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1999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5.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指位于山东半岛的一系列城市,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
海等。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辐射力,对周边城市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进行测算研究。
辐射力是指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综合发展能力,它表现为城市对周边地
区的辐射、吸引和影响能力。
辐射力测算是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评估城市的辐射力大小,常
用的指标包括人口规模、经济产出、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文化活动等。
我们以济南为中心城市进行辐射力测算。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较大的
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根据测算,济南市的人口规模约为1000万人,经济总产出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
济南市还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研
究机构,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济南市还举办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
文化活动和展览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辐射力。
以上仅是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几个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的一些例子,其他城市如潍坊、威海等也具有一定的辐射力。
通过对这些中心城市辐射力的测算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城
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也有助于促进城市间的
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1b78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2.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个城市聚集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等主要城市。
这个城市群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辐射力。
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辐射力是指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和影响能力。
辐射力的大小可以从城市的经济、产业、人口、交通等多个方面来衡量。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指标来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经济指标是衡量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城市的GDP总量、GDP增长率、财政收入等指标来评估一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
还可以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企业数量等指标来衡量城市的产业辐射力。
人口指标也是评估城市辐射力的重要考量因素。
人口的数量和流动性对城市的辐射力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从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率、人口流入流出指数等方面来评估城市的人口辐射力。
城市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是评估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指标。
这些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吸引力。
我们可以从城市的教育机构数量、医疗机构数量、文化设施数量等方面来评估城市的公共服务辐射力。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建议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d92fab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6.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建议嘿,山东半岛城市群啊,就像一个潜力无限的超级战队,每个城市都是有着独特技能的队员。
首先呢,交通就像这个超级战队的传送门系统。
现在虽然有一些交通线路,但咱得把它变得更酷炫,就像那种能一键直达的超级通道。
要是能把高铁、轻轨啥的打造得像超级马里奥的管道一样四通八达,那不管是青岛这个时尚的都市潮人,还是潍坊的风筝小能手,都能快速串门啦。
城市之间的合作就像是组队打怪升级。
不能各玩各的,得像一群蚂蚁抬大象一样齐心协力。
比如说青岛有港口的优势,那就拉着日照等小伙伴一起,把对外贸易这块蛋糕做得像摩天大楼那么大。
产业发展呢,可以像做菜一样搞出特色菜谱。
济南就像那个沉稳的大厨,掌握着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这些大菜的烹饪秘诀。
其他城市就像小厨师,各自做着自己的拿手菜,像威海的海洋产业那道菜就得做得像海鲜盛宴一样诱人,然后大家把这些菜拼成一桌满汉全席,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吸引食客,哦不,是投资者。
人才吸引方面,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变成一个巨大的磁石,而且是那种超级强力的磁石,把全国各地的人才像小铁屑一样吸过来。
要给人才的待遇就像给超级英雄的待遇一样,好房子、好福利都得跟上,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就像掉进了蜜罐里的小蜜蜂。
旅游发展可以玩点夸张的。
把泰山打造成“地球最高峰”的概念,当然这是一种趣味说法啦。
加大宣传,让全世界的游客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还有青岛的海边,要把它变成像童话里的黄金海岸,到处都是好玩的、好看的。
在环保方面,不能让污染像恶魔一样破坏这个超级战队的美好家园。
要让城市绿得像翡翠一样,天空蓝得像宝石一样,空气清新得像山间的清泉一样。
教育资源也要共享起来,各个城市的学校像一群友好的精灵,互相传递知识的魔法。
这样整个半岛城市群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棒的教育魔法加持。
城市规划得有点创意,不能像搭积木一样乱搭。
要像设计艺术品一样精心规划,让每个城市的角落都像一幅美丽的画。
文化建设要把山东的传统文化像宝藏一样挖掘出来,让儒家文化、齐文化等像超级明星一样闪耀,吸引人们来探寻。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728ee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c.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鲁政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第一章时代背景第一节重大意义第二节基础优势第三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发展布局第一节推进济南、青岛能级跃升第二节加快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三节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第四章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一节提升城市群消费能级第二节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第三节强化供给体系适配性第四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第五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第一节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二节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第三节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第六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第二节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第三节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第四节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第七章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第一节加快农业现代化第二节加快农村现代化第三节加快农民现代化第八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一节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第二节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第三节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第四节培育现代化机场群第五节织密四通八达公路网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第九章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区域创新中心第二节培育创新型企业群第三节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第十章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第二节打造全球海洋经济中心第三节打造优质高效农业中心第四节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第五节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第六节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第十一章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第一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二章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二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