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
一种脑卒中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一、概述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对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在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脑卒中标志物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二、脑卒中标志物脑卒中标志物是指在患者脑卒中发病后,体内产生的特定蛋白或其他化合物,如S100β蛋白、NSE、GFAP等。
这些标志物在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1. 选择标志物特异性抗体免疫传感器的制备首先需要选择一种特异性高的标志物抗体,通常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筛选和鉴定。
2. 表面功能化处理将传感器的检测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引入活性基团,以便能够高效地固定抗体。
3. 抗体固定将选定的标志物特异性抗体固定在传感器的检测表面上,通常可以采用化学交联或物理吸附等方法。
4. 传感器包衣为了增强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通常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包衣处理,形成一个稳定的检测系统。
5.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完成四、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方法1. 样品预处理患者样品(如血清、尿液等)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去除干扰物质,并将其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2. 样品检测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滴加在制备好的免疫传感器上,利用传感器的特异性抗体与标志物结合的原理,通过一定的信号转换机制测定样品中的标志物浓度。
3. 数据分析通过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检测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应用前景和展望基于脑卒中标志物的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特异、快速、便捷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传感器制备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脑卒中标志物的免疫传感器将在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一种基于脑卒中标志物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结论
结论
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微球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 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其制备成本较高,表面修饰和稳定性仍需 进一步优化,但在医学诊断、药物输送、细胞分离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 的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 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在信号转换过程中,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可以作为磁场响应单元,实现生物传 感器信号的转换。例如,将纳米磁性功能微球与电化学或光学传感器结合使用时, 可通过磁场控制纳米磁性功能微球的排列和运动,进而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 精度。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的标记物,实现 对待测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例如,将纳米磁性功能微球与荧光探针或放射性同 位素标记的抗体结合使用时,可通过磁场富集和分离荧光探针或放射性同位素标 记的抗体,进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结论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免疫分析方面,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可用于免疫沉淀、免疫标记和免疫分析等多 种方法中,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快速性。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纳米磁性 功能微球可用于传感膜制备、信号转换和数据分析等过程中,提高传感器的响应 速度、精度和稳定性。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中 的应用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作为一种独特的纳米材料,具有磁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 特点,因此在免疫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免疫沉淀是纳米磁性功能微球在免疫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利用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待测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利 用纳米磁性功能微球的磁响应性,将复合物从样本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抗原的 富集和检测。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等优点,但也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国内外有关生物电化学的书籍
