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平衡课件多媒体-1
合集下载
《营养与能量平衡》课件
03
饮食情绪
情绪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或过度食用高
糖高脂食物。建立积极的饮食心态,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
05 营养补充与能量平衡
营养补充剂的选择
1 2
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如钙、铁、锌、维生素C等。
蛋白质粉
对于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的人群,可以选择蛋白 质粉作为补充剂。
功能等,可以初步评估补充剂的效果。
实验室检测
0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测各项生理指标,如血常规
、生化指标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补充剂的效果。
记录与对比
03
记录摄入补充剂前后的身体状况和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有助于更科学地评估补充剂的效果。
06 实践应用与展望
营养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饮食指导
营养学在饮食指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 议,帮助人们改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
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对营养的需求、营养素的生 理功能、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等。
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等。
营养学的重要性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营养素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乏任何一种 营养素都可能导致身体不适或疾病。
晚餐
晚餐应提供全天总能量的30%左右。应以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为主,减少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饮食结构与能量平衡
高蛋白食物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适量摄 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保持饮食平衡。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碳水 化合物,如全谷类食物和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能量平衡。
营养与能量平衡分析ppt(共75页)
目前,包括NME系统在内,全球至少在使 用4种食物能量评价系统和系数
(1)传统ME系统 MEATW = 17 kJ/g 蛋白质 + 37 kJ/g 脂肪 +
17 kJ/g 总的碳水化合物 .......① 即At water 食物能量换算系数和公式,
FAO/WHO1985年推荐,1993仍然确认继续使 用。
所谓1kcal即是指1kg的水从15℃升高到16℃,即 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能量。
第二节 能值及其测定
一、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二、能值的测定
一、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食物能值即食物彻底燃烧时 测定的能值。
即“物理燃烧值 ”,或称 “总能值”。
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在体内,碳水 化合物和脂肪氧化的最终产物与体外燃烧时相 同,因考虑到机体对它们的消化、吸收情况 (如纤维素即不能被人类消化),故二者的生理 能值与体外燃烧时可稍有不同。
ATP的重要性
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是以ATP为中心。 在体外pH7.0,25℃条件下每摩尔ATP水解为ADP 和Pi时释放的能量为30.5kj(7.3kcal)。人体内ATP 含量虽然不多,但每日经ATP/ADP相互转变的量 相当可观。ATP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肌肉收缩转 变成机械能,参与物质主动转运转变成渗透能, 参与合成代谢转变成化学能,维持生物电转变成 电能,维持体温转变成热能等。
第二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
第一节 能量与能量单位 第二节 能值及其测定 第三节 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 第四节 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第五节 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第一节 能量与能量单位
一、能量的作用及意义 二、能量单位
体内的能量,一方面不断地释放出热量, 维持体温的恒定并不断地向环境中散发,另一 方面作为能源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营养生理基础与能量平衡PPT课件
肝脏
胃 胰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口 咽
肝脏
唾液腺 食道
胃 胰 小肠
大肠 肛门
2.消化器官的功能—A口腔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位,有吸吮、咀嚼、 辨味和初步消化食物等功能。
口腔的唾液除了占99%的水之外,其余为唾液淀粉酶、 粘蛋白质、溶菌酶和少量无机盐。正常人每日分泌唾液 1.0~1.5升。其作用为 :
胃蛋白酶,是由胃粘膜的主细胞以不具活性的胃蛋白酶原的形式所分泌,在胃酸的作 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当食糜进入小肠后,pH升高,此酶迅速失活。
黏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黏液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为500um的凝胶层, 既可起到润滑作用利于食物通过,又可保护胃粘膜(不受食物中的粗糙成分的机械损 伤,还因其为中性或偏碱性,可降低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酸和胃蛋白 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
食品营养与安全共同的研究对象:
物质基础?
