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劝学节选分层训练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分层训练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分层训练

◆19谏太宗十思疏(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壅.蔽(yōnɡ)疏浚.(jùn)黜.恶(chù) 身无长.物(zhǎnɡ)B.崇.峻(chónɡ) 殷.忧(yīn)塞.源(sè) 百战不殆.(dài)C.谬.赏(miù) 垂拱.(ɡònɡ)盖.寡(ɡài) 言简意赅.(ɡāi)D.娱.乐(yú) 栖.居(qī)契.机(qiè) 咬文嚼.字(ji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弘.兹九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4.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部是魏征认为君王应该具有的品德的一组是()①善始善终,竭诚待下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③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④谦冲自牧,慎始敬终⑤虚心纳下,正身黜恶⑥鸣琴垂拱,不言而化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第15课+劝学(节选)+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第15课+劝学(节选)+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就砺则利.利:锋利 B .君子生.非异也 生:本性 C .声非加疾.也 疾:疾劲,强,大 D .而绝.江河 绝:隔绝 解析:选D 。

绝:横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金就砺则.利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①不复挺者. ②假舟楫者.C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顺风而.呼 D .①而青于.蓝 ②而寒于.水 解析:选B 。

A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B 项,①语气助词,表停顿,②是代词,……的人。

C 项,都是连词,表修饰。

D 项,都是介词,比。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将有所成就的道理。

B .“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 .《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 .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自身的能力。

解析:选C 。

《劝学》中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劝学 节选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劝学 节选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劝学节选粤教版必修4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 舟楫.(jì) 舆.马(yú) 车柔. (róu)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爪.牙(zhǎo)C.镂.金(lóu) 驽.马(nǔ) 洞穴.(xué)生.非异(xìng)D.跂. (qì) 二螯.(áo) 锲. (qì) 日参省.乎己(xǐng)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己,同“矣”,罢了)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D.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车柔.以为轮(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横渡) 跬步..(半步) 驽马..(跑得很慢的马) 登高而招.(招手)D.镂.(雕刻) 圣心备.焉(准备) 渊.(深水)风雨兴.焉(兴起)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4单元 劝学(节选)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4单元 劝学(节选)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 形象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较抽象 道理的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第一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
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众多状元法宝:把平时做错题目整理 在一本很厚的本子上,及时抽时间认真 思考这些错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举一反三地思考类似的题目,状元就是 这样炼成了。
3.选出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 不同的一项( C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
定语后置 的标志 名作状, 向上。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作动词,专一 的意思。
比喻论证的作用
增添文采 增强说理性 彰显智慧和灵气
比喻训练
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现象,也 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 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光亮一些,我们 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而且我更相信,每 个人的心灵都像是 , ,光亮 就会进来。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加点字的音、 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D )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 劣)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2、选出对“十”与“一”字理解正确的 一项 D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 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劝学(节选)
荀子
思考
荀子是怎样劝学的,用了
什么方法? 全文290字,约用了20个比 喻句,这些比喻句有什么特 点?有什么作用?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劝学节选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劝学节选含答案

第15课 劝学(节选) 学习重点 1.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诵读品味,感受作者所提倡的学习境界。

文本名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使之然也:④君子生.非异也:(2)一词多义 ①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②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③假⎩⎨⎧ 假舆马者:乃悟前狼假.寐: ④一⎩⎨⎧ 用心一.也: 一.如既往:(3)古今异义①故木受绳.a 则直,金.b 就砺则利 a .古义:今义:b .古义:今义:②君子..a 博学..b 而日参省乎己a .古义:今义:b .古义:今义:③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今义: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古义:今义:⑤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今义: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今义:⑦用心..一也 古义:今义:(4)虚词归纳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②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取之于.蓝: 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蟹六跪而.二螯: 聚室而.谋曰:2.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木直中绳,以为轮:(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其曲.中规:(6)登高.而招:(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无以至千里:4.语句翻译(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四讲义第四单元第15课劝学节选Word含答案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四讲义第四单元第15课劝学节选Word含答案

◎第14课孔孟两章◎第15课劝学(节选)◎第16课过秦论◎第17课师说◎第18课晏子治东阿◎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第15课劝学(节选)本课话题——坚持一、从课文中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学习及工作上,只有具备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下去,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并取得成功。

二、从生活中积累河蚌忍受了砂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历练,坚持不懈,终于炼成锋利的宝剑。

