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PPT课件
❖8.3.11 应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
用。
31
-
❖9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9.1 应严格掌握患者出人ICU的指征,缩短住ICU 天数。
❖9.2 应符合国家关于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的相关要求。
32
-
❖10 手卫生要求
❖10.1 应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 毒剂,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应不低于1:2,单间 病房应每床1套。应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每床 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8.1.6 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感染征象。
❖8.1.7 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 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
❖8.1.8 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 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 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
27
-
❖8.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4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3年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 2003 年版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原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 2003年版
3.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
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或拔除导尿管后48h内发生 的尿路感染。
11
-
❖3.9 医院感染暴发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outbreak
ICU感染控制(全院)PPT课件
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
10
ICU医院感染管理
(五)监测工作
发现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 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各项监测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的浓度监测符合规定 紫外线灯日常监测符合规定,有监测记录 开展目标性监测
8
ICU医院感染管理
(三)规范操作规程
1.自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3.规范人员出入流程、污物运送流程 4.严格探视制度,减少探视频率与人数 5.严格落实手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率 6.严格落实清洁消毒及污物处理工作等等
9
ICU医院感染管理
(四)建筑要求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流程合理 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生活区域
行消毒,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不宜频繁更换,出现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
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
物病原学检测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 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喉镜、开口器、舌钳、呼吸囊、气管插管导丝、便器等复用器械和用 品使用后及时消毒或灭菌,方法正确 胃管(1次/周)、尿管(1次/2周)、引流袋(2次/周)按规定时 间更换,有标识 进行床旁透析、内镜诊疗时,应按相关要求消毒 感染病人的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放 每日对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
16
ICU医院感染管理
医生掌握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处方权限 严格按抗菌药物适应证进行预防用药,注意抗菌药
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治疗性应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类药物前,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概念
•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感染链有三个环节即: 感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自身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
人员管理
患者管理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 危因素的病人,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 每4~6小时一次。
• 探视管理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建议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访客 着鞋较脏,或ICU室外尘埃明显时,建议穿鞋套或更换ICU内专 用鞋。 3.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建议戴一次性口罩。对于疑似有高传染 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应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酒 精擦手液消毒双手; 5.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6.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 进入ICU探视。 7.在ICU入口处,建议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 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
1、G+球菌常见耐药菌株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溶血性链球菌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G-杆菌常见耐药菌株
铜绿假单胞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
传播与间接传播。
直接接触: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
院内感染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用药剂量和疗程
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避免不必要 的用药。
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规范用 药剂量和疗程,避免用药不足或病情严 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
01
02
03
医疗器械分类
根据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 和危险程度,将其分为高 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 低度危险性三类。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院内感染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深入讲解了院内感染的概念,不同类型的感染及其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
危害。
02
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详细介绍了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本预防措施,以及针对特
定感染的控制策略。
03
院内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阐述了建立有效监测与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包括监测方法、报告流程和
手。
个人防护
家属在探视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帽子等防护用品,避免携带病原 菌进入病房。同时,要注意保持 个人清洁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和
床上用品。
环境清洁
家属应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病房环 境的清洁工作,定期开窗通风换 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要注 意保持患者用品的清洁卫生,定
期清洗消毒。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 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 统、手术部位等不同类型的感染。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疗操作因素(如手术、 侵入性操作等)、医院环境因素(如消毒不彻底、人员流动等)等。
ICU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ICU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治疗室(区):内应设流动水洗手设置,有条件的可配备净化工作台;监护室(区):分普通区和隔离区。
