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教案川教版(1)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前期的屈辱、抗争与探索教案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前期的屈辱、抗争与探索教案邵固中学:耿国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同学们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重点与难点(一)专题重点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史实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中国人民浴血抗日的斗争;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二)专题难点理解中国怎样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特点。
三、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一)复习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复习法,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复习导入(1)出示中国近代史的时期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3)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 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3.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5.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2、复习过程:第一篇:层层剖析回顾历史出示表格:一、列强的侵华史(近代前期)战争名称起止时间战争目的屈辱条约影响结果根据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并提问:(1)发生在19世纪的侵华战争有哪些?(2)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其它几次不同?(3)日本参与或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哪些?出示不平等条约比较表: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时间主要内容割地赔款通商攫取的特权总结:(1)三个条约中,内容相同的有哪些?(2)《马关条约》中那一点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辛丑条约》中哪一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出示台湾问题:与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的事实及原因?出示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好。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提问:近代社会的前期中国人民参加的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及启示三、中国人民的探索史i魏源及《海国图志》的主张【设计意图】通过三条线索的复习,线索明确,思路清晰,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第二篇追根究底拷问历史出示问题:中国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有何启示?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根源【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学案: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初中历史_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教学设计(一)总体概述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的主线,本学习专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二)教学过程设计1、先指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民主革命时期的起止时间,分析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异同,导入本课所要复习的内容。
2、知识整合:列强的侵略所发生的战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落后就挨打!3、知识整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民义无反顾、纷纷投入抗击外敌的斗争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升华主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挨打、备受欺凌的血泪史!但是,痛苦的经历也深深震撼了中国大地,先进的中国人民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勇敢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只要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能永远保持那份爱国的热情、奋斗不屈的信念和坚强的斗志,我们就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们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的中国梦!三、学情分析:首先在思想态度方面,各班学生都能认识到临近毕业,升学考试的紧迫感,学习态度基本端正。
从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听课专心程度、记笔记、完成课后作业等方面来看,多数学生表现较好。
而少部分学生由于以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如书写较乱、作业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也时有发生。
对于这少部分学生,通过加强管理督促有所好转。
六、效果分析:上完课后,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设计目标,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教学案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教学案发布时间:2021-06-18T12:13:56.6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作者:李明[导读] 掌握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四次侵华战争、掌握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李明江西省崇义县章源中学江西赣州 341300一.复习目标1.掌握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四次侵华战争、掌握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基本史实、分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得到的教训。
3.掌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1.四次侵华战争(经过和结果)。
2.三大不平等条约(内容和影响)。
3.中国人民的抗争难点:1.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2.在四次侵华战争中清政府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三.复习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
2.提问:视频中“今天的中国不是伊拉克、不是利比亚、也不是叙利亚,更不是120年前的中国。
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120年前的中国到底发生什么?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专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进入课堂。
(二)知识梳理【考点一】四次侵华战争(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制作时空纵览表列举四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和世界背景。
(2)师课件展示:(3)过渡: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非常不错,下面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元进行合作探究完成老师出示的关于四次侵华战争的简表。
(4)学生活动完成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1.过渡:这块知识点,我们同学掌握的真不错,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是通过哪些条约影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考点二:三大条约。
【考点二】三大条约(1)请同学们通过抢答填充表格。
(2)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比较三大条2.过渡:三大不平等条约实际是列强对中国一步一步的入侵,那么我们又做出了哪些反抗呢?请看第三个考点:中国人民的抗争。
九上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复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
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国门洞开(一)原因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
中考历史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某某,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下列不属于《某某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学目标
识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教材分析
理解:1、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2、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某某条约》的主要内容
2、考察分值及考点
2008年10分,考察了火烧圆明园、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马关条约》、《某某条约》的影响。
2009年11分,考察甲午中日战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010年3分,考察火烧圆明园。
2011年3分,考察《马关条约》、《某某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点。
2012年5分,考察《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5.《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
初中历史_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下列三个知识点: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三个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③、中国军民的反抗的史实等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再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三个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教学难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斗争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点出: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遭受侵略的屈辱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然后,统领本章内容,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1.原因探究: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结果: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通过条约的内容分析影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开明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探究:2.侵略史实: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3.影响: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军大战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探究2.黄海激战:邓世昌壮烈殉国3.结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4.通过条约的内容分析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通过《时局图》看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探究2.顽强抵抗3.结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4.通过条约的内容分析影响: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教学设计
