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时全兴
清代早期王时敏十二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清代早期王时敏十二幅绘画作品赏析(下)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朝初期。
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
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
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
王时敏的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和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
我这里主要介绍王时敏作品。
王时敏,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
明代的大学士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
从荫官到太常寺少卿。
时敏系出高门,文采早著。
鼎革后,家居不出,奖掖后进,名德为时所重。
明季画学董其昌,时敏少时亲炙,得其真传。
於黄公望墨法,尤有深契,暮年益臻神化。
爱才若渴,四方的工画者踵接于门,得其指授,无不知名於时,为一代画苑领袖。
康熙十九年卒,年八十有九。
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王时敏的传世作品有《秋山白云图》《丛林曲涧图》《春日山水图》《松溪卜居》《仿黄公望山水》《落木寒泉图》《浮岚暖翠》《花溪渔隐》《仿王维江山雪霁图》《秋山图》《仿王蒙山水》《杜甫诗意图》等,并著有《西田集》、《疑年录汇编》、《西庐诗草》等。
中国山水画通鉴 三家鼎峙
三家鼎峙——中国山水画演变路迹探觅时间:2009-8-4 11:08:54 来源:文/孙丹妍点击:1356一、山水百世师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翟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继后尘。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之法始备。
——汤《画鉴》中国山水画第一个巅峰时代出现在五代、北宋,自唐末、五代荆浩奠定水墨山水画新格,继起者接踵,而以五代、宋初的关仝、李成与范宽最称翘楚。
关、范、李三人都生活在中国齐鲁关陕一带的北方地区,描绘的也是那里的自然风光,因此,他们被认为是所谓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被首推为北宋三大家。
由于当时的社会,无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在中国的北方,于是,北方的审美与时尚自然就成了全国的潮流。
与享有盛名的关、李、范三人相比,同时期南方江南地区的画家董源及其后继者巨然创造出与他们迥然相异的山水画风。
然而在12世纪之前董源并未受到重视,影响力也极其有限,但是在审美趣味,画家地位以及社会风气等的一系列转变中,他所代表的南方绘画传统逐渐占据了主导的位置,逮至元朝,他终于也被推上了与上述三人同样的崇高地位。
由是,中国绘画史写到元代,出现了不同内涵的两种“北宋三大家”的提法,一种是以北宋郭若虚为代表,指的是关仝、范宽与李成合称的“北宋三大家”,另一种则以元人汤为代表,指的是范宽、李成与董源合称的“北宋三大家”。
且不说“北宋三大家”两种不同内涵的转换,一部中国山水画史,浩如烟海,名家辈出,虽然关仝、李成、范宽与董源前皆有古人,后亦不乏来者,但比较兹四人的再造之功,虽古人不能方驾,来者亦难继后尘。
这是因为,此前的山水画尚未完全成熟,虽然崭露头角,终究初试啼声,而此后的山水画则已是水到渠成,呈燎原之势了,所以唯有此刻,乃是山水画将成未成的关键时刻。
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孙奇成
孙奇成石井玉树带暮烟136x68cm
成功书画家网11月22日讯由神州诗书报社、兰州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联袂举“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活动评选中,画家孙奇成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和书画网友的关注和认可,被评选为“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30位山水画家”之一。
孙奇成山雪欲睛 68x136cm
作为东北画家,孙奇成书画创作始终致力于对东北秋冬季相的艺术与文化解读。
他以家乡壮丽秀美的山川田园和纯朴的民风乡情为创作源泉,创作出版画和国画作品千余幅。
这些作品有的在国内外重要报刊和权威美术刊物发表,有的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有的被国内外堂馆和收藏家收藏。
孙奇成靠自学成才走上美术之路,是中国当代画坛崭露头角的山水画名家。
虽从政多年,但笔耕不辍。
以其独有的慧眼和艺术感知力先后开发了“青山沟”、“天华山”;两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家乡人民,得到了省、市、县政府的重奖,被誉为德、艺、业于一身的功勋艺术家。
孙奇成秋塘野趣 68x136cm
孙奇成,满族,号箐山草堂主,字山怀,白头山人,1946年生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乡,祖籍山东蓬莱。
中国版画家学会会员,辽宁省美协第五、六届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辽宁省丹东市美协顾问、鸭绿江画院院长。
(记者/苏娜)。
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盛国兴
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盛国兴盛国兴简介盛国兴:祖籍:江苏,徐州。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士,吉林省书协行书创作评审委员,吉林省民进书画社副会长,吉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协理事。
吉林省美协会员,吉林市文联书画院书画研究员。
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院士。
吉林市政协书画院院士。
吉林省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2006就读中国书法院,2007—2010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工作室高研班、山水课题班。
书法作品入:● 全国二届新人展。
● 全国首届书法百家精品展(吉林省仅一人)。
● 首届行草展。
● 首届扇面书法展。
● 第四届正书大展。
● 第四届全国篆刻展。
● 第四届全国书法楹联展。
● 第五届全国书法楹联展。
● 全国首届自撰自书楹联书法大展。
● 央视电视书法大赛两次优秀奖。
● 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 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七届获奖)●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
● 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 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
●入展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展览佳作奖(小行草)。
●世界华人书画展获三等奖。
(中书协、中美协主办)。
● 吉林省中日韩交流展。
●《历届全国展、中青展获奖作者书法集》● 《吉林省五十年文艺作品选》书法卷。
● 吉林省建国五十一周年书法展一等奖。
● 吉林省临贴书法大展金奖。
●应邀吉林—韩国书法交流展。
●应邀吉林—日本书法交流展。
●获亚洲艺术节书法评选最高奖。
●第二届吉林市七青年书法联展。
●入选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2013“嗣响竹山”纪念成多禄诞辰一百周年张运成师生书法展。
●2014应邀吉林、新疆、河北书法联展。
●2015吉林·马来西亚书法作品邀请展。
绘画作品入:●2009年花鸟画作品入全国十一届全国美展吉林展区。
●2010松江风情。
吉林省中国画、油画小幅画展览优秀作品奖。
笔演山河写西部壮美——闲谈时全兴先生山水画
时全兴先生与吴辰旭教授在成功美术馆西部山水的雄壮、粗犷、大气,自古画界鲜有所涉,因此也未有成熟的表现手法和传世的精品佳作可见。
西部山水在国画历史上也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了,然而这却给当代的书画家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画笔驰骋的疆场。
时全兴先生十余年来频频踏上西部高原,足迹走遍西部雄奇青山、漫漫古道,在西部自然的狂野、雪山、流云中寻觅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
