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己1)

面地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性。
系统性
02
联系的观点强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
系统性地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内在性,有助于我们预测
问题的发展趋势,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创新性
通过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和关 联性,从而借鉴已有的解决方案,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
整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整体。要把 握事物的整体联系,需要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了解 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
例如,在分析一个社会时,需要了解各个领域之间的整体 联系,如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只 有把握了整体的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规律。
在组织结构中,上下级之间的联 系是职责和权力的传递。维护良 好的上下级关系需要尊重彼此的 职权范围,有效沟通,以及共同
实现组织目标。
跨部门合作
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往往存在交 叉和依赖。实现跨部门的高效合 作需要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共 享资源,以及共同解决跨部门的
问题。
学习中的联系
1 2
学科知识
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比较和 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加深对知识整体的理 解和掌握。
恋人关系
恋人之间的联系是情感和心灵的交融。建立健康的恋人关 系需要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独立 性,以及共同成长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工作中的联系
团队合作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 责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效的团队 合作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明确分工,以及相互支持和信任。
上下级关系
04
联系观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必修四-第7课-第2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有人说:“三峡工程是库区人民一次次搬家 搬出来的。”三峡人民舍小家,为国家,艰苦奋 斗建新家的举动说明: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B、局部可以离开整体,但整体不能离开局部 C、整体可以离开局部,但局部不能离开整体 D、从整体着眼,处理好局部才能充分发挥整体 功能。
西部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实施可 持续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 展条件。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 利益所在,已没有东部、西部之分。这表明(单项选择题)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把握事物的联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③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④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 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结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做到综合的思维 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一、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第二、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含义不同 1、树立全局观念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离不开部分 要求 2、相互联系 部分离不开整体 2、重视局部……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 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 形象;有的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 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 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单项选择题)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探究(教材第54面) 黄筌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A、黄筌的画功还不到家 B、画的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改动了就破坏了这种统一 C、钟馗之力在食指而不在母指, 改动了就不符合事实,没有从 实际出发 D、以上答案都有道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的观点来审视,并解决这些困扰我们的事情。
联系的观点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联系的观点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读者运用这种观点思维。
什么是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将问题与外部因素进行联系。
它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对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并提倡将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来考虑。
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一个问题无法独立于其他事物来理解和解决,我们需要考虑外部因素和相关关系。
应用联系的观点来审视问题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使用联系的观点来审视,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方案。
1. 系统思考联系的观点鼓励我们采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来理解问题。
系统思考是一种将问题视为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方法。
它要求我们考虑问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问题的影响。
通过系统思考,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全貌,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 影响分析联系的观点还鼓励我们进行影响分析,将问题与其它因素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思考问题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以及外部因素对问题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3. 相关性评估在使用联系的观点进行问题审视时,我们可以评估问题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因素对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并为我们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指导。
4. 演绎思考联系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演绎思考的方式来应用。
演绎思考是一种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来推断结果的思考方式。
通过将问题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我们可以预测和推测可能的结果,并在解决问题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在运用联系的观点去解决问题时,有几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这种思维方式。
1.收集信息:首先,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来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因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其子欲鸣请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
管人直,那管人死!”