食物 (营养素)
食物
人
第一节 消化系统与食物的 消化吸收
一、 人体的构成与营养
器官(肝)
(消化)系统
组织 细胞
细胞器(核)
分子:核酸、蛋白质、 脂肪、糖类、维生素、 矿物质、水等
人体基本构成
在人体内,从细胞到整体,无 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生 理化学反应,人通过摄入食物, 实现营养过程,保持着生命的存 在与繁衍。
根据其含量可分为: 常量(宏量)元素,含量大于0.01%,如:有钙(Ca)、镁(Mg)、钾(K)、
钠(Na)、磷(P)、硫(S)、氯(Cl)七种;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一般认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
第三部分营养能量平衡课件
特殊人群的营养补充剂
孕妇、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在选择和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遵循专业人 士的建议。
05 营养能量平衡与健康
营养能量平衡与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风险
长期营养能量不平衡可能导致慢 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疾病预防
保持营养能量平衡有助于降低慢性 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 动习惯来实现。
摄入量不足
如果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会导致 能量消耗减少,影响身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摄入量过多
如果摄入的营养素过多,会导致 能量过剩,引起肥胖和其他健康 问题。
营养素缺乏与能量代谢障碍
碳水化合物缺乏
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 量供应不足,出现疲劳、 头晕等症状。
脂肪缺乏
脂肪摄入不足会影响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也 会影响能量的供应。
老年人营养能量平衡 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需要选择易于消化 的食物,同时要增加钙、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 的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
营养补充剂的选择
在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营养补 充剂,如复合维生素、钙片、鱼油等。
营养补充剂的合理使用
在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避免过量摄入带 来的风险。
第三部分营养能量平 衡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营养能量平衡概述 • 营养与能量平衡的关系 • 营养能量平衡的维持 • 营养能量平衡的调节 • 营养能量平衡与健康
01 营养能量平衡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营养能量平衡是指通过合理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素,满足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的需求,同时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相对平衡, 以维持身体健康。
孕妇、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在选择和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遵循专业人 士的建议。
05 营养能量平衡与健康
营养能量平衡与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风险
长期营养能量不平衡可能导致慢 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疾病预防
保持营养能量平衡有助于降低慢性 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 动习惯来实现。
摄入量不足
如果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会导致 能量消耗减少,影响身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摄入量过多
如果摄入的营养素过多,会导致 能量过剩,引起肥胖和其他健康 问题。
营养素缺乏与能量代谢障碍
碳水化合物缺乏
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 量供应不足,出现疲劳、 头晕等症状。
脂肪缺乏
脂肪摄入不足会影响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也 会影响能量的供应。
老年人营养能量平衡 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需要选择易于消化 的食物,同时要增加钙、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素 的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
营养补充剂的选择
在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营养补 充剂,如复合维生素、钙片、鱼油等。
营养补充剂的合理使用
在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避免过量摄入带 来的风险。
第三部分营养能量平 衡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营养能量平衡概述 • 营养与能量平衡的关系 • 营养能量平衡的维持 • 营养能量平衡的调节 • 营养能量平衡与健康
01 营养能量平衡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营养能量平衡是指通过合理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素,满足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的需求,同时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相对平衡, 以维持身体健康。
营养生理基础与能量平衡PPT课件
生理能值又称净能值,是指人体从食物的产 能营养素可利用的能值 。(消化、吸收及利用)
生理能值一般比总能值要小。消化率分别按糖 类98% ,脂肪95%,蛋白质 92%计算。
8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二、产能营养素的能值与测定
3、产能营养素的等能值
如果仅从为人体提供能的角度来看,三种产能营养素之间是可以 互换的,或称彼此替代 。
食、少食、饥饿基础代谢水平降低。 ● 药物的影响 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12
(二)体力活动
? 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除基础 代谢外,是构成人体总能量消 耗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 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25%~ 35%。
? 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 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 人体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 是由于体力活动的差别。
能量缺乏 ,体力精力受到影响、消瘦 能量过剩 ,多余的能量物质转化为脂肪, 长此以往将会出现超重、肥胖
6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二、产能营养素的能值
1、食物的总能值(gross energy) 食物总能值又称“物理燃 烧值”,是食物在体外充分供
氧条件下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量值。(氧弹式量热计) 糖类和脂肪彻底燃烧时的最终产物为CO2和H2O,蛋白质
6.4
26.7
8.2
34.3
6.4
26.7
14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四、人体能量供给与食物来源 1、能量供给
能量的供给应依据能量的消耗而定,不同人群的需要 和供给量各不相同。
参考可如下页表:
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占总能量供给的比例:
蛋白质
10%~15%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5%~65%
生理能值一般比总能值要小。消化率分别按糖 类98% ,脂肪95%,蛋白质 92%计算。
8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二、产能营养素的能值与测定
3、产能营养素的等能值
如果仅从为人体提供能的角度来看,三种产能营养素之间是可以 互换的,或称彼此替代 。
食、少食、饥饿基础代谢水平降低。 ● 药物的影响 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12
(二)体力活动
? 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除基础 代谢外,是构成人体总能量消 耗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 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25%~ 35%。
? 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 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 人体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 是由于体力活动的差别。
能量缺乏 ,体力精力受到影响、消瘦 能量过剩 ,多余的能量物质转化为脂肪, 长此以往将会出现超重、肥胖
6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二、产能营养素的能值
1、食物的总能值(gross energy) 食物总能值又称“物理燃 烧值”,是食物在体外充分供
氧条件下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量值。(氧弹式量热计) 糖类和脂肪彻底燃烧时的最终产物为CO2和H2O,蛋白质
6.4
26.7
8.2
34.3
6.4
26.7
14
第三章 能量与营养平衡
四、人体能量供给与食物来源 1、能量供给
能量的供给应依据能量的消耗而定,不同人群的需要 和供给量各不相同。
参考可如下页表:
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占总能量供给的比例:
蛋白质
10%~15%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5%~65%
《人体能量平衡》PPT课件
>60
(13.5×w) +487
(10.5×w)+596
注:w为体重(kg)。摘自Technical Report Serie 724 ,Geneva,WHO,1985。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儿童、青少年该公式适用,18岁以上人群按公式计算 结果减5%。
《烹饪营养卫生学》
例:男性,20岁,体重65kg,试计算BMR。 BMR=15.3m+679 =15.3×65+679 =1673.5(kcal/d) *该结果应用于我国人群时应减5%: BMR=1673.5×0.95 =1589.8(kcal/d)
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烹饪营养卫生学》
基础代谢率概念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就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单 位时间内单位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可用 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公斤体重) 的能量消耗来表示 单位是:kJ/(m2.h)、kJ/(kg.h),也 可用MJ/d形式来表示。
年龄 30 35 40 45 50
男性
154.0(36.8) 152.7(36.5) 151.9(36.3) 151.5(36.2) 149.8(35.8)
女性
146.9(35.1) 146.4(35.0) 146.0(34.9) 144.3(34.5) 139.7(33.9)
11
13 15 17 19 20 25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 基础代谢
机体组织增长
特殊生理需要
《烹饪营养卫生学》
(一)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概念 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最 低能量代谢,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 (一般18~22oC ),禁食12小时后,静卧、 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第三章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ppt课件
地气系统:Bs H s LA Cv CA C0 年平均:Bs L(E r) CA C0 陆地:Bs L(E r) CA
全球长期平均:Bs 0
3.2 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地表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地表辐射平衡时气候形成主要因子之一,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上层和近地层的温度分布, 在计算蒸发速度、冰雪消融,以及辐射雾、辐射霜 冻和低温预报等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半球:• 大气辐射净亏损由赤道-南极圈附近呈增加, 再向南直到南极又开始减小。
•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104W.m-2)大气辐 射年平均净亏损大于北半球(80W.m-2)。
经向非对称性
绝对值
• 全球各纬度带大气辐射平衡均为负值,其绝对值 在两极最小,在南北极圈纬度附近达到最大。
地-气系统系统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大气辐射收支净通 量总是负值。
北半球:
• 大气辐射平衡年总量随纬度的增加,从赤道
(-2345MJ.M-2)到25°N(-2093MJ.M-2)绝
对值略有减少。然后又开始增加,直到60 °N
附近绝对值达到最大,在北极地区又减小。
• 就整个北半球而言,大气层辐射平衡值总是负 值,其辐射净亏损2512MJ.M-2
2 地理分布: • 陆地上,感热输送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增加, 最大值出现在热带沙漠地区,随气候湿润度 的增加而减小。 • 在大于南、北纬40o地区,感热输送在一年 中改变方向:冬季地表面通过感热交换从大 气获热量。
3.3 地球-大气系统能量平衡模式
地球能量平衡模式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
• 入射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内部的分布及
B: 正值表示地面是热源; 负值表示地面是热汇(冷源)。
.大气辐射平衡BA:
BA q' u' G U
全球长期平均:Bs 0
3.2 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地表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地表辐射平衡时气候形成主要因子之一,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上层和近地层的温度分布, 在计算蒸发速度、冰雪消融,以及辐射雾、辐射霜 冻和低温预报等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半球:• 大气辐射净亏损由赤道-南极圈附近呈增加, 再向南直到南极又开始减小。
•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104W.m-2)大气辐 射年平均净亏损大于北半球(80W.m-2)。
经向非对称性
绝对值
• 全球各纬度带大气辐射平衡均为负值,其绝对值 在两极最小,在南北极圈纬度附近达到最大。
地-气系统系统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大气辐射收支净通 量总是负值。
北半球:
• 大气辐射平衡年总量随纬度的增加,从赤道
(-2345MJ.M-2)到25°N(-2093MJ.M-2)绝
对值略有减少。然后又开始增加,直到60 °N
附近绝对值达到最大,在北极地区又减小。
• 就整个北半球而言,大气层辐射平衡值总是负 值,其辐射净亏损2512MJ.M-2
2 地理分布: • 陆地上,感热输送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增加, 最大值出现在热带沙漠地区,随气候湿润度 的增加而减小。 • 在大于南、北纬40o地区,感热输送在一年 中改变方向:冬季地表面通过感热交换从大 气获热量。