扎实的中西方绘画基础,长时间的水墨实验探索,再加上画家行走在世界之巅深入自然后的静观体察、冥想苦思,所领悟出的山川云水奥妙,新的笔墨方法为他在画界奠定了地位。
时全兴画作(一)也正如著名艺术评论家、诗人吴辰旭先生评价时全兴先生的画作时所说:“时全兴先生的西部山水创作,在继承传统中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其题材的开拓上又带来了技法的创新,他的西部山水画作在中国山水画水、云、山的技法开拓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时全兴画作(二)且论时全兴笔下的山,近处山水亦多采用传统山水的笔墨处理方法,山石多可见斧劈之古法,又以墨和色彩晕染而成,山间点缀以西北祁连、昆仑常见的松柏之树。
而布局、点缀上又与传统山石、树木画法不同,而是更加贴近于西北自然山石的实况,草木随稀疏却也都是点金之笔。
而他笔下远山所用笔墨色彩却已与传统画法差别很大了,众所周知西部山水常年处于高海拔、极寒的环境中,山峦之巅多见积雪、冰川。
正如画家西行写生所见记述:“西部之行;东起滔滔黄河,经黄土高原,走西口,过贺兰,到千里草原。
西由青海湖,寻三江源头,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至巍巍昆仑。
”因此他画远山多用淡墨混以石青等色,常以留白擦染和天空背景的晕染烘托等手法造就昆仑巍巍之境。
笔墨幻化出令观者内心顿然激动、神奇、壮美的内心激荡。
再说他画水,顺黄河逆流而上觅其源头,流连于三江源和青海湖畔,眼中所见的自是与内地河流、大江、湖泽不同的清澈、明快的湖河之水,使时全兴笔下的水有了与众不同之处,也更加贴近西部之水的圣洁与奇妙了。
17位大师详细信息
画家1、1964年2月湖南常德生人,汉族, 职业毛体书法家,画家。
专攻竹、兰国画和书法创作。
现定居北京四馨堂-创作四季竹和兰花组画被国家收藏并作为国礼飘扬到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及海外地区台湾、香港、澳门。
所书写的毛体字堪称:"盖世绝"2007年拍卖起拍价四尺作品16000元。
2、范智新,生于江苏南通市,毕业于苏州桃花坞美术学院,后又拜著名山水画家尢无曲,耿颂九为师,近年又进修于中央美院,其擅长山水和工笔花鸟。
92年作品入选第二回中日名家联展。
96年获全国当代中青年书画展金星奖。
97年香港回归书画展获精英奖。
98年获全国首届…刘邦杯”书画大展一等奖。
2000年西北丝绸之路丹尼尔杯书画大赛作品一等奖。
他的作品画工精湛而古朴,细腻而流畅,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被日本,韩国,朝鲜,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3、蒙海兰,女,字逸心,号清心居士,生于1972年,广西桂林人,居所名为:“逸心苑”。
自幼酷爱绘画,并自学多年,后进修广州美术学院,多年来孜孜以求,潜心严习中国画,如田世光,王雪涛,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可染,颜伯龙等许多名家的作品和理论的入迷研究临摹,并注重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著力在传统,自然,自我的交融中抒发对花鸟世界的全新感受,他以花鸟为主,山水人物,动物为辅,笔墨,色调清新古朴至绚丽多彩,题材表现广泛,运用风格多样并恰到好处,其作品高古脱俗,令人赏心悦目,受到社会广大阶层的喜爱。
4、刘尚彬,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牡丹书画院副院长,洛阳牡丹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当选的100名工笔名家之一,中国工笔画研究会研究员,以工笔花鸟,工笔人物画最精彩,从事共避讳教育几十年,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多次举办工笔人物,工笔花鸟画展,每次均有新创作题材,作为实力派艺术家,其作品功力深厚,而且工笔画绘制时间长,相对写意作品更费创作时日,刘老师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且题材均雅俗共赏,不论自己典藏还是赠送他人都受到大家的欢迎。
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王国兴
王国兴山水画作品《山高水长》68cmX136cm
成功书画家网12月3日讯由神州诗书报社、兰州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联袂举办“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活动评选中,画家王国兴的作品入选展出,被评选为“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30位山水画家”之一。
王国兴的山水画始终围绕着乡土之恋展开,其代表性作品便是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情的表现。
在他创作的国画作品中,渗透着浓浓的乡情,在意象符号之间,在笔墨之间都漾溢着亲切的乡音和淳厚古朴的民风。
其用笔平实质朴,凝重单纯,用墨苍润兼备,虚实互动,可以
看出画家对自然的感受能力,对笔墨技法的敏感把握,对复杂画面的宏观控制能力,造成画面生机郁勃的势态和生生不惜的生命力的景象。
王国兴,1963年生于河北雄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院山水创研部副主任,2004年研读于首届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李宝林工作室。
2007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杜大恺工作室。
(记者/苏娜)。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赏析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湖南湘潭人。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徐悲鸿《群马图》2、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宜兴人。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张大千山水画作3、张大千(1899—1983),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国画家。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
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
上世纪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
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仿古画作可以乱真,“骗”过不少鉴别大师。
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刘海粟黄山画作4、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
汉族,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凤阳。
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
29期国画作品
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拍品展示:成功网拍第二十九期1号拍品推荐柴京津人物作品《吹箫引凰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40000元起拍价:10000元作者简介:1 柴京津,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八一书画院副院长,全国书画院协会副秘书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美术系列高职评委。
张万琪花鸟作品《春风》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价格评估:20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2 张万琪,1944年10月出生在浙江嵊州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理事,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文理学院副教授,绍兴中国画院副院长。
吕大江山水作品《山水清音图》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136*68cm 价格评估:26000元起拍价:8000元作者简介:3 吕大江,1966年生于河北省涉县,1990年毕业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王学仲、孙克刚、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曹德兆等先生,并长期随家父吕云所先生学习传统积墨法并努力开拓自己的绘画面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院附中副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教、天津青年美协副主席、荣宝斋中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委员、中国民盟盟员。