1、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张学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1)目录:第1章 NO电化学传感器第2章农药生物传感器第3章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第4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新进展第5章电化学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第6章超氧化物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原理、进展及应用第7章场效应器件检测带电大分子:可行性和局限性第8章生物样品中H2S产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第9章免疫传感器的最新进展第10章用于体内pH测定的微电极第11章生物芯片——原理与应用第12章生物燃料电池第13章基于电活性无机多晶体的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第14章基于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析第15章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第16章基于溶胶?凝胶材料固定生物分子的生物传感器第17章基于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的生物传感器2、医学生物电化学方法考利达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6)3、龋病与生物电和自由基黄力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目录:第一篇龋病发病机理的生物电化学理论的提出第二篇电化学人工龋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第三篇龋病发病机量与自由基4、生物电分析化学金文睿汪乃兴彭图治赵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0)1、Modern BioelectrochemistryGutmann, Felix、 Keyzer, Hendri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2012-03)2、Bioelectrochemistry: Fundamental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ApplicationsP. N. Bartlett WileyBlackwell (2008-06)3、Elsevier ScienceE. Palecek(2006-02)4、Bioelectrochemistry: Charge Separation Across Biomembranes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Cour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iophysics, Held in Erice, Italy, Novemeber 13-18, 1988 No. 3 Blank, Martin、 Milazzo, Giulio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1991-01)5、生物电化学:生物氧化还原反应6、(意)[米拉佐]azzo,(美)[布兰克]Martin Blank合编;肖科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目录:第1章生物电化学和生物能学第2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准则第3章光合作用——选题第4章生物酶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学第5章生物电化学的动力学:在电极上和溶液中的光氧化还原反应第6章生物电化学中现代伏安方法的应用7、生物电化学系统:从胞外电子传递到生物技术应用(Bioelectrochemicalsystems : from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to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比] 瑞贝(KorneelRabaey),等著。
生物体内的免疫传感器结构和功能分析
生物体内的免疫传感器结构和功能分析免疫传感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外来物质的生物分子。
它们通常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可以识别和结合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外来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进而触发免疫反应。
在免疫系统中,免疫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分析免疫传感器的结构和功能。
一、免疫传感器的结构免疫传感器可以分为三类:抗体、受体型Toll样受体(TLR)及其配体、NOD 样受体(NLR)及其配体。
它们的结构都含有感受外源性或内源性物质的结构域,分别是抗体的可变区、TLR的TIR(Toll/IL-1接受体亚家族结构域)结构域、NLR 的NACHT结构域。
1. 抗体抗体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内含有微观世界中最完美的受体结构之一。
它的可变区由四肽链组成,包括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
每条链都含有可变的N端和连续的C端。
可变区有百万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抗体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物质。
抗体的Fc区则是固定免疫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其发挥巨噬和杀伤作用。
2. TLRTLR通常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识别和结合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它们的产物,如内毒素、DNA、RNA等。
其分子结构包括胞浆侧的TIR结构域和细胞外侧的相应配体结构域。
TIR结构域是Toll样受体家族共有的结构域,具有广泛的功能,包括激活适当的信号分子、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免疫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等。
3. NLRNLR主要包括NACHT结构域、LRR结构域和NOD结构域。
NACHT结构域是NOD样受体家族共同的核苷酸结合区域,包括甲基化NACHT、N-末端NACHT和全长NACHT三种类型。
NACHT结构域在介导免疫细胞活化和调控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LRR结构域则位于NACHT结构域和NOD结构域之间,具有受体结构域的特征。
二、免疫传感器的功能免疫传感器的功能是通过检测外来物质和内源性损伤信号,引起免疫反应,维护机体的生命安全。
免疫传感器识别外来物质的方式包括两种:抗原特异性识别和抵抗性通用识别。
基于静电吸附作用固定生物分子的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可分为两部分:一.生物传感器中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的研究.生物传感器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是改善传感器性能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传统的f司定方法如共价键合和包埋法等对同定在传感界血i上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影响较大,如采用静电吸附或非特异吸附来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同定,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试利用壳聚糖,改性褐藻酸钠和纳米二氧化钛等几种=i_fi同性质的物质通过静电吸附或者非特异吸附来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同定.1)研制了一种基于壳聚糖和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
