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民族特色文化项目

合集下载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忙碌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一定积累一些相应的社会经验,为此需要认真地写实践报告了。

一起来学习实践报告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篇1今年寒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

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

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xx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狮舞、抬故事、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

但另一方面,xx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活动成果:1、活动激发和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传承情况,我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

一、实践目的本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种类、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实践内容1、资料收集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了大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包括定义、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等。

2、实地考察走访了当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工作室,如传统戏曲的排练场所、民间手工艺人的工作室等。

3、访谈交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进行了访谈交流,了解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和建议。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1、部分非遗面临失传危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和传承人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比如某些古老的民间舞蹈,由于年轻人对其兴趣不高,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

2、传承方式单一许多非遗传承主要依靠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承范围较窄。

3、资金短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往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相关活动难以开展,传承人的生活保障也存在问题。

4、社会认知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对非遗的宣传有所增加,但仍有很多人对非遗的了解甚少,缺乏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挑战1、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兴趣。

2、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使得许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一些依托农村生活的非遗项目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3、缺乏创新部分非遗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导致其吸引力下降。

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培养人们的保护意识。

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报告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丰厚财富。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参与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这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践经历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背景介绍中华文化以其丰富多元的特点,为世界所称道。

为了宣传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所在的社区开展了一项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实践内容1. 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

在博物馆中,我们仔细观看了珍贵的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等,这些文物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文化遗址中,我们亲身体验了古代建筑和传统艺术形式,如古建筑的木结构和传统书法的创作过程等。

2. 学习传统艺术中华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而闻名。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绘画、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传统艺术的源流和发展,还亲自动手尝试了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创作过程。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艺术素养。

3.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剪纸、陶艺和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

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制作,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美感,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演变。

三、实践成果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拓展,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我们掌握了一些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传承方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一己之力;最后,我们在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制作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

四、总结与展望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通过亲身实践,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民族特色文化项目

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民族特色文化项目

信息院
肖冰玉
C
500 元
54
中南大学赴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软件院
郑李萍
C
500 元
55
中南大学赴自治州保靖县葫芦镇教育现状与资源需求调研团
软件院
杨凯
C
500 元
56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特色产业扶贫现状 与机制创新暑期社会实践团
软件院
熊玉琼
C
500 元
57
中南大学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苗医文化调查团
能源院
钱晨
C
500 元
39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与传播苗族文化在当 地学生教育中的影响与意义
材料院
杨东麟
C
500 元
40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花垣县苗族非物质文化保护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材料院
王康岩
C
500 元
4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关于苗银锻造工艺、 扎染蜡染工 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5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山江苗寨关于当地民间工 艺中红苗银饰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调查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信息院
真昕欣
C
500 元
52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慈利县进行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 区文化风俗传承研究”课题社会调研及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
信息院
杜莹
C
500 元
53
中南大学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生存样态 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数学院
葛山
C
500 元
33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资源 需求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家乡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文化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家乡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大山,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智慧。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家乡文化,我参加了一次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将围绕此次实践经历,就家乡文化的特色、传统艺术以及文化教育进行探讨。

二、家乡文化的特色1.丰富多样的节日文化家乡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体现着民俗风情,也是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重要途径。

2.独特的民间艺术家乡的民间艺术独具特色,如舞蹈、音乐、戏曲等。

其中,著名的皮影戏是我家乡的传统艺术代表,它通过剪影和灯光的配合,生动地表现着我们的历史和传统。

三、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1.艺术家的努力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一些艺术家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

他们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培训等形式,推广传统艺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2.文化机构的支持当地的文化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为传统艺术家提供场所和资源,并举办艺术比赛和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艺术,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家乡文化的教育意义1.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家乡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乡文化。

2.弘扬传统价值观家乡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如孝道、友善、勤劳等。

这些价值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传承家乡文化,我们可以引导自己走向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人生道路。

五、结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家乡文化的教育意义也是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的。

相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乡文化将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家乡文化的瑰宝传递给更多的人。

社会实践报告风俗调研,传承民族文化

社会实践报告风俗调研,传承民族文化

社会实践报告风俗调研,传承民族文化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南约公里处的千佛山上,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实体建筑。

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

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

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

建寺初期原有佛像一千尊,这是济南较稍早的佛教造像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文化,颇有价值。

