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说明中国走新型公工业化的必然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分析说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

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也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 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确实很低,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0-80美元,二是结构特点十分突出, 农业劳动力份额和产值份额分别为84 %和61 % , 比发达国家高20 %还多。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1)我国工业基础太薄弱, 尤其是重工业相当落后, 几乎没有独立的机器制造。

(2) 轻工业技术水平低, 产品需求不旺, 大量设备闲置, 所以单靠增加对轻工业的投入, 难以产生增长效应;
(3)人均收入水平低, 通过发展轻工业完成重工业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花费的时间太长;
(4)受到外来侵略的威胁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封锁技术引进的路子不能拓宽。

在这种条件下,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机制不合理和不完善, 工业化的推进没有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 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产业结构内在地自发池寻求资源优化组合的机制受到压抑, 产业关联弱化, 导致轻重工业形成自我循环的格局。

为此, 把产业结构改造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制定产业政策, 完善结构演进机制是今后企业合理化高度化的关键。

所谓工业化, 主要指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 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 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可逾越。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我国应该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反哺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分析中国目前的主导产业
图一:
1998-2010年我国的GDP 总额
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1998200220062010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从1998-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富民强。

图二:
三大产业自1998-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50000
100000150000
2000001998200220062010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农业承担了其他产业不愿意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业 。

某些农业政策的实施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所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总额增长缓慢。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图三:
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的人数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998200220062010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劳动者在第一产业中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2004年起增长迅速。

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呈下降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都到城里务工,导致缺少农村劳动力。

第三产业劳动力呈上升趋势,服务业发展迅速,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三个图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应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我国应制定政策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