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7章 第2节 社会收入分配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1571篇)
2019年国家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居民骨干中的很多人仅仅依靠一腔热情,将许多工作集中在自己身上,造成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 )。
A、鼓励其他居民参与B、建立民主领导风格C、培训工作技巧D、增强居民骨干的管理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4节>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答案】:D【解析】: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增强居民骨干的管理能力,加强他们的权责分工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会工作。
本题考查的是培养居民骨干的重点技巧。
2.社会福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行动等内容属于( )。
A、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B、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C、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答案】:C【解析】: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专业实践始终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承担。
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应在专业范围内,各尽所责,尽心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和促进社会正义而不懈努力。
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有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三方面。
3.社会工作专业是—个强调价值的专业。
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中的作用是( )。
A、保护社会工作者的权益B、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C、保护社会工作机构的权益D、提高机构自身影响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答案】:B【解析】: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价值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二)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三)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四)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五)维护社会正义4.( )是社会工作定量研究中的最常用研究方法。
第七章_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案修改)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学时安排:2课时教学导入:2009年3月13-15日,英伦三岛最热销的不是歌星或足球赛的门票,而是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召开的"共产主义观念"会议的门票。
本来该会议计划安排在能容纳200人的学术厅,但是听众太多,不得已三次改换场地,最后在一个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厅召开。
会议涉及的不是"如何分析最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或如何组织新的政治运动这样的实践-政治问题"。
因为今天更为迫切的不是行动,而是理解共产主义观念的哲学意义。
他认为,"从柏拉图以降,共产主义是哲学家唯一值得思考的政治概念。
"会议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大会结束时齐泽克领唱《国际歌》。
本章中,我们会集中给大家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按劳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按劳分配的定义和原理。
2. 讲解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按劳分配的定义和原理,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按劳分配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2. 讲解按劳分配的定义和原理:解释按劳分配的含义,阐述其合理性和公平性。
3. 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介绍我国分配制度的背景和发展,强调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按劳分配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效果。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分配制度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标准。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1. 讲解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标准。
2. 分析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和评价。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标准,分析实际操作和评价。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和评价,分享彼此的观点。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1. 复习引言课的内容:回顾按劳分配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标准:阐述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介绍衡量劳动量和质量的标准。
3. 分析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通过具体案例或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过程。
4. 评价按劳分配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分析按劳分配的优点和不足,评价其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按劳分配的实际操作和评价,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第七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二生物集体备课教学案【预习学案】阅读课本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一)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2、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范围:一个种群中对象:所含有的范围:一个种群计算公式: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库(2)基因频率基因重组1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统称为2 可遗传变异是进化原材料的原因(3)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只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 会发生 ,导致生物 不断进化。
【预习自测】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 A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 一块棉田中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D 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2.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 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 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 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 猫叫综合症 B 高茎×高茎 高茎、矮茎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二倍体×四倍体 三倍体 六倍体 4.对生物进化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自然选择5. 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一个大约有109个果蝇的种群中,第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理论上是 ( ) A 2×109 B 2×108 C 2×107 D108a.基因突变产生(1)可遗传变异的形成b.通过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2)可遗传变异的特点【课内探究学案】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问题讨论:①该变异对于昆虫的存活有什么影响?②该绿色个体能一直生存下去吗?③该绿色个体怎样才能把它体内的基因A传递下去?④即使Aa的个体能够繁殖,该个体的后代还都是绿色翅吗?探究活动二:怎样的一群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例1:下列实例是否是种群。
高一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说课设计
