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新才:三峡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合集下载

为三峡保存一段记忆——对话三峡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王川平

为三峡保存一段记忆——对话三峡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王川平

为三 峡保 存 一 段 记忆
— —
刻起 ,您就一直 负责重庆三峡库 区的文物
发掘与保护的工作 ,现在 ,当三峡工程已进 入正常发挥作用的今 天 ,再回过头 来看 那
段 时 间的 工作 ,您 将 做 怎样 的评 价 ? 王 川 平 :现 在 是 可 以 为 三 峡 文 物 保 护
对话三峡重庆 库区文物保护领导小 组组长_ I T 平 JI
但 他还是咬牙挺 了下来 。 张飞庙搬迁 时 ,王川 平为选 址和 当时
下 ,这种力度的投入表 明中国政府是负责
的。
的云阳地方领导较 了几年劲儿 ,直到他提 出修一 座长江大桥 的建议时 ,才被 云阳方
面接 受。现在 的重庆 移 民局局 长、当时云 阳 的县 委书记常说 的一 句话是 : “ I 王川 平 的话 ,随着时间 的推移 ,越来越体现 出他
化 、重庆抗 战文化以及重庆现代都市文化
一 ~
展现在参观 者面前 ,让所有走 出博物
在 王川 平 看来 , “ 物只 能 给有 文 文
馆 的人 ,都 对重庆有 了~个基 本的了解。
物 知识的人交流 ,历 史也是如此 ,它们都
需 要专业支撑。只有 将文 物还原为历史 , 在 历史 中提 炼出文化 ,人 类才能更好地交 流 ,博 物馆 就承 载着这样 一个 使命。所 以
王 川 平 l三峡 文 物保 护最 大 的 困难
是 时 间短 ,尤 其 是 在 前 期 , 由 于 各 方 面 认
王川平 l对 已发掘出的文物 ,要加 以
修 复 和 保 护 , 同时 ,也 要 加 以 展 示 ,下 一
识 不一 致 ,三 峡 建委 的 目标是 把 工 程干 出来 ,我们是要 把文物包括 文化遗产保护 住 ,双方难免会有意见相 撞 的地 方。 中

图说万州

图说万州

三峡研究
栏 目主持人 :滕 新才
主持人语: “ 峡雨漾漾竟 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便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塘两岸 山。” 这是 清代 “ 蜀 中诗人之冠 ”张问陶 ( 1 7 6 4 —1 8 1 4 ) 描写三峡风光的著名诗篇 ,意境非常高雅。 细雨霏霏,微风轻飚,将瞿塘峡荡涤得青翠欲滴。仰望高处,碧峰刺天,穹隆一线。俯视峡 中,清泉淙淙,绿树婆娑。一叶扁舟摇曳,如同跌落美丽的图画中。诗人徜徉 山水,恣意邀 游 ,早 已抛却俗累,沉醉于大 自然。面对如此美景,诗人遗憾地解嘲说:即使有一万支灵倩 的画笔 ,也难摹绘峡江两岸美丽的山川。所幸这种遗憾 ,可以别样方式弥补。沐浴春风,踯 躅春雨,本期刊出邱江陵先生 图说万州》,撷取唐代至民国时期 1 1 幅珍贵图片,再现万州 疆域和城池演进,以独特视 阈演绎三峡人文景观。何知一先生研究三峡古建筑垂 2 0 年,近有 专著即将 付梓,笔者 已 先睹为快。其 重庆奉节 白帝庙建 筑文化与艺术思想研 究 一文,聚 焦 白帝城主体建筑生动活泼的平面布局、深沉凝重的穿斗结构 、潇洒飘逸的体 态造型、浓郁 炽烈的丹垩彩绘,发掘其文化内涵和工艺思想,可谓 匠心妙构 ,殚精竭力。读罢掩卷 ,方悟 张问陶的遗憾 ,实际上是一种 陶醉的欣慰,是喜出望外的满足。心随景动,情因景生,情景 交汇,作者乃 与自然山水浑融为一。但凡文字感人,必作家与读者之间心灵相通如是,一似 《 文心雕龙》之言: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2 01 5年 第 2期
重 庆三峡 学院学 报
No. 2. 2 0 1 5
第3 1 卷( 1 5 6期 ) J O U R NA L OF C H O NG Q I NG T H R E E G O R G E S U NI V E RS I T Y