哲学思考:这位医生犯了什么错误?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找最优目标, 我们在一切工作中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和整 体观念。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课堂练习:17世纪70年代以前,几何和代数都有了相 当的发展,但它们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学科。笛卡儿对当 时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 的优点和缺点,主张采取代数和几何中一切最好的东西。 他把代数运用于几何,使图形的几何关系在方程的性质 中表现出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研究几何问题的新方
第七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的
A 含义不同
➢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它是一。
➢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 上看它是多。
B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
部分
主导地位
整体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 备的功能
被支配地位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如今,有三座庙,离河边都比较远,但他们的观念变了,做法变 了:每座庙里水多得吃不完。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 水缸就满了。
第二座庙,老和尚给三个小和尚制定新的规矩:谁挑的水最多, 晚上加一道菜;谁挑的水最少,菜减半甚至吃白饭,直到逐出寺 庙。于是,三个小和尚你追我赶,一会儿把水缸挑满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共43张PPT)

需要集体的支持和帮助。
04 联系与解决问题
识别问题中的联系
01
02
03
因果联系
分析问题中的因果关系, 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 能的结果。
相互联系
找出问题中各个因素之间 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系统联系
将问题置于一个系统中, 理解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 联系和相互作用。
利用联系解决问题
建立联系
根据问题分析,建立各因 素之间的联系,形成解决 方案。
整合资源
利用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 整合资源以解决问题。
协同合作
通过团队协作,利用团队 成员之间的联系,共同解 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问题背景
一个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 问题。
问题分析
交通拥堵与城市规划、道路状 况、公共交通、私家车数量等 因素有关。
感谢您的观看
分析因素之间的关联
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 果关系。
确定关键联系
在众多联系中,找出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联系,把握住关键因素。
利用联系制定决策
制定基于联系的策略
根据识别出的联系,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行动计划,以充分利用有利 联系,避免或减轻不利联系的影响。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应用联系观点的案例分析
经济与政治的联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与 政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例 如,经济政策的变化可能引发政 治动荡,政治稳定又能够促进经
济发展。
社会与自然的联系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例如,环境污染可 能引发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共50张PPT)

主题介绍
联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特点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说明
联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联系具有多种形式和条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的普遍性
02
总结词: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 详细描述:自然界中的生物、非生物以及自然现象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气候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而动植物的繁衍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总结词: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联系性,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以维护生态平衡。 详细描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生态失衡,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
引言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引言
0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主题名称
探讨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主题内容
帮助听众建立联系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要基于事物的客观联系去改造世界。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主观性
人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建立联系,人们必须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建立新的联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 。 说明了什么?
(2)二者相互影响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
到部分。
注意: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相对的)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齐读)
含义不同
相 互 二者的地 区 位和功能 别 不同 相互依赖 相 互 联 相互影响 系
B、系统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木板组成,木桶 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事 实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木板的长短和木桶的容积是因果联系 C部分制约着整体 D整体由部分组成的
3、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 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 的现代化。这说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 部分起决定作用 C、整体性能决定部分性能 D、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 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寻求最优目标
要求
整体处于统率的主导地位,整体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
要求
1、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 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 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 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 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 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 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 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 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 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也会影响到部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公子的烦恼
从前,在欧洲某个国家曾有一个贵族公子,他讨厌这个世界,觉得这个 世界纷争太多,这个世界上的人也太俗气了,也讨厌那个豪华的家庭和愚昧的仆 人。于是一天,他对朋友说:“哎!这个世界令人讨厌极了,我真想逃出去,一 个人自由自在、过安逸的生活。”
“这个主意好!但是你要考虑,你将来吃什么呢?”他的朋友担心的问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什么是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如何使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什么是联系
孤掌难鸣
1,左边这幅图说明 了一种什么样的道 理?
2,你是怎样理解 联系的?
联系是…...?
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关系
(二)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每一事 物之间都有联系
各位同学,从这个故事当中你能 得出哪些结论呢?
小练习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
由各个要素组成的,
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
也是
的、
的
的联系在一起。
机相 的互
依 存 、 相 互 制 约 、 有
(三)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
试试看——下面的动物们都有什么关系?
