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朱子经典三四册教案文档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册第6 课:《童蒙须知》选句执笔人:郭丽华
内容: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名,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一、教材分析:
1.背景:本课内容选自《童蒙须知》之“语言步趋”。
朱熹依据古代的教育经验,把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其中8~15岁为小学教育段,即蒙养教育段。
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出发,指出只有使儿童“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本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对他们的平时行走姿势做了详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行动上顺从父母。
旨在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孩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
通过示范、比较、评价、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行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注释:
趋qū:形容步趋中节。
跄qiàng:走路不稳。
跳踯tiào zhí:两脚离地,上下跳跃,徘徊不前。
3、简析:人的行走应该合乎礼节,举止端庄,不可乱跑乱跳。
如果父母长辈有吩咐召唤,这时就应该跑步向前,不可以怠慢。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内容,知道正确的行走姿势和行孝的重要性。
2、通过示范、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真实的
体验,明白正确走姿的重要性。
3、指导实践,养成正确行走姿势。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心。
三、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查阅《童蒙须知》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再现,引入原文
1、出示课件图片:看看这些图片上的同学都在干什么?(出示学生不文明,不尊敬父母的图片)你喜欢他们这样做么?
2、学生汇报。
3、原文导入,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么做不对,那么该怎么做呢?看看朱熹爷爷是怎么说的吧!
出示内容,教师范读。
学生读,要求读准。
4、理解内容
师:朱熹爷爷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理解?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解释。
1、感情朗读。
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朱熹爷爷话中的意思,让我们大声朗读这句话吧。
二、联系实际事例辨析导行:
1、再次出示课前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哪方面做得不够好吗?谁能根据今天学习内容的要求,走上台,指着图片跟大家说说?
2、学生上台
教师根据上台学生的表现引导全班讨论,汇报。
3、我来试一试
电脑出示生活场景,鼓励学生根据《童蒙须知》的内容进行现场表演。
4、交流总结。
三、活动践行:
1、课堂活动践行:
背一背本课内容,在小组内讲一讲意思
查一查班上哪些同学做得比较好?
总结自己平时在这两方面做得不够好的,以后该怎么做?
2、布置任务
按照朱熹爷爷的要求,在家里做个文明,懂事,有孝心的好孩子。
四、活动总结
1、你喜欢本文内容中的哪句话?或者你理解了哪句话?哪些话让你收获最多?
2、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为人应举止端庄,从生活小事中孝敬父母,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做到“步从容,立端正”、“父母呼,应勿缓。
”
五、课外延伸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第四册第 6 课:《童蒙须知》选句执笔人:郭丽华
内容:父兄长上有教督,但当低首以受,不可妄自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则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恐是偶尔遗忘;或曰当偶尔思省未至。
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
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一、教材分析:
1.背景:本文内容选自《童蒙须知》之“语言步趋”,可分为两层意思:一为接受长辈他人的教导应虚心倾听,保持沉默,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一为当别人误解,随意否定你时,也要保持独立的自我,不应丢失立场。
本文从多方面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也是孩子人际交往中的重点。
2.注释:
长上:长辈和上级。
教督:教导和督察。
低首听受:低头倾听接受。
妄自:狂妄自大。
检责:检查和责备。
过误:过失和错误。
不可便自分解:不能立即进行辩解。
姑且隐默:开始时暂且隐瞒,保持沉默。
久则徐徐细意条陈:时间久了,就慢慢而仔细地逐条陈述
向者:从前的。
思省未至:思虑不到。
若尔:如果这样。
则无伤忤:(对长辈上级)就没有伤害和违逆。
事理:事物的道理。
自明:自然明白。
3.简析:面对父母兄长或者其他长辈的教导,应当虚心地低头倾听接受,不能狂妄自大发表议论。
如果长辈的责备有过失,不能立即进行辩解,暂时保持沉默。
时间久了,再慢慢地仔细地陈述理由。
陈述时也要语气委婉,照顾长辈的尊严。
这样做,就不至于对长辈上级产生伤害和违逆,而且能使事理清晰。
对于朋友,也应该如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本文内容的意思。
2、借助举例、体验、引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3、初步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课件,进行情境表演的道具,课前布置学生
了解本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学文明理
1、出示本文句子,全班齐读。
2、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3、比赛读。
4、感情朗读。
5、说说句子的意思。
二、辨析导行:
1、情境表演:一学生在听老师的教育时,眼睛盯着天花板,
双手左右摇晃,没等老师说完,翻翻白眼,大吼一声:“我没错!是他先惹我的!”扭头就走。
2、联系事例辨析导行。
师:看完这个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畅所欲言。
师:让我们用朱熹爷爷的话跟他说:父兄长上有教督,但当低首以受,不可妄自议论。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
师:不过我知道,这个同学的行为事出有因,如果你是他,该怎么做?既尊重老师,又能让人理解?
3、讨论交流。
4、情境再现,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再演一演
5、师:同学们真棒,帮助这位同学摆脱了烦恼,真的做到了“姑且隐默,久则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恐是偶尔遗忘,或曰当偶尔思省未至。
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
6、你在生活中,有遇到类似的烦恼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三、活动践行:
1、课堂活动践行。
学习了本课,如果下次你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要用朱熹爷爷的哪句话告诫自己?
2.如果用《弟子规》中的句子怎么说?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练一练。
四、总结延伸
1、比赛背一背。
2、课外活动践行。
分发实践表格,按具体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四册:第七课《童蒙须知》选句执笔人:郭丽华
内容: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奴婢违过,宜包藏,不应便尔声言。
当相告诘(语),使其知改。
一、教材分析:
1.背景:本文内容节选自《童蒙须知》之“语言步趋”。
教育学生心胸宽广,能原谅他人的错误,客观地分析原因,帮助他人知错而改。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他人过失时,是事不关己的沉默无视还是强烈批评指责,不容改过?本选句的内容就针对这种现象对孩子进行引导体验,转变“自我中心意识”,帮助孩子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2.注释:
便尔:立即。
声言:声张。
3.简析:凡是听到别人的行为不好,下至奴仆的过失,也应当暂且包容起来,不应立即声张。
应该当面告诉他道理,让他知错而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理解句子的内容。
2.通过角色体验,引导,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3.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在生活中体贴他人,客观分析别人的过失。
三、教学准备:课件,课前阅读本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原文
1、班长的烦恼
明明是班长,协助老师的工作。
刚开始,大家都很支持他的工作。
时间久了,明明对班上犯错的同学,实行了扣分、批评、告状。
在半期的班会上,同学们都反对明明继续任班长一职。
明明很苦恼,不明白为什么。
他想请我们班上的同学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给明明的建议。
4、出示本课内容: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奴婢违过,宜包藏,不应便尔声言。
当相告诘(语),使其知改。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想的办法就在朱熹爷爷的《童蒙须知》里。
5、读句,师示范,生跟读。
6、理解内容。
先由学生说,教师再总结。
7、感情朗读。
二、辨析导行:
1、演一演
假如今天你因为生病迟到了,同学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指责你的行为令班级的五项评比扣了分,你心里怎么想?怎么做?又会怎么说?
在小组内演一演。
2、角色转换,再演一演
现在,班上也有同学迟到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3、表演比赛
4、总结:看来,如果对方无心过失,我们应“宜包藏,不应便尔声言。
”反而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而别人真犯错了,此时“当相告诘(语),使其知改”,才能真正帮助他。
5、如果用《弟子规》中的句子怎么说?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三、活动践行
1、比赛背一背,讲一讲
2、总结:
谈收获。
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