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官府相处之道

合集下载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援八,号忠介,湖北咸宁人,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是晚清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曾国藩在其人生的历程中表现出了许多对人处世的独到见解和实践方法。

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令人钦佩和借鉴。

首先,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在他的价值观中,个人品德与人品至关重要。

他非常重视自己的修身养性,并通过研读儒家经典和借鉴道家思想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他秉持着正直、勤奋、诚信和谦虚等传统美德,以身作则,以优异的品德感染身边的人。

其次,曾国藩重视创新和学习。

他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不断前进的勇气。

他鼓励自己和他人不断扩展眼界,开拓思维,勇于接受新的观念和理念。

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求索心态。

他以优秀的学识和创新意识,在政务、教育和战略计划等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另外,曾国藩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他深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他善于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

他重视与下属的沟通和合作,善于激励团队成员的潜力。

他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他人的贡献表示认可和感激。

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效的工作状态。

此外,曾国藩注重个人的坚持和奋斗。

他的一生经历了几次转折和困难,但他从不气馁。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以非凡的毅力和耐力战胜了许多困难。

同时,他也教育他的部下要有志向和奋斗精神,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经验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曾国藩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和回报。

他一直视为公务为己任,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积极推动农田水利、教育事业和军事改革等领域的发展。

他建立了许多学校来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他还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贫困人群,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总之,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以正直、创新、人际关系、坚持和回报为核心。

曾国潘官场哲学

曾国潘官场哲学
有这样一句俗话,说“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常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升官最快,37岁官至二品,大清朝只此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绩卓著;第三,保官有道,历经宦海风云,荣宠不衰。说他对中国历史烂熟于心,吃透了为官之道,并提炼出一整套曾门的官场绝学,若将此用于中国官场,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们知道曾国藩推崇程朱理学,善以儒家传统律己、治军、为官。
长期以来,一些研究者往往把曾国藩看作理学家,并特别强调他早年就追随唐鉴讲习理学。其实,他对诸子百家各派学说,都采取兼包并蓄的方针。他所推崇的宋儒,亦不是二程和朱熹,而是周敦颐和张载,对程朱和程朱理学反而有不少批评。所以,严格讲来,他与唐鉴、倭仁那样的理学家还是有不少区别的。然而,他治学虽然博杂,却始终以理学为核心,对于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过去很少有人谈过。
为谋求功名而无暇顾及学问
自南宋以来理学一直在湖南学术领域占据优势。长沙当时有两个最有名气的书院,一个叫岳麓书院,一个叫城南书院。嘉、道以来的几代山长都是讲习理学的。曾国藩本人及其亲朋好友都在这里学习过。湖南著名学者欧阳厚钧和贺熙龄,就是他们的老师。在这种环境下,曾国藩不可能不受到理学的熏陶和影响。只是由于曾国藩当时正急于谋求功名,眼光完全局限于应试诗文,无暇顾及学问,所以未能从这里直接走上治理学的道路。
声望大增理学家之名传遍京师
此后,曾国藩开始按照倭仁的要求进行修身养性。他每天阅读《朱子全集》后,静坐自省,对照检查,写出心得体会,并与吴廷栋、冯卓怀、陈源兖等人交流。曾国藩还经常把自己的日记送请倭仁批阅。这一时期的日记上留下不少倭仁的眉批,多是一些批评、鼓励之语。曾国藩通过同唐鉴等人的交往,大大提高了声望,不少人慕名拜访,切磋学问,理学家之名传遍京师。他自己也踌躇满志,以为用不了很久就可以成为一位大学问家了。他在信中对诸弟说:“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近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又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于天地之完人。”可见唐鉴等人对曾国藩鼓舞之大,影响之深。他的门徒们后来所说的曾国藩“毅然有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即是指此而言。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答案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答案

课前测试说明:课前测试是测试您对课程内容的初期掌握情况,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测试结果不计入考试成绩。

单选题1.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什么√A浪费B不知C余财D郁气正确答案: C2. 曾国藩所认为的用人者应把握好的三大手段,不包括√A严厉治理属下B注重与人才情感的交流C离不开利益的引导D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正确答案: 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的修身艺术√A倔强B进取C有恒D狂妄正确答案: D4. 曾国藩认为,用人的基础是√A朋友的推荐B重用亲人C重点考察D看重功名(就是学历)正确答案: C5. 曾国藩认为建立基业的两个条件是什么√A取得上级信任,融洽同事关系B规模宏大,言辞诚信C宽以待人,严以律己D严格制度,赏罚分明正确答案: B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下面哪一句不是曾国藩自砺五句箴言里的内容√A慎行B立志C居敬D主静正确答案:A2. 曾国藩与同僚的相处之道是√A英雄援手,大事易成B互相倾轧,互相排挤C表面修好,笑里藏刀D不闻不问,我行我素正确答案:A3.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句话中“曾文正”是指√A曾国藩B曾宪梓C曾巩D曾麟书正确答案:A4. 曾国藩打造湘军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因势利导B千磨百折,厚饷养兵C无为而治D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确答案:B5. 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所谓的三不朽√A立财B立德C立功D立言正确答案:A6. 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的修身艺术√A倔强B进取C有恒D狂妄正确答案:D7. 曾国藩认为,用人的基础是√A朋友的推荐B重用亲人C重点考察D看重功名(就是学历)正确答案:C8. 在政治上,事业尚未成功时的曾国藩的身份是√A朝中重臣B封疆大吏C地方绅士D亦官亦绅正确答案:D9. 曾国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A淡泊明志B破釜沉舟C卧薪尝胆D忘其小丧而志其大得正确答案:D10.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出的人才四个标准的内容√A有治民之才B名利不要太强C能吃苦,不怕死D头脑清晰,做事冷静正确答案:D1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到的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A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B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C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D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正确答案:D12. 在借助幕僚智慧方面,下面哪项不是曾国藩的态度√A广纳群言B独断专行C倾听反对声音D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正确答案:B13. 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最初的关系网√A老师B弟子C湖广同乡D举人、进士同年正确答案:B14. 下面哪一点不属于曾国藩经常讲的“人尽其才必须做到的三点要求”√A对人进行全面考察B慎重进行工作安排C防止用人唯亲D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确答案:D15. 下面哪一项不是曾国藩提到的“居官有四败”的内容√A默默无为者败B傲狠狂者为败C贪鄙无忌者败D反复多诈者败正确答案:A[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曾国藩语录】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