高一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说课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一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收入分配的原理,认识社会公平的内涵,以及探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为今后深入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收入分配方式本部分将介绍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包括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通过对不同收入分配方式的比较,学生将了解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社会公平的含义和意义社会公平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将详细阐述其含义、特点及意义。
学生将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如何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实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三、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通过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理论基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框架。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问答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教学资源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程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将采用综合评价法,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面,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反馈机制:通过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2015版)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_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让大学生准确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深入理解这一崇高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最后能够认同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如按需分配等)的可行性;2,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远大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贴近。
教学概要:导入:《少先队队歌》放映,师生共唱,引出对共产主义理想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以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为例,说明探讨“人类向何处去”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关注的一个共同课题。
展望未来,就是对未来进行某种预言,为何预言?能否正确预言?科学预言与空想式预言的差别何在?让我们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的有关论述,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本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他们心中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的基本构想,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思路和构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大胆预言,但他们决不是在算命和一般意义上的预言层次上对未来进行展望。
他们与空想家、算命先生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对未来的展望建立在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上。
这些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包含三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对未来的预言建立在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严密分析之上;其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再次,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不做具体细节描述,而只阐述一般特征和原则。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没有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就无法对未来做科学的预言。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7页/共45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 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 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 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 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 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 足。
第5页/共45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2、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 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 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 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 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
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 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第2页/共45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 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 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 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 增加 社会腐败 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
第10页/共45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 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 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 ,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 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
四川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案-第七章-情感与意志
第七章情感与意志(6学时)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情绪情感的概念,理解情绪情感与需要、认识、情绪、健康的关系2、了解情感的两极性和功能3、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分类4、掌握意志的概念,理解意志的基本特征5、了解知、情、意三者的关系6、理解并学会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和意志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的分类,意志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组织与设计1、把情感与意志在相互联系的结构中来进行对比讲解;2、在情绪与情感的理解上,主张学生带着真情实感来体验与学习;3、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成功的某一意志行动写出来,随着教师的讲解来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掌握并学会分析意志行动产生、发展的心理过程。
七、教学内容:第一节情感概述(2学时)一、什么是情感(一)概念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就鲜明而又丰富。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2、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第一,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2节《服务社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2节《服务社会》教案《服务社会》教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2、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在实践中培养亲社会行为。
二、评价任务1.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2.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议一议:1、郭小平身上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2、这种优秀品质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有何意义?3、你从中有何启迪?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二框服务社会(二)自主预习1.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体现。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什么?怎样实现?为什么?(1)应该看他什么,而不应当看他什么。
