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极文化元素的砚台造型设计

合集下载

太行砚雕装饰设计与实践

太行砚雕装饰设计与实践

太行砚雕装饰设计与实践闫瑞(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代社会应充分利用其精髓,将其与现代设计相融合。

石砚是一种古文化遗产,要想发扬与继承,需要现代审美与实用价值相结合,紧扣时代步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石雕艺术产品石砚设计中。

使之精之有精,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艺术价值,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装饰设计实用与艺术相结合太行山精美的石材蕴藏在深山之中,石色丰富多彩,其手感也是光滑细腻。

石品也多种多样,黑黄相间居多,经过大自然的神奇孕育,使之成为纯天然的色彩,散发着不可方物的独有气息。

太行石头种类也颇为丰富,千层石,纹石,太湖石等,根据颜色的分布,石头种类以及形态的特征,雕刻家对其进行人工雕刻成形,可以制成一件件精美的石雕产品,砚雕便能体现。

砚台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笔墨工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长河的积淀,砚台在现代不仅具有着使用价值,还拥有着历史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审美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砚雕的装饰设计应该紧扣时代的步伐,因时构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砚雕的装饰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拥有了必要性。

当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砚雕装饰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一)艺术与实用的凝聚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艺术的三个死敌:平庸、千篇一律、粗制滥造。

”创新是关键,在创新的同时就要考虑到砚台本身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古砚台本身的使用价值是研磨,盛墨,然而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已经从实用品完美的转化成了艺术品。

在当今社会,砚台不仅具有使用之用,更有无用之用,当人们不仅仅以砚台作为研磨工具时,就会赋予砚台更多的精神含义。

在古往今来的设计作品中,细心观察,装饰设计的图案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的精髓,所以砚雕装饰设计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以现代气息的创新,使砚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有实用价值才能让砚台别具一格,得到广泛发展与弘扬。

太极元素融合作品案例分析

太极元素融合作品案例分析

太极元素融合作品案例分析从太极的概念来看,太极思想与现代艺术之间存在很多共通之处。

太极“纯粹”且“自然”的哲学观念与现代艺术崇尚的“自然”、“放松”的思想文化相得益彰,成为了我们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体系的“源动力”, 因此,为太极要素融入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1太极元素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太极元素是一种典型带有较强包容性特征的元素,将其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太极元素的文化内涵和象征寓意,另一方面还需要从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融入,创作出更为符合民族特征、人民审美意识的作品。

双方的深度融合,能够使陶瓷艺术体现出更加深刻的哲学内涵,并且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是陶瓷艺术民族性的回归。

太极元素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太极元素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包括“气”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神”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太极元素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包括在陶瓷绘画内容中的运用和陶瓷绘画笔法中的运用;太极元素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包括在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和色彩设计中的运用。

从雕塑方面来看,“神”在其中的运用,主要凸显雕塑的精神气韵。

在中国画论中“写意”追求的是画面之外的境界,这一境界是情感和精神意志的体现,雕塑虽然对外形较为注重,但是“神”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太极的寓意是和谐统一、阴阳对立,将其运用在雕塑中,能够提升雕塑的情感意蕴。

“气”在雕塑中的运用,主要在于凸显气势和形态。

太极之“气”表现在阴阳转化、对立等方面,雕塑中对“气”的运用,能够表现出超越形式的动势,带给观众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真正达到意与气、形与神的契合。

从陶瓷绘画内容上来看,通过运用太极元素,能够使整个绘画作品更具有威慑邪恶、神通广大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为太极图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蕴,由其传递出了愉悦、归宿感等寓意,在陶瓷绘画过程中人们会将太极图形中最为经典的元素进行提炼,并对其进行在设计,如黑白搭配的太极陶瓷碗等,黑白体现出阴阳对立、和谐统一的关系,赋予了整个陶瓷碗更为深厚的内涵。

三生万物,砚式的演变

三生万物,砚式的演变

三⽣万物,砚式的演变你相信吗?在我们源远流长的砚⽂化历史中,所有合乎法度的砚台,都不会跳出三种最基本的砚式。

古⼈制砚,即便在形态上再有创新,意韵上再多变化,也终究会遵循制作砚台最基本的仪轨。

这种尊重,铸就了传承的⾎脉,延续了礼法的精神,最终汇聚成了⽂⼈对于器物的讲究。

在前⼀篇微信中,我们向⼤家介绍了三种砚式中出现最早的辟壅砚式,今天我们来讲讲风字砚和蝉形砚。

⼆、|风字砚 |从唐代开始出现的风字砚,对砚在制式上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贡献。

它的外形酷似“风”字的形态,因⽽得名,故有时也被称为“凤字砚”。

从圆形的辟壅砚,到平坦⽽有棱⾓的风字砚,外形的转变太⼤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呢?我们知道在唐代以前,家具的概念还没有,⼈们基本上都是席地⽽坐。

