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问世,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在国外得奖,《三个和尚》、《葫芦兄弟》、《雪孩子》、《黑猫警长》都曾在国际上获奖。

我们还拍摄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孔雀公主》、《牧笛》,以后又陆续拍摄出《哪吒闹海》、《金猴降妖》等优秀的作品。

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
2008年09月30日星期二下午 04:08
实际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

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起步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就是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从那时起可以说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

解放之前的中国动画产业是从上海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是从东北起步的。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

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变革
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

电视业发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了电视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不是一集的,而是连续性的,一做就是一个单元。

以前国家规定美影厂每年播放动画片的长度为300~400分钟,而300分钟的时间相当于十几集到二十几集的长度,对于电视的需求量远远不够。

因此也慢慢允许国外的一些动画片进入中国。

最早的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金刚》等。

中国成为系列动画片的概念是美影厂的《黑猫警长》,虽然影响很大,但只有5集。

后面又拍摄制作了《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加起来也就26集,
这样的生产数量还是远不能适应电视的需求量。

所以在80年代后,一方面引进较多的国外动画片。

另外一方面开始有除美影厂以外的电视台开始关注这种样式的动画片,并开始投资动画片的制作,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慢慢诞生了。

电视台属于投资者,负责确定剧本然后找制作公司来制作动画片。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动画的加工业开始出现。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电视动画片的需求量急增造成了从美国开始70年代的制作成本开始上升,需要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地区,于是找到日本,所以说日本的动画也是从美国借过来的。

日本随着和美国开始做以后自己的动画片,凭借其原来就很深的漫画功底,做出自己的民族特色。

从帮美国加工到自己慢慢形成一个独特的样式。

当我们看到日本及美国的动画片时会发现明显的差异,一个差异是美国动画片是讲究动作的流畅性。

那么在技术上需要相当多的动画张数来完成。

比如说10分钟他要做8000张到10000张。

张数越多动作越细化,成本也就越高。

而日本的动画片静止的画面较多、比较漂亮,但是动的不多,日本20分钟的动画片最少的只有1500张,明显差异很多。

后来台湾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基地。

台湾的宏广早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动画加工基地。

宏广公司曾经到过1000多人这样的规模。

然后承揽了美国相当多的重要客户的加工制作。

然后美国在韩国也找到了它所要的加工点。

在上世纪80年代将这样的加工转移到中国,开始在深圳这里出现了许多动画加工厂。

但是这样的制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品牌,在中国只是一个环节。

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过渡,动画业也受到了一个巨大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革:一方面开始引进国外的电影大片。

另一方面就是销售体制上的改革,以前从制作完成后的审批到销售只有中国电影公司一个口。

国内外片子全部的发行都由中影公司来做。

价格也不是根据市场票房定的,而是国家规定的。

电影制片厂真正意义上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简单的制片厂,从开始制作就已经决定了销售。

拍好与拍坏与销售毫无关系。

现状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购。

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少,原创作品只适应计划经济下做短片,大量的市场需求量不能被满足。

但美国日本动画业发展了20年,远比中国要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

另一方面国内在销售上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电视台都是垄断的,销售上只有一种价格。

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单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这种劣势也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加工制作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这10年也是中国动画市场
化的10年。

中国动画产业在这1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产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了,以制作时间为例,从原来的300分钟增加到了去年的40000分钟,据了解,目前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现在全国动漫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

另外除过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

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就读的学生有20000多人。

现在的新说法叫动漫,是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相关的内容合并在一起,至少涵盖动画、漫画和游戏三方面。

这个概念在国内也是近两年形成的,但真正原创的东西太少,虽然有官方统计的数量达到了40000分钟,但是真正有影响的作品却很少,说明我们原创的能力相对薄弱。

另外,中国的动漫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由于原创不够,缺乏有影响的作品。

因此制片方和投资者对于这个产业的投资都很谨慎,虽说都知道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缺乏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动漫行业的产业链也比较长,属于中长期投资,从投资到回收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因此在资金方面还是很缺乏。

记者近日获悉,备受关注的电视黄金时段播放国产动画片政策可能会在今年对外推出,国产动画片节目投资、制作乃至销售企业都有望从中受益。

对于仍处于成长时期中国动漫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外部环境”,然而有了好的政策,还需要动漫公司好的投资方式,这样内、外因共同起作用,中国的动漫产业才会有希望。

除过今年过亿大手笔推出《莫比斯环》的环球数码,记者又采访到了另外两家动画公司,虽然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在动漫市场上淘金,但投资方式和运作思路却有所不同。

中影动画:海内外市场互补
“目前中影动画预计海外市场的回收将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

”在2006年2月初的采访中,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萍女士以这句话作了开场白。

2005年6月20日,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中影动画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动画企业,也是中国向外资开放以来成立的唯一一家中外合资而
又有出品权的影视动画公司。

