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是针对煤矿井下的矿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的体系化管理。

矿压是指地质构造和煤矿开采活动产生的应力对煤矿巷道、支护设施等工程构造的作用。

矿压观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定期观测矿压数据,准确掌握矿山的矿山压力,及时发现矿山压力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观测点设置:在煤矿巷道、采掘工作面、支护设施等关键部位设置观测点,采用适当数量和分布的压力仪器进行矿压观测。

2. 观测频率: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观测,一般为每班、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的观测频率。

3. 数据记录:观测到的矿压数据应及时记录,包括时间、观测点位、矿压数值等信息。

4. 数据分析与评估: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判断矿山压力的变化趋势和程度,并进行合理的预警和预测。

5. 报告与沟通:根据观测数据编制矿压观测报告,并及时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合理的安全建议和措施。

6. 应急响应与处理:在发现矿山压力异常情况时,采取及时、科学的应急响应与处理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7. 保养与维修: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矿压观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可靠的数据采集。

总之,煤矿矿压观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为煤矿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提高矿井安全是矿山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矿压观测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及时掌握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矿压演化规律以及预测异常矿压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矿压观测工作,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本《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2. 观测工作的任务与目标2.1 观测任务(1)掌握矿井地质构造变化情况,提供矿面气象与矿压关系的基础数据。

(2)监测矿井矿压变化,及时预警和预测异常矿压,防止矿压事故的发生。

2.2 观测目标(1)及时发现和监测矿井地质构造变化。

(2)提供准确的矿压数据,为矿井安全管理和工作面运营提供依据。

(3)预测异常矿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矿压事故的发生。

3. 观测内容与技术要求3.1 观测内容(1)地质构造观测:分析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提供矿域、矿区和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图。

(2)矿压观测:记录矿压变化,包括矿井顶板、底板和煤柱的状况,提供矿压变化曲线和数据。

3.2 技术要求(1)地质构造观测:采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地质构造观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矿压观测:采用矿压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观测方法与流程4.1 观测方法(1)地质构造观测:采用综合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技术,包括采样分析、地质钻探等。

(2)矿压观测:采用矿压监测仪器,包括矿压传感器、采样仪等,进行实时监测。

4.2 观测流程(1)地质构造观测:确定观测点位,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绘制地质构造图。

(2)矿压观测:确定观测位置和仪器配置,进行实时监测,记录矿压数据,制作矿压变化曲线。

5.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1 数据处理(1)地质构造数据的处理:整理地质调查和勘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地质构造图。

(2)矿压数据的处理: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制作矿压变化曲线。

5.2 数据分析(1)地质构造数据分析:分析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提供矿床的地质规律分析报告。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监测和预测矿井矿压情况,采取一系列的观测措施和管理制度,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矿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岩石围压力和煤矿开采活动引起的应力集中等因素导致的地下压力的增大。

矿压过大会导致矿井塌陷、地质灾害、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测设备:安装矿压仪、应力计、位移计等观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的矿压情况。

2. 观测频率:根据矿井的开采进度和矿压变化情况,定期进行观测,一般为每天、每周或每月观测一次。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观测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比对历史数据,判断矿压的发展趋势,并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4. 预警与应对措施:当发现矿压异常或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减少开采量、采取支护加固措施等,以保障矿井安全。

5. 矿压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矿压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流程等,建立健全矿压观测管理体系。

总之,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和预测矿压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矿压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范本(2篇)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范本(2篇)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煤矿矿压是指在地下矿井作业过程中,由矿石和岩层的压力引起的地质压力。

为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监测和管理矿压成为煤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制度旨在规范矿压监测管理工作,确保矿山安全运营。

二、责任与义务1. 矿山经理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矿压监测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矿压监测组负责矿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3. 矿山生产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配合和支持矿压监测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山安全。

三、矿压监测设备1. 矿山应配置专业的矿压监测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变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 矿山应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四、矿压监测工作流程1. 矿山应每日进行矿压监测,监测结果记录在专用的监测台账中。

2. 矿压监测组应及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判断矿山的安全状况。

3. 矿压监测组应定期出具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五、矿压预警与处理措施1. 当矿压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矿压监测组应立即向矿山经理报告,并启动矿压预警程序。

