证号码:22230119751016****【摘要】:随着军队战略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快速发展,对军队院校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军队院校实战化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然后提出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引言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
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
一、实战化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必须向“四有”标准聚焦实战是敌我双方的生死搏斗,对于参战人员的军政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实战化水平,关键是大力培养能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听党指挥,具备“三个绝对”的政治品质。
即要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上绝对忠诚;要始终保持思想意识上绝对纯洁;要始终保持行为实践上绝对可靠。
深扎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子,必须把忠诚于党的“种子”植人灵魂,理想信念是军人意志上的“钢”,是确保党指挥枪的根本。
二是要做到能打胜仗,必须具备“四个过硬”的军事素养。
即要具有过硬的战略思维品质、过硬的信息化素养、过硬的体系作战能力、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是要做到作风优良,必须具备“三个自觉”的职业精神。
即要具备自觉自信的尚武精神、自觉自励的责任担当、自觉自律的行为操守。
这里所讲的行为操守,核心是一个自觉自律的约束概念,反映的是思想品德、风骨气节、职业道德、精神境界。
这三方面是新形势下军事人才素质的基本内涵,为此,习近平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议上明确指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浅谈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浅谈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摘要:本文针对实战化教学的根本方向是什么,教学内容设置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如何开展实战化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可为军队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教学模式,军校教育我军院校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习主席要求军校教育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
这既是主席对军队院校教学方向的指引,也是军队院校建设的永恒主题。
因此,军队院校必须全方位的开展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才能深入贯彻为战育人的教育理念,实战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是贴上实战化标签就实现了实战化,其核心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员真正具备完成战时装备保障任务的本领和能力[1]。
一、围绕强军目标转变教学理念实战化教学既要解决思想问题,还要解决能力问题,既要强化打高信息化战争的血性胆气,也要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制胜科学,培养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1.1 把握听党指挥的政治灵魂课堂教学要培养实战化人才,首要目标是要培养党的好战士,车牢把握听党指挥的“魂”,这既是强军兴军的根本保障,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员,用我军优良传统作风鼓舞学员,进而引导学员端正价值追求,升华思想境界。
课堂教学要牢固树立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打牢学员的思想根基,并充分利用课堂发挥铸魂育人的主阵作用,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2树立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坚持为战育人是从强军兴军的高度做出的战略部署,回应了能打仗、打胜仗对军队院校建设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院校经历多次改革调整,始终坚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为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敢战善战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战斗力标准落实到改革强校的方方面面,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取得的重要进展,为打赢战争奠定了坚持的人才基础。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科技的不断更新,军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新时期军校更加注重指技合一的人才培养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军事需求。
这种新模式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对于新时期军校来说,如何能够真正做到指技合一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军事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军事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指挥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培养。
新时期军校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理论知识、军事技能、指挥能力和实战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军事人才。
新时期军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上面临着对现有课程和教学方法的重新思考和改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亲身体验。
针对这一问题,新时期军校应该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鼓励学员参与军事演习和实战模拟,提高他们的应对复杂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使学员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仿真实战训练,以提高其应对复杂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时期军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着培养教官和教学人员的问题。
要实现指技合一的人才培养,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目前我国军校的教官队伍中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对此,新时期军校应该加大对教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战经验,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军事专家和军事人才加入到军校的教学队伍中,为学员提供更加专业和实用的教学服务。
在实施指技合一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新时期军校还需要面对如何保证学员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的问题。
军事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多方面的要素,包括理论水平、技术能力、指挥能力、实战经验等。
在实践中,新时期军校需要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计划和综合性的考核机制,来保证学员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培训服务,使每一个学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指导。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军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新时期,军校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即所谓的“技合一”人才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军校在“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首先,军校需要适应现代军事、科技和战争模式的发展趋势,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技术,因此军校需要注重技术的培养。
同时,军校还需要注重人文素质、文化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这些都要求军校重视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军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军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和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此,军校需要设置专业技能带教、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能力。
第三,军校还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技合一”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践任务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军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军校需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新时期军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破除教学模式的传统束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军校还可以采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学、在线辅导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和支持。
