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下《气压和风》word教学设计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在进修地理科学中,气压和风是两个分外重要的观点。
了解气压和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对于我们熟识地球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期望同砚能够深度了解气压和风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
二、设计目标:1.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互相干系;2.精通气压和风的形成原理;3.熟识气压和风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培育同砚的观察和试验能力。
三、设计内容:1.理论知识:讲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2.试验环节:进行气压和风的相关试验,让同砚亲自操作并观察结果;3.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气压和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思维拓展:开展气压和风的有关谈论,激发同砚的思维能力。
四、设计步骤:1.预习阶段:同砚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气压和风的基本观点;2.试验环节:同砚进行气压和风的试验,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3.教室谈论:老师与同砚一起谈论气压和风的相关问题,加深同砚对知识的理解;4.作业安置:设计相关作业题目,要求同砚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解答;5.作业批改:老师对同砚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判,准时反馈。
五、评判方式:1.作业表现:依据同砚对气压和风相关知识的精通水平和作业完成状况进行评判;2.试验报告:评判同砚的试验设计、操作及结果分析能力;3.教室表现:评判同砚在谈论环节的表现和参与度。
六、总结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同砚深度了解气压和风的相关知识,培育其观察和试验能力,提高地理科学素养。
在将来的进修中,期望同砚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熟识和了解地球大气环境,为保卫地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熟识气压和风的基本观点,了解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能够应用气压表、风速计等仪器进行观测和测量。
3. 精通气压和风的测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4. 能够分析气压和风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压与风教学设计教案
高一地理 专题9 行星风系第一课时 《气压与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专题9《行星风系》由“气压与风”、“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与气候”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4个知识点构成,在《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将该课程内容中的学习水平定为C级。
即通过本篇章内容的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大气圈中相关的地理事实,领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大气运动相关的地理问题。
“气压与风”是《行星风系》中的第一课时,描述了局部大气运动的理想模式和实际状况。
其中“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理解本课以及大气环流的关键理论,“气压与风的关系”既是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基础知识,也是理解全球六大风带形成、季风风向的重要理论依据。
所以,“气压与风”是学习其它知识点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作为郊区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于纯理论化宣讲模式有疲劳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基于这样的学生基础,我设计了学习任务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动口、动手、动脑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对歌曲《军港之夜》、诗词《夜雨寄北》蕴含的海陆风、山谷风等地理原理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针对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不同,从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对教学设计作有效调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压的概念,理解气温高低、大气升降运动和海拔高度对气压高低的影响;(2)理解风的形成原因,并能正确判断风向;(3)理解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并运用该原理解释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原因;(4)学会阅读1月和7月份全球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并能根据1月、7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1)观看热力环流动画,分析近地面热量变化引起的空气运动过程,学会分步骤绘制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掌握运用示意图演示、说明抽象原理的方法。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气压和风是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
了解气压和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理解天气变化、气候形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实验,来深入了解气压和风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本次作业设计的初衷。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气压和风的基本概念;2. 了解气压和风的形成原理;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气压和风的关系;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作业内容1. 观察实验:制作气压计,观察大气压力的变化;2. 数据分析:使用气压计数据,绘制气压变化曲线,分析气压变化规律;3. 实地观察:观察风向标的指向,分析风的来向和去向;4. 实验探究:通过悬臂轮实验,模拟风的产生过程,分析风的形成原理。
四、作业要求1. 制作气压计并记录气压数据,至少观察3次每日气压变化情况;2. 绘制气压变化曲线,并分析气压变化规律;3. 观察实验中设置的风向标的指向,记录风的来向和去向;4. 完成悬臂轮实验报告,分析风的形成原理;5. 编写作业总结,包括对气压和风的认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自主思考等方面。
五、评分标准1. 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30%);2. 数据记录和分析全面性和准确性(30%);3. 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联性(20%);4.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清晰性(20%)。
六、作业时间本次作业设计为一个学期的内容,包括实验观察、数据记录、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准备等环节。
作业时间为10周,每周布置一项作业任务,并在第11周进行总结和评分。