第四节打造文旅融合高地第十三章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第一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第二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第三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群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第十四章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第一节建设长久安澜示范带第二节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第三节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第十五章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第一节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第二节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第三节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第十六章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第一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第二节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第三节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第十七章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第一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第二节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第三节显著增强碳汇能力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第十八章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第一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第二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第三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第四节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第五节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第六节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第七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第十九章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一节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第二节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第三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节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第六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二十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二十二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山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到山东调研视察,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寄予厚望重托。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527f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环保政策与措施
01
空气污染控制
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 ,对排放进行限制,并鼓励使用 清洁能源和减少交通排放。
02
03
水资源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
政府加强了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 管,推动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并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政府采取了土地使用审批制度, 对污染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并 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详细描述
济南都市圈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山东半岛南北交通的重 要枢纽。该区域以济南为中心,各城市之间交通便利,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经济 联系和人文联系。
青岛都市圈
总结词
青岛都市圈以青岛为核心,包括威海、烟台、日照和潍坊等城市,是山东半岛重 要的沿海经济中心。
详细描述
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港口条件。该区 域以青岛为龙头,各城市依托海洋产业、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等优势,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产业链和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
2023-11-13
contents
目录
• 山东半岛概述 • 山东半岛城市分布 • 山东半岛城市经济发展 • 山东半岛城市人口与城市化 • 山东半岛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 • 山东半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山东半岛概述
地理位置与范围
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 起烟台,南至日照,东临黄海,
人口流动
山东半岛地区的人口流动较为活跃,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农村地区 的人口向城市转移,而一些城市的人口也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向其他城市流动。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
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快,特别 是在近几十年中,城市人口的数量迅速 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的需要,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 势。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潍坊发展战略的开题报告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潍坊发展战略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7e18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6.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潍坊发展战略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北沿海城市群中重要的一个城市群,由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淄博等城市组成,是鲁东地区的经济、文化、
政治中心。
其中,潍坊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经
济带和鲁东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沿海地区的重点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特别是潍坊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
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但同时,潍坊市的发展仍面临困境和挑战,如高新
技术产业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度不高等等。
因此,研究潍坊市发展战略,提出可行性建议,是当前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潍坊市发展战略的思路和方向,为
潍坊市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支持,从而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经
济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潍坊市当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等方面。
2.研究潍坊市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如何发挥潍坊市的区位优势
和资源优势,解决潍坊市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提出针对潍坊市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方向,包括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通过搜集和整
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潍坊市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促进潍坊市的长远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区域的城市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2c7f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1.png)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山东半岛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人文景观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地理位置、分布特征、相互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山东半岛城市地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地理位置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徐州,东临黄海,西依泰山。
