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PPT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PPT

端午节传承与发展: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 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 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 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歇后语: 端午节卖月历—---过时了。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01 端午节介绍
传 统
02 端午节传说


03 端午节习俗
04 端午节诗句
端午节介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 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 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 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 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 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古人送壶我送粽,一片真情在其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天涯知己度端午,无限真情在粽中。

青青粽叶包真情,愿你拥有好心情,端午节快乐。

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5-7]。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家人团圆的祝福贺词(二)1、夏日的柳丝,伴随着假日,让清风吹起无边的凉爽,夹杂着祝福的气息,缓缓飘落在你的身旁,端午节到了,祝你过一个快乐温馨的小长假。

2、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是初夏时节最富人情味的节日。

那么大家知道中国端午节文化习俗吗年年过端午,但是你知道端午的来历,有哪些习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篇1一、端午节介绍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

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

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什么是端午节

什么是端午节

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或龙船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风味食品使其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端午节最著名的习俗莫过于划龙船。

龙船划渡活动是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为主要传说来源。

据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知名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由于不满贪污腐败的政府,屈原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爱护之情。

当地居民在他自尽的那一天投入江中米饭,以此来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恶鬼折磨。

此后,为了纪念屈原的牺牲,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以迎接他的行踪。

不仅仅是划龙船,端午节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

其中之一是赛龙舟比赛。

这是一个通过竞赛来纪念屈原投江以示对他的哀悼的传统方式。

龙舟比赛起源于民间,如今已发展成一项公认的体育竞技运动。

参赛的龙舟通常都是由数十名划船手和一位舵手组成,充满活力地驾驶着龙舟迎着湍急的江水划行,每次比赛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草、食粽子等传统风俗,每一项活动都寓意着安康和吉祥。

然而,端午节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吗?实际上,这个节日不仅代表着古老的文化和价值,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

划龙船的活动象征着人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每个划船手都需要默契地配合和协调,才能够顺利地漂行在江水上。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醒人们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此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的日子。

传统习俗中,家人会一起包粽子、吃粽子、赏菖蒲等。

这些活动都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家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快乐和美食,共同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这是端午节的一大魅力。

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依然被人们所珍视。

在现代社会中,端午节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精神和内涵也更加深远。

端午节提醒着我们团结合作、珍爱亲情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端午节 百度百科

端午节 百度百科

端午节百度百科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作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对于端午节的传统、来源、习俗、饮食等方面有着详细的介绍。

一、节日传统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纪念民间英雄五虎上将。

而屈原和五虎上将成为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源流,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多元文化。

二、节日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挂菖蒲、吃粽子、佩香囊等。

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现象之一,这些习俗早已渗透到了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节日饮食端午节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食,不同地方的传统口味也有所不同,如南方的甜粽子和北方的咸粽子。

除粽子外,赛龙舟时还需要吃饺子、面粉圆等成为必不可少的食品。

四、节日意义端午节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意义。

不仅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之丰富多彩,也是寄托了人民对故乡的深深感情和爱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思想智慧。

五、节日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演绎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互动性,而各大商家也纷纷借此机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传统产品,促进了文化与商业的交流。

六、结语综上所述,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国人心中的一样深情史迹。

通过百度百科,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传统文化、现状发展等多重层面的内容。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不断推动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之美,也让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长盛不衰。

端午节的各种风俗

端午节的各种风俗

端午节的各种风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龙舟竞渡和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由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端午节这个日子,人们有着许多特殊的风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风俗。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

粽子是一种传统食品,相传是以前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而制作的。

有着不同的口味和形状,通常是以糯米为主料,加入各种馅料,然后用竹叶包裹起来,蒸或煮而成。

现在甜、咸两种口味的粽子都流行,很多地方还有特色口味的粽子。

二、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运动。

它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农耕文化中,作为涉水娱乐和祭祀龙王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体育竞技活动。

在端午节这个日子,各地还会举办龙舟赛事,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挂艾叶端午节又称为艾节,这是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艾草制成的蒸馏纯露来洒房、洒人、扫地、添水等,以驱蚊、驱邪、祛病、纳吉,同时挂上艾叶。

