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花鼓灯国家级传承人陈敬芝先生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调查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调查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节奏,虽然传统戏曲还守在扎根的土壤里顽强存活着,但由于受流行文化的冲击,因为年轻演员的流失,正面临传承发展后继无人的尴尬危机。
标签:花鼓灯;传统戏曲;传承发展(一)调查背景:2019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组织开展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大背景下,2019年7月11日,滁州学院音乐学院赴蚌埠市非遗花鼓灯调研小分队在国家一级作曲、滁州学院特聘教授晨见老师的带领下,在蚌埠市正式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了解花鼓灯的历史、考察花鼓灯的现状、以及展望花鼓灯未来的传承。
通过采用参观、采访和参加与花鼓灯相关的活动的形式去更好的,更丰富的去完成本次暑期实践活动。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活动目的:1.走进非遗,考察花鼓灯的现状,了解花鼓灯的发展轨迹,并对花鼓灯多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以此让我们更直观的认识到花鼓灯的由来与发展;2.由于当代青年对花鼓灯这一非遗物质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因此此次调研本着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让当代青年对非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3.调查花鼓灯发展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比如传承区域较少,有地域局限性等;活动意义:1.立根于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
2.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花鼓灯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
3.丰富和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使非遗与我们走的更近。
4.有利于提高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能力,提高花鼓灯的社会知名度。
二、调研采访对象(一)蚌埠市文化馆非遗办公室相关人员(二)国家级非遗花鼓灯传承(三)蚌埠市博物馆相关人员三、调研方法(一)采访:1.采访花鼓灯传承人---了解花鼓灯的历史及现状2.采访非遗办公室负责人---了解国家非遗花鼓灯传承人情况(二)参观:参观蚌埠市博物馆---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到花鼓灯的历史由来及发展(三)学习:学习花鼓灯的动作---亲身体验花鼓灯的艺术风格和肢体语言,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花鼓灯的美妙之处。
凤台“陈派”花鼓灯进地方高校探究
① 王建设 :地方 高校 开设 当地 非物质文化 遗产课程研 究》载《 乡学院学 ̄ 20 年 第 4 , 19页。 《 , 新 09 期 第 6
② 资华筠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载谢 克林 主编《 《 , 中国花鼓 灯学术论文集》 合肥 : , 安徽人 民 出版社 ,0 7 2 0 年版 , 1 第 l页。
“ 院 派 ” 学 。
要舞台 , 是 考 核 和检 验 教育 教 学效 果 的 重要 手 也 段。地方高等院 校音 乐专 业开设 当地非 物质 文化
遗产课程 , 以能力 培养 为 导 向, 强 当地 民间音 应 加
( ) 请 进 来” 二 “
定期邀请 花鼓灯传承人等 来 自一线 的专家 , 举 办专题讲 座 , 计划 地 对任 课教 师 进行 培训 ; 有 任课
教师要 定期举行艺术实践 活动和教 学研 讨 , 断改 不
才培养方案 中。重 新调整学科 知识结 构 , 当地非 将
物质文化遗产 中的民间音乐 、 民间舞蹈课 程列 入教
课程 的教学用书 、 录像 、 录音教材和课件 等。
( ) 现 流 派 特 色 一 再
三、 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是 地方 高等 院校 艺术 专业 教学 工作
的重要环节之一 , 培养 和锻炼学 生专业 能力 的重 是
在一些传 统的花鼓灯教材 中多数对 音乐 、 舞蹈
风格 的介绍趋 于 同化 , 派特 征不 清 晰 , 流 即所 谓 的
更能凸显这一 文化 功能 , 以发挥 其人才 和科研 优 可
乏懂 专业和理 论 的人 才 。学 校 教育 是传 承 和弘 扬
势 , 当地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进入 地方 高 校 , 让 走进 课
堂 , 教学和传承融 为一 体 。这样 不仅解 决 了地方 使 高校专业 办学 特色 问题 , 也从一定 意义 上解决 了凤 台“ 陈派” 花鼓 灯传承人后继 乏人 的状况 , 具有 无可 比拟 的优 势 。 目前淮南师 范学 院音 乐 系 已经 把全 面提 高 学 生民间艺术基本素 质 , 培养地 方音乐 实用人 才 的办
分析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的异同
分析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的异同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明清两代之后,花鼓灯从形式到内容已经形成了完善独立的艺术样式。
尤其是在淮河中游的安徽蚌埠、颍上、怀远、凤台以及凤阳等地区,每逢丰收、春节及正月十五元宵节等,人们都会跳花鼓灯表达丰收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鼓灯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能够让花鼓灯这种“艺术瑰宝”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介绍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一)由来及其发展安徽花鼓灯的主要分布区域在安徽省的蚌埠、怀远、凤台、颍上、凤阳、定远等市县。
通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最终确定了怀远、凤台、颍上三大流派为主流派别。
为了传承花鼓灯文化,90年代,安徽省政府在文化专家的建议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安徽花鼓灯展览演出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
本次演出大会各市区,县花鼓灯艺人均有参加,尤其是民间公认的花鼓灯三大流派艺人也全部参加了表演。
(二)三大流派各大特征从表演上来看,怀远县花鼓灯舞蹈动作流畅舒展,鼓架子动作繁杂,技巧运用较多,兰花动作轻盈有力,花样繁多,给人愉悦之感。
凤台县花鼓灯兰花舞蹈动作细腻婉约,尤其擅长舞扇花,人物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繁,情感充沛。
颍上县的花鼓灯舞蹈动作更为质朴接地气,节奏感较强,动作之间的衔接更为严谨和大气。
二、三大流派的相同之处花鼓灯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民间劳作中创作出来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其纵然有不同的派别区分,但在本质上又有着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在于其文化内涵中的乡土气息、熟悉的民歌小调以及花鼓灯舞蹈中多变的故事内容和引发人们共情的情感表达。
