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第一章绪论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
(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4)固液分离(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4.沉淀技术:(1)高价离子:Ca2+、Mg2+、Fe3+a影响离子交换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2)溶液的pH值(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4)蛋白浓度(5)温度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总结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总结归纳本课程介绍的可用于物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并说出每种方法的原理。
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法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分配特性不同而进行的分离设法使一种溶解于液相的物质传递到另一液相的操作pH影响分配系数-表观分配系数双水相萃取原理:利用生物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反胶束萃取原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非极性基团在外,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此极性核具有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
当含有此种反胶束的有机溶剂与蛋白质的水溶液接触后,蛋白质及其他亲水性物质能够溶于极性核内部的水中,由于周围的水层和极性基团的保护,蛋白质不与有机溶剂接触,从而不会造成失活。
超临界萃取原理:当气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不会凝缩为液体,只是密度增大,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的密度,粘度接近于气体;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非常敏感;固相析出分离法盐析法原理: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析出,达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破坏双电层:在高盐溶液中,带大量电荷的盐离子能中和蛋白质表面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电排斥作用相互减弱而能相互聚集起来。
破坏水化层:中性盐的亲水性比蛋白质大,盐离子在水中发生水化而使蛋白质脱去了水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由于疏水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其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1、降低了介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
2、水溶性有机溶剂本身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溶质分子表面原有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等电点沉淀法原理:Pl时分子表面静电荷未零,双电层及水化膜的削弱或破坏,分子间引力增加,溶解度降低。
常与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或其他沉淀剂一起配合使用。
第二章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 技术
第二章 药物的液液萃取技术
主要内容
加,从而使小液滴发生聚集。 5、稀释法:加入连续相 6、机械法:采用过滤或离心沉降的方法 7、调节水相酸度:
第六节 化学萃取法
化学萃取法就是使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发生化学 作用,从而实现溶质从水相向有机相转移的萃 取过程。 溶质和萃取剂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叫萃合物。
一、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
1、配位反应: 如果被萃取物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萃取剂
如果是o/w型乳浊液:加入亲油型表面活性 剂(HLB值小的),使乳浊液从o/w型转变为 w/o型,但由于溶液条件不允许形成w/o型乳浊 液,从而使乳浊液消除,达到破乳目的。
2、电解中和法:
3、吸附法:利用多孔性介质对油和水的吸附 能力的差异来破乳。如,让乳浊液(w/o型) 通过碳酸钙或无水碳酸钠。
4、加热:加大分散相的热运动速率,降低介质 粘度,使分散相相互碰撞的几率及动量增
X
-
(W)
R·M ·+X
-
(O)
4、协同反应萃取(加合反应萃取)
萃取体系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
时所进行的萃取过程叫协同萃取。
二、萃取剂:
1、阳离子交换萃取剂:
也称酸性萃取剂,包括羧酸、磺酸以及酸性含磷萃取 剂等
2、阴离子交换萃取剂
主要指胺类萃取剂,包括伯胺RNH2、仲胺R2NH、叔 胺R3N以及季铵盐R4N +。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优点:操作简单, 成本低,适用于 热稳定性好的药
物。
缺点:需要较高 的温度,可能会 破坏药物的结构
和活性。
应用:常用于提 取挥发性药物, 如薄荷油、樟脑
等。
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来提取药物 优点:高效、环保、无溶剂残留 应用: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药物的提取 注意事项: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防止超临界流体的相变和分解
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GMP)、药品注册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质量标准的实施:通过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 符合标准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纯度、 杂质含量、稳定性等指标
质量标准的修订:根据药品生产和 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 修订和完善
原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生产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产品质量检验:对提取和纯化后的药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 环境质量控制: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提取方法:水煎煮法、醇提法、水 醇法等
实例:黄连提取与纯化、人参提取 与纯化、当归提取与纯化等
,
汇报人:
定义:从药物原料 中分离出有效成分
的过程
提取方法:溶剂提 取、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目的:提高药物的 纯度和疗效,减少
副作用
提取设备:提取罐、 离心机、过滤器等
药物纯化的目的:确保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 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 期。
药物纯化的定义: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方法将药物中的杂 质去除,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 量。
原理:利用溶剂对药物成 分的溶解能力进行提取
农业学农药的分离与纯化方法课件资料
液体农药分离提纯一般首先考虑蒸馏法 蒸馏法原理:依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 关键:控制温度缓慢上升,收集不同温度范的围馏份. 蒸馏方法分类: 常压蒸馏适用于b.p较低,在b.p时不分解的物质. 减压蒸馏适用于b.p较高,或在b.p发生分解的物质. 水蒸气蒸馏适用于不与水反应,b.p较高的物质.