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据说是因为屈原死后,普天下的蛇精野鬼都纷纷来哭吊他,后来人们发现蛇精患上了疫病,于是用浸泡过艾草的酒或冷水涂抹在门上、窗户上、屋檐上、衣服上来预防疫病。

四、佩香囊佩香囊是中国传统习俗,每年端午节期间,民间都会制作香囊。

香囊是用花布绢、红绸缎、玻璃绣等材料制成,内盛龙眼、百合、艾叶等香草,或放入香料、药物等物品,再用各种线绳装扣做成点穴佩戴品。

由于其香味清幽,有清热、祛邪、驱蚊等功效,所以通常用来佩戴在衣服上,用来保平安、祛病、招财。

五、穿五色线端午节期间,穿五色线也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之一。

穿五色线是指穿上红、黄、绿、青、紫五种颜色的丝线,这五色线既是为了美化节日气氛,也有避邪防病的寓意。

传说这五色线赋有五行的五种力量,人们佩戴这些线,意在消灾祈福、远离疾病以及安康平安。

六、赶赛狗端午节赶赛狗是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充满竞争和热烈的气氛。

据传说,屈原的忠犬“黄贝”为了守护主人的尸身墨玉水中,曾经绕着赛龙舟的船跑了三天三夜,于夏历五月初五溺死,为了纪念这只忠犬,人们在这一天赶的是贝犬,一犬一犬的竞速比试,赛出第一名还有奖金和荣誉。

端午节三大节日风俗

端午节三大节日风俗

端午节三大节日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叫重阳节。

为了纪念古代楚国民族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就在这一天演绎节日风俗,以表达深深的敬意和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三大节日风俗是龙舟竞渡、吃粽子和挂艾叶。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已有超过2000年
的历史传统。

传说中,屈原自杀跳入汨罗江中,历经千辛万苦,神龙为他据守七日不吃东西,最后化为云蒸霞散消失不见。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组织龙舟竞渡,以神龙之姿划过江面,安抚屈原的英灵,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江中跳河自杀而立的。

现在,人们制作粽子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咸的,有甜的,口感也不尽相同。

在吃粽子的时候,大家会带着敬意,祈祷祖先保佑自己能够免遭疫病和灾难的侵袭,平安顺遂度过整个年。

挂艾叶是端午节的另一种习俗,这是为了消灾避邪所做的。

在端午节之前,人们会采摘大量艾叶,然后用彩丝串成一串,挂在门口,又在每个角落放一簇。

因为艾草拥有驱邪、驱毒、驱虫的功效,所以人们为了保佑自身能够顺利平安地渡过这个节日,就必须挂上艾叶。

端午节的三大风俗就是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叶,传统且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风俗归载于人
们的敬仰,不同的城市也会加入自己的特色,做出不同的变化,但屈原的故事和节日精神始终未曾改变。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信仰何种文化,祉祷屈原英灵庇佑我们顺遂的度过一年的精神是相通的。

端午节的内容概括

端午节的内容概括

端午节的内容概括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重阳节、龙舟节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有着许多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下面是对端午节的内容概括,主要包括端午的起源、龙舟比赛、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风俗。

1.端午的起源端午节起源时间久远。

据传,端午节起源于古代,最初与中国龙以及一些祈求涵义有关联。

关于节日起源的许多历史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包拯和屈原两个传说。

其中,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公元前278年因为遭遇政治打击被贬谪,最终在长江里自杀。

为了寄托哀思和祭奠屈原,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放龙舟、吃粽子等活动,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端午节。

2.龙舟比赛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就是“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运动。

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自杀的故事,人们不顾一切地划船去寻找他。

龙舟比赛是指在“龙舟”上船员用全力划桨的比赛,分为多人、双人、单人等多个项目。

裹着头发、漆着色彩鲜艳的龙舟,在明媚夏日里荡漾出缤纷绚烂的画面。

3.吃粽子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节日。

粽子是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传统。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肉、咸鸭蛋黄等食材而成的。