(一)都有浓郁的乡士气息三大流派怀远、凤台、颍上所在地区位于淮河中游地区,历史上,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之后南北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创造出了以“勤劳,勇敢,智慧”为代表的淮河文明。
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分布于淮河两岸,南方人民的细腻温柔,北方人民的豪爽热烈也在这块土地上融合发展,农耕文明的发展,南北人民性格的差异成为了花鼓灯艺术的独特内核。
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的成因初探
凤 台“ 陈派 ” 花鼓灯艺 术的成 因初探
李 畅
( 南师 范 学院音 乐 系, 淮 安徽 淮 南 2 2 0 ) 3 0 1
[ 摘 要] 台“ 凤 陈派 ’ ’ 花鼓 灯 艺术 以其独 特 的风格 特 点在花 鼓灯 的 众 多流派 中独 树 一帜 , 近年 来 , 引 起人 们 的 广泛 关 注和研 究 . 个人 、 态环境 、 会功 能 等方 面探 讨 “ 派 ” 从 生 社 陈 花鼓 灯 艺术在 历 史上 产生 和 蓬 勃发展 的深层 原 因 . 对其 在新 时期 的传 承和 发展 提供 借 鉴 。
【 关键 词】 陈派 ” “ 花鼓 灯 ; 因; 成 民俗 ; f 性 娱t . [ 中图分 类号】 7 22 2 J 2 .1 [ 献标 识码] 文 A
【 文章编 号】 0 9 9 3 (0 2 0 - 0 1 0 1 0 — 5 0 2 1 )2 0 8 — 3
“ 风格 的形 成有 其 “ 人 的 ” “ 会 的 、 个 和 社 时代 候 学 的 。 先天 嗓音 条件好 。 色清脆 甜润 ; 了唱 他 音 为 的、 民族 的 ” 即“ 性 的” “ 性 的 ” 方 面 的根 好 灯歌 , 每天迎 风 喊嗓 。 亦 个 和 共 两 他 呛得 眼泪直 流 。从 1 4岁 源 ” 个性 和共性 是 不 可分 割 的 。 性 寓 于 个性 之 开 始组 班 演 出 。 共 在演 出 中 . 如饥 似 渴 地 汲取 凤 台 他 中. 同时 也是 影响 个性 形成 的原 因 。“ 陈派 ” 鼓灯 前 辈 艺人 的 艺术 营 养 . 艺不 断 提 高 , 到 了 出神 花 技 达 艺术 独 特 风格 的形成 也 无 例外 是 由个 人 和社 会 共 人化 的境 界 同作 用 的结果 陈敬 芝 热爱生 活 , 富于创 造性 。 善于 发现美 。 他 博 采 众 长 。 新 发 展 创 能 敏捷 的捕 捉生 活 、 劳动 、 自然界 中的元素 , 将其 升 “ 派” 陈 花鼓 灯 的 艺术 特 色 是 由 陈敬 芝 先生 在 华 为舞蹈 动作 。 割麦 、 在 采棉 、 秧 、 布 、 插 织 打场等 日 他 采棉 十字 步 ” “ 、 割麦 花 ” 长 期学 习 、 泛 吸取 老 一 辈艺 术 家 成果 的基 础 上 , 常 劳 动 中 , 模 仿创 造 了 “ 广 扬 长避 短 .在创 新 中不 断 树 立 起 自己独 特 的美 学 等 动作 , 编创 了《 棉 花》 《 拾 、收棉 舞》 剧 目。 到大 等 看 观 和艺术 风格 自然 中小 燕 子飞上 飞 下 . 轻盈 灵 巧地用 翅膀 尖掠 过 他 “ 疾 然 花 鼓灯 没 有严 格 的师 承关 系 .一 些喜 好 花 鼓 水 面 。 就 张开 双臂 , 大 撤 步 ” 走 。 后 双 膝 跳 灯 的小 孩 子在 放 牛 、割 草 等 劳 动 闲暇 时 聚 在一 起 起 , 仿创 造 了“ 子试 水 ” 将 双臂 后 撤 颤步 飞 旋 模 燕 ; 相互 切磋 . 长补 短 老 一辈 的艺 人发 现 可培养 的 创造 了“ 取 燕子驶 风 ” 看 到亭亭 玉立 的荷 花在 风 中飘 : 创造 了 “ 吹荷 花 ” “ 风 、荷花 盘扇 ” 动作 。 等 这些 优 苗子 。 主动 给予 帮 助 , 他们 从 看 自己的表 演 中 动 . 便 让 观摩 体会 美 的动 作无 不 体 现 出陈 敬芝 对 生 活 、 自然 、 命 的 生 陈 敬 芝是 个 有 心人 . 人 一 个 优美 的动 作 、 别 一 热 爱 。 首好 听的 花鼓 灯 歌他 都 牢 记 在 心 .细 心揣 摩 苦 练 在长 期 的演 出 中 . 他根据 灯场 锣鼓 那热 烈欢 腾 以及 后来 加进 管弦 的 民间器乐 曲牌 《 场》 游 技艺 。当时 . 台县花 湖家 岗 的胡 贵 明 、 彦胜 、 凤 胡 花 的 节奏 , 创造 了“ 跳步转 身 ” “ 抖步 ” “ 颠步 ” “ 颤 、颤 、颤 、云 金 祥 、 庆 洪 等 人 的 “ 花 ” 即 “ 花 ” 表 演 对 陈 等 . 花 腊 ( 兰 ) 敬芝 的影 响很 大 .陈敬 芝 逐渐 学 习模 仿他 们 的基 步 ” 等步伐 和“ 翻扇 ” “ 贴 、 内外 八字 ” 多种扇 花 , 等 随 本 步法 、 花 和身 段 , 扇 如典 型 动作 拐 弯 转 身 时用 手 着音 乐节 奏他 身上 的 每块肌 肉都 能颤 动 。 的舞 蹈 他 巾捂嘴 .表现 少 女 害羞 的神 态 就是 受 花 湖 家 岗老 技 艺 日益 高超 . 成 了身段 的“ 形 三调 弯 ” 步法 姿 态 . 艺人 的影 响 : 了周 开 国 的上 右脚 转 身 , 将 其 发 上 的 “ 、 、 ” 扇 、 看 他 颤 颠 抖 , 巾花 的 “ 、 、 ” 独 特 的 飘 柔 脆 等 舞蹈 风格 展成 上左 右脚 都能 转身 等 早期 一些 名艺 人 虽 已形 成 自己的表演 风格 . 但 陈 敬 芝很 好学 . 不仅 学 “ 花 ” 也 学 “ 架 子 ” 腊 . 鼓 大 多不能 总结 经验 使之 更为 发展 与提 高 。 陈敬芝博 ( 角 )还 向老艺 人 陈孝 海 、 雁 明等 学 唱 灯歌 与 男 , 刘 不 继 后 场小 戏 , 花鼓 歌 《 荷 花》 《 像 绣 、绣兜 兜 》 是那 时 采 众长 , 仅 善 于总 结 前人 的经 验 . 承凤 台老 一 就
【四句推子】演过程
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兼论其中国戏曲史意义周朝生陈敬芝(淮南师范学院推剧研究所,安徽淮南232000)【摘要】作为国家稀有剧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剧的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众说纷纭。
本文在其第一代花鼓灯、推剧老艺人的见证和参与下,以具体资料的陈述和分析,纵向入手,横向比较,从六个方面——①花鼓灯后面小调的铺垫,②【白玉山清音】的引入,③过门音乐、地域方言、伴奏乐器的增添,④【一条线调】的形成,⑤周边民歌和曲艺营养的吸收、融汇,⑥【四句推子】唱腔的成熟与定型化,论述它的演变过程,并阐明其中国戏曲史意义。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演变过程推剧,国家稀有剧种,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发源于淮河流域中部,流传于以淮南市为中心的阜阳、蚌埠、六安等十几个市、县的淮河两岸。
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
系由淮河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滋生、萌芽。
后吸收民歌曲艺等多种艺术营养,融汇发展、逐渐演变而成。
推剧的音乐灵魂,即它的基本唱腔是【四句推子】。
【四句推子】如何演变而成?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值得庆幸的是,参与当年【白玉山清音】引进并传唱的第一代民间老艺人尚健在,即本人作者之一—花鼓灯艺术传承人陈敬芝。
如此,它的演变过程就可以论述清楚。
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论述【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①花鼓灯后场小调的铺垫;②【白玉山清音】的引入;③过门音乐、地域方言、伴奏乐器的增添;④【一条线调】的形成;⑤周边民歌、曲艺营养的吸收;⑥【四句推子】的成熟与定型化。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一、花鼓灯后场小调的铺垫(上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花鼓灯后场小戏,是淮河民间歌舞花鼓灯表演末尾的加添节目。
