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四校(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四校(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四校(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 正史中关于周边地区首领有如下记载,这反映出()C.中国古代疆域扩张D.社会生产显著发展2. 河南黄土城地区考古调查,发现46处汉代村落遗址,其中仅有汉代文化遗存的遗址12处,可视为汉代的新兴村落,大多遗址含有仰韶或龙山以来的文化堆积。

这说明()A.汉代村落的延续性B.汉代村落发展滞后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D.中原最早出现村落3. 下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创新之处。

下表反映了()C.教化作用日益凸显D.法律儒家化趋势4. 唐人姚合抱怨:“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姚合主要强调的是()A.均田制度被破坏B.商品经济发达C.税收制度不合理D.土地兼并严重5. 有学者评价元末吴中诗派“不乐仕进,甘于隐遁,抛开士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过着亦俗亦雅的生活,不避物质享乐及文人情趣的追求,沉湎于诗酒书画之中,甚至有惊世骇俗的行为。

”以下符合该学者对吴中诗派看法的是()A.力求突破理学束缚B.思想源于经济发展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主张反抗异族统治6. 明穆宗命太监“坐营”,兵部尚书郭乾以内监不当坐营的世宗祖训为由不执行皇帝命令,对此穆宗引正德《明会典》为例“仍命草敕”,遭到群臣反对后,向内阁首辅徐阶寻求支持,徐阶指出穆宗不应以《明会典》为例,应“以先帝为法”,皇帝最终取消了命令。

这反映了明代()A.对皇权的弹性约束B.加强了君主专制传统C.法典权威性的降低D.内阁制度制约了皇权7. 太平军起义后不久,两广总督徐广缙等向皇帝奏报,将拿获的一些盗贼头目“就地正法”,获得咸丰皇帝批准。

此后“就地正法”成为非常时期的死刑执行方式,打破了清王朝的死刑上报中央复核制度。

这种做法导致()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降低B.晚清政治权力结构变动C.清廷失去对地方的控制D.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加深8. 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洲期间,法国报刊发表以下漫画并评论道“为了不让各国嫉妒,李鸿章右手拿着自己的辫子,左手拿刀一截一截地切下,分别送给身边的英国女王、法国总统、德国皇帝。

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份四校联考试题201911190168

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份四校联考试题201911190168

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份四校联考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其中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正确答案)1.“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

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 )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 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 ) A.阶级矛盾变尖锐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3.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

材料所载( )A.为商业研究提供了准确资料 B.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 D.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4.“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严格 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D.家国一体5.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

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 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 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6.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

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

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 )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7.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8.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2.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A.工程完工于明朝B.具有强大军事防御功能C.体现中国劳动人民智慧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维吾尔族B.藏族C.彝族D.白族5.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6.“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下列关于鉴真东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事件发生在唐朝B.鉴真东渡受中央政府的委派C.东渡共有六次D.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7.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A.掌握兵权的武将B.前朝的皇亲国戚C.南下的少数民族首领D.镇守边疆的节度使8.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周B.唐朝C.宋朝D.明朝9.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①把军队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位君主?()A.阿保机B.耶律大石C.耶律楚才D.辽太宗11.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这本连环画写一份简介,以下正确的是()A.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朝B.党项族首领,建立了西夏C.女真族首领,起兵抗辽,并建立金D.蒙古族首领,建立了元朝12.《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湖南省长沙市四校联考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四校联考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四校联考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

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2.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

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A.遭到了普遍反对B.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C.最终必然会失败D.忽视了道德教化3.秦始呈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B.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4.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

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5.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A.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B.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6.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7.《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答案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B D C C A B A D C B A B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C A C D B A B B D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26题20分,27题16分, 28题14分,共50分。

)(20分)(1)图一:华盛顿(1分)图二:林肯(1分)图三:罗斯福(1分)华盛顿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了联邦政府,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林肯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分)罗斯福在经济危机中临危受命,领导美国人民实施了新政,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困境;新政增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利,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罗斯福还带领美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为加速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贡献。