3.3 地球-大气系统能量平衡模式
地球能量平衡模式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
• 入射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内部的分布及
B: 正值表示地面是热源; 负值表示地面是热汇(冷源)。
.大气辐射平衡BA:
BA q' u' G U
《人体能量平衡》课件
Part Seven
如何维持人体能量 平衡
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均衡摄入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 物等营养素
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
适量摄入膳食纤 维,促进肠道健 康
控制糖分和盐分 的摄入,预防高 血压和糖尿病
适量运动和休息
休息:保证每天7-9小时的 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 疲劳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和健康
身体活动
基础代谢:维 持生命活动所 需的最低能量
消耗
体力活动:包 括运动、家务、 工作等,消耗
大量能量
食物热效应: 消化食物所需
的能量
生长发育:生 长和发育过程 中所需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人 体在消化、吸收 和代谢食物过程 中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种类:不同 食物种类的热效 应不同,如蛋白 质、脂肪和碳水 化合物的热效应 不同
温度调节
体温调节: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 维持体温的稳定
散热:人体通过皮肤、呼吸道、尿 液等方式散热,如出汗、呼吸、排 尿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热:人体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热量, 如肌肉运动、食物消化等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负责 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在3637℃之间
其他调节方式
激素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 糖素等
糖尿病与能量平衡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能量摄 入和消耗,以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是一种能量代谢紊乱 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饮食, 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
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运动, 以促进能量消耗和血糖控制
高血压与能量平衡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课件
重 40%时间坐或站立 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 2.10 1.82 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舞蹈/体育运动/装卸/采矿等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是指人体由于摄食所引起的一种额外能量消耗。
原因可能是:
(1)食物在消化道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增 加了能量消耗。
四、能量代谢失衡:
1、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 2、长期能量摄入不足:会动用机体储存的糖原及 脂肪,发生Pro-Q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消瘦、 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脉搏缓慢、工作能 力下降、体温低、抵抗力低,儿童出现生长停顿 等。
3、长期能量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超重或肥胖, 血糖升高,脂肪沉积,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过 度肥胖还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组织缺氧。肥 胖并发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胆结 石、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则是单位时间 内人体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BMR的表示单位为kJ/(m2h)、 kJ/(kgh)或MJ/d等,
(2)基础代谢的计算
基础代谢可根据身高、体重求出其体表面积,再按体表面 积与该年龄的基础代谢率计算一天基础代谢的能量。
人体表面积的计算:(赵松山,1984年): M = 0.00659H(身高cm) +0.0126W(体重kg) – 0.1603 (单位为m2) 人体一日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BMR体表面积(m2)24(h)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大都采用FAO/WHO建议的按体 重计算基础代谢率(BMR)。见下表
(2)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只有转变成ATP的部分 才能被机体利用,其余的则作为热能向体外散发,从 而使安静状态下机体向外散失的能量增加。不同食物 增加的能耗量不等,进食碳水化合物时可增加其本身 所产热能的5%~6%,脂肪为4%~5%,蛋白质为30%。 一般认为进食普通混合膳食时,SDA相当于基础代谢 的10%,每日约600kJ.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是指人体由于摄食所引起的一种额外能量消耗。
原因可能是:
(1)食物在消化道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增 加了能量消耗。
四、能量代谢失衡:
1、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 2、长期能量摄入不足:会动用机体储存的糖原及 脂肪,发生Pro-Q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消瘦、 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脉搏缓慢、工作能 力下降、体温低、抵抗力低,儿童出现生长停顿 等。
3、长期能量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超重或肥胖, 血糖升高,脂肪沉积,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过 度肥胖还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组织缺氧。肥 胖并发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胆结 石、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则是单位时间 内人体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BMR的表示单位为kJ/(m2h)、 kJ/(kgh)或MJ/d等,
(2)基础代谢的计算
基础代谢可根据身高、体重求出其体表面积,再按体表面 积与该年龄的基础代谢率计算一天基础代谢的能量。
人体表面积的计算:(赵松山,1984年): M = 0.00659H(身高cm) +0.0126W(体重kg) – 0.1603 (单位为m2) 人体一日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BMR体表面积(m2)24(h)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大都采用FAO/WHO建议的按体 重计算基础代谢率(BMR)。见下表
(2)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只有转变成ATP的部分 才能被机体利用,其余的则作为热能向体外散发,从 而使安静状态下机体向外散失的能量增加。不同食物 增加的能耗量不等,进食碳水化合物时可增加其本身 所产热能的5%~6%,脂肪为4%~5%,蛋白质为30%。 一般认为进食普通混合膳食时,SDA相当于基础代谢 的10%,每日约600kJ.
