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燕山期早阶段花岗闪长岩和晚阶段正长花岗岩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对比

合集下载

鄂_赣与苏_皖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成矿特征对比

鄂_赣与苏_皖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成矿特征对比

鄂-赣与苏-皖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及其成矿特征对比屈翠侠,杨兴科,吕古贤,晁会霞,张康(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极为强烈,广布全区,岩石种类繁多,包括基性—酸性和碱性岩石,形成规模不等的侵入体以及陆相火山岩系。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内生金属矿产与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区内岩浆岩在空间上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结的特点,明显地受区域构造控制。

岩浆活动的时间起始于印支期中晚期的中晚三叠世,燕山期发展成中国东部岩浆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

1 鄂-赣与苏-皖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特征对比 (1)岩性方面,西部鄂东南-九瑞地区以中性岩为主体,东部地区中性岩出露相对较少,中酸性以及酸性岩出露较多。

长江中下游地区侵入岩的演化特征整体表现为,以九江-黄梅为界,岩浆活动分别向北西向和南东向演化。

(2)区域侵入岩时代特征与岩体Sr同位素比值在变化趋势上形成对比,岩体年龄逐渐变新的趋势对应其Sr同位素比值降低的变化方向。

(3)成因类型及构造演化特征方面,西部地区属于多条基底断裂复合部位,盖层褶皱和断裂破碎带也极其发育,从而导致岩浆上升较快,壳源物质混染极少,岩体主要为幔源成因。

而东部地区主要受长江深断裂带和网格状的盖层隆起及断裂控制,岩浆上升通道相对较复杂,壳源物质混入较多,岩体主要为壳幔混源特征。

2 鄂-赣与苏-皖地区燕山期侵入岩成矿特征对比 岩浆活动是该区内生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供应者,是成矿物质和流体进行运移的动力-热能。

从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和S、Pb、O同位素组成特点看,岩浆岩与内生矿床有同源关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氢、氧同位素值统计结果分析,成矿流体亦主要来源于岩浆,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层间水和大气水的混杂。

中生代岩浆岩与内生金属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都密切相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体均为J3~K1时代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其中与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燕山期早期(145~120Ma)。

211169516_花岗岩型锂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211169516_花岗岩型锂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花岗岩型锂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欧阳全华,古明澳,梁光春摘要: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区域内燕山期细中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体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使锂、铷、铯等稀有金属元素存在两次矿化高峰。

岩体成岩阶段岩体中云母种属发生了相应变化,即自早至晚有白云母→铁锂云母→锂白云母→锂云母的演化;在岩浆结晶晚期,热液蚀变使岩体产生自交代作用,在岩体中广泛发育钠长石化和白(锂)云母化,形成了富硅铝酸盐矿物而贫铁的(钠长石化)白云母花岗岩,为(含锂)稀有金属矿床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

说明燕山期侵入体可能是成矿母岩,后期热液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并使其富集。

关键词:锂矿床;找矿标志;金属矿成矿机制1 区域地质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区域内隆起与拗陷之间由区域性深断裂(宜丰—景德镇)控制。

沿此断裂带有多期次燕山期岩浆岩的活动,如甘坊岩体、古阳寨岩体、武堂岩体等。

宜丰—景德镇深大断裂及相应次级断裂,形成了岩浆热液侵入和富集的空间,为提供了丰富的成矿场所。

2 研究区成矿条件研究区断裂构造数量较少,仅有1条断层,呈“S”形,倾向约340°,近直立。

断层内蚀变发育,其中以硅化、糜棱岩化、褐铁矿化为主。

研究区主要出露武堂岩体,总体走向呈北东向,局部呈岩瘤状、岩脉状、岩滴状。

出露面积约0.42km2,该单元侵入于古阳寨和甘坊岩体中,接触面呈齿状。

岩性为细中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细中粒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

研究区发育少量岩脉,主要为伟晶岩脉、细晶岩脉,总体呈透镜状产出。

其中伟晶岩脉Ag、Cu、W、Sn、Li、Rb、Ta、Be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地壳丰度,Au、Pb、Zn、Mo、Nb、Sc低于地壳丰度,富集系数0.3~4.4;其中Cu、W、Sn、Li、Ta、Be明显高于地壳丰度2倍~4倍;伟晶岩脉Au、Cu、Li、Rb、Ta、Be高丰度值和稀有金属矿(化)点有着密切关系。

_江西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_江西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区深部也发现隐伏的岩株 。 矿集区航磁 、 重力特征反 映, 新安里 ― 大 湖 塘 ― 昆 山 深 部 可 能 是 一 个 总 体 呈 从北到南形成多个岩凸 , 在 大湖 N E E 向延伸的岩基 , 塘凸起最高 , 岩凸部位形成大型及大型以上矿床 。 岩 体侵位于晋宁期岩体 、 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及早期燕山 期岩体中 , 是一个半隐伏―隐伏的杂岩体 。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早期之产物 , 早年黑云 ( 赣西北 母 K-A r法测得的成岩年龄 为 1 4 3M a 3 4~1 ) , 队, 近期锆石 U- P b测得的成岩年龄为1 4 4 4. 2 1 9 8 [ ] 6 。 、 根据岩体的穿插关系 地质特征综合对 ±1. 3 M a 比和同 位 素 年 龄 值 , 该 杂 岩 体 可 划 分 为 二 期、 4个阶 ) 。 段、 共 6 次( 表1 杂岩 体 中 隐 爆 角 砾 岩 发 育 , 围 岩 捕 虏 体 少 见, 其 上分布了厚度不等 的 晋 宁 期 岩 体 残 留 顶 盖 或 隐 伏 于 晋宁期岩体和浅变 质 岩 之 下 , 矿 体 保 留 好, 矿化深度 大 。 以上说明矿集区 的 岩 体 可 能 属 浅 成 相 和 顶 部 剥 蚀浅 。
出露面积
2) ( m k
伴生脉岩 细晶岩 、 ) 细晶岩 黑云母花岗斑岩 ( 年龄 1 3 4
γ 5
隐伏 隐伏 0. 0 6 5 隐伏 0. 3 5
) 2( 2 a γ 5
γ 5
) b 2( 2
1 4 3
岩株 岩株 岩株
) a 2( 3 γ 5
γ 5
) b 2( 3
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3 γ π 5
1 2 7
1] , 是区内大地构造分界线, 部分 [ 控制了九岭岩浆岩 2 以 上 的 大 岩 株, 昆山矿 是一个隐伏面 积 可 达 1 m 0k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摘要:五龙金矿地处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端,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金资源潜力巨大,经过多次地质评价工作,对金矿类型的划分、矿床特点、控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有新的认识。