文创产品设计视阈下三峡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创新

文创产品设计视阈下三峡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创新

文创产品设计视阈下三峡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创新三峡民间刺绣是中华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三峡民间刺绣的传承面临挑战,如何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推出更适合现代消费者的产品,成为了现代文创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技艺的艺术魅力三峡民间刺绣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独特品种。

三峡民间刺绣的特点是线条流畅、细腻、含蓄、大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其传统题材涵盖了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经验和自然景观等方面,是当地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传统技艺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是其传承的根本,由于其历史的悠久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得三峡民间刺绣传承至今,并成为了现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新应用的艺术设计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传统技艺需要进行创新应用,才能够适应当前的文化消费观念和审美需求。

在文创产品设计视角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应用的艺术设计。

1. 借鉴现代艺术的形式和思想现代艺术的形式和思想可以给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如抽象艺术中的线条、几何形状等元素和三峡民间刺绣的线条、形体特点相似,因此可以借鉴抽象艺术的思想进行创新设计;另外,现代人注重的表现个性、个体的需求,也可以用来丰富三峡民间刺绣的创新设计。

2. 结合现代生活的元素结合现代生活元素可以让传统技艺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贴近现代文化消费的需求。

比如可以把三峡民间刺绣的图案加工到现代生活用品上,如衣服、枕头、桌布、餐巾等,也可以加工到动态产品上,如手机手套、手表表带、眼镜盒等。

3. 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图案语言传统技艺所表现出的文化内容,可以通过创新的手法转化为图案语言,例如将历史、神话等内容转化为图形符号和图案设计,运用在现代文创产品上,使传统技艺更能适应新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结语三峡民间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应用艺术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人类历史之初的更新世早期,三峡地区长江的基本地貌轮廓已经奠定。

根据目前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推测,三峡地区一带应该存在许多古人类遗迹,其时代最早的可能达到200万年前或更早时期。

凄迷滟预恍如见腥晃扶桑杳何所1994年3月17日,三峡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队全体队员集中在忠县,对考察工作重新做了组织和部署,准备做最后阶段的冲刺。

地形图上显示,丰都县是三峡工程淹没区有希望发现旧石器时代考古遗迹最上游的一个县。

县境内长江河谷宽阔,淹没范围第二和第三级阶地相当发育,而且第三级阶地被长江的流水切割成一条条相互平行的垄岗状地形,有较多的地层剖面露头。

因此,丰都是三峡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队计划重点考察的一个县。

18日,我和袁振新、许春华、张振标、杨代环、王文全等从忠县直接转移到丰都县城;冯兴无、成胜泉和武仙竹等到忠县乌杨一带调查;陈、陈新民、吴永春和王明堂等到丰都县高家镇一带调查。

19日上午,我安排王文全由杨代环陪同,到长江对岸丰都新县城开发区重点考察长江的第三级阶地,我和其他队员往上游踏勘淹没区的地貌和地层情况。

下午王文全调查归来,从井水湾带回3件石制品,经他叙述,基本可以断定,这可能是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

第二天仍然按照原计划到兴义镇考察,许春华在长江右岸第二级阶地首先发现了老鹰嘴遗址。

遗址位于老鹰嘴砖瓦厂,大量石制品散布在地表,而且有刃缘局部磨制的大石斧,烧砖工人说这些“干石包”是他们取土扔的,并在我们的雇用下做了演示,果然几分钟就从地层中挖出1件石片和1块动物化石。

21日上午,我们从兴义返回名山镇,我和许春华等立即过河到井水湾检查新发现的石器地点。

我们从地层中又找到4件石制品,石制品成层分布,位于长江第三级阶地20多米深处,紧贴在侏罗系红色砂岩侵蚀面上。

根据地貌和地层判断,这里可能是晚更新世较早时期的一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遗址位于丰都县长江右岸三合镇新湾村二社井水湾预制板厂地理坐标是北纬29°52'38''、东经107°43'57''。

论三峡水文化的“诗性智慧”

论三峡水文化的“诗性智慧”

