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
最新-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 考试说明解读 大纲人教版 精
2018年全国大纲版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全国大纲版地理考试说明所列“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相对于2018年没有变化。
到2018年为止,大部分省区已经进入新课标高考的年份,大纲版老教材的省区越来越小。
从今年的全国大纲版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2018年年高考地理考试试题,应该从题量、难度、形式、结构等各个方面与去年相比应该变化不大,体现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继承和稳定性,依然延续往年以能力测试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一点上有向新课标靠拢的趋势,新课标提出的:“能够发现和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强化。
总体来说这种稳定性有利于高三教师和学生的复习与备考。
通过2018年全国大纲高考《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还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一个特点,即无图不成题,所以在复习中要以地图为重点,加强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和图图转换的练习与思考,构建心理地图,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既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形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清晰主体的反映,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可以加深对地域知识的认知。
在认定图表材料时应该遵循仔细、完整、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的原则,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尤其是要注意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切忌马马虎虎,读不准、看不清。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点击查看: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总纲)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地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
2018高考地理大纲解读
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明显变化。
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文字中获取地理信息;2、能够从图形备注图例中获取地理信息;3、能够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勾圈画,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就从文字、图形、备注、题干画出认为重点的信息以方便应用。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
总之一句话,学生应根据所给的条件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通过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
高考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高考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下几点高考备考建议:一、系统地进行二轮复习。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13中国地理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13中国地理【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轻松构建学霸脑图】【强化应用】(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
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状弧形通道通向地面,以便人们出行。
据此回答1—2题。
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冬暖夏凉B.木材短缺C.降水稀少D.地广人稀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美化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模拟)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及海岸线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指出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简析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特点的成因。
(4)近年来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降低。
简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对下游的影响。
【答案】1.C 2.B2.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故本题选B。
3.【答案】(1)西部高,东部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为山地(太行山脉),东部为平原(华北平原)、丘陵(山东丘陵)。
(2)向海洋方向(东)推进,黄河(等河流)的堆积作用较强,而海浪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弱(或近海地壳运动相对稳定)。
(3)易淤:河流含沙量大,地形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泥沙堆积作用较强。
易决:夏季流量大,河流淤积严重,流水不畅;地处温带,河流流向高纬,冬季(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汛;河床高出地表(为“地上河”);河堤土质疏松(河堤不牢固)。
易徙:周边地形平坦,河流决堤后易改道。
(4)原因:工农业生产消耗大量河水,径流量减少,中上游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取得效果(或新建水利工程对泥沙的调控作用加强)。
2018届高三地理考试大纲及解读 精品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及解读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11地球与地图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11地球与地图【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轻松构建学霸脑图】【强化应用】(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上图所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1100米B.1190米C.1820米D.1560米2.上图中①②两聚落之间的剖面图可能是A.B.C.D.3.上图中③④⑤⑥四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③B.④C.⑤D.⑥(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海拔高度(单位:米)B.≥10℃积温(单位:℃)C.年总蒸发量(单位:毫米)D.年日照时数(单位:小时)5.甘肃武威的数值小于酒泉,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植被6.西南部的和田地区数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受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较多B.植被破坏,沙尘天气多C.工业排放大量废气,雾霾严重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广东省化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7—9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8.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每年都要在两地之间来回迁徒。
下图为某年北京雨燕迁徒线路图。
读图,回答10—12题。
10.北京雨燕每年“南飞”的飞行距离大约是A.8000千米B.18000千米C.35000千米D.70000千米11.北京雨燕“北归”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扩大C.成都太阳高度日变化增大D.成都昼夜变化幅度增大12.图示海区A.甲海区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B.北半球夏季乙海区海水向西流C.丙海区受西风影响形成暖流D.北半球冬季丁海区盛行东北风1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附近的海水等深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深入解读《考试大纲》 科学备战2018高考
2018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深入解读《考试大纲》科学备战2018高考※地理学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一、2018年《考试大纲》趋于稳定2018年地理高考大纲与2017年相比,在“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都没有变化,保持了高考考查内容的稳定性,从而实现“稳定中求创新”的改革目标。
稳定意味着2018年高考仍以“能力立意”为主,创新则逐渐转向“核心素养立意”,加大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力度将成为2018年高考试题考查的必然趋势。
二、2018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1.紧抓学科主线,突出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学科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
由于人地协调观在地理学科中的特殊地位及在当下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高考试卷中除了“环境保护”选做题突出考查人地协调观外,必做题的命制也将人地协调观贯穿其中。
预测2018年高考试题会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两者对立统一,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如,农业生产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要因事因地制宜,避免产生生态破坏等问题;工业生产方面要发展清洁生产,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 1、地理 2、地理 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专家权威解读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之地理、历史科目
专家权威解读2018年高考地理、历史《考试大纲》专家解读高考地理大纲:关注基本知识和素养一、考纲与去年一致2018年的地理高考大纲与2017年的相比,考试内容范围、考试目标与要求没有变化。
但依照总纲及近年的命题风格,高考地理注重考查基础性、综合性,注重必备的生产和生活常识与表象的积累及跨学科的知识技能的考查。
二、备考建议1.日常教学中要关注自然、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提炼素材,创设情境,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
2.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综合性。
要从地理的视角分析真实的问题,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逻辑推理,要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辩证、动态地分析问题;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地理事物的问题情境会发生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也不同,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3.关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对于教材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要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探究,通过探究的过程,夯实基础,灵活运用知识。
关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必备的生产生活常识与表象的积累,重视地理画图和读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专家解读高考大纲:历史重考查核心素养及能力历史:重在考查核心素养及相关能力、方法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纲表述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也就是说,历史科目的考核是基于2003年以来使用的历史课标规定的考试内容,即考点与去年相比并无大的调整,考查基本范式不变。
总体上贯彻了“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指导思想,从实现高校选拔人才的目标而言,进一步提高甄别、区分和选拔的考试功能。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
