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申报研究方案
低年级(1-2年级):(1)利用多媒体光盘、网上动态的图编故事,讲故事,训练其口头表达;(2)适当阅读一些历史故事、典故、童话、诗歌、浅显的科普儿童读物,增大识字量,用一句话把自己阅读感受写出来;(3)每一年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3-4年级):(1)借助多媒体光盘、网上阅读材料独立阅读;(2)三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阅读量不少于30万字,(两年的总阅读量不小于45万字,略高于课程标准要求)(3)通过阅读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因而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本课题所指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是指: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实践的活动,以形成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多元化的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产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信息素养。

2019年市级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9年市级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与方法指导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申请报告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一) 课外阅读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相对于教材、课文而言,是课内阅读的必需的拓展和延伸。

广义的课外阅读指学生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去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电子文本等媒介,领会其内容,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

本课题所研究的范围仅限于阅读课外纸质书籍,不包括影视作品、电子图书等。

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

它会让生命个体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的熏陶,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精神生命的提升。

(二)兴趣与课外阅读兴趣1.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深入钻研、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就学生而言,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充分投入,刻苦钻研,自觉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所以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自身发展起巨大作用。

2.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指学生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督促下,有自觉自主读书的意愿和行动,是一种自主获取信息思想和行为,也就是对阅读的爱好。

(三)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是指能使阅读产生时效性的途径、策略和技巧。

二、课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的时代背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

每个公民只有进行终身学习,大容量获取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发展能力,时刻加强修养,才能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的阅读能力必定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的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理当担负起的历史责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但目前小学生的读书愿望、读书习惯存在问题,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会读书,无书可读。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这些目标都在呼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形成全民读书、全民学习的风尚。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拥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情绪表现也很健康快乐。

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往往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乐不思学”;不少小电视迷津津乐道于晚上的电视连续剧或精彩纷呈的动画片,书,令他们索然无味,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他们将小学阶段的黄金时光浪费于形形色色的扑面而来的精神诱惑中,因此,他们过早地戴上了厚厚的近视眼镜……家长痛心,老师疾首,甚至双方互相埋怨。

小学生的幼小心灵里也蒙上自责、矛盾、自卑的心理阴影。

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成了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探索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我校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背景1.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课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就不高了。

1.2课外阅读对小学长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更重要的是,阅读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二、研究目标2.1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阅读,而不是被逼着去阅读。

2.2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提高阅读质量,避免陷入“快餐式阅读”的陷阱。

三、研究内容3.1调查分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和需求,为后续活动提供依据。

3.2制定课外阅读活动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包括阅读分享会、阅读竞赛、阅读马拉松等。

3.3实施课外阅读活动在班级、学校范围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4评估课外阅读活动效果通过数据统计、观察等方式,评估课外阅读活动的效果,为后续活动调整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4.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4.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数据,为后续活动提供依据。

4.3实验研究法在实验班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观察学生的变化,评估活动效果。

五、研究进度安排5.1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1个月)5.2第二阶段:制定课外阅读活动方案(1个月)5.3第三阶段:实施课外阅读活动(2个月)5.4第四阶段:评估课外阅读活动效果(1个月)六、预期成果6.1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6.2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6.3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6.4为其他学校或班级提供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借鉴经验我想说的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咱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阅读推广,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使用阅读软件可以让小学生更轻松地接触到各类图书,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引导,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信息技术为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提升课外阅读能力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数字图书馆、互动阅读、阅读软件、阅读兴趣、网络资源、提升、合作。

1. 引言1.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到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网络课堂和远程教育等方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交互式学习等方式,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1.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小学生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完成学业所必备的技能,更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拓展思维视野、丰富内在世界的重要途径。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还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信息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一、利用数字图书馆和电子书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和电子书籍已经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载体。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而且,电子书籍具有便携性和互动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二、利用阅读类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阅读类APP也应运而生。

这些APP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以及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可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类APP,并引导他们使用这些APP进行课外阅读。

有些阅读类APP还提供了阅读记录和打卡功能,可以激励孩子坚持阅读,提高阅读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阅读资源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可以利用有声书、动画片和影视剧等多媒体资源,让孩子通过听、看的方式来进行阅读。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和知识点。

四、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加入阅读兴趣群或者论坛,在这些平台上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阅读体会、推荐好书、互相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五、注意引导和监督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和监督。

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资源和方式,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监督。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报告.doc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报告.doc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报告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项目一、选题建议我们认为,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学生的阅读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