生动的想象力 。… “ 诗性智慧”作为原始人对世界 为基 础 ,通过 丰 富 的想象 和 联想 ( 以直 观想 象 与集
的反 应 , 并 不是 幼稚 无 知和 野蛮 愚 昧 ,而是 本能 的 、 体感觉的方式 ) 感知三峡 , 或借水抒情 、以水喻情 、
独特 的和 “ 富有诗意的” 。 作为原始人的一种思维模 水 与 “ 情 ”相交 融所 创造 的水 意象 。
照生命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这种 “ 诗性智慧”是心 三峡水密切关联的历代古诗词 中。可 以说 ,三峡水 灵 和精气 结 合 的产 物 。维柯 还认 为 ,原始 人 ( 早期 文 化 中 的 诗 性 智 慧 表 现 为 以 诗 词 歌 赋 等 为 主 要 载
人类 )虽没 有 推理 的 能力 却浑 身 是强 旺 的感 受力 和 体 ,以长江三峡水 ( 江水 、浪花 、雨水 、溪流等 )
毫 无疑 问 ,诗 词 是人 类 思维 “ 诗 性 智慧 ”最典 概念”其实就是 “ 意象” , 它不同于概念 , 也不同于
型或最集 中的表达形式。因为诗词总是表现 出整体 知识 。虽然人类 的思维不断进化 ,但具有 “ 想像性 诗性 智 慧 ”却被一 代 一代 完美 地 “ 遗 性 、直觉 性 、想 象性 和 空灵 性等 特点 。而 “ 诗性 智 的类 概念 ”的 “ 诗性智慧”所特有 的 “ 想象性 慧 ”所 具 有 的想 象性 的类 概 念 和拟人 化 或 以 已度物 传”下来 。如果从 “ 的隐喻这两个典型特征恰与诗词所富有 的直觉性 、
意 象是 艺术 表 现 的产物 , 不 是现 实 的和 当下呈 现 的 , 中具有 深 远影 响 的诗 词名 篇 。正 因为壮 美 三峡 的浪 而 是 以想 象 、回忆 等形 式再 现 的 ,它 是一 种 形象 意 漫 想象 和 宏伟 构想 使 毛 主席 这首 富有 诗 性智 慧 的诗 识 ,是靠 人 的思 维 和想 象创 造 出来 的艺术 形 象 。如 词 在三 峡水 文化 中独放异 彩 。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分层作业(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分层作业(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三峡(第二课时)比较阅读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

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摇动。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__(2)哀转久绝.绝:____________(3)河中漱.广漱:____________(4)窥.深悸魄窥: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有言B.非驷马之.追也C.无丝竹之.乱耳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水阔波平如何评说新三峡

水阔波平如何评说新三峡

雄伟三峡大坝惊天动地是客观事实,无论两岸的群峰情愿与否,不管自然流动着的千古峡江乐意与否,从此以后,河的习性变成湖的习性了;壅水不是涨潮,它悄无声息,节节上升……历史性的三峡巨变,根本性的河湖之变,在短短的13天内完成了。

我们面对已是“高峡平湖”的三峡,是个什么感觉?有100个三峡往来看客,便会有100种回答——岁月沧桑,三峡魅力永存放眼中国,我们从雄鸡形版图上可清晰地看见两条平行且贯穿西东的缎带—黄河与长江。

黄河,是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同样是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若干年前,我曾见过一张奇特的卫星照片,名叫《古老长江是条龙》:龙头是上海吴淞口,龙珠是崇明岛,龙尾是山城重庆,两只龙爪位置真神了,一是鄱阳湖,一是洞庭湖。

万里长江,不择细流,笑纳百川,遂成巨龙腾飞之势;千里三峡,两岸连山,重峦叠嶂,无处非画,无处不诗!三峡,以雄奇壮丽著称于世。

瞿塘峡悬崖壁立,雄伟险峻;巫峡风姿秀丽,妩媚动人;西陵峡迂回曲折,荡气回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丰都鬼城、奉节白帝城、巫山小三峡和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巴东神农溪、三峡大坝……三峡两岸,除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外,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

游人至此,仿佛置身诗林画廊,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神奇的长江三峡,在于四个字:雄、险、奇、幽。