(2)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和条件,人人都有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3.服务社会促进我们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不断拓展,不断丰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能力不断提升,境界不断提高。
4.我们应怎么服务和奉献社会?(1)积极参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7章第2节清华学生问过的9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 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 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 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231页)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规律尚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地去 认识和探索。 历史经验证明 • 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 • 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保持头脑清醒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 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 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 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第229页)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 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第229页)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 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 本体现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 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 义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 大,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 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第230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特 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使工人阶级找到了 科学的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核心,走上了实现自身 历史使命的更加自觉的道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 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第220页)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 体现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 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的关系
初中政治收入分配方式教案
初中政治收入分配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包括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
2. 使学生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意义和实施前提。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2. 按劳分配的含义、意义和实施前提3.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含义、意义和实施前提。
2. 难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
2. 教学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讲解按劳分配的含义、意义和实施前提,以及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3. 讲解按劳分配的含义、意义和实施前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 讲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
这表明你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不一样,所获得的好处也不一样。
例如,拿出土地的好处便是地租;如果你拿出来的是劳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就是工资;如果你拿出来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钞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便是利润。
5.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理解。
6. 拓展延伸讨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观念。
7.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对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理解和正确对待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第七章现金流量表分析 教案
第七章现金流量表分析1.本章重点内容(1)现金、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的种类(2)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3)现金流量表比较分析方法(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本章难点内容(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3)主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的方法和信息使用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介绍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现金流量,阐述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
2.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结合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分析可达到的目的。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投资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筹资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关系分析对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等,结合实例来介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有何关系?2.参考答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足。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可以提供企业某一日期资产或负债的总额及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分布情况,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但是,资产负债表无法说明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中有关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等信息说明了经营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但由于利润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和计量收入与费用的,没有提供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信息。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下《7第二节 中东》word教案 (1)
第二节中东【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重点)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重点)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中东的国家和地区师点拨: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
(2)位于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
(3)海与海之间通过海峡或运河相通。
追问:为什么说中东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纽带?讲述:中东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直到现在,它依然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1、中东地区的国家中东的国家和地区活动进一步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1、在框中填出相关的名称。
2、议一议,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联系的方面的重要性。
提示:从路程的远近。
对照回答:中东包括非洲的埃及部分和西亚去掉阿富汗的部分。
读图探究合作交流1、中东又称中东地区,通常包括亚洲部和非洲部。
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A B C 五海是指:①(内陆湖)②③④⑤2、在图中找出中东的海上通道及其沟通的海洋。
⑥沟通了海和海;⑦沟通了海和海;⑧沟通了海和、生进一步理解: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同学们这些海上通道是中东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航运要道。