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三、从历史中积累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从平民到总统,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竞选失败,他承受了一句又一句的冷嘲热讽,他遭遇到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磨难,但他都坚持了下来。

面对讥讽,面对挫折,他坦然,是鞋匠的儿子又怎么样,他坚持到了最后。

坚持使林肯成为世上风云人物,坚持使他从平民蜕变成总统,可见,坚持可以铸就成功的人生。

一、作者简介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二、背景回放改变本性,积善成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他从“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首先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

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三、相关知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斗争。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师说分层训练

粤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师说分层训练

◆17 师 说(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襄.(xiānɡ) 嗟.乎(jiē) 或不.焉(bù) B .郯.子(Tán) 句读.(dòu) 阿谀.(yú) C .老聃.(dān) 谄.媚(xiàn) 经传.(chuàn) D .蟠.桃(fán) 苌弘(Chánɡ) 贻.误(yí)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B .作《师说》以贻之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搞事业,做学问,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不能一曝十...寒。

B .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认清自己的现实地位,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对那些以经济指标衡量政绩的官员来说。

C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父母和老师应注意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事物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各种影响,明辨利弊,择善而从....。

D .是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是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更是对生活的热爱,铸就了他一颗永远年轻、好为人师....的心灵。

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问说刘开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15劝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练习:第四单元15劝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

15劝学(节选)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了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历练,坚持不懈,终于炼成了锋利的宝剑。

一切豪言与壮语都是虚幻,唯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课内挖掘】1.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才则不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蓄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2.对于是否“会学习”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报之一笑,也可能嗤之以鼻。

他们可能会说,“学习”还不简单吗?就是读书做题。

其实,真正的会学习并不是这样。

《劝学》一文告诫我们说: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

这是常识,也是真理。

有人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专一”了吗?如果做到这些,你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了。

[写作运用]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学以致用”“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写作话题中。

【课外运用】示例一: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

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

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 师说(分层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 师说(分层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x

◆17 师 说(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襄.(xiānɡ) 嗟.乎(jiē) 或不.焉(bù) B .郯.子(Tán) 句读.(dòu) 阿谀.(yú) C .老聃.(dān) 谄.媚(xiàn) 经传.(chuàn) D .蟠.桃(fán) 苌弘(Chán ɡ) 贻.误(yí)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B .作《师说》以贻之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搞事业,做学问,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不能一曝十...寒。

B .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认清自己的现实地位,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对那些以经济指标衡量政绩的官员来说。

C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父母和老师应注意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事物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各种影响,明辨利弊,择善而从....。

D .是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是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更是对生活的热爱,铸就了他一颗永远年轻、好为人师....的心灵。

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问说刘开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5劝学(节选)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5劝学(节选)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劝学(节选)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爪.牙(zhǎo)砺.石(lì)舆.马(yù)善假.于物(jiǎ)B.跬.步(guǐ)槁暴.(pù)须臾.(yú)木直中.绳(zhòng)C.参省.(xǐng)驽.马(nú)舟楫.(jí)锲.而不舍(qì)D.彰.显(zhāng)骐.骥(qí)镂刻(lòu)生.非异也(xìng)项,“舆”应读yú;B项,“跬”应读kuǐ;C项,“锲”应读qiè。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对照检查B.用心一.也一:统一,一致C.声非加疾.也疾:快,急速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项,“一”应解释为“专一”;C项,“疾”应解释为“强,大”;D项,“绝”应解释为“横渡”。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项,“知”通“智”;B项,“生”通“性”;D项,“有”通“又”,“暴”通“曝”。

4.导学号56570039“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下面句中的“而”属于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能力提升一、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215劝学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215劝学节选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

劝学(节选)[基础巩固层]1.对下面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曲中规.规:圆规B.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站着C.善假.于物也假:借助,利用D.金就.砺则利就:运用【解析】D项,就:动词,接近、靠近。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A.木直.中绳,以为轮不可,直.不百步耳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C.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横绝.峨眉巅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解析】A项,前“端直”,后通“只”;B项,前“达到”,后“表达”;C项,前“完全”,后“越过”;D项,均为“过错”。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吾尝成天而.思矣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⑤/②③/④/⑥【解析】①⑤可是,表转折,连词/②而且,表递进,连词/③④表修饰,连词/⑥若是,表假设,连词。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以为..之所学也..轮B.不如须臾C.先帝不以臣卑劣....D.而绝江河【解析】A项,“以为”,古义:两个词。