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

三峡是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三峡更是一本大书,一部饱蕴民族沧桑的历史巨典!天荒地老:你知道古时长江东西流吗?追溯古三峡诞生的历史,可使我们了解古老长江的诞生过程和“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深幽峡谷之形成。

乘船西行你不难发现,黄牛峡南岸是“一江万里独当险,三峡千峰无此奇”的黄牛岩,其东面却是“峰巅萃巍孤擎月,山势嵯峨半插天”之天柱山。

此二峰裸露的水成岩层状剖面告诉我们,这一带在距今一亿年前还是汪洋大海。

你若有兴趣爬上海拔千米的高山之巅,定会有重大而新奇的发现:山顶上遗留着漫长地质年代古海底卵石和大量古生物化石。

论三峡水文化的“诗性智慧”

论三峡水文化的“诗性智慧”
至今,总令人思接千载,回味无穷;以致后来的端
午划龙舟演变为龙舟竞渡比赛体育运动,都总是弥 漫着想象和浪漫的诗性智慧,总会激荡人的心灵,
给人深刻的人生启迪。
从浔阳出发,途径长江三峡,走上了被放逐的坎坷 人生路。他从夷陵郡(今湖北宜昌市)动身沿水路 进入三峡,一路沿长江逆水行舟,目睹山高水险, 山重水复,他愁苦交加,感慨万千。当他行至长江 西陵峡的黄牛岩,便吟诵《上三峡》诗:“三朝上黄
现出夫妻的恩爱以及诗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诗中 既有对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 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以及妻子独自在家中的生活和
力。那么,在凸显三峡区域水文化的古诗词、传说 中,这种丰富的想象智慧又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 下面先以几首著名的古今诗词为例,来管见三 峡水文化诗词中“想像性的类概念”的“诗性智慧” 之一斑。以毛主席于1956年创作的诗词《水调歌 头・游泳》为例。“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早 已是家喻户晓的诗词名句。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 调歌头・游泳》在诗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更立西 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在江流滚滚的高山峡谷之间拦水筑
据考,李白在三峡写的诗虽然不是很多,但其诗皆
为精品,像《早发白帝城》这样脍炙人口的诗词早 已成为传诵至今的千古绝唱。这是李白留给三峡乃
至中国文学和文化宝库最宝贵的遗产。
沐浴,不慎将一颗珍珠遗落水中,从此溪水变得清 澈透明,香气四溢,此溪因而得名“香溪”,又称“昭 君溪”。这便是三峡腹地长江支流——香溪的来历。 而香溪中那美丽珍奇的桃花鱼(即桃花水母),也与 王昭君的传说相伴。据说桃花鱼只生存于香溪及附
建惊世大坝,让天堑变平湖,既能防洪、发电,又 无碍神女的风采,这便是毛主席当年对治理长江、 修建壮美三峡工程的浪漫构想。这里的“西江”即 指湖北宜昌一段的长江,“高峡”即指三峡。诗词中 以“巫山云雨”代指滔滔江水,以“西江石壁”代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行到巫山形考任务一-100分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行到巫山形考任务一-100分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行到巫山形考任务一-100分
题1:巫山,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在历史上曾指中国好几个地方,现在主要指横贯()交界一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山脉,整个长江三峡也只是巫山的一部分。

A.湖北
B.重庆
C.湖南
D.江西
正确答案:ABC
题2:古奉节是隋唐之后三峡地区历代最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巫山文化在内的长江三峡古历史文化,其实就是指古奉节传统的“夔州巫文化(夔巫)”。

A.政治
B.经济
C.地理
D.文化
正确答案:ABD
题3: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为今天的三峡通称:()。

