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化与戏曲剧团艰难的改革道路

合集下载

解放区的戏曲改革正文

解放区的戏曲改革正文

解放区的戏曲改革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抗日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解放区的文化艺术建,丰富解放区军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区的戏曲改革就是那时期文化建设的一大代表。

一、历史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内外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来到敌后解放区,他们在这些地区建立艺术团体、出版文化刊物。

在这种民主氛围下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文化产品得到大量的需求。

但是当时的文艺工作者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不熟悉他们的语言,以及作家运用的文学形式与工农兵在审美艺术上的趣味不同,很少有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在这种状况下党中央与1942年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的戏曲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文艺工作者受文学作品的影响较大,一时很难转变笔风。

所以1943年又整理出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讲话》为界将解放区的戏曲改革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虽然一方面继承了苏区文艺运动的优秀传统,演出了一些反映群众生活的剧目,但大多数文艺工作者认为只有演“名剧”才是提高艺术水平的好办法,热衷于演中外名剧,少有自己的创作,脱离群众;后期在《讲话》的影响下开始转向农村和部队,创作出了许多大众的文艺作品。

二、艺术成就在《讲话》的影响下,解放区的文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首先借鉴了陕北流行的秧歌形式来反应根据地生活的秧歌剧运动产生。

产生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优秀的作品。

并在此基础上使之与话剧、西方歌剧、传统的戏剧相结合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歌剧,主要优秀作品有《白毛女》《王秀鸾》等。

为了将传统的戏曲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还将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戏曲进行改造,进行旧剧改革,出现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

解放区话剧创作中还出现了一批表现工业题材和工人生活的作品,如《红旗歌》《不是蝉》等。

还有些描写党改造知识青年的作品,《民主青年进行曲》《思想问题》分别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进步青年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民主运动和解放区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来临时的思想斗争。

改制让国有院团换发生机——曾都区花鼓剧团改革纪实

改制让国有院团换发生机——曾都区花鼓剧团改革纪实

改制让国有院团换发生机——曾都区花鼓剧团改革纪实2012年5月曾都区花鼓剧团在武汉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成功拍卖,从此改变了其国有文艺院团的性质。

2013年4月1日由民营资本投入4200余万元组建的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除继续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花鼓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任务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如果公司不能很好地发展,谈花鼓戏的传承只能是一句空话。

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曾都区花鼓剧团转企改制后,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排演的大型传统随州花鼓戏《白银千两》,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

在一片叫好声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危机:一是经济压力巨大。

艺术生产需投入大量资金,添置部分现代化的演出设备和服装道具、剧本创作经费、戏曲排练费用、演艺人员工资和演出补助、交通费用、日常运转所需的水电费等,开支巨大。

二是人员严重老化。

现有演职人员平均年龄50岁以上,早已过了登台演出的最佳年龄,培养后继人才刻不容缓。

三是演出设备设施老化。

原花鼓剧团移交过来的灯光、音响、道具等演出设备都是十年前购置的,已经严重老化,无法继续使用。

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

传统文化产品(随州花鼓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法抵挡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走市场化的道路举步维艰。

各镇(办)一无剧场,二无演出经纪人,靠售票演出根本无法实现,开发商业演出只是纸上谈兵。

传承花鼓的历史重任随州花鼓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各路花鼓戏中一个较为别致的流派,已作为地方剧种编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据考证,随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流行于随州、钟祥、京山、枣阳、襄阳、广水、桐柏、信阳一带,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

上世纪三十年代,随州全境先后成立了近30个职业或半职业的花鼓戏班,1939年日本侵略中国时被迫解散,后又逐渐兴盛,1956年被正式命名为随县花鼓戏,1984年撤县建市后改称随州花鼓戏。

诞生于此的随州花鼓戏,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枝独特奇葩,保护和发展好随州花鼓戏,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对于研究随州文化,弘扬随州地方戏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十世纪河南豫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十世纪河南豫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十世纪河南豫剧的发展与变革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走向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时期。

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

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相继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

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终于在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此后又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而由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豫剧舞台的城镇化转变在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

