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怎么总结知识点
考研政治怎么总结知识点在考研政治中,要精确把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以下通过详细分析和总结,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研政治的知识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模块之一。
要深入理解这一模块,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内容。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点,包括商品生产、货币生产、资本生产等方面的内容。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4.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由来、优势等内容,包括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对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等。
5. 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包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等。
以上内容是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内容,希望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扎实掌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考研政治中的另一个重要模块,要深入理解这一模块,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要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主要特点等,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主要内容、具体体现等,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主要特点等。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7题)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的。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和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能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确切地说是生产关系总和。
它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经济制度和作为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经济体制。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起作用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只要经济条件具备,经济规律必然起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与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是一样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马政经知识点
马政经知识点马政经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马政经的学习对于理解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以及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马政经基本概念”、“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马政经的现实应用”三个方面来介绍马政经的知识点。
一、马政经基本概念1.马政经的定义:马政经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核心内容,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马政经的基本观点:马政经认为,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3.马政经的核心概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政经的核心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拥有的生产工具、劳动能力和生产经验的总和;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权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等。
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价值理论:马政经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理论:马政经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核心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3.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政经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将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最终导致无产阶级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马政经的现实应用1.经济发展实践:马政经理论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建设:马政经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强调无产阶级的主导地位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3.全球化背景下的马政经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政经理论也需要与国际经济关系相结合,研究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总结起来,马政经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政经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政经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卷:第1章:分工的原因和效果斯密在这一章中详细描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能够增加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他用针对纺织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同时做纺纱和织布,那么他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专门分工人来说会大大降低。
因此,斯密提倡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2章:自由交易的原因和效果这一章中,斯密讨论了自由交易的益处。
他认为自由贸易能够通过促进国际分工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从而带来更大的福利。
而保护主义则会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从而损害经济发展。
第3章:货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在这一章中,斯密讨论了货币的本质和货币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他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他还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应该取决于劳动价值。
第4章:货币的真空量斯密在这一章中详细讨论了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货币供给过少就会导致通货紧缩。
第5章:外国贸易的益处斯密在这一章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他认为这样可以实现各国之间最大程度的经济合作,促进国际分工。
第二卷:第6章:国内收入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章中,斯密详细讨论了国内收入的组成。
他认为国内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资、利润和地租。
他认为这三者是生产要素的回报,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内收入。
第7章:资本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斯密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资本的定义和价值。
他认为资本就是投资于生产的一切,包括工具、机器和劳动者。
他还讨论了资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8章:劳动力的收入这一章中,斯密讨论了劳动力的收入,他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应该取决于供求关系,如果劳动力供过于求,则会导致工资下降;反之,则会导致工资上升。
第9章:价格的利润率斯密在这一章中详细讨论了价格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马政经知识点框架总结
马政经知识点框架总结马政经(Equinomics)是一门研究马科学、经济学和经营学相结合的学科,其目的是利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的工具理论分析和解决马业经济问题,促进马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出发,概括出马政经的知识点框架,包括马业经济的特点、马市场的形成和运作、马品种的经济学分析、马产业链的构建、马管理经济学和马政策经济学等方面,以此作为对马政经学科的初步了解。
一、马业经济的特点1. 马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交易和利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因此在马业经济中必须合理把握相关的周期规律和季节规律。
2. 马产业的多元化:马业经济包括饲养、驯化、培育、交易、配种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3. 马业的文化价值:马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其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相互交织,十分复杂。
4. 马业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马业已成为国际间的重要经济联系和交流纽带,国际合作和竞争日益加剧。
5. 马业的生态性与环保意识: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马业经济也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马市场的形成和运作1. 马市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传统马市,到现代的马业交易市场,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马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2. 马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从源头到终端的马的供给链和需求链、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等方面。
3. 马市场的相关政策:包括马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价格监管政策、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等,这些政策对于马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4. 马市场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马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透明度对于市场的运作起着关键作用。
三、马品种的经济学分析1. 马品种的产业链构建:包括种马、运动马、工作马、休闲马等不同品种的经济学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
2. 马品种的交易价格:不同品种的马在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波动规律的经济学分析。
综合知识马政经知识点总结
综合知识马政经知识点总结马政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简称,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
它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包含了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等内容,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因此,在理解和掌握马政经知识点,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通过对马政经知识点的总结,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劳动价值论马政经中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度研究。
劳动价值论是指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价值所决定的。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分析,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强调了劳动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判断标准,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劳动的体现来决定的。
而这个劳动的体现是通过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所共同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二、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剩余价值产生和分配规律的理论研究。
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除了支付给工人等生产成本之外,还剩下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在马政经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他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大于工资总额,而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可以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之一。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马政经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资本是通过对劳动的剥削来获得剩余价值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马政经中,马克思对资本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对我们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研政治--(马政经部分)考点整理
考研政治--(马政经部分)考点整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不是为了交换●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经济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私有制,个体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私有制,雇佣劳动●商品及其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劳动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商品的自然属性,有用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决定商品交换价值比例的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才具有价值●都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关系●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对立关系●对于同一商品所有者来说,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注意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是同时进行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注意区分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时间,个人劳动生产率,个人劳动生产时间之间的关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需不需要培养和训练技能)●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实现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不是货币,纸币是价值符号●职能:●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金属货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国际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学和政治学1.经济学是在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2.政治经济学一词17世纪初出现,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3.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
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庸俗——: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小资产阶级——: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展开强大的工人运动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3)特点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在继承古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1)是人们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2)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支配制约作用。
生产关系的含义:1)狭义的: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广义的: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马克思政治经学侧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2)原因: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特别要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实际,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三、社会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统一又有差异A.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导,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科学指南。