A.广溪峡
B.瞿塘峡
C.巫峡
D.西陵峡
正确答案:BCD。

“西山十三家”的三峡情结[著]滕新才

“西山十三家”的三峡情结[著]滕新才
[ ]卷 武备 七 卷 6 ‘《 志 》
( 贺珍在 大 宁) 收 拾人 心 , 以 自固, 险 , 藉 设 负蝎 , 知 与民休 息 , 大难 之后 , 颇 故 尚有遗黎 , 珍 之 力也 …… 招徕 抚 集 , 百堵 皆作 , 什 一之 赋 , 藉
自发 的 , 没有任何 的约 束 力 。 因此 , 西 山 十三 家 ” “ 实
王灭虏 ( 即联 明抗 清 ) 为事 , 则 以课 农练 兵 为 入
本 。[ ]《 事 卷 5 ‘武 》
刘 体纯等 在夔巫 山 区一 边休 养 生 息 , 一边 向川楚
14 ) 袁 李来亨驻 兴 山县 七连 坪 , 党守 素驻 巴东县 , 体 纯 、 刘 马 边 区频 频 出击 。顺治 四年 (6 7 , 宗第 等进 攻 湖广 顺 14 ) 十三 家合 攻 湖广 当 阳 ; 治六 顺 腾云驻 巴东县 陈家坡 , 天宝 驻 巴东 县平 阳坝 , 文 、 兴 山 ; 治五年 (6 8 , 塔 谭 1 4 ) 刘体纯 进攻 湖广房 县 ; 治六 年 ( 6 0 , 顺 15 ) 李 谭诣 、 弘驻 万 县 天 生 城 , 光 兴 驻 施 州 卫 。他 们 都 年 (6 9 , 谭 王 来亨进 攻湖 广 宜 都 ; 治八 年 ( 6 1 , 来 亨 进攻 湖 顺 15 ) 李 接受 了永历 政 权 的 封 赐 , 用 永 历 年 , 故 明 封 号 ” “ 假 。 顺 15 ) 刘体 纯 、 郝摇 旗进 攻 湖广 其 中李来 亨 封 临 国公 , 体 纯 封 皖 围公 , 广施州 卫 ; 治九年 ( 6 2 , 刘 竹 竹 自扎根 三 峡 以来 , 西 山十 “ 郝摇 旗封 益 围公 , 宗第 封 靖 国公 , 袁 马腾 云 封 桐 城侯 房县 、 山 、 溪 。可 以说 , []《 5‘ 武 基本上 是连年 用兵 , 戈不 息 , 干 以主动 出击 的方 ( 作 阳城侯 ) 塔 天 宝封 宜 都侯 , 守 素 封 兴 平 侯 , 三家 ” 一 , 党

论古代三峡地区农业垦殖状况与本土文学家分布之关系

论古代三峡地区农业垦殖状况与本土文学家分布之关系

2019年第4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4.2019第35卷(18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V ol.35 No.182三峡研究栏目主持人:滕新才主持人语:21世纪初,杨义研究员提出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前沿命题,在学术界刮起一股旋风,备受世界关注。

2003年出版《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讲演集,2007年出版《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首次完整阐释了该命题的文化依据和学理构成,提出“一纲三目四境”的研究宗旨,在“大文学观”前提下对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文化学、图志学关系进行系统耙梳。

流风之下,李俊教授着手三峡文学地理学研究,连续发表《时空地域:三峡文学与中国文化》《古代三峡地区民族精神与古代三峡本土文学》《论地区民族构成对本土文学家生成的影响——以古代三峡地区为例》《论唐以来历代文学家在三峡的经行》《桓温三峡之旅与中国文学原型》《唐代诗人李远诗文中的夔州地域文化意识》《论白居易谪居忠州期间的人生心态》等系列论文,涉及三峡区域文学原型与母题生成、三峡本土作家孕育、流寓作家的三峡经行与吟咏、驻足其间的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的文学演绎、三峡山水人文的文学抒写等诸多领域,独树一帜,引领风骚。

本期刊发的《论古代三峡地区农业垦殖状况与本土文学家分布之关系》是后续成果,将助推该研究的突飞猛进。

岳宗英研究馆员系统论述了万州文化构成及特色文化提炼,有利于增强区域文化认同和民众自信心,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

论古代三峡地区农业垦殖状况与本土文学家分布之关系李俊周长慧(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 404120)摘要:古代三峡地区本土文学家的匮乏状况,与本地区长期以来较低的农业垦殖水平密切相关。

较低的农业垦殖水平,使本地区形成不了对本土文学繁荣有重大意义的成熟的耕读文化形态。

明、清两代,三峡地区各县农业垦殖指数与本土文学家数量的分布情况说明了这一问题。

开州史志文献考辨

开州史志文献考辨

开州史志文献考辨作者:滕新才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主持人语:本期刊发的《开州史志文献考辨》一文,是校地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也是贯彻学校“立足三峡,研究三峡,服务三峡”科研定位的具体举措。