褐藻酸钠一抗体复合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被凝集到含石墨一石蜡一壳聚糖组分的电极表血,然后与抗原和酶标抗原进行竞争反应,以邻氨基酚为电子媒介,通过测定酶催化下双氧水对其氧化的电流大小来间接测定抗原的浓度。
响应电流与血吸虫抗原在O.64—40ttg/mL之间呈准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卜一17.308c+34.572,相关系数r为O.985。
2)利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与碳粉的协同作用,制备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过氧化氢传感器.辣根过氧化物酶通过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静电力和碳粉的非特异吸附而同定在电极表面,以邻米二酚为电子媒介,对过氧化氧进行了测定.HRP酶的响麻电流在2.4×10。
4--3×10。
7mol/L的H202的浓度范同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为o.1101ALmol。
cm~,校正系数为0.993(n=13)。
二.酶联荧光免疫体系中底物的研究.酶联荧光免疫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同定和荧光底物的选择.本文试发展几种新的荧光底物用于酶联荧光免疫体系的榆测.3)将纳米Ti02颗粒用作固定抗体的载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c3补体(HRP.c3).HRP-C3与待测c3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反应的HRP—C3可催化荧光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转化为无荧光物质,由测得TMB+H202混合底物溶液的荧光降低的大小判断待测c3的浓度,荧光值与C3补体在6.5ng/mL到75ng/mL之间呈准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3.4)以聚苯乙烯(Ps)制成支持体,通过疏水性非特异吸附将IgG同定在其表面,然后与GalgG和酶标GalgG进行竞争免疫反应,以双氧水和甲哌氯丙嗪混台溶液为荧光底液,通过测定395nm处荧光增强的多少来测定Ga]【gG的浓度.荧光响应与GalgG浓度在2ng/mL到60ng/mL之间呈准线性关系。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发光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
电化学发光主要应用在免疫系统、生物酶等方面的研究,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在临床领域中有较明显的成果。
因此,本文将从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在医学方面能够有更多突破,实现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应用现状;一、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一)电化学发光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即电致化学发光,是一种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用来引发物质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反应产生的能量激发发光物质由基态迁移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物质不稳定会返回基态,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光信号产生,产生光信号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
ECL分析法不仅具有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还具有试剂用量少、时空可控性强等优点,现阶段,电化学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分子和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
(二)免疫传感器的概念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高超的物理转换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类器件。
由于免疫反应具有强的特异性,加之物理转换器的高的灵敏度,使得免疫传感器也成为一种有效检测样品的方法,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目前,免疫传感器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等领域。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传感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免疫特性的一种装置。
利用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再结合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可以达到一种对临床中微量物质进行定量的检测。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将抗体或者抗原通过一定方式负载在电极上作为识别探针,当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后,其产生的复合物与电化学发光信号之间建立一定关系,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对目标物进行检测。
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免疫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识别生物体内外的免疫反应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免疫学的原理和生物传感技术。
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免疫识别、信号转导和信号检测三个步骤。
首先,在免疫识别阶段,免疫传感器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物质(例如细菌、病毒、癌细胞等)结合。
这种结合是通过抗体与目标物质之间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来实现的。
抗体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通过选择合适的抗体,免疫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特定目标物质的识别和检测。
在信号转导阶段,免疫传感器将免疫识别过程中的结合事件转化为可检测的信号。
常见的信号转导方法包括荧光标记、辐射标记、电化学标记等。
其中,荧光标记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荧光物质与抗体结合,当抗体与目标物质结合时,荧光物质会发出特定的光信号。
这种光信号可以通过光学检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在信号检测阶段,免疫传感器通过光学、电化学等方法检测由信号转导步骤产生的信号。