基本进入以方法找矿和理论找矿为主阶段。

近年来,在该区及周边进一步研究对矿床的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五龙金矿找矿标志矿床特点探矿潜力序言燕山早期,基性岩浆切穿古元古界辽河群之下地层,断裂充填细粒闪长玢岩脉。

成矿期首先产生北北东压扭性断裂、北西张扭性断裂、北东压性断裂,并被为细粒闪长玢岩脉充填;稍有构造间歇后,成矿期断裂再次活化,闪长质岩浆同化混染酸性含金古老基底成花岗闪长质岩浆,金及其它金属硫化物和二氧化硅、挥发份一起在断裂构造低压区形成含金石英脉。

一、矿区地质特征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矿区大地构造单元处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营口宽甸台拱(Ⅰ13)凤城凸起(Ⅰ13-1)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端。

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

1、地层仅零星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里尔峪岩组、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和盖县岩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2、构造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

鸭绿江断裂是区域上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位于区域边缘,呈北东50°~60°方向延伸,倾向南东,经多次挤压及剪切作用形成。

该断裂带控制着区域上铜、金矿床的展布。

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压性断裂,为中生代晚期构造运动产物,断裂间距分别为2~4km和4~6km,延伸均在10km以上,该两组断裂形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

3、岩浆岩矿区内发育古元古代黑云母及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伴随侵入的大量岩脉。

五龙金矿西部有红石古元古黑云母花岗岩体,南部出露燕山期(126Ma)三股流花岗闪长岩岩株,北部出露燕山期(112Ma)丁岐山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皖南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皖南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基 金 项 目 : 徽 省 国 土 资源 厅 公 益性 地质 调 查 基 金 项 目《 安 闪里 幅 ( 0 O 3 1 ) : 万 区域 地 质 矿 产 调 查 》项 目编 号 :2 1一 —I H5 E I 0 4 I 5 ( 00g I ) 第 一 作者 简 介 : 望 飞 ,1 8  ̄ )男 , 华 人 , 士研 究 生 , 程 师 , 事构 造 地 质 及 区 域 地 质 、 翁 (9 0 , 金 硕 工 从 矿产 调查 工 作 。
云母 、 长石 、 英等 。 斜 石 黑云母 为铁 质黑 云母 , 具红棕 色 多色 性 , 聚鳞 片状 , 泥 石化 程 度 较高 , 分 交 呈 绿 部 代成 为 自云母 。堇青 石分为 两类 : 一是 自形 堇青石 ,
为早 期岩 浆结 晶产物 ; 二是他 形粒 状堇青 石 。 内包 晶
口构 造 区

三 窦 篆 莩 蠡 盔 袭 圆 嘉 岱 ¨夏 妻 奢l 嘉
厂 = = ]新 元 古代 火 山 岩 l ‘ l 岭 组 玄武 安 I 岩 铺 I 1
[ 葬 嘉娄 喜 霸 蛊 Ej 二 害喜蠡 喜
岩 体




2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形 晶 , 同程度 的为 绢云母 所交 代 。 长石 可 占长石 不 斜
总 量 的 2 3 右 。钾 长石 多为 中正 长石 , /左 有序度 t一 t 均小 于 0 9 , 形成斑 晶 , 裹着 早期形 成 的黑 。 . [ ]常 4 包
收 稿 日期 : 0 1O — 1 2 1一83







第3卷 3
第2 期
RE OURCES S S URVEY & ENVI RONM E NT

皖南某地铜矿床成因浅析

皖南某地铜矿床成因浅析

皖南某地铜矿床成因浅析【摘要】本文根据皖南某地地处火山岩与侵入岩交接部位,两期岩浆岩作用形成的断裂互相穿插,在较早的NEE向断裂带内有明显铜矿化分布,并有向两侧延展的趋势。

根据查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认为,该铜矿为与早期火山作用相关的热液型铁铜矿床,以岩浆构造及地层岩性三者为控矿因素,成矿条件较为复杂。

【关键词】岩浆岩;断裂;地层;控矿因素1 区域地质情况查区位于庐枞盆地东南缘之黄梅尖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基岩北侧边缘接触带外带,具体构造位置详见庐枞地区构造略图(图1)。

比例尺:1:200000图1 庐枞地区地质构造略图庐枞盆地为我国下扬子中生代断裂火山岩带组成部分盆地基底构造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形成,由三迭系和侏罗系中、下统地层组成,中生代晚期有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在基底之上沉积一套侏罗系上统及白垩系中、下统的火山沉积建造,期间侵入的次火山体、侵入体等构成了不同期次、不同级别高能体,其控制了区内矿化富集分布的基本特征。

1.1 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由沉积岩基底和火山岩盖层地层组成。

沉积岩基底地层:广泛出露于本区及东部的边缘一带,为上三迭统及中、下侏罗统地层,为一套巨厚海陆交互相-陆相的含煤页岩建造,属基底沉积岩地层的顶部,层序由老到新分别为拉犁尖组、磨山组、罗岭组地层。

火山岩盖层地层:为庐枞盆地北部区域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查区以西地区。

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龙门院组、砖桥组和白垩系下统双庙组、浮山组组成的一套巨厚中偏碱性火山岩地层。

各组岩石均蚀变广泛,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钾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等。

1.2 区域构造查区位于庐枞盆地东南缘,而庐枞地区的基本构造骨架由郯庐断裂、罗河断裂、罗岭断裂三条北东向主干断裂联合组成,区域构造形态是以古生代拗陷为基底,以中生代短陷盆地和侵入岩为主体,由南西段帚状构造和北东段网状构造体系联合组成的北东宽、南西窄的楔形构造带。

