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教 育 方 案

合集下载

发挥科技教育特色 打造丹江品牌学校

发挥科技教育特色  打造丹江品牌学校
实 践 ,“ 色 立 校 、 色 强 校 , 色 兴 校 ” 为 校 园人 的 价 值 选 择 ,从 而 实 现 了 学 校 的 跨 越 式 发 展 。 特 特 特 成 关键词 : 色立校 特 色强校 特 色兴校 特
中 图分类 号 : 2 G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3 9 9 ( o o o () O o - 1 1 7 - 5 2 1 ) 8 c- o 3 o 6 7
两个支 撑 : 校硬件建设和 软件建设 。 超先进 ” 热潮 。 学 的 硬件指学校设施和设备 ; 件指教师队伍。 软 进行校本研修 , 高教师专业水平 。 提 以 六 个 模 块 : 育 模 块 、 学 模 块 、 动 体 制 创 新 , 化 领 导 为 保 证 , 立 系列 “ 德 教 活 强 建 校 模块 、 境模块、 环 家庭 模 块 、 区模 块 , 个 本 研 修 ” 度 , 养 高 素 质 “ 本 研 修 ” 社 六 制 培 校 队 模 块 相 互 制 约 , 互 配 合 , 成 教 育 整 体 相 构 伍 , 索 高 效 的 “ 本 研 修 ” 制 , 断优 化 探 校 机 不 教 研 手 段 、 宽 教研 途径 , 建 符 合 我校 实 拓 构
动 , 绍科学发 展历史 , 技术革命现 状 , 介 新 科 学 家 、 明 家 传 奇 故 事 , 学 生 进 行 科 学 发 对 精 神 和 观 念 的 熏 陶 培 养 。 实 求 新 的科 普 求 活 动 。 每 年 1 月 定为 科 技 教 育 活 动 月 , 把 1 师 生 全 员参 与 , 展 1 / 项 目的竞 赛 活 动 。 开 0/ " 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牡丹 江 市 光 华 小学 成 立 于 1 5 年 , 有 出科 技 活 动课 和 科 学 课 要 在 吃 透 教 材 的 基 92 享 注 补 扩 教 全 市 基 础教 育 “ 黄 埔 ” 美 誉 。 年 来 , 小 的 近 光 础 上 , 意 教 材 的 调 整 、 充 、 展 。 学 模 华 人 依 据 《 国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纲 要 关 于 式 提 倡 合 作—— 探 究 式 , 织 和 指 导 学 生 中 组 “ 小学校要 各 自办出特色 ” 中 的要 求 , 办 按 照 “ 出 探 究 问题 ~ 组 成 合 作 伙 伴 一 展 对 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应用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合从事现代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家电、计算机应用、控制、网络通信等众多相关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管理、开发、研制、经营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量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等方面的严格训练;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手段;具备现代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本学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2.系统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可运用计算机做辅助分析、辅助设计、能分析和设计智能化的产品。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概率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复变函数)。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四年制本科。

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为160学分。

其中综合教育平台55学分,文理基础平台(数理模块)21学分,专业课平台84学分。

理学学士项教学生产劳动机动假共备目学军事训练教育实专业实毕业论期时间期计注上课考试社会调查习习文迟入学不足 1 16 1.5 一 4 1 10 52 学时自加补 2 18 1.53 18 1.5 二 2 1 10 524 18 1.55 18 1.5 三 2 1 10 526 18 1.57 18 1.5四 2 3 10 528 10 6共计 126 11.5 8 10 6 10 6 40 208总学时课程公共核心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通识课类别公共专业合计学时数 1000 576 324 459 324 450 1000 2133 3133% 31.92 18.38 10.34 14.65 10.34 14.36 34.43 65.57 100 学分数 55.5 28 17 22 17 21 55.5 105 160.5 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课 14 178+2 12 2 2 2 通识课 14 11 专业课 5 16 14 22 17 19 周学时 28 33 26 26 2419 21(一) 综合教育平台(55学分)1、公共教育模块(47学分)课考核课程开设总学时备程方式开设周开设课程名称学分类学时学期合课堂研讨与考考编号注别计教学实践试查 091930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48 48 3 1 3 ?091810 形势与政策? 16 1 1 0.5采取专题辅091811 形势与政策? 16 1 2 0.5导,电视讲091812 形势与政策? 16 1 3 0.5 ? 座等形式,091813 形势与政策? 16 1 4 0.5 学校统每学期开设一安排 091814 形势与政策? 16 1 5 0.5 ? 16周,不计091815 形势与政策? 16 1 6 0.5 学时,四年091816 形势与政策? 16 1 7 0.5 ? 均开设。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农作物育种的目标。

XX为大家整理的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欢迎喜欢的朋友们来查阅。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科/属/种的植物间远缘非特异性嫁接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进行品种选育的育种新技术。

