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型社区治理路径探析

合集下载

关于探索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于探索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于探索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摘要: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性工作,要以服务社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综合治理政策,寻求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理途径,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强化治安管理和群防群治工作,着力提升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关键词:社区综合治理;治安管理;群防群治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41-0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

社区治安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建设。

所以我们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一目标,以服务社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为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推进“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为中心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一、完善机制,确保平安建设全面整体推进与基层单位层层签订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完善综合治理信息上报、保安管理、专项奖励等5项工作制度,全面具体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坚持召开由辖区派出所、“110”中队、主业单位参加的综合治理例会制度,分析当前治安形势,排查矛盾隐患,交流创建经验,协调解决中心及辖区单位的综合治理问题。

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将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和个人。

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推进。

通过开展“平安单位”、“平安之星”、“零发案小区”等活动,完善修订了综合治理“四制”以及《社区综合治理考核办法》,进一步确定了考核程序、考核目标和考核内容,形成了综合治理多层次的管理考核办法,促进了“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的落实。

二、完善组织网络,加强群防群治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综治工作,努力降低发案率,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该封堵的门进行封堵。

没有安装防盗门的单元楼,通过召开区片长会议做好宣传工作,争取让居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析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析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析城市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体制行政色彩浓厚,社区多元主体之间关系不清、角色不明,居民社区参与意识薄弱。

因此要创新社区治理,要理顺社区治理三大主体的权责关系与角色定位,加强对物业公司运作的监管。

标签:社区治理城市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发生变化,社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在城市社会中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关系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社区层面聚集。

在城市社会治理结构中,一方面,国家权力重心下移,社区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另一方面,物业公司等经济组织进驻社区,社区内的社会组织日益增多,社区治理权力来源面临着多重张力。

在社区治理结构中,传统以行政主导为主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以完成政府对城市社会基层治理的目标成为政府、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 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表达1.1 社区治理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多年以来,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目的是实现政府基层治理的需要。

由于“强政府、弱社会”的制度运行惯性,社区基层治理的模式受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模式的影响,“行政”色彩浓厚。

基层治理的权力来源主要来自于上级的行政需要,社区组织设置行政化、经济来源行政化、工作方式行政化、工作考核行政化。

按照法律规定,居委会是代表居民利益的自治组织。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常常扮演的是“政府代言人”的角色,没有明确的分工。

承担了大量上级街道政府布置的行政工作,社区管理因此而处于“多头、乱头、无头”状态。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大多由上级安排,居民选举流于形式。

居委会的角色错位,本应是居民利益的维护者,在实际的运行中演变成政府的行政事务的“代理人”,处于“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的境地,作为自治组织大量的行政事务使居委会无暇顾及居民利益的实际需求。

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问题与思考.wps

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问题与思考.wps

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问题与思考社区制的实践时间不长,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以更广的视野做出更深的思考,不断去完善社区制,使得社区制的管理方式能够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社区持续发展,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向全面性小康社会迈进。

为此,笔者作出以下三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1、社区制理论的两大分野:行政化倾向、自治化倾向如何研判?理论来源实践,又指导实践。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原来管理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和街居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社区制应映而出,但由于政治学、社会学两大学科曾经中断很长时间以及其他原因,理论界对社区制建设的理论准备并不是很充分。

因此,从本土的经验和西方的研究两个视野出发,理论界对于社区制形成了两种取向。

第一类研究者主要从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他们看到了在社会转型后我国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把社区制看作加强政府对基层社会控制的一种替代的工具。

他们认为在单位制解体后街道办事处实际上已承担起一级行政政府的职能,却没有相应的行政权力授予,权责不一致限制了街道办事处在地区整合的能力。

因此,他们主张的社区制思路主要是:政府权力重心下移,将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资源整合起来,在街道办事处的引导下,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这里的社区制建设实际上是基层政权的重建。

第二类研究者主要运用西方的理论,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研判社区制的建设。

他们认为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长期维持,政府是全能主义的政府,社会的力量非常薄弱。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但是政府权力依然过大,包揽公共事务过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缺乏社会认同等问题,而社区也难以发育。

为此,他们对于社区制的主要观点是:建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理好本该自己管理的公共事务,把不该管的和管不好的交给社区自己管理。

我国单位型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单位型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年第7期扫一扫看全文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8.07.088我国单位型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赵钏王继光杜明明于淙阳摘要:伴随着单位效益的衰退,单位型社区逐渐沦为城市的边缘化与底层化。

