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4 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2 天气与气候
易错点二天气与气候高考中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知识,天气及天气变化的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气温、降水、气压、风等。
常见易错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各种气候要素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天气、气候相关的描述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等。
针对上述易错点,要紧紧地把握影响各要素的原因,比如对气温月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和分析,应从纬度、天气、地形及下垫面等角度分析,其他问题的分析也从这些因素着手。
(易错易混训练)在寒冷的冬夜,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也称为“霜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白菊盛开。
读图,回答1~2题。
1.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 )A.水汽来源不同 B.风力大小不同C.温度高低不同 D.阴晴状况不同(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解答本题时很容易认为地冰花形成的温度低于霜形成的温度。
(解析)地冰花分布于裸露松散的土地上,其水汽来源应该是来自于土壤中,形成霜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故选A。
(答案) A2.地冰花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A.大风降温 B.晴朗温暖C.晴朗无风 D.阴天下雪(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考生易认为冰花和雪花有一定的联系,故错选D。
(解析)地冰花的形成应与天气寒冷有关,故B项错误;阴天下雪时看不到地冰花,大风天气易把水汽吹散,把地冰花吹散掉,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 C大气污染物增多,若再加上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下图是2015年2月25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该日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信息显示( )A.乌鲁木齐雾霾危害最严重B.北京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C.青藏高原的雾霾分布最广D.北京地区雾霾危害最严重(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认为乌鲁木齐受高压控制,风力较小,易形成雾霾天气,而错选A。
(解析)雾霾形成,除了污染气体的条件外,一般有大气逆温现象存在,或在地形封闭,空气运动弱的静风条件下,容易发生雾霾天气。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三部分_考前30天_专题三_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_易错点1_地球及其地理运动规律
易错点一地球及其地理运动规律地球运动知识是高考常考内容,也是考生最易出错的题型之一,其易错点主要表现为对于地球自身的一些特征和其运动特征不能很好分清。
常见易错点:不能正确判定方向、不能正确理解对称点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不能正确利用晨昏线解决问题、不能正确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等,针对上述易错点,应运用已有知识对题干中的信息及光照图中的信息进行提取,找到突破口,进行分析解答。
[易错易混训练]1.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A.昼夜温差小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C.季节变化小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认为黄赤交角很小,就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对于极昼、极夜产生的范围认识不清。
[解析]月球的黄赤交角虽然远小于地球,但只要有黄赤交角就有极昼、极夜现象和太阳直射现象,只是范围大小的区别。
黄赤交角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故季节变化小。
月球因没有大气且昼夜交替周期长,故昼夜温差很大。
[答案] C2.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之称,其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其他季节,是因为只要有夜间存在,就有极光现象,而忽略了题干中的“最佳季节”。
[解析]极光观赏时间主要是夜间,而白天的因阳光太强,不易观赏。
阿拉斯加观赏北极光最佳的时机是冬季,此时夜晚比较长。
要注意的是,其他季节的夜晚也可以观测到,但不是最佳季节。
[答案] D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最新型技术(见下图),其产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都远远超过太阳能光热发电。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最适合光伏发电的是( )A.三亚 B.哈尔滨C.重庆 D.拉萨[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因为太阳辐射和纬度因素有关,四个城市中三亚纬度最低。
故错选A。
地理高考易错知识点
地理高考易错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
在高考中,地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由于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度,高考中也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理高考易错的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易错在自然地理方面,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1. 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的总称,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对于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理解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例如,对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以及典型地貌特征的记忆不准确,容易混淆或遗忘。
解决方法:要加强地貌的实地考察和观察,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了解。
在学习中掌握典型地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总结。
2. 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在高考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是对气候形成因素的记忆和对气候类型的概念模糊。
解决方法:对于气候形成因素,要深入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分类理解。
对于不同气候类型,要掌握其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等。
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解决方法: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对于生物资源的保护,要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掌握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易错在人文地理方面,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人口、城市和交通等方面。
1. 人口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统计、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解决方法:要熟悉人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和统计指标的含义。
对于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要掌握各种迁移类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和方法。
2. 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在一些知识点上犯错。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那些容易出错的部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运动1、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多同学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时容易出错。
要记住,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而在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在计算昼夜长短时,一定要注意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
2、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是个易错点。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要注意,当所求地点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纬度差用减法;在不同半球时,纬度差用加法。
3、时区和区时计算时区和区时的时候容易混淆。
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求某地所在时区,用该地经度除以 15°,若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若余数大于 75°,商数加 1 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区时的计算要注意“东加西减”原则。