没有桌椅,古⼈便将砚台放在⾝体侧⾯,单⼿执磨条从后向前推着磨墨,这种⾮常舒服的姿态便是推墨法。

⽽完美配合这种磨墨⽅法的砚台,就是风字砚。

这种砚式后⾼、前低,⽔和磨好的墨汁都储存在砚⾯的最低洼处。

它以汉代陶峰砚为雏形,⼀直到唐代才开始完善。

砚式确⽴以后,古⼈对造型和审美马上就开始有了要求,于是逐渐出现了由风字砚演变⽽成的龟式砚、⽔鸟形砚,有的还搭配了盖⼦。

⽽随着⽪纸的出现,纸张的光洁度⼤幅提升,对墨的细腻程度⼜有了更⾼要求,因此发墨更好的⽯材砚台便开始回归。

这其中端砚的使⽤效果尤佳,出现在先,各种⽯材的名砚相继产⽣,歙砚、洮河砚、红丝砚等名品也粉墨登场。

⽯砚开始兴起以后,因为⽯头都是横向分层的,要做成风字砚式这种上⾯翘起、下缘薄如纸的弧度,对刻砚⼯艺是⼀个⾮常⼤的挑战。

要知道古代没有电动⼯具,全凭⼿⼯挖凿,凿的时候经常会有震裂和破损,所以当时做⼀⽅风字砚的成品率是⾮常低的,能遗留⾄今的唐代风字砚更是弥⾜珍贵。

风字砚式产⽣后,也经历了各种改进。

最初砚的内部是⼀整个弧形,到五代时,最⾼端的顶部开始出现⼀个折线,除了制作更简单⽅便,这也是墨条的改变所致。

在最早的⼿搓墨时期,墨丸呈圆球形,⽽到五代时期就变成⽅块状的磨条了,磨墨时⼿到折痕处刚好挡住、停⽌。

匠心独运 精雕细琢——河北博物院藏明清砚台珍品赏析

匠心独运 精雕细琢——河北博物院藏明清砚台珍品赏析

kaleidoscope 万花筒砚台,亦称“砚”,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之起源甚早,据考古资料可知,早在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砚的雏形——石砚磨盘,之后陶砚、铜砚、瓦砚、漆砚、磁砚等相继出现。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故而笔墨纸砚的需求旺盛,制砚业亦迅速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人们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成为主流,其中用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制成的砚台,被尊奉为四大名砚。

明清时期制砚业进入空前发展的繁荣时期。

各种材质、各种形制的砚,应有尽有,异彩纷呈。

这一时期出现了随形砚,因材制砚,形式多样,造型、雕饰古朴典雅。

明清两代所制的砚,从实用转为工艺美术品。

随形砚,也称异形砚,是根据砚石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制作的。

但随形并不是随意,不是每一块砚石都能制作成随形砚,它必须符合审美的意味,必须符合观赏的情趣,从而增强了艺术气息、文化内涵,使砚艺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升华到一种新的审美意境。

匠心独运 精雕细琢——河北博物院藏明清砚台珍品赏析吴晓静图1.1:明梨随形端砚(背面)kaleidoscope 万花筒砚台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纹理纤丽,雕工精美,被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及文人墨客所推崇,成为集实用与赏玩于一体的艺术品,至今长盛不衰。

河北博物院收藏有多方明清时期的砚台,现择其部分珍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1.明梨随形端砚(图1)此砚长20.3厘米,宽15厘米,厚2.7厘米,保存完整。

此砚呈梨形,砚面砚额处为凹形砚池,砚周为原石花纹,古朴大气。

砚背四周随形雕出层叠的山峦,群峰凸起,中间一湖一屋一小舟,湖水荡漾,像一幅唯美的山水人物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独图1.4:明梨随形端砚(正面)图1.2:明梨随形端砚(侧面)图1.3:明梨随形端砚(全面)编辑|屈梦夏kaleidoscope 万花筒特意境美的享受。

砚台的形制

砚台的形制

砚台的形制鱼形砚(端溪麻子坑)图片提供:星湖春晓砚斋1.仿生形砚仿生形砚,主要指砚的外形轮廓如动植物的形状。

其中动物形主要有牛形、马形、羊形、猴形、兔形、鱼形、龟形、鹿形、蟾蜍形、蝙蝠形、麒麟形、鹦鹉形、仙鹤形等;植物形主要有花卉形、竹节形、蘑菇形、蔬菜形、瓜果形等。

青铜珍壶砚(龙尾鱼子石)图片提供:星湖春晓砚斋2.几何形砚几何形砚,砚台的外形轮廓为几何图形。

常见的主要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八棱形、六角形、梯形等。

仿清·锣鼓砚(端石)图片提供:高要名砚斋3.什物形砚什物形砚,砚的外形轮廓如同一些常见的器物形状。

主要有宝瓶形、神斧形、古钟形、石鼓形、珪璋形、井字形、瓦当形、古琴形、琵琶形、古币形、宝鼎形、提梁形、布袋形、箩筐形等。

桐荫消夏砚(端石)图片提供:钟子建4.随意形砚随意形砚,又称“天然形砚”。

宋代始有,如平板砚(石质优、石品好,不雕而欣赏之砚),后历代逐渐发展推广为随形砚。

它的形状,不局限于某一时代特征,主要根据砚石原型构思,充分利用石品花纹及纹理,因石构图,以材施艺,由色巧雕,达到天工人工两臻其美。

由于随形砚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又不拘一格,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也深受当代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宠爱。

隋·白瓷辟雍砚图片提供:开悟堂5.足支形砚足支形砚,是指有足的砚台,最早流行于隋唐。

砚足数量不一,有二足、三足、四足、五足,甚至多足不等,如辟雍砚。

至明清以来,多足砚已极少见,但它仍不失为一种特定的砚形种类。

金·陶暖砚图片提供:开悟堂6.暖砚暖砚。

最早见于汉代。

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朝学童因为砚冻,不得不从十一月起停止上课两个月,后人于是就发明了暖砚。