该技术是将一个科/属/种的植物幼苗嫁接于与之不同科/属/种的植物体上,融合成活后接穗通过砧木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在逆境条件下产生诱导变异,20-30天后接穗产生自生根并能独立生长至成熟,在其后代中出现可遗传的变异和分离,通过系谱法选育农艺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系。

该技术能够综合利用砧木和接穗的优点,扩大遗传基础;性状稳定快,缩短育种年限;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对试验条件要求低,所需成本小。

利用该技术进行嫁接的成活率高,实践中对绿豆、小麦、大豆、油菜、谷子、芝麻、玉米、高粱、棉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利用甘薯、马铃薯、蓖麻、山药、大姜、油葵、仙人掌、何首乌、板蓝根、雪莲等多种植物作砧木进行嫁接,均已获得成功,并在其后代中出现在产量、品质或抗逆性方面表现突出的可遗传变异。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一个创新,与果树嫁接有根本的区别,即农作物远缘嫁接后并无共生根,而果树嫁接则是同体共生。

这一技术是农作物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一次新的革命,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的先河,对世界的农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产生突破性影响,更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育种技术与方法已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项科技发明可以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如: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牧师、业余科学家孟德尔采用“杂交试验法”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在它们的不同植株间进行异花传粉,观察研究了8年,从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又如:前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和农学家米丘林,经过60年的连续研究,育成了300多个果树和浆果植物新品种。

他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关于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气候驯化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发展成为米丘林学说,在世界生物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2022-2023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2022-2023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2022-2023学年度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要求,构建素养导向的有效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科育人水平,对全市初中新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课程理念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整体规划课程目标要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内涵,结合本学期学时总数、课程内容和学情特点,精心编制适合本校学情的《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要求、素养发展、学习资源、课时需求、评价检测等要素进行具体规划。

信息科技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通过课程学习,达成以下目标。

三、深入研究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

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17一、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中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科学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是: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学和管理工作。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采取集中学习指导和分散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校集中学习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学完课程、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后,回原单位边工作边撰写学位论文。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四、课程设臵与学分课程设臵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注重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要求修读课程不少于34学分,研究性专业实践2学分,共36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是保证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学院在第4学期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保证研究生有1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下进行,着重选择对中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和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

(完整)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完整)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完整)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优秀案例每一个初一的新生,对各学科的第一堂课都是充满憧憬和激情的,然而,我觉得不是每一科的第一节课都能做到不让学生们失望的。

一旦从希望的高峰跌到失望的低谷,他们可能将永远无法再拾起对这一学科研究的欲望。

所以,我非常重视初一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在他们初中生涯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被我征服,被信息技术征服!一、案例背景1.课程背景新课标中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研究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

很多人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

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要广得多。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XXX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的第1课是初识信息技术(主要有四个内容:1.信息与信息技术2.3.认识计算机硬件4.计算机的特点与发展)。

从课时上看1节课上完太紧了,两节又太松了。

而且有的内容又过于专业和枯燥。

所以我决定第一堂课只安排这几个知识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信息的紧张性(补充);计算机的特点与发展。

教材上计算机的硬件安排到第二堂课上用。

而且是开学的第一周,通常学生机房的系统没有安装调试好,按惯例每学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教室里上。

2.学生情况初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进修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非凡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阶段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阶段培养方案

410802045 410802074 410802004
人机交互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无线网络与智能移动 Wireless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mobile
Java Web 开发 Java Web Design
学 分
总 计
学时
讲研实 授习验
3 48 24 8 16
春4
410802001
.NET 开发平台 .NET Development Platform
3 48 18 6 24
秋5
小计
41 656 390 122 14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10802009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3 48 40 8
3 48 36 12

方 向
410802058
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3 48 36 12
秋5 春4 春4
410802024
计算机接口技术※ 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3.5 56 40 16
秋5
课修
程 类
读 性
课程代码
别质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计
6.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接口技术、软件工程等。
四、专业培养阶段课程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课修 程读 类性 别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计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相关推荐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通用13篇)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优秀的活动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篇1根据学校科技教育的计划要求,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的主题,大力宣传,积极组织,掀起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

为了提高学生高素质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特制定我校今年的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落实小学生的思维创新的开发,科技动手创作的培养,为学生的创造发明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科技活动成为学校的又一个亮点。

二、领导小组及成员组长:刘海英副组长:刘福春、王久洲、李树财组员:尹萌、张添一、曲永军、张宇、刘志敏、石晓雨、肖琳。

三、活动主题:科技创意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7日—20xx年5月21日五、活动内容:(一)、宣传发动:1、召开启动仪式,营造科技教育气氛。