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阅读习惯是在学校形成的,这是语文学科最需要的,因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生活发展打下丰厚的文化基础,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因为一些学生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好好阅读他们的课本是有好处的。

当然,学生课外阅读很少,他们的知识过于封闭、狭隘和单一。

他们经常害怕练习中的困难,他们的内容单调、枯燥、没有真实的感觉。

二、话题的定义和依据(1)话题课外阅读的定义:课外,校外。

阅读(书籍、报纸等))并理解其内容。

本课题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学计划之外进行的一种自主阅读行为。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语言改革都应该指向大量的阅读,因为只有当学生读得多了,语言积累才能成为现实,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发展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2)理论基础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倡少解题,多阅读,好阅读,好阅读,读全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阅读145万字”。

2.《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提出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

鼓励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向课内课外延伸,体现了当前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3.新基础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阅读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而且对国家和民族都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几乎世界上所有有强大生命力的人都是热爱阅读和擅长阅读的人。

"4、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记忆力强,理解力差。

注意力应该放在记忆相似的事情上,而不是分散到各种难以理解的事情上。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究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究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究摘要:在过去的小学阶段,教师把学习重心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课外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课外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重视语文阅读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的阅读,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优化,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并且在课余时间内进行了愉快的学习。

因此,文章就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引言一、小学语文课后的阅读状况(一)仍沿用常规的授课方法,过分注重考试结果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后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注重学习效果,以致在课堂上只注重提高学习效果,忽视了对学习者的引导,致使课堂上的阅读理解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将所有的工作都投入到了小学的教学中,以保证学生的考试表现为目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语文课后阅读活动时,老师们都希望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观念,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难以脱离“应试”的桎梏,不管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着教与学分离的问题[1]。

(二)对阅读技能与知识的缺乏思考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现状看,很多老师还在沿用着原来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习的进度和速度,注重对学生的测试和学习。

但由于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考试的需要,因此,不管是老师或同学,都没有足够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进行深度的阅读教学,也没有对老师讲授的方法进行反思。

从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的需求出发,在完成了相关的知识传授之后,学生需要在空闲的时候,根据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复习,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与常规的基础知识相比,阅读具有更大的弹性。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作者:苏强周明媚孟皖渝丁静王微邓冰丽卢二倩姬秀娟陈翠周青芬王军王德祥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11期【摘要】现代互联网,让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已经发生了非常突出的变化,他们在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载体、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媒体,或许对他们的认识能力、概念及认知,对青少年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影响。

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来对小学在校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外阅读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信息化教育教学中被应用广泛,为中国的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使读物图文并茂甚至还配备了声音、动画,创设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课外读物,孩子们的自我延伸阅读,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都不是同日而语的。

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优势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来说也有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以崭新的学习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将小学课外阅读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其优势也体现得更加明显,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基础。

1.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得丰富阅读资源。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资源相对纸质书籍更加具有其优势。

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提供丰富便捷的条件,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各种网站来获得自己需要的阅读资源,同时也能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老师及同学展开在线实时互动和交流,并实现对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料的传输和共享,打破了传统阅读形式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让学生在便捷、丰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概述2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概述2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青年课题《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影响研究》概述建设“阅读社会”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阅读量是衡量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已经是世界共识。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并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由于我校学生的阅读还远没有形成习惯,阅读能力还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规定,而且在语文教学中难以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几点,我校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

课题是指通过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课堂外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实践的活动,去发现、总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哪些方式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此课题意欲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立足社会、发展自我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题界定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本课题研究方向,我们对本课题关键词界定如下: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

特点: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

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包括四个方面:多读、精思、勤记和善用,具体为:正确的读书姿势、恰当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考想象、不动笔墨不读书、精心选择课外读物、读书质疑解疑、读书做笔记、对阅读积累积极运用等习惯。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是指通过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课堂外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实践的活动,去发现、总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哪些方式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立足社会、发展自我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作者:罗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9期自本课题《小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研究》2015年12月15日立项之后,我校课题组成员在这一年的研究探索中,在我镇全体学生在近4年来的每晚30分钟阅读课中大胆实践,反思研究,创新思索中,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开展的各项,班级活动,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收获,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1.现在孩子们的学习负担普遍比较重,由于升学的压力,导致从低年级就力抓教学成绩,压得同学们喘不过气来。

