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课 第1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课导学案_1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课导学案_1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

它是在求两数之和,求部分数与求两数之差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拓展并提高运用加减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设计了做红花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进行比较的两个数量排一排,直观地认识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想想做做”中的习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这样安排,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主动探索并掌握解法。

学情分析: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连加、连减》-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连加、连减》-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连加、连减》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你详细描述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连加、连减》苏教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章第一节《连加、连减》。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2.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连加、连减的图片和动画,实物教具有小棒和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比如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看到图片中的水果数量,然后提问:“如果再加上两颗苹果,水果的总数是多少?”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我有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讲解连加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连加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连加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解决。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的连加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连加、连减的定义和例子。

我会用清晰的字体和符号,将连加、连减的定义写在黑板上,并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连加、连减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巩固连加、连减的概念和应用。

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连加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连加、连减》苏教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导学案

1 连加、连减项目内容1.算一算。

9+3+4= 8+6+9= 3+2+7=10-8-2= 13-2-7= 19-6-5=2.计算:28+34+22。

3.计算:84-40-26。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计算连加和连减时,按照从( )往( )的顺序计算,列式时列一个竖式简单些。

5.两位数的连加计算,相同数位( ),从( )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 )位进1,按照运算顺序列成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6.列竖式计算。

7.算一算。

54+20+6= 46+25+17= 7+59+20=90-58-30= 75-28-19= 72-6-44=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两位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1.16 23 12 0 4 82.84 62 84 62 843.18 184.左 右5.对齐 个 十6.42 83 65 81 28 11 39 14 80 897.80 88 86 2 28 222 加减混合运算项目内 容1.算一算。

32+40+7= 60-40-15= 20+6-7= 73-40+20=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支?3.加减混合运算。

67-25+28=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按照从( )往( )的顺序计算。

5.我还有( )不明白。

6.列竖式计算。

56+34-20= 32+55-46=78-24+39= 43-13+42= 7.公园里开设了一个“垂钓角”供游人钓鱼。

某周六早上池中共有53条鱼,晚上工作人员统计出总共被游客钓走28条鱼。

为了保障周日正常的垂钓,工作人员又放进42条鱼,这时池中共有多少条鱼?温馨 知识准备: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

提示1.79 5 19 532.4+3-5=2(支)3.70 42 42 70 42 704.左 右5.略6.70 41 93 727.53-28+42=67(条)3 使两个量一样多的实际问题项目内 容1.算一算。

25+25= 20+20= 47-25= 30+40= 50+20= 50-30= 60-20= 38+22=2.小军穿了8个彩珠,芳芳穿了12个彩珠,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有以下三种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练习课(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练习课(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辨认小学数学中使用的数字和数词。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算出简单的加减法口算。

3.学生能够理解和学会使用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符号和简单的数学术语。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数字和数词的认识和辨认。

2.学生能够运用口算法正确地计算出简单的加减法。

3.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符号和术语。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相近的数字和数词。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符号和术语。

教学内容:1.数字和数词2.口算3.符号和数学术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候2.教师用数字牌和小学生字牌来呈现数字和数词。

学生认真观察,正确报出数字和数词。

二、展开1.数字和数词读一读题目:“在下面的数字牌上圈出2。

”学生拿起数字牌,认真圈出2。

(1)让每个学生自己班组之间找一个伙伴,看谁最先能够说出正确的数字。

当每对伙伴都用自己所拥有的数字牌进行练习之后,教师再次框出一个数,让每对伙伴分类并找到最合适的数字牌,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记忆数字和数词。

(2)教室里贴有各种数字,让学生把自己所认识的数字贴上去,数量最多的班组可以获得小礼品奖励。

(3)给学生看一些不规律的数字。

教师和学生一起数点并快速报出数。

例如,“6,9,7,1,3。

”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警觉力。

2.口算(1)教师可让学生计算如下表格中的算式:+ 0 + 0 + 0 + 01 1 1 12 2 2 23 3 3 3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加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做一些简单的减去0,以及一些相加或者相减的算式。

