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导言.
历史七上导言课
➢ 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 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认识书本
标
题
导入框
正文
阅读文字
文献 材料
第五:初中历史课程结构:
➢初一阶段:中国古代史 ➢初二阶段:中国近现代史 ➢初三阶段: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历史课, 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过程决定结果 相信自己,相信老师
第三:怎样学好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建议:
历史导言课
把握课堂 40分钟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2)记:动脑记忆、思考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 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历史导言课
➢ 注意五要素:五个W:who, when,where,what, why。
3、读史可以明智。
——弗兰西斯•培根
4、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导言课
问题二:为什么要学历史?
1.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为了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学会做人 4.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情 5.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 6.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高考/学分)
历史导言课
历史导言课
在日常生活中,同 学们能够通过什么 途径来了解历史?
历史影视节目
兵马俑
历史文物、遗址
历史图片
历史书籍
历史实物
毛泽东像章
问题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逝去的昨天
历史导言课
名人眼里的历史
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言课(1).
生活中的历史 之漫画
《犬夜叉》(下图) 日本战国时期
《浪客剑心》(上图)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生活中的历史之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小说 以宋哲宗时代为背 景,通过宋、辽、 大理、西夏、吐蕃 及女真等王国之间 的武林恩怨和民族 矛盾,从哲学的高 度对人生和社会进 行审视和描写,展 示了一幅波澜壮阔 的生活画卷。
古代中国帝王的必读之书就是历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帝
—李世民
毛泽东的的史学造诣也非常的高,他阅读并评点 了《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 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 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 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 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 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 《元史》《明史》)。
五、历史学习的一些技巧: 1、历史是一门文史类的学科, 记忆是其基础,因此,掌握一定的 记忆技巧,对于历史学习是十分有 好处的,也是必要的!
案例1:中英《南京条约》是由中国近代史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项: (一)五口通商。根据条约第二条规定, 将中国沿海城市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 开辟为通商口岸,满足了英国侵略者 蓄谋已久的欲望。 (二)强占香港(岛)。根据条约第三条 规定,把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使得香 港成为英国侵略 中国的桥头堡。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 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
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 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 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
老师姓谢,名正燕。
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老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学时与各环节时间分配等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篇1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2.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2.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3.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2.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篇2教学重点: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一、导入新课: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历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通史导言
► 我国的封建社会包括西周、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宋辽夏金元和明清七个时期。有时处于统一的局面, 有时则出现分裂的格局,情况复杂。秦汉时期包括秦、西汉、 东汉三个王朝,是第一个统一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发 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包 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等阶段,头绪相当纷繁。 三国是指魏、蜀、吴三个国家。南朝是指东晋灭亡后在江南 地区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是指十六国 结束后在北方地区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马克思、恩格
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历 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 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 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 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 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 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 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 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 扮。”这里的“历史”一词, 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 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 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 “史德”——“善恶必书”、 “析理居正”,通俗地说, 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 客观地分析论断。
► “世纪”是计年单位,以公元为准,一百年为一世纪。 如800年至899年为九世纪。每世纪前三十年习惯上称 为初期或初叶,中间一级称为中期,后三十年称为后 期或末叶。“年代”亦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以每世纪 中的十年为一年代。通常以0为始,至于9。“干支” 是中国古代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与子、丑、寅、 卯等十二地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壬戌、 癸 亥等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以表示年、月、 日的先后顺序。诸如此类名词,都要理解它的概念。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导言课(走进历史的天空)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 、 怎 样 学 习 历 史 ?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
初中: 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
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 高中: 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 的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 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 础,是根本!!!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中国特有的族谱
蒋孝严以蒋家身份 桂林祭祖
生活——体味历史的亲切
经济全球化
国际名牌进入中国…….
历史的价值:
(二)探寻规律,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少走弯路。
(三)凝聚力,给国民以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
• 1、历史架起沟通桥----社会需要
• 陌生人交流时,喜欢找都认识的人为话题。 •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共同的历史认同。
走进历史的天空
一 、 什 么 是 历 史 ?
• “历”,繁体作“歴”,其下部是 “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 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森林, 《说文解字》说“历,过也,传也”。 “过”表示空间上的移动,“传”表 示时间上的移动。 • 殷墟甲骨文中的“史”字,其字形仿佛
人的手在握笔记事。这个“史”,就是 商朝专门掌管记事的官员,即所谓史官。 以后的内史和外史、左史和右史,都是 掌管记事的史官。《说文解字》:“史, 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 “历史”的两层含义: • 1、过去发生的事 2、曾经记录的事
1. 三核心六要素
What
When
Why
Where
how
Who
3、方法建议(要求)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2)记:动脑记忆、思考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4)写:做好课堂笔记 (1)内容要求 ①完整性(切忌丢三落四,随意省略); ②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 ③逻辑性(切忌条理混乱,顺序颠倒)。 (2)形式要求 ①书写规范 ②标清序号,一目了然。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初中历史导言大全教案
初中历史导言大全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史料研究、比较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等。
2. 掌握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4.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2. 参考书籍:《中国历史纲要》、《世界历史纲要》3. 网络资源:历史学术网站、博物馆网站等教学内容:1.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2. 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3. 时空观念的培养4.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学生分享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介绍史料研究: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2. 介绍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3. 介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20分钟)1. 概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 概述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现代。
四、时空观念的培养(10分钟)1. 介绍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思维的基本要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2.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线、地图等工具,建立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
五、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0分钟)1. 介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理性、全面的分析,不盲目接受传统观点。
2. 介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新的解释。
3.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历史导言课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登
土,本身并不值钱。另外,唐三 彩在唐代多为随葬物品,也就是
堂
冥器,不可能摆放在当时的富贵
入
之家呢?其实唐代有钱人还是喜
室
欢用金银器兵无 以充饥,于是 掰路旁的玉米 烤着吃,才得 以行军。
中国玉米是明朝 明朝嘉靖年间从美 洲传到中国的。而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 的历史人物。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而作为一个人,我们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从何而来,了解 人类社会从何而来。历史作为全人类的集体记忆,它承载 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就像人的记忆和灵魂,我们绝对不能 做一个失忆的或没有灵魂的人。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学考、高考的要求
(1)学考历史学科考查方式
新学期,新梦想
欢迎同学们走进初中历史课堂
Back to school
一 什么是历史? 二 为什么要学历史? 三 怎样学习初中历史? 四 初中历史学什么?