它形状独特,味道香美。

糯米串起来成了一粒粒小买卖,的确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

而在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和口味也会略有不同。

4.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

一般来说,龙舟中的划船员要统一配合,划得快、划得稳,来赢得比赛的胜利。

赛龙舟这项传统活动除了寓意着纪念屈原和了解汉族文化外,还可以树立大众团结合作、互惠互利、共赢共进的精神,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总之,端午节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彩的历史故事,有着许多形式多样的习俗和活动。

鉴于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传承和发扬端午文化,有利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承。

端午节又叫重阳节

端午节又叫重阳节

端午节又叫重阳节端午节,又称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始于古代,流传至今已有多千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非政府性传统节日之一,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著名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忠诚不被珍视的环境下,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

当地人非常爱戴屈原,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划龙舟和吃粽子的节日。

端午节传统活动这个节日有很多传统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划龙舟和吃粽子。

划龙舟是在端午节期间最为盛行的活动之一。

中国人认为竞渡可以祈福、能避邪和辟疫病。

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河流、湖泊或者其他水域,划龙舟进行比赛。

参赛的龙舟特别制作,既注重装饰,又考虑速度和操控性。

在比赛中,队员们会齐心协力地划桨,努力赛跑,给观众带来一场热闹的视觉盛宴。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

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美食。

从外形看,它呈三角形,并用细绳系好。

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味,粽子有多种口味。

北方的粽子偏甜,常以红豆、白糖、枣和核桃作为馅料;南方的粽子偏咸,往往用猪肉、咸蛋黄和香菇等作为馅料。

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避邪、驱疫,也可以纪念屈原。

除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系上彩色丝线,以驱逐灾难和祈求好运;挂菖蒲,以避邪并保平安;赛鸽子,以辟疫病和迎福运;插艾草,以避邪和助益身体健康。

端午节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端午节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在这一天,无论远近亲友都会回家,大家欢聚一堂共度这个重要的节日。

这是传统的价值观和情感纽带的体现。

其次,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人物和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

划龙舟纪念屈原,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家和政治家的敬仰和怀念。

吃粽子则是对过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的表达。

最后,端午节也是寓意五谷丰登和辟邪的象征。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行善积德,踏青游玩,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在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日子里,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端午节源于中国上古时期,流传千年的传说是:公元前278年,楚国诸侯屈原因辱国而投江自杀,百姓听闻后纷纷划
船捞救,并在江面上撒下饭团,希望让鱼虾吃了饭团,就会少吃屈原的尸体。

另一说法是打虎救人,屈原为民请命而自杀,五月初五是恰逢老虎出没之时,打虎的人将吃用饭团装抛入江中,“米团,蔓绿,有毒杀虎”,随后人们就把这个日子定为端
午节。

但无论这个节日的起源如何,端午节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节日之一。

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形式之一,龙舟比赛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全民运动。

此外,端午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会挂艾草,认为艾草可以驱邪、去疫、辟邪等,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口、枕头等处,以求开运、祈求平安。

同时,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粽子在中国南方很普遍,是用糯米、红枣、肉等馅料蒸制而成,形状像个三角锥,包着芦叶或者枸杞叶。

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预防疾病、避灾患和饥饿。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特色。

同时,端午节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家和民众的凝聚力和历史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传递全球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持个船居当的前他烈比活端
挂 了 传 救 民 时 灵 进 们 的 赛 动 午
数统屈,汨感。多鼓的是节 个也原在罗是这彩声队龙最
艾 世 一 , 江 江 来 项 的 中 伍 舟 重 叶 纪 直 而 中 畔 自 活 龙 划 在 竞 要
。保这划的于动舟着热赛的 ,
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沅未何屈
湘泯尝氏