以,介词,把;为,动词,制成。

今义:以为。

B项,“须臾”,在此句中和现代汉语中意思一样,片刻。

C项,“卑劣”,古义,地位低下,知识浅陋;今义,品质恶劣。

D项,“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答案】 B5.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导学号:】A.马之千里者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

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试题粤教版必修4《劝学》原文的部分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

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

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

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

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

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

《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

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

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

”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

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4.15《劝学(节选)》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4.15《劝学(节选)》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4

15劝学(节选) 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 )而望矣(3)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 )规(5)( )以为轮(6)虽有.( )槁暴( )(7)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8)君子生.( )非异也答案:(1)kuǐ(2)qì(3)qièlòu (4)zhòng(5)róu通“揉”(6)yòu通“又”pù(7)zhì通“智”(8)xìng通“性”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以为轮_________(3)金就.砺则利________(5)而闻者彰._________(6)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8)用.心一也_________(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10)用心躁.也_________答案:(1)停止(2)通“揉”,使……弯曲(3)靠近(4)提起脚后跟(5)清楚(6)借游水渡(7)刻雕刻(8)因为(9)寄居容身(10)浮躁3.填空。

(1)荀子,名_________,当时人们尊称他为_________,是先秦_________家思想的最后代表。

(2)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_________,善用_________,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答案:(1)况荀卿儒(2)排比比喻4.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经典议论文,其中心论点为_________。

荀子认为,学习的意义在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劝学(节选)》同步练习3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劝学(节选)》同步练习3

《劝学(节选)》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木直中绳,以为轮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吾尝跂而望矣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⑦君子生非异也A.②④⑤⑦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没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 ) A.无可寄.托者寄.人篱下或因寄.所托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以五十步.笑百步步.步高升步.余马兮山皋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狐假.虎威假.公济私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善假于.物也而寒于.水D.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以为..轮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5.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6.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劝勉”的意思。

