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夹竹桃》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四自然段。

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所感知。

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9课——夹竹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夹竹桃的?(板书:花色、花期、花影)这两盆夹竹桃,一盆红,一盆白,融洽地开在一起,季老觉得这花色——十分奇妙。

(板书:奇妙)2.过渡:季老非常喜欢花,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写过一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

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家的小院会是什么样的?二、可贵的韧性(一)赏满院花1.翻开书P96,自由读第3自然段,尽情欣赏这满院的万紫千红吧。

2.品读(1)花多:师引读:季老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话,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这么多花,来报报花名吧?(2)花美:为了展现花的美,季老用到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看到了哪些?3.美读:春夏秋三季的小院各有各的美,指名读。

4.质疑: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品夹竹桃1.过渡:是呀,有那么多花,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或是句子引起了你的关注,可以划下来,做简要的批注。

2.交流:【句子一】“悄悄地、一声不响”: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非常质朴,低调,不与百花争艳。

两个“又”: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连续不断地开放,生命力非常旺盛,生机勃勃。

【句子二】①师:是的,无论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常开不败。

(课件出示: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读出这气候的变化吗?②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③想象画面: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夹竹桃教案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案第二课时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四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以及花影之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所感知。

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9课——夹竹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夹竹桃的?(板书:花色、花期、花影)这两盆夹竹桃,一盆红,一盆白,融洽地开在一起,季老觉得这花色——十分奇妙。

(板书:奇妙)2.过渡:季老非常喜欢花,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写过一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

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家的小院会是什么样的?二、可贵的韧性(一)赏满院花1.翻开书P96,自由读第3自然段,尽情欣赏这满院的万紫千红吧。

2.品读(1)花多:师引读:季老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话,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这么多花,来报报花名吧?(2)花美:为了展现花的美,季老用到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看到了哪些?3.美读:春夏秋三季的小院各有各的美,指名读。

4.质疑: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品夹竹桃1.过渡:是呀,有那么多花,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或是句子引起了你的关注,可以划下来,做简要的批注。

2.交流:【句子一】“悄悄地、一声不响”: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非常质朴,低调,不与百花争艳。

两个“又”: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连续不断地开放,生命力非常旺盛,生机勃勃。

【句子二】①师:是的,无论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常开不败。

(课件出示: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读出这气候的变化吗?②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③想象画面: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课文得理解。

2、欣赏夹竹桃得可贵韧性和动人得花影,培养审美情趣。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3、透过文字,补充资料,感受学界泰斗季老得人格魅力,升华对夹竹桃得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得特点,以及作者对它得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得情感,感受季老得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得资料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夹竹桃》。

2、明确目标(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夹竹桃开得花,文中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花得颜色?谁能读一读描写夹竹桃花颜色得句子?(请一位学生读)作者季羡林先生仅仅是因为它得颜色好看才爱上它得么?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快速地浏览课文内容,找出这段话(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把握住了文章得中心又激发学生得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直奔课文主题,属于有效学习。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夹竹桃得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有韧性,一个是因为它能引起作者许多得幻想.让我们走进文中体会夹竹桃得这两个特点同时感受作者得人品。

3、预期效果只要大家能够像季羡林先生一样用心去感受那份美,相信大家会有很大得收获。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1、任务呈现:体会感受“夹竹桃之韧性美"(想想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它得韧性美?(第四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园子里得其她花)在这一自然段中提到过夹竹桃吗?(没有)那作者是不是走题了?(衬托得作用)您真会学习。

2、自主学习:自由读3-—4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得句子,并写写自己得心得体会.3、展示交流:【在交流得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同样采用对比衬托得方法进行汇报交流自己得学习成果。

】(大家自由汇报)预设:如果有学生在回答时能够联系其它花来谈对夹竹桃得理解,教师则引导:“看看这位同学多会学习,能够像作者一样来看待和理解夹竹桃。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夹竹桃的特点和传说故事。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朗读课文。

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2.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夹竹桃》的课本、教案和录音机。

2.插图或图片展示夹竹桃的外观。

3.石膏夹竹桃模型(用于示范朗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用简单的课堂游戏或小结来引起学生对夹竹桃的兴趣,如让学生说出夹竹桃的特点或唱一首与夹竹桃相关的歌曲。

2. 导入课文(5分钟)•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展示夹竹桃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夹竹桃的外观和传说。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好奇心,如:“夹竹桃的花有什么颜色?夹竹桃的果实是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关于夹竹桃的哪些故事吗?”3. 听录音与跟读(10分钟)•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教材上的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读,重点关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气。