音乐文化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戏曲艺术的发展开始逐渐顺应社会变革的趋势。

河南豫剧在30年代以前是被人们以低俗视之的,因为豫剧主要流传在农村。

扮演者皆目不识丁,多染有食烟嗜好,演唱均墨守旧法,唱词多含秽语,被人评价为粗俗不雅,传承发展的方式只能是口传心授,以讹传讹,相沿既久,其错误多到不可思议。

剧目也没有剧本之说,因此它的发展有着很多的弊端,例如文学性不强、唱腔不成体系等。

在艺术形式上也比较粗糙,舞台布景及人物的服饰都非常潦草。

唱红脸的戴个黑布条,小生鼻梁上抹一道红。

旦角用胭脂涂一下手心。

花脸的前额上剃个半拉头。

台上不穿厚底靴子。

也没有水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

豫剧才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变革,进入了现代豫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豫剧这一戏剧艺术开始由农村所盛行的跑野台逐渐向大都市正规剧院营业演出转型。

开始逐渐适应都市化的审美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喜欢。

这些知识分子的参与彻底转变了大众对于豫剧“不登大雅之堂”的印象,使豫剧这一流传于民间的艺术慢慢推向城市化的舞台,逐步将这一戏剧形式的文学性提升了起来,这是豫剧改革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一个部分。

戏曲程式化的困境与对策

戏曲程式化的困境与对策

戏曲程式化的困境与对策作者:张凡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摘要:据资料记载,中国的戏曲和印度梵剧、希腊的戏剧、悲劇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

它们的戏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们国家的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在现代化的今天,戏曲的发展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

开始走向了程式化发展,虽然戏曲在不断发展,但是大众对于它的的感觉还是不同的,好的评价也有,坏的评价也有,还有一部分人处在中立位置上,不做评价。

本篇文章就戏曲程式化的的含义,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想办法来帮助我国戏曲在现代化社会的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戏曲程式化保护传承创新研究引言中国的地方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很多地方的戏曲已经申请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但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艺术的不断兴起,导致它们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当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地方戏曲的生存与发展。

要想生存,就要懂得改变,要推陈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戏曲发展的道路。

一、如何理解戏曲程式化戏曲程式化是经过现代生活磨练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表演模式。

它是艺术表演的主要特征之一。

对于它的存在,戏曲界的学者对此的评价从未停止过,一部分学者持认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戏曲程式化的存在是有自己的美学价值的;另一部分学者则持反对的观点,他们认为将戏曲程式化,会制约戏曲原本的情感,从而影响戏曲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的戏曲的舞台上,舞台艺术又分为包括唱、念、做、打,是全面发展的表演形式。

它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的每一个表演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将它程式化,也是为了统一舞台风格。

程式化对于戏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戏曲表演的程式,是生活中各类现象规范的结果。

将中国戏曲程式化后,会呈现出很高的价值。

它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虽然现阶段受到了冷落,但是它本身所具备的独特美学是不会让它自此埋没的。

二、戏曲程式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戏曲往往都是敬而远之,认为它的表演过于夸张,僵硬,不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振衰起敝,艰难前行—新时期戏曲概论

振衰起敝,艰难前行—新时期戏曲概论
三是通过各种会演、调演、评奖等方式,激发了 地方政府、剧团与演职人员创排新的剧目、练功习艺 的积极性。现在许多人对会演、调演、评奖等方式有 着一些非议,这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官员将种种保护与 传承戏曲的方式,变成为自己争名取利的政绩工程所 致,就方式本身而言,是没有错的。即使成了某些官 员的政绩工程,也有着一些正面的作用,如给剧团创 造了排演新戏与走出去和姐妹剧种、兄弟剧团交流的 机会 ;提高了一些演员的知名度,使得剧团、剧种有 了名角效应 ;一些摹写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美学精神 的作品得以产生。
四是 要求 戏曲进 学 校、 进 课 堂, 以 培 养 青少 年 观 众。 许 多小 学 校, 设 立了“ 戏曲兴趣 班”, 不但培
养了少年儿童对戏曲的感情,还为戏曲学校输送了热 爱戏曲的学员。在中学、大学设置“戏曲音乐”与“戏 曲鉴赏”等课程,无疑为青少年接触戏曲创造了条件。
五是大力培养戏曲人才。这项工作首先是从昆曲 开始的。在 1985 年昆曲艺术家俞振飞等就向中央领 导提出了保护昆曲的建议后,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开 始陆续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等培训班 ; 组 织昆曲老艺 术 家 进 行 教学 示范演出并对 之 录 音 录 像。近几年,文化主管部门凭借“国家艺术基金”的 经 费支 持, 举 办了几十届旨在 培 养 戏曲表 演、 作 曲、 编剧、舞美、评论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研修班,学员已 有千人之多。另外,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教育主管 部门在一 些高校 设 立了戏 剧 戏曲学 的 学位 点, 以 培 养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戏曲研究的高层次人才。现 在每年获得戏剧戏曲学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至少有 200 人。
朱恒夫
振衰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艰难前行
—新时期戏曲概论
衰萎和振兴,是新时期戏曲的主要状态。衰萎的主要原因是上个世纪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轻视。 但是,党和政府出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和对文化建设的长远考虑,采取了系列得力的“振兴 戏曲”的措施,使戏曲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振兴的主要成绩在于新编剧目的大量问世 与民营剧团的活跃。而要想在根本上扭转戏曲的命运,必须创制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与程式性 的声腔音乐。

