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一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导学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2《尿的形成和排出》导学案
第2节尿的形成和排出【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关键:肾单位的组成【学习准备】阅读【学习内容】一、导入:问题导入二、学习新知:〔学习活动一〕肾脏的位置和功能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预习内容在自己身上找到肾脏的位置,并和其他同学交流肾脏的功能。
1.肾脏的位置: .2.肾脏的功能: .〔实验探究二〕观察肾脏的结构以小组为单位按下列步骤完成观察实验,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
1.观察新鲜的猪肾脏的形状,颜色,手摸有何感觉。
2.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剖为前、后两半,观察肾脏各部分的颜色深浅和结构特征,完成下表分布位置颜色或形状皮质髓质肾盂3.生用文字表达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肾脏分为、、三部分,颜色较深的是,较浅的是,中央的空腔是。
〔合作探究三〕肾单位的组成阅读课本肾单位组成的文字,结合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那几部分组成?2.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分别位于肾的什么部位?3.肾小球两端的血管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前面学过的血管知识有什么不同?4.血液在肾单位中是怎么流动的?师生共同梳理重点知识结构:肾单位的组成: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方向:【学习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达标检测】1.下列生理过程不包括在排泄的含义之内的是()A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肺排出B少量水、尿素由皮肤汗腺排出C消化的食物残渣经由肛门排出D大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体 B 肾小管 C 肾小球 D 肾单位3.在肾脏的构造中,即位于皮质里,又位于髓质里的结构是()A肾小囊 B 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4.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第2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2.通过观察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关键:尿的形成过程【学习准备】识图【学习内容】一、复习旧知,问题导入:二、学习新知:〔学习任务一〕尿的形成学生结合课本上“尿的形成示意图”及血浆、原尿、尿液主要成分的表格,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那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原尿和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和。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3 北师大版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因为:(1)学生对排泄的概念常常有不确切的认识。
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体得知排便、排尿都是排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若学习了人体生理卫生还不能扭转这个错误认识,不懂排泄的正确含义,本章的学习就失败了。
故排泄的概念是重点。
(2)肾脏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基础,尿液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本章的主题是排泄,主要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故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是重点。
2、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因为:(1)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
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
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
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为尿液的形成打好基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难度更大。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教法与学法(一)学情分析学习者是七年级下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
这些特征对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者已学习了血液循环的知识,为学习尿的形成做好了铺垫。
同时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有关尿液形成的常识,但非常肤浅,且遇到的问题似乎更多,如其具体过程如何,血尿是怎样形成的,尿毒症为何要换肾等。
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2.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尿液形成与排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自身健康。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肾脏、预防尿路疾病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进行家庭实验:测定一次饮水量与排尿量的关系,记录数据并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尿液形成与排出的过程。
4.针对课堂学习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保护肾脏、预防尿路疾病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5.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与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主题,如“尿液成分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如何预防尿路感染”等,进行资料搜集、分析、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尿液形成与排出的关键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尿液形成与排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11章第2节后的练习题,巩固尿液形成与排出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掌握尿液成分与血浆、原尿的区别,了解尿液中各成分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尿液形成和排出相关的生理现象,如尿频、尿急等。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 北师大版
课
第 11 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题: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教 学 2、概述肾脏的结构,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目 标: 3、说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1、肾脏的结构。 教 学 2、尿液形成过程。 重 点:
的体温具有节作用。
巩固内容
重复本节课重点
P67 1、2、3
思考与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 11 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四节
皮肤与汗液的分泌
一、皮肤的结构
表皮
真皮
二、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提出问题
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 题
管构成,它的周围有毛细血管。导管细长,开
口于皮肤表面。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 分组讨论,回答
指导学生思考和 扩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细胞
问题
讨论,指出问题 从血管中吸收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形成
了汗抵汗液通过导管到达体表被排
出,同时,也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对人体
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板
肾脏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
书
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肾脏的一侧有一凹陷,叫做肾门。肾门是肾静脉、肾动脉出入
肾脏以及输尿
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切开肾脏,从纵剖面可以看到颜色较深的外周部分是皮质,皮