一、调查目的增进对家乡文物与民俗的认识与探知,加强对文物的安全意识二、调查方式访谈、照相、图书文献三、调查时间四、调查内容通过寺内主持的讲解及各种记载主持资料,了解佛像的发展历史、保护情况和兴国禅寺的民俗风情:1、兴国禅寺的产业发展历史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寺塔年间,时称“千佛寺”。

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整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

清朝嘉庆至咸丰十六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

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前会格局和规模。

“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扰乱。

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

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应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

1983年,兴国禅寺被政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84年10月交给僧人行政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筹办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

1月20日,兴国信众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佛教大型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海信众及中外来宾。

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

作为一近千年的古刹,兴国寺在发展史的考验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舞狮舞龙社会实践报告

舞狮舞龙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舞狮舞龙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近期参与了一次舞狮舞龙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舞狮舞龙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一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我决定参与这次舞狮舞龙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实践目的(1)深入了解舞狮舞龙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技艺特点;(2)掌握舞狮舞龙的基本技巧,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过程1. 实践前期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对舞狮舞龙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还参加了相关培训课程,学习了舞狮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实践过程(1)实地观摩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舞狮舞龙表演,学习了舞狮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同时,我还观看了专家对舞狮舞龙技艺的讲解,对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参与练习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舞狮舞龙的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舞狮舞龙的基本动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3)团队合作舞狮舞龙表演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其他队员共同协作,完成了多次表演。

通过团队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四、实践成果与收获1. 成果(1)掌握了舞狮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参与完成了多次舞狮舞龙表演;(3)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2. 收获(1)深入了解舞狮舞龙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技艺特点;(2)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3)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实践总结与反思1. 总结通过本次舞狮舞龙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技艺不够熟练、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等。

民俗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民俗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由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文化是民间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传统的总称,它是一个民族的、一个地区的和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实地观察,全面了解我国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我们对民俗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下文将会详细介绍我们的实践过程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二、实践活动过程1. 调研地点的选择在选择调研地点时,我们着重考虑了民俗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地区。

最终我们选择了湖南岳阳市的君山区和广西桂林市的阳朔县作为我们的调研地点。

2. 实地走访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深入当地的农村地区和小镇,走访了村民和当地的有关民间文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细致观察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记录了大量的调研材料和图片资料。

3. 深入访谈在调研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访谈。

我们邀请了当地的村长、乡官、宗教领袖、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这些访谈,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建议。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在调研结束后,我们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调研报告。

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对比了两地的民俗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

三、调研结果1. 君山区的民俗文化现状与问题君山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汉服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汉服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汉服文化逐渐复兴,成为一股时尚潮流。

为了深入了解汉服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汉服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汉服文化仍显得陌生和遥远。

为了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汉服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 活动目的(1)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3)探索汉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活动内容(1)汉服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汉服的历史、分类、特点等知识。

(2)汉服服饰体验:参与者亲自试穿汉服,感受传统服饰的魅力。

(3)汉服文化表演:观看汉服舞蹈、礼仪表演,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

(4)汉服文化创作:鼓励参与者进行汉服文化创作,如绘画、摄影等。

2. 活动过程(1)前期准备:联系专家、组织场地、布置场地、制作宣传海报等。

(2)活动开展:汉服知识讲座、汉服服饰体验、汉服文化表演、汉服文化创作。

(3)活动总结:收集参与者反馈,整理活动资料,撰写报告。

四、活动成果与反思1. 活动成果(1)参与者对汉服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为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通过活动,培养了参与者的文化自信,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2. 活动反思(1)活动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2)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

(3)活动组织过程中,部分环节出现时间安排不合理、场地布置不够完善等问题。

五、建议与展望1. 建议(1)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高活动知名度。

畲族暑期社会实践

畲族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畲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畲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我们组织了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畲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二、实践目的1. 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增强民族认同感。

2. 通过实地调研,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3. 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们团队进行了以下工作:(1)查阅畲族相关资料,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制定实践计划,包括实践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等。

(3)联系畲族地区相关部门,争取得到支持与帮助。

(4)招募团队成员,并进行培训。

2. 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我们团队深入畲族地区,开展了以下活动:(1)参观畲族村寨,了解畲族的生产生活状况。