另一篇《清至民国开县、云阳二县场镇地理考》,特別注重方志舆图与当代地图的相互参核,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绘制二县场镇分布图,将对场镇的考订结果落实到地图之上,时间和空间二维结合,为县域聚落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曾在本刊发表颇见功力的《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清代万县场集考论》两篇论文,钩沉索隐,论别详备,本刊也见证了作者从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成长为复旦大学博士的学术历程。

本期二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治学路数都遵循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尚校勘,重考证。

所谓校勘,是指搜集多种版本,综汇相关资料,对同一书籍及其内容进行比对检覈,以考订其文字异同,勘定正误真伪。

校勘是文献学的基本功夫,也是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辨伪、存真、校异、订讹。

所谓考证,是依据可靠资料来考核、甄别、说明、证实文献记载或历史事实的研究方法,考证实事,还其本真,亦是古籍整理的基本要求。

考据学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其谓“朴学”盖有之矣。

要在阐释名物,训诂义理,不以主观臆断立论,其锲而不舍、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在当今尤其值得提倡。

诚如焦循所论:“盖古学未兴,道在存其学;古学大兴,道在求其通。

”斯言是也。

摘 ;要:仙女洞在开州东北50里,而非多书记载的“县东五里”。

清江源出界顶山,即今开州雪宝山。

杜甫佚诗“拄笏看山寻盛字”被指认为盛山命名及隋代设盛山县、唐代置盛山郡的由来,但《全唐诗》《杜甫全集》均无记载,伪托的可能性极大。

苏轼咏安乐山诗二首,在四川省合江县东,与开州安乐山无涉,当从有关志书中芟除。

唐代开州刺史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是开州文化走出三峡、走向全国之始,同时唱和者有元稹、白居易等10人,隔代唱和者有韦骧、冯山等北宋诗人,由此提炼的“盛山十二景”成为开州历史上最富文化意蕴的人文景观。

薪继火传,黄道婆精神在延续——评《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

薪继火传,黄道婆精神在延续——评《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

作者: 滕新才
作者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页码: F0003-F000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文化名人 黄道 解读 重构 记忆 精神 历史人物 出版社
摘要:“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

”元代诗人王逢这首《黄道婆祠》,是历史上最早歌颂黄道婆业绩的诗篇。

700多年后,谭晓静博士两赴上海,三涉海南,披肝沥胆,苦心孤诣,撰成《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一书,系统阐释了黄道婆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再到世界级文化名人,。

2023年《宜昌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023年《宜昌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2023年《宜昌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023年《宜昌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1在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以“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为主题。

我通过观看,了解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三种宜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三位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宜昌人先进事迹让我后无不引以为傲,受益匪浅。

令我最为敬佩的是胡振浩老前辈,他唱的歌儿《西陵峡船工号子》令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家乡船工的敬佩。

一生酷爱船工号子,从青年唱到老年,从秭归唱到北京,唱遍了全中国,唱响海内外。

他还为了宣传家乡的峡江文化,走进了各个中小学,为他们讲述峡江文化的故事,传承峡江文化的精髓。

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把自己比作了一只为家乡歌唱的夜莺,整日不停的歌唱着家乡船工的艰辛。

他还说:“我没几年活头了,在我有生之年,要把这峡江文化传下去。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让我了解了宜昌的民族文化,我相信宜昌的文化会一直传承下去,宜昌也会变得更加美丽!2023年《宜昌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2人的一生,不是看你走过路途的长度,而是看你将你有限的路途走出了多少的宽度。

人的一生,或平淡,或跌宕,令人喜,令人忧,每个人的一生都由自己来走,怎样走,才能丰富精彩。

高振宁,虽只是一个化名,但这个名字是一个贫苦家庭的善心与爱的象征,它集结了一个家庭的爱的力量。

家庭虽不宽裕,但仍会节衣缩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寄去一笔笔“雷锋钱”。

一日,一周,一月,一年,多年……从未间断。

是善与爱给予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希望。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够读书,接受好的教育,对于山区的孩子们而言,已是天堂般的享受,他们渴望读书却鲜有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的人,我们每日读书,却在偷懒时意识不到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较于“高振宁”,我亦是内心羞愧。