任正江花鸟作品《花艳惊春》该作品已在《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发表附保真收藏证书规格:68*68cm 市场价格评估:12000元起拍价:4000元作者简介:4 任正江,男,1965年5月生于安徽天长,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安徽省天长市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
作品展览标签
作者秦晖尺寸四尺对开作品名称山水价格简介1969年生,桂林市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桂林市文化局桂林画院专职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
作者宣兵尺寸四尺整张作品名称福到眼前价格简介1959年生、西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旅游联谊中心理事,《中国画家》编委、甘肃,金城画院院长,兰州画院专业画家。
作者王铁城尺寸四尺整张作品名称人物价格简介1942年生,北京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
先后在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市卫生教育所、林业部宣传司工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美协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作者张改琴尺寸四尺整张作品名称书法价格简介甘肃省庆阳县人,现任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
作者梁占岩尺寸四尺整张作品名称人物价格简介1956年生,河北武强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创作研究室副主任。
作者席时珞尺寸四尺对开作品名称书法价格简介1936年生,苏州省吴县太湖东山,现为新疆银行学校高级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者王坤和尺寸四条屏作品名称画鸟价格简介祁连山人,现为文化部侨联中国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京华蓝天书画院副连长,上海财富名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
作者陈徽尺寸尺八屏作品名称山水价格简介1959年生,安徽合肥,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基础教研室主任,美术学部副主任,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者彭国昌尺寸四尺斗方作品名称山水价格简介1955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工业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者景维新尺寸四尺整张作品名称花鸟价格简介1938年生,祖箱镇原,号三野小吏,自署静心斋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会员。
时鹤鸣-中国当代美术最具潜力画家
时红明, 《千竿交映近清流》年作品《陇上风》,入选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当今中国画坛亦不缺孜孜以求的追求者,让漫长的时光中有无数次忧伤而安静的凝望,但其中太多意趣平庸、跟风之类,少有新奇面貌者,读时鹤鸣的画,你就会觉得他的作品画风豪放、形式新奇、不落俗套,他的作品心境很高,不被当下世俗所惑,画笔在纸上的描绘过程是美妙的享受,可以领悟到自然得法,法从心出的和谐旋律,鹤鸣在艺术创作上有很大成就,他笔下的荷花,使人心旷神怡、神情愉悦、生活美满;他不是西方式的赤裸裸的直白描写,而是一副优韵的水墨画,开合交错、鬼影神行、采用象征、隐喻的中国式手法,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奏出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华彩乐章。
他的作品构图设色都别具一格,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读者不仅能愉悦心情,且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是难得的大师真迹,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非常大,不可多得,是收藏的最佳选择。
时鹤鸣是一位既有才华又很勤奋的画家。
他涉猎颇广,画路较宽,动物、花鸟、山水、人物都画,尤其是花鸟画是他的一个追求目标。
他在中国画的理论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古人云:“书画者,一要高品,二要学富。
胸罗万象,书卷气自然溢于其间。
”他多次到西双版纳享受那种天籁般的宁静、体验那淳朴的民情、感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风物。
每次写生回家,他都会邀好友一起看他的写生作品,并相互交流,以便今后更好地创作。
他认为写生的意义有两点:其一,它可以让画家用心感悟自然,把握自然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一种对生活的感动;其二,它可以作为画家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
这两点道出了写生的重要意义,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验证。
时鹤鸣现主攻工笔和写意花鸟画,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备受人们喜爱。
十几年来的潜心绘画,他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西画的一些元素。
他还常在作品上渲染其背景色彩,以丰富画面的厚重感和意境,可见他极为注重营造一种诗情画意。
在时鹤鸣的花鸟画中,我看到他画的荷花、梅花、水仙、桄榔果、还有不知名的山果、野卉等,种类虽多,却有样样不凡之感。
地质大学19春《中国美术赏析》在线作业12
地大《中国美术赏析》在线作业一1.[单选题]()被国际评论界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A.徐悲鸿B.齐白石C.吴昌硕D.张大千正确答案:——A——2.[单选题]《潇湘图》是()晚年的代表作。
A.荆浩B.关仝C.巨然D.董源正确答案:——D——3.[单选题]《六君子图》是()的作品。
A.黄公望B.吴镇C.倪瓒D.王蒙正确答案:——C——4.[单选题]宋山水画向写意转变的代表画家是()。
A.荆浩B.关仝C.王希孟D.李唐正确答案:————5.[单选题]吴道子被称为()。
A.“诗圣”B.“书圣”C.“画圣”D.“文圣”正确答案:————6.[单选题]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
A.阎立本B.尉迟乙僧C.韩滉D.韩干正确答案:————7.[单选题]吴道子的传世之作首推()。
A.《韩熙载夜宴图》B.《女史箴图》C.《清明上河图》D.《送子天王图》正确答案:————8.[单选题]在元代,中国绘画形成了第二个发展的高峰是()。
A.人物画B.水墨山水画C.写意花鸟画D.工笔花鸟画正确答案:————9.[单选题]宗炳的《画山水序》为山水画奠定的理论基础是()。
A.注重在山水画中体现人物的重要性。
B.对于山水的画法做出来标准。
C.将山水与情操品德、圣人哲理起来。
D.所见即所得。
正确答案:————10.[单选题]顾恺之之后人们对于绘画的评价标准变为()。
A.色彩的运用B.透视C.真实D.传神正确答案:————11.[单选题]徐渭最著名的作品是()。
A.《鱼蟹图》B.《墨葡萄》C.《四时花卉图》D.《黄甲图》正确答案:————12.[单选题]宋代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是()。
A.宋徽宗赵佶B.八大山人C.徐熙D.黄筌正确答案:————13.[单选题]世界上规模最大、洞窟最多的佛教艺术圣地是()。
A.卢浮宫B.故宫C.云冈石窟D.敦煌莫高窟正确答案:————14.[单选题]在唐宋时代,中国绘画形成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是()。
借鉴与再造——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关仝《山溪待渡图》之关系探讨