【语录精解】安守本分,竭力任事,淡泊宁静如一无所求的,不超过两年,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重。

曾国藩认为: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这是因为身在官场都会遇到许多烦事,还必须要处理许多烦事,有的人处理一件烦事还可以,处理两件烦事也还凑合,但三件或三件以上的烦事就耐不住了;有的人遇到一件小的麻烦还可以,一旦遇到大的麻烦就挺不住了;有的人处理别人的麻烦事还可以,一旦自己遇到麻烦就受不了了。

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心浮气躁,做出一些不符合理性的事情来,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做官要耐烦,第一件事就是训练自己处事不急不躁,无怨,清醒。

头脑清醒才能保持安静,保持安静才能稳住部下,稳住部下才能做出决断。

不然的话,心急似火,性烈如马,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加混乱。

有一天,曾国藩接到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说,这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苗头了,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能耐烦的好处就是从容平静,从容平静方能产生智慧,方可处变不惊,才能安稳如山。

1862年,曾国藩率部追击捻军。

一天夜晚,捻军突然来袭,湘军护卫仅千余人,湘军开始不耐烦了,惊惧不已。

幕府文书钱应溥急忙向曾国藩说:“现已半夜,力战肯定不行,突围恐怕危险重重。

但若我按兵不动,佯为不知,彼必生疑,或许不战自退。

”曾国藩于是高卧不起,钱应溥也镇静若常。

守护曾国藩的卫兵见主帅若无其事,于是也都平静下来,恢复常态。

捻军见状,果然怀疑曾国藩布有疑兵,徘徊不定,不敢冒进,最终匆匆撤去。

曾国藩认为,做官能做到耐烦,这主要来源于平时对心性的修养,下面的这些话就基本包括了曾国藩训练人耐烦的主要内容。

美名曾国藩引用庄子的话说:“美名成功于长时间的积累。

”骤然为人信服的人,那么这种信任是不牢固、不可靠的;突然之间就名噪一时的人,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大于实际情况。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标准答案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标准答案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标准答案单选题1.在对待功劳的问题上,曾国藩的态度是回答:正确1. A 居功自傲2. B 功劳归于下属3. C 功归于上4. D 功劳平发2.曾国藩齐家格言之一是不要沾染上什么陋习回答:正确1. A 吸食鸦片2. B 赌博3. C 官宦人家的习气4. D 恣欲无度3.下面哪一句不是曾国藩自砺五句箴言里的内容回答:正确1. A 慎行2. B 立志3. C 屈敬4. D 主静4.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什么回答:正确1. A 浪费2. B 不知3. C 余财4. D 郁气5.曾国藩与同僚的相处之道是回答:正确1. A 英雄援手,大事易成2. B 互相倾轧,互相排挤3. C 表面修好,笑里藏刀4. D 不闻不问,我行我素6.曾国藩所认为的用人应具备三大素养,不包括下列哪项回答:正确1. A 要有用人的诚意2. B 要有善于指出缺点的能力3. C 要有知人的智慧4. D 要有容人的度量7.“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句话中“曾文正”是指回答:正确1. A 曾国藩2. B 曾宪梓3. C 曾巩4. D 曾麟书8.曾国藩认为:人要立得住,主要靠的是什么回答:正确1. A 以诚待人2. B 言必行,行必果3. C 把握刚柔的尺度4. D 宽以待人9.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应对挫折的方略回答:正确1. A 把挫折看成是磨练自己个性的机会2. B 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3. C 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4. D 一定要发泄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经常讲的领导用人的三大手段回答:正确1. A 情感2. B 宽容3. C 利益4. D 约束1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出的人才四个标准的内容回答:正确1. A 有治民之才2. B 名利不要太强3. C 能吃苦,不怕死4. D 头脑清晰,做事冷静12.在军事上,事业尚未成功时的曾国藩在军事上的准备是回答:正确1. A 加入官军2. B 收编太平军3. C 打造湘军4. D 纠集流氓13.下面的哪一项不属于本书中所讲的“成功的用人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回答:正确1. A 要有用人的诚意2. B 要有知人的智慧3. C 要有容人的度量4. D 要有做事业的恒心1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到的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回答:正确1. A 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2. B 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3. C 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4. D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15.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最初的关系网回答:正确1. A 老师2. B 弟子3. C 湖广同乡4. D 举人、进士同年。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曾国藩一生注重领导力思想的实践和总结,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智慧。