二、大气环流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容易出错。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三圈环流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比如,赤道地区受热,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向南北两侧分流。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 30°附近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季风的成因是个易错点。
东亚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季风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其形成原因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三、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容易记错。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
备战高考—高考地理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备战高考地理—高考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一、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 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
易错点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
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1.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
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三部分_考前30天_专题三_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_易错点3_水循环和河流特征
易错点三水循环和河流特征水循环对陆地水体的更新起着决定作用,而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河流水和其他水体之间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
该部分内容常见的易错点:水循环环节的判定、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河流的流向判定以及河流的开发利用等问题。
针对上述易错点,要依据背景材料进行分析,不能照抄照搬,例如:对于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水文特征,甚至于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相同,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易错易混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大气降水②蒸发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水汽输送⑥植物蒸腾A.①② B.③④C.②⑤ D.②⑥[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由图中所示环节没有直接表示出水汽输送环节,而错选C。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将此逐一与图中所示环节相比,即可判断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故选D。
[答案] D2.图示人类改造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①大气降水②水汽输送③地表径流④下渗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易错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由①大气降水,考生很容易认为是人工增雨,而错选C。
[解析]目前,人类对大气降水和水汽输送两个环节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人类改造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和下渗,B项正确。
[答案] B下图为长江流域一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图回答3~4题。
3.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考生认为TSS的多少与人类活动有关,故错选C。
[解析]图示为长江流域的一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易错点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易错点高考地理易错点及重要知识点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高考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地球及其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地理实证研究等方面,针对高考地理的易错点和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地球及其运动地球是地理学的基本对象,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上。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的时间周期,即地球自转一天约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一年完成一个公转周期。
在解答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回答准确。
2.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系统、气候系统等。
易错点主要出现在对地貌特征的理解和记忆上。
地貌特征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形状、构造和分布等。
例如,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易错点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河流类型的判断上。
在回答有关河流的问题时,要结合地理背景和地学原理进行判断,同时注意避免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与应用。
3. 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内容。
人文地理易错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相关指标的理解和计算,如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二是对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应用。
针对人口统计学指标,应熟悉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对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要关注当代的热点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环保措施等。
4. 地理实证研究地理实证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科研方法之一,它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来揭示地理问题的规律和原因。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处理上。
在回答涉及地理实证研究的问题时,应注意区分定性和定量方法,并能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此外,数据处理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环节,应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的易错点主要包括地球自转与公转关系、地貌特征的记忆与理解、人口统计学指标的计算与应用、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应用,以及地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处理。
高考地理必纠易错易混点整理!(自然地理),速记,文科学霸必备
高考地理必纠易错易混点整理!(自然地理),速记,文科学霸必备近年来,地理主观题主要以简答的形式出现,要求同学们自己组织答案,对论证和表述能力要求较高。
但是,从往年高考答题情况可以发现,许多同学由于推理不严密,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用地理学科语言清楚地将自己对试题的理解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因此,分析文字表述的主要失误和原因,掌握文字表述的答题要求和技巧,提高同学们规范答题能力,在高考备考中非常必要。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主观题文字表述失分的地方1. 言不由衷,答非所问。
一般来说,地理试题每个设问都有关键词,而每个关键词往往蕴含着题目的某种规定性,暗示着答题的方向,如果同学们在答题中忽视了这些题眼,就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
2. 语言肤浅,用词不当。
在答题中存在两种情况:(1 ) 口语化现象。
一个简单的问题,本来应该用专业术语回答,而有的同学夸夸其谈,虽意思相仿,但显得肤浅别扭不够准确规范,从而出现“对而不全”的现象,很难得高分。
( 2 ) 答题不规范。
高考阅卷采取流水式批改,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审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
因此,一些同学由于答题不规范、踩点不到位、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表达不清楚,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3. 思维不周,答案不全。
同学们在答题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 挂一漏万。
在答题过程中常常只抓住问题的某一点、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层次进行分析。
( 2 ) 考虑欠周。
答题时没有根据分值做题,同样的题目,分值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但有的同学往往视而不见,分析不深入、不具体而导致失分。
4. 答题随意,错字连篇。