区域褶皱构造不发育,整体为一由侏罗系磨山组、罗岭组地层组成的单斜构造,倾向SWW,倾角30-45°,是火山盆地基底印支期及燕山期早期陆相沉积岩盆地的北东部分,受继承式火山盆地底部控制。

皖南宁国大坞尖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以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和辉

皖南宁国大坞尖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以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和辉

L i B , Z h a n g Z Z , Wu M A, Z h o u T F , Z h a o W G, C a i X B, Di Q S . L A — I CP — MS z i r c o n U— P b a g e a n d mo l y b d e n i t e R e — Os
第3 4卷 第 2 - 3 期
2 0 1 5年 3月




Vo 1 . 3 4. NO S . 2~3
Ma r . , 201 5
GEo L0 G I CAL BU LLETI N oF CH I N A
皖南宁 国大坞 尖钨钼矿床成 岩成 矿年龄
以花 岗闪长斑 岩锆石 u— P b 和辉 钼矿 Re — O s 年龄为依据
摘要: 大坞 尖矿床位于钦杭成矿 带东段北缘 , 是皖南地 区典型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 矿床成岩成矿时代 的确定对于该矿床成 因研 究及 区域成矿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 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 , 采集大坞尖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样品和主成矿期 的
矿石矿物辉钼矿 , 分别利用L A — I C P - MS U- P b 和 Re - Os 同位素定年方 法, 获得岩浆岩的成岩年龄( 1 4 8 . 3± 2 . 2 Ma 、 1 4 8 . 5 + 2 . 1 Ma ) 和成矿年龄 ( 1 4 4 . 4 + 1 . 5 Ma ) 。通过 区域对比, 认 为大坞尖矿床属 于皖南地区燕山期第一阶段( 1 5 0 ~1 3 6 Ma ) 岩浆岩侵入的产物 , 该 阶段是皖南地 区重要 的钨钼矿成矿时期 , 形成于古特提斯构造域 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过程 中的 区域挤压环境 。 关键词 : L A- I C P — MS 锆 石 U- P b 年龄 ; Re - Os 同位素 ; 大坞尖矿床 ; 矽卡岩矿床 ; 安徽 宁 国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6 ; P 5 9 7  ̄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2 5 5 2 ( 2 O 1 5 ) O 2 / 0 3 — 0 5 6 9 — 1 0

[精品]岩浆岩分期

[精品]岩浆岩分期

岩浆岩分期中国岩浆活动频繁,自早至晚可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四堡期、晋宁期、震旦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10个岩浆活动期,延续时限大于2 500 Ma(表3-1)。

表3-1 中国岩浆活动期划分简表各期尚可分出早、中、晚或早、晚亚期。

华南地区,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可细分出3个或2个阶段。

形成方式有侵入、喷溢、喷发、喷发-沉积等。

侵入岩分布广泛,出露总面积1 037 432 km2,单个岩体的规模及形态不一,多期或同期岩浆多次侵入或喷发叠加所成的复式岩体甚多。

岩浆活动强度、岩体产状、规模和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

岩石类型从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到碱性岩均有。

每一类型尚有多种岩石和岩石组合(岩石分类、命名按国际地科联1989年推荐的QAPF分类及其命名方案)。

不同的岩浆期、岩浆成因、产状、岩性组合、岩石类型往往形成特定的矿产。

超基性岩出露面积约3 921 km 2,大多数是构成蛇绿岩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东西准噶尔、卡拉麦里、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地区,甘—青的祁连山、青海祁曼塔格山、阿尼玛卿山,陕西勉县—略阳地区。

西藏地区主要见于两带:北带(班公错—改则—班戈—那曲—丁青沿澜沧江进入云南),南带(由师泉河、象泉河沿喜马拉雅山北坡向东至仲巴,又自藏东洞嘎向北东至墨脱向南东至中—印边境),云南哀牢山西侧以及澜沧江一带。

此外,在内蒙古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黑龙江新林和完达山,皖东南—赣东北以及台湾省东部也有超基性岩出露。

基性岩出露总面积约14 590 km 2,除了在基性—超基性岩带产出者以外,较为集中分布的有山西中条山、五台山,陕南秦岭,鄂北和鄂西北部出露的早、中元古代辉长辉绿岩墙群,川中、川南、滇北、黔西北、桂西的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冀北、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白音图嘎的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侏罗纪—白垩纪基性火山岩,黑龙江五大莲池、牡丹江镜泊湖、吉林敦化—通化—长白—临江北东向分布的新近纪玄武岩,以及台湾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的新近纪—第四纪玄武岩(图3-1)。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特征及其与多金属成矿关系浅谈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特征及其与多金属成矿关系浅谈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特征及其与多金属成矿关系浅谈摘要:元宝山地区经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内侵入岩较发育。

本区构造变形以断裂构造为主,多数为近东西向,也有北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多组。

在发育的花岗岩体中,具有铅锌矿化,钼矿化,黄铁、黄铜矿化、铁锰矿化四种矿化类型。

本地区岩体SiO2含量高,属酸性岩,且富Si、Al、Na、K,而贫Ca、Mg。

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碱度较高。

浆来源为幔-壳混合型,并且以地壳岩浆为主。

岩浆演化以分异结晶为主,同化混染为辅。

通过对花岗岩形成原因的分析,以及与各类矿化现象的关系,可以得到本区花岗岩具有较好的含矿性。

关键词:元宝山地区花岗岩多金属1 元宝山地区地质背景1.1大地构造背景本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地轴东段,马鞍山隆断南端,隆化-黑里河-叶柏寿东西向大断裂与红山-八里罕北东向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

1.2 区域地质特征1.2.1 地层受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影响,区内地层出露不够完整,按岩石(构造)地层划分方案,主要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朝吐沟组,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古近纪召乌达组,新近纪汉诺坝组,更新世晚期坡积-风积混合堆积以及全新世河流冲积物。

1.2.2 侵入岩区内侵入岩较发育,主要有古元古代、晚侏罗世两期。

古元古代侵入岩主要出露在腰沟门、红花沟、拉拉杆沟等地。

岩性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

晚侏罗世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全区,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

