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的资料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史作家资料

现代文学史作家资料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现代散文大家。“五四”时期,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 发展和繁荣。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蓬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孙 犁
孙 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解放区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
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长篇《风云初记》;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丁 玲
茅 盾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张天翼
张天翼(1906~1985),讽刺幽默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特点是“含笑的泪”。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奶子》、《速写三篇》等;长篇《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中篇《清明时节》;短篇《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何其芳

何其芳

何其芳何其芳(1912年—1977年) 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

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

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生平:其芳,原名何永芳。

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

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

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何其芳(1912—1977) 诗人,文学评论家。

重庆万州人。

北京大学毕业。

1938年夏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1944─1947年,两次被派到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

1957年在对胡风的政治运动中,措辞激烈,与胡风激烈交恶。

最后,在文革中也不能幸存下来。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1.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何其芳简介及诗歌选编

何其芳简介及诗歌选编

何其芳诗选何其芳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

原名何永芳。

四川万县人。

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

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课余沉浸于文学书籍之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

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

新的生活使何其芳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是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传诵一时。

1944年以后,被派往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

1948年底开始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

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写有少量诗作。

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副所长、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

出版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以及6卷本《何其芳文集》等著作。

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

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季候病作者:何其芳说我是害羞病,我不回一声否。

说是一种刻骨的相思,恋中的征候。

何其芳简介

何其芳简介

何其芳简介篇一:中国著名作家简介中国著名作家简介2009-05-25 11:29中国现代、当代作家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

“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1)作品集简况: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⑤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

(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2018年何其芳《秋天》赏析-文档资料

2018年何其芳《秋天》赏析-文档资料

何其芳《秋天》赏析何其芳《秋天》赏析秋天到了,你一定想到关于秋天的诗歌到底有哪些?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推荐关于何其芳写的《秋天》赏析,一起来看看吧!《秋天》文/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何其芳《秋天》赏析这首诗寥寥数语但妙机四溢,诗人以赋为主却不为物滞,这是深得我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此诗之性*情!“晨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是空旷深静的,深秋时节,少了繁忙,多了悠闲。

在这种清静的氛围里,“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一个飘,活画了秋之静美怡然,有“空山不见人”,但闻斧声响(借用王维《鹿柴》句)之幽美情调。

这丁丁斧声震落着草木树林上的露珠。

这本是诗人心灵的秋声!“镰刀”是怡然的,它静静地挂在房檐上,进入了悠闲的时光。

你看,它多满足多恣意,它是“饱食过稻香的”,它还在回昧刚刚经历过的喜悦吧?诗人本是在写农人,但他不让他们出现,却写了伐木声和镰刀。

这安然自得不正是收获后的农人之心态么?瓜果成熟了,它们没有辜负人的辛劳,长得那么肥硕,正呆头呆脑地坐在篱间等候主人用背篓装它们回去呢!“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那是一囤囤稻米、满地的瓜果吗?可以这么说,但别忘了更主要的是农人对土地的虔诚有了报答,那饱满的心不正能装得下宁静丰硕的秋么?“向江面的冷雾撤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上面的秋天是“栖息”着的,这里的秋天是“游戏”着的。

2015年高中语文平常的故事最真实赏析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

2015年高中语文平常的故事最真实赏析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

【现代散文鉴赏11】“平常的故事”最真实《一个平常的故事》是一篇近七千字的自传体散文,对于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家来说,它有极宝贵的资料价值。

在细腻深情的记叙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从旧营垒挣脱出来的知识青年在历史的大潮中涤荡着自我,不断向民主、光明的彼岸搏击的历程。

这篇文章象一面纤尘绝无的明鉴,映出了何其芳那颗赤诚的心,也反射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时代特质。

司马迁以《史记》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这自不必说;他还以《报任安书》导示着后人如何磊落地评介己身。

把特定时代的政治信条、哲学观念、伦理道德,通过为自己记传而聚集、发散出去,或可视为文学家对历史母亲的一种孝道。

细检文坛史苑,如《报任安书》一类的作品是不少的。

诸葛亮的《出师表》,白居易的《与元九书》,蒲松龄的《聊斋自志》以及李秀成的《自述》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的体感。

近人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亦属自传中的佳作,瞿秋白一篇《多余的话》虽使评论者莫衷一是,但毕竟是“良心篇”。