山东半岛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和山地组成,其中平原面积广阔,约占半岛总面积的3/5。
山东半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
半岛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大沽河等。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位置受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系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位于海岸线附近,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济南、淄博等城市位于平原地区,交通便捷,有利于经济发展;临沂、潍坊等城市则位于沂河、沭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二、城市分布特征山东半岛城市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群分布:山东半岛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
此外,济南都市圈和鲁南城镇群也在快速发展中。
2、城市文化传承:山东半岛历史悠久,各大城市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例如,济南是“泉城”,青岛是“音乐之城”,烟台是“葡萄酒城”,威海是“卫生城”等。
3、城市经济发展:山东半岛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
例如,青岛的海洋产业、烟台的葡萄酒产业、潍坊的制造业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城市相互作用山东半岛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产业链的相互衔接:山东半岛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比如,青岛的家电产业与潍坊的制造业相互配合,烟台的葡萄酒产业与济南的食品加工业相互支持。
这种产业链的衔接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2、城市资源的共享:山东半岛城市间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
城市群集聚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城市群集聚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d789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1.png)
一、引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合理的城市群集聚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陈雨欣1,苗成林1,2(1.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0;2.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摘要】城市群的集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能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活力,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并探讨其影响与作用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2011—2018年面板数据,使用莫兰指数计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再运用AcrGIS 软件绘制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态势演进表,最后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会抑制周边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集聚效应;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滞后模型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24)01-0038-11收稿日期:2022-11-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习惯领域视角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耦合演化及效应评价”(51774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7150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技术创新驱动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演化机理与政策优化研究”(72173073);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精准助力烟台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多学科交叉体系建设”(2021XDRHXMXK06);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皖北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2022CX2155)。
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53db5ec58f5f61fb6366607.png)
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总论1.1规划名称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2任务由来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高、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地区。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研究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聚集的态势逐渐显现,卫星城镇逐步发展,以交通干线为主线形成的城市带和产业带逐渐形成,城际间客运需求大幅增加。
虽然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网络,但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幅增加的过境客货运量、城际客货运量和区域对外中长途客货运量,既有交通方式能力已经或即将不足,必须发展新的交通系统。
城际铁路具有全天候、运能大、用地省、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公交化等优点,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建设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能大的城际铁路可以改善交通结构,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运输方式,并通过大型换乘枢纽与市内轨道交通很好地衔接起来,实现了立体换乘甚至是零换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运输方式的选择。
建设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际铁路,能有效地解决区域交通运输瓶颈、提高通勤速度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必须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既是缓解区域主要通道运输紧张状况、满足城际客运需求的需要,也是优化城际运输结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评价范围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涉及山东省内14个行政区域,评价对象涉及到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素,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影响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其影响范围也相差较大。
因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既要考虑不同的环境要素,又要考虑不同的建设方案。
山东半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东半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f3e0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c.png)
山东半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山东半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研究背景与意义】山东半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强省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济南岛城市群等战略的实施,原本分散的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将逐步向一体化、一体化向深度融合发展。
如何实现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配套,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化布局,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1.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重点分析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地理、人文和产业等方面特征而并不是单单针对其中某个特定的城市进行分析。
2.山东半岛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机制分析: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互动机制分析,以及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3.山东半岛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及未来展望:重点分析产业和城市间的融合方式和实际应用,同时从未来角度展望协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研究方法】文献综合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通过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对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群互动进行全面分析。