水蒸汽蒸馏
水蒸气蒸馏主要是用于那些沸点比较高,容易热分解,或者与其他有机物性成不容易分离的糊状物中的成分. 水蒸气蒸馏原理:混合体系中总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分压之和.当被蒸馏体系接近100℃时,水的蒸汽压接近1atm,故被蒸馏的物质蒸汽可以和水蒸气合计等于1atm,从而在接近100℃的温度从混合物被蒸馏出来. 被蒸馏物质必须满足的条件: 不与水反应;在100℃时不低与5mmHg的蒸汽压
柱层析原理与分类
简介原理:当混合物被束缚在色谱柱的固定相上后,流动相自上而下流经固定相,带动被分离组分向下移动.与固定相作用力大的组分在流动过程中留在了后面,与固定相作用力小的组分在流动过程中跑在了前面略,混合物因而被分离. 柱层析分类:吸附、分配、凝胶 吸附色谱柱:吸附剂固体表面吸附各种成分. 分配色谱柱:惰性载体表面涂高沸点液体,被分离物在淋洗剂与高沸点液体之间溶解分配. 凝胶色谱柱:多凝胶填粒、淋洗,凝胶网眼大小筛分不同尺寸的分子
固体农药的纯化方法简介
固体农药有效成分制标准样时用重结晶法提纯. 提纯原理:在某一种溶剂中,固体农药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的变化.在较高温度时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不溶性杂质.母液放冷,在较低温度时农药以晶体析出,过滤,可溶性杂质留在母液中而除去. 可反复重结晶直到提纯农药熔点不变为止.
重结晶的关键因素
重结晶操作要点
3、结晶:滤液自然冷却结晶易挥发溶剂或者易于吸潮的溶剂应密闭结晶. 如果冷至室温不结晶,则可以放入晶种或用玻棒擦容器器壁;或放入冰箱进行结晶注意冰箱温度应该在溶剂凝固点之上. 4、过滤与洗涤晶体:减压过滤、用低温、 少量溶剂洗涤. 注意:减压过滤应该在布氏漏斗完全没有液滴滴下为止. 5、干燥 a、低熔点固体、不吸潮物质,可以在空气中干燥. b、高熔点, 热稳定的物质用烘箱中干燥 c、热不稳定,或吸潮、空气中不稳定的物质,低于m.p 20—30℃ ,真空干燥.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 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阳离子,如Ag+、 Cu2+、Zn2+、Fe3+和Pb2+等形成沉淀。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 变性法 • 热变性:适于热稳定物质 • 大幅度调节pH:根据产物特性反向调节 •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2.调节pH
• pH值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 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值可改善其过滤 特性。PPT源自档演模板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3.凝聚与絮凝
• 采用凝聚和絮凝技术能有效改变细胞、细 胞碎片及溶解大分子物质的分散状态,使 其聚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提高过滤速率。 另外,还能有效地除去杂蛋白和固体杂质, 提高滤液质量。
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 2)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 等;
• 3)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糖类胶粘物、 海藻酸钠、明胶、骨胶、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 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医药和食品工业: • 聚丙烯酸类阴离子絮凝剂 • 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 •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多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微生物发酵液的特性为: ➢ 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
部分是水; ➢ 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 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 ➢ 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 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化、微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混合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生物 大分子等。
可重复性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重复 性,能够保证分离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缺点
01
02
03
成本较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使 用专门的仪器和耗材,成 本较高。
需要专业操作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专 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操作难度较大。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药物,包括小分子化合 物、大分子蛋白质、多糖等。
操作简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相对 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
化生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未来展望
新型材料的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的色谱填 料和介质被研发出来,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 果和效率。
可能造成样品损失