论越剧改革现状研究

论越剧改革现状研究

戏 曲论 坛 ・
大 众 文 艺
论越剧改革现状研究
任柳娟 ( 奉化市文化馆 浙江奉化 3 1 5 5 0 0 )
摘 要 :在 清咸 丰十二 年浙 江嵊 县 西 乡发 源地越剧 。被称 为 “ 落 梵剧 和 中 国戏 曲) 中,现 在仍 然 存在 舞 台上 的仅 有 中 国的越 曲。 地唱 书”。越剧 在 中国虽然历 史较短 ,可是 经过在 上海的全 面繁 荣发 它几 经 坎坷 ,但愈 经坎 坷 愈表 现 出 它的 强大 生命 力 。 中国越 曲戏 展之后 ,不仅 吸取 了昆剧 、话剧 等特 色,进 行 了全方面的改革 。由男 曲产 生 于农 业 时代 ,历经 农业 革 命 ,工 业革 命 ,后 工业 革命 ,到 子越 剧到 女子越 剧为 主的演 变 ,后 来还成 为 国家首批非 物质 文化遗 2 1 世 纪 的信息 革命 ,仍 然 活跃 于舞 台上 之所 以久 演不 衰原 因 : 产 。受到 大众的喜爱 ,也 随之跃居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然 而对 于
时期 中国 的风 气 ,所 以 当越剧 从 浙 苏一 代传 到 上海 ,可 以说 是上 会 干 部 ,甚至 财 会 也是 演员 兼 管 。第三 个 原 因是 ,城 市文 化 生活
海作 为 一个 跳 板 ,加 上广 大 民众 的 推广 和越 剧 本有 的地方 特 色 , 还有 后来 的发 展 改革 已经 颇受 广大 戏迷 的喜 爱 。
丰 富 多彩 , 电视 电影 ,流行 歌 曲和 音 乐 ,话剧 ,网络 文化 等 等 , 抢 走 了观 众 ,造 成戏 曲观众 逐 渐减 少 。然 而农 民喜 欢 戏 曲,农 村
在上 个 世 纪五 六 十年 代越 剧 的黄 金 发 展时 期 ,在 此期 间 出现 需 要它 ,出现 了想看 戏 的看 不 到戏 的怪 现 象 。即 使农 村普 及 电影 了一 批越 剧 早 期 的剧 目,编辑 成 《 传 统 剧 目汇 编 》 。越 剧 在音 乐 电视 ,农 民仍 然 需要 它 。这 不 仅是 因 为越 曲植 根 于农村 ,也 是当 方面 的 贡献 主 要是 1 9 6 2 年 绘 制成 本 的 《 越 剧 曲调 》 ,后来 在 中 国 前 民营 剧 团 ,农 民业 余 剧 团和 农 民 自乐 班 蓬 勃 发展 证 明 了 的现 当时 社会 上 占据 一 定地 位 之后 ,开始 大 量涌 现 出对 越剧 传 承有 重 实 ,也 为 近年 来 倡导 的 “ 文 化三 下 乡 ”受 到广 大农 民热 烈 欢迎 , 大影 响 的作 品 , 比如 说 1 9 8 7 年 出版 的 《 袁雪 芬 唱腔 选集 》 、 1 9 9 0 更 清 楚地 说 明 了这一 点 ,另 外 还有 广大 农 民包 括青 年 农 民是酷 爱 年 出版 的 《 傅全 香 唱 腔选 集 》 ……可 以说后 来 的关 于越 剧 书籍 的 看 戏 的 ,但 目前 主要 问题 是 他们 常 常为 看不 到 好戏 好演 员 感 到失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摘要】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面临着晚熟的困境。