质中毛细血管
丰富。皮质内侧颜色较浅的结构是髓质。肾脏中央的空腔里肾盂。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北师大版
七年级⽣物下册第11章第⼆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北师⼤版《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标:1、学⽣能描述⼈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能根据实验数据进⾏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3、从病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珍惜⽣命、热爱⽣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学⽣对肾⼩球的滤过作⽤和肾⼩管的重吸收作⽤的理解。
课前准备:泌尿系统模型、肾单位结构挂图、尿液形成课件、有关肾脏⽅⾯的疾病及症状的资料收集或制作尿的形成的flash 动画。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活动教师活动导⼊新课排泄和排遗排泄的途径:排汗、排尿、呼吸思考排粪便和排尿的不同,区分排泄和排遗。
思考排泄的途径。
简介⼈体⽣命活动中产⽣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介绍排泄的概念。
由问题:排粪是不是排泄?引出排遗的概念。
引导学⽣说出排泄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和模型,思考: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展⽰挂图和模型,以问题引导学⽣仔细观察挂图和模型,获得有⽤信息。
肾脏的过滤作⽤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到实验模拟的是肾脏的过滤作⽤。
简单叙述⾎液经肾脏的过滤后,成分有何变化。
提供实验⽤品,介绍实验步骤,引导学⽣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模拟的现象。
肾单位由肾⼩球、肾⼩囊、肾⼩管等部分组成观察挂图资料分析,⾃主学习,提⾼获得信息的能⼒。
通过资料推测肾单位各部分的作⽤。
⼈的每⼀个肾都含有100万个犹如“过滤⼯⼚”的肾单位。
挂图展⽰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通过资料分析获得有⽤信息。
尿液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动画,归纳出尿的形成过程。
提供flash动画,引导学⽣描述尿的形成过程,适当补充。
尿的排出过程温故⽽知新,对照泌尿系统的挂图总结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以提问的⽅式引导学⽣⽤已掌握的知识推测出尿的排出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精品文档)
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2)通过对泌尿系统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三、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分析法探究法谈话法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田世国获奖时的片段,他之所以成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其震撼人心之处在于捐肾救母,那肾有什么样的作用与尿的形成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尿的形成和排出。
(多媒体展示片段)(二)新课探知:1、泌尿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到62页的内容看看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样的功能?(1)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
师: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液是在肾脏中形成的,血液有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离开肾脏。
那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2、尿的形成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肾脏的结构以及肾单位的组成课件,小组讨论后并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课件展示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图)见图(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哪里?(2)肾脏是由哪些结构组成?(3)每一个肾单位是又哪些部分组成的?(4)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球”?师:回答得很好,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的实质是一个血管球。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一)本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内容。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能量的供应之后,针对人体内代谢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的三大系统的知识点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确立:1.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能概述肾脏的结构,说明尿液的形成过程。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是个非常微观的结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说,他们对这一结构不可能有任何了解,而且对“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而“肾脏的结构”又是理解另一重点“尿的形成”的知识准备。
因此,教材中特别安排了一个活动“观察肾脏”,并配合“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此图的作用是帮助理解以上重点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张图。
2.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分析:要突破该难点应适当回忆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物质交换中作用,来分析肾内毛细血管所具有的功能,从而推测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特点,为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打好基础。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由已知来探究未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将以前所学知识与新课教学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确立“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人体的各系统之间是互相关联,共同协作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的观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尿的形成与排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本能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本节课力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在发现中领悟,在探索中思考,在研究中收获。
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和教材的理解,本节课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用生物学术语叙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肾脏,使学生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2、通过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尿液的形成过程了解前人所做的科学观察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肾移植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思想。
[重点难点]利用数据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突破]以尿生成机制的科学发现史为线索以数据分析为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保证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结构的功能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泌尿系统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肾脏的结构肾小球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二、尿的形成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肾小管三、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四、血液透析与肾移植[教学反思]教学感悟:1、体现了探究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2、课堂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紧扣,课堂效率较高。