它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真理的根本条件,也是直接与间接实现工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武装。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3.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创造,是一切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演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
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社会。
5.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和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前研究和发展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主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有的态度等内容。
共分为81个知识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
1、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得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得过程与人与人之间发生得相互关系得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得就是几个行人在瞧一家饭店外贴得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您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得寓意有A、生产者与消费者就是相互依存得B、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得同一性C、利己就是人得一切活动得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得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得物质利益关系「ABDE」(2004年多选题第17题)生产力得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劳动力、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得作用就是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为中介实现得。
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总与中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得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得性质。
一个社会生产关系得总与构成该社会得经济基础。
生产力就是生产得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得社会形式。
两者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发展必然要求调整与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得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得状况时,能够阻碍生产力得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确切地说就是生产关系总与。
它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得。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作为生产关系本质得经济制度与作为生产关系具体形式得经济体制。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任务就是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得、本质得、必然得联系与发展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今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今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法的基本原理(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唯物辩证法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1)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启示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挑战(1)科学技术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2)科学技术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挑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创新(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2)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3.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和现实启示三、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1.党的基本理论(1)党的基本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22.党的基本路线(1)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作用(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3.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1)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2)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四、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历史成就和历史贡献(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启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五、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1.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布局(1)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总体要求(2)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总体布局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思想来源(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实践基础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1(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六、国家政治制度1.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现代意义(1)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科学内涵(2)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主要实践成果以上知识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马政经全文重点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选择1.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
P42.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
P63.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P9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P1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重点)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P127.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P13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9.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10.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
11.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P161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P20答题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考研马政经冲刺复习知识点(一)
第⼀章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于⼗九世纪中叶。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①产业⾰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到确⽴,⽆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盾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盾;②⽆产阶级开始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命⽃争,这⼀⽃争需要⾰命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为⽆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的⾰命⽃争提供出经济上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①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②⽑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义⾰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理论;③邓⼩平:关于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此外,还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吸收继承的主要成果是:①研究⽅法,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流通转向⽣产领域;②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a.提出劳动⼆重性;b.说明了平均利润⽣产价格的形成不违背价值规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构成马克思的两个伟⼤发现。
运⽤两个伟⼤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关系,即社会物质资料⽣产过程中⼈与⼈之间的经济关系。
物质资料⽣产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产关系的根本⽬的和任务,是揭⽰⽣产关系内在的、⾃⾝运动发展的经济规律,从⽽为⽣产关系的变⾰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产⼒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产关系:①⽣产关系本⾝是个体系,包括⽣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
考研政治马政经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采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
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点,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马哲政治经济知识点整理
马哲政治经济知识点整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①资本主义基本生产关系确立;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①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②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的两大发现①历史唯物主义;②剩余价值理论。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①辩证唯物主义;②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或者说是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①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②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经济规律也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①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③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一、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②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成其为商品。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马政经知识点详解之第五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关系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特征是公有制的经济制度规定和市场经济的体制规定在分配中的综合体现。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企业是在内部分工协作基础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独立财产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是直接从事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细胞,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主导力量,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都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的。
再次,企业是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并得到收入分配的基本单位,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也是通过企业来发生的。
最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通过一定的财产制度组织起来的。
企业财产的组织制度也就是企业资本组织形式。
从法律角度对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进行界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单个人出资经营的企业,也称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
这种企业在法律上是自然人企业,企业的财产责任也就是出资者个人的财产责任,个人要以自己的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即无限责任。
个人业主制企业的优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在一起;企业的设立、关闭手续简单,经营灵活,决策的效率较高;生产经营的利润独享,从这种企业财产的单一性来看,其动力比较充分。
但这种企业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企业自身没有独立的生命力,即企业是与出资者个人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本身还不是一个法人实体;由于企业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一旦企业经营失败,出资者就可能倾家荡产,并且个人财产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企业的信誉程度较低;企业的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考研政治86个考点:马政经部分[资本的运行]
作者VX:免费范文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承担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等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的过程。
1.在资本的循环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
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整个过程中,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但是,资本的运动也不能没有流通过程。
如果资本家不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不能进行生产。
同时,不出售商品,也就不能实现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连接的,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循环才能顺利的进行。
资本在它的循环过程中,采取了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职能。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过程即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形成新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出售商品,使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以货币形式回到他的手中,并且使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
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类型的独立资本,而是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形式。
资本的每一种形式都要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它原来的形式。
这样,资本循环就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
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可以这样表示:G-W…P…W′—G′"G—W…P…。
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还是它的所有的三个循环的统一。
作者VX:免费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一)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二)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三)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四)
2014考研政治:马政经识记知识点总结(五)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