本文对单位型社区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单位型社区的管理与建设面临着社区管理混乱、居民参与度不高、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成立社区管委会、推动社区自主发展型项目及鼓励第三方组织与社区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等可行性的建议,从而实现单位型社区的稳步转型与良好发展。

关键词:单位型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建设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7-0128-01中国图书分类号:D669.3文献标志码:A(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1单位型社区存在的问题1.1社区管理混乱在市场经济时期,单位在社区的社会功能下降,单位早已从住房与物业等方面退出管理,但由于种种现实与历史原因,单位型社区一直没有实质的管理者。

单位、政府、社会组织混乱而交叉管理使得单位作为社区的名义上的管理者早已名存实亡。

社区管理成为“真空化”,且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管理者也缺乏了解、混乱不清。

1.2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经济转型后,单位型社区由居民同质化逐步走向杂化。

社区居民杂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住房商品化和房屋权属的变化引起一部分居民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选择搬迁或因失业下岗而被迫离开社区。

取而代之的是因受低廉房租诱惑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租入社区。

人们由于相互之间的陌生感而无法形成以往的亲密群体,对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大降低,也失去了参加社区事务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社区管理的混乱,社区事务大多由居民自力更生,社团活动也组织较少。

1.3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单位经营困难不仅使得不少员工下岗失业,也使得依附单位的社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与福利设施的下调。

基础设施不仅没有新建而且维护不足,使得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率并不高,造成社区资源的浪费。

关于推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建设问题的研究

关于推进社区“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建设问题的研究

花园社区推进“单位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

社区结合“双年”活动的要求针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把加强社区社会管理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确保社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必须针对社区社会管理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设。

一、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增多,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谋生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极大地刺激和带动了房屋租赁业的发展。

流动人口总量的大幅增多、房屋出租市场的活跃发展,给公安机关和社区加强对流动人口流向掌握、流量分析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和困难。

流动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很多的政策流动人员难以享受,使其难以融入当地,造成生活上缺乏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出租房屋管理涉及管理部门较多,职责不清。

由于主管部门不明确,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从而造成管理上的漏管失控,部分出租房屋甚至发展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三逃”人员混杂其中,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隐患。

(三)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罚不力。

对出租户的管理,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不甚清楚,给少数人有机可乘,造成管理的失控。

(四)部分出租房屋业主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

明知租住人员从事违法行为或身份不明有作案嫌疑,却为了个人的一点蝇头小利,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不顾,放纵甚至包庇犯罪。

二、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实现单位化管理针对出租房屋管理难、流动人口掌控难的特点,积极实行流动人口网格管理等“单位化”管理办法,让邻里纠纷持续减少,居民生活井然有序,流动人口管理有序,发案率降低,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因此将这种社区管理方法总结为“单位化”管理模式。

申论: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与探索

申论: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与探索

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与探索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探索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首先,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意识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传统的社区治理往往是由政府主导,居民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决策权。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种鼓励和促进居民参与的机制。

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议事会、居民代表选举以及建立居民自治组织等方式实现。

通过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可以增加其对社区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整个社区的治理效能。

其次,借助信息化技术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改善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可以建立社区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社区居民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便捷沟通和信息共享。

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社区治理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社区治理更加透明、高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三,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中,社会组织的作用相对较小,往往被忽视。

然而,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可以为社区治理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的优惠待遇;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机制等方式,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居民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改进。

最后,加强法治建设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法律的力量是强大而高效的,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社区治理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正常的社区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社区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单位制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单位制社区治理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九大又再次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a 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社区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L 单位制社区转型变化为研究个案,重点考察在外部环境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组织权威不足、动员能力有限、民生矛盾集中的单位制社区如何走向善治。

一、文献回顾当下,我国城市社区基本分为三类,单位制社区、商品房社区和城中村社区。

b 与其他两类社区相比,单位制社区不论是对于中国社会还是学术研究都具有意义。

单位制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且是在一定的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但早在20世纪共产革命中就颇具雏形。