至明、清时较为流行,它有两种制作形式:一是在墨堂下凿出空腔灌注热水于内,以保持砚面的温度;二是在砚台底下设置金属底座或金属砚匣,放置热炭来保持砚的温度。

暖砚材质多为金属砚、陶瓷砚、石制砚等。

本文摘自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砚台收藏指南》(全四册)图书,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作者:王正光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0年第08期砚台的设计与制作在我国是一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习惯、审美意趣的变化,产生了众多样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

砚台传统造型样式是制砚者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砚台收藏者应了解的基本常识。

此文试图对砚台的传统造型样式做一系统归纳,以便制砚者在设计与制作砚台时思路更加清晰,收藏者在鉴定与收藏砚台时目的更加明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谈砚台的样式,主要指砚台的造型,不是指砚台的纹饰。

就砚台的设计与制作来说,造型是基础,纹饰是附加,一方砚台如果造型完美,即便没有纹饰同样是一方好砚台。

经过上千年制砚艺人的不断创造,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砚台造型样式林林总总,面貌繁多,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三形七式,即三大类型、七大砚式。

所谓三大类形即正形砚、随形砚、仿形砚。

所谓七大砚式即辟雍砚、石渠砚、箕形砚、抄手砚、淌池砚、落池砚、平板砚。

每一种砚式又有自身的多种变化,比如石渠砚发展出井田砚,淌池砚发展出门字砚等。

我们可以把七大砚式理解为第一级砚式,由其再演变出二级、三级砚式。

每一种类型可以与七大相应砚式结合,从而衍生出万千变化。

比如正形砚包括辟雍砚、石渠砚、箕形砚、抄手砚、淌池砚、落池砚、平板砚七种砚式。

随形砚与仿形砚则较为适用辟雍砚、石渠砚、淌池砚、落池砚、平板砚五种砚式。

制砚者如果了解了砚台传统造型样式的这一体系,在设计与制作砚台时自然可以纲举目张、有的放矢并极大丰富自我的砚雕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有些砚种的设计与制作虽然刻了许多不同题材的图案,但砚台的造型样式却比较单一,制砚路子相对狭窄,这也是对砚台传统造型样式缺乏系统认识的原因。

本书所录鲁砚在创作目的上主要是为了弥补鲁砚传统工艺上的不足。

对砚台传统造型样式有一个基本了解,也便于读者更为方便地了解书中所录鲁砚的创作思路与砚文化背景。

在此特别说明一下,本文所选示例的砚台,旨在说明传统砚台造型样式的体系与变化,针对的是鲁砚的设计与制作,并非针对古砚的考证与收藏。

浅谈砚台的造型设计

浅谈砚台的造型设计

艺苑论坛文 张玉峰浅谈砚台的造型设计“邺城宫殿已荒凉,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待教世人写兴旺。

”古往今来,砚承载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凭借着丰富多样的形态广受文人墨客的欢迎。

近代考古学家考证得知,远在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砚的替代品——研磨器。

一、砚台造型的演变砚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着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造型。

在汉代之前,砚台的造型等方面都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限制,砚台才从原始的研磨器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具有它本身特点的器物。

自汉代后,砚台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延续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二、砚台的造型设计分析1.润滑细腻,呵气可研——端砚端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唐代初期 ,以其上乘的石质成名于中唐。

端砚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用端砚研墨顺畅,发墨快,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且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制作一方端砚,要经过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自明清以来,以画入砚成为了端砚制作的传统,尤其是山水砚,将书画与雕刻两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无论在制作过程中还是后期鉴赏,都极具艺术性。

在传统的山水砚设计中,雕刻装饰往往处于砚堂和砚池周围,根据石材的形状刻画山川林木、亭台楼阁等;而现代山水砚在保留传统方法的同时,还会在整体上进行布局,将砚堂、砚池和装饰部分巧妙的融合,使山水砚更加生动。

2.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歙砚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

”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在性能优良的同时,歙砚在雕刻的造型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徽州地区一直以来以雕刻闻名,以徽派建筑中的版画、砖刻、徽州墨磨的雕刻等为代表,徽派砚雕更是一绝。

歙砚不仅继承了传统古砚的雕刻风格和手法,而且将徽派“四雕”精细工整的特点与之融合,将随形雕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不断探索下,将自然风韵与写实的手法逐渐结合起来,依据石材发挥水平,巧妙的利用石材的花纹以及色泽,以流畅的线条刻画出造型生动、层次分明的艺术作品。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

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概述
唐星玉;罗梓萌
【期刊名称】《中国文房四宝》
【年(卷),期】2024()3
【摘要】砚台,作为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制作工艺和造型设计不仅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更蕴含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人文情怀。

本文将对中国砚台传统造型及样式进行概述,旨在探讨其独特之美,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2页(P0017-0018)
【作者】唐星玉;罗梓萌
【作者单位】衡阳市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传统扑灰年画造型样式与二维动画形象设计
2.从萨满巫术到造型艺术——中国北方青铜器野猪纹造型样式与文化意涵
3.戏曲人物造型的传统继承和样式创新
4.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字体设计运用
——以庑殿顶样式为例5.戏曲人物造型的传统继承和样式创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和特点石制砚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四宝之一,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

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下面将从设计理念和特点两方面来描述石制砚台。

首先,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实用性。

砚台的最基本作用是研磨墨汁,因此它必须具备良好的研磨性能。

设计者会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合理安排砚台的形状、大小和凹槽设计,以达到便于使用和舒适的效果。