作自传当然无须有不变的程式,因为人的经历、气质、学识、品性是不相同的。

郭沫若写《少年时代》不遮丑,不避讳,洋洋洒洒,庄谐并生,别有一番才子气。

鲁迅的《<呐喊>自序》卓然不凡,以“上下求索”的心态通贯全篇,不但解剖了时代也“严于解剖自己”,它属于思想家的文学。

何其芳的这篇自传与鲁迅的《自序》有神似的地方,作者以笃诚的态度思忖着如何回答“你是怎样到延安来的”这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延安,不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胸中冲荡。

他不用“断片式”的回忆来满足记者的猎奇心理,更不摆弄外交辞令故作玄虚;他怀着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忠诚,反思了几十年的经历,用痛苦与欢悦合成的墨色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幕布上一丝不苟地画下了自己多波多折的前行轨迹。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平常的故事》应当属于革命者的文字。

乍读此文,扑入眼帘的全是社会图景,平平的叙述不见奇崛;读进去,便发现记实记事的文字是沿着理性思维的轨道驱进的。

《秋天》教学资料-1

《秋天》教学资料-1

什 么 画 面
少 女 思 恋 图
三幅图
(农家里的秋) 1.农家丰收图 2.霜晨归渔图
3.少女思恋图(少女眼中的秋) 抒发了作者对秋 天的 (喜爱赞美 ) 之情
小结
本诗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 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写出秋忙后农闲清静、清甜的景 象。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明媚、快 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 表达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的思想感情。
2.利用课下的注释, 词典读准课文的 视频朗读 字。 (给名家纠错)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瓜果。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网, 孔?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影子。
秋 天
何其芳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 春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目中的秋是什么样的?
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散文家、诗人、 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 四川万县人。代表作有散 文集《画梦录》 。《 秋 天》选自其早年创作的诗 集《预言》。
课文重难点字音
丁丁 (zhēng ) 栖息(
qī )
背篓( lǒu )
乌桕( jiù ) 归泊( bó ) 寥阔(
liáo
肥硕( shuò )
满载( zài ) 梦寐( mèi ) 枯涸( hé ) 青鳊鱼(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所有课文作者背景资料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所有课文作者背景资料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所有课文作者背景资料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为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林清玄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

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

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何其芳_红楼梦_批语的发现及其价值_董志新

何其芳_红楼梦_批语的发现及其价值_董志新
何其芳加批的主要是前三种 。下面分述各书的评点批 注情况 :
(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八十回 , 线装 , 一函八册 , 一 千八百九十页 。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 。 它 属于脂批本系统 , 是一个过录本 , 自存七十八回 , 第六十四 、 六十七回据己卯本配补 。 每册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 过” , 又自第五册起 , 兼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 字样 , 因此一般简称其为“庚辰本” 。 此本多有脂砚斋批语 , 但十回之前 , 除偶将回前总评与正文抄在一起外 , 都没有批 语。
楼 梦
领 , 采取“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的评点态度 。“何批”具
︾ 批
有多维学术价值 , 它表明何其芳是新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美
语 的
学和文艺思想评点《 红楼梦》的开创性批家 , 是研究何其芳

红学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 揭开了红学名著《论红楼梦》 的撰
现 及Leabharlann 著过程和其独特红学观点如何形成的谜底 , 提供了解读和
一月五日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演讲》) ②(《〈论红楼梦〉序》 , 《论红楼梦》 , 人民文学出版
社一九五八年九月版 , 序言第一页) ③(《关于曹雪芹的民主主义思想问题》 , 《何其芳
文集》第六卷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版 , 第 四一七至四一八页)
从这三次回忆中可以看出 :(一)何其芳的《红楼梦》 研 究 、包括《红楼梦》文本研读 , 始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 。(二) 他“对这部小说本身进行了一些研究” , 并且不满意自己没 有深入研究“《红楼梦》 本身” ;(三)这里说的“阅读材料” 和 写作“准备最久” 里面 , 显然是包括阅读和评点《红楼梦》 文 本的 。(四)何其芳的红学论文从准备到写完超过一年半的 时间 。

北师大版语文11册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语文11册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三岔小学2015六年级语文总复习9(11册语文资料)班级学生《一夜的工作》作者:何其芳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态度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2、文章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来描写周恩来总理的。

《穷人》(俄)列夫托尔斯泰1、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文章以“穷人”为题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