4.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每组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老师可以示范朗读一段课文,然后学生模仿朗读。

•老师巡视各组,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听问题与回答(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问题可以涉及课文中的人物、动作、地点等,旨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 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夹竹桃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夹竹桃的喜爱或对课文的理解。

7.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练习课文朗读,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听录音与跟读、分组朗读以及问题回答等形式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夹竹桃》的内容。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品词、品句、品读课文,感悟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它引起的有趣的幻想,感受作者对它的喜爱。

2.感受季羡林散文质朴、典雅充满诗意的特点,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3.感受夹竹桃质朴、坚韧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词句,感悟夹竹桃的韧性以及由它产生的幻想。

教学难点:1.感受散文质朴、典雅如诗般的韵味。

2.感受夹竹桃的坚韧、质朴。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种叶像竹、花似桃的植物,它就是——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在作者季羡林先生的眼里却是一种——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齐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季先生之所以对夹竹桃情有独钟,是因为它具有——韧性,而且能引起许多的——幻想(板书)二、品味“韧性”1.提起“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2.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轻声读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夹竹桃具有韧性,并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句反复地读上几遍,并在书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3.交流。

现在,同学们的书上留下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符号。

谁来说说,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了夹竹桃的韧性?▲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可以看出夹竹桃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指导朗读。

(别的花开了一季便谢了,凋零了,而夹竹桃却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败了——再开,枯了——再长,这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你能读出夹竹桃的韧性吗?)从“悄悄地一声不响”可以看出夹竹桃多么谦逊,毫不张扬。

指导朗读。

(一朵花在她生命最灿烂的时刻,应该骄傲地向世界展示她的美丽,她的辉煌,而夹竹桃却是悄悄地一声不响地开放,多么朴实谦逊呀,多么难能可贵呀!你能读出来吗?) 这是怎样的夹竹桃啊?(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坚持不懈)是啊,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呀!齐读。

《夹竹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学习作者对比衬托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难点理解夹竹桃韧性的内涵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夹竹桃有什么特点?(二)精读感悟夹竹桃的韧性(15分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抓住“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等语句,体会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和花期之长。

对比阅读,出示其他花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与夹竹桃进行对比,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之情。

(三)感受夹竹桃引发的幻想(15分钟)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想?结合文中描写幻想的语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幻想的奇妙。

讨论:这些幻想与夹竹桃有什么关系?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幻想的美妙。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5分钟)总结夹竹桃的特点,回顾作者对夹竹桃的描写和赞美。

提问:从作者对夹竹桃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与敬仰之情。

(五)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植物,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布置作业: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19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朗读。

2.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较好的想象能力。

3.学习迁移:学会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难点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复习生字词。

教师听写生词,抽两名学生上白板作答。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学习上课时的内容。

二、细读感悟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所见过的花中,夹竹桃是最美的花吗?它不是最名贵的花,可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出示幻灯片12.学生通读全文,出示幻灯片2,指名回答。

3.学习夹竹桃的韧性。

出示幻灯片3,提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小组内讨论交流。

(2)汇报找的结果。

(3)品味重点语句。

学生找,教师出示幻灯片4、5.A.“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学生自读感悟)B.指名读,理解语句意思。

C.出示“春风、暴雨、清冷”这几个词,让学生说说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D.请你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出示幻灯片6、7、8.E.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F.练习用“无......不......”造句。

(指名学生回答)4、教师小结:夹竹桃不管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都能始终如一地开放,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文字之美。

2.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3.初步认识对比的作用,通过朗读感受对比的独特表达效果。

4.体会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学会表现美。

教学重点: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感情,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课题2.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季羡林老先生说来,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季先生为什么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出示第六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指名读,齐读。

二、品词析句,感受韧性1.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坚强不屈……)(出示:韧)韧,“韦”字旁,表示熟的动物的皮,右边刃,整个字连起来就是用一把刀割熟的皮,感觉是柔软的,可又是难以割断的。

(出示:韧性)由此,韧性,往往形容一种事物的性质是柔软而结实。

夹竹桃具有韧性,那其实是它所特有的一种性格特点。

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儿呢?文章哪个小节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2.学生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反复阅读,写下体会。

3.交流:读书需要交流,有了思想的碰撞,我们才能把书中蕴含的味道读出来。

(1)出示: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a.你从哪儿你从哪儿看出夹竹桃的韧性?重点体会“又”。