(2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出飞机,试飞成功。

(2分)(3)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了。

(2分)在冷战中,美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

(2分)(4)尼克松总统;(1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分)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分)27.(16分)(1)闭关锁国政策;(2分)材料一展现出中国国力的强盛,对外政策体现出“开放”促繁荣的盛世。

17世纪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助长了狭隘保守的思想;另一方面,17世纪的世界,殖民主义势力向东方发展,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第 1 页共 3 页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历史试题命题、校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深深影响着农耕时代的农耕文化。

下列图片中最贴合此地农耕时代人类定居的是A .洞穴B .干栏式房屋C .半地穴式房屋D .窑洞2.中国传统蒙学读物《千字文》中有一句“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文中的“推位让国”是指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3.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稳定的社会环境 C .统治者的措施 D .人口的大量迁移4.“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A .《春秋》B .《资治通鉴》C .《后汉书》D .《史记》6.去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两国都在相关领域大幅度提高税率,历史上1843年的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曾出现大幅度的变化。

例如,进口税率中,棉纱下降了58%,棉布下降了73%。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主要因为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7.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④D .②③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高宗2.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是在()A.汉朝B.唐朝C.隋朝D.元朝3.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这件事发生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4.“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A.唐玄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太祖5.宋真宗时,辽军大举伐宋,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军征讨辽军的宰相是()A.岳飞B.文天祥C.苏轼D.寇准6.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①皇帝荒废朝政②发生严重灾荒③节度使权力膨胀④农民负担过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A.讽刺金统治者的醉生梦死B.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赞美东京的热闹D.赞美临安的繁华8.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是()A.洛阳B.景德镇C.西安D.宜兴9.为鼓励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地方,称为()A.蕃坊B.蕃市C.蕃学D.市舶机构10.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当时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11.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开元通宝D.交子1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13.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金灭北宋B.澶渊之盟C.西夏的建立D.元朝建立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清朝B.元朝C.宋朝D.辽朝15.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6.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A.唐僧B.玄奘C.戒贤D.鉴真17.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应当是()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18.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19.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20.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A.汉朝B.隋朝C.唐朝D.元二、非选择题(21题4分,22题10分,23题12分,24题12分,25题10分,共4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21.(4分)材料:下面的甲、乙两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时期劳动人民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40分)1.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处于战争状态 B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4.电视剧《贞观长歌》叙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盛况?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5.唐朝城市中的“坊”是A.皇帝办公区 B.居民住宅区 C.手工作坊区 D.商业区6.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状元”与下列哪种制度密切相关?A.分封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7.下面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和刻苦精神的是A.蒙古军队西征 B.遣隋使来华C.文成公主入吐蕃D.玄奘西行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

“诗圣”、“诗仙”分别是A.杜甫李白 B.白居易韩愈 C.杜甫白居易 D.杜牧李白9、北宋时开封有个相国寺,每逢庙会热闹非凡,假如你有可能去逛一逛,你会看到:①许多达官贵人乘轿子到这里②相国寺前有各种各样的美食③集市上有傀儡戏、舞剑、杂耍等各类表演④有许多卖丝织品、珠宝以及古玩、字画和书籍的生意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江苏省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1996年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出土了9件螭纹铜鼎和8件窃曲纹铜簋。

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A.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C.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D.诸侯国手工业更发达2.《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

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主流思想的演变B.区域文化交流增强C.齐鲁经济实力的衰退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3.下表是唐朝不同时期部分地区户口统计变化表。

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地区时间4.宋代福建兴化县“田耗于秫糯(制酒原料),岁肩入城者,不知其几千万”;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千万亿”;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一家之有,至于万株”。