那么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只要从哪些地区运往世界各地呢?探究二世界“油库”1、中东石油的分布中东石油的分布2、中东石油的地位石油储量石油产量石油出口量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3、中东油田的特点中东油田的特点:中东的油田,一般有、、、等特点。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7章 实验研究
第7章实验研究(5学时)第一节实验的概念与逻辑一、实验及其基本要素实验定义: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一般来说,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备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比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更自接地基于实证主义的背景和原理。
尤其是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究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这是因为,判断因果关系的三个条件在实验研究的方式中,可以得到最为充分的满足。
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有着三对基本要素。
这就是;(1)实验组与控制组;(2)前测与后测:(3)自变量与因变量。
1.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故也称做原因变量。
而因变量则称做结果变量。
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又称做实验刺激,而因变量则往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基本内容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2.前测与后测在—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
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
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测。
3. 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
即使是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也至少会有一个实验组。
控制组也称为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控制组的作用是向我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那样的处理,那么实验组将会发生什么。
二、实验的逻辑如果我们根据某种理论命题得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或者我们根据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推测现象X是造成现象Y的原因,即:X -> Y。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我们首先观察Y的变化情况。
即先测量在没有受到X的影响之前,Y的情况如何,然后,通过操纵某些条件,引入被看作自变量和原因的实验刺激,即引入X,接着再对引入X以后Y的情况进行测量,并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如果前后两次的情况发生变化,则可以初步认为X是导致Y变化的原因,即有X一一>Y。
(2015版)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让大学生准确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深入理解这一崇高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最后能够认同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如按需分配等)的可行性;2,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远大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贴近。
教学概要:导入:《少先队队歌》放映,师生共唱,引出对共产主义理想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以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为例,说明探讨“人类向何处去”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关注的一个共同课题。
展望未来,就是对未来进行某种预言,为何预言?能否正确预言?科学预言与空想式预言的差别何在?让我们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的有关论述,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本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他们心中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的基本构想,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思路和构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大胆预言,但他们决不是在算命和一般意义上的预言层次上对未来进行展望。
他们与空想家、算命先生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对未来的展望建立在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上。
这些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包含三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对未来的预言建立在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严密分析之上;其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再次,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不做具体细节描述,而只阐述一般特征和原则。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没有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就无法对未来做科学的预言。
七年级生物 7.2《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
生物七年级下册(苏科版)第3单元第7章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 指导思想:自1968年美国杰·唐纳·华特士创导生命教育思想以来,生命教育思想在各国已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生命教育。
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这意味着关于生命的现代教育理念终于进入了我国中小学生的校园。
早在1925年,生物学大师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重温这句名言,深深地体会到细胞的相关知识与生命教育的密切且特殊的关系。
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相关知识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础知识。
该部分知识抽象,但也颇具一些“神秘”和诱人之处,学生渴望了解和掌握。
教学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进行探究的兴趣,结合实验、活动等展示细胞内发生的“神秘”现象,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命现象,体会到生命之不易,油然而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自学“癌细胞”部分,可以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加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1.1 能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2.1.2 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2.1.3 说出组织的概念。
2.1.4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2 过程与方法2.2.1 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2.2 学会分析癌细胞的机理,关注防治癌症的研究。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3.1 理解生命,敬畏生命。
2.3.2 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3 学情分析从对几位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由于生物技术发展对社会影响的日益加深,学生通过小学课程、电视、课外读物等途径得知了一些关于细胞的知识,但是仅仅限于细胞名称及其简单结构的了解,还停留在对细胞的静态方面的认识水平上。
(完整word)第七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2节 有丝分裂教案
第七章第2节有丝分裂课题:有丝分裂教材分析:本节关键问题是:新的体细胞是怎样产生的,答案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这就是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前一节“生殖和生命的延续”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经过有丝分裂可以产生新的体细胞,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补充组织中衰老死亡的细胞。
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教材在复习了植物生长主要是由于位于根尖和茎尖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所致引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隐含知识是: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接着,教材着重讲解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征,并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最后,教材深入探讨了细胞周期这一概念,指出细胞分裂后的三种形态,为第一节有性生殖受精卵的分化作了注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模式图,并能按照细胞分裂的时期正确排列。