碧生奈已 潭前谗沉 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 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 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 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 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 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 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 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 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 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 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 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 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 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得江闻午 文 直空为自 秀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包扎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具体的包扎和馅料因地域和习俗而有所不同,各地有豆沙、红枣、肉、蛋黄等不同口味的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久远,据说最早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忙着包粽子,一家人一起团结合作,亲手包制美味的粽子,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习俗。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伤及屈原的身体,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并撒下米粽以引鱼虾吃掉米粽而保护屈原。

后来,人们慢慢将划船寻找屈原的活动发展成了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赛龙舟时,船上划手协调配合,使船稳而行进迅速,又有人敲击鼓声以配合。

这场激烈有趣的比赛,吸引了无数民众的观看和参与,成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三、挂艾草和蒿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蒿草。

根据传统,人们将艾草系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屋檐下,以驱邪避邪。

艾草和蒿草有消阴毒、驱邪辟瘟的作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使用,有保平安、祈福的寓意。

四、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香囊一般为布制,里面填充着花草、香料等,然后佩戴在身上。

这一习俗源自古代的驱邪避魔的方法,人们相信佩戴香囊可以保平安,避邪祈福。

现代人们也常将香囊作为一种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祭祖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还会进行祭祖活动。

这是一种传统仪式,人们会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庄严的祭坛上,向祖先们献上祭品,祈求祖先保佑整个家族平安、幸福。

祭祖是一种弘扬家族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对祖先的一种缅怀和敬意。

以上只是一些和端午节相关的习俗,地区和家庭的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端午节是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端午节是啥意思啊

端午节是啥意思啊

端午节是啥意思啊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等。

它是华夏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始于楚国,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是中国人民欢度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是以糯米为主料,包裹着不同的馅料,然后再用竹叶或者草叶包裹成三角形或者菱形,最后蒸煮而成的传统食品。

据传,这个习俗源于古时候屈原身上发生的故事。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由于忠直传言,被贵族诬陷,遭流放。

他经历了种种的艰辛和苦难,最终因思念故乡而投身汨罗江而死。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屈原,便在江边下浸糯米,用荷叶或者竹叶裹成粽子,扔进江里,以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躯。

后人将这个习俗沿袭了下来,并渐渐演变成了家家户户吃粽子的传统习俗。

此外,民间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传统习俗。

比如说,赛龙舟。

这项活动源于江河之上,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水活动之一。

赛龙舟要求参赛者不仅要技高一筹, 更要团队合作——划桨齐心, 在激烈的角逐中取得胜利。

这也是引着许多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参与的项目。

此外,各地还有草药洗浴、喝雄黄酒、挂香包等各种民间习俗。

端午节是一次全民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安康、幸福和吉祥。

在这个节日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要回家团聚。

一家人可以一起包粽子,一起欣赏儿时的传统节目《百里挑一》,一起参加各种有趣的民间活动。

而像在广州,北京、福建等地,还有龙舟竞渡、夜游荔枝湾,这样市井化的精神文化在一个个民俗狂欢中火热流传。

通过舞龙舞狮、文艺表演、海峡两岸的比赛等形式,把happy瞬态不断延续。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次全民性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又是人们感恩、团结、寻求祥和的象征。

在这个非凡的节日里,不仅仅有传统的民俗活动,还有各种文艺表演和新时代的互动活动,许多民间习俗也悠悠地流传着,熟悉的场景、香浓美味的粽子,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或五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它是中国古代的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端午节迎来了每年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夏至,属于农民祭祀太阳和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

相传在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一位贤士,他为了救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最终却莫名失踪。

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身体被扔进了汨罗江,于是就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寻找他的遗体,并在汨罗江中放入粽子,以防鱼虾吃掉他的遗体。

因此,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之一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加配各种馅料和蛋黄包裹而成的,每个口味都有所不同,极具地域性。

南方的粽子通常用竹叶包裹,北方的粽子则通常用艾叶包裹。

除了吃粽子外,端午节还有其他各种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有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赛龙舟已经成为了端午节的代表之一,龙舟的造型通常是长约十几米,宽约一米左右,有30多个划手的竞技船。

他们划船着不同的节奏,十分有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叶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之一。

