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一到九课每课知识点总结
初二年级下册历史笔记整理1~10课
初二年级下册历史笔记整理(人教版1—10课)目录封面.................................................................封页目录.. (1)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第2课最可爱的人 (3)第3课土地改革 (4)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5)第5课三大改造 (6)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7)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8)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8)第9课改革与开放 (9)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新中国的建立1、准备(“进京赶考”)★表现:(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纲领性准备):背景:解放战争获得基本胜利、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已经结束、中共通过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已经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规模:代表六百多位,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显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空前大团结,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作用)②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机构③决定新中国的国家象征④产生国家政权机关⑤采用公元纪年法(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⑥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性质:简称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体执行性准备)意义:在组织机构上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好了准备二、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2、过程:3、意义:①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除台湾、香港及澳门之外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②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三、认识1、使我们懂得善于吸取教训的民族才会强大。
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
八年级历史下册(1——9课)详细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9 ;地点:北平*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③大会确定定都北京;以公元纪年;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革命先烈。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1、向全国进军,并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除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外,全国实现了统一。
(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
2、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②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3)目的:保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帮助朝鲜抵御外敌。
历史八年级下册一到九课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下册一到九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的学科,而对于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些介绍和重点内容的概述。
一、第一课:帝国的兴亡这一课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帝国——南北朝和隋唐帝国。
我们需要了解南北朝的兴起和衰落,以及隋唐帝国的建立和成就。
此外,还要理解经济的发展对帝国兴衰的影响,例如唐朝的繁荣和疆域的扩张。
二、第二课: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这一课主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包括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我们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社会经济的特点,以及儒家思想对封建制度的影响。
三、第三课:大唐盛世的政治和社会这一课主要介绍大唐盛世的政治和社会。
我们需要了解唐朝政治的稳定和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第四课:大唐的衰落和王朝更迭这一课将讲述大唐的衰落和王朝更迭。
我们需要了解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割据和统一,最终导致北宋的建立。
五、第五课:宋代政治和社会这一课主要介绍宋代政治和社会的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实施以及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
六、第六课:蒙古帝国的兴亡这一课将讲述蒙古帝国的兴起、扩张和衰落。
我们需要了解成吉思汗的统一战争、蒙古帝国的最盛时期和元代政权的建立,以及元代政权的衰落和明朝的建立。
七、第七课:明代政治和社会这一课主要介绍明代政治和社会的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明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继续实施以及明代经济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八、第八课:明清王朝的衰败和亡国这一课将讲述明清王朝的衰败和亡国。
我们需要了解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清朝的建立和满洲人的入侵,以及近代中国的分裂和列强侵略。
九、第九课: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课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尝试。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以及晚清的改革和革命的兴起。
初二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九课知识点深入解析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九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朝的辉煌、三国演义、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变革。
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与特点。
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秦始皇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意义。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他取消了诸侯的封地,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任命郡守来管理。
此外,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标准,大大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他的统一行动在当时可谓是前所未有,给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
接着,我们学习了汉朝的辉煌。
汉朝从秦朝的失败中崛起,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汉朝时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科技、农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还学习了汉武帝的开拓和创新,他大力推行的文治政策,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使汉朝进入了一个相对长久的安宁时期。
在汉朝的辉煌时期,中华文化也得以扬名于世。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单元,学习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代小说,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三国鼎立、英勇斗争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各个英雄人物的形象和故事,也融入了一些政治斗争、战争策略等实际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精彩。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帮助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特点。
在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变革。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统一再次受到分裂,南北朝相互争夺,社会动荡不安。
但在这个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隋唐时期,中国的统一再次实现,隋文帝和唐太宗分别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变革,使中国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唐朝的盛世不仅给后世留下了浓重的历史痕迹,也被人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巅峰时期。
通过对八年级下册历史九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也认识到历史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4.南京大屠杀:日本在南京犯下严重罪行,杀害大量无辜平民。
5.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破袭作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二、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3.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抗美援朝:中国为支援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五、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的同学们学习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下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下历史知识点1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政府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过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3、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会议通过了:⑴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⑵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⑶确立了首都(北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五星红旗)、纪年法、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下午3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8、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
第二课巩固现政权的措施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2、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签订《朝鲜停战协定》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
到1953年春,广大农村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6、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7、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9课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总结(1-19课)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及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③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经过:(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中朝军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英雄人物(1)黄继光:上甘岭战役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