能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和各时期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进一步理解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学会辨别有丝分裂图像.比较学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查阅和阅读有关癌细胞生长特点的资料,加深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懂得有丝分裂与生长代谢、繁衍后代以及疾病的关系。
从有丝分裂过程的调控失常可能带来的疾病中,感悟生命活动精确有序的调控机制.重点和难点重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的意义难点: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和图像判断。
细胞周期.教学媒体:自制ppt板书:一、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繁殖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二、有丝分裂过程1、植物哪些细胞能分裂?根尖和茎尖及芽的细胞能进行分裂2、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呈现染色质状态。
分裂期:前期:两消失(核仁、核膜)、两出现(染色体、纺锤体).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位置.此时染色体数最清晰。
高考文数一轮复习经典教案(带详解)第七章 第2节:线性规划
第2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最新考纲】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面积和目标函数最值(或取值范围);2.考查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的参变量的取值范围;3.利用线性规划方法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要点梳理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不含边界直线.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半平面)包括边界直线.(2)对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y),使得Ax+By+C的值符号相同,也就是位于同一半平面内的点,其坐标适合同一个不等式Ax+By+C>0;而位于另一个半平面内的点,其坐标适合另一个不等式Ax+By+C<0.(3)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友情提示]1.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1)直线定界:不等式中无等号时直线画成虚线,有等号时直线画成实线;(2)特殊点定域:若直线不过原点,特殊点常选原点;若直线过原点,则特殊点常选取(0,1)或(1,0)来验证.2.在通过求直线的截距z b 的最值间接求出z 的最值时,要注意:当b >0时,截距zb 取最大值时,z 也取最大值;截距z b 取最小值时,z 也取最小值;当b <0时,截距zb 取最大值时,z 取最小值;截距zb取最小值时,z 取最大值.基 础 自 测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不等式Ax +By +C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一定在直线Ax +By +C =0的上方.( ) (2)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可能是不唯一的.( )(3)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点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或边界上.( )(4)在目标函数z =ax +by (b ≠0)中,z 的几何意义是直线ax +by -z =0在y 轴上的截距.( )解析 (1)不等式x -y +1>0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x -y +1=0的下方. (4)直线ax +by -z =0在y 轴上的截距是zb . 答案 (1)× (2)√ (3)√ (4)×2.下列各点中,不在x +y -1≤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是( ) A .(0,0)B .(-1,1)C .(-1,3)D .(2,-3)解析 把各点的坐标代入可得(-1,3)不适合,故选C. 答案 C3.不等式组⎩⎨⎧x -3y +6≥0,x -y +2<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解析 x -3y +6≥0表示直线x -3y +6=0及其右下方部分,x -y +2<0表示直线x -y +2=0左上方部分,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为选项B. 答案 B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y ≤1,2x +y ≥-1,x -y ≤0,则z =3x -2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不等式组⎩⎨⎧x +2y ≤1,2x +y ≥-1,x -y ≤0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z =3x -2y 得y =32x -z 2,当直线y =32x -z2过图中点A 时,纵截距最大,此时z 取最小值.由⎩⎨⎧2x +y =-1,x +2y =1解得点A 坐标为(-1,1),此时z =3×(-1)-2×1=-5.答案 -55.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0,x -2≤0,x +y -2≥0,则z =yx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z =y x =y -0x -0,表示区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易知z max =k OA ,由⎩⎨⎧x -y +1=0,x +y -2=0,得A ⎝⎛⎭⎫12,32,k OA =3212=3,∴z max =3.答案 3题型分类 考点突破考点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例1】 (1)不等式(x -2y +1)(x +y -3)≤0在坐标平面内表示的区域(用阴影部分表示),应是下列图形中的()(2)若不等式组⎩⎨⎧x +y -2≤0,x +2y -2≥0,x -y +2m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43,则m 的值为( ) A .-3B .1C.43D .3解析 (1)(x -2y +1)(x +y -3)≤0⇒⎩⎨⎧x -2y +1≥0,x +y -3≤0或⎩⎨⎧x -2y +1≤0,x +y -3≥0.画出平面区域后,只有C 符合题意.(2)如图,要使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则-2m <2,则m >-1,由⎩⎨⎧x +y -2=0,x -y +2m =0,解得⎩⎨⎧x =1-m ,y =1+m ,即A (1-m ,1+m ). 由⎩⎨⎧x +2y -2=0,x -y +2m =0,解得⎩⎨⎧x =23-43m ,y =23+23m ,即B ⎝⎛⎭⎫23-43m ,23+23m ,所围成的区域为△ABC ,则S △ABC =S △ADC -S △BDC =12(2+2m )(1+m )-12(2+2m )·23(1+m )=13(1+m )2=43, 解得m =-3(舍去)或m =1.故选B. 答案 (1)C (2)B规律方法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直线定界,测试点定域. 2.求平面区域的面积:(1)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2)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变式练习1】 若不等式x 2+y 2≤2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不等式组⎩⎨⎧x -y ≥0,x +y ≥0,y ≥2x -6表示的平面区域为N ,现随机向区域N 内抛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区域M 内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与不等式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平面区域N 的面积为12×3×(6+2)=12,区域M 在区域N 内的面积为14π(2)2=π2,故所求概率P =π212=π24.答案 π24考点二 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多维探究) 命题角度1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2-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3y ≤3,x -y ≥1,y ≥0,则z =x +y 的最大值为()A .0B .1C .2D .3解析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则当目标函数z =x +y 经过A (3,0)时取得最大值,故z max =3+0=3,故选D.答案 D命题角度2 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例2-2】 (1)若变量x ,y 满足⎩⎨⎧x +y ≤2,2x -3y ≤9,x ≥0,则x 2+y 2的最大值是()A .4B .9C .10D .12(2)已知实数x ,y 满足⎩⎨⎧y ≤x -1,x ≤3,x +5y ≥4,则x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 (1)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包括边界),x 2+y 2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易知平面区域内的点A (3, -1)与原点的距离最大,所以x 2+y 2的最大值是10,故选C.(2)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又xy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所在直线的斜率的倒数.由图知,直线OA 的斜率最大,此时x y 取得最小值,所以⎝⎛⎭⎫x y min =1k OA =32.答案 (1)C (2)32命题角度3 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例2-3】 已知实数x ,y 满足:⎩⎨⎧x +3y +5≥0,x +y -1≤0,x +a ≥0,若z =x +2y 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a =( ) A .1B .2C .4D .8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当直线z =x +2y 经过点C ⎝⎛⎭⎪⎫-a ,a -53时,z 取得最小值-4,所以-a +2·a -53=-4,解得a =2,选B.答案 B规律方法 1.