(最细微处最见精神。

这里的两个“又”字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百折不挠、不服输)b.“悄悄地”“一声不响”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不扬)c.指导朗读。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现象,从而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文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任务任务一:体会夹竹桃的韧劲任务二:品读花之影,感悟奇妙幻想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课前古诗导入。

这么多的花儿,引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多少风骚诗篇,而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却独爱夹竹桃,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他笔下那蓬蓬勃勃的夹竹桃的世界。

(齐读课题)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夹竹桃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

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齐读3、那是什么原因让作者说如此留恋、深爱这种花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概括性的一句话来说说(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学习花之期,体会韧性可贵任务一:体会夹竹桃的韧劲什么是韧劲?夹竹桃的韧劲表现在哪些地方?看看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的?可以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上一些思考,一些体会,在书本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具体交流。

(1)第一句话:谈谈你的体会?(出示)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 预设一:抓住“又开出、又长出”来谈。

这两个词突出了夹竹桃的花开连绵,从不间断的特点。

能读出这份感受吗?预设二: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来谈。

这两个词突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不扬的特点。

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吗?(根据学生朗读适时点评)师:夹竹桃的这份常开不败、默默无闻,就是——可贵的韧性(板书“韧性可贵”),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夹竹桃的这份韧性。

(2) 第二句(屏显)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夹竹桃》教学设计7篇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7篇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7篇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下面是分享的《夹竹桃》教学设计7篇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供大家阅读。

《夹竹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品味课文的语言,着重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感悟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感受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读题:1、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美丽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叶子、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

(叶子像竹,花朵像桃)。

2、它夹杂了竹和桃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齐读课题)注音:jiā。

很有特色的名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引读第一自然段),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最留恋的是什么?2、交流板书:花的色彩、花的韧性、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或花影)。

3、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男同学读开头这一自然段,女同学读结尾这一自然段。

5、这样的开头与结尾在写法上就叫(互相照应、或首尾呼应)。

如果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定能使你的习作内容更清楚,结构更完整。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有人爱梅,如王冕,他爱梅花贞洁自守的品格;有人爱菊,如陶渊明,他爱菊花素雅高洁的特点,而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夹竹桃最可贵之处是什么?(韧性)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2、学生自由读,批注。

3、交流。

重点语句:(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又长出一嘟噜。

”1、引导学生抓住“又……又……”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本文是关于《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以及月光下的花影引起的美妙幻想。

2、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由题导入:夹竹桃既不是竹也不是桃,而是一种花。

可是这种花,叶像竹花像桃,所以就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2、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

在他的笔下夹竹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家园,解一解他与夹竹桃浓浓的情结。

二、合作探究1、(出示第二小节):自由读,指读,说说夹竹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指导朗读:这小节抓住花的颜色来写,写出了夹竹桃的奇妙有趣。

谁能读出夹竹桃的奇妙有趣?3、课文还有哪节写夹竹桃花的?组织自读第4小节:夹竹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交流:①……又开出……又长出②……无日不迎风吐艳③……无不奉陪5、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去欣赏她。

6、作者是爱花之人,院子里虽然没有什么名贵的花,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同学们想走进季老先生的家园去一饱眼福吗?请同学们细细品读第3小节,待会儿老师要来考考你。

7、交流:①列举了多少种花?②课件出示14种花,让学生认识。

③谁能用一些成语或诗句来赞美这美丽的景象?④真不愧为“学界泰斗”!听着他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让我们也爱上了他家的小花园。

感情朗读。

8、可是我们知道夹竹桃才是他的最爱。

第3小节极写三季的花景,却没有一个字提到“夹竹桃”,你是怎么理解的?9、带着敬佩之情再次感情朗读第4小节(女生读,男生欣赏)10作者爱夹竹桃,爱它奇妙有趣的花色,爱它可贵的韧性,更爱月光下的夹竹桃。

月光下的夹竹桃妙不可言。

那妙在何处呢?指读第5小节11、交流:①妙在何处?②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身临其境,说说会产生怎样的幻想?③再读:是什么引起我的幻想?12、现在你能不能帮老师解开作者与夹竹桃的情结(作者为什么对夹竹桃情有独钟?)13、感情朗读第6小节三、拓展延伸1、读完了全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2、出示作家卡片,自读3、延伸:生活中爱花、养花的人很多,养花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情趣,而且他们在与花的交流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生活品位。

《夹竹桃》教案、反思

《夹竹桃》教案、反思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培养审美情趣。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3. 透过文字,补充资料,感受学界泰斗季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学情分析:夹竹桃是平日学生常见的一种植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这种十分常见,甚至平凡的夹竹桃,为什么却成为作者最为喜爱的花呢?这是孩子的情感激发点,也是疑问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整体感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