(2)邱少云: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2.高尚品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三、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二月革命(1917年3月)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2、结果: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⑵两个政权并存①士兵苏维埃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1、原因: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人物:列宁;地点:斯莫尔尼宫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革命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年共69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1924年列宁逝世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①措施: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工业)②成效: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3、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⑴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八年级历史下册框架
八年级历史下册框架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重点:(1)《共同纲领》的内容及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2、难点:(1)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职权第一课时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①时间:②地点:③通过文件,作用④会议决定:⑴国名⑵首都,并改名⑶纪年方法⑷代国歌,年正式定为国歌⑸国旗:⑹在建立,此碑为纪念后牺牲的人民英雄⑺选举主席,副主席⑤意义:2、开国大典:⑴政府委员会:①时间:②地点:③接受为政府施政方针④任命: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主席,解放军总司令⑵时间:⑶地点:⑷经过:①②③④⑤⑸宣告唯一合法政府是⑹意义第二课时3、西藏和平解放:⑴进军西藏时间,()的胜利,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⑵和平解放时间⑶解放方式⑷谈判代表:⑸意义: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学习目标:1、重点:①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胜负影响到新中国安全和亚洲乃至世界政治力量的格局,关系到国内已起步的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能否顺利完成。
②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中国人口绝大都数的农民真正当家做主人,在农村铲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至关重要。
2、难点:理解整顿经济秩序和土地改革涉及的一些财经知识和专业术语。
第一课时1、列举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有:⑴经济上:⑵军事上:⑶外交上:⑷政治上:2、整顿经济秩序:⑴措施:①②③④⑵结果:⑶意义:⑷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不亚于淮海战役”的是3、抗美援朝:⑴主要原因:⑵目的:⑶起止时间:⑷参战部队:⑸司令员:⑹开始标志:⑺著名战役:⑻英雄任务:①一级战斗英雄事迹②特级战斗英雄事迹⑼结束标志:⑽意义:①政治:②思想:③外交:④经济:⑾文艺作品:①歌曲、②电影、③文学作品⑿取胜的主要原因:①②③⒀结合有关史实,针对美国称霸世界企图,谈谈感想第二课时4、土地改革:⑴起止时间:⑵主要内容:①②⑶法律依据(开始标志):⑷结果:⑸意义:①②③④⑤5、排列顺序:⑴新中国成立(1949.10.1)⑵整顿经济秩序⑶土地改革开始(1950.6)⑷抗美援朝(1950、10)(5)西藏和平解放(1951.5)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目标:1、重点: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标志着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八年级历史下1-9课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1-9课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课:背景:解放战争基本获得胜利,国民党在大陆政权被推翻没有:国徽、周恩来当选总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2、新中国成立标志: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说明: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A.标志大陆基本完成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B.标志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彻底完成;(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彻底废除。
)C.标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D.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农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F.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第二课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①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干涉中国内政;②唇齿相依,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③为获得一个稳定的经济建设周边环境。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著名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舍身堵抢眼) 邱少云(烈火中纹丝不动)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原因);②三亿多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八年级历史下册一到九课每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二三课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简称《》,当时起的作用。
以---------为代国歌,采用------纪年。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解放的意义)3、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的__,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当时朝鲜战场上共有三方军队,__、__、__。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当时签字的是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__。
4、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热情、乐观的决心,勇敢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5、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出现两位战斗英雄。
----------在--------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
----------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精神。
6、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及国际历史意义:7、土地改革的意义:8、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它规定废除__,实行__。
到1952年底,除__(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最后近__亿农民分到了__亿土地、农具、牲畜、房屋。
9、这次土地改革,没收了__的土地,注意保存__经济,在政治上采取__的政策。
10、这次土改,虽然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任然是__。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明清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明清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明清时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明清时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和发展。
例如,明代的农学家李时中提出了许多农业耕作的理论和方法,如杂交育种、合理施肥和灌溉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同时,明清时期的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如减免税收、改善水利设施等,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明清时代的农业产量大幅增加,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在农业的基础上,明清时代的手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手工业是当时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纺织、陶瓷、铁器等各个领域。
与农业类似,明清时代的手工业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明代的景德镇窑瓷器制作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此外,明清时期的丝织业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的丝织品成为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
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商品产量大幅增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物资。
明清时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业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同时,城市的商业活动和市场交易也繁荣起来,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其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乡交流。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们纷纷从农村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一现象使得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八年级下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历史第九课知识点【探索历史,重拾古人智慧】八年级下历史课程中的第九课,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这一课题不仅着重了古代中国对科技的探索与创新,还深入剖析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仅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成就,也能够触摸到他们传承至今的精神标杆。
【农业与农具,古代民众的生活】首先,让我们回首远古的历史场景。
在古代,农耕经济是社会的主导,而农业技术的进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农耕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农具的创新为农民的劳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耕地、灌溉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这一系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得古代中国得以维持庞大的人口和社会秩序,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文化,哲学与学问的交融】古代中国不仅在农业技术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也在哲学与学问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道家文化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推崇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
无为而治是古代中国智慧的真谛所在,它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并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的学问史上,道家学派是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
道家学派强调理性思维,注重个体的内省与修养,提出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和教义,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学术和社会。
【科技创新的推动,书籍的普及与传播】除了农业与哲学,古代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例如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要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造纸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保存和传播变得更加便利,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航海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火药的发明更是影响了军事战争的格局,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成为了后来火器革命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国精神】八年级下历史的第九课深入剖析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它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窗口,也是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八年级历史19课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19课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是中国历史教材中的一部分,共分为19个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中国历史中的大量内容,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八年级历史中的19个课程进行知识点归纳,以方便同学们的学习和记忆。
