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
通信原理 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25c9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e.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的基本概念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信号是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等多种类型。
2.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信号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和表示,时域表示信号的波形随时间的变化,频域表示信号的频谱分布和频率成分。
二、调制和解调1. 调制的概念和分类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转换成载波信号的过程,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大类。
2. 调制的方式和特点调制方式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不同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解调的原理和方法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同步解调、非同步解调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方法实现。
三、信道传输1. 信道的基本特性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种,具有传输损耗、噪声干扰、多径效应等特点。
2. 信道的调制和编解码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需要对信道进行调制和编解码处理,包括信道编码、信道调制和信道估计等技术。
3. 信道的误码性能和改进方法信道传输存在误差和丢失,需要通过纠错编码、自适应调制和多路径衰减补偿等技术来改进信道的误码性能。
四、多址接入技术1. 多址接入的原理和分类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等多种方式。
2. 多址接入的调度和管理多址接入需要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包括动态分配资源、碰撞检测和退避算法等技术。
3. 多址接入的性能和优化方法多址接入技术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需要通过功率控制、干扰对抗和协议优化等方式来改进系统的多址接入性能。
五、调制解调器和调制解调器的应用1.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和结构调制解调器是进行调制和解调的设备,主要由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组成,具有信号处理和传输功能。
2. 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和参数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参数包括端到端时延、误码率、传输速率等,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孙会楠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孙会楠](https://img.taocdn.com/s3/m/52fd0c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d.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孙会楠一、通信原理概述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中所依据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通信工程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二、信号与系统1. 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
2. 系统的分类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装置,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3. 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适用于周期信号,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基本频率的正弦波或余弦波。
傅里叶变换适用于非周期信号,将信号在频域中进行分析。
4. 信号的采样和重构采样是将连续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的过程,重构是将离散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的过程。
采样定理规定了采样的最小频率。
三、信道编码1. 信道编码的原理信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并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2. 卷积编码和纠错码卷积编码是一种比特级的编码方式,通过构造有状态的编码器,增加冗余信息以增强信道的容错能力。
纠错码是一种可以纠正错误的编码方式,常见的有海明码和RS码。
3.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ARQ)ARQ协议是一种自动检错纠错的协议,当接收方发现错误时会向发送方发送重传请求。
四、调制与解调1. 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是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通过改变信号的某些特性来实现。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2. 解调的基本原理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
3. 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未经过调制的信号,带通信号是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常见的有AM信号、FM 信号和PM信号。
五、多路复用技术1. 多路复用的概念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一个信道传输的技术,常见的有频分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A)、码分复用(CDMA)和空分复用(SDMA)。
通信原理考研资料
![通信原理考研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1265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3.png)
通信原理考研资料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中使用的基础原理和技术,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接收等过程。
它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卫星通信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关于通信原理的考研资料:1.信号的产生: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
产生信号的方法通常包括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等。
2.信号的调制: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使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更稳定、更容易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脉冲调制(PM)等。
3.信号的传输:通信信号可以通过空气、光纤、电缆等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对信号的传输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光纤中,信号的传输速度会更快、更稳定。
4.信号的接收:接收信号时需要对信号进行解调,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解调的方法与调制一样,例如对于射频信号,可以通过射频解调器将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
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源、编码器、调制器、传输介质、解调器和接收器等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信噪比、频带宽度、误码率、传输速率等。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越好,表示其传输效果越好。
6.传播路径的衰减: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衰减,例如自由空间中的距离衰减、多径传播引起的多径衰减、大气衰减等。
这些衰减会导致信号质量的下降,从而降低通信质量。
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可以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卷积码、纠错码和扩频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通过在信号中注入冗余信息,实现对传输信号的纠错和恢复。