信息㊃文化研究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23.05.019借鉴与再造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关仝‘山溪待渡图“之关系探讨范士轩1,2(1.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受到太多的讨论与研究,其创作母题亦是备受关注㊂对‘溪山行旅图“与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作品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发现前者极有可能是从后者借鉴㊁变化而来的㊂文章从构图安排㊁物象表现㊁笔墨处理㊁意境营造等角度阐释了‘溪山行旅图“何以更加经典,同时从传统基础㊁造化元素㊁心源条件以及时代气息等方面对‘溪山行旅图“的借鉴与再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下中国画的修习与创作有所启发㊂关键词:范宽;关仝;‘溪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心源;借鉴;再造O S I D :中图分类号:J 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23)05-0120-07 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所画素材来源㊁师法造化所在多为后人关注与讨论,更有不少人实地考察㊁取证,却鲜有真正令人信服者㊂那么有没可能是参照前人作品㊁加入现实元素并经由个人心源的再造而来?笔者研习五代关仝的‘山溪待渡图“时发现与之相近之处颇多㊂一㊁二人和两图关系简说1.二人关系关仝,一作关同(约907年-960年),字号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五代后梁杰出画家㊂范宽(约950年 约1032年),又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㊂二人与李成同为当时北方山水流派的主要代表,被称为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1]14㊂史载关仝㊁范宽均曾师法荆浩㊂荆浩(约850年-911年),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内沁水(山西沁水县,另说为河南济源)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㊂由生卒年可知,荆浩去世时关仝才3岁左右,得其亲传画技的可能极小;而范宽则在荆浩去世近40年后才出生,更不可能得其亲授㊂故而可得出结论:关仝与范宽对荆浩的 师法 大概只能通过其传人或作品得其法脉,都算是荆浩山水精神的传人并成为北派山水的杰出代表㊂史料还说范宽也学习过关仝,而事实上关仝去世时范宽才10岁左右,得其面授的可能性也不太大㊂但毕竟相距不是太远,关仝又 驰名当代 [1]25,深爱艺术的范宽通过关仝的学生或作品来学习也便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关仝的山水画作对于范宽早期的艺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㊂如是,可推论二人关系,即均为荆浩画派传人,而范宽又从关仝处汲取了诸多的艺术营养,也算是关仝的传人㊂2.两图关系‘溪山行旅图“是范宽最著名的传世作品,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山溪待渡图“是关仝的山水作品,石质坚凝,林木繁茂,亦符合画史对其画风之记载㊂整体而言,两图的画风都具备明显的北派山水气象,详加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竟有着诸多相近之处㊂因二人所处时代之先后,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对关仝的‘山溪待渡图“应该有所参考与借鉴,但毕竟二作从构图气势到风格气息已有了巨大差异而成为两幅不同的作品,故以借鉴与再造来定位二者关系似乎更为合适㊂收稿日期:2023-05-10;修回日期:2023-07-05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一般创作资助项目(2023-A -03-015-239)作者简介:范士轩(1974 ),男,河南濮阳人,中国画研究生,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㊁特聘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研究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43卷 第5期 2023年9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43N o .5S e p.2023在此,详加审视与推究其关系乃至相关元素,必能给予我们诸多启发㊂二㊁‘溪山行旅图“与‘山溪待渡图“及关仝其他类似作品之比照最先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关仝‘山溪待渡图“的山顶形态有些熟悉,似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相近,于是便详加对照,竟发现了诸多相关处,现将两图(下文分别简称‘待渡“和‘行旅“)具体比照说明如下㊂1.山顶形态米芾‘画史“说荆浩山顶 四面峻厚 [2]196,范宽‘行旅“亦然(或与师法荆浩有关)㊂‘行旅“山顶最高处居中并向右稍低;左侧山顶相对稍低且向左趋低;右侧山顶更低于左侧,三者形成高低参差之节奏变化㊂‘待渡“的山顶高低走势与‘行旅“大致相同,只是右侧与主峰相离,中间部分斜度较大,整体不如‘行旅“紧凑罢了(图1A)㊂2.山峰主体‘行旅“的主峰山体最大块面的山头与‘待渡“中部山头的外轮廓非常相似,只是把下面拉伸并向上挤压且把山顶树法做了统一(图1B);再往上直至最顶端就是由‘待渡“上半部分压缩㊁开张㊁丰腴而成,尤其是中间山峰受到极度压缩(图1C),使得整个山体的顶部愈加紧凑而敦厚;‘待渡“两峰分离,‘行旅“则扩展主峰而挤压右侧并连在一起(图1D);另,左上方山体轮廓亦相近(图3E)㊂如此,‘行旅“中占三分之二的山峰主体即由‘待渡“中上部的山峰化来,不过更加开张饱满㊁更显敦实厚重㊁更具节奏韵律㊂米芾说 范宽山水,嵘嵘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 [2]148,以‘行旅“主峰参之,可谓恰如其分㊂左侧山在‘待渡“中以淡墨虚出,似为远山,而‘行旅“则实写于主峰之前,成为与中景的过渡,这样山峰主体就不至于太过突兀,同时形成大小块面对比并起助势之用(图1F)㊂‘待渡“最右侧中下部还有一近山与后山相隔,而‘行旅“则直接融之于山峰主体(图1G)㊂若非树木差别,‘待渡“中主体山峰与前面中景着实不易区分,而‘行旅“则把山峰下面大胆虚化为云烟,便产生了空间上的距离感㊁视觉上的高耸感与审美上的疏朗感(图1B㊁H)㊂3.底部巨石两图底部巨石的外轮廓也同样相似,尤其是左边趋向左上方的局部更是相近,只是‘待渡“中的巨石比较靠右且置于水中,而‘行旅“相对居中且向下出了画外(图1I)㊂另,画的右下角各有一石块不论外形轮廓还是角度趋势也非常相似,只是‘行旅“与其他石头相连而‘待渡“彼此分离罢了(图1J)㊂图1范宽‘溪山行旅图“与关仝‘山溪对待图“比较‘行旅“巨石后置一横铺而稍斜的山地(图1K),有别于‘待渡“,但关仝的另一作品‘秋江待渡图“底部却有极为类似的安排,地面轮廓㊁巨石甚至包括人物位置都几乎一样㊂(图2)图2两图底部比较4.中景与远山‘行旅“中景以溪分两边,基本同于‘待渡“中景主体㊂‘待渡“中景中部似与后山粘连,‘行旅“则稍右移并延至画外,且与主峰相离(图1H)㊂‘行旅“中景左侧似与‘待渡“不同,但与另一传为关仝的作品‘溪山幽居图“左下方山石的大形及后面道路乃至连向右前方的木桥何其近似(图1L㊁图3B)!甚至‘行旅“此处靠前的石头也与‘溪山幽居图“中下方的石头外形颇为相近(图1M㊁图3C)㊂再者,‘溪山幽居图“正中的巨石与‘待渡“中部巨石(包括石上大树)㊁‘行旅“的中景右侧部分也非常相似,尤其是‘行旅“此巨石左下斜出处更近于‘溪山幽居图“㊂或可认为,范宽‘行旅“此处一部分是由关仝的两幅作品的相近元素糅合而成的(图1H㊁图3A)㊂范士轩.借鉴与再造图3关仝‘溪山幽居图“局部二图主峰左侧都有远山且位置相近,‘行旅“中相对更实写而贴近主峰,一显其厚,二助其势㊂‘待渡“两峰间另有远山,‘行旅“中被遮挡了(图1N)㊂5.瀑布与溪流‘待渡“的瀑布从右侧山腰流泻而出,上部四跌后分两条而下,下面三分之一处再三跌又分为两部分;‘行旅“的瀑布位置近于‘待渡“,上部也是四跌,只是变成一条白练垂下,向下也是约三分之一处略了三跌便直接分作两条白线,整体更趋简洁而响亮,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经典的飞瀑绝唱(图1O㊁图4)㊂溪流位置也基本相同,只是范宽画的更加精细而灵动,并于溪上架桥,桥后溪流渐远渐隐㊂‘行旅“桥前的溪流方向㊁形态及中间大石块也颇类于‘待渡“;‘待渡“溪流右侧有树斜出相遮,而‘行旅“中则树出于左侧(图1P㊁图5)㊂6.树木与建筑‘待渡“下面的树丛被‘行旅“ 移植 到了右侧,与巨石组成中景的主角㊂二作树干均为双勾,都有根㊁疤,只是‘待渡“以不同的点画叶并简单敷色而‘行旅“则以略去色彩而以更具体多样的夹叶表现(图6)㊂二图山顶林木均以墨点画其概貌,‘行旅“较‘待渡“更具浓淡变化且极其简略地点勾树干大意,而‘待渡“则多以更具体的竖线表示,右侧山顶尤其明显(图7)㊂米芾说范宽 山顶好作密林 [2]76,看来渊源有自㊂整体而言,‘行旅“树更显自然生动㊂图4两图瀑布比较图5两图溪流比较第43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9月图6两图树木比较图7两图山顶密林比较‘待渡“左边巨石后有楼观建筑,右下山脚对着瀑布有几座茅屋,在‘行旅“里茅屋不见了,楼观更小也更复杂,被隐于中景山林之后,依然正对瀑布㊂有人说是道观,但其与左侧僧人相呼应,说寺庙或更为确切㊂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寺庙还是道观,与自然山水相融都是灵魂安顿之所㊁精神栖息之地(图8)㊂图8两图建筑比较7.