历史文化传承的艰难、社会变革的影响、教育体系与戏曲传承不匹配、缺乏年轻人的参与以及市场需求与传统表演形式的冲突,都是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作,重视戏曲传承,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爱好,同时创新表演形式,迎合现代市场需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与共同合作,才能让中国戏曲重拾生机,继续传承发展。

【关键词】中国戏曲晚熟、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变革、教育体系、年轻人参与、市场需求、传统表演形式、多方合作、戏曲传承、年轻人爱好、创新表演形式、现代市场需求1. 引言1.1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近年来却面临了晚熟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戏曲表演者的平均年龄偏大,年轻一代参与度不高。

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通过对中国戏曲晚熟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历史文化传承不易、社会变革影响、教育体系与戏曲传承不匹配、缺乏年轻人的参与、以及市场需求与传统表演形式的冲突,是导致中国戏曲晚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中国戏曲晚熟的问题,需要多方合作,重视戏曲传承,培养年轻人的爱好,创新表演形式,以迎合现代市场的需求。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国戏曲焕发新的活力,继续传承发展。

2. 正文2.1 历史文化传承不易历史文化传承不易也体现在社会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和尊重程度上。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戏曲艺术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边缘化。

许多人认为戏曲已经过时,不再具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这导致戏曲艺术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和舆论的双重压力。

历史文化传承不易也影响到了戏曲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戏曲剧目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但在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消费趋势下,单一的传统表演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观众的需求。

戏曲艺术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

浅论戏曲艺术的危机及改革措施

浅论戏曲艺术的危机及改革措施

浅论戏曲艺术的危机及改革措施作者:马晓斌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摘要: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当今新文艺思潮的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具有逐渐消亡的危险。

本文具体分析了戏曲艺术出现危机的原因,并对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改革创新,以及寻求发展的措施做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戏曲危机;原因;改革措施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32-01当下,许多戏曲圈里的人都在谈论戏曲危机。

戏曲存在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引起危机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戏曲的表演形式亟需革新。

现代人眼界开阔,通过传媒对各种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见识得多,欣赏水平自然高了。

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人们对大段慢条斯理的唱腔难以容忍,更不用指望他们去理解那文绉绉的唱词了。

其二,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

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

而获奖剧目以悲剧为多、以哲理见长,这就导致获奖剧目与群众欣赏水平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地方剧团完全成了替地方政府粉饰升平、晋京拿奖的工具,由此而产生大批公式化、概念化的戏曲作品,这种创作倾向直接导致戏曲愈发脱离群众而陷入困境。

其三,青少年观众以及接班人的缺失。

从观众的构成上说,戏曲在今天的演出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鲜见有青少年观众。

如今时代不同了,戏曲舞台风光不再,这是个严酷的现实。

让戏曲就此消亡,无疑是艺术界的极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缺憾。

因此,重新架构戏曲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位置,使之以更新的演艺向现代人展示出其魅力,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与时代同步,不断开拓,不断攀登。

要实现突破,必须注重以下几个环节:一、改革创新,戏曲才有发展随着现代文化娱乐设施的逐步完善,演出活动,方法的不断丰富,人们处于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欣赏趣味也常因求新而多变,这些自然而然的成为文艺工作者们在戏曲道路上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勇攀高峰的原动力,并以之鞭策自己永不停息地在舞台上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继续探索、拼搏,去争取艺术创造的新成果。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政务院(已变更)
【发布日期】1951.05.05
【实施日期】1951.05.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一九五一年五月五日)
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

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

但这种遗产中许多部分曾被封建统治者用作麻醉、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一年多以来,各地戏曲改革工作已获得显著成绩。

新戏曲已大量出现,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许多艺人学得了新的知识与新的观点,成为戏曲改革运动的骨干。

但在工作中亦存在若干缺点,最主要的是审定剧目缺乏统一标准,与编改剧本工作中还有某些反历史主义的、公式主义的倾向。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一九五0年十一月所召集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检讨了各地戏曲改革工作的情况,并提出了今后的方针。

政务院在听取
文化部关于这一会议的报告以后,特作如下指示:
一、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

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

各地文教机关必须根剧上述标准对上演剧目负责进行审。

新时代下中国戏曲的发展

新时代下中国戏曲的发展

136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李 璇一、发展背景分析(一)发展机遇新时代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戏曲改革和发展中,不再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戏曲作品的数量及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浪潮为中国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我国的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新时代要求我们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新要求,更是新机遇。

步入新时代,随着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自信、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文艺作品也得到创新和发展,成果显著。