他的领导力思想不仅在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政治、教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入手,分析其对当代领导者的启示。

一、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1. 忠诚与担当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秉持忠诚与担当的态度。

他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始终以忠诚敬业的态度对待上级,以信守承诺的态度对待下属,以责任担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曾国藩深知,只有忠诚于事业和责任,才能够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种忠诚与担当的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团队,才能够赢得团队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2. 厚德载物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强调“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才能与智慧,更要有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了厚德载物的品质,才能够在处理事务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种“厚德载物”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3. 以德服人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以德服人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应该仅仅凭借权力和地位来约束下属,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

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够赢得下属的尊重和拥护,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这种以德服人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才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4. 因时而变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因时而变”的理念。

他深知,世事变幻,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领导者,不能僵化于原有的思维和做法,而是应该不断地根据时势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解读曾国藩家书

解读曾国藩家书

解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清朝名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

他的家书被誉为“家教宝典”,深受后人推崇。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曾国藩家书,了解其背后的智慧,以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启示和应用。

一、曾国藩家书的背景和意义曾国藩家书主要写于其在清朝动荡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家族纷争的背景下。

他在家书中阐述了自己的为官之道、家教理念、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观点,不仅传递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1.修身养性:曾国藩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认为一个有为者应当具备坚定的意志、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

他在家书中写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表明他始终把自我修炼作为人生的首要任务。

2.家庭教育: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基,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质和未来。

他在家书中对子女的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强调孝道、尊敬长辈、友爱兄弟等传统美德。

3.为官之道:曾国藩认为为官者应当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他在家书中告诫子孙:“贪官污吏,吾家所耻。

”这表明他立志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不为个人私利而谋。

4.读书治学:曾国藩提倡博览群书,注重学以致用。

他在家书中鼓励子孙努力学习,认为读书是提升个人素质、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途径。

三、曾国藩家书的价值与应用1.个人修养与成长:曾国藩家书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的典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2.家庭和谐与教育:曾国藩家书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其教育理念,培养下一代的品德和能力。

3.职场发展与人际交往:曾国藩家书中的为官之道、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观点,对我们职场发展和人际交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四、如何阅读和实践曾国藩家书阅读曾国藩家书,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精选家书:从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与自己需求相关的篇章进行深入阅读。

2.学以致用:将家书中的观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改进。

曾国藩:以勤治惰,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以勤治惰,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以勤治惰,⼀勤天下⽆难事【曾国藩家训】⼈的⼀⽣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难事,⽽解决这些问题难事的根本便在于勤。

在曾国藩为官时,曾不⽌⼀次地对他的下属及亲朋说道:“以勤治惰,⼀勤天下⽆难事”。

⽐如曾国藩的弟⼦李鸿章就曾⾔道:“吾师曾⽂正公常对我讲授做⼈做事之道,我能听其五分,学其⼀分已是不易”。

可见,见贤思齐,虚⼼听取别⼈意见容易,但想要⽴⾝正⾏、贯彻落实却是很难。

以勤为志,天道酬勤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影响后世,这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关于勤奋不怠,奋发有为,终成⼤才之例⽐⽐皆是。

⽐如王羲之,他幼时每每练毕书法,都要去池边洗⽑笔,他勤奋不懈,夜以继⽇,竟然将墨池染成了⿊⾊,最终创惊世巨作《兰亭序》,被世⼈誉为“天下第⼀⾏书”,终成书圣。

像王羲之这样的例⼦还有很多,诸如太史公司马迁积近⼆⼗年之功,创“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的史记。

李时珍穷三⼗余年功⼒,遍阅古今⼋百余部书籍,终著成医药学巨制《本草纲⽬》。

曾国藩与他们相⽐,也不逞多让。

曾⽂正没有过⼈的天赋,甚⾄有些鲁钝,但他为⼈做事,靠的就是勤奋,他常说:“以勤治惰,⼀勤天下⽆难事”。

从古⾄今,天资聪慧者、才华过⼈者众多,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从古⾄今,天资聪慧者、才华过⼈者众多,勤奋好学者、持之以恒者却寥寥。

我们求学做事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我们的资质、更不在我们的家世背景,⽽在于勤奋或是懒惰,坠于庸懒,即使是天纵奇才、智⽐张良,也终究碌碌⽆为,终其⼀⽣。

曾国藩的勤,贯穿了他的⼀⽣,⽆论是他对早起的坚持,还是对做学的认真,还是他做事的躬亲,⽆不闪耀着他的勤奋的光芒。

曾⽂正也深知,只有坚持勤奋,才能以勤治惰,以勤补拙,故⽽才⽈⼀勤天下⽆难事。

以勤为榜,常树“五勤”曾国藩曾⾔道,为官做事当有五勤:⼀⽈⾝勤事必躬亲,迎难⽽上。

曾国藩在统帅湘军,练兵治军时便是事⽆巨细,躬亲必处。

也就是事必躬亲,迎难⽽上他也常对军中将帅说道:练兵的⽅法,必须要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才能逐渐熟练,掌握其中的道理,就如同母鸡孵卵,铜炉炼丹,不能够离开⽚刻,必须以⾝作则,脚踏实地。

从《曾国藩家训》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从《曾国藩家训》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从《曾国藩家训》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生在平衡为官和齐家关系上为后世做出了典范。