据民间老艺人回忆,始自1910年前后。
这里可视为推剧的起始、萌芽阶段。
保存下来的六部作品《拾棉花》《游春》、《四老爷观花》、《小货郎》、《王小楼卖线》、《小秃闹房》等都有比较完整的乐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一)传统音乐1、刘赤诚(古琴艺术)刘赤诚,男,1938年12月生,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第三代代表传人。
出身于艺术世家,五岁即承庭训,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习琴,8岁已登台演奏。
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尽得艺术精髓。
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
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演奏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
几十年来,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二)传统舞蹈1、冯国佩(蚌埠花鼓灯)冯国佩,男,1914年8月15日生,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的,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20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小金莲”。
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
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
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
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
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
推剧形成概述
《推剧形成概述》2010-08-17 16:03:00 来源:中国推剧浏览:1283次周朝生陈敬芝(淮南师范学院推剧研究所,安徽淮南 232001)[内容提要]推剧,作为淮河流域地方戏曲、国家稀有剧种,其形成情况一直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说明。
本文以确凿可靠的原始资料,从曲调源流、剧目内容、音乐声腔诸方面,对剧种的形成脉络进行了描述。
曲调源流,着重阐述了从[清音]的传入和流行、四个过门的增加和完善、旋律的装饰和美化,直到“一条线调”的形成和“四句推子”的最终定型的整个过程。
剧目内容,阐述了从花鼓灯后场小戏《小货郎》、《黑眼疯》等,到传统小戏《游春》、《送香茶》,直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莫愁女》等大型剧目的形成过程,并着重介绍了剧目三个来源和陈敬芝、宋廷香、朱冠江、李兆业、杨敏、韩琳、王德惠等各时期重要演员。
音乐声腔,则着重阐述了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声腔优化概况、板式戏曲唱腔结构和常用曲牌的形成,尤其充分肯定了张羽、王亚等一批音乐工作者对剧种音乐系统形成的贡献。
[关键词]推剧形成脉络推剧,原名“四句推子”。
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我国稀有剧种。
它发源于淮河流域,形成于淮南市凤台县,由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逐渐滋生、演变出来,吸收民歌、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营养,融汇发展而成。
民国初年,淮河流域已经流行一种百姓喜爱的歌舞艺术——花鼓灯。
它的出现,既是流域内的人们年节农闲娱乐需要,也是水旱灾害关头,人们震瘟气、送瘟神、拜神求雨的需要,还与民间婚后夫妻求子还愿的习俗密切相关。
1931年,淮河流域遭受涝灾,1935年继之以蝗灾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凤台县域,贫病交加,民不聊生。
为了谋生,正值青春年少的凤台花鼓灯艺人陈敬芝、宋廷香等组织灯班,渡过淮河,前往江淮之间霍邱、六安、岳西一带,走乡串户,含辛茹苦,表演灯艺,吟唱“花鼓歌”。
在霍邱县境,和当地民间艺人演出合作中,他们结识了戴张集民间艺人白玉山(艺名白穗子),更接触到当地一种新鲜、动听的民间小调——“清音”,及《孟姜女》小调、《十月空》小调等。
【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
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兼论其中国戏曲史意义周朝生陈敬芝(淮南师范学院推剧研究所,安徽淮南)【摘要】作为国家稀有剧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剧的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众说纷纭。
本文在其第一代花鼓灯、推剧老艺人的见证和参与下,以具体资料的陈述和分析,纵向入手,横向比较,从六个方面——①花鼓灯后面小调的铺垫,②【白玉山清音】的引入,③过门音乐、地域方言、伴奏乐器的增添,④【一条线调】的形成,⑤周边民歌和曲艺营养的吸收、融汇,⑥【四句推子】唱腔的成熟与定型化,论述它的演变过程,并阐明其中国戏曲史意义。
【关键词】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演变过程推剧,国家稀有剧种,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发源于淮河流域中部,流传于以淮南市为中心的阜阳、蚌埠、六安等十几个市、县的淮河两岸。
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
系由淮河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滋生、萌芽。
后吸收民歌曲艺等多种艺术营养,融汇发展、逐渐演变而成。
推剧的音乐灵魂,即它的基本唱腔是【四句推子】。
【四句推子】如何演变而成?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值得庆幸的是,参与当年【白玉山清音】引进并传唱的第一代民间老艺人尚健在,即本人作者之一—花鼓灯艺术传承人陈敬芝。
如此,它的演变过程就可以论述清楚。
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论述【四句推子】的演变过程:①花鼓灯后场小调的铺垫;②【白玉山清音】的引入;③过门音乐、地域方言、伴奏乐器的增添;④【一条线调】的形成;⑤周边民歌、曲艺营养的吸收;⑥【四句推子】的成熟与定型化。
一、花鼓灯后场小调的铺垫(上世纪年代至年代)花鼓灯后场小戏,是淮河民间歌舞花鼓灯表演末尾的加添节目。
据民间老艺人回忆,始自年前后。
这里可视为推剧的起始、萌芽阶段。
保存下来的六部作品《拾棉花》《游春》、《四老爷观花》、《小货郎》、《王小楼卖线》、《小秃闹房》等都有比较完整的乐调。
推剧雏形与后场小调有直接、紧密的关系,正如艺术理论所阐说:“原始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已经觉醒,他们意识到要以艺术为工具去征服世界,于是人们创造了培养了、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逐渐掌握了节奏、韵律、对称、均衡、重复、变化等形式规律。