2. 根据矿压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减少开采强度、加强支护等,确保矿山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矿压预警解除后,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并确定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六、矿压监测数据管理1. 矿压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2. 矿山应定期进行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培训与演练1. 矿山应定期组织矿压监测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对于新进入矿山的人员,应进行矿压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八、附则1. 对于严重违反矿压监测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三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三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标题: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一、引言矿压是指煤矿工作面及周围岩体在采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及变形形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煤矿矿压观测管理制度展开探讨,包括制度的目的、范围、内容、实施要求等方面,并就该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估。

二、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能够及时监测煤矿矿压情况,预测矿压演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 优化煤矿生产布局:通过对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对矿井及工作面的布设进行优化,减少矿压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益。

3. 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及时了解矿压情况,能够使矿工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范围1. 观测对象: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矿井及工作面。

2. 观测内容:包括矿压观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报告等环节。

3. 观测人员:矿压观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 观测设备的选用与维护:确保观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矿压观测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和更新。

2. 观测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建立完善的矿压观测数据采集和记录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及时。

3. 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采集到的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及时预测矿压演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4. 观测报告的编制与汇总:定期编制矿压观测报告,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岗位汇报矿压的变化情况。

5. 观测结果的评估与总结:对观测数据和报告进行定期评估与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完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五、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龙门煤矿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龙门煤矿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龙门煤矿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一、组织机构组长:总工程师、地防治水副矿长副组长:生产科科长、地测科科长成员:生产科、地测科及科及建筑工程工程技术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科科长兼任。

二、职责分工总工程师:负责全矿矿压观测。

生产科科长及地测科科长:负责矿压平时观测日常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负责本施工区队矿压观测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预报。

生产科及地测科职能:重点负责监督观察造纸区队的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预报。

巷道观测点布置1、岩巷掘进在耙矸机后方布置观测站,开口5m处设立一组巷道变形观测站,以后每间隔30m设立一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设4个测点,依次位于巷道顶板、底板、巷道两侧腰线(拱基线)处各布置1个。

后方巷道变形趋于稳定后不再进行观测,如后巷变形严重可增加变形气象观测数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2、煤巷开口掘进5m处设立一组巷道二处变形观测站,以后每间隔30m设立一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设4个测点,白苞位于巷道顶板、底板、巷道两侧腰线(拱基线)处各布置1个。

三、观测方法1、锚网喷、锚网索喷支护的排水沟,顶板及两帮观测点天花板用钉子钉入墙壁内,然后用红漆标记;自巷道顶板悬挂一根线绳垂至地坪面(轨面),把巷道两帮观测点用连结起来线绳连接起来,垂线两侧为左帮(右帮)巷道宽度,发展水平线绳与垂线交叉点上、下分别为腰线上(下)巷道高度,各观测站必需挂牌管理,现场要有观测记录。

2、架棚支护巷道,在巷道顶板向下2m位置,水平两侧帮部各设一个观测点,编号分别为A、B,在巷道顶板设置一个观测台观测点,编号为C,其中A、B、C三个观测点,测点设置在U型钢棚腿上,使用红漆进行标示。

在观测点巷道底板增设一个观测点,编号为D。

由于巷道变形较快,拉底比较频繁所以D点不采用钎杆标识,日常观测巷道高度即C点到地坪面(D点的垂直距离),各观测站必须挂牌管理,内场要有观测记录。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最新版)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最新版)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75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最新版)近年来,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一、观测范围采煤面及巷道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掘进头观测内容:顶板离层观测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巷顶板下沉量;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观测方法1、顶板离层仪10天记录一次显现数值。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1次。

3、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7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5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煤矿公司采掘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办法

煤矿公司采掘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办法

煤矿公司采掘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准确掌握采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设计及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和建设,做到矿压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矿压观测的目的是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及特点,是矿井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是为采场设计及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和必要手段。

第三条采掘工作面必须开展矿压观测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要把矿压观测工作放到同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保证矿压观测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各井工矿要成立矿压观测组,隶属生产技术部管理, 设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负责矿压观测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矿总工程师是本矿矿压观测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采掘区队长是本单位矿压观测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生产技术部和队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付矿圧观测的具体工作,矿牛产技术部是矿压观测工作的业务管理部门。