1.2.3 构造(1)中深层次构造主要发育在新太古代伙家沟表壳岩以及古元古代侵入体中,表现为伙家沟表壳岩中发育有一系列同斜褶皱及古元古代花岗岩中大量的强应变带,其变形机制主要为压扁机制。

(2)浅表层次构造区内浅表层次构造主要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两种类型。

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中,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和南北向构造。

皖南某地铜矿床成因浅析

皖南某地铜矿床成因浅析

化分布 . 并有 向两侧延展的趋势 。根据查 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认 为 , 该铜矿为与早期 火山作 用相关的热液型铁铜矿床 , 以岩浆 构造及地层 岩性 三者 为控矿 因素 , 成矿条件较 为复杂。
【 关键词 】 岩浆 岩; 断裂; 地层 ; 控矿 因素
山期 早期 陆相沉积岩盆地 的北东部分 . 受继 承式 火L I J 翁地底部控制 区域 断裂构造较发育 , 按规模 可分四级 , 主要有北 东一 北 东东向 、 查 区位 于庐枞盆地 东南缘之黄梅 尖燕山期 l 十 l 酸性侵 入基岩北 侧 北 西向 、近南北 向和近东西向四组 ,以北 东一 北东东向为区域构造骨 边缘接 触带外带 , 具体构造位髓详 见庐枞地区构造略图( 罔1 ) 。 架. 而北西 、 近南北及近东西 向断裂浅部特征表现为 晚期次一级断裂活动 .常控 制区内岩脉及脉状或带 状铜 、 金、 铁等分布
1 区域地质情况

在火L U 岩盆地r r 『 还广 泛 发 育 着 火 山 构 造 . 可分 为六 个级 别或类型 , 即火山构造断洼 、 破火 山口 、 火 山穹 窿 、 浅火山通道 、 火 山 口及爆发式 角砾岩简 等 该类构造中无明 矿化分布迹象 1 _ 3 岩浆岩 区域岩浆 岩极 为发育 .各种J 状 的浸入岩 、 脉 } - J一 ‘ l 岩、 超浅成岩 、 喷出岩均有 出露 侵入岩 : 以燕山晚期 中偏碱性 正 长岩 、 石英 正长 岩, 次为闪长岩 、 正长斑岩等; 除黄梅尖 、 枞阳两岩体 呈 岩基形 式产出外 , 其 他均以岩侏 、 岩枝形式 产出 ; 总体 呈 N E 5 0 。 方 向分布 于庐枞 火 _ 岩岩 盆地南 东缘 . 形成一 条长 7 5 k n 的石英 正长岩带 该石英 正长岩 i I 带的形成可分为两个侵入阶段 .共有四次侵入活动 r 、 . j { 发生. 其 岩石化学 成分属 S i O : 过 饱和 、 过碱性 岩类 组合 : 岩体相带一般较 清楚. 早 阶段至晚阶段岩性由 ;_ 四 ^ 黑云母石英长岩一 石英正 长岩一 钾长花岗岩构成完整 的演化体系 . 自变质作 用和期后热液蚀变普遍较强 i / 兰 f ・ L n 龋 火山岩 :由早期 的安 山岩类 向晚期 的粗面岩类 演化 . 构成沉积盆地盖层. 其化学 成分和微量元素特 比例 尺 . 1 : 2 0 0 0 0 ( 征 与相应 的侵入岩相似 . . 在形 成时间 上. 燕山晚期第 图 1 庐 枞 地 区地 质 构 造 略 图 阶段 侵 入 活动 与龙 门院 、 砖 桥 喷 发 旋 回 基 本 一致 , 第 二阶段 侵入活动与浮 山喷发旋回基本一致 . 分析认 为. 本区的火山 庐枞盆地 为我 国下扬 子巾生代断 裂火山岩带组成 部分盆地基底 岩与侵入岩应是 同源 、 同期 、 不同阶段分 异演化 的产物 。 查 位于黄梅 构造 于印支期一 燕 山早 期形成 . 由 迭 系和侏罗系 中 、 下统地层组 成 . 尖石英正长岩体北侧 .该岩体为燕山晚期多阶段侵入的复式岩体 . 边 中生代 晚期有大规模火 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 在基底之上沉积 一套侏 罗 缘 相为中细粒 . 过渡相 为斑状 , 接触带外倾 , 倾角约 6 0 。 一 7 5 。 , 接触带附 系上统及 白 系中、 下统 的火 山沉积建造 , 期间侵入 的次 火山体 、 侵人 近有铀 、 铜、 金矿化分布 , 蚀 变类型有绢云母化 、 硅化 、 角 岩化 、 褐铁矿 体 等构成了不同期次 、 不 同级别高能体 . 其控制 了区内矿化富集分 布 化 、 磁铁 矿化域地层 本 区 位 于 长 江 中下 游 多 金 属 成 矿 带 . 矿 产种类较 多. 目前 已 发 现 区域 出露 地 层 以 中新 生 界 为 主 . 由沉 积 岩 基 底 和 火 山岩 盖 层 地 层 有铜 、 铁、 铅、 锌、 锰、 铀、 金、 煤、 明矾石 、 重品石及磷 白云石 、 花岗石 、 石 组 成 灰 石等, 其 中多金属矿产大都产于正长岩 、 正长斑 岩及火山岩系中 : 成 沉积岩基 底地 层 : 广泛 出露于本 区及 东部的边缘一 带 . 为上 三迭 因类 型多样 . 有岩浆热液型 、 火山热液型 、 火山沉积型及正常沉积型等 统及 中、下侏罗统地层 .为一套巨厚海陆交互 相一 陆丰 H 的含煤 页岩建 多种 造, 属基底沉 积岩地 层的顶部 . 层序 由老到新 分别 为托 犁尖组 、 磨 山 2 查 区地 质 特 征 组、 罗岭 组 地 层 火 山岩盖层地层 :为庐枞盆地北部区域地 层的主要组成部分 , 广 2 . 1 查 区地 层 泛分布于查区以两地区。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龙门院组 、 砖桥组和 白垩 查 区出露的地层岩性较为单一. 除 第四系残坡 积层外 主要是叶l 系下统双庙组 、 浮山组组成的一套巨厚中偏碱性火山岩地 层 侏罗统罗岭组红色碎屑岩系。 各组岩石 均蚀 变广泛 . 主要蚀 变类型有 硅化 、 绿泥石 化 、 钾化 、 高 第 四系( Q) 残坡积层 : 分布 范围较 大. 主要 分布于 查区南 、 北两侧 岭土化 、 黄铁矿化等。 的沟溪两侧 、 稻 田及部分L 【 I 坡上 , 厚度 1 — 5 n 。