一、什么是历史?
➢ 历史故事? ➢ 历史教科书? ➢ 历史史书?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 ➢ 历史类小说?历史普及读物? ➢ 历史影视剧?历史纪录片?
赤壁之战
兰亭集序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结束语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厚重。 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好玩。 历史是一门需要不断思考的学科,它具有实证性,不能 异想天开。 历史和我们的距离很近,我们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又是 历史的创造者。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读史使人明智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 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导言课
初二年级(八年级上)历史学内容
九、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为止的一段时间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针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其 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 的革命对象。革命胜利的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 设。 2、革命的经过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7):“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第二阶段(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二、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从人类产生到清朝末期。 中国近代史: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现代史: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1、中国近代史一个社会形态(性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两对矛盾: ①外国资本主义(后变为帝国主义)和 中华 民族(主要矛盾)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两个任务:反侵略反封建(后为反帝反封 建;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4、四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5、四条线索:屈辱、抗争、探索和发展
初二历史(八年纪上)
八年级上教材为中国近代史。包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史。
初二历史(八年纪下)
八年级下学期学习中国现代史。
关注新教材
今年秋季初一适应新教材,初二会使用吗?如果使用,老师还要关注新教 材的变化。
初二年级(八年级上)历史学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 中国近代史始于 1840 年鸦片战争,止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导言课
世纪
公元 1年———— 100年 101年———— 200年 201年———— 300年
901年————1000年 1001年————1100年 1101年————1200年
1901年————2000年 2001年————2100年
公元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10世纪 11世纪 12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青铜时代、春秋战
国时代、工业时代、
近代等。
青铜器时代
想一想:时代的长度相同吗
•1.东周分成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2.我们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叫做旧石 器时代。
•3.我们把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称为 近代史.
•4.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被称作:信 息时代。
中国历史基础知识
君主在位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谥号、庙号、年号) 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有八百多个,由于选用的 都是吉祥字,以至不同王朝有同一年号。
甚而有同一王朝前后用同一年号的。如唐高宗 有“上元”年号,唐肃宗也有此年号。元世祖 有“至元”年号,元顺帝也有此年号。
• 新皇帝即位,在第 二年改年号,叫做" 改元"。一个皇帝还 会多次改年号,也 叫改元。故每位皇 帝在位期间的年号 数量不一,最多者 为武则天,在位20 年,年号多达17个。
计算的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 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 公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
算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
算 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看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
统编版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共24张PPT)
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3
一、何所谓史
广义 历史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
狭义 历史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 学
研究历史的学问。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4
二、课程体系
1.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 通史
专题史
《中外历史 《中外历史 纲要(上)》 纲要(下)》
人文情怀 民族认同 世界意识
22
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上)
1.为什么选择长城作为中外历史纲 要(上)的封面?
中国通史 文化符号 悠远绵长 2.为什中外历史纲要(上)由“教 育部组织编写”? 国家意志 价值引导 公民教育
记录任务
中国史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10.1 至今
12
学史何用
个人失忆会如何? 国家失忆会如何?
四、学史何用 走进历史的生活是崇高的,但融入生活里的历史却往往是繁杂琐碎的。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涉及到历史?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14
四、学史何用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15
四、学史何用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聆听——歌曲中的历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初中: 高中:
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 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关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
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
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在15世纪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以前。
古代美洲和黑非洲的历史大致上是独立发展的。
古代美洲文明的创造者是印第安人,他们利用丰饶的自然财富,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黑非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受制于复杂的自然条件,经过了自身的长期发展演变和吸收、借鉴相邻地区的文明成就,形成了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麦罗埃文明和阿克苏姆文明,并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津巴布韦文化。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式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等各个领域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相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以“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基督教。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对阿拉伯半岛及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向外扩张,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曾先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影响深远。
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
中世纪西欧社会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自给自足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过逐渐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既相互依存,又互相争斗,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教权由胜转衰。
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影响。
第二、三分册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名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确立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
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
“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第三单元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
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
重振国事。
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单过订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
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堂气象。
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幻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
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宣告宋朝统治集团自强自救的破产。
北方民族的兴起与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王城。
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代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
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渊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名族间的它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
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明清两朝,传统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君主制度至于顶峰。
明朝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商品贸易有长足发展,但后期陷入深重危机,王朝统治在内外交困中土崩瓦解。
清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稳固政权,发展生产,加强对同一多民族国家的防卫和管理,一度颇为强盛。
明清之际虽有过西学东渐的现象,但统治者的自大与保守终使帝国从海禁走向闭关锁国,拉开了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了马车与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适应,工厂制、股份制、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工业革命开启了财富新源泉,但资本和劳动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
工业化初期的西欧社会,冲突迭起,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
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新兴强国后来居上,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