一些同学答题不认真,随意性大,往往将一些地理专业术语写错或者用其它用语来代替,甚至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从而导致失分。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自然地理的易混易错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由于篇幅有限,小编只给大家截取了部分的图片,获取完整电子版可以点击小编头像,私信“地理”即可无偿领取。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6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考前30天专题三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易错点6 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任何一种地理事物都需要一定的区域作为载体,我们在进行地理事物的判断时,也会把他放在某一个区域中进行分析,因此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是我们完成地理事物分析的基础。
常见易错点:不能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空间定位、进行区域特征分析时不能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区域对比时不能逐项比较。
针对以上问题要多熟悉区域图,观察海陆轮廓,记忆重要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地理事物,进行区域对比时,可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来对比相同点和不同点。
[易错易混训练]运用GIS软件的分析功能,可以从遥感卫星获取的地表高程模型(左图)里提取河网信息(右图)。
读图,回答1~2题。
1.多年实地观测发现右图中的河谷一年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无流谷,则该地区可能位于( )A.地中海南岸 B.天山南坡C.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D.大分水岭东侧[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错因是地中海南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考生认为该区域的河谷可能在夏季出现无流谷,而错选A。
[解析]地中海南岸为地中海气候;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和大分水岭东侧均为面向海洋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这三地理论上都不存在季节性河流;再结合左图中的高程,可排除A、C、D三项。
[答案]B2.上题中的河流汛期时( )A.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B.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上的草场放牧C.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高D.大分水岭山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错因是对圣地亚哥的气候类型判断错误,而错选C。
[解析]天山南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当其处于汛期时,为北半球夏季。
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为北半球冬季;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当北半球冬季时其气候炎热干燥,森林火险最高;大分水岭山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终年向北凸;A、C、D三项错误。
北半球夏季,为了寻找气温相对凉爽的牧场,天山牧民会在云杉林以上的草场放牧,B项正确。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常考易错易混点,赶快看看吧,不然丢分都在这啦...。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精品管理资料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常考易错易混点,赶快看看吧,不然丢分都在这啦。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四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该类问题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常见易错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分析、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图的判读、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
分析本易错点时,要结合图表、数据的变化,理清思路,进行回答。
[易错易混训练]
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
据此完成1~3题。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D.老龄化进程加快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有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故错选B。
[解析] 由表可知,该省的户籍人口增加,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值;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造成的。
选C。
[答案] C
2.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错因是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
[解析] 由616.7÷(6862.0-616.7)÷10≈9.87‰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9.87‰,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选D。
[答案] D
3.目前该省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可能是( )
A.性别比失调B.人口老龄化
C.人口素质下降D.城乡人口融合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人口融合会增加。
[解析] 由表中数据信息可推知,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全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人口性别比、人口素质和城乡人口融合问题在表中未体现出来,故无法判断。
选B。
[答案] B
(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甲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完成4~5题。
4.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考生认为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规模就会下降,而错选A。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开始还出现波动增长,后来持续减慢,故答案选B。
[答案] B
5.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考生没有仔细分析图乙中曲线的变化,而认为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会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而错选D。
[解析] 读图可知,A、B选项明显不对;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没有持续上升,但是有利于降低老年人比重,使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故答案选C。
[答案] C
下图为东部城市某社区2014年的人口流动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6~7题。
6.根据人口流动的年龄结构判断,该社区最需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A.医生B.网络人才
C.教师D.建筑工人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从年龄结构判断,25~44岁迁入的比重最大,故认为是建筑工人较多,而错选D。
[解析] 图示迁入人口中有大量的学龄儿童,则需要教师来教这些儿童,故最需要增加的职业是教师。
[答案] C
7.根据人口流动状况判断,该社区最可能位于( )
A.近郊区B.工业区
C.行政区D.中心商业区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错因是从年龄结构上判断,迁入较多的是青壮年,务工人员较多,应该是工厂较多,故错选B。
[解析] 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收入较低,故大多在城市的近郊区居住和生活。
[答案] A
读“我国局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8~10题。
8.图中人口最稠密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对图中区域判断错误,而认为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而错选D。
[解析] 图中人口最稠密地区分布在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上,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
[答案] A
9.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及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东侧大于西侧—气温B.东侧大于西侧—降水
C.东侧小于西侧—地形D.东侧小于西侧—河流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错因是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判断不准。
[解析] 虚线东侧人口密度大于虚线西侧。
黑河—腾冲线以西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导致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密度较小。
[答案] B
10.M省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生态移民约有280万人(其中南部地区240万人、北部地区约40万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B.通过移民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C.移民后移出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迁出区的环境承载力低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点主要是审题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中的“错误”二字。
[解析]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状况,人口移出并不会直接导致移出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