第一课:绪论在第一课中,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历史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此外,还会介绍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内容。
第二课:大唐王朝的盛世第二课讲解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
其中,学生需要了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重要历史人物,还需要掌握唐代的科举制度、诗歌、画作等文化艺术。
第三课: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三课主要讲解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封建社会,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官员、土地制度等重要内容。
第四课:唐朝的衰落和宋朝的兴起第四课主要讲解了唐朝的衰落和宋朝的兴起。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以及宋朝是如何兴起的,掌握关键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吕洞宾、岳飞等。
第五课:宋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第五课主要讲解了宋朝政治制度与文化。
学生需要了解宋太祖、宋太宗等历史人物,了解宋代的科举制度、诗词、绘画等文化艺术。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第六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科技成就的发明和使用背景,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七课: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第七课主要讲解了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学生需要了解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掌握元朝政治制度、文化、书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八课: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第八课主要讲解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学生需要了解朱元璋、永乐大典等历史人物和事件,掌握明代的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第九课:中国古代的文学第九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包括唐诗宋词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背景,如唐代的王维、杜甫等著名诗人。
第十课: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第十课主要讲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
初中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八年级下册
初中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⑥采用公元纪年。
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1)时间:1950年10月一1953年7月。
(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初二历史下册一至六课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一至六课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4)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主要参加人物:毛泽东、朱德、宋庆龄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2)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都中。
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
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课知识点总结: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5、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知识整合1
第1-9课知识整理二、成就:1、一五计划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①武汉长江大桥;②宝成、鹰厦铁路;③川藏、青藏、新藏公路;④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武汉、包头两个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3、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三、人物:1、抗美援朝时期:司令员是彭德怀,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2、“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4、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四、文件: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5、《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6、《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通过,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会议内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1949年)(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三课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简称《》,当时起的作用。
以---------为代国歌,采用------纪年。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解放的意义)
3、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的__,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当时朝鲜战场上共有三方军队,__、__、__。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当时签字的是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__。
4、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热情、乐观的决心,勇敢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5、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出现两位战斗英雄。
----------在--------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
----------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精神。
6、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及国际历史意义:
7、土地改革的意义:
8、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它规定废除__,实行__。
到1952年底,除__(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最后近__亿农民分到了__亿土地、农具、牲畜、房屋。
9、这次土地改革,没收了__的土地,注意保存__经济,在政治上采取__的政策。
10、这次土改,虽然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任然是__。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7)
1、为了__,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曾得到__的帮助,形成了以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2、1954年9月,第一届__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
3、1954年的宪法内容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性质?
4、列举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六项国家建设成就。
5、我“一五”计划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6、“一五”计划的影响或意义?
第五课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指、、三个行业。
2、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改造政策是。
3、赎买政策的意义。
4、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它有什么意义?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年召开。
2、中共八大之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1958年,提出了“,,”的总路线。
4、----------和---------------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其主要标志是--------、--------、-------、---------。
5、这四个主要标志,各有事件能够体现出来,如下:
A、党中央要求钢产量指标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它属于--------。
B、许多省宣称自己是亩产千斤省,有的报纸上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它属于--------。
C、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许多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这一现象属于---------。
6中共八大后的十年,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取得显著成就,出现许多模范人物,代表是:大庆石油工人------;两弹元勋-----;县委书记------。
7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第七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当时的口号是“---------,---------”。
2、1971年林彪所乘飞机在蒙古-------坠毁。
3、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悼念------,支持------,反对------的群众运动。
它有何意义?
4、1976年10月------、-------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所以说粉碎“四人帮”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5、四人帮指----、------、----、------。
6、文革时期的表现:
7、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相继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国的高考中断了十年。
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
2、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召开的---------会议,完成了党在历史上------、------、-------三条路线的拨乱反正。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才是--------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会议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经过文化大革命,---------(机构)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年颁布了第四部《》。
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第九课改革开放
1、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先从---------开始,措施是--------,目的是—调动农民生
2、--------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即所谓的实行-------。
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4、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是﹎﹎→﹎﹎→﹎﹎→﹎﹎,其格局特点是﹎﹎、﹎﹎、﹎﹎。
5、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了----经济特区,又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的改革。
7、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
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对小型企业采取-------、-------等多种形式。
8、实行改革开放的直接目的。
(对外开放的作用或影响。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9、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0、国有企业的弊端:
11、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好处:
12、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
补充题:
1、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2、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3、“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它有什么作用?
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