取艾草捆扎成束,然后挂在门上、床头、厨房等处,以象征驱除邪气、辟秽瘟之意。

同时,也有人会在头发上缠绕数根艾叶,以驱避蚊虫和疫病。

另外,喝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又称“雄黄酒”。

通常是在粽子和龙舟比赛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喝一杯雄黄酒,以防寒暑及瘟疫。

除了上述传统节目外,端午节还有各种地方性的活动和习俗。

例如,在南方有“龙舟会”、赛龙舟活动,北方则会有“药王节”、给孩子系蓝色丝线等等。

这些活动都有着其地域性和文化背景,足以证明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和多样性。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悼念先烈,迎接夏日的到来,祈福平安幸福。

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很深远,值得我们去认真传承和弘扬。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展开全文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上记载着:“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
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关于端午节的主要内容

关于端午节的主要内容

关于端午节的主要内容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初旬)举行。

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

一、起源与传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个传说。

最著名的是关于屈原的传说。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然而,他失宠后,心灰意冷,投汨罗江自尽。

当地的渔民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去江中捞救他的尸体。

他们也把食物扔进江里,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

后来,为了追忆屈原,端午节成为了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的节日。

二、习俗与活动1. 龙舟竞渡: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屈原的捞尸传统,后来发展成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龙舟是一种长船,装饰成巨龙的形象,每艘船上有一支划船队伍。

赛龙舟分为多个组别,每支队伍要在规定的赛道上划行,争夺冠军。

观赏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了端午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2. 吃粽子: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就是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竹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的传统食品。

它的形态多样,有甜有咸,口味也各异。

南方的粽子常用糯米包裹红豆、豆沙、蜜枣等甜馅,而北方的粽子则多以肉、蛋黄、香菇等作为馅料。

吃粽子已经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人们相信吃粽子能避邪、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赛艾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就是赛艾草。

人们在门口、窗户等地方挂上一束束艾草,以驱邪辟疫。

传说,屈原自尽后,鱼虾为了纪念他,围绕他的身体游泳,鲤鱼则以撞击船身的方式吓跑了蛟龙。

据说,屈原喜欢艾草,所以人们在端午节时都会采摘艾草挂起来,以纪念他的精神。

4. 各地特色活动:除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赛艾草的传统活动外,不同地区还有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

例如,福建的南靖和湄洲岛有盖粽子竞赏、丢角龙、地头戏等独特的庆祝方式;江苏的扬州有包粽子、晒月亮、点泛舟等活动;广东的荔枝粽和畲族的民族舞等也是独具特色的庆祝方式。

三、意义与价值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意义。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端午节的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下面将介绍关于端午节的10种民俗活动: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一个活动。

人们组成龙舟队,手持长竹船,快速划水,通过努力协作,力争龙舟冠军。

赛龙舟在中国历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赛事。

2. 穿艾草袋: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制作一些特制的艾草袋,并穿在身上。

相传屈原在自杀前,身上挂有艾草,而穿艾草袋则是为了纪念屈原。

3. 吃粽子:端午节必吃的传统食品是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豆子、肉末、蛋黄等馅料而成,经过蒸煮而成。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味,如北方的大肉粽、南方的甜粽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也象征着辟邪、辟瘟的民俗。

4. 穿五色绳:端午节人们还会穿五色丝线或绳子,这些绳子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五色绳被认为有驱邪、辟瘟等功效,人们会绑在手腕或脚踝上,来祈求平安健康。

5. 制作艾叶沐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儿童洗澡的水浸泡艾叶,然后用艾叶水给婴儿洗澡。

这被认为是一种驱邪除魔的方法。

6. 打糕饮香: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清酒搅和上浆,然后用搅拌器敲打米糕,称为打糕饮香。

打糕饮香的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7. 插艾蒿: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是在门前插艾蒿。