淮南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淮南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序号姓名性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编号1 陈敬芝男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2 邓虹女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3 张士根男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4 王考千男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5 梁侠女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6 王华丽女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7 李琴女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8 岳颖女凤台花鼓灯凤台县民间舞蹈9 孙永超男火老虎凤台县民间舞蹈10 詹圣乐男火老虎凤台县民间舞蹈11 孙元多男火老虎凤台县民间舞蹈12 孙志剑男火老虎凤台县民间舞蹈13 陈传安男藤牌对马田家庵区民间舞蹈14 连佩玖男采莲灯田家庵区民间舞蹈15 许克顶男采莲灯潘集区民间舞蹈16 许瑞喜男采莲灯潘集区民间舞蹈17 王献兵男马戏灯毛集实验区民间舞蹈18 王献礼男马戏灯毛集实验区民间舞蹈19 王献江男马戏灯毛集实验区民间舞蹈20 谢治康男谢郢锣鼓凤台县民间音乐21 岳文兰女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2 王德惠男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3 杨敏女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4 韩士喜男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5 张莉女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6 宋忠洋男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7 童景鸳女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8 王克影女推剧凤台县传统戏剧29 葛永志男永京拳田家庵区传统体育30 李俊男紫金砚制作技艺八公山区传统技艺31 袁维胜男紫金砚制作技艺八公山区传统技艺32 路福传男紫金砚制作技艺八公山区传统技艺33 魏斌男紫金砚制作技艺八公山区传统技艺34 沈德亮男寿州窑八公山区传统技艺35 鲍峰男寿州窑大通区传统技艺36 崔怀伦男寿州窑大通区传统技艺37 朱兆龙男寿州窑传统技艺38 杨舜天男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八公山区传统技艺。
刍议陈派花鼓灯的动作构成
刍议陈派花鼓灯的动作构成孙晓玲 戎龚停(休宁县文化馆 黄山 245400)摘 要:在我国,花鼓灯流派众多。
陈派花鼓灯别具一格的动作特点和独一无二的舞台魅力,使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陈派花鼓灯创始人陈敬芝先生花鼓灯舞蹈艺术的特性语言 “三调弯”,身段步态上的“颤、颠、抖”,扇、巾的“飘、柔、脆”,灯歌演唱的“清、亮、纯”,舞韵上的“湾、甜、媚”等,成就了陈派花鼓灯独特的风格标识。
与此同时,陈派花鼓灯艺术主体的群落化布局也形成花鼓灯艺术本体的多样性生态景观。
文献标识码:A关键词:陈派花鼓灯 动作风格 继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709.9文章编号:1672—4577(2017)03-0050-06花鼓灯是汉族的代表性舞蹈,是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主要由舞蹈、灯歌、戏剧、锣鼓演奏组成。
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为“腊花”,现今称之为“兰花”。
在淮河流域民众长期的“玩灯”文化生活中,花鼓灯舞蹈体系承载了淮河流域民众群体人文历史与风俗民情,成为了照耀耀眼各个历史时期民俗民风的一面镜子。
凤台是花鼓灯起源、流传到繁盛一脉相承的核心地区,被认定为是花鼓灯传承地。
该地区成就了陈派花鼓灯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陈派花鼓灯的艺术魅力也为当地花鼓灯艺术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
一、陈派花鼓灯的动作形成(一)花鼓灯及其主要流派安徽花鼓灯是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播布于淮河流域兼容南北的民间歌舞形式,以怀远、凤台、颍上、凤阳、蚌埠等地最为典型。
花鼓灯歌舞艺术主体是以基层贫苦农民为主,因其长期的传承历史,广阔的传播空间,艺术主体群落结构生态环境良好等因素,再加上各个地区长期的“口传身授”,形成了众多独具个性的表演流派,如冯派、陈派和郑派等。
相比于冯派的“大家闺秀”和郑派的“端庄文静”,陈派花鼓灯艺术更接地气,更具浓郁的泥土气息。
陈派代表人物陈敬芝,艺名“一条收稿日期:2017-09-09作者简介:孙晓玲(1984-),女,安徽省凤台人,休宁县文化馆三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民间舞。
“陈派”花鼓灯艺术研究
“陈派”花鼓灯艺术研究作者:李林森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74期摘要:花鼓灯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舞蹈中的典型代表。
建国后,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被周恩来总理亲切赞誉,称其为“东方芭蕾”。
关键词:凤台陈派花鼓灯花鼓灯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舞蹈中的典型代表。
建国后,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被周恩来总理亲切赞誉,称其为“东方芭蕾”。
改革开放后,花鼓灯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各国,将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东方芭蕾”传递到欧美、亚洲等国,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阵“中国热”,引起轰动。
花鼓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淮河流域。
如,安徽蚌埠怀远、阜阳颍上、淮南凤台等。
从“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里,不难看出,花鼓灯之所以在淮河流域传播,是因为淮河河道宽阔、水系丰富、且淮河两岸地处平原、民风淳朴,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以很好的促进各地民间艺术与当地民间艺术的广泛交流,丰富了花鼓灯艺术的内涵,使其既有中原艺术特有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艺术特有的纤柔灵秀。
花鼓灯在淮河流域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以冯国佩先生为代表的怀远流派和以陈敬芝先生为代表的凤台流派,笔者在这里主要研究的就是以陈敬芝老先生为代表的“陈派”花鼓灯。
一. “陈派”花鼓灯的地理坏境及起源1.地理环境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河中游,古战场八公山的北面,良好的地理坏境促进了当地花鼓灯艺术的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安徽有很多民间音乐,如,黄梅戏、庐剧、四句推子等,由于地理坏境的优势,众多的民间音乐同时也滋润着花鼓灯这个民间艺术的蓬勃发展,凤台县也因此荣获文化部颁发的“花鼓灯之乡”称号。
而,由于淮河水系丰富、常年通航,使得南北方文化充分融合,这就更加丰富了安徽凤台“陈派”花鼓灯的内涵。