每床使用面积为9.5m²,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二、工作人员入室要求: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四、加强ICU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1、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地面消毒: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min,致病性芽孢菌污染用含有效氯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各类物品表面的消毒: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如桌、椅、床头柜等只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
如:用500mg/L(2000mg/L)含氯的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其他表面的消毒: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清洁水或清洁剂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上述各类物品表面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床单位消毒:包括病床、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2、室内空气消毒:(1)有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①室内自然通风;②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将进入消毒器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2)特殊情况下的空气消毒可采用熏蒸或喷雾消毒:过氧乙酸:原液浓度应为16—20%;低于12%不得使用: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用量按1g/m³计算,熏蒸时间2h.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泊作用,注意防护;温度和浓度过高易爆炸,阴凉保存;配制消毒液时,应按有效含量计算,稀释液应现配现用。
常见ICU感染与控制PPT课件
启示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和国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 ICU感染控制体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ICU感染的认识
01
通过培训和讲座,使医护人员了解ICU感染的危害、传播途径及
预防措施。
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02
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的方法,降
低自身感染风险。
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
03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和执行力度,减少
合适的手套、口罩、隔离衣等,并正确佩戴和更换。
严格隔离制度与消毒灭菌
要点一
总结词
隔离制度是预防ICU感染的重要措施,应严格执行患者分区 管理、探视制度等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医疗器械 和环境的消毒灭菌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无菌操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ICU中,应将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区管理,感染患者和 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 情况合理安排探视时间和人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此 外,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灭菌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无 菌操作。对于已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更加严格 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负压隔离等。
总结词
多因素导致感染发生
详细描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 、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操作等。
总结词
预防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严格执行手卫生、 呼吸道管理、口腔护理等措施,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PPT课件
宿主因素
创伤 各类休克 严重基础病 长期住院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 神志不清 误吸
医源性因素
机械通气 外科手术 抗生素应用不当 长期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放疗 各种侵袭性导管(血管导管、引流管、鼻饲喂养管、
监测治疗操作等) ICU环境(ICU病房建设、布局、设施、流程等)
感染发生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CU 感染特点
致病菌
特殊环境 特殊宿主 特殊诊疗措施
高发病率 高耐药率 高病死率 细菌、真菌、耐药菌株、混合感染
高病死率
由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且多为耐药 菌株和混合感染,加上高危病人病理生理症状 的极不稳定,因此死亡率明显增高,致严重的 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以致MODS,死亡率 极高。
感染途径:环
节
直接接触“手” 血行 导管 误吸 逆行 肠源性
节
感染途径:环
条件致病菌、定居(口咽) 手术、侵入性操作 污染的各种治疗、检查和设备 交叉污染(手、手套) 器械消毒或灭菌未达到要求 污染的水和溶液 污染的微粒和尘埃
层流环境下的ICU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ICU的特殊环境
影响感染的因素
影响洁净度(含细菌)的指标 截面风速 换气次数 静压差 温湿度 新风量 气流组织 自净时间
影响感染的因素
影响人员舒适度的指标 截面风速 换气次数 温湿度 照度 噪声 新风量
日常管理
强化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 无菌操作贯穿到所有的医疗活动中,对与共同使用的媒介物
ICU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
感染管理科
内 容:
ICU医院感染 层流环境下的ICU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重点环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
易感人群
病原体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配置隔 离装备
首选单间隔离,如无 单间选择床边隔离
患者床头挂“接 将接触隔离物品 触隔离”标识 箱放置病人床旁
26
多重耐药菌防护措施
诊疗顺序
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最后诊疗多重耐药菌患者
诊疗 注意 事项
手 个人防护:可能要污染到工作服(如吸痰) 物品专用:能做到专人
卫 生
时要穿隔离衣。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专用的物品尽量专人专
24
如何知道患者是多重耐药菌
• 获得途径
– 每日在医生工 作站点击“工 具栏”—— NIS院感进入 您科页面
– 公共卫生科( 院感办)电话 通知(工作日 时间)
– 建议医生每日 登陆NIS院感
黄色小信 封代表多 重耐药菌
点患者栏出 现详细信息
25
多重耐药菌防护措施
开医嘱
医生开长期“接触隔离”医嘱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垢以去 除和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 除或杀灭环境中的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 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 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 物和非致病微生物。
4
消毒灭菌的方法
5
我院清洁消毒的措施:
12
物品有效期
小包装酒精、碘伏开
启后有效期为3天
13
起讫日期按照: 年、月、日、时 顺序填写,依照 护理部规定在固 定位置书写,全 院统一
≥250ml酒精、 碘伏、双氧水 等消毒剂在产 品有效期内使 用,开启后有
效期为30天
14
×
开启后未标示 有效期
×
无菌干棉签、碘伏棉签、酒精 棉签、输液敷贴、瓶口贴等开
启后有效期为24小时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PPT课件
建立持续监测和评估机制,对ICU医院感染防控工 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 进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收集相关数据,如患者基本信 息、诊疗过程、微生物学检测 结果等。
制定防控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 控策略,降低感染风险。
确定评估对象
明确评估对象,如特定科室、 病区或诊疗项目等。
分析数据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
监测与反馈
定期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对防 控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 控策略。
日常监测
定期对ICU内患者进行体 温、血象等指标的监测, 以及呼吸道、泌尿道等常 见感染部位的观察。
目标监测
针对特定感染病原体,如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CRBSI(中心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等进行 专项监测。
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验 室检查报告等途径收集感 染监测数据。
同一类感染患者集中隔离。
隔离病房的设置和使用应遵循相 关规定,加强空气、接触物等的
消毒和清洁工作。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时应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 手套、隔离衣等,以降低交叉感