在制备色谱分离过程中, 可能会造成目标成分的损 失或降解,影响产物的纯 度和产量。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新型固定相的开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固定相的研发和 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率和纯 度。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能够实现连续进样和分离,提 高分离效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 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 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联合应用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与其他分离技术联合应用,形成 多级分离流程,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收率。
第二章 提取分离和纯化
中药成分及其适用的提取溶剂
中药成分极性 中药成分类型 适用的提取溶剂 强亲脂性(极性小) 挥发油、脂肪油、蜡、脂溶性色素、甾醇类、石油醚、己烷 某些苷元
亲脂性
小 中 等 极 性 亲水性 强亲水性 中
苷元、生物碱、树脂、醛、酮、醇、醌、有 乙醚、氯仿 机酸、某些苷类
某些苷类(如强心苷等) 某些苷类(如黄酮苷等) 氯仿:乙醇(2:1) 乙酸乙酯
(四)盐析法
在天然药物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使其达到 一定浓度或饱和,促使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 沉淀析出,与其他水溶性较大的杂质分离。常作盐析 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如三七的水提液中加硫酸镁至饱和状态,三七皂苷 乙即可沉淀析出。有些成分如原白头翁素、麻黄碱、 苦参碱等水溶性较大,在萃取分离时,也往往先在水 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再用有机溶剂萃取。
一、溶剂提取法
(一)基本原理 (二)溶剂的选择
(三)溶剂提取的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渗透 扩散
(二)溶剂的选择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溶剂,一种 好的溶剂应对所提取的成分有较大的溶解度, 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很小。良好溶剂的选 择应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一般说来,只要溶剂的极性与化学成分的 极性相似,化学成分就易被溶解。 溶剂的极性与介电常数ε有关,溶剂的ε 值越 大,极性越大。一些常用溶剂
1、结晶的条件
结晶的关键是选择最佳的结晶条件,包括样品纯 度、溶剂类型、溶液浓度、结晶温度与速度等。 (1)一般情况下,样品纯度越高,越容易结晶; 样品中存在杂质较多,会阻碍或延缓结晶的形成。 (2)溶液的浓度高有利于结晶的形成,但若浓度 过高,反而不易结晶; 浓度较低的溶液可放臵使溶 剂自然挥发至适宜浓度而析出结晶。 (3)最合适的结晶温度为5~l0℃。长时间放臵使 结晶缓慢析出,所得结晶往往大而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过程按原理分类可分为两类:机械分离(相间无物质的传递),传质分离(相间有物质的传递)回收率:R=Q/Q0X100%(1%以上常量分析的回收率应大于99%;痕量组的分离应大于90%或95%。
)分离因子:SA,B=RA/RB=(QA/QB)/(Q0A/Q0B)分离因子的数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萃取: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的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产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
反萃取:在溶剂萃取分离过程中,当完成萃取操作后,为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下一步分离操作的正确,往往需要将目标产物转移到水相,这种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
物理萃取: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离平衡。
特点:被萃取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以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溶剂与被萃取物之间没有化学结合,也不外加萃取剂,两种分子的大小与结构越相似,他们之间的互溶性越大。
化学萃取:也称为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符合分子实现向有机相的分配。
分配定律:即溶质的分配平衡规律,指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亮相中达到分离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不发生解离,缔合,配位等,溶质以同一分子形式存在),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
即C1/C2=A。
C1,C2为溶质在两相中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严格讲是活度。
应用条件:1,必须是稀溶液;2,溶剂对溶质的互溶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在萃取过程中被萃取组分从原始料液相转移到萃取相的量。
萃取率=萃取相中溶质总量/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X100%=M2V2/(M1V1+ M2V2)X100%=E/(E+1)萃取因素E=萃取相中溶质的量/萃余相中溶质的量= M2V2/M1V1=A*V2/V1。
药物分离纯化