【预期目标】1.初步了解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互动机制和协同发展路径。
2.为山东半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3.在地方发展路径、各种区域合作或者国家制定相应的方案,确定有关的政策、制度、机制和模式,促进产业 clustered和城市群互动共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计划及进度】1. 前期调研与文献阅读(1个月)2. 数据收集与整理,对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2个月)3. SWOT分析及相关模型的构建,推理协同互动机制(1个月)4. 结合实地案例探究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路径,并对未来进行预测(2个月)5.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1个月)【论文结构安排】1.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3. 第三章:山东半岛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机制分析4. 第四章:山东半岛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5. 第五章: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6. 结论7. 参考文献。
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哈长城市群
![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哈长城市群](https://img.taocdn.com/s3/m/e924f5c8ed630b1c58eeb5b0.png)
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哈长城市群作者:暂无来源:《现代家电》 2016年第21期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 1.1亿人,而且还在迅速增加。
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
按照规划,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京津冀城市群的家电经销商特色鲜明.经销商融入电子商务时代的脚步更快,传统经销商的020平台式家电经销模式开始显露头角。
部分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的步伐加快,已经在把服务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经营。
很多经销商的自建专卖店渠道已经小有规模,并形成自建渠道与大卖场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体系。
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品牌商也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对此城市群中经销商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使之互联互通,以形成强大的商业势能,做好消费引导,形成市场规模的全面提升。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和淄博8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
在山东半岛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这8座城市被穿成一条颇具规模的城市链.是黄河经济带与环黄海经济区的日韩等发达国家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出海门户。
紧附在这条城市链上的各类经济区和相当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制造产业带。
是山东省城镇最密集、生产力也最活跃的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山东的优势。
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家电品牌优势明显,即有海尔、‘海信这样的知名家电品牌,又有日日顺这样的渠道品牌,还有临沂这样大型的批发型市场。
过去,由于本土大家电品牌的强势影响力和小家电及安装类电器相对较弱的特点,小家电及厨卫代理商的影响力较弱,随着安装类产品的服务优势日渐明显,.厨卫代理商的经营规模近几年得到快速提升。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42e4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a.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山东半岛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处东经118°,北纬34°。
其南临黄海,北接渤海,西邻胶东半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各界关注的焦点。
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是评判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市的辐射力体现了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影响力和辐射力。
测算和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情况,对于了解山东半岛地区城市发展状况、制定相关政策以及优化城市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为了解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中心城市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依据。
2.为了优化城市布局和发展策略:通过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比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为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增强城市影响力:通过辐射力测算研究,可以深入挖掘中心城市的特色和亮点,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形象,推动城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二、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中心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相关数据,包括城市GDP、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创新指标、文化产业收入、教育资源配置、医疗机构数量及医疗水平等多方面数据。
2.指标选择:结合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指标,筛选出能够全面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定量指标,如人均GDP、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文化创意产业收入比重、教育资源配置指数、医疗行业发展指数等。
3.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84a5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c.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半岛地区集中连片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在这个城市群中,有多个中心城市,它们在区域内具有辐射力,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辐射力是指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影响力。
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经济方面,可以从中心城市的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等方面来衡量。
中心城市的GDP总量越大,增长速度越快,说明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越大。
可以通过收集该城市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具体的数值。
在社会方面,可以从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方面来衡量。
中心城市的教育资源是否丰富,医疗设施是否完善,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多样,都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数据的方式,评估中心城市在这些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人口流动也是衡量中心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指标。
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越大,人口流入越多,说明这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越大。
可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和迁移数据等来分析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情况,从而判断其辐射力大小。
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等,这些都会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产生影响。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进行全面测算和研究。
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大小,为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城市群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https://img.taocdn.com/s3/m/349fb8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4.png)
山东半岛西以泰山为界与黄河接壤,北以黄河南堤为界,西南部与淮河流域相接。半岛东半部三面临海,西 连华北大平原,属温暖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与淮河流域相近,夏热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风,秋旱少雨, 东部及沿海受海洋影响。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88毫米,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在 1000-1200毫米之间。