8.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用于实现多个用户在同一个通信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技术。
常见的多址技术包括时分多址(TDM)、频分多址(FDM)和码分多址(CDM)等。
9.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是利用多个天线进行通信的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容量和可靠性。
考研通信原理总结
![考研通信原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7771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6.png)
考研通信原理总结考研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概述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在考研中,通信原理通常作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考科目。
二、主要知识点1.信号与系统(1)信号的基本性质和分类: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等。
(2)系统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
(3)系统的分析方法: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数域分析等。
2.模拟通信系统(1)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调频、调相、调幅等。
(2)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带宽、信噪比、误码率等。
(3)模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均衡、分集、扩频等。
3.数字通信系统(1)数字信号的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QPSK、QAM、FSK等。
(3)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等。
(4)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误码率、误比特率等。
(5)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差分编码、交织编码等。
4.信息论基础(1)信息的基本性质和度量方法:熵、互信息等。
(2)信道容量和香农公式:有噪信道编码定理、无噪信道容量等。
(3)信息编码与压缩技术: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
5.通信协议与标准(1)通信协议的层次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
(2)常见的通信协议标准:TCP/IP协议族、IEEE 802系列标准等。
(3)无线通信协议标准:GSM/CDMA/TD-SCDMA等移动通信协议,WiFi/WiMax 等无线局域网协议。
三、考研真题与模拟题为了更好地掌握通信原理的知识点,建议考生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各种题型和考试难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通信原理 知识点
![通信原理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f625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9.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与通信原理相关的一些知识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介质的信号,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特定的编码形式,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被正确接收和解码,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
常见的编码方法包括奇偶校验、汉明码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3. 多路复用与分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传输通道同时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分用则是将复用的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分解和恢复。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A)等。
4. 衰减与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遭受衰减,衰减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为了补偿信号的衰减,常常使用放大器、衰减器和补偿器等设备。
5. 报文和分组交换:在通信系统中,数据通常以报文或者分组的形式进行交换。
报文是指一个完整的数据单位,分组则是将较长的报文拆分为固定大小的数据单元进行传输。
6. 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常常采用信道编码和误码控制技术。
信道编码可以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抗干扰和纠错能力,误码控制则通过检测和纠正接收到的错误码来恢复原始信息。
7. 频谱和带宽:在通信中,频谱用于描述信号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带宽则是指信号占据的频率范围。
在信号传输中,带宽的选择和管理对于传输效率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8. 噪声和信噪比:噪声是指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引起的信号干扰,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与噪声强度之比的指标,信噪比越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就越好。
9. 调幅幅度、调频频偏和调相相位:在调制过程中,调幅幅度、调频频偏和调相相位是描述信号变化的重要参数。
调制过程实际上是改变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来携带信息。
考研通信原理知识点梳理
![考研通信原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7939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2.png)
考研通信原理知识点梳理一、概述通信原理是考研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本文将对通信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该科目。
二、数字调制与解调1.数字调制1.1 调制的概念和分类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法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1.2 调制过程和特点调制过程一般包括信息信号处理和调制信号处理两个步骤。
不同调制方法具有不同的调制特点,如AM调制具有简单、经济等特点。
2.数字解调2.1 解调的概念和分类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解调方法有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等。
2.2 解调过程和特点解调过程一般包括信号选择和解调信号处理两个步骤。
不同解调方法具有不同的解调特点,如非同步解调适用于多径传输环境下的解调。
三、信道编码与解码1.信道编码1.1 信道编码的目的和分类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采取的一种编码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前向纠错编码和调制译码等。
1.2 信道编码原理和应用信道编码原理包括码元映射、纠错编码和调制等步骤。
信道编码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领域。
2.信道解码2.1 信道解码的目的和分类信道解码是为了修正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而采取的一种解码技术。
常见的信道解码方法包括译码和解扰等。
2.2 信道解码原理和应用信道解码原理包括同步解码和非同步解码等步骤。
信道解码可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
四、传输线路与滤波器1.传输线路1.1 传输线路的特点和分类传输线路是指用于信号传输的电缆或导线。
常见的传输线路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1.2 传输线路的参数和特性传输线路的参数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等。
传输线路的特性包括传输损耗、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等。