立功、立德、立言的家风家训,让他不仅为官治政游刃有余,更实现了家族的昌盛。

在此,我们从《曾国藩家训》中借鉴涵养优良家风的秘诀,结合新时代新风尚引领党风社风不断向好。

严家风立规矩。

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认为家族要兴旺昌盛,家庭中的长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让子孙后代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模仿。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对家人严格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国家负责,家庭的前途命运更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领导干部既要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的约束,严以律己、手握戒尺,不碰红线,守住底线;在家更要严格自律、谨言慎行、表里如一,给家人、子女做表率、立标杆,上好思想课,讲好品德论,不穿两张皮、不做两面人,在党言党、以家为业、以超高标准的自律和他律为严家风的形成打好基础。

勤家风强本领。

勤贵有恒,成万事之基。

曾氏家族世代昌盛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勤字,无论是为人、治学、做官,不啃老本、不恃权而骄、不好逸恶劳,他们依靠勤奋努力创造出来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光耀人生。

没有勤家风的延续和传承,对子女教育的放纵自由终将造成盛不过三代的尴尬。

纵观领导干部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好家风的滋养和灌溉,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奋斗。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有了好基础,有了好条件,领导干部更应该在家庭教育、工作岗位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营造勤勉自励的导向,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去追梦,以身示范成风化人,以脚踏实地的实干和奋斗去影响家里人、感染身边人。

廉家风转作风。

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曾国藩身体力行诠释着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为下属明确了底线,为家庭立下了规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夫妻档、父子兵、全家腐式的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案件令人惊诧,默许配偶幕后收受钱财、暗示官商利益交换、将当官发财当成了养家立业的信条家风建设的缺失就是酿成家族式沦丧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故事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故事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故事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深受后人推崇。

以下是几个关于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故事:
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曾国藩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

同时,他对待别人却非常宽容,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他认为,严于律己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而宽容待人则可以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注重细节,关注他人感受:曾国藩非常注重细节,他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在与人交往中,他总是关注他人的感受,尽量做到让对方感到舒适和满意。

例如,在与人谈话时,他会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避免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谦虚可以让自己不断学习进步,而谨慎则可以避免犯错。

同时,他也不骄不躁,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放弃。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曾国藩在任职期间,勇于担当责任,敢于负责。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有勇气和担当精神,遇到问题时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推卸责任或逃避问题。

坚持原则,不失灵活: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但同时也不失灵活性。

他认为,坚持原则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和正直,而灵活则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变化。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风范和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曾国藩的24条处世之道

曾国藩的24条处世之道

曾国藩的24条处世之道
1.谨言慎行,不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2. 为人谦虚,不自大自满。

3. 保持勤奋和毅力,不轻易放弃。

4. 保持正直和诚实,不谎言欺骗。

5. 注重礼仪和谦让,不鲁莽无礼。

6. 善于倾听和体谅他人,不偏见和傲慢。

7. 保持谨慎和审慎,不轻信谣言和传闻。

8. 保持自律和自制,不放任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9.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轻视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10. 保持谦卑和低调,不炫耀和自夸。

11. 坚持原则和道义,不为金钱和地位所动摇。

12. 善于学习和思考,不自以为是和故步自封。

13. 保持谦恭和温和,不傲慢和狂妄。

14. 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轻信和盲从。

15. 诚信待人,不欺压和欺诈他人。

16. 坚持良心和正义,不为私利和私心所左右。

17. 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自负和骄傲。

18. 保持自律和自我约束,不放纵和妄想。

19.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欺凌和胁迫他人。

20. 保持谦卑和敬畏,不轻视和嘲笑他人。

21. 坚持真理和正义,不妥协和投降。

22. 保持谨慎和警觉,不掉以轻心和大意。

23. 坚持理性和理智,不冲动和盲从。

24. 保持良心和正义,不为权力和利益所迷惑。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很多人都说,“做人要学曾国藩,行商要看胡雪岩。

”曾国藩身居高位数十载,能够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为官与做人的智慧,能够在恰当的左右逢源,重点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拿捏好分寸,特别是在平时,能够严以律己,善于识人,被后世誉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曾国潘的很多名言哪怕是到了现在,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曾国藩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是足够深远,毕竟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实践与行动的的第一人。

曾国藩在一生的时间中,是十分注重后代的教育问题,最为代表的是能够开辟我国留学史的第一个篇章就能可见其对教育的重视。

对于后代的教育,分别从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等方面对后代子孙提出了警戒。

其中曾国藩有十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涵盖了人生的所有阶段,句句都是人生忠告,值得我们学习!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意思是说,慷慨疏财才能有更宽的人脉,为人厚道,才能让人别人信服,不与人斤斤计较才能得到更多的人赞赏,做事身先士卒才能有更多的人与你并肩同行。

总结来说,就是严以律己。

2、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就是说,做事情不能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说话要讲究证据,不能盲目不加思考的就开口。

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与喜欢猜忌多疑的人一起处理事情,事情是一定办不成的,因为他的精力都用在了猜忌别人,而且这种人会不信任他人,所以一起共事是很难成功的。

与眼中只有利益的人一起共事,自己也是一定会受到连累的。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性格急躁的人一定没有成熟稳重的见识,畏手畏脚的的人,就一定不会有卓越的远见,而欲望过多的人一定没有慷慨大方的操守,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一定缺少实事求是地精神,好勇斗狠的人一定不会有文学的儒雅。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经典语录精华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经典语录精华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经典语录精华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经典语录精华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人们树立了一种高尚的为人处世之道。

