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地位和目标.pdf
chapter1-new第一章
17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人工操作方式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45 年 ) 到50 年代中 期的计算机,属于第一代,这时还未出现 OS。 计算机操作是由用户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直接 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即由程序员将事先已 穿孔(对应于程序和数据 ) 的纸带( 或卡片) 装 入纸带输入机 ( 或卡片输入机 ),再启动它们 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 然后启动计算机 运行。当程序运行完毕并取走计算结果后, 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3.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Off—Line I/O)
在采用脱机输入输出方式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 是在外围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的,即它们是脱离主机进行的, 故称之为脱机输入输出操作。
脱机I/O (1)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 (2) 提高I/O速度。
图 1-2 脱机I/O示意图
21
脱机输入技术
图 1-3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
24
2.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OS,严格地说,它只能算作是OS的前身而 并非是现在人们所理解的 OS 。 该系统的
(1) 自动性
(2) 顺序性
(3) 单道性
25
1.2.3 多道批处理系统
(multiprogrammed batch processing system)
18
世 界 上 第 一 台 计 算 机 内 部 工 作 情 况
19
2.人工操作方式的特点
特点: • 用户独占全机(独占性) • CPU等待人工操作(串行性) 缺点:
• 计算机的有效机时严重浪费
• 效率低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张尧学 史美林 张高)(第三版)第一章
• 提高效率的途径 – 专门的操作员,批处理
精品课程系列-计算机学院版权所有
制 作 者 : 郭 平 、 王 在 模 、 何 静 媛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单道批处理系统 (simple batch processing, ,uniprogramming)
50年代末 ~ 60年代中(晶体管):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 作业执行序列,每个批作业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 依次处理。可使用汇编语言开发。
• 缺点: – 用户交互性差: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才与用户交互,不 利于调试和修改; –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 课程目的 – 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有清楚的认识 –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原理、功能和技术 – 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程要求 – 掌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能设计并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和调试操作系统的关键算法和组成 模块 – 了解和熟悉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与硬件和其它 软件的关系 – 了解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全过程
•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低; – CPU等待用户:计算前,手工装入纸带或卡片;计算完成后, 手工卸取纸带或卡片;CPU利用率低;
精品课程系列-计算机学院版权所有
教案设计-初步认识操作系统
教案设计-初步认识操作系统教案设计初步认识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主要功能。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并列举常见的操作系统实例。
学生能够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习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教学难点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类型,使学生对操作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操作系统的作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操作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体验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差异,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不同操作系统的启动画面和操作界面,如Windows、Mac OS、Linux 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知识讲解(20 分钟)操作系统的定义:通过简单的比喻,如将计算机比作一个工厂,操作系统就是工厂的管理者,负责协调和控制各个部门的工作,向学生讲解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的功能:分别介绍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即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处理机管理就像安排工人的工作任务,存储器管理如同管理仓库的存储空间,设备管理类似于管理工厂的各种设备,文件管理好比整理和存放文件资料,作业管理则像安排生产线上的产品加工顺序。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硬件资源的管理和任务调度,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及各种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中介,它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和执行环境。
1. 硬件资源管理:操作系统通过对计算机资源(如CPU、内存、磁盘、外设等)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分配和协调。
它能够合理地利用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并且通过优化算法和调度策略,使得各个进程或任务可以得到公平的资源分配。
2. 进程与线程管理:操作系统能够创建、销毁和管理进程与线程,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与同步。
通过对进程的调度和分配资源,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多任务并行执行,提高计算机的并行度和响应能力。
3. 存储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内存的管理,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等。
它能够为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内存空间,保证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和指令不会相互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的功能,可以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写、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通过文件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管理文件,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和共享。
5.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交互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任务和操作。
二、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作用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计算机硬件抽象出来,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执行环境。
具体来说,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作用如下:1. 硬件屏蔽:操作系统可以将计算机硬件的细节屏蔽起来,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抽象的硬件接口。
这样一来,应用程序可以不需要了解底层硬件的具体细节,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统一接口来访问硬件资源,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OS1操作系统概论
计算10秒
程序C考虑调度程序的执行计时算20间秒 为1ms计?算20秒 启动盘
I/O
I/O40秒
I/O30秒 I/O40秒
考虑有2个I/O通道结束中?断
总计190秒
三道作业运行情况
I/O 计 算 30
40 10
30
40
60
10 20
20
t
260 ms (a)
通道 C B 30 A
40
30
40
20
20
用户:我要打印这 份报告。
打印机:没反应!