能量平衡讲义ppt课件
能量平衡讲义
21
图表1
能量平衡讲义
22
图表2
能量平衡讲义
23
图表3
能量平衡讲义
24
新的企业能量平衡表的功能
四个环节的能源流动情况和能量平衡关系
寻找节能方设备与部门) 的能源消费
寻找节能技术改造的重点
按能源消费量的当量值进行平衡计算与综合 分析
能量平衡讲义
18
• 能源计量是对消耗的各种能源,运用合格的计量器 具,在符合计量程序条件下记录各种数据的过程。
*计量点:
分析用能水平,计算能源消耗,搞好定额管理,开展节 能活动以及完成生产任务
*计量手段
计量器具、设备,特别是各种仪表,选择精度适宜、量程 恰当、型式适合、稳定可靠的检测元件和计量仪表
*记录制度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能量平衡讲义
19
三、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
能量平衡表应反映出能源购入、能源加工转换与消费、单位 产品能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并由此能分析能源利用效 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和节能经济效益、预测能源消费量等.
能源、非能源物质的消耗
燃料和动力的构成 能源输入转换使用等之间的联系和分配关系 能量平衡表 能源购入、库存的变化 能源转换 余能回收利用 能源的总耗 单耗高低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中
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33%。 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长
仍然过快,节能形势严峻。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今 年前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 中占工业能耗近7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6大高耗能行 业增长19.7%,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
能量平衡讲义
营养与能量平衡PPT课件
17
6.3.2 生理能值
➢ 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 热能值,即能量系数。
碳水化合物-4.0kcal(16.7kJ) 脂肪-9.0kcal(37.6kJ) 蛋白质-4.0kcal (16.74kJ) 乙醇-7.1kcal(29.7kJ)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体表面积× BMR ×24
23
年龄
男
(岁) KJ/m2 Kcal/m2
1 221.8 53.0 3 214.6 51.3 5 206.3 49.3 7 197.7 47.3 9 189.9 45.2 11 179.9 43.0 13 177.0 42.3 15 174.9 41.8 17 170.7 40.8 19 164.0 39.2 20 161.5 38.6 25 156.9 37.5
12
13
消瘦的危害
➢ 影响生长发育、消瘦 ➢ 体质差,抵抗力弱,易患疾病 ➢ 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 ➢ 脉搏缓慢、工作能力下降、体温低
14
能量代谢与平衡
• 评价指标:
➢ BMI(体质指数)>24(体重kg/身高m2) ➢ WHR(腰臀比) ㄑ0.8
• 能量摄入是否平衡, 主要看体重变化
➢ 要求:ㄑ1KG/周;ㄑ2KG/年
6.4.2 体力活动(运动的生热效应)
代表从事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 ➢ 现在:劳动强度由5级调整为3级,即轻、中、重
3级。
26
➢ 体力活动消耗的热能在人体 总热能消耗中占主要部分。 约占总能量的15~30%。
➢ 变化最大,是控制能量平衡 的重要部分。
➢ 不同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 不同。
27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1980年到2000年,我国电力总消费量由3006亿kW.h增加 到11503 亿kW.h,平均年增长率为7%左右; -- 1999年我国人均电力消费量为935.58kW.h,而世界平均量是 我国的2.4倍,美国约是我国的14.38倍。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世界能源资源状况
煤炭:
--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1011t, 按2001年煤炭产量2.25*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 --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1106.24Mt标准油, 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占世界能源消费的11.3%;但人 均能源消费量仅0.88t标准油,为美国的1/10,世界的1/ 2。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近两年,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增长,每年新增装机1亿kW左右,基本缓解了电力短 缺的矛盾。2007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3亿kW,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1.45 亿kW,三峡电站已有21台机组投产。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0MW;风电装机已达 4030MW。发电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开始批量制造和安 装。2007年,全国供电煤耗降为357g/(kW.h),比2006年降低10g/(kW.h)。 到2010 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或超过9亿kW,并有望在5年左右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力 系统。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4--强化传热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单位压降下壳侧传热系数 对于低粘度流体,是普通折流板 的2.4倍;高粘度流体,约为1.5 倍;总传热系数可提高20 %~ 30 % ● 相同换热系数下,壳侧压 降减少2.6~4.4倍;相同流量减少 45 %左右。 ●核电、炼油、化工等行业得 到应用。至2001年底,已有数千 台的螺旋流折流板换热器在荷 兰、捷克、德国、意大利、俄罗 斯、美国、日本、中东的石油化 工厂应用。中国茂名炼油厂已应 用。
能量在质量上存在差异: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换存在“不等价”现象。同上2例说明。 --为更清楚的描述能量在“质量”上的区别,引入‘火用’、‘火无’ 。
2003 XJTU
2.节能原理-2.2.1 对能量的再认识:
‘火用’、‘火无’概念:
‘火用’Ex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E中最大限度地可转化为有用功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该能量的‘火用’ 或有效能。 ‘火无’An--上述中,不可能转化为有用功的部分,亦称无效能。
(2-8) (2-9)
η ex =
E x,Q1 E x,w
η ex =
E x,Q 1 E x,Q 2
对间壁式换热器ηex:
(2-10)