先准确作出可行域,再借助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2.当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函数时,常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来解题,常见代数式的几何意义:(1)x 2+y 2表示点(x ,y )与原点(0,0)的距离,(x -a )2+(y -b )2表示点(x ,y )与点(a ,b )的距离;(2)yx 表示点(x ,y )与原点(0,0)连线的斜率,y -b x -a 表示点(x ,y )与点(a ,b )连线的斜率.3.当目标函数中含有参数时,要根据临界位置确定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变式练习2】 (1)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3≤0,3x +y +5≤0,x +3≥0,则z =x +2y 的最大值是()A .0B .2C .5D .6(2)若实数x ,y 满足⎩⎨⎧2x -y +2≥0,2x +y -6≤0,0≤y ≤3,且z =mx -y (m <2)的最小值为-52,则m 等于()A.54B .-56C .1D.13解析 (1)由已知得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故目标函数z =x +2y 经过点C (-3,4)时取最大值z max =-3+2×4=5.(2)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z =mx -y (m <2)的最小值为-52,可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过点A ,由⎩⎨⎧y =3,2x -y +2=0,解得A ⎝⎛⎭⎫12,3,∴-52=m2-3,解得m =1.答案 (1)C (2)C考点三 实际生活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例3】 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 和产品B 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 需要甲材料1.5 kg ,乙材料1 kg ,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 需要甲材料0.5 kg ,乙材料0.3 kg ,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 的利润为2 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 的利润为900元.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 kg ,乙材料90 kg ,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元.解析 设生产A 产品x 件,B 产品y 件,根据所耗费的材料要求、工时要求等其他限制条件,得线性约束条件为⎩⎪⎨⎪⎧1.5x +0.5y ≤150,x +0.3y ≤90,5x +3y ≤600,x ≥0,x ∈N *,y ≥0,y ∈N *,目标函数z =2 100x +900y .作出可行域为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内的整数点,图中阴影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60,100),(0,200),(0,0),(90,0),在(60,100)处取得最大值,z max =2 100×60+900×100=216 000(元).答案 216 000规律方法 解线性规划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设出未知量; (2)列出线性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3)作出可行域并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4)作答.【变式练习3】 一个小型加工厂用一台机器生产甲、乙两种桶装饮料,生产一桶甲饮料需要白糖4千克,果汁18千克,用时3小时;生产一桶乙饮料需要白糖1千克,果汁15千克,用时1小时.现库存白糖10千克,果汁66千克,生产一桶甲饮料利润为200元,生产一桶乙饮料利润为100元,在使用该机器用时不超过9小时的条件下,生产甲、乙两种饮料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设生产甲、乙两种饮料分别为x 桶、y 桶,利润为z 元,则得⎩⎪⎨⎪⎧4x +y ≤10,18x +15y ≤66,3x +y ≤9,x ≥0,y ≥0.即⎩⎪⎨⎪⎧4x +y ≤10,6x +5y ≤22,3x +y ≤9,x ≥0,y ≥0.目标函数z =200x +100y .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当直线z =200x +100y 经过可行域上点B 时,z 取得最大值,解方程组⎩⎨⎧4x +y =10,6x +5y =22,得点B 的坐标(2,2),故z max =200×2+100×2=600. 答案 600错误! 课后练习A 组 (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不等式组⎩⎨⎧y ≤-x +2,y ≤x -1,y ≥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A .1B.12C.13D.14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区域为△BCD ,由题意知x B =1,x C =2.由⎩⎨⎧y =-x +2,y =x -1,得y D=12,所以S △BCD =12×(x C -x B )×12=14.答案D2.若x ,y 满足⎩⎨⎧x ≤3,x +y ≥2,y ≤x ,则x +2y 的最大值为()A .1B .3C .5D .9解析 画出可行域,设z =x +2y ,则y =-12x +z 2,当直线y =-12x +z2过B (3,3)时,z 取得最大值9,故选D. 答案 D3.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x +3y -3≤0,2x -3y +3≥0,y +3≥0,则z =2x +y 的最小值是()A .-15B .-9C .1D .9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函数在点B (-6,-3)处取得最小值z min =-12-3=-15.故选A.答案 A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x +2y -6≤0,x ≥0,y ≥0,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A .[-3,0]B .[-3,2]C .[0,2]D .[0,3]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函数在点A (0,3)处取得最小值z =0-3=-3,在点B (2,0)处取得最大值z =2-0=2.答案 B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0,x +y ≥0,x +2y -4≥0,则z =x -2y 的最大值为()A .-12B .-1C .0D.32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作直线l 0:x -2y =0,平移直线l 0,可知经过点A 时,z =x -2y 取得最大值,由⎩⎨⎧x +2y -4=0,x -y -1=0,得A (2,1),所以z max =2-2×1=0, 故选C.答案 C6.若1≤log 2(x -y +1)≤2,|x -3|≤1,则x -2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是( ) A .0B .-2C .2D .6解析 1≤log 2(x -y +1)≤2,|x -3|≤1即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x -y +1≤4,2≤x ≤4,即⎩⎨⎧x -y -3≤0,x -y -1≥0,2≤x ≤4,作出可行域(图略),可得x -2y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2,其和为2. 答案 C7.若x ,y 满足⎩⎨⎧x +y ≥1,mx -y ≤0,3x -2y +2≥0且z =3x -y 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m 的值为()A.13B.23C .1D .2解析 若z =3x -y 的最大值为2,则此时目标函数为y =3x -2,直线y =3x -2与3x -2y +2=0和x +y =1分别交于A (2,4),B ⎝⎛⎭⎫34,14,mx -y =0经过其中一点,所以m =2或m =13,当m =13时,经检验不符合题意,故m =2,选D. 答案 D8.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0,y ≤1,x >-1,则(x -2)2+y 2的最小值为()A.322B. 5C.92D .5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z =(x -2)2+y 2,则z 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到定点D (2,0)的距离的平方,由图知C ,D 间的距离最小,此时z 最小.由⎩⎨⎧y =1,x -y +1=0得⎩⎨⎧x =0,y =1,即C (0,1),此时z min =(x -2)2+y 2=4+1=5,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9.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0,x +y -2≤0,y ≥0,则z =3x -4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由z =3x -4y ,得y =34x -z4,作出直线y =34x ,平移使之经过可行域,观察可知,当直线经过点A (1,1)处取最小值,故z min =3×1-4×1=-1.10.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M 的坐标为(2,1),若点N (x ,y )为平面区域⎩⎪⎨⎪⎧x +y ≤2,x ≥1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OM →·O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依题意,得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其中A ⎝⎛⎭⎫12,12,B ⎝⎛⎭⎫12,32,C (1,1). 设z =OM →·ON →=2x +y ,当目标函数z =2x +y 过点C (1,1)时,z =2x +y 取得最大值3. 答案 311.(一题多解)已知-1<x +y <4且2<x -y <3,则z =2x -3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用区间表示).解析 法一 设2x -3y =a (x +y )+b (x -y ),则由待定系数法可得⎩⎨⎧a +b =2,a -b =-3,解得⎩⎨⎧a =-12,b =52,所以z =-12(x +y )+52(x -y ).又⎩⎨⎧-2<-12(x +y )<12,5<52(x -y )<152,所以两式相加可得z ∈(3,8). 法二 作出不等式组⎩⎨⎧-1<x +y <4,2<x -y <3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平移直线2x -3y =0,当相应直线经过x -y =2与x +y =4的交点A (3,1)时,z取得最小值,z min =2×3-3×1=3;当相应直线经过x +y =-1与x -y =3的交点B (1,-2)时,z 取得最大值,z max =2×1+3×2=8.