二是追求自然之美。

砚台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山水景观,如山石、瀑布、溪流等。

设计者会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雕刻手法,将自然之美在砚台上得以体现出来,为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三是注重传统文化内涵。

石制砚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者会在砚台上加入各种文化元素,如古代篆书、诗词、山水画等。

这些元素既丰富了砚台的内涵,也让人们在使用砚台时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石制砚台的特点也是其设计的重要方面。

一是独特的材质特点。

石制砚台一般选用名贵的石材制作,如硬玉石、紫砂石、青石等。

这些石材具有耐磨、耐用、质地坚硬等特点,使得砚台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磨出细腻且不易蜕色的墨汁。

二是精湛的工艺技术。

石制砚台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石料的选材、石雕、研琢、镶嵌等。

制作砚台需要熟练的手工技艺和细腻的雕刻技巧,才能让砚台表面光滑、坚实,同时又能保持天然石材的纹理与肌理。

三是丰富多样的形态特点。

石制砚台的形态丰富多样,有方砚、圆砚等形状,也有奇形怪状的创新设计。

每一种砚台形态都有其独到之处,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又能展现设计者的巧思和创意。

四是独特的文化内涵特点。

石制砚台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用于书写的工具,也是文人情怀的附载。

砚台上的文字和图案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石制砚台的设计理念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自然之美、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

砚台雕刻技法

砚台雕刻技法

砚台雕刻技法砚台雕刻的历史与发展砚台作为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砚台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砚台雕刻艺术的发展则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史概述砚台雕刻技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商代的青铜砚。

随着时间的推移,砚台的使用逐渐普及,并且与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砚台雕刻艺术开始在宋代达到巅峰,成为文人雅士们热衷的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砚台雕刻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成为了贵族士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发展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砚台雕刻技法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造型到后来的复杂纹饰,砚台雕刻技法逐渐丰富和成熟。

元代是砚台雕刻技法的重要发展阶段,砚台的形状和纹样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多样化。

明清时期,砚台雕刻技法进一步提升,创作手法更加细腻,并且注重在刻刀运用上的独特技艺。

砚台雕刻技法的工具和材料砚台雕刻技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材料,以完成精湛的作品。

工具1.雕刀:砚台雕刻中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雕刀的形状和尖度对于雕刻效果至关重要。

2.磨刀石:用于磨刀和修整雕刀,保持刀刃的锐利度和准确性。

3.针尖:用于细微雕刻和勾勒细节,能够刻画出更加精致的纹样。

4.刻刀架:用于固定雕刀,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

材料1.砚台:雕刻的核心对象,根据不同的砚台材质,雕刻方式也有所不同。

2.红泥、花青石等颜料:用于染色和装饰雕刻作品,增加其艺术性和美观度。

3.砂纸:用于打磨和抛光雕刻作品,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砚台雕刻技法的基本步骤砚台雕刻技法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

设计与构思雕刻师在进行砚台雕刻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和构思。

根据砚台的形状和材质,确定雕刻的风格和主题,以及纹样的布局和组合。

刻线与勾勒在雕刻之前,首先需要使用针尖或雕刀在砚台表面刻画出基本线条和轮廓,勾勒出整体的纹样和图案。

这一步是整个雕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准确把握砚台的比例和形状。

方寸之间砚设计理念

方寸之间砚设计理念

方寸之间砚设计理念
方寸之间砚设计理念是指将砚的设计和制作融入到方寸之间的空间之中,以展现出砚的精致和独特之处。

具体来说,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大方:方寸之间砚的设计应该简洁大方,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砚的造型应该简单明了,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的装饰和修饰。

2. 精致细腻:方寸之间砚的制作应该注重细节和精致,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被精心处理和打磨,以达到最佳的质感和手感。

3. 文化内涵:方寸之间砚的设计应该融入文化内涵,表现出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例如,可以在砚的雕刻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如花鸟、山水等。