七、作业实施步骤1. 第1周:制作气压计,观察气压计读数;2. 第2周-第4周:记录每日气压变化数据,绘制气压变化曲线;3. 第5周:观察风向标的指向,记录风的来向和去向;4. 第6周-第9周:完成悬臂轮实验,撰写实验报告;5. 第10周:撰写作业总结,准备作业展示。
《气压和风》地理教案
《气压和风》地理教案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必要时可放在天平两侧试一试或用称称一下)这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2.做小实验将一个盛满了水的茶杯用纸密盖杯口急速将杯口倒转向下杯里的水不会立即倒出来这就是大气给予纸的压力3.小结空气是物质物质是有重量的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就叫做大气压力简称气压气压的单位用百帕(Pa)表示二、气压高低的变化气压高低变化的教学应抓住两点:①促成气压高低的本质东西是“空气的多或少”(稠密或稀少或曰空气密度大小)②引导学生分析促成空气多或少的原因从而得出气压高或低1.气压随海拔高低而变化层层提问逐步推理“近地面与高山上里的空气稠密[近地面]里的空气较稀薄[高山上]——那么何处气压高[近地面]何处气压低[高山上]——结论;地势越高气压越低;地势越低气压越高”——“想一想”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都背着氧气筒2.气压随气温高低而变化阅读“高气压和低气压”图注意每一图于理解气压的低高)或补充“空气增多”于是采用浓缩记忆法气压随气温高低变化的规律为:气温高气压低(原因是受热上升空气少了低压);气温低气压高(原因是受冷下沉空气多了高压)3.等压线图等值线图知识已讲过多次让学生一个就够了这里强调在“气压分布示意图”上要注意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因为讲“风的形成”要用到这部分知识读图指导指导学生读“气压分布图”的方法在气压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该中心为高压区;反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低压区三、风是怎样形成的1.类比推理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空气也同样是从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板图让学生画空气流动箭头)这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叫做“风” 2.学生再练习画下图上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西→东]叫做西风;下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东南方]叫做东南风因此风从个方向吹来就以那个方向作为风的名称观察风向一般在高处立一风向标也可观察烟柱、旗子、树枝的飘向3.阅读“风力、风级、陆地表面现象附表”先解释一下风力即风速(km/h);又按风速大小把风力划分为0~12级通常天气预报几级风即指的风级重点看一看3级、6级、8级风的风速和陆地表面现象当学主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大致判别是几级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做一做”练习1.用一根竹竿(或木棍)在它的顶端用细线系一条较长的纸条拿在院子里看一看纸条是怎样飘动的利用它辨别风向2.观察烟柱、树枝摇动的情况估计风力的大小判断大致是几级风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1.读图指导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上大圆及圆面表示地球表面;注意左旁侧标注的纬度数这些纬度数表示着各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圆内呈条带状地标明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2.读图答问(1)地球上共有几个气压带各叫什么名称(2)每个气压带各分布在什么纬度附近(3)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各跨一部分]些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4)风从什么气压带吹向什么气压带3.找规律找原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至于30°附近和60°附近的气压带成因只能靠教师讲学生领会多少算多少(将在本文“学习方法辅导”中说明) (1)赤道地带——终年气温高还是低(高)气流上升还是下沉(上升)近地面空气多了还是少了(少了)那么应该是高气压带还是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2)两极地区——终年气温()气流()近地面空气()应该是气压()故称为极地高气压带(3)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气流下沉气压增高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教师讲)(4)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带气流上升气压减低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教师讲)[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教材不讲只写了“上述气压带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也会有些变化……”教学时可以省略这一段话4.提示两个条件(①风是从高压处吹向低压处的②气压带是高低气压相间排列的)请学生答出风带的形成(1)信风带(2)西风带(3)东风带学生看图教师明确交代注意表中的顶目:有关风向偏转问题写在本文参考材料中讲解与否讲到什么程度根据各校各班情况自行决定。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解。 教学 中要明确重点 、 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 : ①北半球冬 、 夏大气活 动中心的分 布与成 因。 ②季风环流的成因与特点 。 ③利用和处理 图示信息 的能力 。 教学 难点 :
赤 道 低 气压 带
-
气流运动
上 升
降水特点
很 多
对应的气候类 型
热 带地 高气 压 带
下沉
上 升 下沉
很少
较 多 很 少
热带沙漠气候
温 带 大 陆性 气 候 极 地 气 候
() 2 单一 风带 对 气 候 的影 响 。
风带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 风带 极 地东风带
一
气流运动 从 内陆吹来 从海洋吹来 大陆西岸 , 从海洋到 陆地 从 高纬到低纬
降水特 点 对应的气候类型 少 多 多 少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极地气候
教 师 小 结 过 渡 : 球 气 压 带 与 风 带 的形 成 是 以地 表 物 质 均 一 为 前 提 的 , 全 是 种 模 式 。 此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对 气 候 的影 响 也 是 模 式 的 、 想 状 态 的 。 际 上 由 因 理 实 于地球表面的海 陆分 布等下垫面因素和气压带 、 风带 的季节性移 动 , 全球大气环 流 更 加 复 杂 , 气 候 的 影 响也 更 趋 复 杂 。 对 2 . 气压带 、 风带季节移动和大气活动中心。 () 1海陆热力差异影 响海 陆气压差异分布。 导入 : 我国广大地 区夏季风来 自海洋 , 冬季风则来 自西北内陆 , 为什么? 点拨 : 学生 回忆所学初 中有关地理和物理知识得 出结论 ; 教师绘制北半球海 陆 热 力 差异 情 况 下 七 月 和 一 月 的气 压 差 异 图示 。 () 2 海陆分布对气压 中心分布的影响。 学生观察与讨论 : 示全球海陆分 布示意图上叠加气 压带 、 带分 布图 。 展 风 指 导 学 生 看 书 、 图 , 出 问题 。 读 提 设 计 问题 : 观察 七 月 份 ( 月 份 ) 平 面 等 压 线分 布 图 。 北 半 球 的 副热 带 高 一 海 ① 气压 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 还是以带状存在 吗? ②北 半球 亚欧大陆和北 太平洋 分 别是什么气压 中心? ③北太平洋上 的高压 ( 低压 ) 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④东亚 和南
《气压和风》地理教案:认识地球因旋转而产生的科氏力
《气压和风》地理教案:认识地球因旋转而产生的科氏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压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2.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分类。