1.什么是化学萃取?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2.什么事截留分子量?各种分离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的截留组分范围怎样?3.什么是乳化现象?消除乳化的方法有哪些?4.什么是反萃取、萃取相、萃余相?5.什么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6.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有哪些特点?7.什么是半仿生提取法?其优点有哪些?8.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其特点如何?9.什么是分子蒸馏,其操作过程如何,有哪些特点?10.依据分离记理,色谱法分为哪几类?11.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萃取操作过程如何划分?12.什么是凝胶色谱,其分离机理如何,有哪些用途?其操作过程如何?13.什么是住色谱,如何操作?14.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其含水量关系如何?15.何为浸漉法,去操作过程如何?16.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类型,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其操作过程如何?17.容积提前中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常见容积大机型大小如何?1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
1、药物分离的特点:(1)药物的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不同来源的药物性质差别很大,采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2)以天然形式存在的药物,或生物来源的药物通常含量较低,杂质的量远远大于有效成分的量。
分离过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
(3)药物中很多品种特别是天然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性差、易分解、易变性等特点,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4)从药物研究到药品生产,分离在量上的差别很大,小到10g级,大到生产的吨级的纯化。
(5)药品的质量要求高,必须达到以鉴定、含量测定的6-国家标准,生产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防止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集成化:将多个色谱单元集成在一 个系统中实现连续高效的分离过程。
应用领域:药物分离纯化、食品安 全、环境保护等领域。
色谱分离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化色谱分离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 效率和准确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自动化色谱分离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分离过程的连续化和远程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为误差。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中的色谱分 离技术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 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流程
色谱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色谱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添加章节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定义和原理
定义:色谱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 平衡的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新型色谱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色谱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新型色谱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新型色谱材料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实例 新型色谱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色谱分离技术的联用和集成化
联用技术:将两种或多种色谱技术 联用提高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优势:提高分离纯度、分离效率和 分离范围降低能耗和试剂消耗。
THNK YOU
汇报人: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疫苗成分的大小、电荷、疏水性等性质进行分离从而 实现高效、高纯度的分离效果。
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去除疫苗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如离心、过滤、超滤等进一步提高疫 苗的纯度和质量。
药物分离纯化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不同的分离纯化技术,如重结晶、色谱法等。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药物分离纯化是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物质的过程。
本实验主要采用重结晶和色谱法两种方法进行药物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药物混合物(含目标药物和杂质)2. 乙醇、水等溶剂3. 柱色谱硅胶4. 柱色谱装置5. 精密天平6. 烧杯、漏斗、滤纸等仪器:1. 热水浴2. 烘箱3. 超声波清洗器4. 色谱仪5. 紫外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重结晶法(1)将药物混合物加入适量溶剂中,充分溶解。