裸机:听不懂!
我要打印这份报告。
工作!打印!
用户
接收用户输入的文档内 容;驱动打印机;将文 档放入缓冲;文档送至 打印机!
打印机
安装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课程定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系统软件,是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 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过程。使学生受到 系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 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必修课 2)基础核心课程 3)计算机等级考试/升本/考研/博考试科目 4) 找工作面试笔试必考内容
有利于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软件开发。
课程介绍
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 每当我们打开计算机,启动成功后,首先映
入眼帘的就是操作系统的界面。我们所做的一切 的工作都是在操作系统之上来完成的。可是谁也 不会去想:为什么鼠标的拖拖曳曳就能完成对文 件、磁盘、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谁也没意识 到是因为有了操作系统的支撑,我么才那么方便 的使用计算机。
天大《操作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一
主 题: 《操作系统原理》学习笔记内 容:《操作系统原理》学习笔记一——操作系统概论一、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1、操作系统的地位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是指使计算机完成特定工作的程序的总称。
硬件系统是指组装成计算机本体和设备的具有机械、电、磁、声、光等不同物理特性的各种器件和部件。
系统软件系统包括系统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l操作系统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系统资源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l系统应用软件包括了完成系统服务所需的各种程序。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图:操作系统是最靠近硬件的系统软件处于核心地位。
层次结构图不只表示软件的分类和层次,还表示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的一种单向服务关系,即内层向外层提供了一组接口。
内层以事先约定好的方式通过接口为外层提供服务。
外层则通过该接口使用内层提供的服务功能实现本身的功能。
1.1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
操作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
提供给操作系统的接口是机器的指令系统,操作系统的程序使用指令系统提供的机器指令功能实现对硬件的直接管理和控制。
1.2操作系统最靠近硬件,直接控制和管理硬件。
硬件系统在操作系统的管理控制下,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从用户观点看,引入操作系统后,计算机系统成为一台比硬件系统功能更强、服务质量更高、使用更方便的机器。
提供给上层两种接口:操作接口和编程接口。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接口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编程接口是一系列的系统调用,其它程序可以使用该接口使操作系统为其服务,使用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3系统应用软件由一系列的语言处理程序和系统服务程序构成。
系统应用层的程序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的,它们使用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和机器指令编制程序。
对上层提供了编制源程序的语句和语法或调试命令、系统维护命令等。
系统应用程序属于系统软件,但要通过操作系统才能使用和控制系统资源。
1.4应用软件计算机用户为某一特定需要而专门设计的程序,或者是用户为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而编制的程序。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UNIX系统简介 本章作业
OS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一、操作系统目的/目标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三、 操作系统的作用
返回目录
OS引论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待I/O的完成,特别因为I/O设备的低速性,从而使机器的利用率很低。
返回
OS--------Introduction
1.2.4 多道批处理系统
特征:(1)调度性
(2)无序性 (3)多道性
优点:(1)资源的利用率高 (2)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1)平均周转周期长 (2)无交互能力
需解决问题
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及作业管理问题
多用户多任务:UNIX, Solaris x86, Linux。
返回
OS--------Introduction
六、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引入原因 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节省投资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多处理机系统的类型 紧密耦合MPS 松散耦合MPS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的类型 非对称多处理模式 对称多处理模式
精心设计的,能实现现代OS核心功能的小型内核,它 小而精炼,运行在核心态下,开机后常驻内存,不会因内 存紧张而换出,它为构建通用OS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 存储器管理 进程通信管理 I/O设备管理
特点
小而精练 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好 系统的可靠性高 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1.2.3 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在一次解题或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要求计算
1、工作流程: 机系统所做的全部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A.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B.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C.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D. 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2.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支撑软件D. 用户软件3.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 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C. 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D. 处于硬件之下的低层软件4.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 程序的并发执行B.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C. 多道程序设计D. 中断处理5.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中断处理B. CPU调度C. 内存管理D. 文档编辑6.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这属于()。