2.新兴产业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得大量的时间被占用。

3.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未能达到《课标》要求。

4.对阅读的重视性不够。

5.学生对书籍种类的认识性还不够全面,准确。

二、课题的界定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从课外阅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三、理论依据及意义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吉姆.特利里斯曾经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

”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总目标明确规定: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1.符合新课标中对语文阅读提出的要求。

2.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为学好语文夯实基础。

四、研究的目标(一)通过研究,改进培养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确保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达到或者高于《课标》要求;(二)通过研究,提高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三)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在课外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对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1. 引言1.1 信息技术对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为小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阅读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还提供了便捷的获取途径,让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同时,互动式学习平台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智能化推荐系统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虚拟现实技术为小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他们仿佛置身其中。

此外,在线学习社区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与他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继续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能够更加愉快、高效地进行阅读学习。

2. 正文2.1 数字化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数字化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数字化资源进行阅读学习,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阅读选择。

相比传统纸质书籍,数字化阅读资源可以涵盖更广泛的内容,涉及各种题材和知识领域,满足小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数字化阅读资源的便捷性也为小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阅读方式。

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访问数字化阅读资源,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在家里、学校、甚至在公交车上,小学生都可以轻松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数字化阅读内容,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和效率。

数字化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灵活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 互动式学习平台的促进阅读兴趣互动式学习平台是信息技术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互动式学习平台,小学生可以与书籍、课文进行互动,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性。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成为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落实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以及技能的指导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基于此,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将其与教学内容和基本学情结合到一起,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能够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推动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探究中,并从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借此,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展示,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大家在情境中对阅读产生兴趣,继而主动投入其中,有效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以《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为例,考虑到该课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所以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了诸多相关的音频以及与自然界相关的图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大家闭上眼睛,之后播放了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鸟叫声,并要求大家仔细听,在听完后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哪些声音,从而借此为大家创设了一个“自然”情境,并顺利引入了该课阅读文本。

在兴趣的推动下,小学生的阅读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这一基础上,我还提出“你能在阅读中找到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除了课文中所提到的声音,大家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进一步为大家指明了阅读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能够将课文与现实连接到一起,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微课导学,培养深度阅读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颇受教师们的喜爱。

微课是教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视频录制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碎片化学习内容的呈现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将大家引入对特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1)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1)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活动,是学生有着浓厚兴趣的一种教学活动。

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这种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

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

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

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这个标准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这种特有的优势来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呢?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一、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

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否则,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就形同虚设,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为主。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视听效果,充分利用网络中具体、形象的声、像资料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外阅读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多媒体网络中的阅读资源具有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迷人的语音、绚丽的色彩等特点,往往能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心。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课题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课题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现实背景及意义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开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教学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时空界限。

“传统教与学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变革。

〞这场教育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与学习方式重大变化,更重要是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与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面对急剧变化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剧烈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方式变革,充分开展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学习与开展提供丰富多彩教育环境与有力学习工具。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局部,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根底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自有它目,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历。

〞由于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比拟严重地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看得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课本看得多,课外阅读少;指定阅读多,自主阅读少;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等诸多问题,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与兴趣,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低,学生知识面窄。

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根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可以让读物图文并茂甚至配有声音、动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潜能,多媒体形式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等“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电子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从而使有意识学习活动与无意识学习活动相结合,充分地调动孩子们求知自觉性与积极性。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引导选择优质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技能等方面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引导选择优质阅读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的阅读引导和优质的阅读资源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

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如电子书、有声书、网络阅读平台等。

在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源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也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阅读评价工具,如电子阅读记录、在线阅读测评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二、激发阅读兴趣信息技术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更生动、更有趣的阅读内容,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利用电子书的音频、视频功能,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借助移动应用与互联网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游戏化阅读体验,通过互动、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参与阅读社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三、提升阅读技能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小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软件等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辅助功能,如词典查询、生词标注、阅读笔记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辅导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和辅导建议,帮助他们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训练。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而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巧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影响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更广泛、更多样的阅读资源,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小学生通常只能接触到一些纸质书籍,而这些书籍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有限的。

而有了信息技术,小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网络小说、网站文学等形式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阅读资源,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信息技术通过提供更多样化、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能够吸引小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

传统的纸质书籍在形式上相对单一,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录音、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将阅读内容呈现给小学生,使得他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

信息技术还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小学生提供更个性化、更精准的阅读指导。

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小学生往往没有很好的指导和引导,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个性化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阅读推荐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1. 利用电子书和网络资源丰富阅读内容通过给小学生提供电子书、网络小说、网站文学等多种多样的阅读资源,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阅读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这些电子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保持内容的新鲜和时效性。