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第4段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5课 劝学(节选)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5课 劝学(节选)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第15课 劝学(节选)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 (1)单音字④参省..( ) ⑤跂.而望( ) ⑥须臾.( ) ⑦跬.步( ) ⑧骐骥..( ) ⑨驽.马( ) ⑩锲.而不舍( ) ○11金石可镂.( ) ○12二螯.( ) ○13蛟.龙( ) ○14舆.马( ) (2)多音字①⎩⎪⎨⎪⎧爆发暴晒②⎩⎪⎨⎪⎧参加 参差人参③⎩⎪⎨⎪⎧ 折腾 折叠 折耗 ④⎩⎪⎨⎪⎧爪子爪牙2.辨形组词 (1)⎩⎪⎨⎪⎧ 砺 厉 励 (2)⎩⎪⎨⎪⎧ 博 搏膊 (3)⎩⎪⎨⎪⎧跂 岐歧(4)⎩⎪⎨⎪⎧彰 蟑 樟(5)⎩⎪⎨⎪⎧楫 揖缉(6)⎩⎪⎨⎪⎧弩驽3.词语释义(1)博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1)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 ,功在不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初步感知1.实词(1)通假字①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木直中绳 ,以为..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心..一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①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会当凌绝.|.顶:雨脚如麻未断绝.|.: 佛印绝.|.类弥勒:②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赏赐百千强.: 将军强.留之: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4)词类活用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1)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2)而⎩⎪⎪⎪⎨⎪⎪⎪⎧蟹六跪而.二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吾尝终日而.思矣: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3)于⎩⎨⎧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3.文言句式(1)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 ,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青于蓝/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以下句子(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层探究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 ?6.第|一段用了五个比喻句 ,从哪些方面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7.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 ,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8.课文是怎样运用正反比照论证的 ?作者作了哪些正反对照 ?三、技法迁移博 喻[文本回忆] 本文中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说理 ,有的地方就形成了 "博喻〞 ,句式整齐匀称 ,读来语气酣畅 ,音韵铿锵 .如:"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技法点拨] "博喻〞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铺陈形式 ,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 ,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 ,形成一连串比喻 ,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之为 "博喻〞 .也有人称它 "排喻〞或 "连喻〞 . "博喻〞中比喻句的数量不固定 ,一般来说要有两个或更多 ,方可称之为 "博喻〞 .[技法运用] 根据所给的例如 ,仿写一句话 ,注意所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底梳理1.(1)①róu ②zhònɡ ③ɡǎo pù ④cān xǐnɡ ⑤qì ⑥yú ⑦kuǐ ⑧qí jì ⑨nú⑩qiè ○11lòu ○12áo ○13jiāo ○14yú (2)①bào/pù ②cān/cēn/shēn ③zhē/zhé/shé ④zhuǎ/zhǎo2.(1)砺石/严厉/励志(2)博大/搏斗/胳膊(3)跂望/岐黄/歧路(4)彰显/蟑螂/樟脑(5)舟楫/作揖/缉拿(6)弓弩/驽马3.(1)广博地学习 .(2)对自己检查、省察 .(3)片刻 .(4)提起脚后跟站着 .(5)横渡 .(6)没有用来……的(方法) .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假舆马者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驽马十驾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文本互动1.(1)① "〞通 "煣〞 ,使弯曲② "有〞通 "又〞③ "知〞通 "智〞 ,智慧④ "生〞通 "性〞 ,资质、禀赋(2)①两个词 ,把……做成 .认为 . ②广泛地学习 .学问广博精深 . ③爪子和牙齿 .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 ,比喻坏人的(dang)羽 . ④两个词 ,因为心思 .集中注意力 ,多用心力 . ⑤安身 .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①动词 ,横渡动词 ,终止 ,消失动词 ,隔绝| 形容词 ,极点形容词 ,极高的 ,陡陗的动词 ,停止副词 ,最| ,非常②qiánɡ形容词 ,强壮qiánɡ形容词 ,有余qiǎnɡ副词 ,竭力 ,尽力qiǎnɡ动词 ,强行(4)①名词作状语 ,每日②均为名词作状语 ,向上、向下 ,指在地面上、在地下③名词作动词 ,游水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快〞2.(1)兼词 ,于此 ,在这里语气助词 ,了(2)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 "既……又〞 , "和、与〞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 "于是、就〞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 "并且、而且〞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 "然而、可是〞表示修饰关系 ,相当于 "地、着〞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 "如果〞(3)介词 ,从介词 ,比介词 ,向3.(1)用"……也〞表示判断的判断句 . (2)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 "于蓝〞 ,放在动词 "取〞的后面 ,表示动作 "取〞的处所 . (3)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 "于蓝〞 "于水〞放在形容词 "青〞 "寒〞的后面 ,表示比拟 . (4)定语后置句 . "利〞作 "爪牙〞、 "强〞作 "筋骨〞的定语 ,后置 . (5)固定句式 . "无以……〞意为 "没有用来……的方法〞 .4.(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让它)停止的 .(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 ,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3)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本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 - - "学不可以已〞 .围绕这个中|心论点 ,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证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人要想成为 "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就要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 ,所以 "学不可以已〞 .(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证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缺乏 ,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 ,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帮助自己弥补缺乏 ,因而 "学不可以已〞 .(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 .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 ,要坚持不懈 ,要专心致志 ,因而 "学不可以已〞 .比喻作用青出于蓝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 ,就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冰寒于水 以得到提高 ,甚至|有质的飞跃 . 来论述中|心论点 .直木为轮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 ,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 木受绳那么直 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到达 "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金就砺那么利 7.比喻作用跂而望 , 不如登高 之博见 形象地说明只有摆正 "学〞和 "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 从见、闻、陆、水等方面说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 ,就能弥补自己的缺乏 ,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8.课文中正反比照论证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段 ,而且这些比照都隐含在一连串的比喻运用中 .课文末段作了以下四组正反对照:(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3)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4)蚓蟹通过比照 ,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说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从而论证了 "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技法运用] 略 .。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劝学(节选) 学案1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 劝学(节选) 学案1 Word版含解析

◆15劝学节选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学苦读。

那么如何学习呢?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劝学》中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态度,《劝学》成了一篇激励后世之人勤学刻度的醒世之作。

谈勤奋大家肯定都听到过“勤能补拙”这个成语,意思是说,通过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许多有着伟大成就的人,都和勤奋有着不解之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少年神童。