(2)参观畲族文化博物馆,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

(3)参加畲族传统节日活动,如畲族三月三、丰收节等,体验畲族的风俗习惯。

(4)与畲族同胞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

(5)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畲族同胞对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 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我们团队对实践过程进行了以下工作:(1)整理实践资料,包括照片、视频、文字记录等。

(2)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3)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

四、实践成果1. 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2. 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3. 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进了团队成员对畲族同胞的了解和尊重。

五、实践体会1.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和保护。

2. 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积极参与。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季沐歌暑期社会实践

四季沐歌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组织开展了“四季沐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背景1.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源泉。

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传统文化调研(1)参观历史文化名城:组织学生参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阳、南京等,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

(2)采访当地居民:邀请当地居民分享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真实面貌。

2. 传统文化体验(1)传统工艺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传统工艺制作现场,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如剪纸、陶艺、刺绣等。

(2)传统节日庆祝:参与当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 志愿服务活动(1)支教活动: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为当地学生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环境。

(2)环保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四、活动成果1. 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学习传统工艺等环节,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

2.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亲身参与了社会服务,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 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文化传承项目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传承项目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传承项目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深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促进其传承,我们参与了一个文化传承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参与的项目、实践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以社会实践的形式,通过参与者的亲身经历,推广和传承本地传统文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项目组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传统艺术展览、文化讲座和创作比赛等。

三、项目内容1. 传统艺术展览在项目期间,我们组织了一场传统艺术展览,展示了本地独有的传统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还传递了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文化历史。

2. 文化讲座为了提高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讲座。

他们详细介绍了本地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价值,并带领我们一起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3. 创作比赛为了鼓励青年一代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举办了一场创作比赛。

参赛者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发挥,设计出一系列有创意的艺术品和手工制品。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元素,又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

四、实践过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本地传统文化的细节,以便更好地组织活动。

其次,项目的宣传和推广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我们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与当地的传统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行了交流。

同时,我们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宣传渠道,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成果与收获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首先,传统艺术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他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其次,文化讲座引发了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研究,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创作比赛激发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理解,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在参与这个社会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增进了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提升了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彝族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彝族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彝族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彝族文化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彝族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

以下是我们对彝族文化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彝族历史与民族特色1. 历史渊源彝族历史悠久,起源于我国古代氐羌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据史书记载,彝族先民曾在古代氐羌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2. 民族特色(1)语言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称为彝语和彝文。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彝语支,与汉语、藏语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彝文是一种古老文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服饰:彝族服饰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男子多穿长衫、长裤,女子则穿着绣有各种图案的服饰,头戴银饰、珠饰等。

(3)饮食:彝族饮食以酸、辣、香、鲜为主,有烤、煮、炖、蒸等多种烹饪方法。

著名的彝族美食有坨坨肉、酸菜鱼、酸汤鸡等。

(4)节日:彝族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彝族年、火把节、跳乐节等。

其中,火把节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节日,象征着驱邪避灾、祈求丰收。

三、彝族社会实践考察1.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了彝族聚居区,对彝族村寨、民居、服饰、饮食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 访谈记录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与彝族村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彝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文化观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3. 文艺表演我们还观看了彝族的传统文艺表演,如彝族舞蹈、音乐、戏剧等。

这些表演展现了彝族人民的艺术才华和民族精神。

四、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1. 文化传承彝族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家庭、学校、民间团体等途径。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父母将彝族文化传授给子女。

学校教育则通过开设彝族课程、举办彝族文化活动等方式,使彝族文化得到传承。

2. 文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近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报热情也是持续高涨。

这种现象进一步表明我们国家现在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广大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有更深切的认识。

这对于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与科学文化素质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支撑。

这次学校暑期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我想这也是一次好的机会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这份精神财富。

昆曲木卡姆多浪剪纸等艺术精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艺术珍宝耀眼夺目,始终吸引着人民热爱的目光。

国家也注重财力物力的投资,重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多浪文化是维吾尔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叶尔羌河流域,新疆阿瓦提县是“多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多浪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原始土著,兼具维吾尔族文化与蒙古文化的秉性,是草原牧猎与绿洲农耕融合的“活化石”。