当我浪费食物等各种物品时,我竟丝毫未曾想到过那些生活清苦却仍努力帮助别人的人。

我想,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会时刻警醒自己。

精心建造“三峡科星”丰碑

精心建造“三峡科星”丰碑

精心建造“三峡科星”丰碑
马启成
【期刊名称】《新闻记者》
【年(卷),期】1995(0)3
【摘要】1994年2月26日,《三峡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45个字高,29个字
宽的较大篇幅,刊登了一帧照片。

照片上,一位老人仿佛看着墙上那幅他向毛主席汇
报工作的照片,正在讲述那萦回心中40年的“三峡梦”。

一看文字,读者知道了,这
位老人就是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

而这,又是《三峡晚报》推出的新专栏“三峡科星”的开篇之作。

【总页数】1页(P39-39)
【关键词】《三峡晚报》;三峡工程;科学家;精品意识;长江水利委员会;头版头条;采
访工作;水利专家;“精品”意识;可行性预测
【作者】马启成
【作者单位】三峡晚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父亲十三载呕心著述子女百万元精心印制父亲十三载呕心著述子女百万元精心
印制——两代人铸成的文化丰碑 [J], 郭清彬;
2.敢在三峡树丰碑——中南光学仪器厂胜利完成三峡永久船闸启闭机制造任务 [J],
杨跃萍
3.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树立通信建设历史新丰碑:南沿海光缆施工组织的基本经验[J],
4.奋战十年树丰碑纵论三峡慰平生--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三峡工程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先生 [J], 本刊记者
5.三峡工程:铸起丰碑座座——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德楠[J], 王自强;杜全伟;肖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滕新才
【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
【摘要】辽金元时期是巫山文学的成熟期,少数民族作家的诗文创作非常活跃.古老词体《巫山一段云》又放异彩.巫山神女依然是讴歌的主题,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新增53组"云雨"词汇,构成一个庞大的云雨意象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页数】15页(P1-15)
【作者】滕新才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辽金元时期壁画研究综述概要 [J], 王天姿;王禹浪
2.论中原文学与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的汉文创作 [J], 尹晓琳
3.论辽金元时期朝阳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及其城市经济的发展 [J], 徐效慧;张桂凤
4.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上) [J], 滕新才
5.辽金元时期河北境内契丹人的分布与融合 [J], 陈瑞青;吴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上)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上)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上)滕新才【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32)1【摘要】Liao, Jin and Yuan dynasties are the mature periods of Wushan literature during which the minority writers’ literary creations were very active. The ancient term Wushan Clouds is excellent in that celebration of Wushan’s goddess is still a theme to be extolled. The then literature had increased 53 groups of cloud-and-rain terms to Wushan Clouds on the basis of the terms already existent in the Tang Poetry and Song Ci, thus making up a huge cloud-and-rain imagery group, which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辽金元时期是巫山文学的成熟期,少数民族作家的诗文创作非常活跃。

古老词体《巫山一段云》又放异彩。

巫山神女依然是讴歌的主题,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新增53组“云雨”词汇,构成一个庞大的云雨意象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页数】9页(P1-9)【作者】滕新才【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相关文献】1.论中原文学与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的汉文创作 [J], 尹晓琳2.论辽金元时期朝阳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及其城市经济的发展 [J], 徐效慧;张桂凤3.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J], 滕新才4.浅析宋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鱼纹装饰的特征 [J], 王嫚5.辽金元时期河北境内契丹人的分布与融合 [J], 陈瑞青;吴玉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巴东三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巴东三峡

珍惜平日里的一分一秒,有志者,事竟成。

只有志而不努力永远不会到达最终的目的。

下面为您推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全解:巴东三峡。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削: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

葱c ng:青色。

袅ni o:细长柔弱。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渺mi o小:藐mi o小。

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浣hu n妆:梳洗打扮。

浣,洗,洗涤。

玲l ng珑l ng:(东西)精巧细致。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壑h :山沟或大水沆。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刘大杰(1904~1977),文学家,岳阳人。

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博览世界名著,撰《支那儿女》、《昨日之花》等作品。

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

新中国建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

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颇受赞誉,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2、关于三峡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