他们小小年纪,就能歌善舞或对事物有着高超的见解。

可是,他们沉浸在大人们的夸奖中,不努力,不奋斗,最终成了一群碌碌无为的人,谁也看不出他们和别人的区别。

而有些人,他们没有聪颖的天资,也没有过人的智商。

可他们踏踏实实地向目标努力,向前程迈进。

最终,他们成功了。

天分,是起跑时的领先,而勤奋决定了跑步时的速度。

勤奋,让踏实肯干的人跑到了终点,取得了成功的奖杯。

所以,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微感言: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一、作者视窗“后圣”荀子荀子,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政论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如果有这么多后人永生也难以企及的“家”,仍然不能尊之为圣,那我只能慨叹“圣”之所以为“圣”,是因为这个职称名额非常有限。

同抱不平的还有章太炎先生,他认为荀子为“圣”当之无愧,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后圣”,以太炎先生的才学名望尚不能激起波澜,也就遑论别人了。

也难怪,其时封建社会已趋式微,新学蓬勃而起,谁还有闲暇为荀子正名?现代人孜孜以求成为什么“家”,说到底只是虚名,荀子在世时兴许认为不值一哂,弃之如敝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劝学节选(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cān shěnɡ)..(ɡǎo pù)参省靛.青(diàn) 其曲中.规(zhònɡ)B.蓼.蓝(liǎo) 须臾..(xū yú)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C.锲.而不舍(qì) 舆.马(yú)蛟.龙(jiāo) 金石可镂.(lòu)D. 驽.马(nú) 跂.而望矣(qí)蟹螯.(áo) 以为轮(róu)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从文言文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求人可使报秦者C.马之千里者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劝学(节选)荀 子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 ⑦。

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 ①数:指学习的具体科目。

②没:通“殁”,死。

③大分(fèn):要领,总纲。

④箸(zhù):通“著”,附着。

⑤蝡(rú):通“蠕”,微动。

⑥傲:通“躁”,急躁。

⑦(zá):唠叨。

⑧向:通“响”,回音。

⑨方:通“仿”,仿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学恶.乎始? 恶:哪里 B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舍:放弃 C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曷:怎么 D .《诗》《书》故而不切. 切:恳切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①其数则始乎.诵《经》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①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C.⎩⎪⎨⎪⎧①口耳之间,则.四寸耳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①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 .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 .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

D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分)译文:(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4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2分)9.下面是四首“劝学”诗,请大家阅读,然后归纳,这四首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劝勉大家学习的。

(6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劝学诗》)归纳:这四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角度劝勉大家学习。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一段话,立意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6分)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16过秦论(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黔.首(qián)合从缔.交(tì)鞭笞.(chī) 瓮牖.绳枢(yǒu)B.阡.陌(qiān) 逡.巡(qūn)猗.顿(yī) 赢粮景.从(jǐnɡ)C.隳.名城(huī) 崤.函(xiáo)钩戟长铩.(shā) 锄耰棘矜.(qín)D.谪.戍(zhé) 比权量.力(liánɡ)作难.(nàn) 良将劲弩.(nǔ)2.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崛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比权量力A.①③⑧B.①②⑤⑧C.①③④⑨D.⑥⑦⑧⑩3.对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席卷天下②云合而响应③船载以入④赢粮而景从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⑦日积月累⑧吾得兄事之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A.①②④⑥⑧句表比喻,译为“像……那样”B.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③表工具,译为“用……”,译为乘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百越之.君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⑥⑦/④B.①③④/⑤⑥/②⑦C.①②⑤⑦/③⑥/④D.①②④/③⑦/⑤⑥二、类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过秦论(中)贾谊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返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

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强凌弱,众暴.寡 暴:欺凌 B .先.诈力而后仁义先:原来 C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易:容易 D .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恤:怜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①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②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B.⎩⎪⎨⎪⎧ ①以.暴虐为天下始②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 C.⎩⎪⎨⎪⎧ ①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②而盛德与.天下 D.⎩⎪⎨⎪⎧①莫不虚心而.仰上②虚囹圄而.免刑戮 7.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都能表现“二世之过”的一组是( )(2分)①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②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 ③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 ④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⑤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⑥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⑥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天下的士人都顺服地慕风向往,这是因为长久没有统一的君主的原因,如果此时秦始皇实行仁政,天下就可以长久安定了。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烧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沿袭原来的老路,为灭亡埋下了隐患。

C .秦二世登上王位后,天下的百姓都期盼着他的政策改变,但秦二世非但没有改变秦始皇的做法,反而更加残暴。

可见不知变通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 .陈涉虽然没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也没有公侯那样的尊贵,他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9.断句和翻译。

(8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分)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①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2分)译文:②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