因此可见,地理环境对“陈派”花鼓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起源关于花鼓灯的起源,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定论,至于民间传说众说不一。
花鼓灯艺术建构进程中的凝视、互化与传承
收稿日期:2023-09-16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花鼓礼俗考”(项目编号:19YJA760050)。
作者简介:戎龚停,博士,阜阳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
花鼓灯艺术建构进程中的凝视、互化与传承戎龚停/阜阳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摘 要:花鼓灯之所以能够从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综合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其主体群落中的各个群体发挥着具有特定倾向性的能动作用。
该艺术不仅仅有淮河流域玩灯人群体(局内人)历时的沉淀积累,也有“他者的凝视”(局外人)和各流派间的交流凝练,更有花鼓灯艺术主体群落间的错综互授,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花鼓灯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当下花鼓灯艺术呈现出积极发展和被动消退两大动向,需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和人为干预,护其源导其流,使之与时代接洽,以进一步优化花鼓艺术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花鼓灯;凝视;凝练;互授;文化互化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4)02-0119-06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4.02.014 花鼓灯是播衍于淮河流域,具有汉民族艺术风格,集舞蹈、灯歌、后场小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其中以蚌埠怀远、淮南凤台、阜阳颍上等地较为活跃。
花鼓灯艺术萌芽于淮河流域人民节庆、庙会、婚嫁及娱乐的传统生活语境中,继而发展为淮河流域较为显性化的民间艺术活动。
淮水汤汤,钟鼓锵锵,灯窝子里的玩灯人皆能耍玩,长期的“口传身授”使民间花鼓灯发展出众多支系流派,如冯派、陈派和郑派等,其中的倾、拧、颤、颠、抖等舞蹈动作特征集中体现了淮河儿女的情态美和意态美,蕴含着淮河文化的内在根脉。
一、“他者的凝视”和语言的凝练花鼓灯艺术在动态化的构建进程中,受到了主体群落(从他者到局内人多层次的主体群落)间的相互影响,并在汲取民间艺术的多元养分中,逐渐形成了历时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大河灯魂(节选)
11孙禹 男,著名旅欧美男中音歌剧歌唱家、编剧、小说散文作家、歌剧导演。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特邀评论员。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师承中国声乐教育大师、翻译家李维渤先生,曾获台湾第二届《联合文学》世界华人华文“新人”小说征奖,中篇小说《残阳如血》首奖。
长篇小说《悲剧英雄》荣获中国作协与煤矿作协联合举办的“乌金”长篇小说奖。
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大河灯魂(节选)孙 禹灯 线——“千里淮河一条线”陈敬芝有关“灯线”陈敬芝厚重和高超的艺术成就,盖世无双的花鼓灯“兰花”的绝技,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整个淮河流域乃至全安徽省,甚至是全中国的舞蹈行家无不众口一词,俯仰无愧。
而一直在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和谚语,更使人觉得即直白憨实又妙不可言,即超轶绝尘,又朗朗上口:“一条线一走,栽倒九十九。
回头一看,又起来一大遍。
听了‘小蜜蜂’无被管过冬。
看了‘一条线’三天不吃饭!’”可见,有时,那些土的掉渣的民间的口头文学,竟比那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们更接地气。
陈孝功,号敬芝。
民国8年(1919年9月)生于凤台县王集乡陈巷村。
父亲陈志怀,母亲曹氏,祖籍河南省虞城县,是随家人逃荒到陈巷村落户的。
陈敬芝兄弟姊妹八人(有两个弟弟早殇),弟兄中他排行老二。
陈敬芝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玩灯。
三四十年代中,他是凤台花鼓灯承上启下的灯圣。
解放后,他的花鼓灯“兰花”表演艺术已炉火纯青,被安徽著名剧作家那沙称为:花鼓灯表演艺术的大师。
民间称其为“天下第一兰花”。
1988年,从未进过任何学校,全靠自学文化的陈敬芝,被评定为:副研究馆员,即国家副高级技术职称,为他一生不懈追求花鼓灯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学术鉴定。
民国21年(即1932年)大旱之后,凤台县的瘟疫流行,病尸如山,饿殍遍野,死人不计其数。
当时,有一种传说,花鼓灯可以压瘟气。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安徽花鼓灯舞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项独特的表演艺术中,花鼓、灯火和舞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这项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舞队”是花鼓灯舞蹈的前身,通过世代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宋代“舞队”的遗承入手,探讨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优美继承与发展。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期,各种艺术形式都得以迅速发展。
在当时的社会中,“舞队”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艺术表演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元素,通常是作为庆祝活动或宗教祭典的一部分出现。
在宋代的文献中,对“舞队”的描述非常详细,它们通常是由一些专门受训的演员组成,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鲜艳的花鼓,一边击打花鼓,一边起舞翩翩。
而在夜晚,他们还会点燃灯火,舞动在灯火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场景。
在宋代的时候,“舞队”是以其活泼欢快的舞蹈、悦耳动听的音乐和灿烂多彩的服饰吸引观众,成为当时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在地方上得到传承和发展,演变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安徽花鼓灯舞蹈。
二、花鼓灯舞蹈的演艺特点如今的安徽花鼓灯舞蹈继承了宋代“舞队”的优美风格,融合了地方文化和民间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花鼓灯舞蹈的表演中,鼓声激扬、舞姿翩翩和灯火璀璨,构成了一幅幅热烈欢快的画面。
首先是花鼓的演奏。
花鼓是花鼓灯舞蹈的灵魂,演奏者们通过手法的变化和鼓面的敲击,创造出了各种清脆悠扬的音乐,这种音乐既有民族风情,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欢快的田野。
其次是舞者的表演。
舞者们穿着色彩艳丽的戏服,手持花鼓,起舞翩翩。
他们的舞姿轻盈优美,舞步灵活多变,身姿矫健,配合着花鼓音乐的节奏,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是灯火的璀璨。