歌舞是多浪文化主要载体之一,具体体现在“聚”、“豪”、“劲”、“醉”四个方面。

“聚”,维语中的“多浪”即是“成堆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同时,多浪文化也因聚合而产生;“豪”,多浪人的心胸像戈壁一样宽广,性格豪放,歌声高亢悠长;“劲”,多浪人粗犷拙朴,舞姿恣意纵横,刚劲有力;“醉”,多浪人的穆塞勒斯原汁原味,让品尝的人情醉心也醉。

国家近年来投入很大的力度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确立遗产传承人,建设艺术展厅,使得这种艺术珍品走出闭塞的乡野农家,接受人民大众艺术眼光的检阅,同时也升华了人民的艺术追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让多浪文化确立艺术定位,成功传承,进一步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校期间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走进了荆州古玩城,因为那里离学校确实近,很方便。

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悲凉沧桑肃穆这些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能感受得到了,历史长河荡涤旧迹,沉淀下的断壁残垣装点着现代人怪异另类的审美眼光。

傣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傣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傣族文化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民俗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傣族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学习等方式,全面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西双版纳,我们参观了傣族园、曼听公园、大佛寺等地。

傣族园内有典型的傣族村寨,展示了傣族的生活环境、建筑风格、服饰、节日等。

曼听公园内有美丽的湖泊、热带雨林,游客可以欣赏到傣族特色的舞蹈、音乐、泼水节等。

大佛寺是傣族佛教文化的象征,我们在这里了解了傣族佛教的历史和信仰。

(2)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德宏,我们参观了瑞丽傣族园、芒市傣族园、勐腊傣族园等地。

瑞丽傣族园展示了傣族的传统建筑、服饰、节日等。

芒市傣族园内有美丽的湖泊、热带雨林,游客可以欣赏到傣族特色的舞蹈、音乐、泼水节等。

勐腊傣族园展示了傣族的生活环境、建筑风格、服饰、节日等。

2. 访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傣族学者、导游、村民等,了解了傣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傣族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3. 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傣族文字、语言、音乐、舞蹈等。

我们还学习了傣族传统手工艺,如竹编、银饰制作等。

三、实践成果1. 增强了对傣族文化的了解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傣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傣族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学习等,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增进了与傣族人民的友谊通过与傣族人民的交流,我们增进了与他们的友谊,为民族团结、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四、实践总结1. 傣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傣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

傣族文化包括历史、艺术、民俗、宗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民俗价值。

仫佬族刺绣社会实践报告

仫佬族刺绣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仫佬族刺绣,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民间传统技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深入了解仫佬族刺绣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我们一行人前往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仫佬族刺绣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以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图案,展现了仫佬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冲击,仫佬族刺绣逐渐走向衰落。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我们决定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了解仫佬族刺绣的历史和技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参观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文化馆,了解了仫佬族刺绣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同时,我们还拜访了当地刺绣传承人,学习刺绣技艺。

2. 参观刺绣作坊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刺绣作坊,亲眼目睹了刺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在作坊里,我们了解到刺绣的原材料、工具和制作过程,以及刺绣在仫佬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3. 学习刺绣技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动手学习刺绣技艺。

从简单的针法开始,逐步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刺绣的复杂性和艺术性。

4. 拍摄和记录刺绣作品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仫佬族刺绣,我们拍摄了大量刺绣作品的照片和视频,记录了刺绣的制作过程和传承人的技艺。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对仫佬族刺绣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仫佬族刺绣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对这一民间艺术的认知。

2. 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基本的刺绣技艺,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丰富了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了人生阅历。

五、实践总结1. 仫佬族刺绣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2. 仫佬族刺绣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弘扬这一民间艺术。

3.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提高了对仫佬族刺绣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艺,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我始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好奇和向往。

为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通过实地观看和亲身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技艺的高超。

2. 调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对所参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包括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现状和保护措施等。

通过调研,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3. 学习: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多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分类、保护法律法规等内容。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和整理。

4. 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向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

通过动手实践,我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断代、技艺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依法保护。

同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创作和传承环境。

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纪实投稿范文

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纪实投稿范文

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纪实投稿范文【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活动二、彝族文化的魅力1.彝族传统服饰2.彝族歌舞3.彝族风俗习惯三、实践活动的内容1.实地考察2.体验彝族文化3.采访当地居民四、实践活动的收获1.对彝族文化的深入了解2.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3.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五、结语:活动总结和展望正文【引言】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活动,是一场旨在深入了解彝族文化,体验彝族风情,传承民族文化的活动。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也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传承的深思。