最后,军校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建设。
新时期的军校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定期检查、评估和总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军校还需要通过建立人才评估机制,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思维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渠道,实战化教学是其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战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有必要对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之一是资源不足。
实战化教学需要大量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军队院校往往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很多军队院校的军事训练场地和设施条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实战化教学的需要;实战化教学所需要的军事装备和器材也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一些军队院校缺乏专业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无法保障实战化教学的专业性和质量。
这些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开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战能力的培养。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还在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创新性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军队院校在实战化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基本战术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战场环境下应对复杂情况的训练和引导,导致学生在实战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欠缺。
一些军队院校在实战化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也不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实战化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真正的锻炼和提升,也影响了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
针对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军队院校需要加大对实战化教学的资源投入,提高军事训练场地和设施的完善程度,增加军事装备和器材的配置规模,加强对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以保障实战化教学的资源支持。
军队院校需要加强对实战化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注重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军队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鼓励学生在实战化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际战斗环境的模拟与复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实战化教学是以教学实践为主,以培养军队人才为目的,着重体现任务导向性、实践性、创新性、科技性和现代化等特点。
而在日常的实战化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变动性较大。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需要大量的地面和空中模拟训练系统、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同时需要具备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设备和装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军队院校则面临着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的变动性较大的问题。
资源的更新换代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专业知识的变动速度较快,教师队伍的变动也比较大,为实战化教学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其次,实战化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实战化教学需要大量的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而这些训练又涉及到一些安全问题。
例如模拟飞行、模拟射击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飞行高度、瞄准线等参数,否则会对周围人群造成威胁。
此外,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过程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产生影响,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最后,实战化教学的成果难以量化。
实战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实战经验。
但是实战化教学的成果难以量化,这也导致了部分军队院校对实战化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升实战化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存在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实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充分发挥实战化教学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实际战斗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力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背景下的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
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背景下的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防建设的不断发展,军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军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当前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背景下,军校教学应如何构建新的模式和方法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构建需要根据国防需求和教育理念进行相互融合,以实现军事教育的目标。
在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背景下,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军事教育的现状,探讨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军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课程设置不够符合实际需要、教学手段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军事人才的整体素质不足,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军事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美国西点军校采用的“模拟战斗”教学法、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校的“实践为主”教学理念等。
这些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国内,一些军事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蓝军实战教学、模拟战斗训练等,为学员提供了更为实用和贴近实战的教学环境。
这些尝试还远远不够,军事教育的改革需要更深入和全面的探讨。
在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背景下,军校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构建应立足于市场需求、国防需求和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1. 教学模式创新军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训练,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环境。
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高教学效果。
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军事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军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需要。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近年来,随着国家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和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军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与此同时,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军校应当加强对技能和知识的融合,实现技术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和实战能力强的军事人才。