(2)将溶液在热水浴中加热至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3)观察晶体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目标药物。
2. 色谱法(1)将药物混合物溶解于适量溶剂中,过滤除去不溶物。
(2)取适量滤液,用滴管滴加到色谱柱上。
(3)用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目标药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重结晶法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乙醇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
经过加热、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成功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药物。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目标药物的含量,发现重结晶法能够有效提高目标药物的纯度。
2. 色谱法在色谱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柱色谱法对药物混合物进行分离。
经过梯度洗脱,成功分离出目标药物。
通过比较不同洗脱剂对目标药物的影响,我们发现选用合适的洗脱剂能够提高分离效果。
六、实验讨论1. 重结晶法在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纯度,但耗时较长,且对溶剂的选择较为敏感。
2. 色谱法在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但操作较为复杂,且对柱色谱硅胶等试剂的质量要求较高。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药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重结晶法和色谱法在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八、注意事项1. 在进行重结晶实验时,注意溶剂的选择,避免溶剂与目标药物发生反应。
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
• 离子交换层析法:粘多糖的聚阴离子能够 很好地被阴离子交换剂吸附和分离,如 Dowex-I-X2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 DEAE- 离 子 交换纤维素*等。洗脱可用NaCl溶液进行 梯度洗脱。
• 注意从粗多糖中除去蛋白常用的方法有: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蛋白酶解法。
• *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
7
2. 生物药物的提取
• (1) 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 (2) 生物组织细胞破碎后立即进行提取
8
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 生物药物大部分存在于生物组织或细胞中, 要提高提取率,对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 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9
常用的破碎方法有5种:
• A. 磨切法,该法属于机械破碎方法,使用 的设备有组织捣碎机、胶体磨、匀浆器、 匀质机、球磨机、乳钵等。
• 提取过程中 • (1)要根据活性物质的性质,选择提取
试剂。提取试剂主要有:水、缓冲溶液、 盐溶液、乙醇、其他有机溶剂(如氯仿、丙 酮等)。
12
• (2)考虑提取溶剂的用量(料液比)及 提取次数、提取时间。
• (3)注意提取的温度、pH、变性剂等 因素。这样才可以保证活性物质提取充 分而且不变性。
40
(2)超扩散层析
• 这种层析所用介质是Biosepra公司生产的 Hyper-D。该层析介质的颗粒由刚性框架结 构中填充官能化的软凝胶组成。它兼备了 软凝胶的高上样量和普通刚性介质的高流 速。
41
• 这种结构可使层析操作在高流速下进行而 保证高上样量和高分辨率,并且无反压产 生。Hyper-D具有化学隋性。可用酸碱进行 再生和杀菌,可用于纯化免疫球蛋白、白 蛋白、激素、酶、细胞培养或发酵产生的 蛋白质。适用于实验室小试直至工业化大 生产。
生物制药工程:第二章 第八节 纯化
14、离子交换色谱(IEC)
•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带电荷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以 交换的离子成份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由于IEC的分辨率高、容量大、操作容易、已经成为多肽、蛋 白质、核酸、许多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 离子交换剂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其功能基团是由固定在骨架 上的带电基团 + 能移动的可交换离子组成,两者之间通过静 电结合。
(四)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工艺优化
1、技术条件要尽量温和,试剂的选择应尽可能不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以保 持目的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2、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分离方法,能有效地将目的蛋白质迅速分离。 3、两种技术之间要能够尽量匹配,尽可能减少工艺步骤。步骤越多、最终
产物的得率就越低。耗损也就越大。 4、分离纯化过程要快、耗时尽可能短。耗时越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就越
• 将冷冻至-25℃的细胞悬液,通过高压挤压, 引起细胞内冰晶破裂而粉碎细胞。
• 具有破碎率高、细胞粉碎程度低、目的蛋 白质生物活性保持较好的优点。
7、酶溶法
• 利用生物酶将细胞膜溶解。
• 常用的酶有溶菌酶、葡聚糖酶、蛋白酶、甘露糖 酶、糖苷酶、肽链内切酶、壳多糖酶。
• 利用酶处理细胞时,必须控制好温度、PH、以及 酶的用量。
13、色谱技术