光学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
电化学检测则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检测,通过测量电流、电位等电化学参数来获得目标物质的信息。
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免疫学的原理,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免疫传感器具有快速、高效、无创、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免疫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药物筛选等方面。
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免疫传感器需要选择合适的抗体来实现特异性识别,而抗体的获取和制备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
其次,免疫传感器需要考虑样本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
此外,免疫传感器还需要解决信号传递和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技术难题。
免疫传感器
压电免疫传感器 (压电晶体微天平)
声波免疫传感器
名称
原理
应用
压电免疫传感器 (压电晶体微天 平)
在晶体的表面包被一 种抗体或抗原,样品 中若有相应的抗体或 抗原,则与之发生特 气相中的检测 异性结合,从而增加 了晶体的质量改变了 振荡的频率,振荡的 变化与待测抗体或抗 原的浓度成正比。
构造流程图
(三)热量检测免疫传感器
• 原理: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包埋了热敏换 能器(热敏电阻)的柱上,样品中的抗体 或抗原与之发生反应后引起酶促反应,可 产生热量,然后通过热敏电阻等元件检测 出来
(四)光学免疫传感器
• 使用光敏元件作为信息转换器 ,利用光学原 理工作的光学免疫传感器 。 • 生物识别分子被固化在传感器上 ,通过与光 学器件的光的相互作用 ,产生变化的光学信 号 ,通过检测变化光学信号来检测免疫反 应。
名称
原理
应用
当交流电压通过交叉的 金属电极(IDT)时,产生 声波,信号被位于几毫 米远的第二IDT检测出 声波免疫传感器 来,样品中的抗原或抗 体与IDT上相应的抗体 或抗原结合后,就会减 慢声波的速度,速度变 化与待测物中抗原或抗 体的浓度成正比
检测人Ig G、食品中 存在的抗原 和人血清蛋 白
免疫传感器的种类
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二、质量检测免疫传感器 三、热量检测免疫传感器
四、光学免疫传感器
(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抗体或抗原和 电极组合而成的检测装置。 • 常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
根据电信号的不同
电化学免 疫传感器 可分为:
电位型
电流型
电导型
电容型
(二)质量检测免疫传感器
分类
• • • • 夹层光纤传感器 位移光纤传感器 光栅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 各种系统联用 提高灵敏度,减 少样品
• 满足农药多残留 的同时检测,提 高工作效率和工 作含量
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生物分子有效 地固定在电极表面并且保持其稳定性与活性。纳米材料 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表面活性 位点多等特点,将纳米材料用于构建免疫传感器一方面 可以
提高生物 分子的 吸附量
保持抗原 和抗体 的生物 活性
加快响 应界面电 子传导 或催化 电极表 面化学 反应
免疫传感器
乔璐
Contents
生物传感器的介绍 免疫传感器的原理 免疫传感器在农残检测方面应用 新型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识别和测定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的传
感器。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子识别元件和换能器。
酶 细菌、微生物 动物、植物组织 抗原 抗体
固体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 气敏电极 场效应晶体管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热敏电阻 压电晶体
免疫传感器操作方便,效应快,具有较好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主要是利用农药与特 异性抗体结合反应,检测食品果蔬中的杀 虫剂、除草剂等农药残留。 进行免疫测定时借助的是电化学工作站, 采用三电极体系,把农药的浓度信号转变 为相应的电信号。
三电极体系
工作电极
参比电极 对电极
玻碳电极或金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我国粮食蔬菜产量全球第一
我国农药使用量全球第一
残留
敌敌畏 莠去津 辛 硫 磷
再猖獗
毒死蜱
克百威
氧乐果
……
急性中毒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 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 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 成潜在威胁。
慢性危害
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 人农药中毒,其中2 万人死亡。
免疫分析方法
Ⅰ 种类
免疫分析法种类
电泳技术
酶联免疫 吸附测定
Ⅲ Ⅳ
Ⅴ
放射测量法
化学发光法
免疫 传感器
阻抗法
放射免疫 测定法
分析方法简介分析方法简介分析方法简介荧光免疫测定技术它是以荧光物质标记抗原或抗体作为示踪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其中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放射基结合分析法它用的示踪物不是荧光素而是采用稀土元素标志抗体排除了样品中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测定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蛋白质药物病毒等的检测
Ⅴ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标记技术 Ⅰ
Ⅱ
Ⅲ
化学发 光免疫
Ⅴ
抗原和抗体 的标记是化学发 光免疫分析中十 分关键的一个环 节。标记免疫步 骤不仅要求标记 产物不易脱落, 性质稳定,更主 要的是标记后标 记物应保持原抗 原或抗体的活性, 保持标记基团的 发光活性。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类
不要求的繁杂的分离技术, 使操作手续大 为简化,目前RIA 技术有很多改进, 如竞争性 放射免疫测定法及免疫放射测定法的运用, 使 操作更为简单化、自动化。
Ⅰ Ⅱ
分析方法简介
放射测量法
放射测量法( RM) 是多种物理、化学诊断新 技术。它主要用于血培养基中微生物的检验。
分析方 法简介
Ⅳ
RM 的原理是根据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利用培 养基中的14C标记的碳水化合物或盐类的底物,代谢产生 14CO2, 然后通过仪器测量14CO2 的含量增加与否, 来确 定样品中有无细菌存在, 如向培养基中加入14C标记的葡 萄糖, 当样品中有细菌时, 含14C的葡萄糖可被生长的细 菌摄取吸收.