【彝族文化的魅力】彝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魅力。

其中,彝族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鲜艳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彝族的歌舞,无论是欢快的旋律还是深情的歌词,都让人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和生活的喜悦。

此外,彝族的风俗习惯,如火把节、赛歌会等,都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彝族村落,了解彝族的生活环境。

接着,我们体验了彝族文化,如学习彝族歌舞,尝试制作彝族美食等。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当地的彝族居民,听取他们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实践活动的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验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这次活动也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我们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

【结语】中青校园三下乡彝族文化实践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

舞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舞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一、前言舞龙,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我们小组决定开展一次舞龙社会实践。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舞龙技艺、参与舞龙表演等方式,深入了解舞龙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了解舞龙历史与文化价值: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舞龙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2.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舞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实践,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和喜爱舞龙这一传统文化。

3.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参与舞龙实践,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等。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小组前往了我国舞龙发源地之一的广东省,参观了当地的舞龙博物馆,了解了舞龙的历史演变、制作工艺以及表演形式。

2. 学习舞龙技艺: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龙头的操纵、龙身的摆动、步伐的协调等。

3. 参与舞龙表演:在掌握了基本的舞龙技艺后,我们参与了当地的一次舞龙表演,亲身体验了舞龙的魅力。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 实地考察:在舞龙博物馆,我们了解到舞龙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舞龙最初是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

博物馆内陈列的舞龙道具、服装以及历史图片,让我们对舞龙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学习舞龙技艺: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舞龙的基本动作。

起初,我们动作生疏,协调性差,但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舞龙的基本要领。

3. 参与舞龙表演:在表演当天,我们身穿传统的舞龙服装,手持舞龙道具,跟随鼓乐声,走上了舞台。

虽然我们的表演还不够成熟,但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让我们感受到了舞龙的魅力。

五、实践体会与反思1. 舞龙文化的魅力: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舞龙文化的魅力。

民俗文化实训报告

民俗文化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我们学校特组织了一次民俗文化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实践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训主题: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2. 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3. 实训地点:XXX民俗文化村4. 实训对象:全校学生5. 实训内容:(1)参观民俗文化村,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特色;(2)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3)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4)开展民俗文化调研,收集整理民俗文化资料;(5)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成果。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对民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实训计划,明确了实训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实训实施(1)参观民俗文化村我们首先参观了XXX民俗文化村,了解了当地民俗文化特色。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表演,如剪纸、泥塑、皮影戏等。

(2)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我们了解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通过观看展览,我们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紧迫性。

(3)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我们积极参与了民俗文化活动,如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学习民间艺术等。

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开展民俗文化调研为了深入了解民俗文化,我们分组进行了民俗文化调研。

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收集整理了民俗文化资料,了解了当地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5)撰写实训报告实训结束后,我们根据实训内容和收获,撰写了实训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训目的、过程、成果及心得体会等。