人物与其他‘待渡“底部巨石边上有小舟横陈,隔水左上方有人赶驴待渡;在‘行旅“中则变为二人四驴的商旅组合自右向左而行,左边山林后一挑担僧人向右而来,两组人物路径不同㊁方向相反,但都 在路上 ,深契 行旅 主题㊂人物的活动实为画眼所在,其变更直接导致了画面主题的切换(图9)㊂图9两图人物比较8.笔墨特征晚唐五代时期,在山水画中表现山石质感的皴法开始出现,‘待渡“中已能明显地看到点皴的运用,可以说已初具 雨点皴 的雏形,只是范宽有意识地予以提炼为更具个性化的皴法符号,且以多层皴积使得山石更加坚实而厚重(图10)㊂‘行旅“中山石㊁树干的勾线用笔凝重厚实,亦颇近于‘待渡“㊂范士轩.借鉴与再造图10两图皴法比较因此,两图诸多的相近之处足以说明有其必然的内在关联 参考与借鉴㊂‘待渡“中的内容元素,被‘行旅“大胆借用并施以有机结合㊁巧妙安排与必要改变并毫无生硬拼凑之感,且在境界上更优于‘待渡“,此等借鉴与再造之功夫实在令人叹服!对于关仝的作品多有质疑甚至否定者,而由范宽的师法借鉴或可反证上述作品尤其是‘待渡“更可能是属于关仝的㊂三㊁‘溪山行旅图“何以更加经典在此,我们理当思考,作为参照㊁借鉴而来者何以能够更加经典而成为不朽的名作以下几点或是其因由㊂1.构图安排‘行旅“高宽比为2ʒ1,采用当时常见的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左右两边与底部物象大都出了画外,给人强烈的视觉张力,唯上部留有一定空白,使主峰给人一种向上的升腾感㊂相对简括的整体凝聚着非凡的撼人气势㊂近㊁中㊁远景1ʒ2ʒ6的物象比例造成视觉上的节奏跳跃感㊂几乎占画幅2/3的主峰高耸云天,令人印象深刻;中景整体呈横式,被溪桥分为大小两个块面,既不死板,又与前后形成对比;底部则巨石中卧㊁山路平铺,与中景相比更趋扁平而浑整,形成全幅 巨碑式 山水的底座㊂别具匠心的构图安排,使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雄伟㊁涵容㊁静谧㊁永恒之感㊂2.物象表现特别的构图能在第一时间刺激观者的视觉,而画中具体物象的描绘则是留人驻足㊁耐人品赏的关键㊂史载范宽 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 对景造意 写山真骨 [3]68㊂可知他对自然造化是经过了极其认真的观照与体悟的,纵然不现场对写,仅目识心记亦足以为山水写真传神㊂但看‘行旅“之山石,远取其势㊁近皴其质,形态结构刻画到位;树木干叶,多为双勾,品类有别,疤瘤无遗;瀑悬千尺, 溪出深虚,水若有声 [2]149;再看商队,前人赤膊执鞭引路,后人负物拿扇驱赶,驴驮重物,步履蹒跚,皆动态逼真,情趣盎然;另有僧人挑担,从容而行;寺庙廊檐,清晰可见 它们无不来自用心观察㊁至诚表达,心诚则意远,足以穿越时空㊁感通千年,所以今天的我们仍能被深深感染㊂3.笔墨处理画面笔墨的运用与处理是作者内在的审美素养㊁艺术修为㊁心源境界在物象描绘㊁意境传达过程中的投射与呈现㊂郭若虚评范宽笔墨 抢笔俱均,人屋皆质 [1]15,这种 抢笔 强健有力,评价其作品可谓精准㊂画中树木以硬朗的线条勾出树干,再以细密之笔双勾树叶,沉稳劲健;山顶林木由浓淡不同的墨点出之,以显其密㊂白线般的瀑布在黝黑山坳的衬托下响亮跳跃;主峰之下烟云蒸腾㊁气机流荡;建筑顶部 以墨笼染 [1]15,与画幅整体和谐统一㊂‘行旅“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表现山体㊁石头的 雨点皴 ( 豆瓣皴 ),同时也有 刮铁皴 短条皴 (可能来自李成)的运用㊂以雄健的墨线勾勒出山体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并在其内层层皴积,用笔坚实有力,而后用淡墨渲染,使得墨色凝重而又浑然厚实,山石的体积和重量㊁质地与风骨都得以极其出色地表现,在整体上描绘出了秦陇山川的峻拔苍雄㊁宏伟浩莽之感㊂米芾说范宽 土石不分 [2]196,殊不知这极有可能是范宽为了表现个人心境中雄浑厚重之感而有意为之的㊂4.意境营造对意境的营造,几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们不懈的追求㊂一幅绘画作品无非就是把有关物象形态按作者的审美观照在画面上进行合理地安排并予以恰当的笔墨表达,最终营造出一定的意境来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范宽尽可能弱化人的形迹以示其渺小与卑微,更反衬出‘行旅“的雄浑大美之意境㊂ 峰峦浑厚,势状雄强 [1]14-15,巨石横卧㊁主峰高耸,杂树丰茂㊁寺庙深藏,天地无言㊁亘古静默㊂然静中有动,白练流泉㊁人畜行路,顿显生机与灵气;静中亦有声,飞瀑鸣响㊁溪水潺潺㊁驴蹄得得㊁铃音阵第43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9月阵,更偶尔传来赶路者的欢歌与吆喝 同无言的天地共谱一曲永恒的天籁旋律,使画面意境愈显静穆与清幽㊂范宽无疑就是这曲天籁最虔诚的倾听者与谱写者,纵然千年后的我们,也能在崇峻㊁雄壮㊁自然㊁高古的审美意象中享受到身心的净化和灵魂的提升㊂不同的画作均可营造一定的意境,为何有高下优劣之分?终在境界!境界即指画面意境所达到的高度㊂范宽之作多呈现阳刚之气,更首开雄浑之境界㊂‘行旅“在总体上给人一种崇严敦厚的大儒气象,其自然疏野的表达又弥漫着道家超尘的精神,而寺庙僧人的描绘更透露着佛家出世的信息㊂几乎所有的观者都能从画作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灵触动,从而形成一个对大众灵魂不可思议的大感通㊁全覆盖的局面㊂于是,‘行旅“便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传统美学至高境界中的伟大经典!四、借鉴与再造之关键因素探讨在对前人的优秀作品借鉴与参照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化的重新 铸造 ,无疑是绘画艺术学习与创作㊁进步与提升的一条快速通道㊂影响借鉴与再造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传统㊁造化㊁心源与时代等,下面分别予以探讨㊂1.传统基础对传统的取法可由师授,亦可来自作品,不仅在基础技法的掌握上,而且在创作规律的认知㊁画面气韵的感受㊁审美品格的影响上㊂史载范宽 始学李成 [4]247,又 师荆浩 [2]76㊂据前文分析,他对关仝的学习也是着力甚深㊂可以说,在艺术的修习之路上他是转益多师且取法乎上的㊂范宽通过广泛的学习,打下了极其扎实的传统绘画基础,而且通过向诸位前辈大师的取法,他的创作已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㊂‘图画见闻志“说 宽仪状峭古 性嗜酒好道 [1]49,可知其有古人之风㊁道家之尚,必具备对自然造化的至诚真爱㊂如是,范宽已具备了出色山水画家的基本素质㊂2.造化元素北宋‘宣和画谱“记述了范宽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的感悟: 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㊂ [4]247 于是舍其旧习,卜居终南㊁太华岩隈林麓之间 默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 故天下皆称宽善与山传神 [4]247㊂范宽不甘 尚出其下 而 创意自我,功期造化 [3]68,从师前人转向师造化,便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次重大 战略转移 ㊂得造化元气陶冶供养,为自然山水赋魂传神,与前人拉开距离,让自我渐次确认 于是,又一座画坛高峰悄然崛起㊂纵然对前人作品有所参照,也要把相应物象的结构㊁质感㊁形态㊁位置等以个人心源观照㊁融汇的自然造化素材进行较为彻底的取代与替换,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笔下的山水形象㊁个人心中的山水境界,这正是范宽的智慧所在,也几乎是古今大家们在前人基础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法门㊂近年来有人热衷于为‘行旅“寻找 原创地 或 原型 ,或干脆锁定于范宽家乡附近的照金山㊂若说主峰形态有些印象㊁影子或可成立,亦属正常(实则以范宽师承㊁游历所见类似形态者当不止一处),但以时下写生习惯相揣测㊁以常人识见水平相度量,仅以某地相拘泥,则难免武断,若以整幅论之,则更显牵强㊂3.心源条件范宽在感悟 师诸物 后,继而明白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4]247㊂至此,范宽已经完全达到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5]265的创作要求㊂心源者,心性也,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心源㊂境由心造,故心源亦为万境之源㊂范宽 徘徊凝览,以发思虑 对景造意 [3]68,并 理通神会 [1]49,说明在面对外在诸般造化时已经对内在的 心源 有所调动与融汇并形成了明显带有自我性情㊁气质的个人化意象,何况面对绢素的九朽一罢㊁惨淡经营,必然是个人心源之境的更精准表达㊂时下,写生(师造化)已得到普遍重视,但对外在物象的被动描摹毕竟尚处较低层次,对自我精神㊁心性乃至灵魂的深刻呈现才更近于艺术的本质!