以下是曾国藩的几句经典语录,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 做人要守信用。

诚信是人之根本,信用是社会之基础。

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就难以立足于社会之上。

2. 要忍耐和容忍。

忍耐能使人减少烦恼,容忍可以化解矛盾。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地等待和容忍他人的错误。

3. 学习和进取。

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素质。

4. 知恩图报。

感激别人的恩德,并回报别人的好意,是体现人类社会善良品质的一种行为。

5. 不骄不躁。

不管是在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都不应该过于自信或者过于心急。

保持稳健的心态,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铺就成功的路程。

6. 寻找共同点。

寻找和发掘双方的共同点,能够增强双方的彼此之间的联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7. 舍得付出。

要是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是值得的,总有一天,这些付出将会得到回报。

8. 勇于承担责任。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9. 保持谦虚。

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人能够在成功中保持谦虚,在面对失败时保持冷静,才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

10.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改变,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以及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这才能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

以上是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的精髓,这些思想不仅适用于现今的社会,也同样适用于我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正蒙学堂文史月刊罗日荣2015-05-06文/罗日荣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资料图图源网络)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一曰身勤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

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

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

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

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

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

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节选)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节选)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节选)□内容提要第一讲把脉时代“变局”,营造发展舞台1.面对“变局”,不作壁上观2.巧借“亦官亦绅”的双重身份3.脱胎换骨,打造湘军第二讲执理不移,遇事敢争1.卧薪尝胆,不轻易出底牌2.刚柔互用,争让适度3.舞台与作为,无权断不能有为第三讲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上)1.鉴人有术,冷眼识英才2. “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3.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第四讲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下)1.广纳群言,倾听幕僚的意见2.认真对待反对者的声音3.传承事业,瞩意光大门庭之人第五讲曾国藩事上司之法1.倚人而起,不着痕迹2.功归于上,己能安享3.危难时也不树敌,巧为周旋第六讲英雄援手,大事易成1.“引用一班正人”2.做大事要明剖是非,不可暗斗3.英雄要屈身第七讲立人达人之道1.自立立人,自达达人2.试以艰危,责以实效3.关心和尊重属下4.待属员不可太谦5.同患难,更当同富贵第八讲高官为政,务持大体——曾国藩做高官之道1.整顿官场积习2.首要之地,为官当守六大原则3.京信常通,三种情况决不上报第九讲成大事者以人才为本——曾国藩选拔人才的艺术1.选人不可以眼光太高2.成大事者需要有血性之人3.德才兼备,以德为本第十讲曾国藩的用人艺术之一: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诚意、智慧、度量”1.要有用人的诚意2.要有知人的智慧3.要有容人的度量第十一讲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1.注重与人才的情感交流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3.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第十二讲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1.考察是用人的基础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3.任人惟亲是用人的大忌第十三讲不可泄了沉毅之气——曾国藩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1.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2.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3.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第十四讲曾国藩的为政艺术之一: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1.居官者有四大败身之道2.名利二字要看得淡一些3.情绪化的反应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第十五讲曾国藩的为政艺术之二:领导者贵在有战略头脑1.有战略头脑是高明领导应有的素质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第十六讲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曾国藩的六条齐家格言(上)1.不要有代代做官的想法2.不要沾染上官宦人家的习气3.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余财第十七讲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曾国藩的六条齐家格言(下)4.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5.官宦人家,不要干涉地方的公事6.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第十八讲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曾国藩的修身艺术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2.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3.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第一讲把脉时代"变局",营造发展舞台引言面对“变局”,不做壁上观巧借“亦官亦绅”的双重身份脱胎换骨,打造湘军【忠告】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只办大事专找替手

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只办大事专找替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只办大事专找替手导语: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

曾师、鸿章位高权重,而终能平安降落,“锐”为根本,“藏”为手段。

而“厚藏匿锐”之关键在于“替手”。

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

曾师、鸿章位高权重,而终能平安降落,“锐”为根本,“藏”为手段。

而“厚藏匿锐”之关键在于“替手”。

“替手”实在就是最锐之“锐”,无论藏匿与否,有此“锐”护驾,何患鼠辈?此可谓荣辱与共、互为犄角。

办大事,找替手,你办事,我放心。

此乃鸿章所总结先师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曾师曾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后人多以为“找替手”乃是找替罪羊,这实在是一知半解。

替手者,接班人也,继承人也。

西谚云“权力之本质在于影响力”,宦海浮沉,风云难测,维持“影响力”之根本,便在于这人事根基。

“替手”越多,“替手”越强,“影响力”至少可保两代,便能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官场中人,大多不解个中奥妙,大权在握时,鼻孔向上,颐指气使,将他人的逢迎巴结,当做效忠亲近,待到风雨袭来,方觉四边不靠,竟是孤家寡人,悔之已晚。

有些大员,将属下谋士幕僚视为私产,得心应手之余,不忍外放,却不知不仅埋没人才,更是自断手足。

民谚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党同伐异固不可取,但“君子不党”却亦足令“君子”势单力孤,甚或顶戴难保,想做“君子”而不得。

找替手、培养接班人,实在是官场修习之第一要务,亦是衡量官员才干高下之第一标杆。

如今鸿章年逾古稀,回首来路,方觉曾师“找替手”之论意味无穷。

世人论及鸿章,多以为勋名功业或在曾师之上,誉满天下,谤亦满天下。

但鸿章自忖,仅办大事选替手一节,鸿章即与曾师有天壤之别。

生活常识分享。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为官之道一、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 就是在官场上,你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你要学会坚忍,不要那么张狂,不要那么孤傲。