2、学校校园网发出科技活动安排的通知,落实活动内容。

六、参加人员:1—6年级学生七、组织活动:1、3—6年级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并上交笔记、感悟心得。

2、5—6年级学生计算机编程活动。

3、1—6年级科幻画展评。

4、科技创新发明活动。

八、总结。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篇2一、科技节主题和目标以“低碳生活我作主”为主题,通过学生全员参与作品制作、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施组织政教处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办协调领导,教务处负责师生的评价,全体班级参与实施。

三、活动原则本科技节要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又要尽力提高部分学生科技作品的质量。

四、活动内容1.各班班会课内由学生自主设计以“我居住的低碳房屋”为主题的房屋模型,小学生可以先画出一幅科幻画,再依画制作模型,制作材料可以用硬纸板剪裁,再用双面胶或胶水在表面黏贴彩色纸,再在美术课,由美术老师作指导,所需材料发动;初中生可以进入房屋模型创作室,在美术课和劳技课,先设计房屋模型图,再依图计算好尺寸,精工打造模型,所需材料和工具均有房屋模型创作室提供。

教育技术学专门研究方法浅析

教育技术学专门研究方法浅析
基本 内涵
教育技术实践工作紧密联系 .能够针对教育技术的具体工作 内
有 促 专 门研 究方法 是 与哲学 方法 、 一般 研 究方 法 相对 而言 的 , 主 容 。 效揭 示教 育技 术工 作的 本质 和规 律 。 进 教育 技术 专业 实 要 指 在具 体 学科 研 究 中针 对专 门问题 所 采 用的 特殊 研 究 方法 。 践 的顺利 开展 ,从而 实现 了研 究方 法研 究 与教 育技 术 专业实 践 教 育技术 学 专 门研究 方法就 是在 教育 技 术研 究 中针对 专 门 问题 的贯通 。 所 采用 的特殊 研 究方 法 , 是在 教 育技 术学 理论 与 实践 领域 生长 、 四、 教育技 术学 专门研 究方法 的来源 与标准 适 用于教 育技术 具体研 究活 动的综 合实 践性研 究方 法。 教 育技 术学 专 门研 究 方法是 哲 学 方法 和一般 研 究 方法与 具 教育 技术 学专 门研 究方 法可 以理 解 为教 育技 术研 究 的一 种 体 专 业实 践相 结合 的产 物。我 们有 必要 先 对一般 研 究 方法 的来 方 式。它 以研究手 段 的特殊 运 用为 前提, 来研 究教 育技术 的具体 源 与途 径作 简要 的剖析 , 索可 借鉴 的思维模 式 。 探 领域 , 是哲 学方 法和一般 研究 方法在 教育技 术领 域 的具 体化 。 ( ) 一 科学研 究方 法的来 源 在理 想状 态 下 ,科 学研 究方 法 的产 生主 要 受制 于科 学理论 二 、 育技术 学专 门研 究方 法的地位 教 的推 导和 实践经 验 的总结 两大 因 素。而 现 实 当中 . 定 时期 、 特 特 ( ) 门研 究方法 是教 育技术 学研究 方法体 系 的核心 一 专 背景 学科 、 术 技 研究 方法 是一个 多层次 的科 学体 系 。在教 育技 术 学研 究 方 定 学科 的科 学研 究方 法还 受到 当时 的社 会需 要 、 文 政策 科 法体 系 中 。 门研 究方 法的作 用域 最 小 . 它 却是 最具 专业 特 色 基 础 、 化基础 、 导 向等 外部 因素 的影响 。由此 . 学研究 方 专 但 科学 理论 的逻 辑 运动 , 经验 实践 的研 究 方法 。专 门研 究 方法 是哲 学方 法和 一般 研究 方 法在 专业 法 的来 源可 以归 纳为 三大 方面 : 外来 实践中应用 。与学科特殊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它是用以区分学 的抽象 总结 , 因素的推 动与 借鉴 。 ( ) 二 教育技 术学 专 门研 究方 法的来 源分析 科 , 学科 独立 性 的根 本标 志 。只有 专 门研 究方 法 的确 立 , 实现 才 问题 解决是 教 育技术 工作 的根本 宗 旨。以问题解决 为线 索 , 能确 切 的保 证一 个学科 的独 立性 。没有 专 门研 究方 法 , 无所谓 就 特定 学科 以及特 定学科 研究 方法体 系。专 门研 究方 法 的缺 失 , 只 对 教育 技术 学理论 与 实践 的复 杂体 系进 行梳 理 ,大致 可 以划分 能说 明学科 自身发展 的内在逻 辑结 构体 系尚待形 成 。