范宽了悟于此,也便迈向了大师殿堂之门㊂当然,高级的作品只能出于高级的心源,所以对心源的开发与修炼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与投入的,只可惜,太多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即使在创作中有所借鉴,除了物象内容的 偷梁换柱 外,同时要以个人的心源映照㊁意境表达为旨归,使虚者实之㊁松者紧之㊁粘者间之,离者连之㊁缩者伸之㊁瘦者丰之㊁多者去之㊁缺者补之 总之,根据个人的审美观照需要进行画面元素㊁笔墨技法的灵活调整与机动创造,最终实现自我艺术修为㊁精神格调㊁心源境界的充分表达与圆满展示,并创作出典型的属于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毫无疑问,作者宽和敦厚㊁高迈超逸的心源条件才是‘行旅“成为经典作品的关键所在,也才是范宽得以 百代标程 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对传统㊁造化㊁心源三者的师法并非截然范士轩.借鉴与再造鲜明的直线式㊁阶段式的,对传统㊁造化师法的过程中离不了心源的参与调度,对造化乃至心源更多关注时也不妨有对前人优秀作品的临习㊁品赏与借鉴㊂范宽的‘行旅“应是其已具很高创作水准时对前辈关仝的作品所进行的个人化的再造㊂4.时代气息大概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时代气息的笼罩㊂主动把握时代脉搏㊁自觉感应时代精神,是历代艺术大师得以成就的重要密码㊂范宽也不例外㊂范宽在日益浓郁的文化时风中吮吸㊁成长,并在儒释道三家兼修风尚中具备了儒家人生进取之根基㊁道家行迹隐逸之表现和佛家心性空淡之超然㊂当时对 格物 精神的崇尚和对气势境界的追求则直接影响了画家们对物象穷尽极致的观察㊁表达和对画面苦心孤诣的经营㊁安排,这些都助推着五代㊁北宋山水画很快达到了顶峰,而范宽就是那最高耸的存在㊂当下,对于艺术修习㊁创作者而言是个矛盾的时代㊂丰厚的艺术资源㊁开阔的国际视野㊁便捷的交通条件㊁崭新的生活体验 都为新时代艺术大家的成功提供着营养㊁眼界㊁信息与素材;同时,浮躁的社会风气㊁贫瘠的文化底蕴㊁功利的艺术目的㊁迷乱的绘画观念 也无不是新时代画家成长路上的泥淖㊁沼泽㊁陷阱和雾霾㊂谁能在很好地选择㊁利用优势的同时尽量地规避劣势,那么谁就更有可能真正成就艺术之大我而代表这个时代!五㊁结语通过比照分析可知,范宽确曾虔心深入师法过关仝(哪怕仅是作品)并获益良多,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万世丰碑的‘行旅“极有可能是对关仝的‘待渡“等作品参照㊁改造而来,但这丝毫不影响范宽的高明与伟大㊂他同时为我们树立了借鉴他人作品㊁置换造化元素㊁表现个人境界而再造画史经典的千秋范例!最终的作品能否成功与超越,关键要看作者的艺术素养与心源高度,这更是范宽所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参考文献:[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2]米芾.画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4]宣和画谱[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07.[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朱和平,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R e f e r e n c e 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F A N K u a n's a n dG U A NT o n g'sW o r k sF A NS h i x u a n1,2(1.S c h o o l o fF i n eA r t s a n dD e s i g n,X i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X i n y a n g464000,C h i n a;2.S c h o o l o fF i n eA r t s a n dD e s i g n,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X i n y a n g464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a n i mm o r t a l c l a s s i c i n t h eh i s t o r y o fC h i n e s e p a i n t i n g,F A N K u a n'sw o r kT h eP a i n t i n g o fT r a v e l i n g i nS t r e a m s a n d M o u n t a i n s i n 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 h a s r e c e i v e d t o om u c hd i s c u s s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a n d i t s c r e a t i v e t h e m e h a s a l s o r e-c e i v e dm u c ha t t e n t i o n.At h o r o u g h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i s c o n d u c t e db e t w e e n t h i sw o r k a n dG U A N T o n g'sw o r kT h eP a i n t i n g o f M o u n t a i n s a n dS t r e a m sW a i t i n g f o r C r o s s i n g i n t h e F i v eD y n a s t i e s,a n d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f o r m e r i s h i g h l y l i k e l y b o r r o w e d a n d c h a n g e d f r o mt h e l a t t e r.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r r a n g e m e n t,i m a g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b r u s h a n d i n k t r e a t m e n t,a n d a r t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c r e a t i o n,t h i s p a p e r e x p l a i n sw h y t h e f o r m e r i sm o r e c l a s s i c.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i t e x p l o r e s a n dd i s c u s s e s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s o f r e f e r e n c e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u n d a t i o n,n a t u r a l e l e m e n t s,h e a r t s o u r c ec o n d i-t i o n s,a n d t h e f l a v o r o f t h e t i m e s,w i t ha v i e wt o e n l i g h t e n i n g t h e p r a c t i c e a n d c r e a t i o no f c u r r e n tC h i n e s e p a i n t i n g.K e y w o r d s:F A N K u a n;G U A N T o n g;T h eP a i n t i n g o fT r a v e l i n g i nS t r e a m s a n d M o u n t a i n s;T h eP a i n t i n g o fM o u n t a i n s a n d S t r e a m sW a i t i n g f o rC r o s s i n g;h e a r t s o u r c e;r e f e r e n c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责任编辑:韩大强)第43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9月。
笔墨丰厚 气象苍茫
笔墨丰厚 气象苍茫文 贾德江霍俊其在创作上的崛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
初期的作品以山水、花鸟、人物的全面才艺,崭露于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庆祝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以及首届中国人物画展,显示出锐不可当的能力和才华。
2000年他被评为“山西省跨世纪文艺新星”,一举成为山西画坛之翘楚。
走向新世纪,霍俊其心态趋向于内敛和沉稳,他不再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潜心于山水画的研究和创新。