2.滤波器2.1 滤波器的概念和分类滤波器是指用于信号处理的电路或设备。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2d44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7.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1. 信号与频谱:通信中的信息可以用信号来表示,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频率成分来描述,频谱是信号在频域上的表示,用于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
2. 调制与解调:为了在传输过程中将信息通过载波传送,需要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调制后的信号,将其从载波上提取出来,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解调。
3. 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原始信息信号,通常具有较低的频率范围。
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其频率范围通常偏移原信号的频率。
4. 传输介质:通信中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介质进行传输,可以是电磁波、导线、光纤等。
不同的介质对信号的传输有不同的特性和限制。
5. 噪声与信噪比: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干扰和噪声,噪声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
信噪比是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值,是衡量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 衰减与失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和干扰,导致信号的强度减弱和形状失真。
衰减是指信号强度的减弱,失真是指信号波形的畸变。
7. 编码与解码:为了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编码形式,解码是将编码过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
8. 多路复用与分解复用:在多个信号需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
分解复用是指将合并的信号进行分解,恢复为原始的多个信号。
9.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路径,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传输介质。
信道可以受到信号干扰、损耗和衰减,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10. 误码率与纠错编码:在信道传输中,可能会引入一些错误,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发送的信号不一致。
误码率是指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发送的总比特数之比。
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通常会在编码过程中加入纠错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部分错误。
11. 延迟与带宽:信号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是从信号发送到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差。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6569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a.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
在信号传输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带宽、信号的功率与频率等因素,以确保信息的传输质量。
1.1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对于有限带宽的信道,信号的频率必须控制在信道可通过的频率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分量丢失。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信号功率信号功率是指信号的能量大小。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功率要足够大才能克服传输介质的阻力,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而过大的功率会引起干扰,影响其他信道的正常传输。
1.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是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信号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信号的频率决定了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性,对信号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过程都有影响。
二、编码调制编码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需要通过编码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以直接进行调制。
编码调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器的调制和解调器的解调等步骤。
2.1 数字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信号在编码后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信息。
2.2 调制器的调制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调相调制等,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要求。
2.3 解调器的解调解调器是接收端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装置。
解调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将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恢复,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和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影响。
通信原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c211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a.png)
通信原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通信原理的基础,主要包括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个方面。
在模拟信号传输中,需要关注噪声、失真、滤波等问题;在数字信号传输中,需要了解采样定理、信号编码、抗干扰能力等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信道的基本特性,如带宽、传输速率、衰减、延迟等。
2. 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信道上传输,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处理。
调制的方式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需要根据具体的传输环境和要求灵活选择;解调的方式有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等,需要了解其原理和特点,以便进行合理选择。
3.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处理。
主要包括纠错编码和交织技术。
纠错编码通过在数字信号中加入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利用冗余信息对错误进行修正;交织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重新排列,使得在信道中发生的错误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纠错编码的效果。
4.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传输的技术。
主要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等。
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占用,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5.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信号传输的物理载体,主要包括空气、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不同的传输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6.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反之的设备,主要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