因此 , 门 专 出问题分析 、 教学系统设计 、 知识管理 、 信息素质教育 、 媒体系统 研 究方法 是教 育技 术学 研究 方法 体系 的核心 成 分 , 有它 存在 、 开发等若干个问题域。教育技术学专门研究方法研究要重点对 只 发展 并不 断成熟 . 才能保 证教 育技术 学科 的稳 固和壮大 。 这几个问题域进行深入挖掘探讨。 ( ) 门研究 方法 是教育 技术 学研究 方法体 系 的基 础 二 专 ( ) 育技 术学 专 门研 究方法 的衡量 标准 三 教 专 门研 究方 法是教 育技术 学研 究方法体 系 的核心 。同时 。 它 教育 技术 学专 门研 究 方法应 满 足三 方面 的条 件 :一是 具有 又 是与专 业 实践结 合最 为 紧密 的基础 性 研究 方法 .直 接指 导教 科 学研 究方 法的 基本 属性 和功 能 , 够揭 示 教育 技术 运行 规律 。 能 育技 术理论 与实 践研究 的科 学展开 。一 方面 , 哲学方 法和一 般研 规 范教 育技 术实 践行 为 。为改善 教 育技 术现 实工 作提 供正 确 的 究 方法与 教育 技术特 殊 实践 相结合 才产 生 了教 育技 术 学专 门研 途径 ; 是体 现教 育技 术学 的学 科规 定性 , 二 旨在促 进教 育技 术 学 究方 法 ; 另一 方面 , 哲学 方法 和一般 研 究方 法是 由包 括教 育 技术 的理 论 建设 和教 育技 术实践 的优 化 ;三 是具 有认识 价 值和 应用 专 门研究 方 法在 内的若 干学 科专 门研 究 方法 抽象 概括 而来 。 由 效 能 的独特 性 ,致 力于 认识 和解 决 教育 技术 理论 与 实践 领域 中 此 . 门研究 方法是 教 育技术 研究 方 法体 系的 基础 部分 , 是最 的特殊 具体 问题 。就 目前 而言 ,教 育技 术领 域 常说 的 内容分 析 专 也 具 实用效 益 . 引和支持 教 育技术 理论 与 实践持 续 创新 的 “ 车 法 、 牵 火 解释结 构模 型法 、.表 分析 法等 并不能 划定在 专 门研 究方 法 s P 头” 。 的范 畴之 内。它们 虽然具 有一般 研究 方法 的属性 和功能 , 它们 但 三 、 育技术 学专 门研 究方法 的作 用 教 并不 体现 教育 技 术学科 的规 定 性 ,也 不 完全致 力 于解 决教 育技 教育 技 术学 专 门研 究 方法 无 论对 教 育技 术 的 工作 实 践 , 还 术领 域 中的特殊 具体 问题 。 是对 教育技 术学科 的理 论完善 都具 有现实 和长远 的意 义。 综上 。 育技术 学要 谋 求可持 续 、 教 快速 、 康发 展 , 须加 健 就必 ( ) 强教育技 术 学及 其研 究方 法体 系的独立 性 一 增 强对 专 门研 究方法 的研 究和 探讨 。严 格参 照教 育技 术 学专 门研 学科 的独 立性 以科学 研 究方 法的独 立性 为基础 ,而 研 究方 究方 法 的基 本标 准 .在 教育技 术 专 业理论 和 实践 经验 构成 的特 法 的独立 性 主要取 决于 学科 专 门研 究 方法 的成 长 。如 果没 有专 定 问题 域 , 强研 究 , 力 挖掘 。 争尽 快 完 善教 育 技术 学研 究 加 努 力 门研 究方法 的存在 , 不会有 学科 的存在 。教育技术 学要 走开 方法体 系。 也就 条 学科 发 展 的 “ 康庄 大 道 ”就 必须 深入 探 讨 自 己独 立 的研 究 。 参考文 献 对象 和专 门研究 方法 。这样 才能使 教育 技术学 研究不 断深 化, 形 1 . 刘湘雯. 馆 学专门研 究方法——从 困惑看发展Ⅱ. 图书 1 图书馆工 成 富有 自身特色 的科学 理论体 系和研 究 方法体 系。 作 与 研 究 ,0 2( ) 2 0 .1 ( ) 教育 技术 学研究 方法体 系趋于 完善 二 促使 2马艳霞. 国图书馆 学专 门研 究方法的 回顾 与思考忉. . 我 图书馆 教育技 术学 专 门研究 方法 是学 科研 究 方法体 系的 重要 组成 建设 .0 42 20 . 部分 ,它 自身 的一切 进步 都是 对完 善 整个 学科研 究 方 法体 系 的 3吴慰 慈 , 焱 图书馆 学概论 I . . 董 M1北京 : 京 图书馆 出版社 , 北 莫大 支持 。况 且 ,教 育技 术 学专 门研 究 方法 作为 可抽 象 的 “ 具 2002 体 ”成为 总结概 括 哲学 方法 和一般 研 究 方法 的现 实来 源 。特 别 , 4黄荣怀. . 李茂 国. 工程 学: 知识 一个新的重要研 究领域 I. J 电化教 ] 是 专 门研 究方 法所 具 有 的实 际 “ 用性 ”能 够 较好 的 引 领哲 学 育研究 ,0 4(0 应 , 2 0 .1 )