198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华尔德对单位制理论进行研究。

他指出,社会再分配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为工厂,它和西方的企业组织有着本质区别,中国的工厂具有特殊性,因为人民除了从工厂中获取物质产品、机会或者劳动等生存性稀缺资源,还会形成对单位的依赖性,或者说是“组织性依附”,从路径依赖理论来看,人们在单位制度下的行为会形成一种惯性。

c 中国学者路风指出单位制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一方面由于1949年后家族与宗法被摒弃,*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道路与国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14@ZH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施雪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审(北京,100875);蔡义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师(北京,100029)。

a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

b 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c Walder Andrew,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 California: CaliforniaUniversity Press, 1986, pp.27-35.2021年第5期施雪华 蔡义和[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与推进,尤其是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背景下,单位制社区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亟需进行变革。

“单位型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微观机制——对Z社区的个案研究

“单位型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微观机制——对Z社区的个案研究

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 , 推举候选人 , 开展选
民登பைடு நூலகம் ( 在校学生不在登记之列 ) 为了保证试点工 。
作的成功运行 ,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成立 了居委会选
举工作领导小组, 主管社区建设的副书记、 社区建设
科长分别担任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 ;社区 成立居 民选举委员会 ,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主任委 员。 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居委会选举的规则 ,
维普资讯
张宝锋 :
“ 单位 型社 区” 民政治参与的微观机制 居
“ 单侄 型社 " 民改治 参与 观机 制 居 的微
对 Z社 区的 个 案研 究
张 宝锋
( 州轻 工业 学 院法政 系,郑 州 郑
400 50 2)
摘 要: 政治活动的本 质是 一种公共选择 , 个人在参 与政治活动时以个人利 益的最 大化为 目的, 以成本 一收益分
及其组织 自行治理 ; 二是政府组织 、 社会 中介组织 、 社区组织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的共同治理 。不管是
哪种情况 , 区治理都离不开具有参与意识、 社 参与能 力的高素质居民。自我治理要求居民要有较高的理 性化的参与能力 、 合作能力、 协调能力、 管理能力等。
参与社区政治事务的行为,其 中最广泛最普遍的形
民参与社 区公共事务体现 出来 。居 民参与社区公共
事 务 的强弱 直接 影 响着社 区组 织 的质 量 和运 行 。没
有居民参与, 社区组织要么是摆设 , 要么是其他组织
控制居民的工具 。
收稿 日期 :06 0 — 9 20 — 3 1
作者 简介 : 张宝锋 ( 96 , , 1 6 ~) 男 河南鹿 邑人 , 社会 学博 士, 郑州轻工 业学院法政 系副主任,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城市社会学 与社

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社区发展与管理中的种种困境,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对策研究,以推动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问题1. 单位制社区管理缺乏社会参与。

传统的单位制社区管理模式更倾向于由单位组织和领导来实施,居民的参与度较低。

这将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度不高,进而限制了社区治理的效果。

2. 社区治理责任不明确。

在单位制社区管理中,各个部门和单位责任不明确,导致工作中的重复、交叉、缺失等问题。

既有单位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整个社区的治理工作,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3. 社区服务不足。

传统单位制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尤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单位制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社区信息共享不畅。

社区管理部门和单位之间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信息流通相对封闭。

这不仅会带来治理上的不便,还会影响单位和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新时代单位制社区治理对策1. 提倡社会多元参与。

加强社区治理中居民的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通过开展社区议题的座谈会、座谈会、民主选举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增强社区自治的有效性。

2.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建立多级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加强协同合作。

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效能。

此外,应建立健全社区协商和解决矛盾的机制,推动社区中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3. 拓宽社区服务内容。

根据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增加社区服务项目,在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同时,拓展社区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管理部门、单位和居民之间信息共享的高效机制。

关于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探索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探索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街道城市社区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街道是城市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它既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核心。

因此,如何思考和探索街道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成为当代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学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等角度,对街道城市社区治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历史发展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城市组织形式。

古代城市按照街道划分管理,街道上的社区组织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街道城市社区治理方式相对简单,主要以宗法道德为基础,通过文化传统和礼法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治理。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治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出了城市社区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引领和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改革。

例如,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区治理理论,提出了社区自治和参与的概念,强调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决策的重要性。

在中国,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也始于20世纪初。

中国共产党在水墨实践中探索出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即以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的居民自治组织。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提出了“权力下放,社区自治”的原则,完善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为后来的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探索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两个方面。

在社会学理论方面,主要关注街道社区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区组织的理论表明,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由居民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独立性和特殊性的社会系统。