周朝建立后,山东半岛地区逐渐被纳入了周朝的版图,太公姜尚受封于此地,建立了齐国,残存的东夷文化 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齐文化。自周朝起,齐文化取代了东夷文化,成为了先秦时期山东半岛地区的主要 文化形态。
齐地文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殷商时期,最晚始于公元前1300左右,到齐国建国。此阶段的齐地文 化主要是氏族和部落文化,称之为先齐文化。第二阶段是自秦以后特别是汉朝到隋朝的800年间。此阶段齐或郡 或国,但此阶段的齐地文化是齐国被秦灭亡后的齐国文化遗存,称之为后齐文化。
时至秦朝,秦始皇在位十二年有五次出巡,其中三次出巡山东半岛。秦朝齐人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中国航海 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载入史册的航海家。汉朝汉武帝七次巡海,七次都到了山东半岛。山东半岛奠定了中国航海 业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基础。
四大名楼
四大名楼
蓬莱阁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创修于宋嘉佑六年。它与弥陀寺、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三清殿、 吕祖殿等古建筑共同构成一个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蓬莱阁
半岛的地域环境,以它三面临水而有别于一般沿海地域,同时又以它的一面接连内陆具有经济腹地而有别于 岛屿。因此它既以陆地为依托,得益于内陆经济腹地资源,又依托漫长的海岸极其充分地利用着广泛的海洋资源。 在山东半岛考古发现的6000多年前的航海文化遗存,表明这里先民很早就开始了沿岸航海,夏代,海外航行能力 进一步提高,建立起一条从山东半岛出发,沿渤海海峡经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海上航线。西周时期,山东半岛 的莱夷部族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航海经验。
中国最大的半岛是什么
![中国最大的半岛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ffcae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6.png)
中国最大的半岛是什么“中国三大半岛”你听说过吗,分别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其中哪个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你知道吗?店铺现在分享中国最大的半岛相关资料。
中国最大的半岛简介山东半岛(Shandong Bandao或Shan-tung Pan-tao)中国三大半岛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的半岛。
山东半岛有大、小山东半岛之分。
小山东半岛指的是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大山东半岛是寿光小清河口和日照岚山口与岚山头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两点连线以东的部分。
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全部以及潍坊、日照、东营、滨州的大部分或部分,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黄海(蓬莱以东海域)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
地理位置中国山东省东部伸入黄海、渤海间的半岛。
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丘陵、低山占总面积的70%。
丘陵海拔大多在200公尺左右。
有数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海拔500~1,000公尺,以崂山(1,130公尺)最高。
沿海有海积平原,面积不足30%。
半岛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岬角和岛屿。
是花生和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潍坊的萝卜闻名国内外。
烟台一带受海洋影响春季回暖较迟,苹果开花延迟到立夏以後,因而少受寒流侵袭,果树座果率高。
沿海盛产鱼、盐。
半岛东南的青岛为中国优良海港之一。
有纺织、机车车辆、化学等工厂。
夏季气候凉爽、又为旅游避暑疗养胜地。
山东半岛总面积为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半岛。
环境山东半岛城市群,指位于山东半岛30多个城市的集合,半岛城市群规划方案出台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
培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出台誓做经济增长第3极。
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
创新春潮涌半岛山东省半岛城市群企业注重技术创新。
滨州欲加盟山东半岛城市群目标:扩大半岛城市群腹地。
半岛城市群聚六成投资山东成重要制造基地。
个性就是生命力--建半岛城市群就应有一些个性鲜明城市。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8289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c.png)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山东半岛是中国东部的一个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进行测算研究。
我们需要确定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济南被认为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也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城市的辐射力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GDP总量来评估其经济发展水平。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GDP总量应该远远超过其他城市。
产业结构也是衡量中心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指标。
一个中心城市应该拥有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衡量城市辐射力的重要指标。
中心城市应该有完善的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我们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来测算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我们可以通过访谈企业主、政府官员和普通市民来了解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来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测算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辐射力测算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中心城市的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并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半岛城市群半岛城市群规划方案出台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龙头高昂群雄并起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下) ·培植高标号产业集群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上)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出台誓做经济增长第3极·[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创新春潮涌半岛山东省半岛城市群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滨州欲加盟山东半岛城市群目标:扩大半岛城市群腹地·半岛城市群聚六成投资山东成重要制造基地·个性就是生命力--建半岛城市群就应有一些个性鲜明城市·半岛城市群人才联盟逐渐浮出水面人才一体化来日可期·半岛城市群副中心--烟台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角色·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话题:环境硬优势与“人和”软力量·[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年内启动将组合1+7都市圈·城市群与凹陷带:县级市--半岛城市群峰的隆起带·[济宁]三个层次两条主线鲁西南济宁都市圈呼之欲出·山东规划鲁西南济宁都市圈济宁徐州争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一核两心壮大优势集群鲁西南打造济宁都市圈·济宁都市圈大盘敲定以济宁为核心菏泽枣庄为区域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由北京大学和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5月12日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待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正式实施。
战略定位为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增长极。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
将邹平纳入规划区域,主要考虑到邹平虽然在行政上隶属滨州,但因黄河的阻隔,与同在黄河一侧的济南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
规划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在次区域经济合作圈内,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
在全国范围内,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
空间结构为六级节点和三个城市联合区。
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按六个核心城市节点发展。
其中前三个分别是以青岛为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双中心城市,以烟台为区域副中心,促使烟台与济南、青岛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子区域的核心城市。
后三个节点是:以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为城市区中心城市;以章丘、青州、寿光、高密、龙口、荣成、乳山等为城市区副中心城市;以邹平、济阳、桓台、广饶、昌乐、昌邑、安丘、胶州、胶南、诸城、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文登、利津、垦利、莒县等为城市区优先发展城市。