医院教学计划5篇

医院教学计划5篇

医院教学计划5篇医院教学计划篇1为了使我院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有序的开展,在全面总结20__年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特订立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引导思想:以《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为引导,从技能教育的要求启程,以提高老师自身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本领为前提,以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为宗旨,科学规范实施目标考核细则,努力开创我院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二、教学工作任务和目标:1、连续实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针对高校生,充分利用它们理论知识较丰富的特点,多布置一些宣教、沟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以启发式教育为主,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针对中专生,重要以基本操作技术为主,并结合提问式教育,督促其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动性。

2、分阶段管理学生。

实习初期(实习1月内),由于同学们刚接触临床,有新鲜感,很想掌握多一些操作技能,工作乐观自动,上进心强,但实际操作本领差,所以在此期,老师们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并手把手教其操作,(老师操作肯定要规范)使同学学到正规操作技术,养成良好习惯,然后渐渐放手,让学生磨练,但不放眼。

实习中、末期(实习2月椊崾)此期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基础操作技能,乐观性有所降低,组织纪律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带教老Γ需要加大考核Χ龋充分开展特色教学,吸引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可胜任的工作,让他们单独完成,以培养其自信,但肯定要强调医疗安全紧要性,防止发生错误。

定期与实习队长沟通,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带动激励全院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乐观性。

每月的业务学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内容布置给每位带教老师轮流负责,一来可促进他们熟识业务,二来可磨练他们的讲课本领,更好地完成带教任务。

4、实施人性化管理。

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怀、爱惜他们,了解思想动态,帮忙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难题。

小学科技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小学科技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和 地 点 接 受 新 知 的 学 习 形 式 , 要 主
定 的 方 式 来 拉 近 距 离 , 正 式 学 非
习 作 为 一 种 学 习 者 自我 发 起 、 自我 调 控、 自我 负 责学校 , 技 教育 往往 等 同为科 科
技 竞 赛 , 要 表 现 为 一 两 个 科 技 教 主 师 辅 导 部 分 学 生 参 与 各 级 各 类 科
设。
实施 科技 教育 的过 程 中 , 我们不 就
可 以 利 用 非 正 式 学 习 的 特 点 , 过 通
时 间 , 没 有 专 门 的 科 技 教 师 来 负 也 责 活 动 的 实 施 , 生 的 科 学 素 养 普 学 遍 较 低 。 新 课 程 改 革 以 来 , 着 观 随 念 的 不 断 更 新 , 技 活 动 实 施 情 况 科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改 变 。 但 是 如 何
2 .非 正 式 学 习 的 特 点
科 学教 育工作来 谈谈 这个 问题 。

动 大 多 比较 冷淡 。 而科 技 教 育 的
目 的则 直 接指 向培 养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 调 学 习 者 自 己 去 发 现 问 强
题 、 决 实 际 问 题 。 两 者 之 间 需 要 解
有 专 家 指 出 , 技 教 育 是 以 基 科 础 教育 为依 托 , 由科 学 教 育 和 技 术 教 育 协 同 结 合 , 培 养 和 训 练 学 生 以 具 有 科 学 态 度 、 学 精 神 、 学 价 科 科 值 观 、 技 知 识 和 方 法 、 技 实 践 科 科 能 力 为 目的 , 面 提 高 学 生 科 学 素 全
教 杂 学誊 谈
小 学 科 技 教 育 非 正 式 学 习 的 实 施 途 径 与 策 略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教育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教育

内术科中
第 三
容教学国 章
育与古
的技代
古代科学教育的内容
天文历法:观测天象,制定历法,预测 气候变化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基础数学知 识
医学:中医理论、针灸、草药等中医知 识
农学:农业种植、水利工程、畜牧养殖 等农业知识
地理:山川河流、气候地理、人文地理 等地理知识
军事:兵法、兵器制造、军事战略等军 事知识
添加标题Biblioteka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发展: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 发展,出现了许多科技著作
衰落:明清时期,科技文化逐渐衰 落,科技人才逐渐减少
古代科学与技术教育的萌 芽
代表人物:墨子、鲁班、张 衡等
教育内容:天文、地理、数 学、医学、农学等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百家争鸣,科技文化繁荣
教育方式:师徒传授、实践 操作、理论研究等
注重人才培养: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这对现代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教育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对现代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汇 报 人 :

尽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技 古 意 输
赅入 的你
术 代 阐 的
述正 观文 点,
教 的 文
字 是
育 科 您
思 想 的
提 炼 ,