社区组织的结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的边界是模糊的,可能根据不同的维度和尺度有不同的定义;二是社区是多维度的,包括地理、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三是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和沟通进行再构建。

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路径优化研究

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路径优化研究

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路径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治理成为了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传统的城市治理理念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居民仅仅是被治理的对象。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治理参与的需求不断增加,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新方向。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社区治理路径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当前,社区治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治理模式依然存在,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居民对社区事务了解不够,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参与度不高,治理能力不足。

社区治理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理念的引导,导致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社区矛盾不断。

二、路径优化的必要性在当前形势下,社区治理路径的优化势在必行。

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已经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方向,加强社区共建,增强居民自治的意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

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治理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充实其中的民主法治理念。

城市社区矛盾日益尖锐,如何通过优化社区治理路径,缓解社区矛盾,提升社区治理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优化路径探索1.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的创新在社区治理体系的改革中,需要不断引入创新理念。

要注重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法治化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自治法规,强化社区自治意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推行智慧社区建设,注重信息化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手段,畅通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途径,提升居民参与程度。

加强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建立灵活高效的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果。

2. 加强居民自治意识,促进共建共治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居民自治意识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增强居民自治意识,从而形成共建共治的氛围。

建立居民自治组织,让居民通过自治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效果。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治理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社区治理呢?简单来讲,社区治理是指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居民自己参与的一种基层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的目的在于增强社区自治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社区内公共服务的高效提供。

下面将就社区治理从专业视角加以探讨。

一、社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社区治理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设计,建设有条理、便于管理的社区。

针对不同的社区特点,可分为市中心社区、旧城区社区、新城区社区等多种类型。

建设社区需要考虑到交通、安全、环保、文化等各个方面,要充分调研社区的底层问题,进行人员分析和社会调查,以找出最合适的建设方案。

设计时还应该关注居民的生活习惯,综合考虑社区的民生需求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帮助,在社区建设中也一样。

建立现代化的社区信息化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能够实现社会公开和监督。

社区信息化系统要求充分考虑到不同社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定制化的建设,并满足与先进城市的信息互联互通等多样化需求。

建立社区信息化系统,可通过增加渠道、提升效率,实现“全民参与、信息共享”的目标,促进社区管理和监督的加强。

三、健全社区管理体系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内容。

社区管理要注重与居民的沟通交流,积极倾听居民的意见感受。

社区管理实际上是居民自治的具体化,即通过“合法权力”的调配与授权,对居民的公共事务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

同时,社区管理还需要加强工作标准化、日常监管和评估机制,建立起全面的工作管理协调机制,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阳光透明的工作,让社区管理市场化、透明化,促进整个社区建设卓有成效。

四、完善社区服务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服务是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社区卫生服务、文化娱乐、交通服务、环境维护、社会保障等,是社区日常关注的核心服务领域。

在社区服务方面,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符合居民实际需求的服务方案,确保每个人都能受益。

探析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以包头市东河区为例

探析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以包头市东河区为例

调查与发现区域治理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载体,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研究包头市东河区社区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路径,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完善,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包头市东河区社区治理概述1东河区概况东河区是包头市的老城区,地处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辖河东、沙尔沁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直管社区。

全区总面积470平方公里,人口51.6万,蒙、汉、回、满等26个民族和谐相处,是2014年度内蒙古旗县(市、区)综合实力前十强。

东河区区位优越,南有水北有梁,加之工业在下风向,气候湿润,空气清新。

由此看来,东河区辖区内的各个社区要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就更加凸显出体制机制的重要作用。

2 东河区社区治理的特点社区治理是城乡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东河区社区治理进行的积极探索成效明显,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试点先行,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东河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结合实际状况,在北梁新区实行“区直管社区”改革试点,不设街道办事处,探索将原来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调整为“区-社区”二级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居民自治,赢得百姓称赞。

其二,调整资源配置与明确权责关系并重。

东河区在体制机制构建过程中,把不适应实际发展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重新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明确社区管理人员的权责关系,做到“谁治理谁负责”。

其三,行政主导,体制较为僵化。

东河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主导作用,政府机构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包揽太多,在职责范围上“以政代社”,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社区事务。

二、 东河区社区治理过程中体制机制存在的不足随着东河区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运行的不断深化,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难题。

对此,通过对东河区社区治理体制机制运行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后,归纳总结如下几方面问题:1管理体制陈旧僵化,发挥作用不到位第一,社区组织角色定位不明晰。