A. 存储管理B. 作业管理C. 文件管理D. 处理器管理7.操作系统对缓冲区的管理属于()的功能。
A. 设备管理B. 存储器管理C. 文件管理D. 处理器管理8.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A. shell命令B. C语言函数C. 图形界面D. 系统调用9.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A. 与系统的命令一样B. 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C. 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D. 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10.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A. 多道批处理系统B. 实时系统C. 网络系统D. 分时系统11.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 CPU的利用率不高B. 系统吞吐量小C. 不具备并行性D. 失去了交互性1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
A. 分时系统B. 网络系统C. 实时系统D. 多道批处理系统13.下面不属于分时系统特征的是()。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一章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 手工操作 •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 多道批处理系统(multiprogramming system) • 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 实时系统(real-time system)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70年代中期至今
• 多道程序系统,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效率,不过,用 户十分留恋手工操作阶段的联机工作方式,独占计 算机,并直接控制程序运行。但独占计算机方式会 造成资源效率低。既能保证计算机效率,又能方便 用户使用,成为一种新的追求目标。20世纪60年 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追求 成为可能。 • 由于CPU速度不断提高和采用分时技术,一台计算 机可同时连接多个用户终端,而每个用户可在自己 的终端上联机使用计算机,好像自己独占机器一样 。
制 作 者 : 乐 应 英
缺点:
磁带或磁盘需要人工装卸,作业需要人工分 类,监督程序易遭到用户程序的破坏(由人 工干预才可恢复)。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通道和中断技术 通道技术和中断技术的出现使监督程序在负责 作业运行的同时提供I/O控制功能。导致操作 系统进入执行系统阶段 • 通道:专用处理部件,用于控制I/O设备与内存间 的数据传输。启动后可独立于CPU运行,实现CPU与 I/O的并行。 • 中断:指CPU在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后,停止原来工 作,转去处理该中断事件,完毕后回到原来断点继 续工作。 • 监督程序发展为执行系统(executive system),常 驻内存,称为执行系统。
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简介》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操作系统的作用也有了简单的认识。
但由于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理论部分的知识不够重视,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本节内容了解得不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发展情况及目前三个主流操作系统的简介。
本节内容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总体介绍,为本章各节的学习打下铺垫。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难点: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课时安排:0.5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2)了解操作系统发展的过程和方向;(3)了解三个常用的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举例说明,让学生体验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发展及常用的操作系统,绝大部分是基本的常识和概念性的内容,为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主要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
同时,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2 节《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同时因为现在学生家里基本上都有电脑,在家也经常会使用,因此对这一节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个别学生操作较熟练;但在学生当中仍存在着两头分化的现象,同时也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使他们容易造成忽视有关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喜欢做点其他小动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主要介绍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有启动、退出、鼠标操作、菜单操作、窗口操作和对话框操作等。
绪论
绪论● 操作系统概述一、操作系统的地位计算机系统及其发展:如图所示。
是硬件与其它软件的接口。
( 软件的分类:二、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地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的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的运行。
有效:系统效率(如CPU 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操作系统的特征1.并发: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程序,从宏观上看这些程序是同时向前推进的;从微观上讲,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程序在执行,微观上讲,这些程序在CPU 上轮流执行。
单CPU 条件下:并发:计算机系统中存在多个程序同时向前推进。
双重含义:①用户与用户程序并发②用户与操作系统程序并发。
并行:是一种在硬件基础上的并行,是不同部件(CPU 与I/O )的并行。
在微观上,程序是同时执行的。
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
(而并发是指程序在单CPU 上轮流执行。
)2.共享:操作系统与多个用户的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上的资源。
四、操作系统的分类1、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工作方式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之后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然后,启动操作系统,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运行结果交给用户。
作业(JOB):用户程序及其所需的数据和命令一起形成作业作业:程序、数据、作业说明书(注:多道指某个作业占用CPU,若由于某种原因暂时不用CPU,第二个作业占用CPU)✧✧特点:1)多道:内存中同时存在多个正在运行的程序。
2)成批处理:用户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运行,一旦发现作业错误不能及时改正,延长了开发软件时间,所以适用于成熟的程序。