在夜幕降临之际,舞台上点亮了闪烁的灯火,在黑夜中熠熠生辉,让整个表演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氛,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一个花鼓灯
P r e f a c e卷首语好一个花鼓灯□唐跃前些时候,笔者陪同文化部科技司验收组前往蚌埠验收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工程”。
路上,验收组的同志问到花鼓灯的许多情况,我一边勉力应答,一边在心里梳理着关于花鼓灯的林林总总的印象。
早先有个概念性的认识,那就是“东方芭蕾”。
花鼓灯是民间舞蹈,芭蕾是西方主流古典舞蹈,两者之间缺乏可比性。
到省艺术研究所任职后,我开始经常看到舞台上的花鼓灯表演。
起初觉得很新鲜、很兴奋,为作品中爆发出的激情四射的动感而心潮澎湃。
然而看多了,不免感到单调和重复。
再往后,我有机会接触到老一辈花鼓灯艺术家的表演。
先是在一次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中大开眼界,认识了传说中的“一条线”陈敬芝,领教了他形体身段上的“三道弯”和步法姿态上的颤、颠、抖,以及手上如彩蝶飞舞的扇花。
又一次去蚌埠冯嘴子村,在村里的广场上看到“小金莲”冯国佩的塑像,表现他正在做着倾斜度相当大的优美造型“斜塔”,随后听到介绍说,冯先生走起步法来“溜的起,撒的开,收的拢”,耍起扇子来“扇子尖上会说话”,每每演出虽有程式,但是更有变化,锣鼓一响,韵律自来。
这是现在一些新排练的花鼓灯节目难以企及的。
就这么想着想着,我们很快到了蚌埠,没有先住酒店,没有先听汇报,而是直奔冯嘴子村。
在出神入化的“斜塔”造型塑像下面,同行的蚌埠同志告诉验收组,这是冯先生的家乡,往上数多少代,往下数又有几代,花鼓灯的家族式传承蔚然成风,绵延不绝。
果然,我们很快看到了村里灯班子的表演,从年近古稀的老者到十多岁的娃娃,玩起灯来都有一股子忘我的劲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第二天是在验收组合议。
我与其他同志在另一个会议室等候验收意见的时候,花鼓灯艺术的杰出传人娄楼老师说起她眼下正在从事的一项工作,要把冯国佩、陈敬芝、郑九如三大“兰花”流派的表演特点做成音像光盘,既是抢救,又是传承。
娄老师说到兴头上,情不自禁地示范起来:冯先生个头不高,表演时不需要含胸,所以舞起来俊俏中有几分挺拔,妩媚中有几分洒脱,更像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大家闺秀;陈先生体态轻盈,身段优美,舞姿灵动,特别善于运用肩膀、腰肢等部位的小动作表现女性的娇媚,更像活泼、飘逸的小家碧玉;郑先生很全面,不仅擅长舞蹈,而且能敲打一手好锣鼓,编唱一口好灯歌,所以表演起来底气很足,有一股“舍我其谁”的气概,我就是我,动作流畅,特别大方,不大追求像谁不像谁。
最新-凤台花鼓灯艺术成因思考 精品
凤台花鼓灯艺术成因思考风格的形成有其个人的和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亦即个性的和共性的两方面的根源。
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同时也是影响个性形成的原因。
陈派花鼓灯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也无例外是由个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博采众长,创新发展陈派花鼓灯的艺术特色是由陈敬芝先生在长期学习、广泛吸取老一辈艺术家成果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在创新中不断树立起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和艺术风格。
花鼓灯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一些喜好花鼓灯的小孩子在放牛、割草等劳动闲暇时聚在一起相互切磋,取长补短。
老一辈的艺人发现可培养的苗子,便主动给予帮助,让他们从看自己的表演中观摩体会。
陈敬芝是个有心人,别人一个优美的动作、一首好听的花鼓灯歌他都牢记在心,细心揣摩苦练技艺。
当时,凤台县花湖家岗的胡贵明、胡彦胜、花金祥、花庆洪等人的腊花即兰花表演对陈敬芝的影响很大,陈敬芝逐渐学习模仿他们的基本步法、扇花和身段,如典型动作拐弯转身时用手巾捂嘴,表现少女害羞的神态就是受花湖家岗老艺人的影响;看了周开国的上右脚转身,他将其发展成上左右脚都能转身等。
陈敬芝很好学,不仅学腊花,也学鼓架子男角,还向老艺人陈孝海、刘雁明等学唱灯歌与后场小戏,像花鼓歌《绣荷花》、《绣兜兜》就是那时候学的。
他先天嗓音条件好,音色清脆甜润;为了唱好灯歌,他每天迎风喊嗓,呛得眼泪直流。
从14岁开始组班演出,在演出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凤台前辈艺人的艺术营养,技艺不断提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陈敬芝热爱生活,富于创造性。
他善于发现美,能敏捷的捕捉生活、劳动、自然界中的元素,将其升华为舞蹈动作。
在割麦、采棉、插秧、织布、打场等日常劳动中,他模仿创造了采棉十字步、割麦花等动作,编创了《拾棉花》、《收棉舞》等剧目。
看到大自然中小燕子飞上飞下,轻盈灵巧地用翅膀尖掠过水面,他就张开双臂,大撤步疾走,然后双膝跳起,模仿创造了燕子试水;将双臂后撤颤步飞旋创造了燕子驶风;看到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风中飘动,创造了风吹荷花、荷花盘扇等动作。
社会变迁视野下安徽省蚌埠地区花鼓灯传承研究
社会变迁视野下安徽省蚌埠地区花鼓灯传承研究作者:吴善梅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5期摘要:散布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是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民族民间艺术,同时也是汉民族当前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
对于花鼓灯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宋,历经元、明、清形式日益完善。
随着社会变迁,尤其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多次重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均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种情况下研究民间艺术花鼓灯的传承,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对安徽省蚌埠市花鼓灯进行实地调研、拜访老一辈传承人和查找文献的基础上,将花鼓灯置于“社会”这一大环境,理清其历史脉络,多角度了解花鼓灯现状并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社会变迁对花鼓灯传承的影响;对其传承做出整体的价值判断,为花鼓灯传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蚌埠市;社会变迁;花鼓灯;传承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5-012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本文探讨的是社会变迁视野下花鼓灯传承有何变化、影响及挑战。
之所以有想法做这方面浅显的研究,是因为本人在大学期间首次接触花鼓灯,并且多次参与演出,也深入蚌埠市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进行过实地调研,大学前3 年均与蚌埠花鼓灯有着密切联系。
从不了解到熟悉花鼓灯,我越发意识到花鼓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值得为广大人民了解、传播与传承。