汇 报 人 :




与中

与中

目 录 标 题
技国 起术古 源教代
育科
技国 内术古 容教代
育科

的学
的学

与中 技国 形术古 式教代 育科 的学

创科技教育特色育全面发展人才

创科技教育特色育全面发展人才
开展活动 , 全面普及 , 注 重 提 高
年来 , 我 校坚 定 不移 地 走 有 鲜 明特 色 的 课 程 校 本 化 之路 , 为 学 生 的
科技活动是科学教育 的载体 ,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 。 我们根据 发展提供最好的校本化实施过程 。 小学 生的特点 , 积极 开展具有思想性 、 科学 性 、 趣 味性 、 实践性 、 创 《 行知苑 》 是我校 《 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开发 、 实施 与评 估研究》 造性, 内容丰富 、 形式多样 的科学教育 活动 , 使 广大学生在参 与活 课题组编印 的校本课 程 ,该课程从适应学生 多样化发展 的需求 出 动 的过程 中, 学习科学知识 , 掌握科学方法 , 培养科学精神 , 提高科 发 , 以学生 自然发展为 目标 , 精心设计 了“ 发现篇” 、 “ 探究篇” 、 “ 实 学 素养 。 践篇 ” 、 “ 创造篇 ” 等, 每个篇章又有许多丰富而有趣 的栏 目, 开拓 了 抓住 契机显 主题 。现在有很多科学方 面的宣传 日、 纪念 日, 这 学 生的视野 , 让学生“ 到 自然 中学 自然 ” 、 “ 在社会 中了解社会 ” , 从 是 开展科学教育 的好 资源 。我校科学教育 活动就以专题形式贯穿 而 培养 了学 生的综合 实践能 力 、 创 新精神 , 落 实 了我校 “ 行德、 行 于每年 的活 动之 中 , 有主题 、 有特色 。如充分利用植树 节 、 爱 鸟周 、 知、 求真、 求美” 的素质教育 目标。 “ 六・ 五” 世界环境 日、 “ 六・ 二五 ” 土地 日、 科普宣传 周等节 日, 开展 我校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 把培养学生的探 究意识 , 全校性科学教育 活动 ,让全体师生在社会 的大环境中感受各个主 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质纳入学校课程整体 目标 ,保证 了学校科学教 题 的教 育。 育 的全员参与 、 全面实施和全程管理。 为进一步彰显科技教育和信 立 足平 时抓普及 。 我们每学期都在全体学生 中倡导科技 “ 八个 息技术 教育特色 , 我校还加强硬件设 施建设 , 架设 了宽带 网、 开通 ” 活动 , 即读一份科普报 刊, 观看一部科普影视 , 参观一次科技展 了校 园网( 内网 、 外网) , 建立 了 7 0个多媒 体教 室 、 5个 专用微 机 览, 参加 一次科技竞赛 和活动 , 完成一 件科 技小制作 , 撰写 一篇 科 房 。 科学实验室和综合实践教室配备齐全 , 这些都为科学课程的构 技小论 文。2 0 1 2年 2月学校举 办了“ 创新杯” 科技小制作 比赛和科 建和实施创造了条件 。 学幻想 画比赛 。全校学生全员参 与 , 个个动手。各班在班级评 比的 展望新时期 , 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 远 ,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大普 基 础上 ,选送近 2 0 0 0件作品参与学校评 选 , 2 0 0多件作 品获一等 及力度 , 提高 活动质量 , 面向每一个学生 , 全面规划学校科学 教育 奖。 的新思路 , 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科 学素质 , 为造就全面发展的创新 参 与竞赛促提高 。 我校每年都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 为 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

人力资源及继续教育

人力资源及继续教育

四、培训要求:(重)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临床住院医生,均须完成轮科 培训计划,住院医生按计划轮科,必需凭由医务科 开出的“转科入科通知单”到临床科室轮科。 2、每轮转科的出科前一周内住院医生需完成专科自 我小结,小结内容包括基础及专业理论学习情况, 诊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作的掌握、病史书写、服 务态度、思想及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等。完成转科 自我小结及评语交医务科后领取下一轮转科入科通 知单,进行下一轮转科。 3、每轮转科的最后一周内,轮科的住院医师将转科 自我小结及科评语交医务科后领取下一轮转科入科 通知单,进行下一轮转科。
二、考核办法:
1、试用期为3个月,入职时间为当月15日之前者计算为一整月,当月15日之后者以 次月起开始计算;考核时间为试用期满后次月5日之前。
2、考核内容:个人自我总结、工作表现考核表、笔试(专业理论知识和医疗规章制 度)、技术操作。
3、考核标准:总分为200分,工作表现成绩占120分,笔试成绩占60分,技术操作成 绩占20分;160-200分为优秀,120-160分为合格,<120分为不合格。
2、严格要求岗位制责、包括:医务科主任职责,病案室管理职责、医疗统计人员职责、临 床科主任职责、副主任医师职责、住院医师职责、门诊部主任职责、药剂科主任职责、主 管药师职责、药剂师、士、员职责,检验科主任、主管检验师、检验师、士、员职责,放 射刻主任、主治医师、医师、技师职责,理疗科医师、医士职责,病理医师、医士职责。
3、严格要求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包括:基础技术操作、急诊急救、检测与治疗技术操作、 内科常用技术操作、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皮肤科、五官科常用技术操作。医技 科室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4、严格要求个人着装。包括:穿工作衣,戴服务牌等。
5、严格要求各种工作质量。包括: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医嘱书写、各种申请单、报告单 的书写,以及手术、操作、体检等。