(2)以三位数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两个简单的步骤来口算这类算式。

步骤一:计算个位数(即从末尾开始的数字)。

如果两个数的和大于等于10,则将和的末位数和十位数相加。

步骤二:计算十位数。

如果和的十位数等于0,则计算的是百位数。

如果和的十位数大于等于10,则将和的十位数和百位数相加并加上它的个位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刻理解到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乘法的各部分名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节第二节《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乘法算式中的乘数、积、乘数和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算式的基本构成,掌握乘数、积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中乘数、积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乘数和积进行计算,并理解它们在乘法算式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乘法算式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从而更好地掌握乘数、积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算式的构成,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数、积的概念,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情境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乘法,从而引发学生对乘法算式的兴趣。

2.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乘法算式中乘数、积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板书上清晰地写出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有关乘法算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课 第1课时》导学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课 第1课时》导学案

苏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课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记1~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能运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背诵1~5的乘法口诀。

学习导航:填空1、3×4表示()个()相加,也可以表示()个()相加,改写成加法算式是()或()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再减去6得()3、计算5×3和3×5都用口诀()4、5个3相加,和是()5、5+5=()×()6、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 )7、○○○○○○○○○○○○相同加数是(),有()个(),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或()达标检测:三、在○里填上“+”“-”或“×”。

4○4=16 3○7=10 8○2=6 2○3=56○5=11 1○1=1 3○5=15 5○4=20 四、看图写算式(1)、♤♤♤♤♤♤♤♤♤♤♤♤♤♤♤( ) ×( ) =( )或()×()=()(2)()×()=()我的感悟:乘加、乘减(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计算时,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乘加、乘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准备:背写1~5的乘法口诀学习导航:1、下图中,一共有多少颗☆?☆☆☆☆☆☆☆☆()×()+( ) =()2、○○○○○○○○○○○左图中共有多少个○?()×()+( ) =()()×()—( ) =()达标检测:A 1、填一填。

3+3+4=3×()+4=()2+2+2+2-3=()×()-34+4+4+5=()×()+()=()3+3+3-1=()×()-()=()2、小明买了一套童话书,付了5张2元的和1张10元的钱,这套童话书多少元?B、兰兰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车票是每张4元,儿童半价,请你算一算他们全家车票共需多少元。

妈妈拿10元钱买车票够吗?我的感悟:。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6的乘法口诀。

这部分内容主要出现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乘法初步”,具体涉及到的是3.3节“6的乘法口诀”。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6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熟练记忆并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是理解口诀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口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6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让同学们思考并尝试解答。

然后,我会讲解6的乘法口诀,并通过例题来演示如何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6乘以2等于12,我们可以用口诀“二六十二”来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的乘法口诀6 x 1 = 66 x 2 = 12(二六十二)6 x 3 = 18(二六十二八)6 x 4 = 24(二六十二四)6 x 5 = 30(二六十二五十)6 x 6 = 36(二六十二三十六)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7 x 6 =8 x 6 =9 x 6 =答案:7 x 6 = 428 x 6 = 489 x 6 = 5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如果同学们在练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回顾课堂上的讲解和例题,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对于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创造一些关于6的乘法口诀的题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解答。

这样能够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的引入我选择了“小明的妈妈买了6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这个问题作为实践情景的引入。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导学案
第一问学生独立完成
重点讲解第二问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
第三版块[思维拓展]
口算题检测
小明今年7岁,老师比他大15岁,老师今年多少岁?
第四版块[课末检测]
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2米,洋洋比他远一米,洋洋跳了多远?
第五版块[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货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算题练习
第二版块[问题探究]
一、出示图(课本第11页练习二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中意思
问:图中讲的是什么事
(2)图中告诉我们那些信息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回答,集体交流
二、出示图(课本第11页练习二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中意思
理解最多和最少
让学生说一说
三、出示图(课本第11页练习二第5题)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练习二
课时数: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四蹄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案(学习流程)
教学板块
教、学活动安排及知识要点
时间
第一版块[预习展示]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导学案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导学案
学习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第8—10页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领悟解决方法,正确解答。
拟采用环节
自主预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总结。
学习准备
投影
学习过程
学习指导
一、自主预习
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出问题:(1)小华做了几朵小红花?
(2)小平做了几朵小红花?
二、自主探索
学生说一说: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摆一摆。
小英:00000000000
小华:00000000000 000
(1)用圆片摆一摆。
(2)用加法计算11+3=14(朵)
2、先摆多少?表示是谁的朵数?再摆谁的?你是怎样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圆片图。
3、小结:小华比小英多3朵,我们先摆11个圆片,多3朵,就再摆3个,所以在摆小英的朵数时,我们是分两次摆的。
三、自主交流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2题,仔细看图,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3、弄清题意后,先让学生说说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怎样求题目中的问题、然后独立完成解答。
4、第5题是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根据题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列式解答。
五、自主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年级上册《练习1》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练习1》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练习1》教案苏教版练习1教学目的要求:、按笔顺写好汉字。