4. 实用性:方寸之间砚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不仅要美观,还要方便使用。

例如,砚的大小应该适中,砚面应该平整光滑,砚池应该深且大,方便使用和清洗。

总之,方寸之间砚的设计理念强调了砚的精致、文化和实用性,旨在将砚的设计与制作融入到方寸之间的空间之中,展现出砚的独特魅力。

“砚韵拓影——历代古砚全形拓展”前言

“砚韵拓影——历代古砚全形拓展”前言

56影——历代古砚全形拓展”书契既造,砚墨乃陈,自文明肇始,砚即相伴至今。

因其质坚寿久,材美工巧,掞文载道,最与文人相亲。

两千年来,砚也被赋予了砥砺节操、文脉相承等诸多含义。

纵向而观,汉之三足砚、晋之辟雍砚、唐之箕形砚、宋之抄手砚、明清之随形视,历代皆有代表砚式产生。

尤其唐宋以后,端、歙两砚兴盛,工艺日加精善,而文人自宋代开始的大量关注、参与,更是促进了制砚发展。

横向而视,环境与文化差异使砚形成了显著的地域、工艺特征,不同砚种、不同区域之砚,各有特色。

时间、空间、文化诸多元素交织,共同造就出砚的丰富面貌。

故自古至今缔石盟、交砚友者代不乏人。

人与物之缘,往往不知所起,当其深处,又往往倾尽心血而亦不自知,张云川先生之于砚大概即是如此。

先生山东青州人,孔孟之乡文风浸润,与砚结缘三十余年,藏砚以浑厚大气为主,而尤爱材质多样、造型语言丰富之高古砚。

悉心搜求之际,往往栉风沐雨,不觉其苦,辗转千里,而不辞其劳。

本展所集诸砚,纵贯汉唐明清,积数十载心血而成洋洋大观,其中辛苦不寻常。

本展之砚全由先生哲嗣张鹏拓出。

家风雅好代有传承,张鹏先生不独爱砚,亦擅长全形砚拓。

自清代六舟首以全形法拓砖砚,其后全形砚拓闻名者,仅周希丁先生一人。

砚因其造型复杂、纹饰多样,极难以全形拓出,故能长于此技者极少,张鹏先生师承传拓名家张洪雷先生又能自出新意,所拓之砚纤毫毕现,形神并兼。

本展集张云川、张鹏父子两代心血,为各时期经典砚式的典型代表,集中展示了厚重雄浑的北方砚藏风格和传统传拓的高超技艺,再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任斌(山东 莱芜)砚韵拓影 魏暑临题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砚途——砚石整型

砚途——砚石整型

砚途——砚石整型砚台之家——传承和推广砚文化01 砚途:砚石整型依砚石之自然形态刻治的砚,称为随形砚。

来自于歙州龙尾山芙蓉溪的子料,是随形砚的佼佼者。

某些石头,大自然赋予的鬼斧天成不可毁坏,凿个水池,琢一方墨堂,便可成为一方天地,审美天趣从中而生。

在中国山水画里,所谓不可妄生圭角,砚石与自然山水一样,在审美时顺应它的圭角,就会形成自然天趣,将人工与天工完美做到神工。

若造型欠缺,就需整型。

砚石整型,按形取料,将石料凿平,锯成一定形状,用水砂细磨成砚坯。

取一块料,切割舍弃不可避免,这往往让人心生怜惜。

如同恋爱一般,放手也是一种美丽。

砚石考究厚度、细度与硬度。

所以,不是每方石头,都可以荣幸蜕变为砚。

同时又要求没有瑕疵,如此苛求完美,更是可遇不可求。

如同人生道路一样,不是每个梦想都可绽放。

当然,有匠心者,将麻石瑕疵石之类,凿成花草盆种种菖蒲,别有一番文人雅趣。

后记整型工具:金钢砂磨盘、金钢砂锉刀、角尺、钢尺、圆规、铁笔、油石条、水砂纸、小型电动切割机、小型电动角磨机。

整型步骤:1、一般砚石购来时,已有初步形状,可根据自身喜好划线锯裁。

将砚石湿水,瑕疵一览无余。

若追求完美,锯裁在所难免。

角尺、钢尺、圆规、铁笔、辅助划线。

对于长宽厚的比例,古人比较考究。

而当今,砚石匮乏,基本是可遇不可求,比例符合审美者便可。

砚石商锯切石头,配有大型切割机与磨坯整型设备,这往往事半功倍,让人望尘莫及。

2、用切割机与角磨机做出初步形状.在切割过程中,会有石头崩裂,掉角,这需要不断调整尺寸。

因为石头特性各有不同,机器剧烈震动,对石头边角有力量冲击。

必要时候,需改用纯手工方式整坯。

然后,在金钢砂磨盘磨出一个平面和一个截面,然后用角尺再次定型。

如此反复,磨练意志。

当然,还有其他不同方式。

有砚人用到游标卡尺,其匠心让人五体投地。

3、用金钢砂磨盘将砚坯定型之后,再用油石条和水砂纸从粗到细打磨。

角尺在方坯定型过程中,一直参与。

如同一位家族的族长,调解上下左右的关系,是他的重任。

传统砚形出新意

传统砚形出新意

i mp r o v e t h e i r a r t i s t i c v a l u e . T h e w it r e r s p e c i i f c a l l y e l a b o r a t e s h o w
t o i mp r o v e he t a r t i s t i c v a l u e o f i n k s t o n e c a r v i n g f r o m t h e p e 卜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砚形在现今如何雕刻 、如何发展进 行 了阐述。对传统砚形 的制砚应传承其使用功能 , 但 对其艺 术价值 应予 以提 升 , 并具体 从刻物如何 显其境 , 刻人如何现
其 情的角度 , 具体说明 了如何提升砚雕 的艺术价 值。 关键词 传 统砚形 另辟蹊径 艺术价 值
俨然一体 。留白与砚堂 和谐 匀称 , 相 得益 彰 , 使 砚堂的气势 更为饱满。这样整个 砚台的设计既 凸现 了砚之实用价值 , 又 不失浓浓的文化艺术氛 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彩, 这是值得当今每位砚雕艺术者深思的问题。
笔 者从 事砚雕行业二 十余 年 , 雕 刻过多种造 型的砚石 , 其 中不乏一些传统造 型的砚石 ,传统砚 形一般 以长 方形和 圆形为 主 , 兼 及椭 圆和随形 , 椭 圆和随形 出现 的年代 较晚 ,
i n k s on t e s h a p e s a t p r e s e n t a n d h o w t O d e v e l o p i t . F o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k s on t e s 。 we s h o u l d i n h e i r t t h e i r f u n c t i o n ,b u t we s h o u l d ls a o

太极哲理视角下的太极砚台设计

太极哲理视角下的太极砚台设计

太极哲理视角下的太极砚台设计作者:李健国来源:《设计》2021年第23期摘要:探索太极哲理应用于太极砚台设计的可行性,以期解决现有太极砚台存在的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