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别人,宁愿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在当时的社会里,不会只有桑娜这么一家,所有的穷人都会诚心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白桦林的低语》作者:刘心武1、中心思想:记叙了无名守林工人守林护林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守林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表达了守林工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去是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我”知道有守林人的牺牲,才会有大森林的安宁。

“我”怀念守林人,他们的精神是平凡而伟大的。

《丑石》作者:贾平凹1、中心思想:写一块丑石,平时没人注意,人们嫌弃它,讨厌它,后来一位科学家发现了它,认定是一块陨石,便找人把它运走了,成了科研的珍品。

抒发了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2、《丑石》的中心句是“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东施效颦》选自《庄子》1、寓意: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2、译文:(见书上)3、重点字词的意思:里:乡里,村里。

颦:皱眉。

捧心:捂着胸口。

挈:带领。

妻子:妻子和儿女。

去:离开,躲开。

走:跑。

《楚王好细腰》选自《墨子》1、寓意: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时尚、潮流,不能盲从、跟风。

2、译文:(见书上)3、重点字词的意思:昔者:过去的时候,从前。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pt课件1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pt课件1

品 味
一、诗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二、诗的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例:
意:断肠人的凄苦哀伤 的心情 枯藤、老树、 象 昏鸦 古道、西风、 瘦马 意境:萧瑟 荒凉
一、意象 1、早晨 希望 未来的事物 生长的力量
对朝气蓬勃、热 情奔放的讴歌
所有 使我像草一样 颤抖过的 快乐 或者/ 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 飞到 四方八面去 吧, 不管 它象 一阵微风 或者 一片阳光。
何其芳
轻轻地 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 成年的 忧伤, 我/重新 变得 年轻了, 我的歌啊, 我的血 流得很快, 你/飞吧, 对于生活 飞到 年轻人的 /心中 我又充满了/ 梦想,充满了/ 渴 望。 去找 你停留的 /地方。
《我》 歌颂少男少女,歌颂解放区, ( 赞歌) 歌颂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毕》 激励、鞭策青年们勇敢地 投身抗战,献身祖国。 (号角)
读诗四步 了解背景,知晓 作者。 反复朗读,体会 情感。 抓住物象,再现
2、歌、 草、 微风、 阳光 :诗人希望 歌声能感动广大青年,引 起他们的共鸣。 3、琴弦、血、梦想:诗人 受到鼓舞。 二、意境:积极向上,催人 奋进。
朗读《毕业歌》,思 考与本诗主题的异同。
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歌
田汉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 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 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 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 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 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 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 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7《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7《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导学案团瓢庄乡东寺中学廖伟敬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诗歌,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理解诗中词句的深刻含义深刻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小组成员合作,理解诗歌中少男少女们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为新生活、新世界放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1.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法指导:适当联系时代背景,简要点拨,感悟作者感情。

在朗读中体味其中的美。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目标1和目标2,重点是通过诗歌,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理解诗中词句的深刻含义。

自学指导1、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结合诗人资料及写作背景,解答:(1)诗中的“我”是谁?(2)诗人“歌唱”什么?(3)我为什么要歌唱?解决问题一.知识性问题作者简介:何其芳,,文学评论家。

四川万县人。

北京大学毕业。

1938年夏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主要作品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散文集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写作背景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

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二.巩固性练习1.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可以说,一口气歌唱了五种事物,这五种事物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2.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3.诗的第二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同学们结合我所讲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三.质疑性问题总结提升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热爱青年、热爱生活的炽热情感?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展示交流四.当堂检测阅读诗歌在《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

何其芳资料

何其芳资料

何其芳资料1931年至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课余致力于诗歌和散文创作,诗文编入《汉园集》、《画梦录》、《刻意集》和《预言》。

他早期作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了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艺术上追求中西融合,成就突出,产生了较大影响。

《画梦录》获1936年《大公报》文艺奖金。

知识来源: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14-3015页.使少年人自甘寂寞的直接原因还不是环境,而是书本。

从十一、二岁开始,何其芳就与那些绘图绣像的旧小说结成不可分离的伙伴;他家藏书有限,除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名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它更适合于少年人阅读的文学作品了。

他也硬着头皮把《昭明文选》中班固的《两都赋》、左思的《三都赋》等读下去,但感受不很深。

后来又找到一部《赋学正鹄》和一部《唐宋诗醇》来读,才颇有心得,其中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尤使他喜欢。