2、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3、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4、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秋天到>>、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上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看清笔顺、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教具准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教学时数:三时第一时教学内容:、教学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看清笔顺)此项分散在各教学中进行。

二、教学第二题(学用字词句)、审题。

(1)请学生读题目。

明确题目要求。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各自试读题目内容。

(2)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对话内容。

(3)教师指导朗读的语气。

(4)教师教<<汉语拼音字母表>>,让学生熟记字母名称与顺序。

()学唱汉语拼音字母歌3、练习。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练读,熟记。

(2)按<<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背诵,抽读,比较。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歌。

4、反馈。

(1)让学生试背,从读音顺序,连贯,各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审题(1)学生目读题目明确学习要求。

2、指导(1)认读三个生字“烟、陆、铁”(2)观察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3)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4)指导书写“烟”字。

左边的“火”要窄一点,“因”要宽一点。

()教师范写(6)按上面的方法与步骤,指导学生书写“陆”、“铁”。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及时反馈,表扬字写得好的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时教学内容:教学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读读背背、审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节(连加连减)教学内容:例1,1页的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1-4题教学目标:会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9+27= 24+18= 35+16= 45+27=二、合作探究:三、当堂测评四、拓展延伸(想想做做的3、4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二节教学内容:第3页例2 ,第3页的试一试;第3-4页页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9+27-12= 24-18-+15= 35+16+12=二、合作探究:四;拓展延伸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三节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教学过程:处理练习一1-5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第四节教学内容:第6页例3;第7-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三、当堂检测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课本8-10页例4;第9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二、课堂练习练习二教学内容:第11页练习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1、列竖式计算49+25+17= 72-17-26= 57+28-29=5、哥哥剪了38朵小红花;姐姐剪了28朵;哥哥给姐姐多少多花;他们就有同样多的花?6、花园里有红花27盆;白花比红花多19盆;白花有多少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一节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概念;能正确认识这些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三、当堂测评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4-15页例2和想想做做。

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之二

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1》教学设计之二

《练习 1》教课方案之二教课目的:1、按笔顺写豪杰字。

2、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3、仍旧子,练写左右构造的字。

4、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秋季到》。

5、着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庆祝的话。

教课要点:1、看清笔顺,要修业生做到笔顺正确、不倒笔划。

2、学用字词句:要修业生在读句子、拍手读字母歌的过程中,学会拼音字母歌。

教课难点: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小写)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看清笔顺。

1、学生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2、按次序说出每个字的笔顺。

3、认读偏旁。

(先说有名称,再说笔顺)4、描红。

(学生自己选或教师指定几个字)二、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请学生读题目。

(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2)师生共同议论题目的要求。

(3)解说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各自试读题目内容。

3、让学生疏角色读一读对话内容。

(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内容。

)对话的内容主假如说了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目的和意义。

(1)教师教《汉语拼音字母表》,让学生熟记字母名称与次序。

(2)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4、练习。

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练读,熟记。

(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1)按《汉语拼音字母表》次序背诵,抽背,比较。

(按字母表次序背诵)(2)复习汉语拼音字母歌。

5、反应。

(1)让学生试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从读音次序,连接,各方面进行评论。

(2)夸奖记得牢的学生。

(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展现默写写得好的字母,夸奖默写好的同学。

)三、教课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1、审题(1)师生共同议论此题的学习要求。

(2)各自默读题目内容。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陆、铁”3个字。

(2)启迪学生回想前面的写字要乞降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烟”字。

出示“烟”。

指引学生察看,用比较的方法,启迪学生把“火”写窄一些,“因”写宽一些。

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绘“烟”字。

按上边的方法与步骤,指导学生书写“陆、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狮子庙小学二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案课题:连加连减 课型:新授 主备:二年级 使用: 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地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一、温故互查1、口算下面各题。