他有过一段重读传统的黄金期,即在传统山水画的回望中,他初宗宋人,后师元人,再紧紧追及清人石谿笔墨之圆润、石涛意境之清新以及近代黄宾虹之含混无尽,亦注重书法的蒙养。
“师古人”不久,霍俊其便走向了“师造化”的道路。
他把对传统的认知、理解、感悟与情感、理想、愿望投射其中,让作品中的山水树石、烟云雾霭、屋宇村舍等意象折射出大千世界的无比丰富性,以寄托自身的理想追求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进一步逼近艺术规律与艺术本质。
从画面直观来看,霍俊其的山水并没有惊世骇俗之象。
他的作品给人第一感受就是笔墨丰厚,气韵生动。
就此而言,他的根是扎在中国画传统土壤中的,他的笔墨一落入纸上就与中国书画的审美形式保持了一种血脉的联系。
他的山水画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的资源中寻找中国山水画的语言生长点,从而在创作过程中有了较多的《春山十里桃花红》 霍俊其/作118笔,以线造型,强调以骨法用笔作为自己的基本写画手段。
他将书法笔意引入画中,在写生山水的基础上,以不同形式的线条构架画面的视觉图像,从中国画的平面性入手,寻找更具有视觉张力的画面图式。
在这一过程中,用笔提按使转的雄肆率意、轻重徐疾的劲健有力,与用墨干湿浓淡的层次变化,与多样化的线条组织共同演绎了山情水境的笔墨交响。
我不禁想到石涛在《画语录》中所言:“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
”应是对霍俊其山水画的真切写照。
再比如,中国画学最高难的原则是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强调的是绘画的生命意识。
时振华的山水画(创作篇)
时振华的山水画(创作篇)本文转载自蚁多米《时振华的山水画(创作篇)》时振华,1958年10月生于山东潍坊,1975年潍坊七中毕业,就工于潍坊工艺美术服务部,1976年调入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1984年转入潍坊工艺品厂,1998年调入潍坊艺术馆(潍坊画院),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05年研修于中国画研究院龙瑞艺术工作室。
2007年为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课题班成员(二年)。
2009年为清华大学中国画造型艺术高研班兼职教授。
2010年为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画学山水精英班成员(二年)。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潍坊市艺术馆研究馆员、美术部主任,潍坊画院专职画师。
人藏画中画喻其人———记著名画家时振华作者:武晓燕前记:许多年来一直非常喜欢时振华大哥的画,其意境深远,催人宁静。
但平时懒惰,不善学习,对绘画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写这篇文章,只为两家世交,了解颇深,所以从生活而不是艺术的角度来介绍这位著名画家。
其中有关专业知识论述的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家里挂了一幅时振华的山水画,取名《苍山如海》,泼墨写意,毫无花哨,但山色苍茫,云海如潮,河流远走而复回环,还有几叶扁舟,逍遥自在。
每每心绪浮躁时,我就静静地读画,一会儿就跟着走入山中,嗅到了山中的气息,摸到了如烟的云。
于是心情也豁然开朗,心境变得通达开明。
时振华的画仿佛是个古典美人,愈是细加端详愈是喜欢有加。
他的山水作品气势豪迈,道出他胸怀的宽阔,只有心够大,才可尽揽千山万水,随性挥洒。
细读他的山水,那山那水都是绵绵不绝,山牵手,水长流,大自然的凝重雄壮与亲切秀美跃然纸上,充满空灵的韵味,而他的山水又不孤寂,你看扁舟上有江中钓客,间或几点渔火,又或者远处有林中茅棚,偶尔人家;那山中有水,山水相依,高山流水,堪称佳情美景好诗意。
画家一定是与大自然心灵相通的,而他像山一样的敦厚与质朴也随之跃然纸上。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第五度空间,山水画中潜蕴的“魅力”
成忠臣:论中国画的第五度空间,山水画中潜蕴的“魅力”作品会说话古代优秀的山水画家,创作的作品是否富有魅力,是考验其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们去敦煌石窟参观往往会不自觉地忽略了作品的内容与所运用的绘画技巧,而常赞叹作品中的魅力,会情不自禁的赞美:古拙、雄浑、刚健、奔劲、高雅……而面对那些缺乏魅力的作品。
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感到淡然无味,只有对富有魅力的作品才会引起兴趣,一见钟情。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对优秀作品中的魅力,有时第一眼就能从直观上感悟出来。
对于“魅力”的体悟,鉴赏者是否具备主观条件,各人的文化层次与知识结构的不同,其领悟能力也不相同。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魅力”蕴藏在古今一切杰作之中,但它到底是什么?总让人感到它是一种难于言述的模糊而又神秘的概念。
初觉似浅,探之犹深,难于解释透彻。
“魅力”充满活力,又无状无形,但它总是闪光,去激动观者的心弦。
古代南齐谢赫称它为“气韵生动”,被列为古今评判绘画作品优劣的第一条标准。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绘画中的“魅力”,我们可以设个假如,一个画家在创作中,同时创构的一个“艺术空间”,但它不同于画面中那些可视的空间,它的能量就像是灵魂精神附体于人身上一样。
有位叫佛朗索瓦的法国艺术家,把这个“魅力”的东西命名为“第五度空间”。
我们用这个名词来理解,似乎比“魅力”和“气韵生动”更容易理解。
让我们从古代先贤的哲理与画论中,来寻找对这第五度空间的深刻理解。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在二千七百多年前,道家创始人老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这一抽象空间的观念名曰“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徽。
老子又说“天下万物先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提出的“无”不是指什么都没有,“有”是指有形质可寻的一切事物。
“无”与“有”同属于“象”的范畴。
墨雨酣畅 山清水秀——王颜钧山水画艺术品鉴
颜钧对中国山水化艺术有着一位深刻和独到的理解。
中国画是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的表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他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审观中国画的特质和性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画的诸多特殊性,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不息血脉中去把握中国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来把握自己艺术创作的主旨。
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是哲学,人类在针对关于宇宙和人类自身问题的探讨和解答过程中,由于东方和西方在哲学思考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差异性。
这种哲学思考的不同,直接对东西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也是哲学的一种体现形式“儒”、“道”、“禅”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三大流派,三者的交融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在中国哲学中把人与无限永恒的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看作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王颜钧的山水画艺术,遵循这种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模式。
他的山水画以“畅神”作为创作动因,登高远望,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整个身心深切地感受着茫茫天宇间自然万物生命的律动,在静观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意象既来自自然造化,又得自 “画外”的功夫,比如用笔是否具有书法趣味,作品是否具有书卷气和诗意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中庸”思想、“禅”趣和“阴阳”理论等。
他把绘画作品看做艺术家文化修养的一种外在表象,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水平高下的体现。
在他的山水画中充满一个“气”字。
“气韵”、“气势”、“生气”等,这里说的“气”与中国哲学中“气”的范畴是相同的。
他在这样的思想境界中,率意造境,别构灵奇。