否则的话,你就处处寡合,处处不如意。

一是血诚。

本质上讲忠诚,就是因为他认为忠君就是爱国,核心观念就是忠诚。

做人要守做人的本分,人的根本就是忠诚,守住了就可以在纷繁的世务中成就自己。

二是讲原则性也要灵活。

他的一生讲原则,但是有时也会权变。

三是摆正思想位置与心态。

与咸丰有别扭,但是始终把自己摆在臣下的位置上,不因耿介不把领导放在眼中。

处理天津教案,知道慈禧居心叵测,但是他坚守忠诚,摆正下级心态,硬着头皮去做这个,这叫忠诚。

忠诚非常重要,是一个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

团队组织中没了这个,就没了凝聚力。

二、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曾国藩的家训里有句名言,就是“凡危机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只有自己靠得住。

纵观中外历史,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

一个人云亦云,遇事毫无主见的人永远都不会走近成功。

有主见难,能够坚持主见则更加难,当事情越变越复杂,困难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怎么做才能既内持定见,又不会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呢?一是,遇事时要有主见,不要简单地被事态左右。

不人云亦云容易做得到,但不被事态左右则很难。

第二,懂得权变。

别人开辟洋务运动,好理解,曾国藩是标准的理学传人,儒家知识分子,不懂四学,却能积板开展洋务运动。

曾国藩没有这种知识储备,却能大力兴办,就因为心中有定见,是对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这就是变。

像建船厂上,曾国藩主张建船,比买船,就能真正学到手。

自家的事自家来做,自家的难自己承担,这才是自强之道,不能急功近利,引进外援,请神容易送神难。

正是因为心中有定见,让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洋务运动积极的倡导者。

曾国藩家训(下部)(五)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家训(下部)(五)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家训(下部)(五)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如果你是一位领导,面对下属之间的矛盾,你会如何处理?即使你不是领导,面对亲朋好友间的矛盾,你又该如何处理?我们讲,曾国藩的家训非常独特,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教育对象,不仅教育他的子女,还有他几个弟弟也是他重点的教育对象,对不对?因为他的几个弟弟身份特别特殊,特殊在哪儿呢?都跟他出来打仗,都是带兵大将。

都是一个团队里的领导人物,所以,他经常会探讨一些,比如说当一个团队,碰到突然的困难的时候,危急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处理、保持团队的和谐,比如说团队里碰到人事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解决,在他的家训里都有论述。

比如说他曾经说过,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曾国藩家书》就一半,老天注定的,宿命论,这不去说了。

剩下一半,什么决定呢,事情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人决定的。

所以人很简单,事很简单,人事就不简单了。

要解决事的问题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所以,他在家训里头有关这一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怎么解决呢?他的主张是,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深谙人事艺术,非常懂得团队管理,他曾经在家书中提到:“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意思就是说,在公开场合要多表扬一个人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过失,要私下里去纠正规劝。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能够扬善于公廷,在公廷去扬别人之善,你就能够使得自己的胸襟,渐渐扩大。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身方法,所以我们以前说过,曾国藩小时候我们说从这个系列最早第一讲就说过,也不是怎么聪明,对不对?也是小心眼,但是后来的曾国藩能够事业、胸襟越走越大,为什么?就源于他对人生的总结,这种认识,还有他对这种认识,对这种智慧的身体力行。

所以曾国藩曾经总结说,一个人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扬善于公廷,规过于私室,正是这种人生境界的写照。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这种管理团队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现代人会有哪些启示?郦波老师又将如何为我们解读曾国藩名言背后的团队管理艺术?(如果你是一位领导,面对下属之间的矛盾,你会如何处理?即使你不是领导,面对亲朋好友间的矛盾,你又该如何处理?“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清朝末年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时局最为动荡的时期,积弱的清政府一直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

在这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可以匡扶社稷的重臣,这其中要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最为出名,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

下面是有关曾国藩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一、位高轿低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