式中Ex,Q , Ex,w分别为热力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和功量的‘火用’。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3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2.3.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是指能量中‘火用’所占的百分比,即: -- ‘火用’表示能量的做功能力,因此可 用来评价能量的质量和品位。
Ex λ= E
(2-2)
-- ‘火用’大的能量具有较高的能质和品位。
工质携带能量分类:
宏观动能 工质携带的能量 热力学能(热能)
)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2.2 能量利用经济指标:
--企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小型企业;企业间及企业内部 统一 配置资源;新建有经济规模的企业等。 --地区结构调整:调整企业的地区分布,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减 少不必要的运输、调配等中间环节。 例如:在产油区建立炼油、石化联合体;产煤区建立坑口电站、坑 口能源联合体。 --能源结构调整:2008年3月23日电: 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今天第一次亮 相就 提出,中国要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有序、健康 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
能量E、‘火用’、‘火无’能量方程式: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x + An
(2-1)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在任何能量转换中, ‘火用’和‘火无’ 的总量保持不变。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每种能量均由‘火用’和‘火无’两部分 组成,且其中之一可为零。 不同形式能量所含的‘火用’和‘火无’的量是不同的:
2003 XJTU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能源现状
能源利用率低:
--GDP能耗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能耗强度越 低,能源利用率越高。 -- 1999年我国GDP能耗强度为0. 99t标准油/千美元,约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3.3倍、美国的3.8倍、日本的10.3倍。
电力增长迅速,但电力消费水平仍很低: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2 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2.2.1 对能量的再认识:
能量可相互转换并在数量上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不会无故产生与消失; --有序能可无条件、完全转换为无序能,例:机械能可自发全部转换为 热能; --无序能则不能自发、完全转换为有序能,例:热能只可有条件地、 部分地转换为机械能;在热变功中,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只有其中的一 部分能转变为功,另一部分则以热量的形式排放给低温热源;当低温向高 温的传热过程中,必然消耗一定的外功或热量从高温向低温的补偿。
2003 XJTU
1.节能概述-节能途径
技术节能:
--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控制;采用先进工艺; --强化传热:开发强化传热元件,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系 数、增加换热量、缩小体积节省材料及资源; --采用节能新材料:改进建筑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 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例:上海外滩灯光工程采用冷光 源,节电60~70%。 --发展新型交通:降低汽车能耗、实施能耗标识及节能认证制 度;发展公交、轻轨、智能交通。
管理节能:
--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法律、法规,为节能管理提供法律保护;加大 节能工作金融调控手段; 例:倾斜节能项目贷款、实行低利率优惠;加重超标项目税收等。 --企业经营管理: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完善能源管理制度;检测并核 算能源的采购、输运、配用等各环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2003 XJTU
1.节能概述-节能途径
效率--表示能量利用程度,即:经济性指标。 收 益 效 率 = 代 价 不同形式的效率表达式:
--从热量“数量”角度考虑,常用热效率表示。W-功,Q-吸、放热量 对动力循环ηt: 对制冷循环ε: 对热泵循环ε’: 对间壁式换热器η:
W ηt= Q1
(2-3)
Q1 ε = W
'
Q2 ε= W
(2-4) (2-5)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1--超临界锅炉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1--超临界锅炉
一般主汽压力由16.5MPa提高到24.0MPa,热耗减少2.0%, 主汽温度由538℃提高到566℃时,热耗减少1.0%,采用二次 再热,热耗可减少1.5~2.0%。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2--热、电、冷联产
109t 折算,还可开采437年。
石油: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43*1011t, 按2001年石油产量3.58*
109t 折算,还可开采40年。
天然气:
--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55*1014m3, 按2001年天然气产量
2.46*1012m3折算,还可开采63年。
2001年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约占整个一次能源 的87%,由此可见,常规能源的供给将会日趋紧缺。
2003 XJTU
节能技术培训班
1.节能概述 2.节能原理 3.能量平衡 4. 新能源简介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能源现状
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
--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含核电)比例分别为: 24.7%、 38.5%、 23.7%、 13.1%;我国为: 62.0%、 27.6%、 3.0%、 7.4%。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能源利用率低下 的主要原因。 待插入江泽民、张国宝文献
--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 递给另一个物体;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在转换和传递中能 量的数量不变;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节能意义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人均资源贫乏,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 个重要举措。 煤、石油、天然气消耗总量的40%为化工原料,节能即节省了宝贵的化工原料。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降低污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Q2 η= Q1