新时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中国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所谓“创新”是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多种创新的全面创新。

创新已然为中国带来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也为新时代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与戏曲的跨界融合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感体验和传播形式,因为文艺作品的价值有了质的提升。

(二)发展挑战新时代背景下戏曲的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技进步便利了生活,人们的生活被短视频、“热点”充斥着,真正愿意走进剧院静下心观赏一部戏曲的人屈指可数;而戏曲恰恰是极细致的艺术,演员的表情、动作都隐藏着深层的含义,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

正如郭汉城先生在《中国戏曲通史》序言中表示:当前戏曲仍处于“危机”中,形势相当严峻。

戏曲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看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则其中的内容容易被人们遗忘。

在当前这种社会环境下,戏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在传承和创新中谋求发展。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作者:李亚军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9期摘 ; 要: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演戏的人少了激情、剧团解散、剧种慢慢消失,传统戏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危机。

节奏太慢、信息量小、内容的陈旧、入门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新娱乐的冲击是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只有细分戏曲受众、讲究传播推广的技巧、传承中创新、大小剧场共存、戏曲教育灵活多样式,戏曲才有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戏曲;危机;原因;改革思路中图分类号:J805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63-01戏曲艺术的前景如何呢?振兴还是消亡,我们实难简单地做出结论。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文化现象,能否流传下去,盲目的肯定和否定,盲目的乐观和悲观,都不是科学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

我们戏曲工作者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是促进戏曲的革命,使其能延续发展,使戏曲艺术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任其不适应性发展扩大,导致戏曲艺术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让戏曲就此消亡,无疑是艺术界的极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缺憾。

因此,重新架构戏曲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位置,使之以更新的演艺向现代人展示出其魅力,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与时代同步,不断开拓,不断攀登。

要实现突破,必须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市场为导向,细分戏曲受众,满足不同需求戏曲是艺术,但是它的发展离不开票房,所以必须把市场营销意识导入到戏曲的传播与推广中来,戏曲才有可能在新时期的竞争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戏曲艺术的从业人员要有清晰的市场观念,了解并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戏曲的创作与改革。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区域已经形成了戏曲市场“三级市场”的发展格局。

以广东为例,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为第一级市场,珠三角城乡富裕地区为第二级市场,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第三级市场。

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

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

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析县级剧团作为最贴近基层的演出平台与市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本应在河南省发展活跃的县级剧团,近年来却面临发展甚至生存困境。

本文从剧团机制、演员、演出内容、政府扶持等方面对河南省县级剧团发展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标签:河南省县级剧团困境出路一、河南省县级剧团的发展现状与困境1.演出地域、观众局限大,市场萎缩县级剧团的演出地区多为农村,观众多为农民,河南省的县级剧团每年的演出大约有180场,但在城市的演出却仅有10场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没有电视机,没有有线电视的落后地区了,现代农民家里像城市居民一样有电视机、电脑等诸多娱乐设备,不再像以前对剧团翘首以盼,剧团的演出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

并且交通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生活习惯也在靠拢,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已经不再喜欢那种热闹吵嚷的氛围,比起剧团更愿意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

现在到农村演出,群众基本是中老年人,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剧团演出其发展必然是缺乏前景的,市场萎缩也是必然。

再加上越来越多推销商品的商业演出向农村市场发展,请来的演员多为梨园春擂主,比起剧团,梨园春擂主在河南人民心中的吸引力更大,这些演出也给县级剧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经费不足,演出内容单一河南省的县级剧团演出以戏曲豫剧为主,且曲目单一,多数剧团的演出离不开《朝阳沟》、《红灯记》、《花木兰》等经典曲目,缺乏新剧。

河南省县级剧团演出经费一般是政府拨款,多数剧团由于经费不足,对于编排新剧力不从心。

近年来随着戏曲的衰退,政府更是不愿为剧团拨更多的演出经费,剧团的演出次数不断下降,演员的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少,剧团和演员都缺乏编排新曲的动力。

3.青年演员的招收与培养困境首先,青年人多喜爱流行歌曲,歌手逐年增多,而喜爱并学习戏曲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其次,县级剧团经常下乡演出,十分辛苦,而收入却并不可观,这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即使有戏曲爱好,多数也只是当做兴趣或者副业。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

枣庄柳琴戏生存现状的思考枣庄柳琴戏是山东省枣庄市地方戏曲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枣庄柳琴戏面临着一些生存现状的问题。