3.掌握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
4.掌握气压、风和科氏力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气压的形成气压是由大气质量分布不均引起的。
当同一地区上空大气质量增加,会使该地区气压增加;反之,减少则会使气压降低。
2.风的形成风是由气压差引起的。
当同一地区两侧的气压不同,形成气压差,此时就会形成风,从高压向低压方向吹。
3.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科氏力是自然界中一种基础的物理力,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所引起的。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度有关,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
科氏力的作用是改变风向,使风偏离原来的路线。
4.气压、风和科氏力之间的关系气压和风是密切相关的,气压差会引起风的产生,风的形成会改变气压分布。
而科氏力则会改变风的方向,使风偏离原来的路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给学生讲解气压、风和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2.实验法:进行实际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气压、风和科氏力的作用。
3.讨论法: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气压、风和科氏力之间的联系。
4.练习法:通过对题目的训练来巩固对气压、风和科氏力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介绍教学目标和内容。
2.讲解气压和风的形成及作用。
3.介绍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
4.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气压、风和科氏力的作用。
5.讨论气压、风和科氏力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我发现。
6.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
7.课堂总结,评价本次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1.幻灯片。
2.实际实验器材。
3.练习题。
4.教学笔记。
五、课外拓展1.了解台风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中国气象局的工作职责。
3.了解气象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4.观察天空和云彩,了解天气变化的征兆。
六、教学效果1.学生掌握了气压、风、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了解了气压、风、科氏力之间的关系。
《气压和风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气压和风”。
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关注的话题,而气压和风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能够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特点以及互相干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形成和变化。
二、目标设定1. 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气压和风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3. 理解气压和风的互相干系,能够诠释天气变化的原因。
三、知识讲解1. 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气压的高下会影响天气的变化,高气压一般对应着晴朗的天气,低气压则通常伴同着阴雨或风暴。
2. 风:风是大气中气体的水平运动,是由于气压差引起的。
风的方向和强度受气压差的大小和方向影响,通常由气压高处向气压低处吹拂。
3. 气压的测量:气压通常用气压计来测量,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气压的单位有帕斯卡(Pa)、毫米汞柱(mmHg)和百帕(hPa)等。
4. 风的测量:风速通常用风速计来测量,风向则通过风向标来确定。
风速的单位有米每秒(m/s)和节(kt)等。
四、进修任务1. 阅读教材,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观察气压计和风速计的应用方法,了解气压和风的测量过程。
3. 分组讨论气压和风的互相干系,并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4.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气压和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们对天气的影响以及互相之间的干系。
在未来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气压和风的变化,更好地预计天气情况,做好相关准备。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天气的关注,深入进修气象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和挑战。
六、拓展延伸1. 请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气压和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观察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尝试解读气压和风的含义。
3. 参与气象观测实践活动,亲自体验测量气压和风的过程。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气压和风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预计能力。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气压和风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气压和风要点精讲一、气压、气压场气压:气压是指某一单位空气柱的质量。
影响气压的因素有:气温的高低,大气的升降、海拔的高低。
国际标准单位:帕(帕斯卡Pa)和百帕(百帕斯卡hPa)1hPa=100Pa=100N/m2标准大气压(0℃,45°N/S,海平面上)P0=760mm汞柱=1013.25hPa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气压与空气密度相关,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就越大。
二、气压的水平分布地面天气形势图(地面天气图、地面图)本站气压气压订正海平面气压等高面(海拔高度为0)上的等压线(每隔2.5hPa)亚洲大陆冬季是高气亚、夏季出现低气压,冬季气温和夏季不同。
三、风1.概念:大气在水平方向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形成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
2.成因:地区之间水平方向上存在着气压差。
3.风向:主要决定于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产生风的原动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风速(风力):等压线稀疏, 风速小;等压线密集, 风速大。
四、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不均会引起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因此在城市和效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谷风——白天山坡受热,空气升温快,热空气上升地面形成低气压;而在山谷空气升温慢,形成高气压,因此空气由谷底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8.3《气压和风》教案2
《气压和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