在接下来的采访过程中,江萍边回答问题,边在纸上作以演示,想把问题说得更清楚。

“首先考虑国际市场,考虑如何引入国外资金。

”江萍解释这样做是由于目前国内的动漫市场还不太成熟,作为唯一一家合资的动画公司中影动画立足以中国文化为本,把重点放在国际市场运作的同时,兼顾国内市场的开拓。

虽然国家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最近两年给了动漫产业一些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但由于目前国内动漫市场不太成熟及动漫产业需要比较大的投入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融资规模。

针对这种情况,“中影动画是怎样融资的?”记者问道。

“我们主要的方针是以销定产,首先拿出故事梗概和动画卡通形象,提供给相关的发行商、投资商,再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对海内外市场有一定的预测后,在我们自己很自信项目也很成熟时,正常情况下,投资商就会很容易跟进资金。

”江萍在纸上划着,“一般国内的投资额占到项目总投资的35%~60%,在中国市场回收可能性较大的项目我们愿多投入。

我们的重点一般放在国际市场”。

江萍表示,中影动画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预售、植入广告等。

谈到这些的时候,江萍不断地给记者举起例子来。

“比如《马小跳》就已经预售60万~100万人民币,而《极速小子》就是采用植入广告的方式来筹集部分资金。

《梅娅的剑》2000万美元,其中800万就已经有一家资金雄厚的企业出资了。

另外《孙悟空大战数码人》正在做前期,正在申请相关的政府扶持,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资助”。

看到记者脸上露出了疑问,江萍解释道,“投资方之所以愿意与我们合作,主要是由于他们认同我们的规范化运作模式。

”即中影动画项目融资的时候,投资方的利益是根本,比如投资方投资了100万元人民币,那么在影片收入达到100万的时候,先将这100万归还给投资方。

然后,超过这100万的收入,才拿出来双方按比分成。

同时,为了降低风险,中影动画还将海外的市场共设一个账号,即院线所有收入都存入这个账号,以便好监督按比例直接分账。

“我们还正在和有关方面合作准备筹备中影的动画投资基金。

这样可以避免投资商把钱全部投入某个项目,从整体上降低风险,更好地保证投资商的利益。

”江萍告诉记者。

动漫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播出市场;二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三是衍生产品。

其中,最后一个层次比前两个层次的周期更长,市场更广,并且赚钱也是在最后一个层次。

“我们在制作的同时,在国内国外都会有相关的动画图书跟进。

而衍生产品的开发,市场部一直在跟进。

”江萍告诉《资本市场》。

和平寓乐:从杂志做起
北京和平寓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小的动画公司,但其投资的思路却有些不同。

见到其总经理安可是在下午,一位年轻的南方人。

“我们倾向于和企业合作。

这种合作类似于为企业做大型的广告片。

”安可告诉《资本市场》。

他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一集大约22分钟的动画片,成本大约是每分钟1万元人民币,而在市场上一般只能卖到三四万块钱一集。

所以这其中的差额要找到途径解决,安可认为,解决这种差额需要找企业贴片,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目前和平寓乐文化传媒就已经和某童鞋企业合作,该企业投资了20多万,即把该企业形象编成故事,然后用杂志推出,市场反映好了,企业愿意再拿出钱来,因为这种品牌形象就属于他们了,这对企业起到了宣传作用。

而同时和平寓乐也赚到了钱。

“其实,目前我们主要是办动画刊物《孩子动画·寓乐动画》,推出如动画资讯等一些内容”。

安可告诉《资本市场》。

“为什么不拍动画电视什么的,融不到资吗?”记者不解。

“国外的投资商愿意给我们投资,但对回报有很规范的要求,能达到要求是不缺钱的。

但在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情况之时,我们很难保证可靠的回报率,所以即使有人投资,也不会立刻直接地进行动画片生产。

而做杂志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

”安可解释道,和平寓乐文化传媒先根据市场,设计形象、编故事,然后登在杂志上,了解市场对其反映,如果反映好的,就引进资金拍成动画片,市场反映不太好的,就不再进一步投入资金了。

并且,和平寓乐文化传媒目前发刊还能挣到钱,比如与其他动画传媒单位(如卡通频道)互动合作,让合作方宣传或直接购买刊物来提升销量。

“这种方式有点像日本的一些企业做法,先在动漫期刊等纸质媒体上发行,如果有市场反映好的故事,再拍成动画片。

因为这种做法成本低,前期就开始有授权产品企业参与,风险就很小。

”安可表示。

“我们目前还在做电视台的关系,做企业的关系,做院线的关系。

这样,他们可以给我们一些版面为我们做宣传。

在我们做起了品牌之后,还会建立动漫产品连锁店的品牌,专门销售动漫产品。

当然,这是以后的一些设想。

”安可告诉《资本市场》。

晚会主线:五个颁奖环节与每个时期的动漫代表作回顾相结合,宏观的了解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晚会包装:用五段动漫元素的情景音乐剧片段,营造出动漫的梦幻感觉。

邀请国内外当红的明星和动漫特长的表演嘉宾提高晚会的规格和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