第六条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公司矿压观测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及考核,负责审查矿压观测仪器设备的选型,参与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

第七条矿压观测组职责1.制定矿压观测方案。

2、组织开展采掘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工作,分析整理矿压观测数据,提出矿压观测报告。

3.依据矿压观察结果,提出支架、设备选型意见及巷道支护改进意见。

4、开展矿压预测预报工作。

第三章矿压观测范围及内容第八条观测范围所有综采工作面及受采动影响的巷道。

第九条观测内容1、综采工作面(1 )支护阻力观测,包括:液压支架支护阻力和超前支护单体支柱阻力观测;(2)围岩移近量及移近速度观测,包括:顶底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顶底板移近速度观测;(3 )顶板破碎度统计观测。

2、巷道(1 )围岩移近量观察,包括: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巷道底鼓观测。

(2 )支架变形观测。

(3)支架下缩量观测。

(4)巷道锚杆(支架)受载观测。

(5 )煤体应力观测。

第十条如需进行其它专项观测,则根据观测目的具体制定观测内容。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一、矿压分析及监测原则1.综合分析法: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采场的开拓方式、采煤的工艺参数等,结合矿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矿压分析,明确矿压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

2.相似规律法:通过相似规律的研究和应用,将类似矿井的矿压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经验,为矿压监测提供依据。

3.动态监测法:采用现场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的矿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二、矿压监测管理责任制1.矿井负责人:负责制定矿压监测管理制度,明确矿压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责任,保障矿井的工作安全。

2.矿压监测人员:负责矿压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及时上报矿压变化情况,为矿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安全监测管理部门:负责矿压监测的规范化管理,对矿压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

三、矿压监测设备及操作要求1.监测设备:矿压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准确、稳定地监测矿井的矿压变化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应及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操作要求:矿压监测人员应熟悉矿压监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原理,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做到数据准确无误。

四、矿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数据采集:矿压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采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数据记录:矿压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必要时加注备注,方便后期数据分析和使用。

3.数据分析:矿压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合理解读,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矿井矿压预警与应急措施1.矿压预警:通过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对矿井的矿压情况进行预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确保矿井的安全。

2.应急措施:一旦发生矿压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停止采煤作业,疏散人员,进行矿井的矿压处理,确保人员的安全。

六、矿压监测工作的评价与改进1.评价指标:矿压监测工作的评价指标包括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监测工作的及时性等。

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矿井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提高矿井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1. 矿井监控系统管理责任- 制定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指定专人负责矿井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确保矿井监控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 负责矿井监控系统数据的存储和备份。

2. 环境建设和设备配置要求- 矿井监控系统的布局和设备配置应符合矿井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 确保矿井监控系统的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的稳定供应;- 对矿井监控系统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求- 矿井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能够及时监测和报警;- 确保矿井监控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矿井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报警和应急处理要求- 矿井监控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对矿井危险情况进行报警;- 对矿井监控系统报警信息进行分类、分级和处理,确保报警信息的及时响应;- 制定矿井监控系统的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5. 数据存储和保密要求- 矿井监控系统数据应进行定期的存储和备份;- 对矿井监控系统数据应进行安全管理和保密,防止数据泄露;- 矿井监控系统数据的使用和分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要求。

以上是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和完善。

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效果评估。

矿井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二)是矿山企业为确保安全生产和监测矿井状况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该制度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矿井监控系统的建设:规定了矿井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技术要求和建设流程,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满足矿井监测的需求。

2. 矿井监控系统的运营与维护:明确了矿井监控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责任、流程和要求,包括系统的日常运行、故障处理和维修保养等。

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矿井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安全监控管理工作,具体措施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应遵循预防、预警、应急处理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矿主单位应承担对矿井安全监控管理的主体责任,安全监控部门和相关部门要配合协作,共同维护矿井安全。

第五条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应坚持科技先进、精准可靠的原则,不断完善监控设备和监控技术,提高监控管理水平。

第二章安全监控设备第六条矿井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安全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监控终端、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第七条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矿井应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监控设备信息安全,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

