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检测卷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检测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检测卷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检测卷答案 B5.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答案 D6.1930年6月李立三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中国共产党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答案 B7.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答案 D8.《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这里的“迷雾”是指()A.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错误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答案 B9.“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三大答案 C10.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11.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有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有答案)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语口号对特定时期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

“打倒反革命的新军阀蒋介石,打倒假革命反革命的汪精卫,继续完成国民革命”。

上述口号所鼓动的革命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革命军北伐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2.南昌起义前夕,中共宣言称:孙中山之光荣的旗帜永久是在革命的民众、工农兵小资产阶级广大的群众方面,决非反动的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中国几万万的民众始终要认得真正革命的国民党的旗帜,始终知道中国共产党永久站在国民革命的最前线。

这反映出中共A.明确放弃了革命领导权B.希望争取更多的国民党革命者C.希望再次与蒋介石合作D.没有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面目3.南昌起义之后,有的战士说出“什么革命?大家不过跟着走到汕头,好有出路”,“这是叶挺、贺龙想做军长、总指挥罢了”之类的话。

这反映出A.中共对起义的宣传不足B.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动力不足C.南昌起义失败的必然性D.中共内部革命策略存在分歧4.中国共产党的某一次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5.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

”与这首山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的斗争C.南昌起义D.八七会议6.观察下列地图,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打倒列强、除军阀C.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发展D.红军战略转移7.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

我们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到那儿去当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A.统一战线道路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城市中心道路D.国共合作道路8.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n加油。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这首诗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B. 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C. 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是指( )。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5.“遵义云开迎曙色,毛公舵稳展奇谋。

”是作者创作油画的主题。

对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确的是()油画《遵义曙光》A.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

”文中的“此事”是指()A. 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 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7.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

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以前)。

一、南昌起义1.原因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中共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南昌附近的敌人力量比较薄弱。

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革命军占领南昌城。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1)概况: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2)结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4.根据地建设(1)经济建设:毛泽东领导军民进行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2)武装斗争: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3)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三、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胜利:①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3.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3.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5.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6.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句话说明了A.土地国有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必须占有地盘C.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D.中国革命必须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9.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1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2、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的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5、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

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7、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

此时,中央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8、右图所反映的会议的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9、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

第15课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8·浙江台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题·12)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三大主力红军2.(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9)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1)20世纪20 年代末,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其活动地区被称为苏维埃区域,所建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C.工农武装割据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4.(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训练卷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训练卷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A.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D.“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答案】B2.(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D3.毛泽东曾指出: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创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长期战争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主张A.城市中心武装暴动B.创建工农联盟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工农武装割据”【答案】D4.下图为红军长征示意图,关于数字标注地点说法正确的是A.在数字①所示地方,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B.在数字②所示地方,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C.在数字③所示地方,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D.在数字④所示地方,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创建根据地【答案】D5.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

该决议表明A.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C.革命策略尚未反映具体国情 D.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答案】C6.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影响深远。

其主要表现在A.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B.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使朱毛逐斩成为时代称谓D.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答案】C7.1934年11月,北平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何其巩向蒋介石建议:有计划地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1(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1(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选A 据“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所以答案选A 项。

2.《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式B.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C.坚持“城市中心论”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解析:选B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即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时共产党人没有组织武装进行有效抵抗,致使革命力量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B项符合题意。

3.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错误!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 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故①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积极拥护,故②③④正确,选择C项。

4.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次战略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B.右倾教条主义的危害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D.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解析:选D 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是王明“左”倾错误和国共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C项是直接原因,故选D项。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总方针。

此时的中共A.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B.并没有摆脱俄国革命模式束缚C.已经不再受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D.开始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答案】B4.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红军长征C.八路军的敌后抗战 D.抗美援朝【答案】B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B.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D.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答案】D6.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答案】D7.《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

”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8.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答案】C9.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试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试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B.三次反“围剿”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C.井冈山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D.毛泽东发出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2.“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材料中的“分水岭”A.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B.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3.电影《建军大业》,以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人民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

90年前的南昌起义()①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点②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③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④已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4.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5.下表是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与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导致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遵义会议后工作重心转移B.城市武装起义的迅速发展C.农村土地革命的广泛展开D.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6.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其活动地区被称为苏维埃区域,所建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A.国民革命B.南昌起义C.工农武装割据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7.“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测试卷

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测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②工人运动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③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④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起决定性作用A. 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对近代西方重要法律文献理解正确的是A. 《权利法案》以成文宪法形式首创代议制民主B. 美国1787年宪法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D•德意志帝国宪法肯定首相在政权中的主导地位3•学者丛日云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提出:“英格兰的君主和贵族既要对抗,又要合作。

要维持对抗下的均势,需要一个中间缓冲之物和中介的联系环节。

”材料中的“中间缓冲之物”指A.内阁B.首相C.政党D.议会4•学者李剑鸣说:“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足对雅典民七、罗马共和国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在①实行直接民主制②保障人民对政治的参与③实行代议制民主④构建“分权制衡”机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成立十将军委员会,负责雅典的军事事务B•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贵族的政权垄断C创设五百人会议,议员选举取消财产资格限制D. 设立民众法庭,赋予平民参与司法事务的权力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欧亚美非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