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

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

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

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

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是蓝呢轿呢。

”曾国藩纵横官场几十载,正是凭借了这种低调、内敛的力量。

二、“不要钱,不怕死”明清京官之苦,时人皆知。

作为七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

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

”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

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名为“冰敬”、“炭敬”、“别敬”(意为夏冬买冰买炭等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上疏提出: 1、团练之难难在捐资,小民以钱为命,如 果经理非人,哗然而滋扰。以州县公正 绅耆经理其事。 2、在省城立一大团 3、改弦更张,总以练兵为要务。 编练水陆两军。
3、巧用政策,规避身份风险
---曾国藩“亦官亦绅”双重身份与 奏销案例 非官非绅,办事不灵。在籍守制 “非官非绅”的身份使之没有封疆 大吏肩负的守土之责,从而“逃避” 许多罪责。 侵越地方权力
客位虚悬时要学会忍耐:我担心自 己会像东汉的太尉杨震那样,含冤而死 。现今像某公这样的人,学识才能你是 知道的,但身名俱泰,居然一代名臣。 我以在籍侍郎的身份挺身为国做事,但 所至之处议论纷纷,百不如意。现在看 来我要死了,你有朝一日给我写墓志铭 ,如不为我一鸣此冤,我在九泉之下也 不能瞑目啊。------与刘蓉
第三是名实不符,师出无名。按照惯例, 办理团练,印鉴要刻木头章,时间既久,更换 多次。每次接皇帝命令,都是由内阁转来,因 此外边人议论,说是我自己请求出征,不应领 取官府饷银;有的说我未奉有直接圣旨,不应 称“钦差”字样;有的说我曾经革职,不应专 折奏事。我只有低头叹息,但求把事做好,虽 被侮辱也不辞。后来时间太久,印鉴更换太多 ,被怀疑是伪造。李成谋战功卓著,已保举到 参将,在芷江县遭受刑辱,出示盖有我印信的 任命书,不被人相信。周凤山保举到副将,在 长汀县被拘押,出示盖有我印信的任命书也不 被相信。
皇帝九次下旨,三次拒绝。吴文镕、江忠源 现在安徽省待援甚急,若必偏执己见,则 太觉迟缓。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故特命汝赴 援以济燃眉。今观汝奏,直以数省军务一身克 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漫自矜诩, 以为无出己之右者,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 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著设法 赶紧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 担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诸汝口,必须 尽如所言,办与朕看。---咸面,动摇军心,致生功亏一篑之变”。 清廷以户部“部文”的形式答复,劝告 二人和衷共济。上《户部所奏不实折》 :目今“论兵则已成强弩之末,论饷则 久为无米之炊。而户部奏称收支六省巨 款,疑臣广揽利权。如臣虽至愚,岂不 知古来窃利权者每致奇祸!”恳求放他 回家养病,一旦发生重大变故,他可担
最初办湘军,许多人怀疑,诽谤,说风凉话的更多 。左宗棠因为我让陶公子陶少云捐钱,左请求不捐,没 有答应,因此结仇怨,湖南巡抚骆秉章也站在左一边。 我的座船停在长沙城外,骆拜访客人,咫尺跬步之间, 没有到船上看一眼。靖港失败,按察使陶恩培、徐有壬 到骆那里,请求联合上告,撤我的职。我的部下出入城 门,总受到盘问、呵斥,甚至有被打被赶出去的。1854 年以后,我在江西的几年,几乎人人都骂;在鄱阳湖时 ,经历种种磨难,足下亲眼看到。退守省城南昌,就像 一个靶子。1858年重新出山,皇帝忽而让我到四川,忽 而让我到福建,自己丝毫不能做主。到了1859年,与胡 林翼合在一起,事事互相照顾,彼此亲如一家,才开始 按着自己的计划,逐渐施展出来,最终才有今天这样的 成就。的确令人难忘啊!---与赵烈文密谈
以退为进,让权的典型案例----辞剿捻:统帅 三省任命,我三次上疏请辞,没有恩准。凭我 顽愚,一省事务已难胜任,然而我受恩深重, 既使是几省也应筹划。现在皇上令我防守山西 ,已在三省之外,而人们渴望治理心情,责备 我的言语,还不只山西,我岂能承担!凭僧格 林沁贤能,忠贞可以泣鬼神,猛勇可以撼动山 岳,围剿捻军五年,也没有成功。而今捻匪愈 来愈多,而人们对之越来越轻视,都希望在短 时内肃清,我有什么能力能够如此迅速地实现 大家的愿望呢?
上篇
政策公关篇
核心要点1:执理不移,遇事敢争 核心要点2:自我保护,做大局面
薛福成:大臣建树之基,在得一行省 为之用;而其绩效所就之大小,尤视所 凭之地以为准。
1、利用“变局”,不做壁上之观
三无人员打天下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 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 成事之可冀。----曾国藩
2、用足政策,打造发展舞台