第九条矿井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存储备份措施,保障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安全监控管理第十条矿主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监控责任和要求。

第十一条安全监控部门应做好监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安全监控部门应不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第十三条安全监控部门应定期向矿主单位汇报监控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和问题。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四条矿井应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处理责任和程序。

第十五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应急响应、疏散逃生、救援抢险等内容,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六条矿井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工作应进行督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矿矿监察部门应加强对矿井安全监控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九条矿主单位应配合监察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本章无需加入分段语句。

二、系统管理责任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责任由煤矿负责人承担,负责人应确保系统的规范运行,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个人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 煤矿负责人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职责,并将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3.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规定履行管理职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系统建设与维护1. 煤矿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2. 煤矿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煤矿需定期进行系统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1. 煤矿应确保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监测数据。

2. 煤矿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管理机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煤矿要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五、应急处置与报告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施和人员,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2. 煤矿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提前进行应急演练,以确保有效的应急处置。

3. 煤矿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系统发生的安全事故、故障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六、保密管理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数据应严格保密,不得向外界泄露。

2. 煤矿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参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进行保密意识培训和教育。

3. 煤矿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检测,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七、经济管理1. 煤矿应合理安排经费,确保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矿山监测管理制度

矿山监测管理制度

矿山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的安全监控和管理,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矿山监测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的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矿山的地质监测、水文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等方面。

第三条矿山监测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高效”的原则,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第四条矿山监测管理应与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矿山监测管理工作的制度。

第二章矿山监测机构第五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独立于矿山生产部门,直接隶属于矿山监督管理机构。

第六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测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测数据不准确或失真的问题。

第九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根据矿山生产的实际情况,定期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和计划,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和及时性。

第十条矿山监测机构应当定期向矿山监督管理机构和矿山生产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结果,为矿山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矿山监测工作第十一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第十三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重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连续性,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根据矿山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计划。

第十五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加强与地质、水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监测工作。

第十六条矿山监测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归档制度,保证数据的追溯和可查性。

第四章矿山监测数据处理第十七条矿山监测数据应当及时、准确地处理、分析和评估,为矿山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八条矿山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当由专业的监测人员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要求,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效监测、预报、防治矿压显现现象,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第二条为了进一步掌握采掘工作面及矿井在用各巷道上覆岩层及围岩运动规律,不断改进支护参数,全面实施矿压观测。

第三条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压显现逐渐明显,鉴于当前的开采现状,需进一步加强矿压观测,以科学预测、预报矿压显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四条为确保矿压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具体领导机构如下: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采煤副总、掘进副总组成员:机械化科及生产科人员说明:组长全面负责矿压显现防治有关事宜,矿压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生产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矿压观测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专业人员,对各个观测点进行不定期及时全面检查,并整理、分析日常检测资料,及时进行矿压预报,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六条各施工区队负责人担任本区队矿压观测与防治小组组长,各施工区队技术员担任小组副组长,每个施工区队设置不少于三人为日常矿压观测小组成员,每小班必须有两人兼职进行日常矿压观测和对矿压观测设备、仪器、仪表的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矿压观测报表的填写,并由各队主管技术员负责及时送报。

第七条矿压观测办公室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矿压观测业务,负责配合矿教培中心对观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并要定期向全矿职工宣传和培训矿压防治方面的有关常识。

第八条各区队兼职观测人员要求是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强,经过培训后对观测设备仪器的性能、运行能够基本掌握,并要责任心强,以便于开展矿压观测工作。

第九条对兼职观测人员,区队长要合理安排,必须保证每小班有一名观测人员在井下工作。

兼职人员不能正常上班时,区队长应及时指定有相应能力的其他人员代替工作,确保不能影响矿压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各观测人员完成当班观测任务后,将当班矿压观测结果认真详实填写。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第三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

第六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应当强化责任落实、协同配合、信息共享的机制。

第七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第二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置第八条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监控中心、监控设备、监测仪器等。

第九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置应当满足安全监测监控的需求,确保监测监控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煤矿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第三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当进行定期的自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当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测试,增强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第十三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当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升级,提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第四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应当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杜绝违规操作。