不一会儿,侍者端出一个盘子,里面放着美人那双被砍下来 的血淋淋的手。
说说看,这个故事包含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动 脑 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军队发现德军有 一个久攻不破的堡垒,奇怪的是总也找不到这个堡垒 在什么地方,给英军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后来有一天 ,有一个士兵发现在对面光秃秃的山头上有一只洁白 的波斯猫在懒洋洋的晒太阳,于是士兵恍然大悟,后 来英军一举攻破了德国军队的秘密地点。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引言在解决问题或者面对挑战时,我们常常会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的方式进行思考。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独立思考和分析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即将问题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连接,从而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联系的观点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方式,它强调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全面的分析,将问题与相关的观点、概念和实践联系在一起。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中存在的隐含因素和相互影响,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使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技巧,帮助读者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运用联系的观点思维。
为什么要使用联系的观点获取全面的信息使用联系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当我们仅仅采用单一的观点进行分析时,很容易陷入狭隘的思维模式,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而通过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观点融合起来,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发现问题的本质有些问题可能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将问题与相关的观点和概念联系起来,揭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拓宽思维的边界联系的观点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的边界,避免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中。
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难题时,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会得出相似的解决方案。
然而,通过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经验或者不同的文化中寻找灵感,获取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思路,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思维多角度思考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将这些角度进行联系。
例如,在解决一个团队内部的冲突问题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员工个体的情况,还应该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协作方式、内部规则和文化等因素。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
部分 被支配地位 受整体的制约
主导地位 统率部分
具有部分不 具备的功能
服从于整体
整体 一 部分 多 思考
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 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
钟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但任何一个 零部件都不具备钟表的计时功能。 飞机的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自己飞上天 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理? 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知识疏理 原理
联系 的普 遍性 联系 的客 观性
原理内容
联系具有普遍性,联 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 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和相互作用。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 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 新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 是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二者密不可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 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 〖原理内容〗:
•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 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 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区别、联系)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四个方面: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典)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
指事物之间内在的、确定的因果关系 。例如,太阳升起与白天来临之间存 在必然联系,太阳升起是白天来临的 直接原因。
偶然联系
指事物之间非确定的、非内在的因果 关系。例如,一个人在街上捡到一张 彩票并中了大奖,这彩票与中奖之间 只是一种偶然联系。
内因和外因
内因
指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或根本动力。例如,一个人的努力工作是取得成功的内因 ,是推动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建立健康
的人格和心态。
自我调节
02
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等
心理问题。
自我实现
03
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为社会进步
和发展做出贡献。
05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实践意义
在工作中运用联系的观点
1 2
理解工作流程
虽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可以 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联 系,改造客观世界。
02
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指事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与其 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经济繁荣通常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间接联系
指事物之间通过其他事物或因素间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气候 变化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间接联系,气候变化会影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进而影响全球变暖。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整合运用联系的观点,能够将所学知 识进行整合,建立知识体系,加 深对学科的理解。
问题解决
在学习中,运用联系的观点能够 更好地分析问题,把握问题之间 的相互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 2 3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之中,原因和结果相互 依存、相互作用,原因引发结果,结果又反馈于 原因。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承认和认识因果联系,而不能改变或消 灭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同一事件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同一结果也 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起,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本质联系
指两个事物之间内在的、固有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例如,物体的 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本质联系,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而物体的体积 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两者之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非本质联系
指两个事物之间外在的、非固有的联系,是事物之间表面的、偶然的联系。例如 ,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非本质联系,虽然政治体 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这种联系不是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处于统帅地位,具有主导性
01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取
决于各部分的结合方式。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02 部分在整体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03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部分有时会
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
指两个事物之间确定的、不可避免的 联系。例如,在地球上,重力是物体 之间的必然联系,任何物体都会受到 重力的作用。
偶然联系
指两个事物之间随机的、不确定的联 系。例如,一个人在街上遇到一个老 朋友,这种相遇是随机的、不可预测 的,因此是偶然联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上等马
胜
中等马
胜
下等马
1. 田忌运用了什么哲学思维方法才取得赛马的胜利? 2. 在比赛中,田忌是怎样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的?