所以z ∈(3,8).12.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x -2y -2≤0,2x -y +2≥0.若z =y -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如图,由y =ax +z 知z 的几何意义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故当a >0时,要使z =y -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a =2;当a <0时,要使z =y -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a =-1. 答案 2或-1B 组 (时间:15分钟)1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需用A ,B 两种原料,已知生产1吨每种产品所需原料及每天原料的可用限额如表所示,如果生产1吨甲、乙产品可获利润分别为3万元、4万元,则该企业每天可获得最大利润为( )A.12万元 B .16万元 C .17万元D .18万元解析 设每天生产甲、乙产品分别为x 吨、y 吨,每天所获利润为z 万元,则有⎩⎨⎧3x +2y ≤12,x +2y ≤8,x ≥0,y ≥0,目标函数z =3x +4y ,线性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可得目标函数在点A 处取到最大值.由⎩⎨⎧x +2y =8,3x +2y =12得A (2,3).则z max =3×2+4×3=18(万元). 答案 D14.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1≥0,x <2,x +y -1≥0,z =|2x -2y -1|,则z 的取值范围是()A.⎣⎡⎦⎤53,5B .[0,5)C .[0,5]D.⎣⎡⎭⎫53,5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易求得A ⎝⎛⎭⎫2,32,B ⎝⎛⎭⎫13,23,C (2,-1),令u =2x -2y -1,则y =x -u +12,当直线y =x-u +12过点C (2,-1)时,u 有最大值5,过点B ⎝⎛⎭⎫13,23时,u 有最小值-53,因为可行域不包括x =2的边界,所以z =|2x -2y -1|的取值范围是[0,5).故选B. 答案 B15.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y -3≤0,x +3y -3≥0,y -1≤0,若目标函数z =ax +y (其中a >0)仅在点(3,0)处取得最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画出x ,y 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所示,要使目标函数z =ax +y 仅在点(3,0)处取得最大值,则直线y =-ax +z 的斜率应小于直线x +2y -3=0的斜率,即-a <-12,∴a >12. 答案 ⎝⎛⎭⎫12,+∞16.已知实数x ,y 满足⎩⎨⎧y ≤ln x ,x -2y -3≤0y +1≥0,,则z =y +1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z =y +1x 表示区域内的点(x ,y )与A (0,-1)连线的斜率k ,由图可知,k min =0,k max =k AP ,P 为切点,设P (x 0,ln x 0),k AP =1x 0,∴ln x 0+1x 0=1x 0,∴x 0=1,k AP =1,即z =y +1x 的取值范围为[0,1].答案 [0,1]。
22年版中级社工师 第7章 第2节 禁毒法规与政策考点总结
第七章我国社区矫正、禁毒和治安管理法规与政策第二节新修禁毒法规与政策考点总结第禁毒总论1.禁毒目的为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履行禁毒职责或义务;3.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犯、禁吸并举方针;4.机制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5.组织(1)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地区的禁毒工作。
第个考点禁毒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3.各相关部门禁毒宣传教育(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2)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协助;(3)出版传媒有针对性地如在社会禁毒日制作公益性广告面向社会进行禁毒教育宣传;(4)机场、车站、码头、娱乐场所、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工作;(6)村(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4.对未成年人的禁毒宣传教育父母、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教育。
第毒品管制(1)原植物种植管制①禁止:非法种植可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走私、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幼苗走私买卖;②地方各级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立即制止、铲除;③村(居民)委员会及时制止、铲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2)场所管制①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国家建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国家重点警戒目标;②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国家规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等警戒区域的;由警戒人员责令其立即离开;拒不离开的,强行代理现场;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实施许可查验制:①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许可和查验制度;②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许可制度禁止非法产生、买卖、运输、储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③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实行许可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进口、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理;禁止走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④发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被盗、被抢、丢失或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Ⅰ案发单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向公安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报告;Ⅱ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及时开展调查,并对相关单位采取控制措施;Ⅲ药监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3.毒品查缉(1)公安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交通工具进行安检,民航、铁路、交通部门予以配合;(2)海关加强对进出口岸的人员、物品、货物、运输工具的安检;(3)邮政企业加强对邮件、快递的检查,如有些物流企业邮寄快递要求实名登记,并标注所寄快递的种类;(4)娱乐场所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5)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①加强对可疑毒品犯罪资金监测;②发现涉嫌毒品犯罪的资金流动情况,及时向侦查机关报告并配合做好侦查、调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洛伦斯曲线 洛伦斯曲线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
将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把居民和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再分别在横 坐标和纵坐标上标明每个等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其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连接各个 等级的坐标点,得到的曲线就是洛沦兹曲线。 结论:
N 模型: N N
d d s N源自s N d (w) N s (w)
二、现实工资的情况 1、熟练工和不熟练工的工资率 W W1 W2 LD1 LD2 L 1表示熟练工,2表示不熟练工。熟练工的供给少,不熟练的供给多;熟练工边际产品价值高, 相应的需求高,不熟练工则相反。结合图形就能看出,熟练工的工资率高于不熟练工。 如果劳动者有某些特殊技能,则工资会更高,比如体育明星。 2、雇佣关系:不完备合同 3、内部劳动市场 第三节 利息的决定 一、利息和利息率 资本是指被用作投入要素一边进一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资本市场是企业用来获 得购买物质资本的金融资源的渠道。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二节 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的决定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产要素供求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各种生产要素由于自身特点和市场结 构的不同,都有其自身的供求特点。从这一节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课程导入:高工资一定会让人更努力工作吗?——劳动力的供给特点 一、劳动的供给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1、假定: (1)人在一天中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24小时-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时间)总是用于劳动与闲暇 两个用途。因此,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彼此消长。 (2)闲暇是一种好的商品,其 E m 0 ;劳动本身是沉重、单调和乏味的,具有负的效用,仅 仅是谋生的手段。