一、增进军校与各部门的合作军校是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机构,但也应该和相关部门合作,在培养军事人才的同时,注重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拓宽学生专业技能的知识面。
例如,可以与通信、信息、电子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军用通信、信息、电子等方面的技术,加强技术转化和应用,培养更多具有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化军事人才。
二、规范课程设置,推进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军校应该根据新时期国防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规划和优化。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技术与专业的融合,重视实际操作技能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军校的航空工程专业中,应该注重实战训练的内容和培养,在机型学习、维修模拟、模拟飞行和作战演练等方面逐步深入,培训更多具有高安全性和实战能力的军事人才。
三、加强军校科技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军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探索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方法。
例如,在技能培训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实战环境模拟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应对实际情况的勇气和能力;在理论培训中,借鉴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现代科技设备,参与到自主创新研究中。
四、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军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师资培训中,应该注重教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模式,加强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前景分析
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前景分析摘要:军队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国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军队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在新形势下,军队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一方面,它会使军队的训练方式有更多的可供选择之处,使军队的训练方式更加多样化,但另一方面,它又会使军队的训练质量与效率下降。
那么,怎样对其进行改革,以提高其合理性,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1浅谈军队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当前,军队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强军队新兵的队伍建设;健全军队干部培养机制。
第二,以地方高校为依托,进行高素质的军事训练。
在军校交流日益密切的情况下,100多所高校已经与军方签署了相关的培训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为军方培养出了一大批被称作“国防生”的预备役军官,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军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扩大与国外的军事人员的交往。
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密切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外的军事交往也日趋频繁。
出国留学,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国外先进的军事技术。
从国外留学回来,会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军事科研的骨干。
2论军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将会使现有的多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军队人才的培养,是军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通过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变革,可以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发挥军地两个方面的优势,达到“军地一体”的目的,共同培育高质量的军事人才。
最后,对军队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变革。
目前,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需要我们的军队能够在同一时间处理多场冲突。
同时,现代战争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人,而军人的素质又要有质的提升。
3论军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3.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推动军事人才的全面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就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而言,应继续强化基础与实践性教育,并逐渐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改革,增加人文、管理、科学史等选修课的比重,重视文化、体育、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等隐性课程对军队培养的独特影响,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新时期军校指技合一人才培养实践问题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军校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军事人才。
新时期军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技术和理论的融合,使军事人才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军校应该深化课程改革,增加实践环节。
传统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在新时期下,军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军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军事训练和模拟作战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实践并体验到军事行动中的各种操作和应对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军校应该推行技术培训和实训一体化。
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
军校应该将技术培训与实训相结合,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在装备维修专业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装备的结构和原理,还需要亲自操作维修装备,从而掌握维修技术。
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训的一体化,军校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使他们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任务。
军校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估。
仅仅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
通过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进行改进和提高。
可以设置实际操作考试,让学生亲自操作装备或模拟作战,从而检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估,可以进一步提高军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
浅议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和实战能力,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在实战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予以解决。
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受限于条件和环境。
由于实战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院校往往无法提供真实的战场环境和装备。
军队院校的训练场地和设备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这就导致了实战化教学无法完全还原实战情境,学员的实战体验和训练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虽然院校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很多实战技能需要实际操作才能掌握。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院校往往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实战模拟训练,无法给学员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这就导致了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方法的单一问题。
目前,大部分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演示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员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难以主动思考和实践。
