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1. 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难点则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器2. 纸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其中的1/3,小红吃了其中的1/4,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 例题讲解:例1:计算 3/4 + 1/5解: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通分后的结果为15/20 和 4/20。
然后,我们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得到 19/20。
例2:计算 2/3 1/6解:同样地,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通分后的结果为 4/6 和 1/6。
然后,我们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得到 3/6,即1/2。
3. 随堂练习:练习1:计算 5/8 + 2/9练习2:计算 4/7 3/84.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1. 通分: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
2. 分子相加(或相减):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
3. 约分:如果需要,将结果进行约分。
七、作业设计练习1:计算 5/8 + 2/9练习2:计算 4/7 3/8练习3:一块蛋糕,小明吃了其中的1/4,小红吃了其中的1/6,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2. 答案:练习1:7/18练习2:1/56练习3: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委的意义,掌据正负数表达方法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易混点、易错点: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学生认知基础:生活中见到过负数时间分配学20讲10练10教法学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第一课时一、自学例11、通过查资料了解“C”和“”的含义,并学会看温度计的方法2、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4、那你知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自学例21、了海的意义2、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3、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第二板块:根据预习情况,学习例1(1)交流“C”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C”来计量温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2)交流: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C或4°C季下4摄氏-4C)第三板块: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道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第三板块:交流学习例2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共同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
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把这些教分类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先指名读一读,再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数据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虚计图.根据学生的预习,共同学习交流认识新知(4)上海的气温是委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委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个在0摄氏度以下。
青岛版五四制_五年级上册_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备课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测量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教学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具:多媒体、实物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课时数:13课时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课时:1 累计课时:7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窗1中各个实物],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吗?看到这些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指名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生踊跃发言,投影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师生共同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问:它叫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特征及区别。
2. 教学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区别。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相对面相等,相对棱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相等,12条棱相等。
3.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1)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说出它们的区别。
(2)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相等。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5. 总结延伸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区别。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说出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七、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特征及区别,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用数队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从小对军营就有一种神秘感和向往感,他们渴望了解军营里的一些事情,所以选用军营生活为素材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取大量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选用了大量用数对描述位置的实例,如队列、小区布置、瓷砖的铺设等都应用了数对的知识,这些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体会数对的作用。
一、单元学与教建议1、注意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为数对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知识,熟悉的情景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信息窗1的内容时,除利用教材呈现的整齐的队列认识数对外,要结合班级同学的座次、同学们课间操的队列来学习理解数对。
2、找准学生的起点,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与看简单路线图。
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是,重点应该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要让学生亲自参与现实活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拓展知识。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04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 - 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
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课题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例 1,自主练习1、2、3。
个性化修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场,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根底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稳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法那么,能够比拟熟练地进展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
2.能正确地进展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根底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 7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通分|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通分|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通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分的概念2. 通分的方法3. 通分的应用教学重点:1. 通分的概念2. 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1. 通分的概念2. 通分的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通分示例题2. 学生准备:学习通分的概念和方法的预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通分的概念。
二、探究通分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变为相同的数。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分的概念。
三、学习通分的方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变为相同的数。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分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巩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五、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
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分的应用。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通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通分问题。
2. 让学生探究通分的其他应用场景。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分的方法”。
通分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通分的方法是理解和运用通分的前提。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和演示通分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通分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需要通分的分数:首先要明确需要进行通分的分数,这些分数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它们的分母不同。
全册教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全册教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2. 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与运算3.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4. 统计与概率初步5.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与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统计与概率初步。
2. 教学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和小数的转换与运算、几何图形的计算、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案、PPT、视频、实物模型、教学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计算器、几何图形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故事、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 分数和小数的转换与运算3.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4. 统计与概率初步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 提高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实践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全册教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可能性的大小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可能性的大小|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 概率的计算:利用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3. 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区分。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特别是对于不确定事件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并说明理由。