“后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治理研究——以河南省某市“一建单位社区”为例

“后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治理研究——以河南省某市“一建单位社区”为例

“后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治理研究——以河南省某市“一建单位社区”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解体,逐渐被社区制所取代。

后单位制指的是国有企业社区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之间的过渡,既保留了单位制某些特征,同时也产生了具有社区制特色的特质。

本位以河南省某市“一建单位社区”为例,对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适应之处进行阐述,以期促进单位制更好地向社区制过度。

一、前言河南省某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是上世纪的一家国有企业,其工作人员与附近居民经常称其为“一建单位”,单位做为对国有企业的称呼,在上世纪国企改制之前甚为流行。

而为了方便论述,由“一建单位”形成的若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聚集在固定领域里并且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就被简称为“一建单位社区”。

由于“一建单位社区”居民人数较少、占地面积较小等因素,并未成立单独的社区居委会,而是归属于八一路社区居委会管理。

①这个过程也是“一建单位社区”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过程,但由于历史因素,“一建单位社区”不可避免的保留着原单位制的特征,同时具有现代社区制的某些特点,如八一路社区居委会、社区党委等机构。

如图1所示,一建单位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北至八一路、东至富豪花园、南至汇隆汽修厂、西至交通南路。

“一建单位社区”虽然位于某市城区,并且距离某市商业中心较近,但由于房屋老化、房屋的基础设施落户、附近道路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等问题,“一建单位社区”的宜居度较低、治安环境较差、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不高。

因此,在“后单位制”的背景下,“一建单位社区”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

①值得注意的是,“一建单位社区”仅仅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聚集形成的生活上相关联的集体。

而“八一路社区居委会”则侧重于党和政府传递、落实政策和了解民情的最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其在行政上接受街道办事处领导,传达政府的任务与指示。

图 1 某市一建单位地图二、单位制社区与后单位制社区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本质是国家力量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

社区治理的路径探讨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区治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区成员的参与、决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等方面,是确保社区有序运行和共同发展的关键。

然而,社区治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探索适合社区实际情况的路径。

本文将就社区治理的路径进行探讨。

首先,社区治理的路径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

社区治理需要广泛的参与,只有凝聚起社区成员的共识和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

因此,建立参与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设立社区委员会、成立志愿者团队等方式,让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的决策、管理中来,增强其参与感和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居民大会、听证会等形式的活动,收集社区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

其次,社区治理的路径之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社区治理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为保障,以规范社区成员的行为和管理社区事务。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法规和制度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完善住户管理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明确社区成员的权责,维护社区的公共秩序和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架构,明确各个组织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加强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社区治理的路径之三是加强社会共治。

社区治理需要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而社会共治则是实现社区治理的关键。

社会共治是指社区成员和社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社区问题和提升社区品质。

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的社区共建共治行动,提高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

例如,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的合作,利用各方资源,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和设施。

最后,社区治理的路径之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社区治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可以通过建立社区信息平台、开展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提高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效率。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基层治理规划中的社区治理探索

基层治理规划中的社区治理探索

基层治理规划中的社区治理探索现代社会,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社区治理已经成为基层治理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社区治理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协调居民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如何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理探索,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下将就社区治理的探索展开讨论。

一、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单位。

有效的社区治理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而社区治理不善,则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治安问题频发,影响城市稳定和发展。

二、要做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治理:在社区治理中,法律是第一要务。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确保社区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社区居民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依靠法律的力量,才能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要做好社区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

社区自治是指由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公共事务决策的一种民主活动。

在社区自治中,社区居民有权利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定,可以通过选举或协商方式产生社区事务的决策者。

社区自治是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凝聚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四、要做好社区治理,必须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是社区治理的基础。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社区组织,才能有效地推动社区治理工作。

社区组织应该是民主、开放、透明的,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社区事务的合理决策和有效执行。

五、要做好社区治理,必须注重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居民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

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因此,要做好社区治理,就必须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出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文化氛围。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分析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分析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分析[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社会管理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单位制和社区制。

单位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整合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位制弊病百出。

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模式变更的双重作用下,单位制走向衰落,社会管理逐渐向社区制衍变。

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换过程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致使社区制的发展处在一个后滞的状态。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体制的健全问题,以及如何使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促进社区良性运行。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制;社区建设;居民参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这种转变促使社区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成立了一种以“单位”治理社会的体系,于是单位制就应运而生。