创新校园科技文化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校园科技文化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碍因素 : 师生认为到底是否有必要采用科技来促进学业 。 另外 , 现代 的教育 方法相 比传统 的教 育方 法 到底 有哪些 优 多教学内容都还采用纸质版本 , 学生查阅极其不便 , 学生 劣?现代 科技教 育 手 段是 否 适 用每 个 人 ?原 有 的课 程 资 和 老师 的互 动教 学没 有很好 地展 开 , 生之 间 的合作 研讨 料也许 比现代的教学资料更有亲和力?学生兴趣 的调动 学 互助教学也普遍没有建立起来 , 各种评价及反馈机制也没 也许更多地来 自教师和学长?等等这些问题 同样影 响着 有很好地落实, 信息分 析与统 计还 只限于最 简单 的基础 教学 技术手 段 的变 革 。毫 无 疑 问 , 否 有 更 多 的业 余 时 是
进入 2 世纪 , 1 科技 日新月异 ,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 爆 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巨大潜能。保障教师可 以使用各 发出无 限潜能 , 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运用了信息技术以 种软硬件开发教育课件 , 障学生可以使用电脑上网 , 保 保 促进其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绝大多数教师都 已经能够非 证多媒体教室可 以上网, 保证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等等 , 常熟 练地 运用 w r、 — a 以及浏 览器 , o e mi d l 而且 各种 简便 易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所有这些因素其实都还不足 捷的软件层出不穷 , 如视频播放软件 、 多媒体制作软件、 幻
以带 来教 与学 的全新变革 。
灯片制作软件等等 , 给教与学带来 了全新 的手段。现在普 因为并非只要用科技武装校 园, 就能够促进教学 , 影 通 高校 大部 分 都采 用 了多 媒体 教 室 , 用幻 灯片 或者 e 响科技作用的效果 , 使 —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校园文化, 或者
共同开发一些课件可 以很好地解决碰到的技术 问题。跨

技艺教育改革方案宣导

技艺教育改革方案宣导
2
緣起(二) 技藝教育目標
提供學生適合其能力、性向及興趣之技藝 教育,重建學習信心,導引適性發展,以 充分發展其潛能。 輔導學生習得行(職)業基礎知能,並為 繼續升讀職業學校實用技能班等奠定基礎。 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並涵養其勤奮、耐 勞、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 減少國中學生中途離校比例,並降低國中 層級青少年犯罪比例。
2.技藝教育宣導及訪視
計畫先期作業
92.01~92.07
92.08~92.12 93.01~93.07 93.08~93.12 94.01~94.08 94.08~94.12
1.國一、國二生涯發展教育申 1.行動計畫先期作業
辦 2.技藝教育宣導及訪視
2.實用技能學程宣導
1.國三生涯發展教育申辦
1.課程綱要修正與教材編撰











表行政或業務督導的組織流程 表實際規範的組織流程
網 路 資 源 組
27
生涯檔案的建置(1)
生涯檔案的概念是讓學生親自收集並記錄個人 的成長歷程或各項學習及特殊表現,並協助學 生對自我有更多的瞭解、對職場現狀有更多認 識,以及對將來的生涯規劃與生涯抉擇奠定基 礎及提供有用的資料。
自辦式技藝教育班依各校實用技能班 容量輔導分發 2.依學生申請志願及下頁優先順序輔導分 發
31
實用技能班輔導分發(3)
第一 班別 優先
第二 優先
第三 優先
第四 優先
第五 第六 優先 優先
17
改革策略(一)
就業或繼續升學


高職 實用 或
普通
技能 高中 五年 高中
學程 附設 制專

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方法

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方法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学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立足学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并加强课程建设。

其中,尊重和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正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亟待大幅提高的关键方向,以满足我国工业社会跨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

但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研论文数以百万计,工程技术日新月异,在新时代的技术发展面前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充足的创新性人才,仍然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1]。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已经习惯于知识的传授和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院校毕业生选择就业为主流,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缺乏对自身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理念的缺失造成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

