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资料整合】大学语文(全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如何避免愚蠢 的见识★★
秦晋崤之战 ★★
冯谖客孟尝君 ★★★
垓下之围★★
作者与主 旨
文章观点
克服愚蠢 见识的根 本途径
论证方法
重点语句 避免愚蠢 见解的方
法
《左传》 介绍
作者
名词解释
作者
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 作家: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应 该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主旨:从思想方法 的角度探讨了人如何少犯错的问题。探讨产生愚蠢见识的原因,以 及避免愚蠢见识的方法。它是一篇既严谨又通俗的说理文章。 “愚蠢的见识”不仅是错误的见识,而且是错误见识中最不应出现 的一类——可笑的错误。可是,“怀有各种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 通病”。这就点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 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 问题因不去深究而造成常识性的错误。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 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于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 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 “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 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 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 的程度”。 归纳法进行论证。从避免愚蠢见识的三个方法,最后归纳出结论--如何少犯错误,属于归纳法中的例证法。行文风格特点:①逻辑层 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②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并用, 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的对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自然,贴 切的效果③大量使用“如果”开头的句式,采用“也许”“说不定” 等虚拟语,体现出作者谨慎的作风和谦和的态度。 “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 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体现出人的认识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说不 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 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体现出人的认识会受到智能的限制。
1
论毅力★ 容忍与自由★
咬文嚼字★
作者
写作背景
写作方法
作者 中心论点 本文主要 现实意义
作者 本文主旨 论证方法 重要观点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 语气。乃:你的 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最早用资 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 提倡小说创作的人。他是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 梁”。戊戌变法前,曾主办《时务报》,变法失败后,主编《清议 报》《新民丛报》。有《饮冰室合集》。本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不 久。主旨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中心论点),即只有坚韧 毅力,才能在事业上面获得成功。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还想努力进取,于是写《论毅力》, 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 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作者思路开 阔,纵横开阖,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很见功力。 写作方法是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 法:①“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②顺境与逆境相对比③ 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④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比喻句:“更 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以操舟作比,说明有毅力可把逆 境变顺境;孔子的“堆山”与“填土”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 孟子的“掘井”比喻没有毅力。层递句: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 “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个层次的递进描述;第三 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 三层次的递进描述。“顺与逆”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 诸操舟”中。 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五四新文学运 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 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 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显然,这三个层次是逐层深入的。 本文主要采取归纳法中的例证法。本文运用三个典型事实论据,最 后归纳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容忍的理念的核心:和而不同。当今社会趋向于多极并存,多元化 文化共存的局面。更需要我们具备“容忍”和“和而不同”的雅量 和气度。 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悲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本文是文艺专论,论述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 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主旨:“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归纳法。引用“套板反应”时的演绎法;比喻法,用人走路比喻用 滥字,说明“套板反应”的道理。 ①李广射虎,推敲,《屈原》三个例子说明的问题②善于运用联想 意义的例子是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③掌握“字被人用得太滥” 的例子④作者认为“推”好,还是“敲”好?⑤作者认为郭沫若更 改“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如何?“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 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在文中,韩愈所说的“陈言”,又被 称为套语、滥调。 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
3
张中丞传后叙 ★★★
种树郭橐驼传 ★★
前赤壁赋 ★★★
名词解释
作者
词语解释 作者 主旨
本文写作 手法
词语解释 作者
名词解释
①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刈:割,砍。②然今卒困于此。卒: 最终。③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通“服”,心服。④汉军 皆披靡。披靡:如草随风而倒,形容惊溃散乱的样子。⑤所击者服, 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走。⑥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⑦今 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固:必,一定。⑧赤泉侯人马俱惊,辟 易数里。辟易:退避,避开。⑨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绐:欺骗。⑩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此处用作动词, 即在……扎营。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我:拥护我为王。 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有《昌黎先生集》。“后叙”是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叙”同于 “序”。韩愈做此文既为补李翰《张巡传》的缺憾,更是为了说明 事实真相,驳斥小人谬论,歌颂英雄以弘扬正气,打击邪恶以维护 朝廷政权的统一。韩愈行文气势充沛,充满激情,本文多有体现。 议论风发,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真有立懦起顽、震撼人心的力量。 ①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断。②战百万日滋之师。日滋: 日益增多;师:军队。