皖南宁国—旌德一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皖南宁国—旌德一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4 1
作者简介 : 钱辉(94 , , 寿县人 , 16~) 安徽 男 工程师 , 现从事区域地质 调查 、 矿产地质技术工作
安徽地 质
状花 岗闪长岩侵入于早期花岗闪长岩 中,侵入接触 岩石 主要矿 物成分为斜长 石 ( 5 5 % )、 4 %~ 5 关系推测为涌动接触。 钾 长石 ( 3 2 % )、石 英 ( 0 2 %,少数 达 1 %~ 5 2 %~ 5
图1 皖南 宁 国一 旌 德 地 区岩 浆 岩 分 布 图
F g 1D sr u i no g t o k n g o Jn d o t h i i. iti t f b o ma ma i r c si Ni g u - i g e i s u hAn u c n n
第2 卷第3 0 期
2 1年9 00 月
安 徽地 质
Ge lg o An ui o o y f h
V_ .0 0 2 N o. 1 3
S p e e 0 e tmb r 2 1 0
文 章编 号 :0 5 6 5 (0 00 -0 8 — 6 1 0 - 1 72 1 )3 1 3
研 究 区在 大 地 构 造 位 置 位 于扬 子地 块 东 部 ,江 闪长 岩出露 。
县构 造一 岩 浆带 和北 东 向休 宁一 宁 国构 造 一 岩 浆 带 云 母 K. 年龄 为 10Mal1 Ar 4 i3。本 次工 作 对 汀 王殿 岩
的汇合部位 ;成矿 区段上 ,则属 于江南过渡带成矿 体 、港 口湾 、兰 花 岭 、上 村 、旌 德 、石 凫 山等 6 个 带 和 ( )天 目山成 矿带 的交 汇地 区[ 】 西 2 。研 究 区 中 岩体进行 了锆石u P 法定年 ,除兰花岭岩体 的年龄 —b 生 代岩浆 活动 强烈 ,与成 矿关 系密切 。 为 晚 三叠 世 ( 2 . 。Ma 2 67±04 )外 ,其余 5 岩 体 的时 个 代为晚侏罗世 和早 白垩世 ,年龄介于 12 ±0 Ma 5. . 一 6 4 1区域地质特征 17 . . 之 间 ,属燕 山早期 侵入 的产物 。 1 2±03 Ma 研 究 区地 层 从 南 华 纪 至 中生 代 地层 均有 出露 。 3岩 石 学 特 征 以绩 溪 断 裂 为 界 ,断 裂 以东 出露 南 华 纪 、震 旦 纪 、 寒 武纪 地 层 ,断 裂 以 西 出露 奥 陶纪一 二叠 纪 地 层 。 岩 石 类 型 简 单 ,均 为 中酸 性 岩 类 ,主 要 为 花 岗 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较少。 闪长岩 ,少量似斑状花岗闪长 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 研 究 区构 造 变 形 较 强 ,褶 皱 、断 裂 较 为 发 育 。 岩 。根 据 野 外 调 查 的 岩体 间侵 入 接 触 关 系 表 明 ,从

安徽贵池斑岩带凌家尖地区金成矿潜力分析

安徽贵池斑岩带凌家尖地区金成矿潜力分析

安徽贵池斑岩带凌家尖地区金成矿潜力分析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4年第01期[摘要]安徽贵池斑岩带是江南斑岩带的一部分,贵池斑岩带南带马石—马头—安子山构造岩浆斑岩带,受控于高坦深断裂带,发育燕山早期中酸性小岩体以及与之相关的铜金等多金属矿化。

位于该带上的凌家尖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总体位于大佛堂—太平曹北东向磁隆带北西侧梯度带,推断深部有隐伏中酸性岩体。

区内分布大面积、高度浓集的1:5万和1:1万土壤金元素异常。

研究区分布南北两条金矿化蚀变带,南带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类型,北带寻找斑岩型金矿类型,研究区存在较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贵池斑岩带;凌家尖地区;金成矿潜力安徽贵池斑岩带是江南斑岩带的一部分,贵池地区自北而南有两条重要的北东向展布的构造岩浆斑岩带,北部为张溪—牌楼—墩上构造岩浆斑岩带,南部为马石—马头—安子山构造岩浆斑岩带,两带相距约5~8km,均为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带。

北带已勘查发现了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南带除早年间发现锈水濠、马头小型铁帽型金矿外,尚无重大发现。

凌家尖地区位于贵池斑岩带南带,从20世纪80年代区域矿产调查发现金的矿化线索后,便开展了地表普查。

2009年、2013年开展了省级地勘基金—“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凌家尖铜钼多金属矿(预)普查(2009-22、2013-3-7)”,发现了破碎带型金矿(化)体和斑岩型金矿化线索,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拟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该地区成矿潜力,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高坦深断裂带上,该深断裂带是发育于加里东、印支期,在燕山期又重新活动,深切地幔的控岩控矿深断裂,也是扬子陆块北部的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二级构造单元分界线。

在高坦断裂与江南断裂之间称为江南过渡带。

它起自东至香隅、经高坦,至安子山,越青阳岩体,抵于周王断裂。

沿高坦深断裂带发育马石、马头、牛背脊、安子山等燕山早期中酸性小岩体以及与之相关的铜金等多金属矿化。

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第30卷第3期2020年9月安徽地质Geology of AnhuiSep.2020Vol.30No.3文章编号:1005-6157(2020)03-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狄勤松,侯克斌,王翔,汪雅菲,白茹玉,储东如,徐锦龙(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收稿日期:2020-4-22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安徽1∶5万南陵、泾县、后山、陈村、三溪镇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编号:12120113069200)资助作者简介:狄勤松(1966—),男,江苏溧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作。