前沿科学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固定课程的基础上参与创新项目,以实践带动学习,以学习指导实践。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一、创新培养方法目前,以传统专业课为主的学术型课堂教学仍然以专业知识为主,虽然可以为社会各行业提供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并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要求执业者能够运用更新更广的前沿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完成技术革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而这一切都需要激发并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2]。

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简单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课程,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列举创新实例,属于浅显的引导教育。

但是理论与举例教学不能将理念带入实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益,造成了边缘教育现象。

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把前沿科学技术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一种从专业知识到应用,再到前沿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方法彭瀚旻,朱攀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摘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主要以基础理论和专业教学为主,选修课为辅,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1.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4.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目的希望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未来中国教育提供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教育是科学技术迅速、大规模、有效传递和传播大基本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经过筛选、加工、优化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

因而具有高效、高质、大规模的特点。

学校教育使人类社会以前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代代相传,继承下去。

现代学校教育还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要有一大批账掌握科学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和熟练劳动者队伍。

前者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后者将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教育方案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技术与新形势的严峻考验与挑战,我们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对于学校的教育来说,就是要切实实行好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本质就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比众多先进的发达国家而言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因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科教兴国”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明确指示,我校本着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及学校内涵和外延发展的需求,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目的:
为了推动五台中心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努力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的大平台,我校将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举办“生活中废物的回收与利用”为内容的分年级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为每一位学生的探索精神、科技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找到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广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挥洒自我创意的空间。

因此,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普及科技知识的热潮,也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教育氛围,在这项活动中也充分展示了师生的科学素养,活跃了校园的科技生活,从而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活动的对象:
活动对象:3—6年级学生。

活动人数:200人左右。

三、活动实施的条件:
(一)、各年级的科学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

(二)、各班主任要有力的协助科学教师做好学生对本
次活动的思想认识工作,端正学生的态度。

(三)、与学校各有关领导及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在
课时、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安排与考虑。

四、活动的内容:
(一)、活动的目标:此次科技创新活动旨在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展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能力,从中发现探究、实践、创新的快乐,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的废物并不是真的没有了可用之处,它们通过我们聪明才智的发挥还可以再回收再利用,从而教育学生养成回收、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同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的确定:各年级科学教师根据此次活动的大主题确定适合自己年级及学生特点的不同小主题,让学生利用平时生活中已经废弃的一些废旧材料进行相关的科技创新设计小制作。

比如:三年级小主题:实用小装饰品的制作:四年级小主题:实用小装置的制作;五年级主题:美丽的建筑制作;六年级小主题:仿真物品的制作等等(仅供参考),各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确定适合的主题,但制作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及实用性。

(三)、活动的要点:
1、教师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完
善和实用的科技作品。

2、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对现有的废旧材料进行有效、
完美地有机整合和创造。

并且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也真正得到有效地提高和发展。

(四)、活动的有关要求:
1、各年级各班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4-6人为一队,
并取一个符合本队的个性化的队名。

2、活动前利用已经收集到的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围绕确定好的主题进行创新设计制作,随后自带材料、工具参加现场创新制作活动,并为自己制作的作品取好相应的名字。

3、活
动前,各班班主任及科学教师务必要强调:在
制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自带的工具及材料,制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即在活动中一定要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活动的过程与步骤: 1、前期准备:(1)、学校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宣传动员,并明确
详细的活动要求。

(2)、各班班主任和科学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
本次活动方案,认真落实此次的活动任务。

(3)、各班班主任和科学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切实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争取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

2、分年级、分批次指导设计与制作,由各年级科学教师负责,班主任协助完成。

3、进行“生活中废物的回收与利用”班级内活动。

由班主任与科学教师负责组织,分班进行活动,然后在各班中选取4~6个优胜队参加年级活动。

4、进行“生活中废物的回收与利用”年级活动。

(1)、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2)、活动时间:另行通知。

(3)、活动场地布置:每次活动的前一节课,全体科学老师负责分好组,摆放好相应数量的桌凳,活动后负责收拾好场地。

(六)、活动评选办法:
1、评选地点:科学实验准备室。

2、评委组成:以科技辅导员为组长,各年级科学教
师为组员,各班班主任为顾问组成评委组(七)、活动奖励办法:
1、各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
等奖3名,分别予以奖励。

2、根据各班级的作品数量和质量综合评选出“科
技教育活动优胜班级”,并将其记入学校对各班级的综合考评中。

五、活动实施的预期效果
(一)、通过此次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品质。

(二)、通过此次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通过此次活动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制作的能力,让学生把平时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并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作好铺垫。

(四)、通过此次活动在学生中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回收废物、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五)、通过本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大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优秀品格。

(六)、通过此次活动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