国家采用单位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整合城市居民,保证社会稳定的发展。

然而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迁的速度也一步步加快,此后单位制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亦不能担负重组社会的功能,依赖于单位发展的个人也逐渐脱离了单位,转向社区谋发展。

因此,怎样加强社区制的功能,实现社会的管制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社会变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使命。

1 单位制的设立、发展及萎缩单位制的设立从某些层面来说是为了缓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社会形势而选择的一种危机处理的组织体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尽快摆脱国家的落后局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重建国家的工业体系,实现迅速发展,我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模式,并与自己独有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单位制”。

计划经济的逐步确立,使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单位就成为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必要组织,是他们获得各种物质、资源和信息的唯一来源。

在后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单位型社区”,即单位和社区在同一领域里同时存在;另一种现象是“单位办社会”,也就是单位的功能替换了社区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型社区治理路径探析作者:车婧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1期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转型的进程不一,我国城市社区呈现出多种类型社区并存的特点。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拥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一定规模的人口,通过长期发展形成相对独立、但有强烈的单位特色的工作、生活区域。

虽然单位制逐渐解体,但是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还长期存在,单位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形成了典型的单位型社区。

在典型的单位型社区中,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单位和社区的关系?其治理路径的选择,一直是城市社区治理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关键词:单位型社区;驻地单位;社区与驻地单位的关系;治理路径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67-02一、当前形势:中国社会转型期自从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以及政府职能改变。

伴转型而来的是单位制社区治理体制解体、新型城市社区产生以及社区自治的兴起。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社会转型并不是整齐划一、同步进行的,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社区结构有着复杂性、多变性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城区的建设、住房商品化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城市社会的居住空间、人员结构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使得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呈现多样化,多种社区类型并存。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下,大量流动人口出现,使得社区成员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社区成员已经不再是由原有的户籍居民和单位成员组成。

基于此,赵毅旭提出了“社区成员主体”的概念,认为新时期社区成员,应该为社区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个体:“户籍居民、辖区单位、流动人口和那些与社区发生关系的所有组织和个人”[1],社区成员结构的根本改变导致了社区治理主体的改变,社区成员主体的多元性,导致社区治理主体呈现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依据社区成员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我国城市社区类型主要有四种,“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单位型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演替式城乡边缘社区”[2]。

孙晓青认为,针对多种类型社区并存的特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各治理主体和谐参与、分类治理的原则”,城乡边缘型社区(农村社区)依托城市化向传统城市社区发展,传统街坊社区通过改造向物业公司参与管理的混合式综合社区发展,最终形成业主自治型社区[3]。

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单位制长期存在,对社区治理也有着深远影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地缘和人口的优势,形成相对独立、拥有强烈的单位特色的工作、生活区域,即典型的单位型社区。

单位型社区建设和发展由于受到来自单位和社区双方的治理,其治理路径的选择,一直是城市社区治理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二、单位型社区中的社区和驻地单位关系探源所谓单位型社区,指一定地域的企事业单位、各种团体组织以及政府人员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基于地缘群体所形成的区域社会。

对单位型社区的界定,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

在单位型社区里,社区文化几乎普遍为企业文化为基础依托,社区基础设施、管理经费几乎都来源于驻地单位[4]。

1.驻地单位为主社区为辅的依附关系单位型社区,是基于社区单位制的解体成立的。

1999年,党中央做出决定:“位于城市的企业,要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给地方政府统筹管理。

独立工矿区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社会服务机构与企业分离”[5],社区治理的社会功能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即社区治理单位制的解体。

同时又指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养老金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社区管理”[5]。

由企业单位所承担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给社区,形成了基于单位组织的新型社区,即单位型社区。

在单位型社区中,驻地单位仍然处于强势地位,掌握着大量的人力、资金等资源,在社区治理中占据主导,社区治理机构则处于辅助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

在社区单位制时期,社区的出现是为了企业服务,是承担企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社区的人员安排、经费来源完全依赖企业,形成了“强企业—弱社区”,社区的作用无法得到体现,社区的民间组织也比较少,主要是社区功能在单位制下无法实现市场化。

随着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企业单位把其社会职能剥离出来,转移给社区,但是由于地缘关系和空间限制,企业单位一直是社区成员中的主要主体。