摘要: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 型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弱的Eu 负异常,略微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U 、Ba ,亏损高场强元素Nb 、P 、Ti ,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岩浆源区可能存在斜长石、石榴石残留,形成于由挤压向拉张环境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皖南泾县中图分类号:P596文献标志码:A0引言皖南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部北缘,区内出露大面积中生代花岗岩,为我省岩浆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称为皖南岩浆岩带,一直受到地学工作者的关注。

该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为主,多构成大型中—深成复式岩体,出露面积几十—数百平方千米,同时还发育近百个岩株、岩枝和岩脉状侵入体(图1)。

皖南中生代侵入岩年龄呈现出140Ma 左右和125Ma 左右两个峰值,岩浆活动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性,分别对应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1]。

早期花岗闪长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碱富钠,准铝—弱过铝质,但对其成岩尚存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其具有“I 型”花岗岩特征,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底侵导致地壳物质不同程度部分熔融;而部分学者则根据其富硅、高Al 、高Sr 和HREE 亏损及较低的Y 含量特征,认为应为“C ”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质岩,岩浆起源于加厚的下地壳底部的部分熔融。

内蒙古小奎勒河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

内蒙古小奎勒河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

内蒙古小奎勒河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曹铁宁;黄行凯;孙少楠;李述国;单立华【摘要】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成矿区带上已发现多处大型矿床,表明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该研究在鄂伦春自治旗奎勒河地区进行了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发现一处以铜钼钨铋为主的综合异常.对异常进行的种种检查及查证工作显示本异常具有强度大,范围广,浓集中心明显等特点,区内已发现花岗斑岩岩体,普遍发育钾化、硅化及绿帘石化等蚀变.对比该成矿带及国内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地球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特征,显示该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前景.【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6(007)001【总页数】8页(P164-171)【关键词】内蒙古;小奎勒河;地球化学异常;水系沉积物测量;斑岩型铜钼矿【作者】曹铁宁;黄行凯;孙少楠;李述国;单立华【作者单位】中国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2;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大兴安岭地区由于植被覆盖严重,交通欠发达,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尤其是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工作程度更显不足。

加大这一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进一步开发矿产资源,对于构建国家资源安全体系,推动边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1]。

在这一重要的区带上已发现甲乌拉、查干布拉根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额仁陶勒盖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锰矿床、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岔路口斑岩型钼矿、得尔布尔铅锌矿床、三河铅锌矿床、小伊诺盖沟金矿床、砂宝斯金矿床、四五牧场金矿床、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等以及众多矿(化)点[2]。

特别是岔路口超大型钼矿,获钼金属资源量178万t,占整个大兴安岭北段钼资源量的51.9%[3]。

皖南晋宁早期花岗闪长岩带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

皖南晋宁早期花岗闪长岩带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

型 花 岗 岩 类 。
3.各 岩 体 具 有 顿 相 似 的 化 学 组 成 ,其 特 点 是 : 富 铝 , A/NKC— t.20— 1.42;, 值
(Fe:O,,(Fe:O,4-FeO),wt )很低 ,为 0.05— 0.15,该参数 可 以清楚地将不 同成 因类型
的 花 岗岩 类 区 分 开 来 ;分 异 指 数 DI值 低 ,为 67— 75;富 永 ,HzO % 为 1.27— 1.93,高 于
1 991 年 6 月
地 球 化 学
GEOCHtMICA
维普资讯
第 2期
皖南晋宁早期花岚陶长署带微量完素与
稀 土元素地球化 学特征与 成因模式
邢 风 鸣
(安徽 省地质 科学 研究 所 ,台 肥 230001)

内喜 撮 蔓 沿皖 南祁 门 一鼓 县一三 阳坑断 裂 带分 布 有大 小 11个花 岗闪长 岩体 ,大 都 具有 片麻 状 构 造 ,其 岩石 学 、岩石 化 学特 征和 微 量元 素 、稀土元 素含 量一 致 ,后 二者 与 中元 古界 扳溪
2.1 2.0 2.a 2.0 2.0 2.1 2.1 2.1 2.1 2.1 1.8
0.8 0.9 0 7 1.2 1.0 I.3 1.0 0.9 0.B 1.0 0.9
— 2.2 — 2.4 — 2.3 —2.4 —2.I 一2.2 —2.I 一2.4 —2.2 —2.1 —2.4
0.2● 0.4, 0.40 0.43 0.1 8 0.52 0.34 0.27 0.37 0.1, 0.6j
I.75 1.13 1.16 2.26 2.83 2.66 t.20 2.19 1.I 2 1.2r 6.80

青海沙松乌拉山绿岩带型金矿成矿潜力

青海沙松乌拉山绿岩带型金矿成矿潜力

青海沙松乌拉山绿岩带型金矿成矿潜力杨友春;何洮;黄玉蓬;满荣浩【摘要】青海格尔木市沙松乌拉山地区元古代万宝沟群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蚀变、基性岩断裂破碎带中发现有金矿体、铜矿体各一条,金矿化线索一处,显示出与造山型-绿岩带型金矿高度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特征.该区金成矿作用受制于东昆仑造山带阶段性、长期性及继承性的复杂构造运动,而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则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及成矿热动力条件.据此,可将沙松乌拉山金矿归属为绿岩带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及广阔的找矿前景.【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35)004【总页数】6页(P556-561)【关键词】金矿;绿岩带;矿矿潜力;沙松乌拉山【作者】杨友春;何洮;黄玉蓬;满荣浩【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0;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成都610203;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成都610203;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成都61020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绿岩带型金矿是一类重要的金成矿类型,原指产于太古代绿岩带地质构造背景,并与绿岩带的形成、发展和改造过程紧密相关而形成的一系列金矿床。