首先,枣庄柳琴戏受到了年轻人的冷落。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他们更喜欢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获取信息和娱乐,对戏曲类的传统文化资料了解的较少,因此,枣庄柳琴戏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面临着困难。

其次,枣庄柳琴戏受到经济利益的挤压。

随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原本专业的戏曲院团多已成为了经济利益的绑架,必须面对市场需求节目的改变,以求生存和发展。

不同的演出需求,又有不同规模和演出质量的要求,这就需要枣庄柳琴戏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如采用更现代化的表演方式或与其他戏曲形式融合等。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的差异、政策扶持的不足,以及节目演出质量的参差不齐,枣庄柳琴戏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为了生存,一些柳琴戏团要么改换剧种,转而走小调、评剧等流行的剧种道路,要么转型做商业演出,演唱其它音乐等,这样一来虽然生意会好一些,但却对传承柳琴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枣庄柳琴戏生存面临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护和传承:一是注重民间传承和基层建设。

鼓励组建一些地方民间戏曲协会和柳琴艺术社团,将柳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柳琴戏在基层中的传承和普及,同时也可以倡导民间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观念。

二是加强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如资金补贴、重点足额拨款、免税、社保等措施,还可以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等多形式结合的活动,以提高柳琴戏在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出有利于柳琴戏艺术形态的整体环境。

三是注重文化创新和艺术升级。

让广大演员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柳琴戏的艺术精髓,加强演员的艺术训练,提高柳琴戏的表演水平和艺术品质,让柳琴戏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谈豫剧的改革和发展

谈豫剧的改革和发展

谈豫剧的改革和发展作者:王凤良来源:《剧作家》 2012年第5期王凤良豫剧的创作和剧目有着辉煌的历史,为中国的戏剧事业做出过很大贡献。

一些传统剧目流传至今,久演不衰,成为豫剧的看家戏。

如《花木兰》、《抬花轿》、《穆桂英挂帅》、《秦雪梅》、《秦香莲》、《对花枪》等。

豫剧的新剧目创作也层出不穷,时代气息浓厚,鼓舞和教育广大人民,激励人民奋发向上。

很多剧目在全国久负盛名,如豫剧现代戏《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等,特别是豫剧《朝阳沟》,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豫剧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难题。

剧团生存困难,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好作品甚少,精品几乎没有,发展机制缺乏活力。

长期以来,戏曲艺术的发展仍然沿袭着政府办文化的体制,积淀下来的惰性和惯性,严重的影响着戏曲的创新和进步,许多剧团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停步不前。

我们知道,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在演出中,很多时候仍然演的是传统剧目,老戏老演,难见新意;教学师承本无可厚非,但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将传统视为无形的戒律,就会使大家创新的热情受到压抑,所以不少优秀的中青年演员虽能演较多很一般的戏,但富有独创的拿手好戏却为数不多。

当陈旧的老戏使有限的演出都不能维持时,一些人就会责怪电视冲击、埋怨观众不懂。

这种内在发展机制上的缺陷,不但激活不了戏曲自身的生命活力,反而会将生存环境的改善异化成封闭的外壳,其结果只能使戏曲危机继续持续。

要振兴豫剧事业,就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

其一、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各级政府和领导要重视和支持豫剧事业,加强对文艺团体的领导和管理。

要实行竞争上岗,竞争演出,让新人新秀发挥他们的才艺。

青年演员要尊重老演员,多向老艺术家请教,剧团上下形成一种合力,保持强大的演出阵容。

剧团要排精品戏,要排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为群众演出。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剧团如若摆脱困境 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戏曲演艺行业逆境求生文化体制改革适宜而行编者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

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

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中,国有剧团体制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文化部、中宣部于2009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了国有剧团的改革方向。

国务院在2009年9月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虽然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列为首要目标,但我们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弄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区分改革的对象是属于经营性文化单位或是公益性文化单位。

改革是必须的,一些国有剧团鉴于种种因素,可以采用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但不一定非转为企业不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不等于把“事业”都变成“产业”。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那么究竟如何改革?如何才能让国有剧团摆脱现在的困境?我们需要来进一步探讨。

国有剧团困境形成的起因中国现行的文艺表演院团体制,其缘起至少可以追述到1947年前后——随着国共战事推进,政权易帜的同时,“戏改”也随之展开。

1951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剧团登记制度”是“戏改”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以后几十年院团的基本体制和演艺事业发展的走向。