第4章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
❖ 酶标记试剂制备容易、稳定、有效期长,免疫酶技术的敏感性接近放 射免疫试验,可直接肉眼观察也可借助简单的仪器作定量测定,所得 结果比较客观。
当前第17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Constant Region) ❖ 可变区(V区):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变化较
大 ❖ 恒定区(C区):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
及含糖量都比较稳定
当前第7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可变性,可分为恒定区(C区)和可变区(V区)
当前第8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B 加入待检标本溶液,使溶液中的抗原与吸附的抗体结 合,温育后清洗;
C 加入酶标记特异性抗体,温育后清洗;
D 加入酶作用底物,产生显色反应,颜色的改变 与所加的待检标本溶液中的抗原量成正比。
当前第27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当前第28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E EE
E
E
E
3、加酶作用 的底物不显色 或显色弱
竞争法测抗原
-
EE E
3、加酶作用
的底物显色
对照管由于只加酶标抗原,与固相抗体充分结合, 故分解底物显色深;测定管的显色程度则随待测抗 原和酶标抗原与固相抗体竞争结合的结果而异。如 待测抗原量多,竞争性地抑制酶标抗原与固相抗体 结合,使固相上结合的酶标抗原量减少。因此,加 入底物后显色反应较弱。
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不同
抗体可分为五类
当前第5页\共有16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以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定性和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分析技术。
在免疫反应系统中,各种免疫分析的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抗原抗体反应。
但在检测系统中,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分析分为:荧光免疫分析(FIA)、放射免疫分析(R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免疫分析(EIA)。
一、现代免疫分析在农药监测中的应用1)放射免疫分析(RIA)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简便易行。
它包括以标记抗原(Antigen, Ag)为特点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和以标记抗体(Antibody, Ab)为特点的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 assay ,IRMA)。
前者以液相竞争结合法居多,既测大分子抗原又测小分子抗原;后者以固相法测大分子抗原为主。
最早建立的农药免疫法中,RIA占了很大比重,建立了狄氏剂、艾氏剂、2,4-D和2,4,5-T、对硫磷和百草枯等农药的放射免疫法。
但由于进行RIA需使用昂贵的计数器,存在放射性防护和废物处理等问题,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1982年后发表的农药免疫分析文章,主要是酶免疫分析法。
2)酶免疫法(EIA)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 EIA)是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
酶免疫法的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法类似,通过测定结合于固相的酶的活力来测定被测定物的量。
用作标记物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酶标试剂制备容易、稳定、价廉。
酶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接近放射免疫技术,而可借助于简单的仪器作定量测定,是目前农药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分析技术。
EIA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酶免疫试验法(Enzyme-monitored Immunotest , EMIT)、竞争结合酶免疫分析法(Competitive Binding Enzyme Immunosorbent Assay, EIA)和免疫酶分析法(Immunoenzymometric Assay, IEMA)。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膜、 醋酸纤
、
、 葡萄球菌抗原、 硝化细菌
[ ]
、 多种杀虫剂、 除草
维素膜、 聚合物薄膜、 蚕丝膜, 以及固定化技术、 膜电极制备
剂等。 第一代酶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以非电活性物质如 作为氧化还原的电子受体为代表。先用竞争法或夹心法葡 萄糖氧化酶或过氧化物酶标记物结合到膜或电极上, 再通过 氧电极测量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中消耗的氧, 或过氧化氢 分解中产生的氧。 定 年 将 抗体固定于醋纤膜 , 竞争法检测 上, 并将此膜紧贴在电流型氧电极的透氧膜表面, 组装成测 的免疫电极, 用过氧化物酶标记 线性范围达到 溶解氧及 。不过该测定系统易受样品
!!!"
!!!!!!!!!!!!!!!!!!!!!!!!!!!!!!!!!!!!!!!!!!!!!!!"
向战斗在抗 “非” 前线的医务人员学习, 忠于职守, 全心全意地为广 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
!!!!"
!!!!!!!!!!!!!!!!!!!!!!!!!!!!!!!!!!!!!!!!!!!!!!"