3、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4、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5、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多媒体演示实验,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3、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探索+问题解决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风的方向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
2、能够掌握判断风速和风向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演示“覆杯”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
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了大气压强。
“覆杯”实验的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而且各个方向都有。
新课讲解:一、气压1、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大小试管实验。
3、在空可乐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4、吞鸡蛋实验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观察现象。
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
《气压和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掌握气压和风的形成原理,以及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气温和湿度对天气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气压和风的话题,你知道气压和风是如何形成的吗?二、观点诠释1. 气压:大气压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力。
通常用帕斯卡(Pa)或毫巴(hPa)来表示。
2. 风: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气流运动。
风的方向和强度受气压差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
三、形成原理1. 气压的形成:气压是由大气中气体分子的重力引起的。
气体分子在地球表面受到压力,形成气压。
2. 风的形成: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气压不同,形成气压差。
气压差会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
四、影响天气1. 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通常意味着晴朗天气,低气压则意味着阴雨天气。
2. 风对天气的影响:风的方向和强度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如东风常常带来潮湿的天气,西风则常常带来干燥的天气。
五、教室练习1. 请学生观察气压计的读数,诠释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含义。
2. 请学生分组讨论不同风向和风力对天气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了解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加深对气压和风的理解。
七、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压和风的观点、形成原理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气象学的知识,加深对天气变化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压和风的理解。
祝大家进修进步!。
气压带和风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1. 教学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
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
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
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气压和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气压和风是地球大气层中分外重要的气象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和天气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压和风的原理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猜测将来的天气变化。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互相干系;2. 精通气压和风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理解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压的观点和测量方法;2. 高压和低压的形成原因及特点;3. 风的观点和分类;4. 风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四、进修过程1. 气压的观点和测量方法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水银气压计两种。
同砚可以通过试验测量气压的方法,加深对气压的理解。
2. 高压和低压的形成原因及特点高压区指大气中气压较高的地区,低压区指大气中气压较低的地区。
高压区的天气通常晴朗,低压区的天气通常多云或下雨。
同砚可以通过气压图观察高压和低压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3. 风的观点和分类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可以分为平行风、垂直风和螺旋风。
风的方向和速度对我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影响。
4. 风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所导致的气压差。
风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压差、地形、季节等。
同砚可以通过实地观测和试验,了解风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五、教室练习1.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高压区的天气通常多云或下雨;B. 风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2. 请用自己的话简易诠释气压和风之间的干系。
3. 通过观察气压图,裁定底下哪个地区可能是高压区,哪个地区可能是低压区。
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利用天气预报图,观察气压和风的变化规律,尝试自己猜测将来几天的天气状况。
2. 请同砚们分组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值,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探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互相干系,精通了气压和风的测量方法和单位,理解了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气压和风》word教学设计
气压和风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必要时,可放在天平两侧试一试,或用称称一下)这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
2.做小实验将一个盛满了水的茶杯,用纸密盖杯口,急速将杯口倒转向下,杯里的水不会立即倒出来。
这就是大气给予纸的压力。
3.小结空气是物质,物质是有重量的,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就叫做大气压力,简称气压。
气压的单位用百帕(Pa)表示。
二、气压高低的变化气压高低变化的教学应抓住两点:①促成气压高低的本质东西是“空气的多或少”(稠密或稀少,或曰空气密度大小)。
②引导学生分析促成空气多或少的原因,从而得出气压高或低。