• 优点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分离机制、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
• 蛋白质色谱技术方法的设计通常是根据产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参数 和生物学特性来决定。具体要素有:
(A)等电点:决定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条件。 (B)相对分子质量:用以选择不同孔径的交换材料,以及介质的分 离分级范围。 (C)疏水性,决定产物分子与反相介质的结合程度。 (D)聚合性:决定聚合、解聚的双向程度。 (E)生物物异性:决定配基的亲和和谐。 (F)溶解性:决定分离体系和蛋白质的浓度。 (G)稳定性:决定分离体系所采用的温度以及流程时间。 (H)产物均一性:影响产物的回收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分离系数
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料液中A、B 两种溶 质分离的难易程度,用b表示。
b=(CA2/CA1)/(CB2/CB1)=mA/mB
第四节 弱电解质分配平衡
弱电解质萃取过程:
弱酸性电解质
弱碱性电解质
根据分配定律,弱酸性电解质的分配常数:
Aa
=
AH有 AH水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与溶剂特性
一、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力是分子和分子间的一种弱相互作用,比物理相
互作用强,比化学建弱。 包括: 范德华力和氢键 1、离子-偶极力:
离子对极性分子产生的作用力 分子极性越强,与离子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如NH4Cl在水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2、离子-诱导偶极力: 诱导偶极指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偶极。 离子对非极性分子产生的作用力就是离子-诱导偶极力。
二、分配比
如果溶质在两相中不以同一种分子形式存在, 或料液浓度较高,两相平衡时,浓度之间的关 系就不再符合分配定律。如果溶质在两相中有 多种存在形式,每一项中溶质的每一种存在的 浓度之和为溶质在该相中的总浓度,溶质在两 相中的总浓度比称为分配比。用m表示
m = C 2,t / C 1,t 或 m = y t / x t
(2)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 A 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 液构成的萃取体系。
B 溶质对溶剂的互溶没有影响。 C 溶质在两相中是同一类型分子。
(3)热力学理论对分配定律的解释
根据热力学理论,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在恒温恒压下 ,溶质在两相的化学位(m)相等。
m1 = m2
3、液液萃取: 如果样品是溶液,把萃取剂(溶剂)加入到样 品溶液中,使样品中的某种组分转移到萃取剂 中,从而与基体相分离的过程。
完整的LLE操作过程见P8 图2-1 4、萃取速率:
在LLE过程中,料液中溶质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率即为萃取速率。
- dc / dt = ka (c - c*)
在LLE萃取过程中,在相同浓度差的作用下,溶质 不断从料液相向萃取相扩散,使得料液相中溶质 浓度不断降低,萃取相中溶质浓度不断升高,即 :
二、溶质的溶解与溶剂极性 相似相溶原理
第三节 分配平衡与分配定律
一、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常数 1、分配定律: (1)定义:即溶质的分配平衡规律,指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 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分配常数,用A表示。
A = C2 / C1
第五节 乳化和去乳化
一、乳化及乳化现象的原因: 1、乳化:
指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 中,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生成的这种多相体系称为乳 浊液。
乳浊液中被分散的小液滴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 液体称为连续相。 2、药物的液液萃取过程发生乳化现象的原因: (1)植物药的水提液和生物发酵液中常常含有大量蛋白 质。蛋白质有疏水性肽链和亲水性基团构成,呈现表面活 性剂的性质,起到乳化剂的作用,从而在两相界面处产生
瞬间偶极的正负极不断发生转换 色散力是分子间的一种主要作用力,它的大小取决于分子 的变形性,分子量越大,分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则 色散力越强。
(2)诱导力(偶极-诱导偶极力Ei) 当极性分子与分级性分子互相靠近时,在极性分子的
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从而使非极性 分子的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间产生一种相互 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诱导力。
药物分离纯化 技术
第二章 药物的液液萃取技术
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溶剂特性 三、分配平衡与分配定律 四、弱电解质分配平衡 五、乳化与去乳化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萃取: 1、定义:萃取是将存在于某一相的目标化合 物用溶剂浸取、溶解,转入另一液相的分离过 程。 2、液固萃取:
如果样品是固体,用溶剂把固体样品中的可 溶性组分提取出来,这一过程就是液固萃取 (也称为提取或浸取)。
3、范德华力 是存在于分子与分子间的一种最普遍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色散力、诱导力和定向力。 (1)色散力(瞬间偶极 瞬间偶极力 ,Ed)
瞬间偶极指非极性分子中,由于原子核在不断地振动, 核外电子也在不断地运动,使得整个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 在某一瞬间不重合,由此而产生的偶极叫瞬时偶极。