调制解调器通常具有调制解调、传输、接收等功能,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7.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等。
了解网络协议的原理和结构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8. 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主要包括有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笔记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396e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0.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笔记总结一、信号与系统1.1 时域和频域时域表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频域表示信号在频率上的特性。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通常是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和处理的。
1.2 信号的分类根据波形和性质,信号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连续信号是信号在时间上连续变化的,而离散信号是在某些时刻取特定数值的信号。
1.3 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将信号在时域上的波形转换到频域上的表示,可以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傅里叶逆变换则是将信号从频域上的表示还原为时域上的波形。
1.4 采样和量化在数字通信中,信号需要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1.5 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模拟调制与解调2.1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减小信号的失真和干扰。
常见的模拟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和调相调制(PM)。
2.2 AM调制原理A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信息,信号可以直接调制到载波上。
2.3 FM调制原理F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信号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实现。
2.4 PM调制原理P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信号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实现。
2.5 解调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通常通过相应的解调器实现。
三、数字调制与解调3.1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ASK、FSK和PSK 等。
3.2 ASK调制原理A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3.3 FSK调制原理F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3.4 PSK调制原理P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2c3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
通信系统由信源、传输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2. 信号:携带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连续变化,可以对应于连续的时间或空间。
例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等。
4.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离散变化,用一组离散的数值表示。
例如二进制信号、数字化声音信号等。
5. 噪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
噪声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基本处理1. 信号调制: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为带通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使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更远、更快、更准确。
2. 调制方法:AM调制、FM调制、PM调制、OFDM调制、QAM调制等。
3. 调制技术:基带调制、带通调制、数字调制等。
4. 信号解调:将带通信号解调成为基带信号。
解调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的信息。
5. 解调方法:AM解调、FM解调、PM解调、OFDM解调、QAM解调等。
6. 解调技术:功率谱密度估计、相位估计、频率估计等。
三、调制解调原理1. AM调制原理:将音频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非线性调制。
2. AM解调原理:利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相干检波等方式进行解调。
3. F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4. FM解调原理:通过频率变化的方式来提取信号信息。
5. P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相位角来传输信息。
6. PM解调原理:通过相位检测和同步解调来提取信息。
四、传输介质1.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3. 传输介质的选择主要受到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成本和环境条件等影响。
五、通信技术1. 电信技术:通过电信设备传输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等。
2. 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6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6](https://img.taocdn.com/s3/m/26b683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1.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6一、基本概念1. 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通信原理是研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各种信号的传输、处理和解调,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原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等。
2. 通信原理的基本模型通信原理的基本模型包括信源、信道、信号和接收机。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信号是信息在信道上传输的载体,接收机接收并解读信号。
3. 通信原理的基本要素通信原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源、编码、调制、信道、解调、解码、接收机等。
二、信号的特性1. 信号的基本特性信号的基本特性包括幅度、频率、相位、谱特性等。
幅度是信号的振幅大小,频率是信号的周期性,相位是信号的起始相位,谱特性是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
2. 常见信号的分类常见的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
3.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基带信号传输和带通信号传输。
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
三、调制解调技术1. 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调制技术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带通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2. 调制技术的应用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数字电视、调频广播等领域。
3. 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带通信号转换为原始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解调技术包括包络检测、频率解调和相干解调等。
四、编码解码技术1. 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数字序列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2. 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解码技术是将接收到的数字序列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