第十七条煤矿应当定期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八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使用。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煤矿应当根据本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细则和操作规范。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5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5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清水营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技术科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报生产技术科备案,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技术科。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____%。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二、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____天每天由技术副队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____天后,测点每____天观测一次。

2.遇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时,区队必须每班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收集相关矿压参数,突变情况下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汇报。

3.正常情况下,在掘巷道每隔____米布置一组观测点;在一些特殊地点(交叉点、贯通点)或特殊变化巷道点(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等地点),经生产技术科认定后布点进行观测。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庞庞塔矿生产科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科二0一二年目录1、矿压观测实施细则 (3)2、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有关规定 (10)3、监测仪表管理考核办法 (13)4、锚索涨拉机管理办法 (15)1、矿压观测实施细则根据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有关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结合庞庞塔矿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综采放顶煤开采巷道留顶煤掘进、断面大、顶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顶板安全搞好矿压观测,特制定本细则:一、矿压观测工作的要求1、建立健全矿压观测制度:《观测仪器设备安装规范(标准)》、《观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顶板活动规律分析报告制度》。

2、采掘工作面投产开工前,生产科编制矿压观测设计,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开始实施,在监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3、每月出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4、每个采掘工作面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矿压观测总结,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二、矿压观测机构及职责1、成立矿压观测管理体系总负责人:总工程师:曲建光生产矿长:张红义矿压观测办公室:生产科(兼)矿压监测组长:贾湛永技术员:李勇、韩晓东(回采)、张鑫、王亚飞、高俊虎、曹俊毅(掘开)及队组主管技术员矿压监测员:共3人(回采1人、掘进2人)2、职责1)矿总工程师是矿压观测工作的技术管理负责人,负责矿压观测设计的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

2)生产矿长是矿压观测现场实施负责人,负责矿压观测设计及支护技术方案的现场落实。

3)生产技术科科长协助总工程师抓好矿压观测设计的编制、审查及协助生产矿长实施现场矿压观测,负责矿压观测信息的阅示、办理、分析等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4)矿压监测组长负责日常管理,保证矿压观测正常运行,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5)主管技术员负责各系统的日常管理及矿压分析,对现场存在问题及时通知队组,指导生产。

6)矿压监测员负责矿压监测系统的日常检查、监督、数据采集,对现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队组及矿压监测组。

2024年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科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____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压监测小组及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2、煤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1)为了加强锚杆支护的顶板管理,进一步优化锚杆支护参数,随时了解顶板的离层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____条第____款的规定,在煤巷锚杆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____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监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3)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____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____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4)所有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宽的中部或交岔点的中心位置,顶板离层仪的间隔距离一般为____米。

____时,工作面迎头距前一个顶板离层仪的距离不得超过____m;“三带一宽”及三、四岔门处必须及时增设顶板离层仪,____时,距掘进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____m。

(5)现场应选用____简便、测读方便、具备直观视觉显示功能的顶板离层仪,顶板离层仪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

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____mm,并在顶板离层仪牌板上明确标注具____置。

矿业监控管理制度

矿业监控管理制度

矿业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业开采活动,保护矿山环境,维护矿业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业开采活动中的监控管理和监管工作。

第三条矿业监控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便民为原则。

第四条矿业监控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不得违法乱纪。

第五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监控管理工作,保障监管的效果和规范。

第六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监管职责、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相关制度。

第七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公布监控管理工作的监管数据、监控结果和监管报告。

第八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定期进行监控管理工作自查,确保监控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对于违法违规的矿业开采活动,监控管理机构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矿业开采单位的监管,确保其按规定履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第十一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矿业监管档案,保存监管工作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第十二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积极参与矿业开采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矿山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管服务。

第二章矿业监控管理机构第一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设立独立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监控管理工作。

第二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矿业监管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三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定期开展监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保障监管的公正和独立。

第五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监管会议,总结经验,交流工作,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第六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建立监管数据和信息平台,便于监管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果和效率。

第八条矿业监控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管奖惩制度,对监管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监管工作不到位的人员予以批评和处罚。

矿压监测制度

矿压监测制度

矿压监测制度矿压监测制度是一项特别紧要的工作,特别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工人们在安全环境下工作,矿山必需实施矿压监测制度,监测矿山内的压力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矿压监测系统的作用、监测对象、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措施等方面。