剧团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与路径

剧团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与路径

剧团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与路径傅谨2013-3-19 9:15:29 来源:《福建艺术》(福州)2010年3期第7~14页【作者简介】傅谨,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面的话:前不久遇到一位厦门同行。

她显然在心里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提起,对我一篇有关戏曲剧团改革的文章非常愤怒。

她的反应令我始料未及。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戏曲剧团要有未来,就必须推进体制改革。

诚然,我对现在正展开的改革有许多保留,但对于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始终坚信不疑。

刚好文化部体制改革办转来去年底我在他们召开的专家会议上的发言记录稿,我稍做整理,发给《福建艺术》,请福建的朋友们,也请各位同仁指教。

新一轮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已然展开。

这里要讨论的,是剧团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与路径,其中以戏曲剧团为主要对象。

因为戏曲剧团数量最多,艺术样式最重要,改革最复杂、最困难,最引人关注,引起的异议也最大。

戏曲剧团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判断这轮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

一、现行体制的来源与流变讨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首先需要了解现行体制的来源。

这种体制在世界上无通例可援,独一无二,始于“戏改”。

20世纪40年代末大规模的“戏曲改良”,随解放战争展开。

华北地区从1947年开始“戏改”,1949年“戏改”在全国铺开,1951年基本结束。

随之全国开始实施剧团登记制度。

研究剧团现行体制的沿革,可以把剧团登记制度看成一个关键的转折,它决定了以后几十年文化演艺事业发展的走向。

剧团登记制度有些内容看似平常,却影响深远,比如登记表要求剧团写明演出的“剧种”,它造成了我国现有300多个剧种的格局,以行政区划分剧种的现象由此开端。

此前剧团经常流动,登记制度特别要求剧团须有固定演出地点,由此建立了剧团和剧场的联系,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剧团流动演出的惯例。

登记制度要求剧团在艺术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导致多个戏班的好角不得不拢聚一起,否则无法通过登记。

它使单个剧团的演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同时剧团数量也因之急剧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主 管部 门 的剧 团改革 一 直都是 从降低剧 团的国 家 化程 度 出发 的 数年来
,
生存方式和 经济运行机制 更 涉 及到它们的 艺术质盈 和 发 展方 向 剧团的国 家化 也不 仅 仗表现在它在经济与人 事上对 政府 主管 部门的依赖 在 文化部 门的 体制改革过程中 出现
。 ,
实际情 况却 是
.
至 少 经济 角度 上 看
,
.
改革
剧 团 的 国 家化 程 度非 但 没有 降低
。 ,
反而有 提
高的 迹 象
剧团 国 家化程 度的提高 首先表 现在戏 曲从业人 员从 拥有一定程度的 自主选 择权 的个体艺术创造者 变而成为 由 国 人 事部 门统 一 管 理 的 国 家 千 部 这种转变从表 面上看 是 提高 了 戏 曲从业 人 员 的社会地位和待 遇 实 际上它 内在 的 弊端 比 起对 艺术 从业 人 员这种名 义 上 的薄 重 深思 戏 曲创作 与演 出 人员 所在 的演 艺 界
。 .
护 竞 争 中 的 弱 者作 为 主要 政策 出发点 的 社 会福利 体制 淡 化了 国家剧 团 拥 有的 社会福 利体 制
, 。 ,
分 戏 曲 原有 的 商业 性和利益基础也 正是 建 立在这种 娱 乐 功能之 上的 戏 曲所 具备的 这 种非意识形态 的娱乐功能
, ,
曾 经是对社会优秀
,
人才强有 力 的吸 引 这也 是戏 曲界 的 优秀人 才都希望进 人
,
也就是一 种 必然 了
, ,
这 就 决 定 了 它们对 国家 和政府的依赖程 度 非但很 难以 降 低 反 而会 进一步提 高
, , 。
戏 曲表演团 体所存在的 这 些弊 病 实际 上也说明 体制 角 度而言 剧 团 的国 家化
, 。
,

在某种 意 义 上也可 以说
, ,
,
虽然文
不仅涉 及一个表演 团 体的
里 自动地脱 离 了 文化市场 转而成为政府 部 门 的一个下属
. , 。 ,
由于在 国 家剧团 里
, ,