五、传输媒体1. 传输媒体的分类传输媒体主要包括导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2. 传输媒体的特点不同的传输媒体有不同的特点,导线传输速度快但受距离限制,光纤传输速度更快没有距离限制,无线电波传输灵活但受干扰影响。
(完整版)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
![(完整版)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6c25ffaf1ffc4ffe47aced.png)
By 夜阑寄语(yljy52725)1绪论: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中相关的消息、信息、信号之间的关系;3、正确区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掌握各类通信系统(通信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5、掌握数字通信的特点以及通信的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6、了解各类通信系统分类;7、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熵);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确知信号:1、了解确知信号概念以及信号类型;2、了解功率信号的频谱以及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3随机过程:1、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2、了解各态历经的概念;3、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功率谱密度;4、了解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掌握其性质;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6、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窄带随机过程对应的各类分量的统计特性;7、掌握高斯白噪声(明确白噪声的概念)。
4信道:1、了解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概念并且常见的该信道类型;2、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编码信道);3、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4、了解信道中噪声的类型以及该噪声对信号传输所造成的影响;5、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计算式(Shannon公式)。
5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幅度调制(线性调制-AM、DSB、SSB、VSB)系统的概念及一般传输模型和解调模型(包络检波-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掌握各类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输出波形以及各类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信噪比增益);3、掌握判断各类线性调制系统性能的优劣;4、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概念及对应的(FM、PM)传输模型;5、掌握两类非线性调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PM->FM);6、了解非线性调制系统的解调模型及其抗噪性能(信噪比增益);7、掌握门限效应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8、了解信号的加重技术;9、掌握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以及各自适用的实际情况。
通信原理考研
![通信原理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0db7dc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0.png)
通信原理考研
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信息传输的原理和技术。
学好通信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等相关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频谱分析、调制与解调、传输介质和信道编码等方面介绍通信原理内容。
一、频谱分析
频谱分析是研究信号在频域能量分布的一种方法,对于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频率带宽的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通信中,频谱分析可用于确定信道的带宽,选择调制方式以及对信道进行调试等方面。
二、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解调是通信原理中的核心内容。
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传输过程中的高频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三、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物理介质,包括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
在有线传输中,常见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而在无线传输中,则常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
四、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对信号进行编码的过
程。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和海明码等。
通过信道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以上是关于通信原理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通信原理,可以了解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技术,理解信道的特性和传输的限制,以及掌握调制解调和信道编码等基本技术。
掌握通信原理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fab0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d.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通信系统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由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五部分组成。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发送器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并传送给信宿。
2. 信道和信噪比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
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信噪比越大,信号的可靠性就越高。
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用无线电波、光波等形式传输;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包括带宽、调制方式、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等。
二、模拟信号调制技术1. 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合成的过程,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2. 调制的分类调制可分为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调制器和解调器。
3. AM调制A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幅度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简单但受干扰较大。
4. FM调制F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频率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更为复杂但对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5. PM调制P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相位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相对较复杂,但对信号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
6. 调制技术的应用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是现代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数字信号调制技术1. 脉冲调制脉冲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一系列脉冲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脉冲调制方式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位置调制(PPM)。