一、矿压监测系统的作用矿压监测系统的作用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矿山稳定性。

通过对矿山内部及周边的应力场进行监测,能够评估矿山稳定性并提前预警,从而避开矿山发生不稳定情况。

(2)引导矿山开采规划。

通过矿压监测系统,可以了解矿山内部的应力变化情况,引导矿山开采规划,调整采矿区域,避开资源挥霍。

(3)保证矿山生产安全。

矿山作为不安全作业场所之一,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显现煤与岩石的突发事故。

通过对矿山内部及周边应力场的监测,可以适时把握矿山的变化情况,从而实行相应的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矿压监测对象矿压监测对象重要包括矿山内部应力、矿山表面形变和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等。

这些监测对象是矿山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1)应力。

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煤矿的破坏性质,可能会导致地表和矿山内部应力的变化,因此矿山内应力场的监测是特别紧要的。

(2)形变。

矿山的表面形变是由于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通过监测表面形变可以确认矿山是否显现不稳定情况,引导矿山生产管理。

(3)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

矿山内部的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压力变化也可能会引起矿山的变化,因此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的监测也特别紧要。

三、矿压监测内容矿压监测内容重要包括矿山内应力场监测、地表形变监测和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监测。

(1)应力场监测:重要监测矿山内部的应力状态,确定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和趋势,适时发觉应力异常,并进行预警。

(2)地表形变监测:重要监测地表的变形状态,把握矿山的稳定性,适时发觉矿山内部异常情况。

(3)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监测:重要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压力变化,以帮忙矿山实现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

四、矿压监测措施为了确保矿压监测工作的顺当进行,必需实行一些有效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矿业股份有限公司x煤矿采、掘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采、掘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矿采煤、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控工作,充分发挥其“监测隐患、排除隐患、预防隐患“的三项职能,进一步促进我矿顶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支护质量,控制顶板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望有关单位认真执行。

一、体制与职责1、成立矿压监控领导小组,负责全矿矿压监控的领导和综合管理工作。

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采煤矿长、掘进矿长、安监处处长成员:采煤副总、掘进副总、技术科科长(副科长)、调度所长、安监处副处长、经管部部长、物管科科长、主任:技术科科长副主任:技术科科长(副科长)、地测科长成员:技术科工作人员2、管理职责(1)矿长负责对矿压监控技术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及行政机构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矿长领导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矿压监控技术管理体系。

矿长是矿围岩综合治理监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解决围岩治理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监测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的采购、安装及维护管理资金。

(2)总工程师是监测管理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抓好监测监控方案的制定、审批,组织开展监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批准设计的实施。

(3)采煤矿长负责实施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动态监控工作。

掘进矿长是监测管理的现场实施负责人,负责监测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现场落实,保证质量和效果。

(4)安监处长(副处长)负责组织对采煤矿压、锚杆支护巷道安全质量、围岩治理和矿压监控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责令停止作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采煤、掘进副总工程师负责对矿压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判,并提出处理意见。

协助采煤、掘进矿长实施监测,协助矿总工程师抓好监测设计的编制、审查。

(6)技术科负责矿压监测组织与设计、进行巷道支护设计,组织进行采掘工程质量检查,建立施工管理台帐,深入现场,掌握施工动态;负责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分析,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提交分析结果。

对现场布点及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的安装进行检查验收;督促区队进行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并存档管理。

(7)地测科负责及时提供施工巷道的地质资料,负责制定巷道岩性探查方案并跟踪落实,并根据探查结果及时修改完善地质资料,为支护、矿压监测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

(8)技术科、调度所、安监处等单位管理人员,负责对采掘工作面的监控工作进行监督和参加由矿压领导小组组织的突查。

安监处负责参与审查监测设计,监督检查设计的现场落实。

(9)经管部、机电科、物管科负责及时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监测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等,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10)施工单位是监测工作的责任主体,区队长是现场管理的具体负责人,负责落实监测工作,管理和维护现场相关观测点及相关监测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区队技术员负责指导监测工作的现场实施,现场(安设计要求)布点、现场安装,收集监测资料,及时提交技术部门并负责进行管辖范围内的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