在调研过程中老艺人表现出对时代快速发展的感叹,也表现出对花鼓灯时代发展的无奈,传承方式单一、传承人的老龄化、人民群众审美变化、社会接受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一优秀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故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从时间脉络,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深入探索花鼓灯,为其传承提供新思路。
蚌埠作为花鼓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多种风格相互交织的情形下,也拥有自身的艺术特征独树一帜。
同时,蚌埠市也较为重视花鼓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且逐渐落实到实处。
千里淮河一条线(晨见撰稿)
千里淮河一条线——记安徽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芝(蚌埠市文化局国家一级作曲晨见)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凤台县的花鼓灯班子里有个能把人跳“迷”了的“兰花”叫“一条线”。
长大后才亲眼目睹到“一条线”在表演兰花时的迷人风采,并知道了“一条线”就是陈敬芝。
在近20年来与他的多次接触中,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陈敬芝不愧为花鼓灯艺术大师。
不但在花鼓灯“兰花”的表演中有着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花鼓灯陈氏流派的表演风格,同时还编创、演唱了大量的花鼓灯灯歌,对花鼓灯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从他那里学来花鼓歌曾多次用于花鼓灯音乐的创作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从心底感谢这位艺术大师。
去年12月在凤台县采风时,中国艺术报综合部主任丁洁约我为陈敬芝写篇介绍性的文章,我又再次走进了凤台县陈敬芝老师的家……陈敬芝老师告诉我:他年已经89岁了,属羊,是己未年生(1919年),曾用名为陈孝恭。
他祖上的直系亲属中并没有玩过花鼓灯的人,但花鼓灯班子里有他家的亲戚。
幼年时期的陈敬芝非常迷恋花鼓灯,“兰花”那轻盈俏丽的舞步,委婉悠扬的灯歌深深地吸引着他。
每当灯班子在他的家乡演出时,他都争先恐后的去看,还经常跟随灯班子跑到离家几十里开外的地方去看花鼓灯。
看完之后,总要模仿着跳上一气“风摆柳”、“上山步”,喊上几嗓子花鼓歌。
难怪村上的人都说他是个小“灯迷”。
陈敬芝出生在凤台县西北陈巷孜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他父亲以务农为生。
当过扛活的长工,农闲时还帮农民剃剃头,有时也曾挑着杂货挑子走乡串户,靠着卖点零打碎敲的小杂货,来养家糊口。
陈敬芝幼年时就帮助家庭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1931年,淮河的凤台段涨大水。
无情的淮水冲出河床,淹没了大片的农田,河中经常能看到漂浮着的人和牲畜、家禽的尸体。
大水退去之后,接下来就是瘟疫暴发,不少生命又被夺去。
人们为了驱赶瘟疫,大人孩子都敲起了锣鼓。
这是淮河人的一种民间习俗,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达到震慑瘟疫、赶走瘟疫,驱邪辟害、宽慰自己的目的。
凤台花鼓灯艺术成因思考
凤台花鼓灯艺术成因思考“风格的形成有其“个人的”和“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亦即“个性的”和“共性的”两方面的根源。
”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同时也是影响个性形成的原因。
“陈派”花鼓灯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也无例外是由个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博采众长,创新发展“陈派”花鼓灯的艺术特色是由陈敬芝先生在长期学习、广泛吸取老一辈艺术家成果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在创新中不断树立起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和艺术风格。
花鼓灯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一些喜好花鼓灯的小孩子在放牛、割草等劳动闲暇时聚在一起相互切磋,取长补短。
老一辈的艺人发现可培养的苗子,便主动给予帮助,让他们从看自己的表演中观摩体会。
陈敬芝是个有心人,别人一个优美的动作、一首好听的花鼓灯歌他都牢记在心,细心揣摩苦练技艺。
当时,凤台县花湖家岗的胡贵明、胡彦胜、花金祥、花庆洪等人的“腊花”(即“兰花”)表演对陈敬芝的影响很大,陈敬芝逐渐学习模仿他们的基本步法、扇花和身段,如典型动作拐弯转身时用手巾捂嘴,表现少女害羞的神态就是受花湖家岗老艺人的影响;看了周开国的上右脚转身,他将其发展成上左右脚都能转身等。
陈敬芝很好学,不仅学“腊花”,也学“鼓架子”(男角),还向老艺人陈孝海、刘雁明等学唱灯歌与后场小戏,像花鼓歌《绣荷花》、《绣兜兜》就是那时候学的。
他先天嗓音条件好,音色清脆甜润;为了唱好灯歌,他每天迎风喊嗓,呛得眼泪直流。
从14岁开始组班演出,在演出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凤台前辈艺人的艺术营养,技艺不断提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陈敬芝热爱生活,富于创造性。
他善于发现美,能敏捷的捕捉生活、劳动、自然界中的元素,将其升华为舞蹈动作。
在割麦、采棉、插秧、织布、打场等日常劳动中,他模仿创造了“采棉十字步”、“割麦花”等动作,编创了《拾棉花》、《收棉舞》等剧目。
看到大自然中小燕子飞上飞下,轻盈灵巧地用翅膀尖掠过水面,他就张开双臂,“大撤步”疾走,然后双膝跳起,模仿创造了“燕子试水”;将双臂后撤颤步飞旋创造了“燕子驶风”;看到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风中飘动,创造了“风吹荷花”、“荷花盘扇”等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忆花鼓灯国家级传承人陈敬芝先生
作者:毛洪生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6期
摘要:历史上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伟大的艺术由于超越了其所处时代的认知而往往不被那个时代所赏识,而创造这一伟大艺术的人会因世人的遗弃而孤寂一生。
纵观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历史,以陈敬芝老先生为代表的花鼓灯艺术及其传承者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凤台流派花鼓灯和推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一顶顶桂冠无疑见证着陈老先生的伟大。
这即是对其本人的评价,更是其所从事的事业从村头巷尾的玩娱之乐成为受人敬仰艺术的标志。
关键词:花鼓灯;艺术;传承
在我开始知道陈敬芝这个名字的时候,一些荣誉的光环已经环绕在陈老先生周围了。
我经常会在舞台上见到陈老先生,画面基本都是这样的:在某次大型晚会或者某次文化交流活动中,陈敬芝老先生被其众多的崇拜者簇拥在舞台中央。
陈老先生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需要仰视的艺术家。
2005年,我终于有了和陈老先生面对面交谈的机会:一个深秋的下午,当我踏进先生的屋里时,和我在舞台上看到的光彩夺目完全不同,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房间里,如果不是手里握着一把扇子和手绢,和普通老人没有区别。
聊天时,陈老先生很少谈他得到的荣誉,更多地聊他小的时候家里如何穷,如何上不起学,对于他学花鼓灯的经历,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养家糊口。