单位型社区的治理和建设,最终还要依托驻地单位的资源,主要表现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于驻地单位;大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都是驻地单位提供;社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也依托驻地单位组织举办等等,社区自治需要调动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这在单位型社区里,靠单位进行组织和调动,是非常便利的。

这一切都说明,社区的资源掌握在谁手里,谁在社区治理和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决定权。

2.创新驻地单位和社区关系驻地单位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多实惠,是单位型社区的主要治理主体和主要推动力量。

驻地单位把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再就业等社会功能剥离,也是为了给企业减轻负担,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同时,驻地单位作为社区的成员,也会享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成效。

目前,以社区为载体,要完全承担起驻地单位剥离的社会服务等管理职能,还存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障碍,社区有限的人力、资金和资源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广泛而又日益高涨的各类社会需求,在很多层面仍然依靠驻地单位的资源。

因此,有效的发挥社区驻地单位的资源优势和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共治模式,需要重新理顺驻地单位和社区组织的关系。

创新驻地单位和社区关系,就是积极肯定驻地单位为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所做的贡献的同时要避免驻地单位对单位型社区的强势影响。

在单位型社区建设和治理的进程,社区居民对驻地单位、社区都有着深深的依赖,可以说社区成员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环境中。

社区成员的需求和依赖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区治理需要多元社区主体共同参与的必然性,也是单位型社区向业主自治型社区转变的必然过程[6]。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驻地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同时也要明确社区组织对驻地单位要促进服务,打造联手共建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基于公共利益和协调合作,应当建立社区共建共治模式,以社区组织为主、驻地单位为辅,有效整合社区所有资源,形成社区资源共享、社区共建。

同驻地单位建立社区共建共治模式,关键在双向互动关系的建立,社区管理“单位化”,社区服务“社会化”。

在社区共建共治模式中,扩展资助形式和内容,涵盖物质、精神方面,实现社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单位型社区治理新路径探析1.打造驻地单位“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共建共治模式单位型社区中,基于驻地单位对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作用,纵向上推行“单位化”管理,实现驻地单位对自己管辖范围的区域社区管理;横向上推行“单位委员制”[7],扩大社区驻地单位范围,包括社区的一切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非公企业,扩大社区共建共治范围。

发挥社区各驻地单位的优势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多元互动,提高社区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打造驻地单位“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单位型社区共建共治模式。

单位型社区共建共治模式,社区治理主体是基于平等合作关系,通过适度分权以及协商合作,形成新型的社区管理体系。

2.增强驻地单位之外的其他成员主体的社区建设和治理参与意识政府、驻地单位、社区组织、居民以及非营利性民间组织都是社区成员主体,通过强化民主意识,增强驻地单位之外的其他成员主体社区治理参与意识[8],构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多主体性,培育单位型社区的多元化治理,促进社区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任平等合作关系,打造社区各主体间的沟通渠道和协调配合,实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改善单位型社区对驻地单位的依赖,逐步过渡到以社区组织为主导,各社区成员主体都参与的社区自治,实现彼此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

3.促进单位型社区向混合型社区转变首先,通过社会人口的流动和房屋产权的商品化,促进单位型社区中的房屋产权变化,使社区居民构成和住房权属朝多元化转变,从社区人口结构变化、住房产权变化等地缘关系变化,促进单位型社区向混合型社区转变。

其次,加强单位型社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向外开放,实现社会共享,促进单位型社区由封闭排外走向开放。

第三,通过培育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各种兴趣爱好团体组织,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社区居民的社区交往方式,以及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归属感转变,使单位型社区在文化、娱乐以及精神方面复杂化[8]。

第四,加快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市场化进程,引进外来力量,通过竞争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

总之,单位型社区的治理路径会随着单位型社区特征的消失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1]赵毅旭.城市社区治理路径[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吴缚龙.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质[J].城市问题,1992(5):24-27.[3]孙晓青.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9(16):10-11.[4]黄洪斌.建设单位型社区不能不考虑的[J].社区,2002(7).[5]中共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1999.[6]毛子丹,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社区治理模式转型路径及未来趋势——以北京市毛纺南社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3):17-22.[7]古蔺.驻地单位党代表参与社区管理[N].四川日报,2010-12-02(10).[8]石亮.试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J].才智,2010(29).[9]张纯,柴彦威,陈零极.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的演替:北京同仁堂的案例[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5):33-36.(责任编辑:李鹏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