太古代绿岩带通常与前寒武纪花岗岩伴生,共同组成花岗-绿岩地体,成为克拉通边缘重要的含矿建造。

金成矿作用可发生在绿岩带同构造期或晚期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多期叠加性及继承性特点[1]。

从绿岩带型金矿的特征来看,其形成与发展总是伴随着碰撞造山等作用过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类型金矿又属于一类造山型矿床[2],具有巨大的金多金属成矿潜力。

最为典型的当属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带,已发现中型及以上的金矿65个,著名的焦家金矿、夹皮沟金矿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均产于其中[3]。

青海省格尔木市纳赤台地区沙松乌拉山一带出露一套中、上元古界万宝沟群(Pt2-3w)浅变质基性-中基性火山岩与碎屑沉积岩建造,在其边缘亦有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岩体发育,并在其构造破碎带中发现有明显铜金矿化现象。

“皖南高原”的发现及其演化史初探-来自皖南及其邻区燕山期两期花岗岩的证据

“皖南高原”的发现及其演化史初探-来自皖南及其邻区燕山期两期花岗岩的证据

“皖南高原”的发现及其演化史初探-来自皖南及其邻区燕山
期两期花岗岩的证据
王存智;朱清波;靳国栋;褚平利;刘凯
【期刊名称】《地质通报》
【年(卷),期】2024(43)2
【摘要】为了探讨中国东部高原南部边界,收集整理皖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的资料,并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大致以132 Ma为界分为早
(150~132 Ma)、晚(132~120 Ma)2期:早期的花岗岩主要是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少量二云母花岗岩,大多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晚期花岗岩主要是富钾质的花
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

指示中国东部高原的南界不在长江中下游一线,而应当延伸到皖南及邻区。

“皖南高原”大约形成于150~132 Ma期间,在132 Ma左右发生了垮塌,高原的界线向北退缩到长江中下游一线。

中国东部高原整体垮塌在125
Ma左右,但是还残留有一些加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东侧的辽东、胶东、苏北、宁镇一带。

【总页数】11页(P390-400)
【作者】王存智;朱清波;靳国栋;褚平利;刘凯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121
【相关文献】
1.江南造山带东段800~780Ma陆内裂谷岩浆活动--来自浙皖赣邻区约790Ma铝质A型花岗岩的证据
2.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3.皖南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源区:来自矿物学、地球化学证据
4.皖南燕山期早阶段花岗闪长岩和晚阶段正长花岗岩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对比
5.皖南及邻区燕山期两个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对比与岩石成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两个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对比与岩石成因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两个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对比与岩石成因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两个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对比与岩石成因翁望飞;支利庚;蔡连友;徐生发;王邦民【期刊名称】《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年(卷),期】2011(30)4【摘要】皖南周边分布着40余处大小不等的燕山期花岗岩体,依据岩石年龄可划分出2个幕次:一是130~170Ma,平均145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J3-K11),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二是109~132.2Ma,平均123.5Ma,为早白垩世中、晚期(K12),岩性为花岗岩。

研究表明,J3-K11花岗闪长岩为C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发育于造山后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转折期,源自印支期加厚地壳部分熔融。

而K21幕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产生于造山后的构造伸展环境,源自正常安山质地壳在印支期加厚地壳熔融结束之后继续受地幔物质底侵部分熔融。

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及金、银等矿床成因上密切相关,A型花岗岩富集稀土元素及W、Zr、Nb、Ta、U等。

因此加强皖南及邻区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的研究,可为该地区寻找斑岩铜矿床及稀土、稀有金属等矿床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页数】16页(P433-448)【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埃达克岩;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燕山期;皖南【作者】翁望飞;支利庚;蔡连友;徐生发;王邦民【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队地调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P588【相关文献】1.江西省峡江铀矿床两期印支期花岗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对华南印支期构造背景和产铀花岗岩成因的指示 [J], 赵葵东;李吉人;凌洪飞;陈培荣;陈卫锋;孙涛2.湘南多金属矿集区燕山期成矿花岗岩的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探讨 [J], 伍光英;肖序常;肖庆辉;王涛;闫全仁;陈辉明;马铁球;柏道远3.湖南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兼对岩石成因类型、岩体侵位机制的探讨 [J], 陈迪;邵拥军;刘伟;马爱军;刘耀荣4.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 翁望飞;支利庚;徐生发;蔡连友5.浙赣皖相邻区与德兴、铜陵矿集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对比研究及其成矿 [J], 赵海玲;狄永军;邓晋福;王成;戴圣潜;莫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为深成岩)主要矿物有石英(30%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一般钾长石多于斜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等粒结构,颜色一般呈灰白色、肉红色。

深色矿物多时呈深灰色,有时钾长石斑晶很大,形成似斑状结构,称为斑状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为深成岩)是花岗岩和闪长岩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酸性岩类,同花岗岩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斜长石含量较多(大于40%),且多于钾长石,石英含量较花岗岩低些(约15%)。

暗色矿物含量增高(约15%),并以角闪石为主,多于黑云母,岩石颜色较花岗岩较深,呈灰绿色或暗灰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花岗斑岩:(为浅成岩)主要矿物有石英(30%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一般钾长石多于斜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和石英,晶质是隐晶质-细粒结构。

花斑岩:(为深成岩)主要矿物有石英(30%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一般钾长石多于斜长石,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具有似斑状结构,斑晶较大,基质为显晶中粒结构。

伟晶岩:是具有伟晶结构的浅色脉岩,矿物结晶粗大,一般在1-2cm以上,个别的甚至以米来衡量或以吨来计算。

矿物成分有的相当于花岗岩,有的相当于闪长岩、辉长岩和正长岩,其中以花岗伟晶岩最常见,化学成分复杂,富含稀有、稀土以及放射性元素,可富集成有价值的矿床。

滑石:单斜晶系,属层状构造的硅酸盐,微细晶体,呈六方或菱形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鳞片状集合体,解离面具有珍珠光泽晕彩,硬度1,具有滑感,单向极完全解离,薄片具有挠性,硬度1,比重2.7—2.8。