2+3+4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提问:在口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我们是怎样想?1、竖式计算45+17 80—59二、自学感悟自学课本1页,观察主题图、教学例1出示挂图,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 )?要求三人( )折了多少只纸船,可以怎么列式 ?问: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 )?你能用列竖式的方法算出结果吗?1) 1 9+ 2 7 + 2 6——--— ————三、展示点拨1.这样把两个竖式分开写和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比较方便?四、巩固练习还可以这样写: 2) 1 9 + 2 7 + 2 61、“试一试”90-25-28=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样写?、五、当堂检测23+41+9= 27+36+3= 25+29+17= 30+23+31= 81-25-35= 55-14-31=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六、拓展延伸做“想想做做“第4题,启发:题中并没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怎么办呢?请大家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七、总结提升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狮子庙小学二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案课题:连加连减课型:新授主备:二年级使用:学习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并会用竖式的简便写法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以及会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还是笔算。

《线段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线段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线段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导学案一、课前准备在开始本课之前,需要学生们确保已经掌握了以下知识:•熟练掌握1-100之间的数字顺序与大小关系。

•能够准确地画出直线和曲线。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了解线段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如何正确地用尺和标尺来画线段。

3.知道如何用字母符号表示线段。

三、教学内容1. 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有两端点和相应的长度。

线段的长度用它两个端点的距离来衡量。

2. 线段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且线段的长度是固定的。

•线段可以用尺子或标尺来测量。

•线段可以用字母符号表示,如线段AB表示点A和点B之间的线段。

3. 如何正确地用尺和标尺来画线段•用尺子或标尺测量出线段的长度。

•在纸上用铅笔画出基准线。

•在基准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

•沿着基准线将两个点连接起来即可。

4. 用字母符号表示线段用字母符号表示线段的一般方法是将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用横线连接。

例如:线段AB就表示点A和点B之间的线段。

四、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如何用标尺和尺子画出线段。

•能够用字母符号表示线段。

五、教学难点•学生较难正确用标尺和尺子去画出线段。

•需要学生掌握如何用字母符号来表示线段。

六、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演示如何用尺子和标尺画出线段,并指导学生亲自操作。

2.情景模拟: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画线段的技巧。

3.讨论式教学:询问学生如何用字母符号来表示线段,以检验学生掌握的程度。

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次教学预计需要1课时。

八、教具准备尺子、标尺、铅笔、橡皮、作业本九、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初步了解了线段的概念和特点,并掌握了如何用尺和标尺画出线段,以及如何用字母符号表示线段。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示范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表内除法 (一)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表内除法 (一)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一)温故互查:(同桌二人互查)(1)抽生背2~6的乘法口诀(2)填一填:()×5=10 ()×2=10二、设问导读:(独立完成,同桌互查)(1)、10÷2的商是几?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求出商。

(2) 8÷4=()想:口诀是()12÷3=()想:口诀是()(3)根据乘法算式写出除法算式的商。

3×2=6 2×6=() 3×5=()6÷2=() 12÷2=() 15÷3=()6÷3=() 12÷6=() 15÷5=()一、自学检测:(同桌互查)(1)()×2=4 3×()=9 ()×4=44÷2=() 9÷3=() 4÷4=()二()得四三()得九()四得四(2)2×3 =5×2 =3×4=6÷2 =10÷5=12÷3=6÷3=10÷2 =12÷4=二、巩固练习、(独立完成,抽生板演)18÷6=8÷4=12÷3=16÷4=36÷6 =30÷5=24÷6=18÷3=6÷1 =25÷5=15÷3 =5÷5 =三、拓展延伸、(小组交流)()÷2=()第二套第5单元《厘米与米》一、判断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1. 别针长5米()2. 100厘米是1米()3. 一座楼房高80厘米()4. 妈妈身高160米()二、填空题(1-4每题5分, 第5小题6分, 第6小题9分, 共35分)1. 在()里填上“厘米”或“米”.2. 在()里填上“厘米”或“米”20()3. 在()里填上“厘米”或“米”火柴棒长4()4. 在()里填上“厘米”或“米”5.38米+7米=()米53米-9米=()米6.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15厘米+5厘米=()厘米1米=()厘米三、口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15分)1. 85-35= 57-7=65+6=75-6=6+88=2. 85-35=57-7= 65+6= 75-6= 6+88=3. 29+3=30+50= 71-8=63-20= 48-10=四、应用题(1-4每题6分, 第5小题10分, 共34分)1. 东村要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68米,还有12米没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口答:这条水渠长()米.2. 有两条绳子,一条长28米,另一条长24米,两条绳子共长多少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绳子共长()米3. 关村要修一条长98米的马路,已经修了54米,还有多少米没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还有()米没修.4. 一块布长98米,先用去25米,又用去30米;这块布短了多少米?口答:这块布短了()米.5. 新华小学的课外活动课,美术课有25人参加,参加科技课的有36人,参加合唱队的和美术组的人数同样多,三个组一共有多少人?口答:三个组共有()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练习一(第3课时)》名师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练习一(第3课时)》名师教案