(齐读课题)。

在作家季羡林的心中,夹竹桃是一种怎样的花?(指名填空、齐读)作者为什么对夹竹桃如此钟爱呢?(板书:爱)文中有一句话简练地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点评:你很会读书,找得真准!)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很多的幻想,我爱夹竹桃。

(齐读)从这句话中,你看出是什么原因令作者深深地爱上了夹竹桃?(板书:韧性、幻想)(1)韧性:有两个意思:a 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

b 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

季老爱夹竹桃的韧性,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个意思?二、品读课文,感情朗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节,边读边想: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一)感悟夹竹桃的韧性我们先来看看韧性,找出来了吗?第几节写了夹竹桃的韧性?1.下面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能够读一读、画一画、写批注,也能够同桌间小声交流。

2.自读感悟。

3.交流。

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A生读:不过,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②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又)点评: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质疑旧知——自定目标同学们,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除了上节课我们学的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夹竹桃。

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二、自读自悟——感受“韧性”1、那么,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书中去划一划吧!学生自读,划相关句子2、划出来后,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老师不要你们说,要你们用朗读把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出来。

a生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②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又)③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它不张扬,正是它“柔”的一面,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④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正是它“结实”的一面,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

b生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你找的非常正确,可是夹竹桃的韧性表现还不够,大家来帮帮他,怎样读就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了?(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②你们都体会到了吗?它的韧性就表现在它的。

③师:它不张扬,不倦怠,多么可贵的韧性啊!一起来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吧!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句话,无不奉陪。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做到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较好的想像力。

教具准备:一盆盛开的夹竹桃、投影仪、录音机、轻音乐磁带、课文录音磁带、VCD 片、表格。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结合课前搜集资料,介绍夹竹桃这种植物。

[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读中感悟(出示夹竹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所见过的花当中,夹竹桃是最美的花吗?它也不是最名贵的花,可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一)学生通读全文,指名回答(韧性、幻想)[自主、合作的学习是现在小学生的基本能力。

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注重学生对课文的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学习夹竹桃的韧性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小组内讨论交流。

2、汇报找的结果。

3、品味重点语句。

(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1>指名读<2>圈出“春风、雷雨、清冷”这几个词,说说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3>请你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4>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5>练习用“无……不……”造句。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圈出“春天、秋天”两个词,说说它们告诉些什么。

<2>请你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用“无不”造句,比较“无……不……”和“无了”两个词的异同。

<3>练习朗读此句。

[通过对得点语唏的“找”、“读”、“品”,培养为主的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语感能力。

]3、小结:夹竹桃不管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夹竹桃都能始终如一的开放,它这种精神是不是可贵呢?4、自读手段(第4自然段)(三)由夹竹桃引起的幻想1、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文字之美。

2.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3.初步认识对比的作用,通过朗读感受对比的独特表达效果。

4.体会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学会表现美。

教学重点: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感情,感受季
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课题
2.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季羡林老先生说来,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季先生为什么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
诉了我们原因,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出示第六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
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指名读,齐读。

二、品词析句,感受韧性
1.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坚强不屈……)
(出示:韧)韧,“韦”字旁,表示熟的动物的皮,右边刃,整个字连起来就是用一把刀割熟的皮,感觉是
柔软的,可又是难以割断的。

(出示:韧性)由此,韧性,往往形容一种事物的性质是柔软而结实。

夹竹桃具有韧性,那其实是它所特有的一种性格特点。

夹竹桃的韧性
体现在哪儿呢?文章哪个小节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呢?请
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2.学生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反复
阅读,写下体会。

3.交流:读书需要交流,有了思想的碰撞,我们才
能把书中蕴含的味道读出来。

(1)出示: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a.你从哪儿你从哪儿看出夹竹桃的韧性?重点体会“又”。

(最细微处最见精神。

这里的两个“又”字让我们
充分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百折不挠、不服输)
b.“悄悄地”“一声不响”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不扬)
c.指导朗读。

虽然是不起眼的,不是特别亮丽的,
但夹竹桃不服输,永远坚持。

它生生不息,散发着蓬勃
的生机。

夹竹桃的这份常开不败、默默无闻,就是可贵的——韧性。

(2)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
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
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b.想象体验:
在和煦的春风里,你看到了什么?
其他花——()夹竹桃——()
在盛夏的暴雨里,你又看到了什么?
其他花——()夹竹桃——()
在深秋的清冷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其他花——()夹竹桃——()
此刻你看夹竹桃,迎风吐出得还仅仅是枝头鲜艳的
花朵吗?(它吐出的是一种精神,是顽强的生命力,是一
种笑对困难的豁达。