(11)监测管理办公室职责:主要负责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动态监控工作,负责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控工作,负责围岩治理巷道支护设计、监测设计及巷道支护质量监督检查和支护效果检查,以及日常监测记录的分析总结,优化支护设计工作。

①监测人员要认真按照监测要求对采煤矿压监控,围岩综合治理巷道进行抽点观测,做好监测记录工作,并初步把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内,以便调取、分析。

②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整改;调查隐蔽工程发生和处理情况,并作好记录工作。

掘进重点检查:锚喷、锚杆支护巷道(包括修护巷道)的光爆成型及后路巷道变形情况;锚杆的角度、外露、初锚力、拉拔力检测,喷层强度、锚索的布置、紧固;锚注锚杆布置、注浆浓度配比、注浆顺序、注浆压力、注浆地点距迎头的距离;架棚巷道的螺母扭矩、壁后充填、腰帮过顶质量和区队、班组的检测记录是否符合实际等情况。

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当班可以解决的必须责令现场整改,当班解决不了的限期整改。

④对分管范围内所使用的设备(测压表、锚杆拉力器、扭矩扳手、钻孔探测仪等)工具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全矿所有的锚杆拉力器、扭矩扳手、钻孔探测仪、离层仪、液压枕、监测牌板等的使用管理、指导。

二、监测监控实施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控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动态监控工作,由采煤矿长组织,采煤副总负责实施。

矿设矿压组,由技术科归口管理,负责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控工作,不定期抽查指导、总结分析,提出建议及改进意见。

观测人员要经常参加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及观测质量。

2、矿压监测要纳入日常生产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预报制度,不实施矿压监控,严禁回采。

采煤区队班班设观测人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监控工作;区长全面负责,技术人员具体落实。

3、坚持“初撑力第一”观点,重视矿压监控,严格按规定执行。

矿压监控图表将作为顶板事故追查处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4、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工作落到实处。

管理人员必须带表进面,亲自抽测、组织现场整改、严把质量关。

5、单体支柱工作面,严格按照“装面收作棵棵监控,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选测监控,重点区、异常段、特殊点重点监控”的原则,实施科学、合理布点,针对性监控。

装面、收作期间支柱测定率达100%。

初放期间是顶板事故的多发期,要求支柱初撑力测定率达100%,工作阻力测定率不低于30%,并确切掌握支柱增阻情况,分析顶板动态。

正常回采期间要求初撑力抽测率在30%以上,工作阻力抽测率10%,合格率80%,采取均匀与随机布点相结合的方法,均匀布点不少于10个。

对上下出口,过老巷等重点区,构造、悬顶、顶底煤、破碎带等特殊、异常地段要增大覆盖率、重点监控。

6、监测人员切实抓好“检测、补改、验测、填报、处理”五个过程。

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排除隐患。

验测后填写原始记录表并将监控情况及时向采煤矿长汇报,图表报采煤矿长阅示;区值班人员将领导阅示意见和采取的措施及时向职工贯彻落实。

7、矿压观测仪表由采煤矿长负责安排购置、维修和更新。

8、为保证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做到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作好记录,纳入工程质量班评估内容。

底板松软的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必须下底梁或加穿柱鞋。

“三软”煤层工作面必须有二次注液措施。

9、综采面矿压监测不少于10条线。

上下端头不少于1条线,其它监控线均匀布置。

掌握不同煤层、顶底板、采高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安全生产和设备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综采的其它单体支柱执行以上条款。

10、监控实施的总的要求是:坚持“初撑力第一”的观点,以初撑力、工作阻力为主要指标,通过“检测、补改、验收、填报处理”五个环节,对“四个阶段”实施针对性监控,即:装面、手作期间棵棵监控、初放顶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期间抽测监控、异常地段重点监控。

11、监控指标: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及工作阻力,Ф100 mm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要求破碎顶板≮50KN/棵;中等稳定顶板≮70KN/棵,末前排支柱工作阻力≮70KN/棵。

工作阻力≥初撑力规定值。

液压支架每5架1组压力表,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集团公司液压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泵压设计规定)的80%。

12、日常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检测(1)正常回采期间回柱前抽测末前排支柱的工作阻力,测取的数据要标在支柱上。