01
着眼整体性
02
遵循有序性
03
注重结构优化趋向
05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 场次序
04
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 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06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 出现优化调整
07
系统优化的方法
08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01
掌握系统 优化的方法
05
注重结构优化 趋向
02
用综合的思维 方式来认识事
物
06
系统的含义
03
着眼整体性
07
系统的特征
04
遵循有序性
08
系统优化方法 的要求
1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为什么三个和尚会没水喝?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 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 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BRAND PLANING
7.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和联系?(原理) 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方法论) 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原理) 掌握系统优化的要求?(方法论)
自学提纲p57-59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 它们的可笑之处? 坐井观天 盲人摸象
以部分代替整体
混淆二者的界限 探究与共享
1、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内涵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林

联系的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这些联系 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 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联系的客观性, 采取有效的措杂的 生态联系,这些联系也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 尊重这些联系的客观性,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ontents
目录
• 联系的普遍性 • 联系的客观性 • 联系的多样性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
01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定义
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其 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不存在孤立存在 的事物。
03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联系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01
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 观能动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发 挥的。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和规律,才能 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地创造或消灭联 系。
联系的条件性
联系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 条件下,才能形成一定的联系。
联系的种类
1 2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的关系,而间接联系则是通过其他事物作为中介 而形成的关系。
内因联系与外因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 是客观存在的。人们需要尊重彼此的 联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系和社会秩序。同时,政府也需要制 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 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政治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优质课件)

追风的少年们
畅想一下未来你的 职业梦想?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二)方法论
强调整体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 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强调部分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二:时间规划
“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 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 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 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 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 它的质。” ——法国文学家托马 斯·布朗爵士
整体
全局 局部
全过程
各阶段
一
多
部分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三项?
亲情 友情
财富 权力 声誉 智慧
爱情
事业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相互依存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2)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亲情 友情 爱情 知识 财富 权力... 婴儿 儿童 少年 成年 老年...
人生 人生历程
(1)含义不同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空间 时间
数量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自主探究三:课堂练兵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内容, 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是 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是奋斗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 推动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 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运用《生活与哲学》“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相关 知识,说明如何处理“四个全面”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时间为5分钟,每小组有1分钟陈述时间,各小组讨论并商定 发言人,书记员及时做好讨论内容记录)
小组陈述…… 看来每个小组都非常重要,我们的课题少了谁都无法完成,甚至个
别小组认为自己是整个课题中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最终
成绩。
[提问]:那么这个关键小组单独能体现我们这个地区的特点吗? 很显然不行,可见整体和部分都很重要,各自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二)本节课采用的“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方式: 1、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 是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 识,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的某一部分,都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都能增强自信心。 2、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发展。学生通过讨 论和分析,不仅能自主地获得知识,而且还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课后 调查表明,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和谐发 展,可以营造一种学生乐于主动参与、自由发挥的情境和民主氛围,可 以给学生创造自由驰骋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可以使学生 的主体意识得到升华,主体性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也使我们更深刻地 认识到: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行为,才 能使学生成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七、教学过程分析:
从课堂组织上讲: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 论,分析列举实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
八、教学反思:
[材料二]:每个班经过抽签后都有自己所代表的一个地区,同学们 已经利用研究性学习和部分课余时间进行了一些研究活动。
按学校计划,我们研究性学习也有自己的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书
9月7日 课题研究启动(领题、分组、定计划) 道具、特产、建筑、历史、音乐、表演
9月21日 制定设计方案、分组研究 国庆期间 依照方案完成道具制作及展板 10月12日 完善道具及表演 [提问]:请找出计划书中的整体与部分。