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必考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1)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 地壳物质循环(2)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 大气受热过程(4)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地理2)1.人口与城市(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 地城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 流城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 区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 数字地球的含义第四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学科能力篇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学科能力篇【知识网络】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的考点内容,可称之为高考考查的“明线”;而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则可称为高考考查的“暗线”,即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备考期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和地理素养,强化规范审题、规范用语、规范解答、规范书写等方面的训练。
能力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地理信息的分类(1)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绝对数值,体现某地理要素的状态,该类问题多从地理要素的定性角度进行考查;另一类是变化数值,一般由一组不同数字组成,体现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该类问题多考查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及区域差异。
(2)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信息包含在题干、图示、图例中。
如气候、河流、植被、湖泊、地质构造、地形、气压、风向等要素。
(3)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居民点、农田、工业区、道路、桥梁、建筑等要素。
2.地理信息的获取(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承载着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
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提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2018高考地理-考纲资料整理
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导致水质型缺水
减少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等
2.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流域综合开发
概念
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流域特征
地形、气候、水系、矿产等
开发建设
18世纪下半叶:农业;人口较少,人类活动有限
条件
资源优势: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开采条件好
市场优势: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缺口将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区位优势: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交通比较便利
综合开发
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产业结构调整: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湿地保护
概念
指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潜水覆盖的土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生态效应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问题、危害及对策
面积萎缩
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植树造林、退耕还湿等
物种锐减
实行休渔政策、限制网眼大小;禁止捕杀珍稀动物等
环境保护与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
2.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条件
布局
特点
耕作农业区(耕作业);林业和特产区(林业);畜牧业区(牧业)
问题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2018版高考地理(新课标版)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3+地表形态的塑造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2015·上海地理,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D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
2.(2015·上海地理,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D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
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答下题。
3.(2014·上海地理,11,2分)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3.D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形成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
片岩、板岩是变质岩,分别有片理和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
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弱,易被风化剥蚀,形成群峰林立景观。
石英砂岩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较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据此回答4~5题。
4.(2013·上海地理,5,2分)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4.C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 1、地理 2、地理 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专题3.5 人口与城市-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 【精品解析版】
【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考纲展示考情分析命题预测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017全国卷Ⅲ选择,12分2016全国卷Ⅰ选择,12分2016全国卷Ⅲ选择,12分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预测2018年高考会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预测2018年高考会与产业转移、国土开发等相结合,考查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因素及影响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预测2018年高考会要求考生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口差异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预测2018年高考会以城市或城市群发展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城市等级与城市区位相结合的综合分析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预测2018年高考会结合现实热点,如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有增高趋势,考查形式为选择题。
预测2018年高考会以某地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切口,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轻松构建学霸脑图】1.人口与环境2.城市与环境【强化应用】(河北省五个一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报告中全球总和生育率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的特点是A.下降速度越来越快B.从2015年前后开始匀速下降C.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下降速度最快D.21世纪中期以后下降速度开始减缓2.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长期低于2.1。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考试内容及题型例如地理依照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形,制定了《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份。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大体技术的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要紧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明白得试题要求和考查用意;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成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熟悉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旁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说明、评判,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定、归纳、演绎、比较、归纳等方式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楚、逻辑严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类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进程,包括发觉信息、判定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进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明白得: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类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大体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和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
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明显变化。
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8高考英语大纲全解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能够从文字中获取地理信息;
2、能够从图形备注图例中获取地理信息;
3、能够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勾圈画,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就从文字、图形、备注、题干画出认为重点的信息以方便应用。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
总之一句话,学生应根据所给的条件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通过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
热点。
高考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高考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了一下几点高考备考建议:
一、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
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夯实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二、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三、关注每个知识细节,精讲精练。
高考地理复习问题可分成六种模型:
1、影响因素类,如农业气地水土生市政交劳技,工业是动原基地环市政交劳技,农业工业是重点;
2、特征类,地形、水文、水系、位置、气温、降水、点、线、面;
3、形成过程类,先后顺序以及地理专业词语的表达;
4、作用类,旅游、水库、森林、湖泊、交通线、产业转移、人口迁移等等;
5、措施类,农业、工业、旅游、灾害等措施;
6、论述类,重点在说理及过程,要地理综合思维作为保障。
这是今年出现的新的题型,还有一种新型的答题模式,因为所以型,希望考生们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