[ ] 应 。
)
和直接来源于电极 ) ,
出突飞猛进的局面, 各类传感器应运而生。其中, 与测定抗 原抗体反应有关的传感器称为免疫传感器。抗原抗体结合 前后可导致多种信号的改变, 如在重量、 光学、 热学、 电化学 等方面。光学分析的研究比较活跃, 但是由于电化学分析有 其独到之处, 如可以实现在体检测, 不受样品颜色、 浊度的影 响 (即样品可以不经处理, 不需分离) , 所需仪器设备相对简 单, 因此前景看好。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 电化学免疫传感 器可分为电位型、 电流型、 电导型和电容型。 !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 !"! 直接型电位免疫传感器 利用抗原或抗体在水溶液中 两性解离本身带电的特性, 将其中一种固定在电极表面或膜 上, 当另一种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 原有的膜电 荷密度将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膜的 的变化, 最终导致膜电位改变。 早期的研究者利用此原理测定了人血清中的梅毒抗体、 人血清白蛋白, 并完成了血清鉴定。 体。国内学者彭图治等分别报道了对人 等分别将 及其抗 、 、 抗原或其抗体固定在钛金属电极表面, 检测了 电位和离子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诊断中的IgM型抗体 甲型肝炎HAV-IgM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IgM抗体
捕获法
原理:
抗体与被分析物(通常指抗原)在免疫分析体系或免疫传感器界面形 成稳定的复合物,通过分子识别达到高度的特异性
灵敏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与分析物高亲和性特异结合的抗体;
抗体在免疫分析或免疫传感器界面的固定排列方式; 合适的信号检测系统
放射免疫分析:放射活性物半衰期短、损害
健康、污物难处理等
第4章 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
4.1引言
4.2 抗体-抗原相互作用
4.3 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 4.4 抗体固定模式
4.5 化学发光检测
4.6 电致化学发光(ECL) 4.7 电化学检测技术 4.8 微流控电化学免疫分析系统 4.9 结论
4.1 引言
临床、生物电化学及环境分析物的检测需要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基于抗体 -抗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由于其特异性及灵 敏性显示良好的前景
抗体分类
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不同 抗体可分为五类
四肽链结构
N端
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
链间二硫键连接,呈“Y”形
上部为N端,下部为C端
C端
可变区与恒定区
根据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分为: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和恒定区 (Constant Region) 可变区(V区):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变化较 大 恒定区(C区):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 及含糖量都比较稳定
基于竞争免疫分析的免疫传感器用来检测小分子物质雌二醇
图4.3 竞争免疫分析检测雌二醇的结构示意图
E. Zacco, R. Galve, M.P. Marco, S. Alegret, M.I. Pividori, Biosens. Bioelectron. 22 (2007) 1707.
Fig. 6.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electrochemical competitive immunosensing strategy for the detection of atrazine in orange juice with ProtA-GEB-based biosensors, showing the immobilization (A and B) and the competitive immunological reaction (C).
ABTS+HRP+葡萄糖 葡萄糖+甲硫酚嗪+噻唑兰 甲基伞酮基半乳糖苷(4MuG) 硝基酚半乳糖苷(ONPG)
黄色 红色
黄色 深蓝色 荧光 黄色
400 500
405 420 360,450 420
4.3.1.3 ELISA的种类和变化
(一)双抗体夹心法 (二)间接法 (三)竞争法 (四)捕获法测IgM抗体
• 测量时,抗原(抗体)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 • 然后加一种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 (标记物),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 酶活性, • 当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反应 结合后,再加上 酶的相应底物, 即起催化水解或 氧化还原反应而 呈颜色。
颜色反应的深浅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量成正 比,因此可借助于颜色反应的深浅来定量抗 体或抗原。
免疫分析是一种利用抗体作为待测抗原(通常为被分析物) 的主要结合试剂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免疫分析的最终结果通常是研究抗体 - 抗原之间的结合,以
及游离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之间的识别。
所有的免疫分析都是基于测定识别位点的结合率,即测定结 合位点数或间接测定未结合位点数。
免疫分析
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 种手段; 免疫标记技术是将一些既易测定又具有高度 敏感性的物质标记到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分子 上,通过这些标记物的增强放大效应来显示 反应系统中抗原或抗体的性质与含量。
光学免疫分析:对于有色样品及不纯样品检 测的灵敏性有一定限制