学生能够说出处理整体与部分关 系的具体方法,多数同学通过学 习能够从树立整体意识,懂得统 筹全局的重要性,并尝试以这种 方法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了解 系 统的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出系统的 概念及其三个基本特征。并能够 说出系统优化的具体方法,学会 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 理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联系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 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 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情境拓展】 [探究四]:根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请你为接下去的课题研究工作 提些建议。 (讨论并形成建议,选取代表发言) 概括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探究五]:我们对于开幕式的表演评价中特别注重班级整体效果, 为什么要突出整体效果,而不看个人表现? 突出整体效果
[探究一]:请结合从材料中找出的整体与部分的实例,概括整体与 部分的含义。
在中国的许多名言警句中都包含有整体和部分关系思想,请你列举 几条。
如: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 身……
【情境展开】
[探究二]:我们每个小组都是班级课题研究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请 各小组讨论并陈述本小组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性。
作用。
[探究三]:根据讨论内容,阅读教材,完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
含义
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区别 地位、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作用和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
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细目表
班级
姓名
日期
自我评价 默写评价 作业评价 考试评价
能 级 要 求
内容
完 全 理 解
基 本 理 解
能 默 写 但 不 理 解
不 能 默 写 也 无 法 理 解
完 全 默 出
个 别 错 误
多 处 错 误 或 默 不 出
完 全 正 确
个 别 错 误
完 全 错 误
完 全 正 确 得 全 分
自己的学习 和生活
能通过实例
说明怎样才 能够做到整 体功能大于 部分功能之 和。 能说出系统 优化的具体 方法,学会 运用综合的 思维方式来 认识和处理 学习、生活 中的实际问 题。
III 能在学习后
尝试策划一 个项目,如 学习中的课 程组合、经 济生活中的 资源配置, 用系统优化 的观点和方 法制定实施 方案。
【名师点评】 本节课是我所希望听到的那样一种课,这种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智 慧,能够把学生的生命经验和政治教学联系在一起,这个模块叫《生活 与哲学》,那么你必须是来自生活的系统化、深入化的思考,因此判断 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一定要从人的生命发展的角度,学生在这节课的学 习记住了多少观点和知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高中生这个人 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怎么样能够学会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从 这节课的教学组织的整个流程上看,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过程, 在归纳出要点之后用演绎的方式进行双向的思维方式,能感觉到有生命 在流动,有智慧在生长,有人在走向成熟。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的基本特征) (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情境回归】 [探究六]:请你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为我班能在开幕式上成功展 示献计献策。
【学习评价】 请结合本课学习内容独立完成下发的《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细目表》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陈 燕 一、设计思想:
1、本课设计以“高中政治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研究”课题为技术 路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对话、沟通和合作的课堂 氛围,采用“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主 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在课堂教学中,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材 料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参与生活。高 效地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陶养素质的教学目标。充分 体现自主,高效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 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学 会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对于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与 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 义。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 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应 当树立全局观念或大局意识,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各 个局部的积极作用。 3、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于指导我们 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思路: 1、运用基于标准的有效教学思路,围绕目标设计评价方案,选择 恰当的评价方法,创造师生互动的良好“学评”环境,促进学生的课堂学 习。 (1)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判断题、选择题、简析题等评价样题。 (2)设计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细目表。 2、坚持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和教法的统一。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 的分析、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2)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 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 察、思考、讨论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 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社会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方法: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与效率。
(2)讨论法、启发式与任务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3)运用生活素材贴近生活,增强参与性和说服力。
五、学生分析:
经过两个单元的哲学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但仅限 于知识内容的层次,本框侧重方法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选取的素材是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研究性学习活 动,活动内容和过程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从参与性上看比较容易调 动气氛。
(一)本课采用以评价促进学习的教学理念: 1、用典型例题进行学习的知识性评价,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2、利用目标分解的评估细目表,从整体上把握整堂课的时效性, 不仅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清楚知识的能级要求,可以进行有针对性 的复习;而且教师也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授课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 容及过程。
尝试用系 统优化的 方法安排 工作。
和基本特 征。 运用 掌 握系统优 化的方 法。
部分同学能够在学习后尝试策划 一个项目,如学习中的课程组 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 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 方案。
多数同学能够通过实例说明怎样 才能够做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 能之和。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内 容。本课的两框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可以说第一框侧重于从世界 观角度讲联系,第二框侧重于从方法论角度讲联系。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材料一]:10月中旬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体育节,继去年成功举 办“和谐中华——民族版”开幕式展示后,今年的主题为“和谐中华—— 地域版”。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级行政区域(省、自治区、直辖 市)、县级行政区域(县、自治县、县级市)、镇级行政区域(民族 镇、镇)三级。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提问]:请看地图,并找出地图中的整体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