)这就是韧性。

c.指导朗读。

不张扬,不起眼,这正是“柔”的一面,但它又是坚强的,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它都能坚持,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结实”的一面。

这就是属于夹竹桃的韧性。

(3)所以季羡林先生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4.夹竹桃陪伴了哪些花呢?让我们一起去季老的小院看一看吧!读第三自然段
(1)数一数,这儿一共介绍了多少种花?(14种)课文题目为“夹竹桃”,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为何洋洋洒洒用了200来字,一口气介绍了14种夹竹桃以外的花,是浪费笔墨?还是离题万里?
原来写其他的花是为了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板书:对比衬托)。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季老院子开得热热闹闹的花儿们。

能用第三自然段中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出示: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反复导读句子: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在和煦的春风里,人们赞美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人们赞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凤仙花、石竹花五彩缤纷,令人赞叹,夹竹桃——
在深秋的清冷里,许多花都收敛了笑容,只有玉簪花和菊花傲视风霜,夹竹桃——
难怪季羡林感慨地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三、读写结合,感悟奇妙幻想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仅于此。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请你细细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夹竹桃引发了作者哪些幻想?为什么会引起这些幻想。

2.多么美丽的幻想,你来猜一猜,引起作者幻想的可能是什么原因?
或许引起作者幻想的是花香,理解“袭”
香气从花枝上袭了下来,一个袭字,体现的是突然的,强烈的,令人无法阻挡的。

花的香气浓浓烈烈,毫不客气,渗入到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令你无法的阻挡,沉醉在这种香气里。

或许引起作者幻想的是月光。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或许能引起作者幻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欢。

作者对
夹竹桃有情意。

喜欢,有情意才能赋予它美丽的想象。

就这样,作者站在自己喜欢的夹竹桃下,香气,月影,树影,作者顿时就恍惚了,就有了许多的幻想,就
为我们创造了这美丽的意境。

3.每一种幻想就像是一幅画,每一幅画都能为我们创造一份独特的意境。

提到画,想起一个故事,宋朝时,一位考生围绕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画了几只蝴蝶
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赢得了赞誉。

你觉得在他的这
幅画了,什么可以称之为点睛之笔?
【出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图片】在这幅画中,以蝴蝶在马蹄周围飞舞表现了踏马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
馨香。

香的意境淋漓尽致展现。

4.那么在作者的一幅幅幻想之图里,你觉得哪里描写的最为传神?
【出示: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
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
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
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在作者的幻想里,什么都活了。

让人读着读着,也
就陶醉在这样奇异的幻想世界里。

在作者的幻想中,有静态的描写,有动态的描写。

接下来再请同学读读这几个美丽而奇特的幻想图,用自己的朗读来创造这美好的意境。

5.练笔: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

在朦胧的月光下,在夹竹桃的浓香里,同学们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沉醉其中,会产生许多幻想。

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

四、感受花色,体会奇妙有趣
1.学到这,我们发现课文的第二小节还没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一小节是在写什么呢?请你自己去读,去发现。

2.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一样也是在写夹竹桃的奇妙有趣,由红色的花朵联想到火,由白色的花朵联想到雪,火上有雪,雪上有火,火雪相融,只不过第五小节幻想中的奇妙有趣更富有神秘奇幻的色彩。

3.齐读,体会夹竹桃的奇妙有趣。

五、由花及人,拓展升华
1.补充资料:(出示)
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术泰斗”。

和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历经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
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民。

他说:好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牛棚杂忆》一书。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出示)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
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
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你又有什么体会?
读到这里,我们已然了解为何季先生独爱夹竹桃了,这样的——(引读最后一小节)。

读到这里,我想我们也爱上了夹竹桃,因为:这样
的韧性,又能引起我们许多幻想,我们爱上了夹竹桃。

3.读题:最后请同学们再读课题,愿夹竹桃的精神
对你们有所启迪。

4.作者说,我爱上了夹竹桃。

课文学到这,老师相信不仅仅是作者爱,借助作者的文字,我们也一定情不
自禁地爱上它:夹竹桃。

不仅季羡林先生喜欢夹竹桃,
古时候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夹竹桃,请同学课后可以
去从其他作家的笔下去欣赏夹竹桃的风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仿照课文中反衬对比的写法,写一写我们身边具有夹竹桃一样品质的人或事。

板书设计:夹竹桃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引发幻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