有些人比较幸运,他们的娱乐于工作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闲暇的价格或机会成本就是劳动的价格或工资率。如果1小时劳动的工资收入为10元,则1 小时闲暇的价格就是10元:享受1小时闲暇,就放弃了通过劳动可能获得的10元收入。 2、闲暇的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1)闲暇价格变动的的替代效应 当工资上升后,闲暇的机会成本加大了,劳动者的替代行为就是用劳动带来的收入替代变得昂 贵的闲暇,闲暇就会减少。 闲暇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闲暇价格负相关:闲暇价格即工资率提高,对闲暇的需求量就减少, 从而劳动的供给量就增加。即 W↑→闲暇的相对价格↑→闲暇需求量↓→劳动供给量↑。 (2)闲暇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当工资上升时,劳动者的收入也随之上升,劳动者会用得来的收入购买更多的闲暇,于是出现 减少工作时间,多休闲娱乐的情况,即:随着工资的上升,闲暇时间反而增多。 闲暇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与闲暇价格正相关:闲暇价格(工资率)提高,使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对闲暇的需求量增加(闲暇的 Em>0) ,从而对劳动的供给量就减少,即 W↑→消费者的收入↑→闲 暇需求量↑→劳动供给量↓。 案例:何小姐加班——收入效应为主还是替代效应为主? 3、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1)闲暇价格效应本身无法说明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到底是向右上方倾斜还是向右下放倾斜,因 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反方向的(除非能够说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 (2)经验数据表明,当工资率很低时,闲暇价格中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会随着 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当工资率很高时,收入效应常常大于替代效
1.洛伦斯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反之,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如果任一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即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这时洛 伦斯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这是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 3.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口一无所有,显然,这时洛伦斯曲线为图中对角线下 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这是完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收入
A A
B 0 计算公式为: 基尼系数=
A A B
人口
当 A 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零,表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当 B 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 1,表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均状态;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 1 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三、引起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要素报酬率的不平等 3、个体差异 四、收入再分配政策 1、税收政策,累进税制等 2、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医疗保险;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等等
L1 L2
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资本也是有价格的。这个价格通常用利率表示。所以,利率就是资本所 有者的报酬。 劳动力的价格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资本也是这样。资本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而供给主要 是通过储蓄。 一、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需求者主要是各种企业,企业使用资本主要是用来投资,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利润 最大化。 如果把资本看做一种商品,把利息率看做资本的价格,那么资本的价格决定也符合一般商品的 供求原理。即资本的需求与利率成反比,资本的供给与利率成正比。供求相等时达到均衡。 二、资本的供给 资本的供给主要是通过储蓄。储蓄与利率同方向变动,利率越高,人们储蓄的愿望越强烈,资 本的供给就越多;反之则相反。 第四节 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土地的价格,也是土地所有者的收益。在经济学中,土地可以泛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自 然资源,如山林川泽。所以,地租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自然资源的租金。 一、均衡地租的决定: 1、垂直的供给曲线 土地没有自用价值,只有出售(出租)一种用途。此时,只要其价格大于 0,土地所有者就愿意 出售所有的土地。因此,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实际上,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只有一种用途,即它的 机会成本等于 0,它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 2、地租的多少完全由需求方决定:图形略。 3、由于对土地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因此产品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地租的高低,而不是相反。 案例:2004 年 11 月,在专家学者们激辩“房地产到底是否存在泡沫”之时,又有人争论起另一 个话题——“到底是地价抬高了房价,还是房价带高了地价” ,对垒双方基本上来自房地产的两个主 管部门——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建设部 9 月底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调研分析报告,提出了房价上 涨的五大原因和对策,指明地价上涨是房价上涨的一大成因。与之相对的是,国土部则否认了这种 地价抬升房价的作用,指出是房价的增长在拉动着地价的上涨。 二、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金 1、租金:除土地以外的供给曲线垂直、机会成本等于零的要素价格或要素收益。 2、准租金:短期内供给量固定不变的要素的收益,即固定要素的收益。在短期,固定要素的机 会成本为 0。因此,若产品的销售收入在弥补了变动成本以后大于 0(TR-VC=FC+Л >0) ,即固 定要素的收益大于0,厂商就应该生产。显然,准租金等价于生产者剩余。
(3)经济租金:支付给要素的报酬超过为获得该要素的供给所必须支付的部分,或者说,就是 要素所有者出售一定量的要素实际得到的报酬与他愿意得到的最低报酬之间的差额。 案例:经济租示例:两类工人的收入 第五节 利润的决定 经济学中,一般把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垄断利润两种,下面我们分别来学习。 一、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二、超额利润 1、建立在政府干预基础上的垄断利润; 2、创新引起的垄断利润: 创新是指生产函数的改变或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包括开发新的产品、开辟新市场、找到新的 原材料来源、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引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等 5 个方面。 3、冒险:厂商现在进行的投资在将来能否得到回报,得到多少回报等问题,在投资时是不确定 的。因此,投资是一种冒险活动。利润就是这种冒险的报酬:厂商冒险成功时所得到的利润可以弥 补他冒险失败时所受到的亏损。没有这种利润或额外报酬,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冒险投资了。
《经济学原理》教案 授课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 授课章节 第 7 章第 2 节社 会收入分配 任课教师及职称 第___次课 李一鸣 助教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洛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内容并注重应用,理 解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熟悉生产要素分析,了解公平与效率。 技能目标:理理解运用所学的要素分配理论解释现实分配问题并能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这两个工具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以及工资的决定 难点:各种曲线图分析 课时分配计划 2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下次课预习要点: 市场失灵 实施情况及课后教学效果分析
应,劳动供给将随着工资率的提高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因此,随着工资率的不断上升,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然后再向左上方倾斜: 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4、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1)不同劳动者对临界工资率的具体水平有不同的看法:当一些人认为现行工资率很高,随着 工资率的进一步上升,这些人减少劳动供给时,另一些人则认为现行工资率仍然很低,随着工资率 的进一步上升,这些人将继续增加劳动供给量。 (2)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自愿失业者会加入到雇佣劳动队伍中来; 因此,市场劳动供给量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常常向右上方倾斜。图形。 5、劳动市场的均衡:均衡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