2. 调幅键控调幅键控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调幅信号的过程,调幅键控常用于调制无线电波,如调幅调制(ASK)和双边带调幅(DSB-SC)等。
3. 正交幅调制正交幅调制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调制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分为实部和虚部并分别调制成两路正交的调幅信号,可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考研《通信原理》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考研《通信原理》考研重点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eacf46376a20029bd642dda.png)
考研《通信原理》考研重点考点归纳
第1章确知信号
1.1考点归纳
一、确定信号的分类
1.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2.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4.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二、功率信号与能量信号的频谱
1.功率信号的频谱
设是一个周期为的周期功率信号。
则可展开成指数型傅里叶级数,即
即功率信号可以分解为谐波频率为,复振幅为的指数信号的线性组合。
其中
式中,;n为整数,;傅里叶系数称为信号的频谱,反映了信号中各次谐波的幅度值和相位值。
2.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设为一个能量信号,则将它的傅里叶变换定义为它的频谱密度,即
的傅里叶反变换即原信号,为
即能量信号可以分解为无数个频率为,复振幅为的指数信号的线性组合。
3.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和周期性功率信号的频谱的异同
(1)是连续谱,是离散谱;
(2)的单位是伏/赫(),的单位是伏();
(3)和的负频谱和正频谱的模偶对称,相位奇对称。
三、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1.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表1-1 常用的信号傅里叶变换对
2.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表1-2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四、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1.能量谱密度
(1)定义
单位带宽中的信号能量与频率f的关系称为能量谱密度,它表示在频率f处宽度为df的频带内的信号能量,其表达式为
(2)帕塞瓦尔定理
(3)特点
对实信号,是的偶函数。
其单边能量谱密度为
2.功率谱密度
(1)定义
单位带宽中的平均功率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功率谱密度,其表达式为
(2)特点。
考研通信原理
![考研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0684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7.png)
考研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指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的一种技术。
它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础。
通信原理主要包括信源、编码、调制、信道、解调、解码和信宿等关键环节。
首先,信源是指信息的产生源头,可以是人的语音、文字或者数字化的音视频数据等。
编码是将信源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常用的编码方式有PCM、DM等。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调制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适应信道传输特性。
调制方式有AM、FM、PM等。
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可以是铜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解调是将调制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以便接收方进行后续处理。
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回原始的信息形式。
解码过程需要根据编码方式进行相应的反向操作。
信宿是指信息的接收方,可以是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
通过以上的关键环节,通信原理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如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通信原理考研资料
![通信原理考研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92681ca76e58fafab00368.png)
T
−T 2
T
−∞
⎛ ⎞ Aτ 1 τ ⎟= = ⋅ Aτ ⋅ sa ⎜ 2π nf 0 ⋅ ⋅ sa (π nf 0τ ) T 面积 ⎜ 注意 2 ⎟ T 门宽的二分之一 ⎠ ⎝
) e± j 2π nf t ⇔ 2πδ (ω ∓ nω0 ) = 2πδ ( ω ∓ 2π nf 0 ) = δ ( f
1
频移特性: m ( t ) e ± jωct ⇔ M (ω ∓ ωc ) 1 ⎡ M ( ω − ωc ) + M ( ω + ωc ) ⎤ ⎣ ⎦ 2 1 = ⎡ M ( f − f c ) + M ( f + f c )⎤ ⎣ ⎦ 2 1 m ( t ) sin ω ct ⇔ ⎡ M (ω − ω c ) − M (ω + ω c ) ⎤ ⎣ ⎦ 2j
m ( t ) cos ωct ⇔
=
1 ⎡ M ( f − fc ) − M ( f + fc ) ⎤ ⎣ ⎦ 2j
m( t ) ∗δ ( t ± td ) = m( t ± td ) M (ω) ∗δ (ω ±ωc ) = M (ω ±ωc )
时移特性:m( t ± td ) ⇔ M ( ω) e± jωtd 互易特性:m( t ) ⇔ M ( ω);M ( t ) ⇔ 2π m( −ω) 2a a2 + ω 2
R(f) A
⑤
-BH 0 BH f
r ( t ) = ∫ R ( f )e
−∞
∞
j 2π t f
注意
df
⎛ ⎞ 2 B H ⎟ = ABH ⋅ sa2 (π BH t) = ABH ⋅ sa ⎜ 2π t⋅ ⎜ 注意 4 ⎟ 面积 门宽的四分之一 ⎠ ⎝
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1156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3.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通信原理是指关于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下面是涉及通信原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信号与系统:通信中的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信号与系统理论研究了信号的表示、处理和传输等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于传输的高频信号;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
调制解调技术包括模拟调制解调和数字调制解调,如频移键控调制(FSK)、正交幅度调制(QAM)、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3. 噪声与信噪比:噪声是指信号中不希望的干扰,可以来源于天线系统、电路元件等。
信噪比是指信号与噪声的比值,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提高信噪比可以采用信号处理、调制方式选择、增大传输功率等方法。
4. 频率与带宽:频率是指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周期个数,常用单位为赫兹(Hz)。
信号的频率范围决定了信号所占用的带宽大小。
带宽是指信号在频域上占据的频率范围,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带宽资源。
5. 复用与多路技术:复用是指多个信号共用一条传输信道,提高传输效率。
常见的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等。
多路技术是指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如多天线技术(MIMO)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容量和可靠性。
6. 错误检测与纠正:在通信过程中,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信号可能发生错误。
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常采用编码技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7.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加入冗余信息,在接收端进行解码从而实现纠错或纠正。
调制技术则确定了信号的频谱分布和抗干扰能力。
8. 物理层与链路层:通信系统按不同层次划分,物理层负责实现物理信号传输和解调,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数据帧传输。