非极性分子间的瞬时偶极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由此产 生的分子间作用力叫色散力。
如果是o/w型乳浊液:加入亲油型表面活性 剂(HLB值小的),使乳浊液从o/w型转变为 w/o型,但由于溶液条件不允许形成w/o型乳浊 液,从而使乳浊液消除,达到破乳目的。
2、电解中和法:
3、吸附法:利用多孔性介质对油和水的吸附 能力的差异来破乳。如,让乳浊液(w/o型) 通过碳酸钙或无水碳酸钠。
4、加热:加大分散相的热运动速率,降低介质 粘度,使分散相相互碰撞的几率及动量增
(3)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A 分子间氢键导致溶质和极性溶剂形成 异分子间氢键,从而导致溶质在极性溶 剂中的溶解度增大。
B 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导致溶质与极性分 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从而较易溶于非极 性分子中。
5、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在电性差别比较大的两个分子间,多电 子的分子向缺电子的分子转移电子(或 迁移负电荷),由此而产生的两个分子 之间的作用力叫电荷迁移力,即电荷转 移相互作用。
也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两者通过配位结合成 为中性溶剂配合物,从而使溶质从水相转移到 有机相,这类化学作用为配位反应。
如,在乙酸乙酯中加入磷酸三丁酯(TBP) 萃取青霉素,使TBP与青霉素通过氢键结合形 成萃合物。
TBP结构: O C4 H9 l
O = P - O C4 H9
l
O C4 H9
一般的配位反应可表示为:
特点:溶质在两相中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P9 表2-1 四、化学萃取法:
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反应生成脂溶性复杂 分子,从而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转移。
特点: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也称“反应萃取 ”
化学萃取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包括离子 交换、配位反应、离子缔合反应、协同 反应等。
常用化学萃取剂P10表2-2
X
-
(W)
R·M ·+X
-
(O)
4、协同反应萃取(加合反应萃取)
萃取体系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萃取剂
时所进行的萃取过程叫协同萃取。
二、萃取剂:
1、阳离子交换萃取剂:
也称酸性萃取剂,包括羧酸、磺酸以及酸性含磷萃取 剂等
2、阴离子交换萃取剂
主要指胺类萃取剂,包括伯胺RNH2、仲胺R2NH、叔 胺R3N以及季铵盐R4N +。
=
Aa
H Ka + H
整理,两边取对数:
lg
Aa ma
1
=
pH
pKa
同理,弱碱性电解质的分配比为:
lg
Ab mb
1
=
pKb
pH
mb
=
B有 C水
=
Ab
Kb Kb + H
pH对弱酸性电解质分配系数的影响见P19图2-11
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中既含有 亲水基团又含有亲油基团。
乳化剂使乳浊液稳定的原因:
(1)界面膜的形成 (2)界面电荷的形成 (3)介质粘度
三、乳浊液的类型:
水包油型(o/w):油滴分散于水相中形成 的乳浊液
油包水型(w/o):水滴分散于油中形成的 乳浊液
形成乳浊液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 性质,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强度大于亲油 基团,则形成o/w型乳浊液;若亲油基团的强 度大于亲水基团,则形成w/o型乳浊液。
诱导力的大小取决于极性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分子 的变形性,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 越大,诱导力越强。
(3)定向力(偶极-偶极力,E0) 由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
相吸,使分子在空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 这种在固有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定向力。
定向力的大小取决于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 越大,定向力越大。
根据数学上的意义,在某一时刻的萃取速率就是 料液相浓度变化曲线上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二、反萃取:
经过萃取操作后,向萃取液中再加入水相(第二水 相)并调节水相条件,把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 操作称为反萃取。过程见P9 图2-4 三、物理萃取
就是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 衡,从而使溶质从料液相进入萃取相的过程。
4、氢键: (1)定义:由于氢原子与强电负性原子结合时, 成键电子强烈偏向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使氢原子成 为几乎“裸露”的质子,这种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 中的强电负性原子相互靠近时而产生的一种相互作 用称为氢键。
氢键的形式:X—H···Y
(2)氢键的类型 分子内氢键
同分子间氢键 分子间氢键
异分子间氢键
互相靠近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使溶质进入有
机相,这种萃取称为阴离子萃取。
A
-
(W)
+
+
HB (O)
BHA (O)
(2)溶质阳离子先与螯合性萃取剂结合成螯合阳 离子,再与水相中存在的较大阴离子互相靠近
而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后进入有机相,这种萃
取过程称为阳离子萃取。
M +R +
(W)
(O)
R·M
+
(W)+来自当溶质浓度较低时,分配比就是分配系 数,为常数。溶液平衡关系可用Henry式 表示: y = m • x
当溶质浓度较高时,溶液平衡关系用 Langmuir式表示
y = m1 • x / (m2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