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追凉
夏天的古诗词:杨万里《夏夜追凉》原文翻译及赏析
夏天的古诗词:杨万里《夏夜追凉》原文翻译及赏析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夏天的古诗词:杨万里《夏夜追凉》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赏析“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
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全文赏析“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意可见。
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
杨万里诗词《夏夜追凉》原文译文赏析
杨万里诗词《夏夜追凉》原文译文赏析《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
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赏析】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
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第一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
“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
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
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
”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
描述夏天夜晚的古诗词大全
描述夏天夜晚的古诗词大全夏天的夜色,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有点深沉却带着浪漫。
天空的云朵在晚霞的映射下,五彩缤纷,幽悠的明艳着自己的美丽。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夏天夜晚的古诗词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描述夏天夜晚的古诗1、《纳凉》宋代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2、《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3、《夏夜叹》唐代杜甫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译文: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4、《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宋代陆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译文:手拿团扇在洁白的月下,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
高高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清新雨后天气很好。
拿着笔胡乱地写着字,喝醉了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觉。
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初夏的蝉鸣。
5、《夏夜苦热登西楼》唐代柳宗元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译文: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描写夏天夜晚的诗句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写夏天的诗歌
写夏天的诗歌1、《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2、《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4、《幽居初夏》南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5、《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6、《客中初夏》北宋·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7、《初夏戏题》汉·徐夤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8、《初夏》宋·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9、《初夏游张园》宋·戴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10、《闲居初夏午睡起》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着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12、《早夏》唐·钱起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着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13、《初夏且幽庄》唐·卢照邻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诗词鉴赏-夏天的古诗词杨万里《夏夜追凉》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品
夏天的古诗词:杨万里《夏夜追凉》原文翻译及赏析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下面是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赏析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
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
9首夏日诗词名作,9个清新可人的千古名句,适合炎热的夏天读读
9首夏日诗词名作,9个清新可人的千古名句,适合炎热的夏天读读夏天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季节,也是一个富有美好回忆的时光。
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常常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风的清爽以及大自然的生机。
夏天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气息也经常激发出许多诗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夏日诗词名作。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9首夏日诗词名作,这些诗句清新可人,适合在炎热的夏天读读,带给人们一份清凉和愉悦。
1.《夏日绝句》 - 王之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以夏天的洛阳城为背景,运用了秋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读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夏日中微风的凉爽和书写家书的激情。
2.《夏日田园杂兴》 - 王安石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世事茫茫难自收。
这首诗以夏日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将凉爽的气息和夏日的淡雅融合在一起。
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表达对世事的茫然之情,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夏日氛围。
3.《夏夜追凉》 - 杜牧庐山谷口夜凉时,似听寒蛩独吟诗。
下有明月上山去,高人何必带夜眠。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凉爽和寂静,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夏夜氛围。
诗人借夜凉之感,表达了对高人行止的羡慕之情,引人遐想夏夜的美丽和神秘。
4.《夏夜》 - 辛弃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夏夜的美丽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夜色的凉爽和牵牛织女星的浪漫,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夏夜氛围。
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夜色、流萤和牵牛织女星融为一体,给人带来诗意盎然的感受。
5.《夏日即事》 - 柳宗元战国策兮风云起,雷霆万钧摧蛮夷。
夏日炎炎烟火色,明月皎皎飞天机。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和火红的色彩,表达了对战争和风云的思考。
诗人运用夏日的景色,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明月的明亮,以此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6.《夏日田园杂兴》 - 苏轼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幼儿园古诗夏夜追凉教案(一)
幼儿园古诗夏夜追凉教案(一)教案:幼儿园古诗夏夜追凉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古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2.让幼儿领略夏夜的美景,感受凉爽的气息。
3.培养幼儿爱好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用PPT或黑板。
2.活动准备:纸扇、冰块、凉水、杯子等。
3.学生准备:毛巾、水杯。
4.古诗:《夏夜追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引导孩子们做一项小活动,把身体动一动,调整好心态,热情期待今天的课程。
Step 2 讲解古诗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夏夜追凉》这首古诗讲解给孩子们听,重点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先借助图片展示夏夜的景色,使孩子们对“夏夜”有了认识。
2.介绍“追凉”的意义,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夏天都喜欢追凉?3.讲解古诗的作者和背景,以及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4.学习古诗的韵律和朗读技巧,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感。
Step 3 观察操作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室外或教室门口,观察夏夜的景色。
教师展示纸扇,让孩子们感受扇起来的风,增强观察的体验感。
教师借助冰块、凉水、杯子等物品让孩子们感受凉爽的感觉。
Step 4 思考交流1.询问孩子们所观察到的夏夜景象,引导孩子们对夏夜的了解更加深入。
2.讨论孩子们为何喜欢追凉,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追凉的场景和方式。
3.让孩子们围绕古诗《夏夜追凉》展开联想,让他们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夏夜美景。
4.鼓励孩子们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Step 5 游戏互动教师带领孩子们玩抢凉水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追凉的趣味和乐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Step 6 结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孩子们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鼓励孩子们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爱好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评估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游戏互动等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古诗《夏夜追凉》的理解和对夏夜美景的感受。