2.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并尝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拍球比赛,下面我们请甲队的(3人),和乙队的(4人)到前面来,每人拿一个球。
注意:比赛的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个队拍球的总个数最多,哪个队就获胜,听懂了吗?(听懂了)师控制时间(5秒),根据拍球的个数板书,如:甲队:6+7+8=21(个)乙队:10+4+3+6=24(个)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球轻轻的放在这里,慢慢的走回座位。
师:下面两个队以最快的速度把你们这个队拍球的总数求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将上面的板书补完整。
师:我们来看看,在规定的时间里,甲队拍了21个,乙队拍了24个,哪个队赢了?(或问我们能说明乙队赢了吗?) 生发现不行!师:你为什么说不行?生:我们是3个人拍的,他们是4个人拍的。
(你什么意思啊?)就是这样不公平。
师:甲队的队员听了他这么一说也都觉得不公平了,是吗?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总数就不公平了,可在我们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刚刚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们是怎么比较三个班的成绩的呢? (比较平均数),我们这里就可以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需要生1:分别用21÷3=24÷4=分别求出等于多少师: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先来帮甲队算一算,为什么“÷3”?再来帮乙队算一算,为什么“÷4”?师:我们以乙队为例,这“6个”是表示什么?(可能有学生正好拍了6个)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平均每人拍了6个)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1号你明明拍了10个怎么变成6个了,多的哪儿去了(多的补给拍的少的人了)那么拍的少的2号拍了4个怎么变成6个了(拍的多的给了我几个,就慢慢增多了,)师:多的补给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后他们4个人就慢慢变得相等了。
这个6就是4个人拍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问: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先加再除)师:我们再来看看,多的10个给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么程度了?生:每个人的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分数乘分数|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分数乘分数|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那么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二、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乘分数的例子,如1/2 1/3,让学生思考其意义。
2.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分数乘分数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3. 解释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
三、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乘分数的例子,如1/2 1/3,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
3. 解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数。
如果结果可以约分,要进行约分。
四、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强调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约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信息窗四(分数连乘)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四(分数连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连乘的概念,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连乘的概念2. 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3. 分数连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连乘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连乘的概念2. 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3. 分数连乘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分数连乘。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连乘。
3. 拓展题:研究分数连乘的其他性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连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辅导。
同时,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分数连乘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分数乘法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分数连乘的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分数连乘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分数乘分数|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分数乘分数|青岛版(五四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分数乘分数|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乘分数。
我们将使用教材中的第4.2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分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如何将两个分数相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示例题目和练习题,以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学生需要准备纸笔进行计算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比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学生可以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2. 讲解:我然后讲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我通过示例题目进行讲解,比如解答1/2乘以3/4等于多少。
我解释了如何将两个分数相乘,即将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3. 练习:学生在纸上进行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练习题目。
我提供了一些分数乘分数的题目,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计算并检查答案。
4. 应用: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比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5米,宽是3/4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可以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2乘以3/42/3乘以5/63/4乘以7/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5米,宽是3/4米,求它的面积。
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应用问题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计算方法。
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辅导。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A)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52人,这群学生学习底子不够扎实,纪律性差,课堂思维懒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反而课下能够疯打闹,课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书写不够认真。
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4、学生会根据指定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游戏方案要公平、便于操作。
5、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7、能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8、使学生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和复杂的分数应有题,学会用方程解答应用题;能根据应有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9、让学生自主调查整理数据,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方向和位置6课时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左右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0课时左右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第四单元:分数乘法11课时左右第五单元:可能性2课时第六单元:分数除法10课时左右第七单元:人体的奥妙——比6课时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8课时第九单元:爱护眼睛——统计4课时左右数学与生活1课时左总复习机动四、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究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深深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乐学好问的学习氛围。
并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
每一堂课都要实行课堂改革,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学内容】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
2.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表达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军事演习吗?老师这儿有一段军事演习的视频,你们想看吗?(播放军事演习视频。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觉?生:震撼,精彩……师:在军事演习中,会有很多数学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你们愿意试试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为了提高战斗力,经常需要进行模拟对抗军事演习。
大家看,今天就分成了红、蓝两方来进行模拟演习,请同学们来观察他们的军事分布图。
你看到了什么?生:红军阵地、蓝军阵地、指挥部……师:今天,指挥部要发布一项作战命令,由于内容保密,需要派传令兵亲自送到红军阵地,但今天的传令兵对红军阵地地形不熟,你愿意帮他吗?生:愿意。
师:大家想一想,要告诉传令兵红军阵地的位置,我们需要先告诉他什么?生:先告诉往哪边走。
师:对,告诉往哪边走也就是要告诉传令兵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方向,我想先帮帮他,行吗?生:好。
师:我觉得红军阵地是在指挥部的东北方向,你同意吗?生A:不同意,我感觉好像应该是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不应该是东北方向。
师:看来,我们两人说的方向出现了差别。
到底是什么方向呢?其实我只要把方向轴加上,大家就可以区别清楚了,大家请看。
(出示加入方向轴的方位图。
)师:谁说得有道理?生:生A说得对。
生:老师说的方向不对。
师:刚才同学们说我没找准方向?那以指挥部为观测点,到底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方向?生:西北方向。
师: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学生表示赞同。
)评析:对学生的想法教师其实早就有预测,估计学生可能会这样找。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A)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52人,这群学生学习底子不够扎实,纪律性差,课堂思维懒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反而课下能够疯打闹,课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书写不够认真。
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4、学生会根据指定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游戏方案要公平、便于操作。