物理层与链路层的实现方式会对通信系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考研专业课资料通信原理
![考研专业课资料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b0ab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e.png)
考研专业课资料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考研专业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信道模型、调制技术、传输信道、接收技术和误码控制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信道模型1.1 信源和信宿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其中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而信宿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
通信中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本等多种形式。
1.2 信道特性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特性。
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种类型。
有线信道包括光纤、同轴电缆等,而无线信道则包括无线电、红外线和激光等。
1.3 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最大信息量。
香农定理给出了计算信道容量的公式,它与信道带宽和信噪比有关。
提高信道容量的方法包括增大带宽、提高信噪比和采用更高效的编码调制技术等。
二、调制技术2.1 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指将原始信号直接传输到信道上,例如,将音频信号传输到电话线上。
基带传输的主要问题是带宽受限,传输距离较短。
2.2 调幅调制(AM)调幅调制是指通过调制信号的振幅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幅调制常用于广播电台的信号传输中。
2.3 调频调制(FM)调频调制是指通过调制信号的频率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频调制常用于广播电台和无线电通信等领域。
2.4 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指通过调制信号的相位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相位调制常用于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三、传输信道3.1 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指将原始信号直接传输到信道上,例如,将数字信号传输到光纤上。
基带传输的主要问题是带宽受限,传输距离较短。
3.2 带通传输带通传输是指在传输前对信号进行调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频带范围内。
带通传输常用于调制解调器和无线通信等领域。
四、接收技术4.1 同步技术同步技术是指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时钟信号来进行时钟和数据的同步。
同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误码率,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4.2 解调技术解调技术是指接收端将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夜阑寄语(yljy52725)
1绪论: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中相关的消息、信息、信号之间的关系;3、正确区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掌握各类通信系统(通信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5、掌握数字通信的特点以及通信的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6、了解各类通信系统分类;7、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熵);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确知信号:1、了解确知信号概念以及信号类型;2、了解功率信号的频谱以及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3随机过程:1、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2、了解各态历经的概念;3、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功率谱密度;4、了解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掌握其性质;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
6、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窄带随机过程对应的各类分量的统计特性;
7、掌握高斯白噪声(明确白噪声的概念)。
4信道:1、了解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概念并且常见的该信道类型;2、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编码信道);3、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4、了解信道中噪声的类型以及该噪声对信号传输所造成的影响;
5、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计算式(Shannon公式)。
5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幅度调制(线性调制-AM、DSB、SSB、VSB)系统的概念及一般传输模型和解调模型(包络检波-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掌握各类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输出波形以及各类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信噪比增益);3、掌握判断各类线性调制系统性能的优劣;4、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概念及对应的(FM、PM)传输模型;
5、掌握两类非线性调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PM->FM);
6、了解非线性调
制系统的解调模型及其抗噪性能(信噪比增益);7、掌握门限效应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8、了解信号的加重技术;9、掌握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以及各自适用的实际情况。
6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了解基带信号的概念及其谱特性;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的几种常见码型(AMI、HDB3、Manchester、双相码、CMI)的编码规则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模型以及理解码间串扰的概念;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时频条件;5、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特性的设计;6、了解基带传输系统(二进制单极性/双极性)的抗噪声性能(判决门限);7、掌握眼图的产生以及由其可以确定的参数类型;8、理解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的实际意义。
7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掌握产生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ASK、FSK、PSK、DPSK)的系统模型以及各自的解调模型;2、掌握DPSK系统的产生原因;3、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输出波形;4、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及其相应比较。
8新型调制系统:1、了解QAM系统; 2、掌握MSK系统的特点;3、掌握OFDM 系统的特性及其传输特点。
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掌握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概念;2、掌握最佳接收机的模型(确知信号、随相信号、/起伏信号);3、掌握匹配滤波器的结构;3、了解最佳基带系统。
10信源编码:1、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步骤(抽样、量化、编码);2、掌握各类抽样方式(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特点);3掌握各类量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方式;4、掌握PCM编码机及其编码方式;5、了解
预编码的原因;6、了解各类信号的复用方式(FDM、CDM、TDM);7、掌握TDM系统及其相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