1.气压随海拔高低而变化层层提问,逐步推理,“近地面与高山上,哪里的空气稠密?[近地面],哪里的空气较稀薄?[高山上]——那么,何处气压高?[近地面],何处气压低?[高山上]——结论;地势越高,气压越低;地势越低,气压越高”——“想一想”,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都背着氧气筒?2.气压随气温高低而变化阅读“高气压和低气压”图,注意每一图于理解气压的低高),或补充“空气增多”。
于是,采用浓缩记忆法,气压随气温高低变化的规律为:气温高,气压低(原因是受热上升,空气少了,低压);气温低,气压高(原因是受冷下沉,空气多了,高压)。
3.等压线图等值线图知识已讲过多次,让学生回忆一个就够了,这里强调在“气压分布示意图”上,要注意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因为讲“风的形成”要用到这部分知识。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读“气压分布图”的方法,在气压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该中心为高压区;反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低压区。
三、风是怎样形成的1.类比推理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空气也同样是从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板图,让学生画空气流动箭头),这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叫做“风”。
2.学生再练习画下图。
上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西→东],叫做西风;下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东南方]叫做东南风。
《气压和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气压和风”。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气压和风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干系呢?1.2 导入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气压和风之间的干系是怎样的?气压的变化会对风产生什么影响呢?二、进修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气压和风的定义及其互相干系;2)了解气压和风的测量单位及其测量方法;3)掌握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2.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气压和风的基本原理;2)能够分析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一些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三、进修过程3.1 进修气压和风的定义及其互相干系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应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风的产生,风是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运动,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3.2 进修气压和风的测量单位及其测量方法气压的测量单位是帕斯卡(Pa),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水银气压计。
风速的测量单位是米/秒(m/s),常用的风速计有风速计和风向标。
3.3 进修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压升高时,天气通常晴朗,气压降低时,天气通常多云或有降水。
风的方向和风力大小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例如东风多为晴天,西风多为降雨。
四、实践应用4.1 实验操作请同砚们组成小组,应用气压计和风速计进行实验,观察气压和风速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4.2 实践应用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天气情况,分析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尝试预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五、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压和风的定义及其互相干系,掌握了气压和风的测量单位及其测量方法,理解了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预计天气变化。
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气压和风的知识,并与同砚分享;2. 请同砚们观察当地的天气情况,分析气压和风对当地天气的影响,并撰写一份天气报告。
《气压和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压和风》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气压和风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掌握气压和风之间的干系;
3. 能够诠释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导学内容:
一、气压的观点和特点
1. 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2. 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通常在海平面上为101
3.25帕;
3. 气压的变化会对天气产生影响,高气压常常伴同着晴朗天气,低气压则往往伴同着阴雨天气。
二、风的观点和特点
1. 风是由地球自转和气压差别所引起的空气运动;
2. 风的方向通常用罗盘方位表示,风向是指风来自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3. 风的强度和方向会受到地形、气压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气压和风的干系
1. 气压差别是产生风的主要原因,气压高的地方会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形成风;
2. 风的强度和方向受到气压差别的影响,气压差别越大,风的速度越快;
3. 风的转向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南半球的风向向左偏转,北半球的风向向右偏转。
导学活动:
1. 请同砚们观察天气预报图,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压分布和风向风速情况;
2. 请同砚们进行实验,利用气压计和罗盘测量气压和风向,观察气压和风的变化规律;
3.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总结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并展示效果。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气压和风的基本观点和特点,掌握了气压和风之间的干系,能够诠释气压和风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加深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
《气压和风》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气压和风是地球大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进修气压和风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气压和风的观点及其作用。
2. 掌握气压和风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3. 理解气压和风的形成原因和互相干系。
4. 能够运用气压和风的知识诠释和预计天气变化。
三、设计内容1. 气压和风的观点介绍2. 气压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 风的产生原因4. 风的分类及特点5. 气压和风的干系6. 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7. 气压和风的实际应用四、设计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教室教学,向学生介绍气压和风的基本观点,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单位,以及气压和风之间的干系。