通过阐述太极中的对立统一、动静结合和中和之道三组哲理,分析其在视觉符号层、行为习惯层和哲学思想层中的设计应用层次,以太极砚台为例,分别从外观、体验、反思三个层次展开设计。

设计出一方太极砚台,并通过对实物模型的实际使用体验,验证了砚台设计的可行性。

融入了太极哲理精髓的太极砚台,外观新颖别致、别具一格,集实用美观和文化体验于一身,为相关文创产品提供了设计思路,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太极哲理砚台对立统一动静结合中和之道文创产品设计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145-03引言太极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本质凝练,其外在表现形式即为太极图,随着对太极图的深入研究,其蕴含深处的哲理被看作是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决定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

随着对太极哲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中潜藏着巨大的设计价值日益受到现代设计的重视,需要设计师作进一步的挖掘工作,从而实现对太极哲理的物化,完善现有设计产品,丰富现代设计理念。

国内外学者对太极应用于产品设计有着一定的研究,但较少涉足太极砚台方面,其仍保持着传统的造物形态,即主要集中于对太极图案的直接应用,较难体现太极蕴含的内在隐性哲理。

通过阐述太极中的主要哲理,分析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层次,以期获得新的设计思路,设计出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太极砚台,从而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

一、太极砚台设计现状由于太极砚台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为了有效地分析太极砚台设计现状,需要先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可以从砚台的砚形(砚台的基本形态)着手,这也是具有共识性的分类方式。

从砚形的角度对砚台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规矩形砚、类物形砚(即仿生形砚)和“天然砚”(即随形砚)三类。

造型设计ABC330作者山水砚

造型设计ABC330作者山水砚

造型设计ABC330砚台设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B添加义项?所属类别:神话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直到两汉时期才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

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例如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就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尖。

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央黄龙(一说应龙)。

中文名称∙∙又称∙∙作用代表∙∙起源时间折叠编辑本段综述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为黄龙。

[1]与金木水火土对应。

青龙为木,白虎为金,朱雀为火,玄武为水,中央黄龙为土。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

"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

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

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上升;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升起。

又有人总称为"四大神兽"折叠编辑本段青龙折叠青龙简介青龙,源于上古星宿崇拜。

石尽其材砚尽其用——试论徐公砚“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石尽其材砚尽其用——试论徐公砚“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艺术鉴评ART ASSESSMENT文 刘平栾石尽其材 砚尽其用蕴藏于沂蒙山区的山涧沟壑中的徐公石,历经亿年的风雕雨琢,形成了天然的自然形态和丰富多彩的石理,由于长年的地下水的浸润,其质地温润可人。

据传徐公砚始于唐,盛于宋。

但均未见于文献记载,更未见其名砚问世。

其真正发展时期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与其他兄弟砚种一样(如端、歙等)为出口换汇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在当时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在各地组织了专业人员,从事挖掘、整理、开发、研究。

临沂地区工艺美术研究所老所长王维祥先生根据《临沂县志》所提供的线索,派出杜洪祥、刘克唐到徐公店寻找矿源,先后在芦山西头的山坡和村北砚台沟寻找了石材样本。

经试制,发现石质温润,用墨研磨,与墨相亲,果然非他石可与之比肩者。

徐公石有形奇、色美、质润、石温四大特色。

所谓形奇,即是每石一形,绝无重复。

色美,即指气色沉厚,有蟹壳青、鳝鱼黄、茶叶末等诸色。

质润,即指其石石质细嫩如玉,发墨有光。

石温,指该石温润,寒而不冰。

刘海粟先生所题:严骨静质,其形正体,得道心安,其寿莫纪,即是对徐公砚的赞誉。

诗人书法家马千里先生的长诗《赞鲁砚》中所说:“因思人世有显晦,石亦埋名垂千载,砚史砚笺徒浩博,遗此殊质可深慨。

”更是对徐公石的感慨和惊叹。

笔者师从刘克唐老师二十余年,通过对姜书璞老师和张玉杰等名家作品的观摩,并根据徐公石其本身的特点,简略论述徐公石制砚的基本规律和体会,现分述如下:一、因材施艺徐公石自然纹饰是其特色,如何巧用之,我们在设计制作时,要审石度石,以其形色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多设计几个方案,优中选优,选择出最佳方案,可以结合制作者的学识、审美来进行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脑子少动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天人合一”的提出者是宋代张载。

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本意是天道,人道是一致的。

“天道”指自然之美,人道指艺术之美。

能将两者有机的、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形成一方成功的砚作。

太极元素小品设计理念

太极元素小品设计理念

太极元素小品设计理念
太极元素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哲学。

太极元素小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传统的太极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平衡、和谐、自然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首先,小品的整体设计以太极图案为主,通过简化与现代化的处理方式,突出太极图案的特点。

太极的图案由两个相等的黑白圆点组成,代表了阴阳的相互转化。

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来呈现太极图案,如雕刻、绘画、刺绣等,以增加小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其次,小品的色彩应以黑、白为主,以突出太极元素的对比效果。

黑色代表着阴,白色代表着阳,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关系。

设计师可以在黑白基调上加入一些温暖的中性色,如灰色、米色等,来增加小品的层次感和温馨感。

再次,小品的材质选择要注重质感和触感的体验。

可选用如瓷器、木材、玉石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材质来制作,以凸显太极元素的高雅与美感。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运用一些现代技术,如3D打印、数控雕刻等,以将太极元素的精神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最后,小品的形状和造型要符合太极元素的特点。

太极图案既是一个大圆,又是两个小圆,设计师可以将这种特点融入小品的形式中,如盘状、球状、双立体等,在保持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了太极元素的动态美。