③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卒:最 终,终于。④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且:庶几,将近。⑤观者见 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尤:责备。⑥嵩将诣州讼理, 为所杀。诣:到,往。⑦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议论。⑧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自名:自许,自负。⑨以为巡死而远 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辞服:说了屈服的话。⑩不能通知二父 志。通知:通晓,理解。⑪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穷:困窘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 并称“韩柳”。 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 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 思想。 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 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 “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 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 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采用对比的手法,以郭橐驼种 树和“他植者”相对比,为后面以种树和治民的类比作好了铺垫。 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乎民心”说明治民 必须养民的道理。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文章描写他植者种树,对 种树马马虎虎的情况,写得十分简略;而对“爱之--勤”的情况则 详细加以描写。详写这种情况是要与后面“长者好烦其令”进行类 比的,使文章脉络前后照应,贯通一致。 ①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离:散;丧失。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 如也。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如:及。③字而幼孩。字:养育④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莳:栽种。置:搁,指栽好后搁置在旁 边。⑤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怜:爱,指爱护 百姓。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劳:慰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 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属于文赋,其语言特 点是骈散交错、主客问答、用韵灵活。主要形式:主客对答,抑客 伸主。 ①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缕:线。②知不可乎骤得。骤:迅速、轻 易。③举酒属客。属:倾注,引申为劝酒。④哀吾生之须臾。须臾:
知识点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 ★★★
秋水★ 谏逐客书★★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 序★★
作者
词语解释
作者 作者 作者 作者 主旨 重点句解
析
词语解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章 散文 内容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 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 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 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 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孟子》共七篇(各分上下),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 共同编著的。 ①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武器;走:跑,这里指逃跑。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仅,只;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岁:归罪于年成不好;斯:这样。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制止;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从事,认真办好。 ⑧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凶:灾凶,此指饥荒。 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⑩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 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 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庄子》 共 33 篇。 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青年时代受学于荀子。 现存李斯著作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 罪书》等,均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斯列传》。 贾谊,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 一。后人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 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 子》。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 “事信”“言文”。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 (与宋祁合撰)。本文是一篇史论。 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 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长积 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要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求注重小节,不 可偏爱;“满招损,谦受益”要求以谦戒满。论述“盛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后唐庄宗。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忧患勤劳。逸豫:逍遥游 乐,不能居安思危。②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推究 本源,名词作动词用。自:由于。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 之首。方:当……时。系:捆绑。④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 告庙。告:祷告。⑤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木匣,这里意 为用木匣装盛,名词作动词用。⑥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微小 事。⑦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尽。⑧方其系燕父子 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以组:用绳索。组:丝带,这里指绳索。⑨
①讲科学的认知态度。②讲听取不同意见。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系为解释《春秋》而引史作传,所以 依循《春秋》体例,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先后次序记述史实,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形式比较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从写作角度看,《左传》成就卓越,许多方面堪称先秦叙事散文的 典范。记叙脉络清晰,剪裁详略得当,描写简约生动,语言质朴明 达,尤其是在战争因果的揭示、外交辞令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画 方面,多所建树。 《战国策》作者应为战国晚期的史官和纵横家,其整理者为西汉的 刘向,它属于国别体史书。 ①揭其剑,过其友。揭:举;过:拜访。②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 门下。属:同“嘱”,嘱托,请求。③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期年:整整一年;④被于宗庙之祟。被:同“披”,遭受。⑤窃以 为君市义。市义:买回百姓的恩义,即收买人心。⑥左右以君贱之 也,食以草具。贱:轻视,看不起;草具 :粗劣的饭菜。⑦孟尝 君就国于薛。就国:回自己的封地。⑧矫命以责赐诸民。矫:假托 司马迁,著《史记》。《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 “本纪”12 篇,“表”10 篇,“书”8 篇,“世家”30 篇,“列传” 70 篇。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