在实战化教学中,应该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让学员参与主动探索和实践。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实战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在现实中,很多军队院校的教师队伍缺乏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实战化教学的需求。
军队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军事专家和优秀教育人才。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存在着条件和环境限制、知识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现实问题。
为了提高实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军队院校应该加强资源建设,提供更真实的实战环境和装备;注重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缩小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员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
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作者:孙晓英来源:《管理学家》2020年第10期[摘要] 能打胜仗作为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核心,为军事人才教育指明了方向,它指出部队的着眼点是战场,军人的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才是根本的唯一标准。
我军主要依托军队院校进行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文章从实战化军事人才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实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三位一体”的详细阐述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实战化;军事人才;“三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812.43 文献标识码:A实战化军事人才是指掌握现代军事理论,具备较强军事实战技能,能够全面胜任多样化作战任务需求和形式发展变化的,兼顾体能型、技能型、知识型、智能型的新型军事人才[1]。
在我国,部队院校承载着军事理论创新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任,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为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实战化军事人才的特点所谓实战化是指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军队实战需求为准则,在贴近实际的战斗环境中,针对敌人的作战规律、作战方法及一切可能发生的任务变化而进行的军事准备工作。
实战化军事人才是指能够满足未来实战需求的新型军事人才,主要具备先进性、统一性、差异性和创新性四个特点。
一是先进性。
新型军事人才应不断以先进的军事指导理论充实自我,培养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过硬的战略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场上信得过的人。
同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保持先進的实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场上打得赢的人。
二是统一性。
任何一支部队都需要以实战化为方向,不区分军兵种、不区分机关基层,没有特殊情况,只有战斗力才是衡量部队的唯一标准,只有实战化军事人才队伍的建设才是部队的人力资源工作的共同目标和发展规律。
三是差异性。
不同地域环境、军事任务及岗位的性质不同,实战化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需要以部队承载的军事任务为指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实战化融于现实、落到实处,这样实战化人才的培养才能有的放矢。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军事技术的日新月异,军队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初探,首先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军队院校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快速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作战需要的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军队院校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战、贴近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
还要更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化教学、团队项目合作、实践型教学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应用能力。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许多军队院校都在与军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下进行实习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为军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
相信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军队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实战化背景下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孟宪法刘磊薛鹏双春亮来源:《教师·下》2018年第09期摘要: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全军不断推进实战化训练大背景下进行的,培养打得赢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阐述了实战化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推进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对策,以期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关键词:实战化;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实战化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1.必须充分体现新型军事人才核心素质的要求军事人才的核心素质就是打仗能力、实战能力[1]。
实战化的办学治校思想就是围绕塑造学员打仗能力来进行。
一切围绕打赢,一切为了打赢。
这一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人才。
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除了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还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军事人才的核心素质差异性要求。
2.必须充分体现实战化训练的对抗性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未来作战和提高打赢能力,院校在军事人才培养上必须紧扣这一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运用上,必须充分反映军事活动对抗性的特点,一方面,在对抗性的训练中,可以更加真实地有效缩短训练与实战之间的距离,提高学员面对瞬息万变和在巨大时间及责任压力下的临机处理负责问题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只有在激烈真实的对抗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强烈的角色意识,才能更充分激发学员潜力和促进学员把知识更有效地转变为能力。
军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在未来军事训练和作战中的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对抗训练情境,让学员在对抗中不断得到提高。
3.切实锻造以学员实战能力为重点评价一个学员是否合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本级军官应有的打赢实战能力。
无论是生长军官还是在职军官的培训,都应该切实突出学员实战能力的训练,努力锻造学员履行本级岗位任职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运用上,要瞄准学员打赢能力的培养,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军事人才实战能力的具体要求,从满足部队现实需要和未来作战需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员本级岗位实战能力培训的根本标准,急部队所急,最大可能满足部队需要,努力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岗位任职能力突出、作风品质过硬、身心素质良好的打赢人才。
4.必须实现部队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机对接长期以来,我军军事教育主要采取院校和部队分类培养人才的机制,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显露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学用不一等问题[2]。
因此,围绕培养打赢人才需要,重新优化培训模式,着力解决院校教育和部队脱离的问题,加快推进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有机衔接,以部队训练需求牵引院校教育改革,以院校教育发展推动部队训练创新,构建起院校教育和部队在人才培养上既分工又协作,既分层又衔接的知识和能力培养递进的完整链条,形成以院校为基础、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紧密结合的育人新机制[3]。
二、现行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1.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训练脱节严重我军院校人才培养相对封闭的问题长期存在,是导致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上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院校缺乏深入部队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毕业学员跟踪问效机制,自我反思和修正的回馈链路没有形成,对各级各类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在人才培训内容设置上主观性、随意性和学术性特点比较突出;在培训方式上,院校教育训练缺乏和部队训练的有效对接,院校教育训练与部队训练之间形成“你训你的,我训我的”训练模式,既让院校丧失了一些了解部队、掌握部队训练动态和研究训练发展趋势的机会,也导致学员学不到最新最有用的组织训练和指挥作战能力。