3、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注重科学发现史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注意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4、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5、通过分析数据,强化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及生物学术语的表达能力。
6、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标。
努力方向:1、合理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口。
同时又要防止变成教师“满堂问”,学生随口答。
2、合理、充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力争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七年级生物下册11.2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案北师大版.doc
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冃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肾脏与尿的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2)能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3)知道泌來系统的卫牛保健。
2、过程与方法(1)在血浆、原尿、终尿三者成分中,学习用比较法对肾单位血液流动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的方法。
(2)通过比较正常情况与肾脏出现问题是尿液成分的变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H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口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丿录液的形成过程2、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尿液形成的关系,尿液形成过程屮的物质变化。
【教法与学法】1、教法: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等2、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法【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知识冋顾:代谢物排泄的途径,肾脏的结构复习IH知识,准备建构新知识。
设疑: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引入并板书尿的形成二、新授课(一)尿的形成1、活动: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讨论:(1) 与正常人相比,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项指标不正常?(2) 推测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讲述:耍想知道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就需要了解尿液在肾单位中的形成过程。
2、尿的形成阅读思考:⑴尿液在肾单位中的形成包括儿个阶段?板书:复习提问:1、代谢物排泄的途径有哪些?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3、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什么?4、肾脏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5、肾实质中形成尿液的垄本单位是什么?肾单位的组成?6、在肾单位中冇儿处冇毛细血管?出示投影,教师巡回指导投影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帮助分析尿的形成过程的2个阶段。
看投影回答1、学生思考第一节内容回答回答2、学生回答3、形成球液的器官是肾脏4、肾脏的结构包括肾实质和肾盂5、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参观医院肾内科或泌尿科,了解临床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和设备。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实践活动建议:
-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尿液中成分的变化。
-进行尿液成分分析实验,了解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及其意义。
-制作肾脏模型,观察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准备课堂反馈表、评价表等教学评价工具,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便因材施教。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的学习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包含肾脏结构、尿液形成过程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尿的形成与排出”课题,设计问题如“尿液是如何形成的?”“排出尿液对人体的意义是什么?”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b.尿液排出过程:膀胱、尿道的功能,排尿的意义。
c.生物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通过生物学知识解释与尿的形成与排出相关的现象。
举例解释:
-在讲解尿液形成过程时,重点强调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学生理解这两个过程对尿液形成的关键作用。
-在尿液排出过程中,重点讲解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以及排尿对人体的意义。
b.讲解膀胱、尿道的功能,尿液排出的过程。
4.案例分析:
a.呈现与尿的形成与排出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b.小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5.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尿液形成与排出的关键点。
b.强调尿液形成与排出的重要性,联系生活实际。
6.作业布置:
a.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为“第11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属于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在学习了人体生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已经对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尿的形成与排出是人体生理过程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需要学生通过深入的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机制。
a.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b.排尿对人体有什么重要性?
c.为什么人体需要排尿?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巩固所学内容。
2.强调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作业小结
2.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2.设立评价指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尿的形成过程、排尿的意义等。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提高了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尿的形成过程、排尿的意义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11.2尿的形成与排出集体备课导学案
结合课本分析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和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3、尿的形成经历了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过程?
4、原尿与血浆相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尿与原尿相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四)排尿的意义:
4、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通过到达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和的滤过作用把和拦截,这样只有血浆中的一部分、、和滤过到,形成了。原尿流经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会被外部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5、尿液的排出:里形成的尿液经过流入,再流入暂时储存,到达一定量后经过排出体外。
二、合作探究:
(一)尿的排出:
1、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2、组成泌尿系统的各器官有什么作用?
3、叙述尿的排出过程.