(2-6)
2003 XJTU
2.节能原理-2.2.2 能量利用经济指标:
不同形式的效率表达式:
--从能量“质量”的角度考虑,常用‘火用’效率表示。 对动力循环ηex: η = E x ,w (2-7) ex E x ,Q 1 对制冷循环ηex : 对热泵循环ηex:
η ex =
E x,Q 2 E x,w
燃用天然气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一 次能源利用率可达75 %~83 %。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3--余热利用:刺刀管式余热锅炉
从转化炉底部集合管出来的820℃ 左右的高温转化气,由炉底侧面气体 分配器进入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内,经 折流板与传热管内的锅炉给水换热, 冷却至380 ℃转化气从壳体上部出去
技术节能:
--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超超临界技术发电效率可达45%左右;煤气 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发电效率可达50%左右; --不同能量联供: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热、 电、煤气三联产技术,全面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率。 --余热利用: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助燃、热泵技术、热管技术 等,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余热。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开发利用: 余热发电、余热取暖。 --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推广电机变频调 速和各种电力电子节能技术;开发质优价廉节能器材,例如交大:全 可控涡三元流叶轮节能转子技术,风机效率达90%左右。 --推广洁净燃烧技术:发展和推广流化床燃烧、无烟燃烧煤种、气 化、液化等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世界能源资源状况
煤炭:
--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1011t, 按2001年煤炭产量2.25*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 --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1106.24Mt标准油, 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占世界能源消费的11.3%;但人 均能源消费量仅0.88t标准油,为美国的1/10,世界的1/ 2。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近两年,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增长,每年新增装机1亿kW左右,基本缓解了电力短 缺的矛盾。2007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3亿kW,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1.45 亿kW,三峡电站已有21台机组投产。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0MW;风电装机已达 4030MW。发电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开始批量制造和安 装。2007年,全国供电煤耗降为357g/(kW.h),比2006年降低10g/(kW.h)。 到2010 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或超过9亿kW,并有望在5年左右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力 系统。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4--强化传热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单位压降下壳侧传热系数 对于低粘度流体,是普通折流板 的2.4倍;高粘度流体,约为1.5 倍;总传热系数可提高20 %~ 30 % ● 相同换热系数下,壳侧压 降减少2.6~4.4倍;相同流量减少 45 %左右。 ●核电、炼油、化工等行业得 到应用。至2001年底,已有数千 台的螺旋流折流板换热器在荷 兰、捷克、德国、意大利、俄罗 斯、美国、日本、中东的石油化 工厂应用。中国茂名炼油厂已应 用。
能量在质量上存在差异: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换存在“不等价”现象。同上2例说明。 --为更清楚的描述能量在“质量”上的区别,引入‘火用’、‘火无’ 。
2003 XJTU
2.节能原理-2.2.1 对能量的再认识:
‘火用’、‘火无’概念:
‘火用’Ex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E中最大限度地可转化为有用功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该能量的‘火用’ 或有效能。 ‘火无’An--上述中,不可能转化为有用功的部分,亦称无效能。
(2-8) (2-9)
η ex =
E x,Q1 E x,w
η ex =
E x,Q 1 E x,Q 2
对间壁式换热器ηex:
(2-10)
式中Ex,Q , Ex,w分别为热力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和功量的‘火用’。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3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2.3.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是指能量中‘火用’所占的百分比,即: -- ‘火用’表示能量的做功能力,因此可 用来评价能量的质量和品位。
Ex λ= E
(2-2)
-- ‘火用’大的能量具有较高的能质和品位。
工质携带能量分类:
宏观动能 工质携带的能量 热力学能(热能)
)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2.2 能量利用经济指标:
--企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小型企业;企业间及企业内部 统一 配置资源;新建有经济规模的企业等。 --地区结构调整:调整企业的地区分布,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减 少不必要的运输、调配等中间环节。 例如:在产油区建立炼油、石化联合体;产煤区建立坑口电站、坑 口能源联合体。 --能源结构调整:2008年3月23日电: 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今天第一次亮 相就 提出,中国要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有序、健康 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
能量E、‘火用’、‘火无’能量方程式: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x + An
(2-1)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在任何能量转换中, ‘火用’和‘火无’ 的总量保持不变。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每种能量均由‘火用’和‘火无’两部分 组成,且其中之一可为零。 不同形式能量所含的‘火用’和‘火无’的量是不同的:
2003 XJTU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能源现状
能源利用率低:
--GDP能耗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能耗强度越 低,能源利用率越高。 -- 1999年我国GDP能耗强度为0. 99t标准油/千美元,约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3.3倍、美国的3.8倍、日本的10.3倍。
电力增长迅速,但电力消费水平仍很低:
2003 XJTU
2.节能原理
2.2 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2.2.1 对能量的再认识:
能量可相互转换并在数量上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不会无故产生与消失; --有序能可无条件、完全转换为无序能,例:机械能可自发全部转换为 热能; --无序能则不能自发、完全转换为有序能,例:热能只可有条件地、 部分地转换为机械能;在热变功中,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只有其中的一 部分能转变为功,另一部分则以热量的形式排放给低温热源;当低温向高 温的传热过程中,必然消耗一定的外功或热量从高温向低温的补偿。
2003 XJTU
1.节能概述-节能途径
技术节能:
--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控制;采用先进工艺; --强化传热:开发强化传热元件,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系 数、增加换热量、缩小体积节省材料及资源; --采用节能新材料:改进建筑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 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例:上海外滩灯光工程采用冷光 源,节电60~70%。 --发展新型交通:降低汽车能耗、实施能耗标识及节能认证制 度;发展公交、轻轨、智能交通。
管理节能:
--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法律、法规,为节能管理提供法律保护;加大 节能工作金融调控手段; 例:倾斜节能项目贷款、实行低利率优惠;加重超标项目税收等。 --企业经营管理: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完善能源管理制度;检测并核 算能源的采购、输运、配用等各环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2003 XJTU
1.节能概述-节能途径
效率--表示能量利用程度,即:经济性指标。 收 益 效 率 = 代 价 不同形式的效率表达式:
--从热量“数量”角度考虑,常用热效率表示。W-功,Q-吸、放热量 对动力循环ηt: 对制冷循环ε: 对热泵循环ε’: 对间壁式换热器η:
W ηt= Q1
(2-3)
Q1 ε = W
'
Q2 ε= W
(2-4) (2-5)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1--超临界锅炉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1--超临界锅炉
一般主汽压力由16.5MPa提高到24.0MPa,热耗减少2.0%, 主汽温度由538℃提高到566℃时,热耗减少1.0%,采用二次 再热,热耗可减少1.5~2.0%。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2--热、电、冷联产
109t 折算,还可开采437年。
石油: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43*1011t, 按2001年石油产量3.58*
109t 折算,还可开采40年。
天然气:
--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55*1014m3, 按2001年天然气产量
2.46*1012m3折算,还可开采63年。
2001年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约占整个一次能源 的87%,由此可见,常规能源的供给将会日趋紧缺。
2003 XJTU
节能技术培训班
1.节能概述 2.节能原理 3.能量平衡 4. 新能源简介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能源现状
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
--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含核电)比例分别为: 24.7%、 38.5%、 23.7%、 13.1%;我国为: 62.0%、 27.6%、 3.0%、 7.4%。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能源利用率低下 的主要原因。 待插入江泽民、张国宝文献
--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 递给另一个物体;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在转换和传递中能 量的数量不变;
2003 XJTU
1.节能概述
节能意义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人均资源贫乏,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 个重要举措。 煤、石油、天然气消耗总量的40%为化工原料,节能即节省了宝贵的化工原料。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降低污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Q2 η= Q1
(2-6)
2003 XJTU
2.节能原理-2.2.2 能量利用经济指标:
不同形式的效率表达式:
--从能量“质量”的角度考虑,常用‘火用’效率表示。 对动力循环ηex: η = E x ,w (2-7) ex E x ,Q 1 对制冷循环ηex : 对热泵循环ηex:
η ex =
E x,Q 2 E x,w
燃用天然气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一 次能源利用率可达75 %~83 %。
2003 XJTU
技术节能例3--余热利用:刺刀管式余热锅炉
从转化炉底部集合管出来的820℃ 左右的高温转化气,由炉底侧面气体 分配器进入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内,经 折流板与传热管内的锅炉给水换热, 冷却至380 ℃转化气从壳体上部出去
技术节能:
--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超超临界技术发电效率可达45%左右;煤气 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发电效率可达50%左右; --不同能量联供: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热、 电、煤气三联产技术,全面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率。 --余热利用: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助燃、热泵技术、热管技术 等,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余热。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开发利用: 余热发电、余热取暖。 --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推广电机变频调 速和各种电力电子节能技术;开发质优价廉节能器材,例如交大:全 可控涡三元流叶轮节能转子技术,风机效率达90%左右。 --推广洁净燃烧技术:发展和推广流化床燃烧、无烟燃烧煤种、气 化、液化等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