在虚与实,笔与墨的有无间,使自我的精神世界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他们创造的是艺术形象,但追求的终极目标却是一种道德境界与理想的人生境界。
在那些平凡的花草、山石背后,蕴文_贾福林墨雨酣畅 山清水秀——王颜钧山水画艺术品鉴王颜钧简介:王颜钧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2004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班,研究生学历,曾任职中国国家画院编辑、《中国艺术博览杂志》总监制、北大资源学院教授。
时振华 翰墨“时氏”山水梦
他是一位热情质朴的山东汉子,举手投足中透着一股儒家遗风。
他亦是一名虔诚信仰艺术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
他长期恪守在白描速写的根基上操练自己的造型能力,朴素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老老实实地描绘他所能接触到的那些浑实的山山水水。
观赏他的作品,在用笔的瞬间表现中能看出一名画
情,线在
软硬、轻重、
转折……
似乎可以望到过去的五千
没有中国的书法和绘画。
线
条是中国艺术最本真的语言。
振华于线条是下过大功夫的。
他在不经意间用了描写线条的语言,的作品《荒野的呼唤》
年第6期《美术》
从此声名鹊起。
代宣纸,
撞作基调,
景,
红色的山岗上现出,
一种
的影响。
下,
美景,
境,奏响着旋律不同的乐章:或气势磅礴,
意盎然,有的秋风萧瑟;
大自然真实的写照,
《碧嶂烟岚》 68×68cm
《宋人诗意》 136×68cm《静谧太行》 68×68cm
《幽谷寒林图》 180×180cm
山水画界独树一帜。
《笔意无穷》 136×68cm。
“红色山水画”及其历史启示
“红色山水画”及其历史启示摘要“红色山水画”是指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五六十年代进入发展高峰,结束于改革开放之前,将我党“红色”文化及社会主义生产建设题材整合于自然风光中的中国画风景作品。
它因“红色”背景而产生,显示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题材内容的“红色”现实性、主题的特殊性等特征。
“红色山水画”的历史性成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通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将社会与历史的视域整合于自然山水中,使山水画的功能与价值更为丰富。
关键词:山水画现实主义红色革新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山水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作品中人物一般只起点景作用,自然山水始终是作者最为专注的形象与抒情达意的依托。
二是大部分作者是以一己之私情寄于山水景物,社会历史、人情世态较少被作者表现到作品中。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山水画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具有革新特质的崭新发展阶段——“红色山水画”应运而生。
本文所称“红色山水画”,是指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五六十年代进入发展高峰,结束于改革开放之前,将我党“红色”文化及社会主义生产建设题材整合于自然风光中的中国画风景作品。
这是一种与传统中国山水画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的新式山水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界冠之以“新山水”“新国画”之名,研究者重在描述其“新”的题材和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对其本质特征的揭示稍显不够。
时过30多年,回首这段山水画历史,其面貌更为完整,特质更为清晰,历史的启示也更为昭然,对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意义。
一红色背景“红色山水画”的产生是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转折机遇而成。
对于山水画创作而言,这一历史背景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被表现客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非旧中国战乱频仍的破败山河,也非缓慢悠游的封建农业文明下的闲山适水,而是一个被亿万劳动人民轰轰烈烈地改造着、变革着的壮丽图景。
二是审美主体——画家及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气贯山河 我写我心——记山水画家江俊德老师
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2年01月号 总第149期32记得去年下半年有一天,我与同学春雷老师共饮,共酣时,春雷突然极兴奋地告诉我说,他今日真正地拜了一位老师学习山水画。
自那句话后,他的话题就没有离开过这位江俊德老师。
他十分认真地将他同江老师交谈有关画画的一些观念,眉飞色舞地告诉我。
神情专注地说着江老师以及江老师的画,这不禁引起我的好奇心。
不待我说,春雷先发话了,下次带我拜访江老师。
这样说着就一年过去了。
2011年6月的某一天春雷作东,这回他记起我,记起了我想拜会江老师,电话约我同坐。
先到春雷家,江老师已到,在看春雷的画,谈得正开心呢!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个子不高,黑皮肤,宽肩。
戴着眼镜,镜片后目光沉静深邃。
他简单地同我寒暄后,又不由自主地谈起画来,言语轻缓而肯定。
我们一行六七人边谈边去饭店,江老师似乎还是在与一位并肩者谈画,至饭店落座,话锋未转,还是构成、空间,一路不停。
酒过三巡,通常在外面吃饭时,大约是要谈车子、位子的时候了,而这回没改变,国画、经营位置、黄宾虹、现代艺术、马蒂斯、几何构成⋯⋯说不完的美术!中国、西方绘画没有无法联系的艺术!这是一个朋友的聚会,有40后、60后、70后、80后。
因为江老师在,大家都欢声笑语的谈着一个话题,这似乎是一个艺术沙龙,只是更单纯、更简单一些。
这以后我就更关注江老师了,他是河北玉田人。
1947年出生,其父好艺术,幼时即受影响好涂鸦。
江老师在闲话中说过,少年时,秦仲文先生同他父亲至交,经常到唐山,而每去又必至江家,时有小住,秦先生对少年江俊德好写写画画大为赞赏,常给予鼓励并在他画上动两笔,以示范。
这样前后有两三年吧,秦先生不经意的鼓励和指导,深深地影响了江老师一生。
此后江老师考入河北艺师,后在铁道部门工作,因是能写会画的知识分子,就被安排在行业报刊的编辑部做美术编辑。
其间,1987年考入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八七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李可染、何海霞先生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全兴山水画作品《云影入水山入梦》68cmX136cm
成功书画家网11月26日讯由神州诗书报社、兰州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联袂举“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山水画家”活动评选中,画家时全兴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和书画网友的关注和认可,被评选为“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30位山水画家”之一。
时全兴国画山水 136cmx68cm
时全兴的山水画以西部大自然写生为主题,多年来,他植根于西部沃土,跋山涉水,采风写生,潜心西部山水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逐渐形成了他深沉博大、雄浑苍茫的独特画风。
他的作品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有诗的意境美、音乐的旋律美。
作品强调对自然山川及云水的追求,在灵动、萧散的线条组织中,独具匠心地完成了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心象的转换。
其作品被中南海中央办公厅、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重要机构和多家大型企业收藏;被五十多部大型画集收编,一百多家报刊专题报道介绍。
作品还应邀参加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巡展,倍受海内外收藏界人士和广大爱好者的收藏与关注。
时全兴国画山水 180cmx97cm
时全兴(字:石泉),1954年生,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获美国美联大学哲学美术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泰王国曼谷画院副院长。
(记者/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