白云母片岩:灰白色。

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石英、长石、白云母共存。

主要出现于酸性岩浆岩;此外,还常出现于云英岩、变质片岩和片麻岩中。

石英正长岩:岩石颜色主要决定于所含钾长石的颜色,多为浅红色、浅灰色或白色,岩石稍带绿色,含有少量石英。

正长斑岩:为浅成岩,斑状结构,斑晶都是钾长石,有时也有角闪石或黑云母。

斑晶晶形一般均较完整,基质为隐晶质。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江来利;胡召齐;朱强【摘要】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6(026)003【总页数】7页(P169-174,178)【关键词】皖南构造带;构造特征;构造演化【作者】江来利;胡召齐;朱强【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皖南构造带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在新元古代碰撞造山、变质基底形成基础上,经早古生代褶皱抬升和中生代陆内构造作用等多阶段构造演化形成的构造带。

江南造山带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一直受到地质学家的关注。

最早,黄汲清先生将扬子东南部从桂北、黔东、经湖南到赣北至皖南的元古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分布区称为“江南古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开始用板块构造理论探讨这个地区的大地构造。

80年代初,郭令智等提出江南古陆是元古代岛弧褶皱系。

许靖华(1987)提出华南是造山带,把江南古陆解释为由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80年代末,以板块理论和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的区域地质调查为认识这套浅变质岩的沉积环境、构造格架、构造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本世纪初以来,由于LA-ICP-MS及SHRIMP锆石U-Pb 测年技术的广泛运用,江南古陆获得了大量较为精确的同位素年龄,结合这些年龄的岩石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研究,取得了该区主要岩石地层单位及侵入岩的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新认识。

目前,包括皖南地区在内的“江南古陆”已逐渐被认为是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新元古代造山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大的差异性 :两阶段花岗岩的 Li、Cs 含量大致相当,而晚阶段正长花岗岩的 Be、Nb、Rb、Zr、Hf、Ta 含量要高于早
阶段花岗闪长岩,其中 Rb 相当于早阶段的两倍,因此晚阶段正长花岗岩相比早阶段花岗闪长岩成矿潜力更高。
关键词 :燕山期 ;稀有金属 ;成矿潜力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刘村岩体出露面积约 300km2,根据岩性特征,刘村岩 体可分为两个相带 :边缘相为细粒斑状花岗、细粒斑状二 长花岗岩,部分为中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 ;中间相为中 - 中 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中发育大量花 岗伟晶岩脉、花岗细晶岩脉、石英脉等。刘村岩体的黑云母 K-Ar 年龄为 122Ma,属早白垩世。
1 区域地质特征 皖南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东南部 , 北缘为扬子板块与华北
板块的过渡带 , 东南为浙西冲断褶皱带 , 东南缘在江绍断裂 带一线与华夏地块相接 ( 图 1b)(郑勇等,2009)。皖南地区 在地层区划上主要属于扬子地层区的江南地层分区。区内各 时代的地层发育比较完整,从元古界到新生界都有分布。
皖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区内自中-新元古代以 来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尤其是在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岩浆 活动及成矿作用(闫峻等,2017),根据岩石年龄,皖南地区 的 燕 山 期 侵 入 岩 可 以 分 为 早 阶 段(152-137Ma)和 晚 阶 段 (136-122Ma),早阶段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代表岩体 有旌德、太平、青阳,晚阶段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代表 岩体有伏岭、黄山、庙西等。皖南地区燕山期侵入岩与多金 属矿的形成有具密切的联系,钨钼多金属矿多与早阶段侵入 体有关,而晚阶段侵入体具 A 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其富集 稀土元素及 W、Zr、Nb、Ta、U 等,本文通过对皖南六个燕 山期岩体的研究,分析皖南燕山期两期花岗岩稀有金属含量 的差异性,分析其成矿潜力,为皖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提供 依据。
区 内 岩 浆 岩 广 泛 分 布,其 侵 入 时 代 主 要 为 晋 宁 期 和 燕
收稿日期 :2019-03 作者简介 :陈冬冬,男,生于 1991 年,汉族,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地 球化学勘查。
山期,以燕山期为主。根据岩石类型、分布、时代及成矿特 征,皖南燕山期侵入体可以分为早晚两阶段 :早阶段(152137Ma)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旌德、太平、 青阳等岩体形成于早阶段 ;晚阶段(136-122Ma)岩性以 正长花岗岩为主,代表性岩体有伏岭、黄山、庙西等。
CHEN Dong-dong, BI Hui, TANG Wei
(Anhu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Technology, Hefei 230000,China)
Abstract: The Yanshanian granites in southern Anhui can be divided into early stage (152-137Ma) and late stage (136- 122Ma). The early stage lithology is mainly granodiorite, and the late stage lithology is mainly syenite granit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Yanshanian two-stage granite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stage granite shows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metal: the Li and Cs content of the two-stage granite is roughly equal, while the content of Be, Nb, Rb, Zr, Hf and Ta in the late-stage syenogranit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granodiorite., and Rb is equivalent to twice the early stage. Therefore, the later stage syenogranite has greater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than the early stage granodiorite. Keywords: Yanshanian;period;Rare metal;Metallogenic potential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9)06-0205-3
Comparison of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of Rare Metals between Early Yanshanian Granodiorite and Late Ordovician Syenite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2 岩体特征 庙西岩体为多次侵位形成的复式岩体,以岩株状产出,
地表出露面积约 62km2。庙西岩体主要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和露面积约 130km2,岩体为近椭圆状,长轴 为北东 65°。姚村岩体具明显的岩相分带,边缘相为细粒钾 长花岗岩,过渡相为中细粒斑状钾长花岗岩,中央相中粗粒 钾长花岗岩。岩体中还发育大量细粒花岗岩脉、石英斑岩脉 和花岗斑岩脉。姚村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在 127-132Ma 之间 (见表 1),属早白垩世。
皖南燕山期早阶段花岗闪长岩和晚阶段 正长花岗岩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对比
陈冬冬,毕 辉,唐 伟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 :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可分为早阶段(152-137Ma)和晚阶段(136-122Ma),早阶段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晚阶
段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本文通过对皖南燕山期两期花岗岩的分析,发现两期花岗岩在稀有金属含量特征上表现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