总之,太极元素小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传统与现代、阴与阳的结合,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自然的美感。

它既承载了太极文化的传统和深厚,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和时尚,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个性。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文化的传承。

传统砚形出新意

传统砚形出新意

总第250期2013年8月(上)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50August 2013(A)摘要本文主要对传统砚形在现今如何雕刻、如何发展进行了阐述。

对传统砚形的制砚应传承其使用功能,但对其艺术价值应予以提升,并具体从刻物如何显其境,刻人如何现其情的角度,具体说明了如何提升砚雕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传统砚形另辟蹊径艺术价值Discovering New Conceptions in Traditional Inkstone Shapes //Ke Hailan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erprets how to carve traditional inkstone shapes at present and how to develop it.For traditional inkstones,we should inherit their function,but we should also improve their artistic value.The writer specifically elaborates how to improve the artistic value of inkstone carv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ving things and persons.Key words traditional inkstone shapes;to try another way ;artistic value 砚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砚雕艺术在我国亦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砚雕艺术魅力四射。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和发展砚雕艺术,使这一艺术奇葩能绽放出新的光彩,这是值得当今每位砚雕艺术者深思的问题。

笔者从事砚雕行业二十余年,雕刻过多种造型的砚石,其中不乏一些传统造型的砚石,传统砚形一般以长方形和圆形为主,兼及椭圆和随形,椭圆和随形出现的年代较晚,与现代砚台的通用形制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tai chi inkstone in the use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it can be optimized and improved.Based on the tai chi cultural elements,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 brush was optimized and the problem of ink spilt was solv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functional integration.Finally designed into a tai chi elements, new and unique ink stone.Through modeling and rendering, the rationality of modeling and structure is demonstrat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is verified.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design of related products and has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inkstone; tai chi; functional integration; modeling design李健国,黄彦可(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基于太极文化元素的砚台造型设计Inkstone Modeling Design Based on T ai Chi Culture ElementsLI Jian-guo, HUANG Yan-ke摘要:通过对传统太极砚台在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其有可优化和改良的地方。

基于太极文化元素,通过功能整合的方法,优化了毛笔书写流程并解决毛笔在蘸墨过程中墨汁溢出的问题。

最终设计出融入有太极元素,新颖别致的砚台。

通过建模并渲染出效果图,展示出造型和结构的合理性,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砚台;太极;功能整合;造型设计中图分类号:TL3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19) 02 -0059-05DOI: 10.19362/10-1400/tb.2019.02.006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SP17YBZZ026)。

作者简介:李健国(1990-),男,安徽芜湖人,湖南工业大学2016级M F A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E-m a i l:somtydw@。

通讯作者:黄彦可(1978-),男,河南兰考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可持续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672027967@。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品,在以传统毛笔构成书写文化体系的历史长河中,其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近年来书法热的兴起,砚台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通过对消费市场上有关太极砚台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造型缺乏新意、使用功能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舔笔墨汁溢出等问题,如何设计太极砚台,提升市场竞争力,符合现代审美观,被消费者认同接受,是设计师亟待需要解决的课题。

从这一要求出发,通过对太极文化的深刻理解,巧妙提炼太极特征元素,设计具有功能整合性的砚台,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弘扬中国传统太极文化。

1 产品造型分析1.1传统产品的缺点从古至今,造物观念作为文化的分支,一直受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传达和表示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体现出时代特征。

太极砚台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传统造物观念的产物,其形态反映出古人的生活风俗和审美价值,成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工艺美术品[1-2]。

显然,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前进,传统造砚观念不能适应时代的特征,如图1所示。

传统砚台在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有使用功能单一,无法一物多用;由于结构问题,舔笔可能造成墨汁溢出,弄脏桌面;造型多是对太极八卦等图形元素的照搬照抄,拘泥于传统,缺乏新颖性,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色彩单一多见于黑色,显得沉闷少有时尚性;石制砚台工艺繁琐复杂,如粗雕、精雕等工艺,以及对不可再生石材资源的过渡浪费,与现代设计理念格格不入。

尚性。

白色的砚台与黑色的墨刚好对应太极图案中的一黑一白。

3、材质摒弃传统石材,陶瓷作为首选,其历史悠久,生产工艺日臻成熟,有陶、澄泥、瓦、砖、缸、紫砂等多种陶瓷材料可供选择,陶瓷表面可添加彩釉。

4、装饰作为点睛之笔,是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的一大要素,运用文字、图案、纹理对砚台适度装饰,其形式的设计要注意特定产品功能语意的表达,根据造型特征装饰的恰到好处[3]。

5、砚台在书写使用的过程中应考虑增加其它实用方面的附加功能,实现功能多样性的发展,从而优化书写流程,提升书写效率,解决墨汁溢出问题[4]。

2 功能整合2.1润笔与蘸墨的整合润笔是把笔毛泡开泡软的过程,以此达到毛笔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感觉圆润的目的,是毛笔书写前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传统砚台通过墨池蘸墨,无润笔功能,从太极图案中的阴阳对立获得启发,将墨池一分为二,分为两个相隔的容器,分别盛清水润笔和盛墨汁蘸墨。