艾蒿被认为能驱除蚊虫、瘟疫等,人们将艾蒿插在门前,以驱邪辟瘟。

8. 贴符咒:端午节人们会在门上贴符咒,这被认为能辟邪驱魔、祈求平安。

符咒一般是方形、红色的纸片,上面写着吉利的话语或祝福语。

9. 诗词比赛: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所以许多地方会举行诗词比赛。

人们会通过吟诵古代文人的诗词来表达对屈原的尊敬之情。

10. 祭祀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去家附近的江河湖海边,或是家中的神龛,为屈原举行祭祀仪式。

祭祀屈原的目的是感念他的贡献,祈求他的保佑。

端午节具体内容

端午节具体内容

端午节具体内容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年阳历的6月份左右。

这一天是人们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屈原,又称屈原子离,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思想家、诗人和爱国人士。

据传,他在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因忧国忧民不已,投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楚国陷入腐败和颠覆的忧虑。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开始每年的五月初五,举办各种活动以纪念他的牺牲精神。

端午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义,也有驱邪辟邪的寓意。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端午节的具体内容。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

据说当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吃去屈原的身体,纷纷划船去捞救他。

后来,龙舟竞赛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人们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和追忆他的英勇。

2. 食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在箬叶或者粽叶中,加入各种馅料,再蒸煮而成的食品。

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人们为了阻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将用糯米包裹的食物扔入江中,以免鱼虾伤害到屈原的尸体。

现在,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亲手制作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分享美食。

3. 装饰艾叶和艾草:在端午节,人们会采摘艾叶和艾草,然后将它们系在门口、窗户或者挂在家中的柱子上。

艾叶和艾草被认为有驱邪辟邪的作用,可以保护家人免受邪恶的侵害。

此外,也有人在枕头下放置艾叶和艾草,以驱赶虫蚁等害虫。

4. 穿五色线:穿五色线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人们会将五色线编成五彩缤纷的腰带或者手绳,然后佩戴在腰间或者手腕上。

五色线被认为具有驱邪辟邪、祈福吉祥的作用,可以保护人们平安和幸福。

5. 江边观赛: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江边观赛,观看龙舟竞赛的精彩表演。

屈原投江的地方也会举办悼念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节日的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点

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点

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端午节》①基本定义:端午节呢,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有好多特别的习俗和活动。

②重要程度:在咱们中国传统节日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呀,就像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聚会,传承了很久很久的文化和习俗。

③前置知识:得知道农历是咋回事,月份呀日期呀这些基本的传统计时概念。

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点基础的了解,像什么是节日呀,为什么要庆祝节日等。

④应用价值:首先,它让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包粽子、看龙舟啥的,增进家庭感情。

像我家每到端午节,亲戚们都会聚在一起包粽子,可热闹了。

而且商家也能趁着这节日卖卖粽子、香包等特色商品,这就拉动经济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体系里,属于民俗节日板块,和春节、中秋节啥的都并列着呢。

②关联知识:和饮食文化关联紧密,像粽子就是个代表;也和民间手工艺有关,比如做香包;还和传统体育有关,龙舟竞渡嘛。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可能在理解端午节背后很多习俗的文化意义,像有些古老的传说、祭祀啥的。

重点呢,就是那些流传广泛的习俗,像包粽子、挂艾叶。

④考点分析:在文化类考试里比较重要。

考查方式可能是问节日习俗的意义,或者讲讲端午节相关的传说等。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端午节起源有很多说法,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就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个忠臣,可是受到奸臣排挤,最后投江。

老百姓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他的身体,就扔粽子到江里,慢慢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等习俗。

那时候楚国的文化呀,这种爱国忠臣受到冤屈的事情让百姓很痛心,就用这种方式纪念他,这是发生在很早的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人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②内容赏析:像端午节的习俗,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四四方方,用粽叶包裹着白白的糯米,寓意着把美好的东西包裹起来。

龙舟竞渡就特别壮观,好多人在一条长长的龙形船上用力划船,喊声震天,这体现出团结和奋勇向前的精神。

而挂艾叶呢,艾叶草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传说可以辟邪驱鬼,这反映出那时候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期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
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他身后400多年的事了。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