抽测率不小于10%。

末前排支柱未检测或工作阻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准回柱。

新支设的支柱初撑力要分茬抽测,分茬计算合格率,测取的数据要标在支柱上,抽测率不小于50%,分茬合格率不小于95%,并且不允许出现连续3棵不合格支柱。

否则不准交窑。

如施测的支柱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达不到要求,视该支柱与上、下相邻测区点之间所有支柱均不合格,都需补改。

对“异常段”、“薄弱区”、“特殊点”,如过老巷、过顶空、过破碎带、逮煤顶、底空、底软、上下出口、老塘大面积悬顶、支护质量较差等地段要对支柱的工作阻力重点监控,对降阻力支柱要跟踪补液,对危及安全的要求停面整改。

设观测线监视支柱的动态质量,归纳测线的设置和观测要求由技术科确定。

(2)初放期间,初撑力抽测率为100%,末前排支柱工作阻力抽测率不小于30%,装面、收作期间棵棵监控,其他要求同正常回采期间。

2)补改测压员在施测过程中,发现支柱的支设质量达不到要求或存在其他安全问题时,要及时向当茬作业人员交待清楚,责令其补改。

对拒不补改或不补改好的,测压员要及时向当班班长汇报,并同时向跟班区干反映,当班班长必须立即组织当茬作业人员或其他人员强制补改,跟班区干要帮助和督促补改工作。

3)验收对补改后的支柱,测压员要进行补撑力测定,对补撑力仍不合格的,要分析原因,供进一步补改时参考。

4)填报测压员将测压数据、工作面推进度、工作面顶底板状况、老塘顶板垮落情况、当班解决不掉的问题隐患,填写在原始记录上,特别是不补改或没补改好的,要在表中注明原因及当茬作业人员姓名,经当班班长、跟班区干签字,升井后交区值班审阅签字后及时交技术科矿压组,由技术科及时打印好信息图报生产矿长或生产副总阅示后反馈至采区。

技术科负责建立监控信息图阅示台帐。

5)处理区值班根据原始记录表和信息图反映的遗留问题或领导阅示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安排整改。

对较大的问题要向区长汇报,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记录,填以台帐上,在三班前会上进行安全质量教育13、检查和监督采用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1、技术科、安监处、调度所与采煤有关技术员以上干部进入工作面必须检查矿压监控情况,抽测支护质量,发现不按规定操作,提出问题不及时整改的,要及时制止,对情节严重的要向矿压监控领导小组反映。

2、矿监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工作面的监控质量进行每月不少于3次突查。

3、技术科负责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控日常检查,对各采煤工作面每圆班至少抽测一次,主要检查区测压工作实施情况并现场实测支柱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检查采用均匀选点和任意选点想结合办法,其中均匀选点每次不少于15组,每组连续4棵支柱,对“异常段”、“薄弱区”采用任意选点办法重点设测。

14、处罚规定对于矿压监测数据不按要求上交的罚款100元/次。

对测压弄虚作假,不施测就填报,或测不合格而填报合格的,或安全隐患未整改或未整改好又不如实填报的,罚款200元/次。

掘进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为建立健全掘进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规范矿压监控管理,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特制定如下掘进围岩综合治理管理、矿压监测监控及锚固力检查制度。

一、掘进矿压监控由掘进矿长全面负责,掘进副总负责实施。

二、掘进工作面支护及矿压监测监控管理的主要内容:(1)、围岩状态:岩性特征、稳定性类别、煤岩层层位等;(2)、顶、底板移近量(顶板下沉量、底臌量),两帮移近量(上、下帮收缩量);(3)、顶板离层量:巷道顶板深部离层、浅部离层量;(4)、支护受力:锚杆初锚力、锚固力、支架受力、卡缆螺母力矩,锚索紧固情况;(5)、巷道支护状况:如巷道支护宏观变形状况及特点,支护形式及参数,包括一次支护、二次支护、补强支护等;(6)、施工工艺变化、工程质量监测;(7)、宏观观测巷道变形、支护受力状况及围岩条件,如锚杆是否断裂、屈服,支架帮顶变形破坏特点,底臌状况、是否沿空、有构造、淋水、岩性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