并一再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他今天的成就。
那次见面给我留下了的很深印象,它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谈他的艺术人生,而是一个普通的耄耋老人在完成他一次日常的倾述,虽然没有探寻到其传奇的经历有些遗憾,但陈老先生伟大却如此谦逊的人格魅力让我钦佩。
之后,我陆续接触到很多像陈老先生这样有成就的花鼓灯艺术家,发现他们和陈老先生一样,总是用很谦虚地态度探讨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我突然领悟,在陈老先生这么一大批艺术家共通的谦虚之中,实质上还包含着他们的一些困惑:花鼓灯不过就是他们在民间的玩娱之乐,当年学花鼓灯也不过就是为了开心取乐,今天,国家给了花鼓灯这么高的评价,给了从事花鼓灯艺术的老艺人这么高的荣誉。
花鼓灯艺术真有这么伟大吗?我能担当起这么高的荣誉吗?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很多老艺人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做为从事群众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者,有义务在纪念陈敬之老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谈谈陈老先生所从事的花鼓灯艺术的伟大价值,以及对陈老先生伟大贡献的再认识。
一、花鼓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评价花鼓灯艺术价值之前我先谈谈两个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资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同当今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
今天的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与其资本一起风行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本土传统文化急剧消失。
从文化所代表的人类智慧和经验角度来讲,大量异质文化的消失是人
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灾难。
保护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全球化催生了多个层面的文化保护运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在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领导推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1925年,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顾颉刚先生曾与4位学者共同对妙峰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开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田野调查的先河。
在那部题为《妙峰山》的著作中,学者表达了对民间文化和民众生活的理解和立场,他们认为民族“强壮的血液”就存在于下层社会的文化之中,民族的道德力量就存在于憨直质朴的民众之中。
二、陈敬芝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花鼓灯老艺人的伟大之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汉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开拓者。
花鼓灯是安徽省民间舞蹈中流传最为广泛,参与活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对丰富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发挥了很大作用。
它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是汉民族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
毋庸置疑,陈敬芝老先生在其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独创的“颤、颠、抖”舞姿和“绕扇、抱扇、抽扇”等扇花已成为花鼓灯舞蹈中的经典语汇;他在弦子灯基础上创造出推剧艺术;他的学生很多都成为国内外舞蹈界著名人士。
(二)淮河文化的传承者。
一种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这一点对于淮河流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旧社会十年九灾的淮河每年用河水洗涤着淮河两岸,除了给淮河儿女留下痛苦的记忆其它什么都没留下。
我们不必夸大花鼓灯老艺人传承淮河文化的自觉性,正如他们所说,当初学习花鼓灯只是为了好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好玩,他们在无意间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花鼓灯做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她对淮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特别是淮河中段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花鼓灯艺术“泼辣中见细腻,粗犷中见妩媚,风趣中见柔情”的表演中,无不体现了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在淮河文化中的完美融合,它承载着淮河两岸人民的情感和希望,记录着百姓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淮河两岸有刚有柔的文化风格和生活习俗在花鼓灯艺术中充分体现,花鼓灯艺术是他们多彩生活的真实写照。
花鼓灯艺术已经变成淮河文化的特殊符号,体现了鲜明的淮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征。
(三)民族狂欢精神特质的体现者。
每一个初接触花鼓灯艺术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花鼓灯很“闹”,在初期的花鼓灯表演中尤其明显。
其实这正是民族狂欢精神特质的体现。
所谓狂欢精神,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是指在传统的节日或其他庆典活动中,人们表现出一种放纵的、显示人的自然本能的、突破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它是宣泄情感的全民性活动,体现的是普通民众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通常充分地表现在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上,故被称之“狂欢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节庆活动,都不约而同地带有狂欢色彩。
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基础和主体,花鼓灯艺术受着底层普通民众的如此喜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到了花鼓灯艺术中,花鼓灯艺术无疑表达着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
花鼓灯演出时表现出的正是这种全民狂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