从实用性和美学角度出发,考虑到砚台主要以蘸墨为主,润笔容器应小于蘸墨容器,如若两个容器大小相等,会显得造型缺少变动,与太极文化的哲学内涵相悖。

2.2砚沿与笔搁的整合笔搁作为毛笔暂时闲置时搁笔的文具,其材质有瓷质、铜质、角质、木质、竹质等,从功能性来看搁笔看是必不可少的,但搁笔不一定就用到笔搁,可将砚台边沿加以设计,增加具有搁笔的功能,实现笔搁功能性的转移,减少笔搁的生产,实现资源的节约。

2.3舔笔与墨池的整合舔笔是将笔头斜放到砚沿上并斜向回抽,不断转动笔杆,使笔头恢复正圆锥状,揩去多余墨汁,便于下一起笔、行笔能得心应手,衔接自然。

但由于一些砚台结构设计的不足,舔笔时会造成墨汁沾在砚台边沿、溢出的问题,在墨池中添加具有舔笔功能的凸起物,舔笔时墨汁滑落回到墨池,不会溢出。

图1 传统太极砚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有必要在新环境下进行再设计,融入现代先进设计思潮,更新造物观念,对砚台进行优化和改良,形成新的设计产品,填补市场空缺,提升市场竞争力。

1.2造型设计目标通过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现有产品缺点,确定了砚台的外观造型设计方向:1、尺寸适当,过大则显臃肿,过小则不利于功能的发挥。

整体造型以圆形为主,流线型为辅的设计风格,造型饱满立体,简约别致,体现稳重感,通过造型特征让人联想到太极。

密封性较好,储藏墨汁不易渗漏挥发。

2、色彩主打时尚配色,白色为主搭配时尚图案配色,表现出纯粹端庄、超脱凡尘与世俗的情感,暗喻用户通过书法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同时体现时3 造型设计太极砚台的消费者目标定为入门级和初级。

该市场定位决定了该产品的主要适用人群为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年,该类人群追求高效、实用、体现时尚性和精致感的砚台。

根据市场调研和用户问卷调查,确定了砚台造型要体现太极文化内涵,兼具时代感与时尚性,设计成为多功能和高效便捷的现代太极砚台[5]。

3.1产品功能说明及尺寸设计使用功能。

根据上述功能整合,确定了产品功能的多样性,集搁笔、舔笔、研磨、容墨、润笔功能于一体,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基本的需求。

美学功能。

正如杰姆逊所言:“一切物品商品化,一切商品审美化”,好用的产品必须也是美的,即美是具体的,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太极砚台是以和谐统一等美的形式规律和符合实用性需要为设计依据,在设计师的手笔下成为审美对象,具有独特的外在形象特征,传达给消费者情趣信息,触发审美主体产生美好的审美体验[6]。

情感功能。

情感是深层次的功能,通过对太极砚台的颜色、材质、外观、点线面等元素进行整合,通过声、形、意等方面影响人的感受,从而产生联想,达到物与人的心灵沟通[7]。

以现有产品参数为尺寸参考依据,分别设定长宽高基本尺寸以及壁厚,见表1。

方案。

产品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造型草图设计方案图3 古之方正砚台3.2概念设计根据砚台的设计目标,通过头脑风暴法、模拟情境法等方法进行概念设计,通过对二维草图反复修改,确定了以顶视图作为草图的参考视图,有利于分清砚台的功能分布和造型轮廓,挑选出四款具有代表性的3.3方案定性评价四款方案都是围绕设计目标,功能整合为结构基础,实现多种功能前提下的外观造型设计。

1、方案A。

古语云:古之石砚,以方为贵,浑朴为佳。

外轮廓采用古代风行的方正形,是典型的规矩形砚,横竖交错,尺度严谨,造型端庄,庄重沉稳且力度挺拔,渗透出理性之美[1]。

功能布局规整,但太极元素体现的略显不足,令人无法产生自然而然的联想。

古之方正砚台如图3所示。

2、方案B。

运用仿生学方法进行设计,像印有太极元素图案的蜗牛,当设计与自然完全融合,就会产生一种与生俱来源于自然的魅力,从仿生的角度触动心弦,创造出动情的感受,增加了太极砚台的趣味性[8]。

3、方案C。

从古代哲学天圆地方中获得灵感,在太极图案中融入方形元素加以变化,形成非圆非方又是圆是方的视觉感官体验,给人耳目一新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但润笔区域过大,导致墨池过小,影响研磨功能的有效发挥。

4、方案D。

如图4所示,通过太极图案推演而来,外轮廓和内轮廓共同构成一大一小的太极双鱼图案,静态的图案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动感,双鱼图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逆时针旋转游动,体现出太极图中阴阳、变化、吉祥的内涵,传神且辨识度高[9]。

对上述四款概念设计方案的造型美感、创新性、人机性、太极元素体现度、加工性的优缺点进行雷达图分析,方案D 的综合评分最高,如图5所示,以该草图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入设计。

产品的比例尺度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种美的平 衡[10],即运用美的规律塑造造型,造型既严密,又富有节奏,似乎简单抽象实则充裕丰富多彩[11]。

材质选择白瓷,质感均匀细腻、高洁无瑕、雪白高雅,有清新脱俗之感。

白色是主流配色之一,认可度高受众广,砚盖上绘有蓝色的各式各样的圆圈,极富动感,时尚鲜活,整体色彩搭配干净明朗、沉稳含蓄,符合目标人群对砚台的色彩选择倾向。

搁笔处采用圆弧形凹槽,有利于毛笔稳固地放置,且圆弧形凹槽与墨池区域的空间不相通,保证了在不使用砚台时的密封性,减少了墨汁的挥发,给消费者带来了多方面的使用体验,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体验需求[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