2.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通过有声读物、互动游戏、动画视频等形式,为小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4.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阅读内容,通过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不同风格的文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极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

“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

叶圣先生早就指出:“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看得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课本看得多,课外阅读少;指定阅读多,自主阅读少;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等诸多问题,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和兴趣,妨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低,学生知识面窄。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让读物图文并茂甚至配有声音、动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多媒体形式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等“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从而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充分地调动孩子们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网络交流,或是组织小组讨论、全班探究以加深理解,以切实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传统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自己搜罗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既加重教师负担,且阅读材料数量太少,纯文字性材料又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效果往往不佳。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课外阅读资料,由孩子们自主扩展阅读,不论是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当前应突出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开展数字化教育、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学校都围绕“数字化”、“纵横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一主题,在教育教学领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试点和实践。

阅读能力是人的社会化,是人们适应社会生存、实现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必需能力,当前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课程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同样,它也是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重要手段和技术。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整合,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

但我们经过认真学习和分析,发现这类研究要求的实验条件相对较高,如80%的学生家里要能有上网的电脑,有的甚至要求教室里的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而且开展研究的对象也仅限于实验班。

高标准的实验条件,相对狡小的实验围,让这些研究成果走进我们当前普通的乡镇学校,还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整合,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校还是侧重于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程容的整合,整合的成果大部分是一些经典的课例。

这些经典的课例,自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对于常态的课堂,却不具有推广作用。

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是基于我们大部分普通实验小学、中心学校的条件,在常态的教学环境中,面对每一个在校的学生所开展的研究。

本课题的提出符合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将有效地促进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三、课题的涵和与理论基础(一)课题的界定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本课题研究方向,我们对本课题关键词界定如下:信息技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

特点: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

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积极地、主动地阅读倾向,并能较持久的保持良好的阅读情绪状态。

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具有感性认知积累、在关系理解、鉴赏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的能力。

本课题所指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是指: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实践的活动,以形成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多元化的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

(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日益扩大其影响。

[1]2、新课程理念引领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英特尔”未来教育理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强调重点围绕学生和教师如何利用技术,通过研究和交流以及运用卓有成效的策略与工具来增强学习,这正是现代教学观。

Intel未来教育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从获得知识转变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教学的目的从传授和掌握知识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in tel未来教育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下,学生自觉参与课外阅读,写出读书收获,制作演示文稿、。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定是人人参与、主动学习。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也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基于设计研究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简称DBR[2] [3],它是一种在真实自然的教育情境下而非在实验室情境下开展的教育研究和评价,包含多元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质的和量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且是一种重复的设计与评价循环,教育干预随着研究进程的需要而不断做出调整,是一种循环的研究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提供首批课外阅读资源,将课外阅读资源出示在专题学习和学校多媒体教室中给学生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征求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根据收集到的意见改进课外阅读资源本身,并将改进后的资源继续给学生使用,继续收集意见和建议,直到总结归纳出小学生不同阶段对不同读物的兴趣以及这些读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程度,并制作出相对完美的课外阅读资源为止。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产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信息素养。

2、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准多媒体计算机及Internet网络与学生课外阅读最佳的切入点,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外阅读指导板块样式。

3、通过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适合小学阅读教学的Inte rnet的学习环境,构建校园网络系统下阅读学习专题和多媒体课外阅读资源库。

4、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收集诗歌、美文等,进行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构建一套课外阅读机制。

五、课题研究的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阅读欣赏的主体。

如果我们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加强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用智慧点燃智慧,用心灵沟通心灵,用创新激活创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学会欣赏、鉴赏,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语感,增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研究,具体研究容如下:(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传统文字阅读,小学生往往感到厌烦,运用网络多媒体动画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和文字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小学生阅读文章像看动画片一样,阅读兴趣非常浓厚,这种阅读方式特别是对哪些不爱看书的孩子非常有效。

同时,网上教师大量精心准备的阅读容,超的阅读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通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阅读与写作要求还是很高的。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构建课外联系,校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我们拟定在研究过程中达到如下阅读目标(此研究目标略高于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目标)。

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低年级(1-2年级):(1)利用多媒体光盘、网上动态的图编故事,讲故事,训练其口头表达;(2)适当阅读一些历史故事、典故、童话、诗歌、浅显的科普儿童读物,增大识字量,用一句话把自己阅读感受写出来;(3)每一年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