在空间发展结构上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半岛区域城市发展主轴,以烟台-龙口-莱州-潍坊和日照—五莲—诸城—安丘—寿光—东营为区域城市发展次轴,形成区域内部密集分布的多条城市聚合带和空间紧密联系的济南—淄博—潍坊—东营、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三个联合城市区。
产业架构为三核先导六大产业集聚区。
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围绕胶济铁路沿线和沿海产业带沿线,形成“T”型架构的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三核先导”和六大产业集聚区:即东营—淄博的石化和医药产业带、济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带、青岛—日照的家电制造产业带、烟台—威海的汽车制造产业带、潍坊——即墨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的海洋产业带。
规划提出是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过青银、青红、日东、威乌等高速公路与经济腹地发生联系,使之成为各主要港口扩展腹地的主要通道;向北、向南主要通过京沪、京福、东营-香港、津汕、同三等高速公路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区进行联系,实现半岛城市群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直接连通,构建1小时交通圈,即从中心城市到各县(区)的单向平均行车时间为1小时以内。
铁路方面近期通过邯(郸)济(南)线西延,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一部分纳入青岛的腹地范围,远期以干线形式向西经长治、临汾、延安、宁夏吴忠与兰新线相接,使之成为与陇海铁路平行的干线铁路;修建从兰考到菏泽的铁路,从菏泽把陇海线客、货流接入山东路网;建设黄大烟铁路及滨州-德州铁路,加强半岛与环渤海其他地区及鲁西北的联系。
青岛城市区:构建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
规划提出青岛城市区的空间策略为:以青岛为城市区中心城市,高密为城市区副中心,即墨、胶州、胶南、诸城、平度为优先发展城镇,在空间上体现为以青岛为核心的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其中内层为即墨、胶州、胶南构成的半环,是青岛城市空间跨越式增长的主要容纳空间;外层为诸城、高密、平度构成的半环,这里是培育大中城市的主要带状空间,也是与其他城市区发生密切空间耦合联系的前沿,依靠这些城市的迅速成长并强化与城市区内外的空间联系,形成青岛城市区及山东半岛区域更为完善的网络城市体系。
济南城市区: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
规划提出济南城市区空间策略为: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改的同时,应有效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式扩张,保证城市外围开敞空间的完整性,将部分职能向章丘、邹平、平阴、济阳等中小城市转移疏散,形成济南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区的多中心结构。
在产业发展上,尤其要扩大第三产业尤其是咨询业、金融服务、技术产品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社区服务、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规模,成为半岛区域的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
凝眸山东半岛城市群①:全球视野的战略定位。
经济学家断言,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城市群。
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
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将成为赢得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
山东半岛正是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群。
搞好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增强全省竞争力、实现山东的跨越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省部论证,人们时有所闻却难知其详的半岛城市群战略规划图,终于有了较为详尽的版本。
然而,在山东区域发展的蓝图中,“半岛城市群”一词被赋予的,既不是自然地理概念,也不是行政区划概念,而是指“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和淄博8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
在山东半岛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这8座城市被穿成一条颇具规模的城市链,与此同时,紧附在这条城市链上的各类经济区和相当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制造产业带。
这是我省城镇最密集、生产力也最活跃的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山东的优势。
决策层目光锁定半岛:作出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对一系列重大机遇的及时把握。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中国成为新一轮外资集聚的热点地区。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竞争和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性集团化的新阶段。
除此之外,辽东半岛要借国家重振东北雄风之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第四极。
在西部的成都重庆之间,在东部的福州厦门之间,在中部的湖南长株潭之间……放眼神州,相当一批新兴的城市带正在迅速成长。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把半岛城市群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
2002年7月,在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的张高丽同志提出,要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编制。
2006年3月,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正式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韩寓群省长强调:我省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的青岛、济南、烟台等8城市,要形成现代产业和高素质人力资源集中、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科技文化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群。
6月份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推进半岛城市群发展,是增强全省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省委书记张高丽要求:“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如此关注半岛城市群,显然是因为山东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蕴涵其中。
从世界经济发展轨迹和世界产业集聚的规律看,海岸和铁路沿线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
而我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北京大学的周一星教授更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是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表现出自南向北依次递减的特征。
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得到发展后,按照规律性的判断,环黄渤海地区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
”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已经开始,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山东缩小与更发达地区差距的机会。
山东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位置,也是日韩两国的传统投资区。
依托沿海优势,承接国际资本,加快发展山东,这是天赐良机。
立足东亚是山东半岛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
拉动山东进入“快车道”的引擎:经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区域核心的竞争力。
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半岛城市群”无疑是最大的“闪光点”。
2002年,这一地区以占全省46.6%的陆地面积和42.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3左右的GDP,人均GDP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
半岛城市群共有30个设市城市、651个建制镇,分别占全省的62.5%、51.9%,城市化水平“九五”以来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在这片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青岛、济南和烟台3个年GDP1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巨人”,还集中了山东14个全国经济百强县中的12个,聚集着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50家经济开发区和9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包括海尔、海信、青啤、轻骑、浪潮、重汽、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在内的一大批“巨人”型企业。
半岛8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74.9%。
省建设厅长杨焕彩指出,广东的发展得益于珠江三角洲的率先开放,江苏的崛起在于苏锡常的超常规发展。
而珠三角、长三角都是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周边的带动力特别强。
半岛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龙脊。
推出“半岛城市群”正是源于这样的战略考虑--8个城市形成合力联合出击,发挥整体优势。
明天,我们的位置在哪里?过去,山东半岛地区一直被看成环渤海经济区的一个次区域,如今,把半岛城市群研究的视野纳入环黄海经济圈,这是一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