4、起家本钱,不可轻易尝试
不练之兵,断不可用,此募成军以 出,要须卧薪尝胆,勤操苦练,养成艰难 百战之卒,预为东征不归之计。若草率从 事,驱不教之士,执危脆之器,行三千里 之远,以当虎狼百万之贼,未与交锋而军 士之气固已馁矣。庶与此剧贼一决死战, 断不敢招集乌合,仓卒成行,又蹈六月援 江之故辙。虽蒙糜饷之饥,获逗留之咎, 亦不敢辞。
本课程重点解读作为“三无”人员 的曾国藩如何巧借政策东风,在四十几 位团练大臣中,脱颖而出,从唱配角的 “民企”变为担当主角进而成为晚清第 一名臣的独特做法,特别是他如何整合 社会资源、突破清朝政府设置的一道道 “红线”,完成从没有舞台到“做局” 最后全身而退的乾坤大旋转,以至于毛 泽东称其“有本有源,完美无缺”。
最后摊牌:
今日之局势,非位任巡 抚,有人事任命权,决不能 治军;即使能治军,也决不 能兼及筹饷,臣处客寄虚悬 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 恐怕最终不免会贻误大局。 因此恳请在籍守制。
首任江督:国家多事之秋,岂臣子怀安 之时!计惟有殚心尽力。啮指誓师,揽辔而 志澄清,尽收疆土;下车而问疾苦,速拯疮 痍,庶几仰答高厚于万一。 让的事例:节制四省,曾国藩:“得虚名而 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 “权位太重 ,恐开斯世争权竞势之风,并防他日外重内 轻之渐”。千古之大名,全凭天意主张,岂 尽关乎人力?天于大名常吝惜之,千磨百折 ,艰难拂乱而后予之,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 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
杨震乃东汉中叶一代大儒,著名廉 吏。门生送金于他,原以为更深夜阑, 无人得知。他却告以“天知、神知、子 知、我知”,拒不收金,。从此以“四 知先生”闻名于世。皇帝乳母王圣,狐 假虎威,卖官鬻爵,在重灾之年,为扩 修府弟,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私征皇粮 ,草菅人命。杨震身居太尉,不畏权势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终将王圣之流, 依法惩处,深得百姓的拥戴和厚爱。
曾国藩与官府相处之道
主讲人 林乾 教授
引言:从曾国藩“与世俗文法斗, 占平生精力十之六七”谈到企业 家的风险 国家对所有社会资源的垄断 致使 人的发展离不开官府
对法律界限不清和政策 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企业 家落马现象足以引起人 们的深刻反思。丁书苗 与刘志军
在一个市场机制远未成熟的经济体内,由 于政府控制着庞大的资源,一个与政界绝缘的 私营公司想要快速获得高额利润是不能想象的 。土地、贷款、电力乃至各种政府背景的浩大 项目,无一不在政府官员的掌控之中。 企业家与政府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被 称为商界“常青树”的鲁冠球承认,他从来不 会与政府争夺利益,政府做的他坚决不做;而 马云的秘诀在于:与政府走得很近,但不会与 特定的官员走得很近。 ----摘自《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
靖港之败,自请处分,皇帝 批示:你的检查书太不明白,难 道你已经昏愦了吗?你的这种罪 过难道是自己能够说的吗?令曾 国藩无地自容,作为平生所受几 大耻辱之一。
5、刚柔互用,争让重在适度
敢争的事例:与两任江抚陈启迈、沈葆桢 陈启迈同乡、同年,“多方掣肘,动以不 肯给饷为词”。湘军在江西境内屡被乡团截杀 ;曾国藩所信任的万载团练首领彭寿颐,竟被 陈启迈指使人“严加刑责,酷暑入狱,百端凌 虐”;陈启迈还不经曾国藩同意,擅自调动湘 军,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上书弹劾而革 职。
用身份规避法律风险的成功案例—奏销 各省支出开销各项,须到户部核实后报销。户 部按《则例》逐项逐款核对。但这次历时十多 年,涉及十几省,经手人又多。而规定是针对 国家正式编制,湘军大部分人员,都不是正式 编制,如果要用这个章程来办理,不过是为一 些办事人员提供一次发财机会,无形中增加许 多开支。请求以1864年6月为界限,凡是以前所 用款项一概不用造册报销,只需开列简明清单 ,上报户部留底案就可,原始票据更不用装订 成册上报。---大学士管理户部倭仁
第一,我统领湘军时间最长,人数达十余万, 款项非常大,但专门从事资金筹错、报销人员 前后加在一起不到40人。因此,我这里的开支 无形中减少了很大一笔。 第二,从1853年开始一直到上报时,共计开销 2900余万两。这些款项自始至终都有专人管理 ,但无论从哪里筹钱,还是支出哪一笔,都由 我亲自裁度,因此取信于人,没有浮冒多开。 第三,自最初办理报销,到现在已有12年之久 ,经办人员日夜不息,丝毫必校,十分认真, 我又反复核对,都属于确凿可据。---曾国藩
—不办团练办湘军之奏请
咸丰三年二月,十个省任命43位团练大臣 湖南 曾国藩 浙江四人 安徽 吕贤基 死于舒城 江西两人 江苏 钱宝琛等八位 直隶 两人 贵州三人 河南 三人 福建四人 山东 13人。
天下事无实意者鲜有成效,务虚名者多 后患。曾文正公以团练始不以团练终,幸其改 图之速,所以能成功。自兵事起,措意于团练 数十年,曾文正公虽以此发轫,然惟早变其实 ,并变其名,所以能有成功。否则前事可睹。 贤者束手无策,仅以一死报国,或者无所作为 ,洁身远去;不贤者与地方大吏龃龉拮抗,蠹 国殃民,为敌先导,能抵御太平军保卫乡里的 十无一二。 -----薛福成《叙团练大臣》
第二是客主异位,没有丝毫财权。臣办理 军务,处处与地方官打交道。但各省文武官员 ,都把臣视为客居之人,视本管上司为主人。 宾主既然已经歧视,呼应断难灵通。尽管打仗 的事不必与地方官商量,但筹集资金,征收税 粮,哪一件都归地方管,因为没有地方财权, 所以处处受人掣肘。如何听地方官的,深怕耽 误事情;如果不听从他们的,又有越俎代庖之 嫌,处处与之发生矛盾。臣身为客官,职在军 旅,现在要筹集款项资金,都侵越地方官的权 力,即便要发布一项告示,因为不是地方大吏 ,州县官也不奉行,百姓更难以相信。
我自知才智浅薄,惟有愚诚和不怕死的精 神,至于成败利钝,一无可恃。皇帝如果立即 责臣以成效,我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无功绩 而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而受畏 缩不前的罪过。我本不懂军事,既不能在家守 丧尽孝而让世人耻笑,又因说大话让天下人耻 笑,还有何脸面自立于天地之间呢!彻夜焦思, 只有痛哭而已。只求皇帝理解我进退两难之情 ,告诫我敬慎,而不立即让拿出成效。这样, 我一定会竭尽血诚,决不会妄自矜诩,也决不 会有丝毫的退缩。---曾国藩于咸丰三年十二月 二十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