这反映了宋代( )A.政府推广经济作物种植B.农民生活日趋富足安稳C.南方农业的专业化生产D.市镇经济职能得以增强5.雍正时期,奏折撰写人多达1200余人,“奏折来自四方,同一事有多人具告,如有错谬、虚报,可立即察出,帝即严词切责,毫不假贷,具折者遂不得不报告真相,是以可信度甚高,雍正皇帝即据此施政。

”据此可知,奏折制度( )A.保证了国家治理的实效B.标志专制集权达到顶峰C.强化了官民的思想控制D.有利于中枢决策的优化6.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

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

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

2019届江西省宜春市等四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西省宜春市等四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西省宜春市等四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A .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2.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

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 .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3.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4.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5.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

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6.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中“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和亲结盟指的是唐朝和少数民族之间,是民族关系,①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属于中外关系,②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到天竺求取佛经,属于中外关系,③符合题意;日本派遣唐使来访,属于中外关系,④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2.“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

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见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A.①⑦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故①正确;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故②错误;蒙古族出现是在两宋时期,【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3.“八月四日发布‘断发、制服、脱刀均可自由,但礼服时须佩刀’的条令,并于九日起允许官吏在执行政务时穿着洋服。

”以上是明治维新内容中的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地税改革D.“文明开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八月四日发布‘断发、制服、脱刀均可自由,但礼服时须佩刀’的条令,并于九日起允许官吏在执行政务时穿着洋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向欧美国家学习的内容。

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学习。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历史含答案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 罗马法的实行取代了地方上的社会秩序B. 罗马法官严格依据罗马法进行判决C. 罗马帝国法官众多,办案效率高D. 罗马法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其范围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

这些史实主要说明A.我国十分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B.我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周边环境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体现在不结盟政策D.我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3.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4.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蒸汽机提供动力 , 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 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 ①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④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 清朝前期 , 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起来B. 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 , 支持分裂叛乱活动C. 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 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7.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A.北洋军阀统治前期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8.右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9.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10.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A. 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B.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C. 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D. 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11.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是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Ⅱ卷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天津市汉沽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汉沽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汉沽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国《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下面两幅图中,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故图片一对中国贬低、妖魔化;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而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任总统后,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所以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D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中苏关系恶化,故A不合题意;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故B不合题意;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不是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是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2.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A.《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B.《哈姆雷特》——达·芬奇C.《蒙娜丽莎》——伏尔泰D.《神曲》——但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A项错误;《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B项错误;《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C项错误;《神曲》的作者是但丁,D项符合题意;故选D。

3.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30题,1题2分,共60分)1.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2.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A.依靠雄辩的言辞就能在雅典取得政治地位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C.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

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B.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4.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

材料反映了三省A.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5.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

”“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

”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

这说明A.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C.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D.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6.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

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

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7.1545年12月,基督教第19届公会在德意志特伦特召开。

与会者首先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

基督教公会这一做法旨在A.维护“口传圣经”的地位B.规范基督教的教义C.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D.应对宗教改革冲击8.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人们曾想过无数的宗教活动,希望通过忏悔和祈祷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这都无济于事。

这可以用来佐证A.西欧国家民众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B.文艺复兴兴起得益于天主教会的日趋衰落C.宗教改革是欧洲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D.启蒙运动发生主要催化剂是瘟疫广泛传播9.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10.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11.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

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12.如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影响图中经济发展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政策B.赋税政策C.政治形势D.自然灾害13.如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

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B.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D.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14.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

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6.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

由此可见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17.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18.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

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19.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

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20.XXX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材料中,XXX重点论述了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C.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D.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21.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

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22.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这是我国当时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23.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24.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

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25.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法国,并在会谈中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呼吁西欧各国应该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同苏联交流和接触。

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法国采取这些外交活动主要是因为A.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B.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C.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D.美苏两极对峙进入胶着状态26.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

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A.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B.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27.20世纪80年代,xxx指出:“过去.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

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

影响中国战略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美关系正常化C.经济建设的需要D.日本和欧洲崛起28.《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29.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