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1年5月11日开课班级:九年级(5)班开课人:林庆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以下基础知识:①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侵华战争;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制造的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占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俄英入侵新疆、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等;③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浴血虎门、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浴血黄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等;④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归纳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制造的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分析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制造的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2)引导学生分析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的我国的综合国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中国人民具有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我们应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中国人民具有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精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重点: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九年级历史《近代前期的侵略与反抗以及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近代前期的侵略与反抗以及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近代史实。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活动。
4、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性质。
重点侵略与反抗的史实以及近代化探索的体现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
教学准备学生自主复习、课前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
板书设计无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本单元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课代表自主设计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复习情况。
三、学生展示组内重新整合的知识网络,学生或老师点评。
四、老师系统归结本单元知识要点。
(学生如果整合的好,老师就不用再说了)
本单元两大主题:近代的侵略、反抗以及近代化的探索,侵略与反抗包括五次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近代化的探索是从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入手的。
五、巩固练习,检查复习成果。
(练习题试卷)
(学生组内通对答案,对于不会的写在黑板上,学生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探讨。
)
六、以题带题,拓展延伸,聚焦中考。
教学修改、反思这一单元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invasion of the gre at powers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Chinese p eople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讨论鸦片输入的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迅速发展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怎样把侵略矛头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中国。
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1.简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和伟大意义(1)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2)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3.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1)思想: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就是向外国学习,制夷就是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兴盛。
(2)影响: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河。
4.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②经济上:五口通商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社会矛盾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⑤思想上:一些知识分子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⑥革命任务上: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内容标准】(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word教案 (1)
导入提问
学生回答
讨论
师讲解
教师强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方法
师生活动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1842年8月29日是中国的“第一个国耻日”。教师可以提问:英国侵略者通过条约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清政府是怎样丧权辱国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京条约》及《南京条约》附件的主要内容并一一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注意结合外交知识分析其破坏中国主权的类型。
列表比较
讨论
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后记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展开讨论,最后指出当时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者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提示学生注意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以侵略军封锁珠江口挑衅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教师强调当时道光帝的惊恐动摇;突出在谈判桌上屈服的琦善和在虎门抗敌殉国的关天培正反两个人物,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冲击。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探讨为什么美国政府专使顾盛得意洋洋的说“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却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的门户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敞开了。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变化的转折点是鸦片战争,此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建议教师利用图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推导出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的变化这一逻辑关系,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复习备课 川教版
考点六中国古代文化个性化设计【复习目标】1. 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记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2.学习评价思想家的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培养和提高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些发明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重点:1、甲骨文;2、小篆。
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
“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性思想家.难点:1、孔子的政治思想。
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战国各学派的基本观点。
【复习过程】一、自主先学1、文字的演变______(商)→金文(商周)→、隶书(秦)→草书、楷书、行书(汉朝)2、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上提出“”的学说,创立学派。
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出现在时期,形成局面;主要学派有、、、、,对应的代表人物、、、。
有、3.说一说: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何时?4.想一想:各家的治国主张对我国当今的国家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三、拓展导学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一股全民汉字文化热潮。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汉字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如文艺复兴);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如新航路的开辟);火药可以运用于军事,也可以运用于生产,导致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时代,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文化上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盛况。
产生了“诸子百家”,出现了“ 百家争鸣”。
九年级历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案
基本信息 县(市、
学校
姓名
学科 历史
区)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主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学对象 初三 1.知道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大事件,顺利回第 1 小问;
而使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
4. 对比方法。比如四次战争从原因、入侵国家、条约内容、产生 影响方面等进行对比,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对比。
实施思路
1. 选取微课内容、素材 部编版教材初二年上册第一单元;智学网 相关专题内容;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相关专题内容。 2. 制作微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3. 运用学校录播室制作微课。 4. 对录制的视频材料进行剪辑加工。
采用谐音记忆,如八国联军国名为“因祸得福,美日依靠”(英、
俄、德、法、美、日、意、奥)
3. 加强运用能力训练。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
手段,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
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典型而精确的练习题,既能从多角度考
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
教学目标 2.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3.学会解答历史材料论述题第 2 问。
教学流程 1. 归纳知识结构、基本线索。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 与内容设
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包括表格归纳法等。 计
2. 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
史的基础。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诸多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典型习题
完成综合训练一份‘
三、背诵记忆十分钟
四、完成《初中历史复习指导》上的习题。
中英《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2.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国侵华战争
(1)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攻陷平津。
(2)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12月攻陷南京,进行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
(3)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源自汉,控制大半个中国。年底开始对解放区进行“扫荡”和“三光”政策。(日军侵华罪行)
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一、知识点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外国势力由沿海侵入内地,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2.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