同时,观察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评估课堂效果。
夏天 主题儿童诗
夏天主题儿童诗
1、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2、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3、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初夏
(唐)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5、初夏游张园
(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风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6、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天最有名的十首诗句一年级
夏天最有名的十首诗句一年级1、宋·秦观《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2、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3、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宋·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5、南宋·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唐·白居易《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7、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8、唐·朱淑真《初夏》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9、唐·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唐·李白《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夜追凉古诗的意思
夏夜追凉古诗的意思当夏季来临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在室内避暑。
然而,夏季并不仅仅是一季炎热的天气,还有许多美好的夏日景象,例如追凉、喝冰镇饮料等。
其中一个最让人感动和启发的活动就是夏夜追凉古诗。
夏季是诗人题材非常喜欢的一个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的自然环境里,有夜虫飞舞、荷叶上的露珠、远处的蛙声等等元素,都能够启发诗人营造出独特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和意境。
同时,在这里,我们也不仅仅只是谈论诗歌,还可以思考夏夜追凉古诗的内涵。
追凉的意义追凉是夏日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有着非常值得思考的意义。
首先,人们追逐凉爽,是希望能够让身体更为舒适,纾解炎热的气温,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夏日生活的美好。
其次,追凉也是表达人们对诸如“自然、美好、舒适、惬意”等价值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意义下,夏夜追凉古诗自然而然地与之相联系。
夏夜追凉古诗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通过对自然、追逐凉爽的描绘,表达了对快乐、美好、舒适的渴望,同时也带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那么,夏夜追凉古诗的内涵是什么呢?夏夜追凉古诗的内涵夏夜追凉古诗传达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内涵。
例如,它呈现了季节的变化,通过对流逝的时间的意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渴望。
同时,在对追求有限而珍贵的凉爽时,夏夜追凉古诗也透露了对生活和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逃避生活难题的情感需求。
此外,夏夜追凉古诗也呈现了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在夏季,在人类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和自然的连接。
夏夜追凉古诗则是把我们带回到了自然的怀抱,进而让我们领略到自然的美好和思辨自然的姿态。
总之,夏夜追凉古诗不仅呈现了夏日生活的美好景象,也让我们思考人类情感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夏夜追凉古诗表达了诸多珍贵的价值观,如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人类生活的抉择以及人类对幸福的渴望等等,这些都能够启发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
总结夏季不仅有炎热的气温,还有诗人笔下的美好景象和人类思考的内涵。
在夏夜追凉古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对追逐凉爽、珍视美好事物、认识自然、思考生活难题等多项价值观的表达,这些都对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有着深远的启示。
夏夜追凉
作品原文
夏夜追凉① 夜热依然午热同②,开门小立月明中③。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①追凉:追寻凉爽。语自杜甫《羌村三首》:“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②午热:正午的炎热。这里指盛热难耐。 ③小立:站立片刻。
想不到夜晚还是和中午一样炎热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 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不时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风。
谢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9年),年逾不惑的诗人回乡闲居,夜晚喜欢在故乡的一座廊桥上纳凉赋诗,该篇大约 作于此时。
作品鉴赏
近代文学家、诗人陈衍《石遗室诗话》:“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 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仕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朝,官至秘书监。主张抗金,秉性刚直。工诗,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为诗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终于独立门户,自成 一家,擅长“活法”,时号“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夏夜追凉
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诗作
01 作品原文
03 创作背景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注释译文 04 作品鉴赏
《夏夜追凉》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 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全诗明晓通畅,毫无艰深之处, 却又回味无穷。
夏日追凉翻译
夏夜追凉【作者】杨万里【朝代】宋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
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注释:1、追凉:追寻凉爽。
2、午热:正午的炎热。
这里指盛热难耐。
3、小立:站立片刻。
赏析: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
“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
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
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
然而,该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
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
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
关于夏天的儿童诗
关于夏天的儿童诗
1.《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
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2.《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
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夏花明》唐·韦应物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关于竹林的诗词
关于竹林的诗句如下:1、宋代杨万里的《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2、唐代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3、唐代李峤的《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4、南北朝吴均的《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5、唐代王维的《山居即事》: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译文: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6、唐代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译文: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
拓展:一、题竹林寺唐代: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译文: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
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二、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三、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介绍
•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 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 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 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中兴四大诗人”。一生作诗 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 被誉为一代诗宗。
问题
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 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答案
“竹深”“树密”“虫鸣”给诗人带 来微凉的感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环境的幽深静谧,表达了诗人惬意( 舒适、宁静)的心情。
•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பைடு நூலகம்
译文
•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 热,想不到夜晚还是 那么热。打开门,到 夜热依然午热同, 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 开门小立月明中。 树丛里,传来一声声 虫子的鸣叫;一阵阵 竹深树密虫鸣处, 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 时有微凉不是风。 来。可是,这并不是 风,或许就是大自然 宁静的凉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