四、实训成果1. 深入了解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2. 提高了文化素养,增强了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责任感;3. 培养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4. 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料,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环院
李天伟
C
500 元
48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竹艺研究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团
冶环院
柳天成
C
500 元
49
中南大学赴常德市桃源县关于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 传承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
地信院
王艺儒
C
500 元
50
中南大学礼仪队“武陵山片区苗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调研团
资生院
孟鑫
C
500 元
湘雅医学院
肖文沁
C
500 元
60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及资源需求”暑期社会实践团
国防生模拟 营
陈鑫
C
500 元
6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调研凤凰苗族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王治朝
D
立项不资助
62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省凤凰县“古村寨文化”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任克剑
D
立项不资助
63
交通院
冯丽
C
500 元
42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关于武陵山区古村寨的调查分析 暑期社会实践团
土木院
邹经
C
500 元
43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进行武陵山片区民间工艺及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土木院
高博扬
C
500 元
44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聚居性社区或 村庄生存样态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机电院
周京璋
D
立项不资助
85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关于经典传奇故事实地考察和收集 整理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能源院
高天赐
D
立项不资助
86
中南大学赴娄底市收集与整理经典传奇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
能源院
叶铮
D
立项不资助
87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
能源院
廖振华
D
立项不资助
88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资源需求 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2014 年中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汇总表
项目类别: 民族特色文化
立项 等级
编号
团队名称
学院
队长
资助金额
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山瑶族乡关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情况的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马茜
A
3000 元
2
中南大学商学院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调研 “教育现状与构建教 育资源、需求高效结合平台”暑期社会实践团
物理院
蒋子正
D
立项不资助
82
中南大学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片区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物理院
杜奕
D
立项不资助
83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民族特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团
机电院
金清鑫
D
立项不资助
84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邵阳县新宁县少数名族地区教育现状及资源需求 暑期调研实践团队
马克思
刘静
C
500 元
30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关于 《义务教育法》 实施效果的暑期 社会实践团
公管院
周诗雨
C
500 元
3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白族聚居区民族特色文化调查暑 期社会实践团
公管院
王发云
C
500 元
32
中南大学茶花村支教团赴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葫芦镇<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现状与资源需求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D
立项不资助
76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各民族融合发展模 式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法学院
迟子钧
D
立项不资助
77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 况及保护对策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法学院
邹一舟
D
立项不资助
78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片区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研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信息院
肖冰玉
C
500 元
54
中南大学赴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软件院
郑李萍
C
500 元
55
中南大学赴自治州保靖县葫芦镇教育现状与资源需求调研团
软件院
杨凯
C
500 元
56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特色产业扶贫现状 与机制创新暑期社会实践团
软件院
熊玉琼
C
500 元
57
中南大学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苗医文化调查团
土木院
杨广润
C
500 元
45
中南大学赴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县关于民俗工艺品价值定位 的思考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暑期实践团
冶环院
邱洋
C
500 元
46
中南大学冶环院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少数民族聚 居性社区或村庄基本生活状况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冶环院
闫雅楠
C
500 元
47
中南大学冶环院赴武陵山片区——张家界市桑植县 “民间工艺及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研究”社会实践团队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吉首市花垣县少数民族教育现状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李兰兰
D
立项不资助
64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在新技术影响下安化黑茶制茶工艺 的流变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王鑫瑶
D
立项不资助
65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传奇故事搜集整理” 调研暑期社会 实践团
外语院
魏玉洁
D
立项不资助
66
中南大学圆梦西部公益组织赴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 《多民族地 区教育现状与资源需求调查研究》
信息院
李浩
A
3000 元
9
中南大学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各民族融合和发展的模式 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学院
黄立锐
B
1000 元
10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关于城镇化建设中民族建筑与规划 暑期社会实践团
建艺院
戴雅琦
B
1000 元
1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探究土家族服饰文化传 承创新及品牌开发推广暑期社会实践团
湘雅医学院
易晓晴
C
500 元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服务团赴北京市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 58 县针对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现状和维护情况 的影响调研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 湘雅医学院 王宁 C 500 元
59
中南大学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传承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材料院
章宇阳
B
1000 元
18
“‘声影'白族,助力湖南”——中南大学赴武陵山片区桑植县芙蓉 桥白族乡以新媒体助力白族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地信院
洪凌波
B
1000 元
19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 区文化风俗传承研究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信息院
王特清
B
1000 元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梦梦微博团队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 会同 20 县城区关于武陵山片区 (怀化地区) 经典传奇故事的实地考察与收集 整理的暑期实践团 湘雅医学院 夏翠花 B 1000 元
公管院
王代兴
B
1000 元
15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关于 《民族自治法》 实施情 况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公管院
肖珍英
B
1000 元
16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蒿吉坪瑶族乡行动 “民族聚居性社区生存样 态体验调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
化工院
粟宇聪
B
1000 元
17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武陵山片区经典传奇故事的实地考 察与收集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数学院
葛山
C
500 元
33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教育现状与资源 需求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物理院
贾治安
C
500 元
34
中南大学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进行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与传承调查与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化工院
袁航
C
500 元
35
中南大学赴张家界调查 “古楹联” 文化保存现状与发展预测暑期社会 实践团
法学院
刘彧
D
立项不资助
79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 产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马克思
辛汶璐
D
立项不资助
80
中南大学赴武陵山片区调查研究城镇化的现状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暑期社会实践团
公管院
李乐天
D
立项不资助
81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 资源需求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商学院
沈宇涵
A
3000 元
3
中南大学马列学习研究会赴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化生态 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马克思
马亮亮
A
3000 元
4
中南大学赴益阳市安化县古村落文化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
公管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