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题卡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二、算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填在()里。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三、解决问题
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
四、思考题
思考: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五、作业:P5:第2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100以内加减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

2、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准备:算一算23+18= 66-27= 33+24=51-25= 81+9= 47-38=学习导航:一、小明折了19只纸鹤,小英折了27只,小丽折了26只。

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达标检测:A、竖式计算。

35+24+17= 93-58-23=B、我们班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

其中男生栽了31棵。

(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2)、女生栽树多少棵?我的感悟:100以内加减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算一算23+16+34= 17+25+38=72-11-25= 96-18-21=学习导航:同学们折飞机,男生折了38只,女生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达标检测:A、竖式计算。

26+14-28= 95-27+16=B、公交车上原来有25人,下车16人,上车18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我的感悟:变成同样多(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将两个事物的数量变成同样多的三种方法。

2、培养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学习准备:算一算26-17= 55+16= 47-18+26=25+38= 90-45= 45-7+27=学习导航:小军穿了8个彩珠,芳芳穿了12个彩珠,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达标检测:A、丁丁收集了43张邮票,当当收集了35张邮票,要让两人的邮票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B、二一班有22人参加大扫除,二二班有34人参加大扫除。

二二班分给二一班几人,两班参加大扫除的人数就同样多了?我的感悟:多与少(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已知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算一算37+46-58= 80-46+19=学习导航:小英做了11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根据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问题1、问题2、达标检测:A、女生植树32棵,男生比女生多植树11棵,男生植树多少棵?B、同学们跳绳,小丽跳了78下,小刚再跳15下就和小丽一样多,小刚跳了多少下?我的感悟: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能正确分辨出这些图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导学案累计课时2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导学案累计课时24
(3)商和除数都是3,被除数是9。
提问: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2.自学提纲: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分一分,写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二)合作互学:
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苏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练习四导学案累计课时24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
20年月日星期
版本
苏教出版社
学科
数学
册数
二年级上册
单元
第4单元
课题
练习四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3.德育目标:能学到的数学语言正确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展延伸:
根据文字叙述写除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第40页第6题。
板书设计
练习四(1)
一、
(1)除数是5,被除数是15,商是3。
(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4,商是1。
(3)商和除数都是3,被除数是9。
二、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分一分,写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反思创新
(三)反馈测学
第39页第3题
(1)学生先画一画。
(2)检查画的情况。
(3)完成填空并说一说两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练习课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熟记1~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能运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背诵1~5的乘法口诀。

学习导航:填空
1、3×4表示()个()相加,也可以表示()个()相加,改写成加法算式是()或()
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再减去6得()
3、计算5×3和3×5都用口诀()
4、5个3相加,和是()
5、5+5=()×()
6、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 )
7、○○○○○○○○○○○○相同加数是(),有()个(),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或()
达标检测:三、在○里填上“+”“-”或“×”。

4○4=16 3○7=10 8○2=6 2○3=5
6○5=11 1○1=1 3○5=15 5○4=20 四、看图写算式(1)、♤♤♤♤♤♤♤♤♤♤♤♤♤♤♤
( ) ×( ) =( )或()×()=()
(2)
()×()=()
我的感悟:
乘加、乘减(第1课时)
学习目标:1、在计算时,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乘加、乘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准备:背写1~5的乘法口诀
学习导航:1、下图中,一共有多少颗☆?
☆☆☆☆☆☆☆☆
()×()+( ) =()
2、○○○○○○○○○○○左图中共有多少个○?
()×()+( ) =()
()×()—( ) =()
达标检测:A 1、填一填。

3+3+4=3×()+4=()2+2+2+2-3=()×()-3
4+4+4+5=()×()+()=()
3+3+3-1=()×()-()=()
2、小明买了一套童话书,付了5张2元的和1张10元的钱,这套童话书多少元?
B、兰兰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车票是每张4元,儿童半价,请你算
一算他们全家车票共需多少元。

妈妈拿10元钱买车票够吗?我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