染的风险。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 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 此应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 要的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 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规范应张贴在显眼位置,加强 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 识。
在接触患者、操作前后、接触血液、 体液等高危险物质后,必须进行手卫 生处理,包括洗手、手消毒或使用一 次性手套。
ICU医院感染管理管理PPT课件
1 2 3
对ICU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
定期对ICU病房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源。
建立报告制度
对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报告,及时向 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感染传 播。
分析感染原因和改进措施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原因,制定 改进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感染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医疗器械 的消毒不彻底等,都可能通过接 触传播细菌或病毒,导致患者发
生医院感染。
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 中可能含有细菌或病毒,近距离 接触时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导致感染。
空气传播
某些细菌或病毒在空气中长时间 存活,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导致患 者感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感染导致的病情恶化也可能需要更多的治疗和护理,进一步增加医疗费
用。
03 ICU医院感染管理策略
消毒和清洁措施
定期清洁和消毒ICU病房
01
包括病房内环境、医疗设备和患者接触物品的清洁和消毒,以
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02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以降低交
叉感染的风险。
02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 果,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威胁 患者生命安全。
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有效的感染管理可以减少 患者感染的风险,降低死 亡率。
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 者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降低因感染引起的医疗纠 纷风险。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 7.如无禁忌证,将病人床头抬高30°。 •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
高危因素的病人(如气管插管病人),每 日四次口腔护理。
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
高度危险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 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
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 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等。
提纲
一、ICU感染
二、ICU感染控制基本原则和措施 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ICU感染
ICU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发生 在ICU这一特定环境内的感染。
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1、疾病的复杂性与严重性
患者来自院内外各科室 常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 年老体弱、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病
程长
高水平消毒,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或甲醛
熏蒸;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回收。
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
中度危险性物品
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喉镜、
体温表
呼吸机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擦拭保持清洁,呼吸机
回路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过滤网每周 清洁一次。
停止使用的呼吸机后,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一
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 口。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
导管浸入水中。
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破坏时,应更
换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 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插管后
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建议更换频率可
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 (请遵照产品说明书的时间要求执行)。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PPT课件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根据病 原体来源不同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危害程度与影响因素
危害程度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 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 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影响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 免疫力等)、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 作、抗菌药物使用等)和环境因素( 如空气质量、消毒效果等)。
提供均衡、多样化的膳食,保 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营养补充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或摄入不足 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 养支持途径给予营养补充。
营养与免疫
关注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通过合理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
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7 质量监测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建立
手卫生执行标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使用的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皮肤刺激性小、无异味、无 色、不易燃。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无菌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区域,与非 无菌物品严格区分,定期检查有效期 及包装完整性。
穿戴防护用品
根据可能接触到的感染源,医护人员 需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 套、隔离衣等。
隔离治疗原则及实施方法
隔离原则
根据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将患者 分为不同隔离类别,采取相应隔 离措施,如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接触隔离等。
隔离区域设置
设立专门隔离病房或区域,配备专 用医疗设备和器械,确保隔离效果 。
ICU院内感染PPT课件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数据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医院感染 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 控措施提供依据。
VS
数据利用
将监测数据与临床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等 方面相结合,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管 理水平。
06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大型综合性医院ICU发 生院内感染事件,导致多 名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 亡。
05 ICU院内感染的监测和报 告制度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日常监测、目标性监测和全面综合性监测。
监测指标
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病死率、医院感染相关病死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感染病例能够及时、准确上报。
报告流程
感染病例发现者需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相关表格,经审核确认后上报 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提高手 卫生依从性。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定期 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