电化学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快速、简便、 经济等特点,微型化,均相检测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基础背景知识,包括抗体结构和 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这对所有采用特殊的免疫分析 模式的免疫分析和免疫传感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因素。重点介绍电化学免疫分析和免疫传感器的
免疫的原理
Ag + Ab
特异性、灵敏性
在Ag,Ab反应中,用容易示踪的化学物质标记 一种反应物,以了解反应是否发生,发生部位, 以及发生的程度(即对未知成分的样品进行定 性、定位及定量分析)。
Ag-Ab
免疫学检测历史演进
放射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现仍 普遍使用于县级以上医院); 酶联免疫检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各临 床机构普遍使用); 以化学发光为代表的光生物学标记及免疫检 测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产品 步入成长期)三个阶段。
非竞争性免疫分析(b)示意图
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 捕获待测标本中IgM类抗体 加入特异性抗原和酶标记特 异性抗原的抗体
底物显色
1、固相化抗人 IgM 2、加待测物 特异性IgM与 非特异性IgM 和抗人IgM结合
1、固相化抗人 IgM
2、加待测物 只有非特异性IgM 和抗人IgM结合
3、加特异性 抗原,与特异 性抗体结合
E E E
3、加特异性抗 原,不能与非 特异性IgM结合
+
E
E
4、加酶标抗体 与特异性抗原结 合,加底物显色
4、加酶标抗体 无抗原结合, 加底物不显色
捕获法原理
-
4.3.2竞争性免疫分析体系
将样品与已标记待测物混合后再 去竞争有限的抗体结合位点 标记复合物产生的信号与样品中 待测物的量成反比关系
图4.2 竞争性免疫分析示意图
竞争性电化学免疫分析和免疫传感器还广泛应用于重要的临
床分析物的检测。
尽管竞争免疫分析比较简单,但其缺点在于待测物标记后与
抗体的结合能力可能减低甚至消失,特别是当标记物靠近抗原 决定簇时,此现象尤为突出。
4.3.3 非竞争性免疫分析体系
非竞争性免疫分析体系 (即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 通过过量的抗体与抗原反 应,使抗原与样品溶液分 离,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再 与过量的信号二抗反应, 其中二抗只特异性地与固
D 加入酶作用底物,产生显色反应,颜色的改
变与所加的待检标本溶液中的抗原量成正比。
+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E
E
E E
E E
E
E
E
-
(二)间接法 方法
用已知抗原包被,加入待测血清,再加酶标的抗人IgG(抗 抗体或二抗)加底物显色。
优点
一种酶标抗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
应用
常用于HCV抗体、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测定
E
E
E
E
E
+
E E E E
间接法测抗体
-
(三)竞争法
方法:用已知抗体包被,加入待测血清,再加酶标抗 原,酶标抗原与待检物竞争与包被物结合。加底物显色。 应用:用于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小分子半抗原
(药物、激素等)
步骤:
A 将已知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温育后清洗;
B 将可能含抗原的待检溶液和酶标记的已知抗原 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加入已包被的载体孔中, 温育后清洗; C 加入酶作用的底物,产生显色反应。色深表示 结合的酶标记抗原多,而待检溶液中未标记的 抗原量少;反之,色浅表示结合的酶标记抗原 少,而待检溶液中抗原量多。
酶免疫测定或免疫酶技术是指酶标记抗体或酶 标记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它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 与抗原或抗体结合,然后根据酶与其底物间所 产生的不溶性颜色产物,借助于光学或电子显 微镜观察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抗原或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根据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与不溶性固相载体结合后,还保留其免 疫活性,结合了作为标记的酶催化作用。
发展现状,以便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该领域取得的
成就,并加以应用。
4.2 抗体-抗原相互作用
免疫分析和免疫传感器都是通过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分子识 别来进行分析的系统。
抗体是一类称为免疫球蛋白( Ig)的糖蛋白,通常分为 5类
(IgA、IgG、IgM、IgD、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成分 (约占70%),经常用于免疫分析技术中。
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ELISA的种类和变化 ELISA的特点 ELISA的应用实例
4.3.1.1 基本原理
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 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 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 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
4.3.1 酶联免疫法
免疫酶技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
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免疫荧光试验和放射免疫试 验的优点,并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
酶标记试剂制备容易、稳定、有效期长,免疫酶技术的敏 感性接近放射免疫试验,可直接肉眼观察也可借助简单的 仪器作定量测定,所得结果比较客观。
这种有色产物可用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 显微镜观察,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 加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