在训练条件建设上,院校与部队相比,武器装备和训练场地保障上相差较大,因此,也很难在人才培养上形成“借梯上房”、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制约了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进一步提高[4]。
2.生长军官职业基础素质培养不扎实长期以来,我们始终重视生长军官的培养,不断在探索生长军官培养的合理路径,针对生长军官培训存在的各类问题,相继提出过“培养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基础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等诸多培养思想和培养模式,形成了目前的生长军官培养模式。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情况看,生长军官的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过去的学员更加扎实,但从部队训练和作战需要看,目前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初级军官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有些学员毕业到部队后,不能很好适应部队建设和训练需要,军政素质不高,献身国防事业意识不够强烈,不能安心部队工作,不会组织部队训练,不会管理部队,职业操守没有很好地建立等问题比较突出,充分暴露出院校教育存在短板弱项。
3.在职军官培养前瞻性、实战性体现不够一是院校培训的前瞻性不够。
对岗位指向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当下履职尽责能力的培养,强调岗位指向性而忽视未来若干年内可能战事情况下学员的需求,应急性培训、小作坊式的培养理念及方式依然在任职教育培训中占有统治地位。
二是院校培训的实战性不够。
当前我军院校在不断加大实战化训练的力度,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各种条件的制约,实战化训练的比重还非常小。
切实贴近实战化条件下的对抗性演练、战例研究、想定作业不多,演练情况设置理想化,对抗氛围平淡化,演练过程程序化,演习结果评估处理简单化。
三、推进实战化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对策1.把敢打仗、能打仗、善打仗的能力塑造作为实战化军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要求一是明确军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军校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打仗人才的。
那么,军校就必须把敢打仗、能打仗和善打仗的能力塑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选择与运用的基本要求。
打仗人才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品质?当前围绕这一思路和要求,应深入研究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研究当下和未来若干年内各级各类岗位任职特别是一旦发生战事对其有怎样的能力诉求,研究为实现这些目标和核心能力培养院校教育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设置什么样的训练课目、采用怎样的培养方式、建设怎样的教学队伍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当前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和创新。
二是夯实生长军官尚武、精武的职业基础。
担负生长军官培养的院校应在不降低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把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把生长军官的培养从课堂延伸到院校的各个角落、延伸到部队乃至社会;进一步加大模拟连队建设,不断强化其军人意识、服从意识和领导意识,缩短学员未来到部队任职的适应周期;适度增加军事体育和心理训练的比重,提高军人基础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尤其重视生长军官战场心理适应性训练;加强军事文化建设,强化学员军人基本素养和意识的塑造,让学员24小时都置身于浓浓的军营氛围中;增加学员到部队参加训练或代职的时间及频次,全面提升其适应部队训练与作战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训练与领导能力。
三是切实实现在职军官培训与部队训练的有机对接。
要按照打仗要求和战斗力标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院校任职教育由补差式培养向前瞻性培训转变,由聚焦当前岗位任职培训向各级各类军事人才在未来联合作战中所需要的核心作战能力培养的转变,由技能性程序化训练向作战思维提升和解决非程序化问题能力转变,由理论学习为主向实战化训练为主转变,由单一院校封闭式培训向部队与院校联合培训方式转变,不断强化学员的联合作战意识,提高学员的联合作战的实战能力。
2.明确部队在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责任义务一是引导部队积极参与军事人才培养。
军事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发挥军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地位,也要发挥部队训练实践对人才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
在进一步强化院校客户意识的同时,也要引导部队重视与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配合,密切与院校的交流,努力有效组织联教、联训、联演,加强人才交流,形成以院校为基础、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紧密结合的人才共育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部队参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不少院校已经敏锐意识到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短板,不断在探索与部队联合训练的新路子。
联教联训的实施更多是依靠院校的自主性,依靠部队与院校的感情维系,没有形成完善制度和长效机制,也就难以有效保证部队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期性。
因此,应从部队建设的长远着眼,从顶层设计开始,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明确相关部队在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义务和责任,建立部队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调动部队参与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是努力实现院校教学训练与部队训练的有机融合。
要不断加大院校教学训练与相关院校、部队的协调力度,让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较好地嵌入部队的训练之中,让学员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带着院校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部队的实战化训练过程中。
3.注重锻造生长军官学员职业精神一是不断提高生长军官学员政治思想水平,努力锻造生长军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军校应认真分析当代生长军官的思想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政治思想教育,通过军营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经常性思想工作,努力引导学员树立保家卫国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军人特有的血性和打仗的激情,并运用生动多样的形式将这一教育贯穿到培养全过程,筑牢生长军官成为优秀实战化军事人才的思想基础。
二是用实战化的标准优化生长军官培养过程。
生长军官的培养同样应该围绕打赢来展开。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学员的招收、培训条件的设置、教学训练的展开、学员的考核与评价都应该紧贴实战需要,让学员在实战化的训练和标准要求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这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军初级指挥院校的有益做法。
三是加大生长军官学员到部队实习代职比重。
目前,我军生长军官学员四年的合训和一年的分流,都基本是在院校进行的,由于缺乏对部队的真实了解,都是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去学习和训练,因此到部队工作以后落差很大,造成思想的不稳定;同时,对部队训练的不了解,也导致他们学习目的性不强。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生长军官不能适应部队训练和管理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生长军官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在不影响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加大生长军官到部队实习代职的比例,让生长军官在实习中不断提高对部队的感性认识,增加其在部队训练中运用知识的机会。
4.提高和拓展在职军官培训对抗性演练难度和形式一是把打赢能力训练作为院校教学的核心。
任职教育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应立足于部队训练和未来作战的需要,基于培养和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特别是打赢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选择、设计与军事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案例教学、网络模拟对抗演练,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的重大军事活动,把课堂延伸到部队演习、演练的现场,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消化理论、掌握技能、增强综合素质;要大力提倡采用演练式、诱导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提倡对抗性训练,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