总结词
保持ICU病房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 、设备和物品。
飞沫传播
01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 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被易感者 吸入后感染。
02
飞沫传播是流感、麻疹、百日咳 等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共同媒介物传播
通过共同使用医疗器械、被污染的衣 物、床单等物品,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4
ICU医院感染现状
2、G-杆菌常见耐药菌株
铜绿假单胞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
25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原则
隔离感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26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 五类措施包括: 消 毒 隔 离 无菌操作 全理使用抗菌药物 监测并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27
年龄(岁)
基础疾病数(种)
≥60 24 <60 79
≥3 <3 33 70
16 37
24 29
66.67 46.84
72.73 41.43
23
ICU医院感染现状
(四)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株 1、G+球菌常见耐药菌株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 (MRSE)
6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自身感染源—感染性微生物来自病 人体内储菌库,当储菌库细菌在体 内发生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另外, 感染也可来自存在于身体某局部的 潜在病原体的活化,如免疫功能低 下病人发生的单纯疱疹。
7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环境储源—医院环境常有微生物存 在。耐干燥菌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
较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 等。G-菌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 还能繁殖。这些菌可通过直接或间 接方式传播给易感人群。
3
医院感染传播过程
(二). 感染链
有三个环节,即: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4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 出,是外源性医院感染中主要 传染源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严格掌握进入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分室标准。 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尽量不 要住进重症医学科,对免疫抑制、特殊感染 或高度耐药菌感染患者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者必须单间隔离;所有物品专人专用。感染 病人使用的器具与非感染病人使用的器具分 开处理。患者离室后,要进行床单位及物品 的终末消毒。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Biblioteka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患者用 物的消毒灭菌管理及监测。一次性医疗物品, 用后按医疗垃圾分类放入黄色垃圾袋中,由专 人统一回收处理。
• 病房使用的清洁用具,每天使用前后应用0.1% 有效氯浸泡消毒,并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 用,不得混用。
• 科室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 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 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 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 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 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 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 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 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 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 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在保障有效治疗护理的前提下,控制人员流动, 对进出重症医学科人员要严格管理,有感染性 疾病者禁止入内。
• 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住进重症医学科的患者 不允许探视,特殊情况需入室探视时,应取得 科主任、护士长同意,探视者应更衣,换鞋, 戴帽子、口罩,洗手,由值班人员引进探视患 者。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
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 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 多重耐药菌感染。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二、ICU相关导管SOP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
• 多重耐药菌的概念(MDRO)
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 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 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 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等。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医 院感染病例有异常增加时,应及时报感染管 理科,尽快调查处理。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 监测,各项监测指标达到监护室感染控制标 准。各项监测结果应认真记录、存档。
• 加强患者的感染管理及监测,预防并及早发 现菌群失调而引发的医院感染。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 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 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 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 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 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 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 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 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 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 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 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 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 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 床旁隔离。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医护人员应掌握感染监测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自觉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操作规程,正确实施隔离技术,认真洗手或手 消毒。执行侵入性医疗操作前,接触伤口、血 液、体液、分泌物及护理特殊传染性疾病患者 时必须戴手套,避免锐器刺伤,如意外刺伤应 做好应急处理,并报告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 随访观察并记录。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 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 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等。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 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 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 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 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 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 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 毒。
ICU院内感染 预防与控制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二、ICU相关导管SOP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ICU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制度
• 病房布局合理,生活办公区、治疗区、监 护区及污物处理区等分区明确,区域间有 实际屏障,各区均设有足够的非手触式洗 手设备和手消毒设施。重症医学科应符合 Ⅱ类环境标准,监护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装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