✧✧SPOOLing系统特点作业进入到磁盘上的输入井,系统按某种调度策略选择几个搭配得当的作业,调入内存。
作业运行的结果输出到磁盘上的输出井,之后再从磁盘上的输出井将结果送到打印机。
13软件技术基础 操作系统概述(简)
26
操作系统的特征
2.资源的共享性 2.资源的共享性
含义: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 含义: 同使用 互斥共享 某些资源只能互斥访问,如打印机. 某些资源只能互斥访问,如打印机. 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让多个程序分别访问了互 斥资源是为共享 斥资源是为共享 同时访问 某些资源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访问,如屏幕. 某些资源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访问,如屏幕. 系统并发调度多个程序共享资源
I/O设备 I/O设备 指令体 操作数 3,内存按照地址大小,线性存放数据,指令 内存按照地址大小,线性存放数据, 4,CPU执行完一条指令后,不遇到 特殊情况 下, CPU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 下一地址单元中 存放的指令
AX BX CX ……
7
跳转指令或 结束指令
2 1 3
9 6 3
24
操作系统的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特征
25
操作系统的特征
2.1.3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 并发性,共享性,
1 .程序执行的并发性 .程序执行的并发性
并行与并发 并行:在某一时刻同时发生 并行: 并发: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发生 并发: 程序并发执行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段时间内多个程序都同时推进完毕
5,CPU寄存器不是内存,是CPU的一部分. CPU寄存器不是内存 寄存器不是内存, CPU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
(补充)计算机工作原理 补充)
CPU,内存和I/O设备都通过总线交换数据 CPU,内存和I/O设备都通过总线交换数据
CPU
总线
存储器
I/O设备 I/O设备
高速
I/O设备 I/O设备
低速
基于总线的微机硬件体系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3.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4. 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主要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发展1.2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点1.3 操作系统的分类与应用领域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与特征2.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2.3 进程调度算法2.4 进程同步与互斥2.5 进程通信与线程3. 存储管理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与地址映射 3.2 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3.3 虚拟存储器与页面置换算法3.4 页面替换算法与缓存管理4. 文件管理4.1 文件系统的组织与管理4.2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4.3 文件的存取与共享4.4 文件的保护与安全性5. 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与特性5.2 设备的分配与控制5.3 设备的中断与异常处理5.4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等内容;2. 实验演示:设计实际的操作系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4. 课程项目:指导学生参与操作系统的开发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参与等;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综合能力。
五、参考教材1. 《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作者:Andrew S. Tanenbaum;2. 《操作系统概念》(第九版),作者:Abraham Silberschatz、Peter B. Galvin、Greg Gagne。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存储器管理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虚拟存储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解第6章 输入输出系统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文件管理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操作系统接口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多媒体操作系统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保护和安全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1.1 复习笔记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操作系统的目标(1)方便性。
(2)有效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
2操作系统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人工操作方式。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2单道批处理系统3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特征: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4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5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的类型①工业(武器)控制系统,如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及导弹的制导系统等。
②信息查询系统,如飞机或火车的订票系统等。
③多媒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的地位和目标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学院
翟高寿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 软件
硬件及固件(裸机)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光盘刻录工具/ 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应用软件
系统工具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
❑方便性
提供用户接口,使计算机系统更方便使用
❑有效性
通过有效管理和分配软、硬件资源及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来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可扩充性
适应计算机硬件和体系结构的迅猛发展及其所对应的更高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开放性
适应不同厂家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其设备的网络化集成和协同工作,实现应用程序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知行合一,
开拓进取!操作系统的地位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