有演职 员都 同样 具有 国 家工 作人 员 的 身 份 这种 身份一 般 不 会受到任 何威 胁 而且 由于在 国 家 剧团里 制 达种 根本 不符合 艺 术表 演 团 体内部规律
,
.
有着 与 国 家 实际 上 也不
。 , ,
功者所能够获得 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 的 巨大满 足 是艺术 领 域不 断涌 现 出一流人 才的 压力和 动力 然而在一个高度
国 家化的 艺术 表演 团 体中 这 种 压 力和动 力都 被某 种 以 保
,
为一 种 传统的 大众文化 娱乐生活 它的 功能 应 该 是多方 面
,
它 更是一 般 民 众 日 常 娱 乐 生活的 重要 组 成部
, , , , , ,
最明智 的 生存方式就
即 那 些千方 百 计以 艺 术上 的 成就 作为设法进 人国家 剧 团 的 资本的 演 职员们 一且 实现了 进人 国家剧团这一 目的
, 。 ,
是不排新 戏不演 出 也即 以 某种 类似于敬老院的 方式而不 是艺术表 演 团体 的方式 存在 着
,
就不 再进一 步追求艺术上更 多 的成 就 却 只 是将 以 往艺术 上取得 的成 就作为进人 国 家剧 团 的 敲 门 砖 这就是 说 国 家剧 团里 有相当一 部分主要创作 人 员
,

反而在不断增加
.
戏曲剧团 由Βιβλιοθήκη 。业人 员 的价 值失落 使得 国家戏 曲剧团 的 总体 艺术 水平 不 能 在不 同 艺术门 类的 激 烈 竞 争 中保 持 它的 优 势 它的水 平 与 艺术竞 争能 力的 下降
, , 。
于近 些 年 来演出收人锐减 而同 时又不能从政府之外的 其 它途径吸 取资 金 它们 的 自 我生存能力也 就大大 下降了
国 家剧 团 的 主 要原 因 之一 然而
,
,
和一 个以追求戏 曲 的 娱 乐功能为 主 的文 化市场 保证 了 创 办戏 曲剧 团是 一 种 有利可图的 行 业 同时也 就保证 了戏 曲 剧团 具 有它 自 身的市 场运行方式 这也是剧 团 自我 生存 与 发 展 的 经 济动 力 市场 正是从它 自身特有 的利益 引导机 制 作用 于 戏 曲剧 团 的 而正 是 由于 戏 曲在一个 相当 长的时期
艰 难 的 改 革 道 路
.
戏 曲剧团生存维艰 的原因 是复杂的 但是一 个最直接 的原 因 显然就是它们 已 经不 能依靠演出的收人作为其生 存与 发展 的 基 础 许 多剧 团 只 有在 不演 出时经费才能 够勉 强 应 付开 支 对于大 多数剧 团 而言
, 。 , , 。 , .


符 合所 有需要 发挥人 的主观能 动 性的 工 作部 门 的 分配 方 式 时时起着 挫伤人们在工作 中 的创造性与 积极性 的负 面 作用 因而 各国 家戏曲 表演 团体普遍存在着 这样的 现 象
, . ,
原 本 一 直 是一
这样一种

种 竞 争非常 激 烈 同 时也需要激烈 的 竟 争机制 与淘 汰机制 的 行业 这种 激 烈 的 竞 争 相伴着 在这 种 激 烈 竞争中 的成
. 。
使得戏 曲 剧团 在创作新 剧 目 戏曲 作 在更 普
,
时 必 定 会有意 无意 地设 法 迎合 主 管部 门 的 要求 的 除了 作为意 识 形 态 一个组 成部 分 的 功能 以外 遍的 场 合
, , . ,
与戏曲剧团以种 种非戏曲 的方式存在着 剧团不能实 现它 自身原有的 功能 与 价值的 现象同时并存的 现 象 是国 家 近 些 年 里 对戏 曲剧 团的经济扶持 实际 上非但没有真正 大 幅 度减 少 在许 多局部
, , , , 。 ,

实 际上 已经 失

去 了 对 自 身存在价值的 肯定 对 自身存 在意义 的 肯定
, 。 , 。 , , , , 。 ,
的这 种 剧团国 家化程度 提高的 现 象 还 附着了 两个不容忽 视 的变化趋 势
, 。 ,
,
其一 戏 曲剧 团在创 作与 演 出 新剧 目方面 显的
,
出 现了 明
而 且是越来越 严 重的意识形态 化趋势
,
.
更值得
由于 政府文化 主管部 门 既是戏 曲 剧团 创作与 演出 新 剧 目 的 唯 一投资 者 又拥有剧 团 的 人事管 理 权 双 重 利 益 机制 的诱 导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