5、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7、能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8、使学生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和复杂的分数应有题,学会用方程解答应用题;能根据应有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9、让学生自主调查整理数据,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方向和位置6课时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左右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0课时左右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第四单元:分数乘法11课时左右第五单元:可能性2课时第六单元:分数除法10课时左右第七单元:人体的奥妙——比6课时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8课时第九单元:爱护眼睛——统计4课时左右数学与生活1课时左总复习机动四、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究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深深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乐学好问的学习氛围。
并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
每一堂课都要实行课堂改革,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A)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52人,这群学生学习底子不够扎实,纪律性差,课堂思维懒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反而课下能够疯打闹,课上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书写不够认真。
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4、学生会根据指定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游戏方案要公平、便于操作。
5、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7、能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8、使学生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和复杂的分数应有题,学会用方程解答应用题;能根据应有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9、让学生自主调查整理数据,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方向和位置6课时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左右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0课时左右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第四单元:分数乘法11课时左右第五单元:可能性2课时第六单元:分数除法10课时左右第七单元:人体的奥妙——比6课时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8课时第九单元:爱护眼睛——统计4课时左右数学与生活1课时左总复习机动四、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究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深深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乐学好问的学习氛围。
并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
每一堂课都要实行课堂改革,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2、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改革潮流。
教学中,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把学习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贯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方针。
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发展的眼光爱戴后进生。
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不要以为平静的不懂得激情;渺小的不懂得伟大……理解、信任能融化心灵的冰川。
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何况是每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
所以我会努力挖掘每一位后进生的潜力,让他们不掉队。
第一单元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意识与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及教学措施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通分是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三个情境,凸显了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在内容的编排上,对传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数学教材,将约分与通分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分离开来进行编排。
青岛版数学教材将约分、通分内容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别整合在一个单元学习,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约分和通分的知识运用到计算中,更利于学生体会约分、通分在分数加减计算中的作用。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分数大小的比较、加减计算练习的设计,除了一般形式的计算、比较以外,还设计了“算一算,填一填”,使练习的形式更加活泼;解决问题选取了“视力问题”、“用水问题”、“降雨量问题”、“羊毛产量问题”、“粮食产量问题”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素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加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4、重视基本计算技能的培养。
基本计算技能是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基本练习,目的是保证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提高。
单元教与学的措施和方法1、借助分数大小比较,使学生理解通分的实质就是统一分数单位。
教材将对通分的学习安排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通分作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虽然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很多,如:化小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等,但切莫以同样的力度对待各种方法,注意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并以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统一了分数单位,因为分数单位统一了,所以才能直接比较大小,进而明确通分的实质性含义。
2、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自主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只要通分掌握好了,其它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接受。
因此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教师只做必要的引领即可。
3、加强口算练习,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时,应牢牢抓住这个核心,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上。
而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最简捷、有效的途径。
所以,教学时,应加大口算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但口算的数不宜太大。
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对计算的灵活性和速度不能急于求成,允许一些学生逐步提高计算水平。
本单元教学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2、能力目标: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通分。
教学准备:垃圾处理场地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二、创设情境师: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情境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堆放处理的垃圾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师:怎样比较哪类多?生:比较一下和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哪个大?生:可以化成小数比较。
生: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生: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师: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试试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师:同学们很会研究问题,你们的策略其实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这是我们研究数学经常用到的方法。
我们来看这种方法。
(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师:你是依据什么将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将的分子和分母都乘5,的分子和分母都乘7,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了35。
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三、自主探索绿点你会把和通分吗?师:你觉得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自己试一下四、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2、3、4、自己完成,老师巡视2、交流答案,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教后记: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凡是学生经过努力而探索出来的方法,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因为每一种算法都包含了学生的智慧。
在这节课上,学生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应该说,对于分母较小的分数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也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做法之后,学生都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用这种方法,怎么办?这是数学上典型的方法多样化与方法最优化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这时可以通过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呈现给学生,出示一组分母比较大的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和大小比较,让学生继续研究,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原来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改变一下原来的方法。
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巩固通分和比较两数大小教学重点:通分的过程教学难点;提高通分速度教学过程:一、说说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方法1、化成分子相同。
2、化成分母相同。
3、通分。
4、分子分母十字交叉相乘通分的方法,分母的三种情况,互质、倍数、一般三种关系的公倍数求法,把各分数化成以公分母做分母的分数。
二、综合练习第5题:先让学生明确思路:所有的分数都要与一一比较。
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分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如:与比较,可以采用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大,一定比大……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一具体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第6题让学生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求最多的是哪类节目,就是求哪类节目所占的分数最大,也就是在四个分数中找最大的那个。
除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分数的特点,采用排除的方法直接找出最大。
所以,歌舞类节目最多。
第7题:让学生独立比较并组织交流。
交流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第四组分数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大小较快,第二组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方法比较简捷,第三组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大小较好。
最后总结:在分数大小比较的时候,可以观察分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大小的比较。
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交流中明确:要比较“谁折得快”,首先标准要统一:一分钟每个人各折几个纸鹤(或折一个纸鹤各用几分钟),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出结果,最后通分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