到1979年, 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

引发此次建交高潮的关键事件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7•读下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陈独秀在①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B. 汪精卫在②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C. 中共在③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 人民解放军攻占④,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8•下图是美国《马蜂杂志》登载的一幅题为《中国问题》的漫画,图中头顶斗笠、手持烟锅昏昏欲睡的农夫代表中国,其他为了争夺农夫果实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代表日本、法国、德国与俄国,墙头上的英国和意大利也正跃跃欲试。

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必修1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测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必修1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测 含解析

(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谷。

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A.国民革命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时期2.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A.中国革命新道路创立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初创C.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标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观察下图,标语能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北伐战争胜利B.开展土地革命C.建立抗日根据地D.百团大战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图片中出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所以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抗战期间(1927-1945),中共军队一般称“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1945-1949)及以后,中共军队叫做“解放军”。

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4.下面是1926年~1929年中共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反“围剿”斗争失利【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名师点睛】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以壮大革命力量;(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必修1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堂必修1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 含解析

一、选择题1.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红军反围剿2.1931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说:“法西斯蒂(法西斯主义)之政治理论,本超象主义之精神,依国家机体学为据,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挽救国家迫不及待之危难,领导者无经验之民族,是非借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

”蒋介石讲话的背景是()A.日本法西斯发动了侵华战争 B.国内军阀混战,民族力量涣散C.国民党围剿红军取得了胜利 D.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是1931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的讲话表明他推崇法西斯主义理论,当时的中国与一战后的德国、意大利处境类似,既面临内忧,国内矛盾重重,军阀混战,也有外患,日本即将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力量涣散,故B项正确;1931年5月,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红军失败,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与材料“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绵延,挽救国家迫不及待之危难”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3.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名师点睛】区别“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1)井冈山精神:①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⑤艰苦奋斗的作风。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测-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

专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测-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

【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A. 国共合作B. 秋收起义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答案】C2.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图中排列正确的是A. ①会宁②吴起镇③汉口④瑞金B. ①吴起镇②会宁③遵义④瑞金C. ①吴起镇②会宁③遵义④南昌D. ①会宁②吴起镇③九江④南昌【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①为吴起镇;②为甘肃会宁;③为贵州遵义;④为江西瑞金,故排除ACD,B项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红军长征示意图”中重要事件 ~网3.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逻辑顺序,下表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A. 南昌起义B. 抗日战争时期C. 遵义会议D.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答案】D4.毛泽东指出:“(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

”毛泽东的这一说法A. 反映了湖南特委的“左”倾错误B. 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C. 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D. 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5.观察下图。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会址位于图中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可知图中所示为红军长征示意图。

在长征中“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指的是遵义会议。

因此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为C项;A 项为吴起镇,是长征的终点,因此错误;B项为血战湘江的地点,因此错误;D项为贵阳,错误。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测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②工人运动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③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④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对近代西方重要法律文献理解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以成文宪法形式首创代议制民主B.美国1787年宪法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D.德意志帝国宪法肯定首相在政权中的主导地位3.学者丛日云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提出:“英格兰的君主和贵族既要对抗,又要合作。

要维持对抗下的均势,需要一个中间缓冲之物和中介的联系环节。

”材料中的“中间缓冲之物”指A.内阁B.首相C.政党D.议会4.学者李剑鸣说:“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足对雅典民七、罗马共和国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在①实行直接民主制②保障人民对政治的参与③实行代议制民主④构建“分权制衡”机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成立十将军委员会,负责雅典的军事事务B.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贵族的政权垄断C.创设五百人会议,议员选举取消财产资格限制D.设立民众法庭,赋予平民参与司法事务的权力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欧亚美非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

到197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

引发此次建交高潮的关键事件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7.读下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独秀在①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B.汪精卫在②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C.中共在③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人民解放军攻占④,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8.下图是美国《马蜂杂志》登载的一幅题为《中国问题》的漫画,图中头顶斗笠、手持烟锅昏昏欲睡的农夫代表中国,其他为了争夺农夫果实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代表日本、法国、德国与俄国,墙头上的英国和意大利也正跃跃欲试。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2: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2: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练习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河南鲁山一高月考)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据“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 A2.(2018·湖南张家界高一期末)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

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解析』1930年中国革命尚处于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无力攻打中心城市,材料中的计划显然是“左”倾错误思想的产物,是脱离中国国情的盲目行动,C项正确。

『答案』 C3.(2018·山东济南一中期中)观察下图,对图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进攻长沙是为掩护起义主力向井冈山转移B.起义部队转向农村是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C.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道路『解析』由题干的图片内容可知,从长沙转向文家市再到三湾最后到达井冈山,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决策,放弃进攻大城市,转向山区,在三湾进行改编,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8·山西太原高一诊断)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 D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
答案 A
3.《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
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
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答案 B
4.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答案 B
5.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 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答案 D
6.1930年6月李立三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中国共产党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答案 B
7.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
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
答案 D
8.《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答案 B
9.“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三大
答案 C
10.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11.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

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

这表明()
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
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C.毛泽东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
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答案 B
12.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13.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A.
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 C
14.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这说明()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答案 A
15.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

”这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答案 A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二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三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材料二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
答案(1)排序:图三→图二→图一。

图一: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图二: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