他一生始终不能忘情于诗歌,忘情于诗意醇厚的文字,根源就在这里。

精致而丰富的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给予何其芳以文学的启蒙,他最早(大约十四岁以前)从中领悟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这启示了他后来在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中怎样运思炼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与此关系密切。

但是,传统也给他带来很大的负担,他象许多著名的现代作家一样,终其一生没有完全摆脱开传统文学的“镣铐”,这也许是新旧文学交替中的必然规律。

诗歌受语言形式的巨大约束,这是人所共知的。

领略过旧体诗词和文赋之美妙的何其芳在创作新诗和具有诗意的现代散文时,必然有意无意之中“留连”旧光景,唯恐新形式失去诗的醇味;他的早期诗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融会贯通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美质。

但这样也使得他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比较迟缓,甚至时时感到“思路枯涩”,因为旧形式的完美和作者对它的萦念,使得更有力的新形式的降生非常艰难。

何其芳确定不了他在写作时候的“过分矜持”是他的“好处吗还是弱点”(《刻意集》序),是不难理解的。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作家资料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作家资料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部知识点(复习资料)作家知识□ 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 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 叶绍钧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

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 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A/B模拟练习题一、填空题1.周作人在1921年6月,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为。

2. 1932年12月,黎烈文主编副刊,使之成为继《新青年》和《语丝》之后最重要的杂文阵地。

3. “五四”时期记游作品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采风访俗、了解社会的旅行记,一是写景抒怀、发现自然的。

4. 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成就最大的杂文家。

5. 20世纪80年代,林燿德等人创作的在台湾文坛崛起,被认为“在中国散文史上却有革命性的意义”。

6. 潘铭燊的小品文集系模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之作,同样“兼有理趣和情趣”。

7. 胡梦华在1926年3月发表的一文中,着重介绍了欧美的Familiar Essay。

8. 1939年7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孔另境七人出版了杂文合集。

9. 钱钟书的杂文集是。

10. 台静农的散文集,被誉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11. 陆蠡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海星》和。

12. 《人民日报》从1961年1月28日至6月5日,开辟专栏,先后发表了一批理论文章。

13. 李英豪的游记以旅途随笔的形式记述在斯里兰卡之游的美好追忆。

14. 王统照在1923年6月,把文学散文称为。

15. 唐敏写于1986年的,以美丽新颖的奇思妙想,把女性的心理世界,描摹得淋漓尽致。

16. 香港女作家________的咏物小品,因小见大,意境深远,被认为可以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相媲美。

17. 周瘦鹃是江南著名的园艺家,写有大量的和风物小记。

18. 张洁从1978年5月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总名为的散文,追忆美好的童年生活。

19. 柴娃娃、小思等人,1974年4月开始在《星岛日报》上写作杂文专栏,深受好评。

20. 郁达夫早期的散文率性纵笔,才情毕露,创造了被朱自清称为“风靡一时”的白话文。

21.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散文界兴起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

《一夜的工作》预习资料、阅读答案_作文

《一夜的工作》预习资料、阅读答案_作文

《一夜的工作》预习资料、阅读答案《一夜的工作》预习内容盘点何其芳《一夜的工作》人物透析佚名何其芳:四川省万县人(今重庆万州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

加入共D以后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

他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创作变得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词语学习:生词总结:浏览:粗略地看。

咨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审阅:审查阅读。

陈设:摆设。

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蒙眬: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近义词总结:陈设——摆设劳苦——劳累留意——留心审阅——批阅反义词总结:简谱——奢华热腾腾——冷冰冰语句理解:①那是一件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解析:总理的办公室中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极其简单”与“高大的宫殿式房子”进行了鲜明对比。

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这就是我们周总理!②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解析:这句话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个夜晚周总理就要审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紧张,其工作量也很大。

这就是我们周总理!③不知道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解析:“我”睡着了,而总理却一直在工作着。

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辛苦。

这就是我们周总理!④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解析:这两句话描写了周总理是如何去审阅稿子的。

句中四个动词,是说周总理对每一句话都认真思索,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总要问个明白,反映了周总理做事的认真、一丝不苟。

这就是我们周总理!⑤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其芳(1912年—1977年),男,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原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

他早期的作品有:《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

也写过《秋天》,现已入选中学课本。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被列入中学七下课本
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

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

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的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

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

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

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

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

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