4、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二)肾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
1、肾的结构包括、和。
2、每个肾有个肾单位组成,是肾的的基本单位。
3、肾单位由和组成,前者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球是一个球。
3、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缺少()
A.血细胞B,大分子蛋白质C.葡萄糖D.尿素
4、一昼夜,肾小球滤出的原尿为150升,而尿的排出仅有1.5升,这是因为()
A.膀胱的储尿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C.肾盂的收集作用D.输尿管的吸收作用
5、肾小体完成滤过作用的组织结构包括()
A.肾小球毛细血管壁B.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
3、能描述肾的结构和位置。
导学环节和导学过程
问题预设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1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1章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1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说出肾单位的组成,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
2、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
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组成以及尿液的形成。
教学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尿检化验单设问:“这些数据中有何异常,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二、前置作业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描述其它排泄途径三、学生自学四、要求学生自学,并观察思考和作答: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组成?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质?3、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4、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五、互动交流1、教师展示肾脏的图示。
由肾的颜色推测肾内有丰富的什么?并推出尿液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系2、师生共同画出肾单位示意图,学生看图了解肾单位的结构。
3、学生比较分析数据,指出血浆、原尿、尿的差异。
4、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5、教师点拔:筛砂子:小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筛下去,大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留在筛子里,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相当于筛子。
6、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 L ,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有这么多吗?原尿在肾小囊中,尿液是在肾小管末端。
那还有99%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是因为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肾小管重新吸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
画图展示(由于尿液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通过画图,学生上台讲解,增强直观)六、进一步延伸:(1)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2)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7、师生共同总结排尿的意义:排尿排出了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11章教案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精品文档)
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2)通过对泌尿系统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三、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分析法探究法谈话法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田世国获奖时的片段,他之所以成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其震撼人心之处在于捐肾救母,那肾有什么样的作用与尿的形成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尿的形成和排出。
(多媒体展示片段)(二)新课探知:1、泌尿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到62页的内容看看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样的功能?(1)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
师: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液是在肾脏中形成的,血液有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离开肾脏。
那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2、尿的形成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肾脏的结构以及肾单位的组成课件,小组讨论后并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课件展示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图)见图(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哪里?(2)肾脏是由哪些结构组成?(3)每一个肾单位是又哪些部分组成的?(4)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球”?师:回答得很好,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的实质是一个血管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
一、课堂目标:
1、能够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说明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认真观察肾脏的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1、能够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说明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二、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1、预习P60—65
2、合作学习:
(1)、泌尿系统由、、和组成。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其功能是。
(2)、肾门是、出入肾脏以及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切开肾脏,从纵剖面上看到颜色较深的是,颜色较浅的是,中央的空腔是。
(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它包括、和三部分,和组成肾小体。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大分子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中,形成这就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5)、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全部、部分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这就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肾脏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进入膀胱,在膀胱里。
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经排出体外。
(7)、尿液的形成是的,而排出是的。
【课堂展示】
(一)知识点汇总
肾脏:结构:皮质、髓质、肾盂
功能:形成尿液
肾小球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单位肾小囊
肾小管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尿液由此排出
1、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一)练习
1、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盂
B、皮质
C、髓质
D、肾单位
2、健康人的尿液不含葡萄糖是因为()
A、尿液流经肾小球时被重吸收
B、尿液流经肾小管时被重吸收
C、原尿流经肾小球时被重吸收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重吸收
3、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4、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的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
【信息反馈】
1、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膀胱 输尿管 肾脏④尿道
A、 ④
B、 ④
C、 ④
D、④
2、泌尿系统产生尿液的器官是()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3、健康人每天约形成原尿150升,而实际上每天只排出尿液1.5升左右。
其原因是( )
A、肾小球对血浆有过滤作用
B、收集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A、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D、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4、血液流经肾脏后( )
A、水和无机盐大量减少
B、尿素大量减少
B、二氧化碳大量减少 D、葡萄糖大量减少
5.由血液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A、血液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 尿液
B、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尿液
C、血液 肾小囊 肾小管 收集管 尿液
D、血液 肾小球 肾小管 收集管 尿液
6.肾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说明肾脏发炎的部位主要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盂
【拓展延伸】
下表是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中主要物质浓度的比较表,请据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样品是原尿,它与样品B比较,几乎不含。
(2)样品是尿液,它与样品B比较,和无机盐的浓度明显要高。
(3)样品A与样品C的物质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造成的。
反思: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