2.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气压计和风速计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测量气压和风速,加深对气压和风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天气预报:要求学生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编写天气预报,运用所学的气压和风知识进行天气预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设计评判1. 考试评判:设计一次测验,考察学生对气压和风知识的掌握水平。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3. 讨论评判: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合理地诠释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六、设计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气压和风的相关知识,掌握其测量方法和单位,理解其形成原因和互相干系,以及运用气压和风知识诠释和预计天气变化。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气压和风导学案》
《气压和风》导学案一、导入气压和风是地球大气圈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观点,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气候。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气压和风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是如何互相作用的。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压的定义和测量单位;2. 掌握气压带来的气压系统和气压梯度力;3. 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风向的表示方法;4. 能够诠释气压和风的干系。
三、进修过程1. 气压的定义和测量单位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标准大气压是101325帕,也可以用毫米汞柱(mmHg)或百帕(hPa)来表示。
2. 气压带来的气压系统和气压梯度力气压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高压区域气压较高,低压区域气压较低。
气压梯度力是气压差别所产生的力,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强。
3. 风的形成原理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别所产生的气流,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风向是指风来自的方向,通常用风向标表示,如北风、南风等。
4. 气压和风的干系气压和风是密切相关的,气压差别导致气压梯度力,从而产生风。
风的强弱和方向取决于气压系统的分布情况。
四、实践应用1. 观察天气预报,了解气压变化对天气的影响;2. 利用气象仪器测量当地的气压,并观察风向的变化;3. 分析当地气压系统的分布情况,预计未来的天气变化。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压和风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干系。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气压和风向来预计天气变化,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
六、拓展延伸1. 深入钻研气压和风的形成机制,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 进修气象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大气环境的科学原理;3. 参与气象观测活动,亲身体验气压和风的变化过程。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气压和风》word教案
专题10 行星风系—气压与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压的概念,能够解释导致气压变化的直接原因2、能够说出风的成因,在地图上判断出风向3、读“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图”,了解和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4、通过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能够推导山谷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并且能够画出山谷风和海陆风的大气运动形式5、知道水平气压场的概念,在“1月/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上找出等压线和高压、低压,并能够解释1月/7月海陆上高低压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判断风向、读“1月/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找出等压线和高低压,培养地理认知能力2、通过读“热力环流图”并解释其成因,推导山谷风和海陆风及其产生原因,培养地理原理推理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索意识教育,认识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阅读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
2.难点: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流程示意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在情景导入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话说《三国演义》后期农历六月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葫芦峪”中,用火攻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
司马懿道:天助我也!诸葛亮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上天是怎么样帮助司马懿的?有无科学更具,要解答此题必须了解大气的运动。
大气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热力环流。
学完本节课后,答案自然见分晓。
1、拯救司马懿的这场“奇雨”为何下得如此及时,难道真是“苍天保佑”吗?(教师):好,这个故事我们暂且放下,我先提问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1.全球各个纬度间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既然低纬度获得热量多,高纬度获得的热量少,那为什么,低纬度地区没有越来越热,高纬度地区没有越来越冷呢?生:大气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教师):地球周围的大气就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的运动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和风
一、什么是气压
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必要时,可放在天平两侧试一试,或用称称一下)这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
2.做小实验将一个盛满了水的茶杯,用纸密盖杯口,急速将杯口倒转向下,杯里的水不会立即倒出来。
这就是大气给予纸的压力。
3.小结空气是物质,物质是有重量的,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就叫做大气压力,简称气压。
气压的单位用百帕(Pa)表示。
二、气压高低的变化
气压高低变化的教学应抓住两点:①促成气压高低的本质东西是“空气的多或少”(稠密或稀少,或曰空气密度大小)。
②引导学生分析促成空气多或少的原因,从而得出气压高或低。
1.气压随海拔高低而变化层层提问,逐步推理,“近地面与高山上,哪里的空气稠密?[近地面],哪里的空气较稀薄?[高山上]——那么,何处气压高?[近地面],何处气压低?[高山上]——结论;地势越高,气压越低;地势越低,气压越高”——“想一想”,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都背着氧气筒?
2.气压随气温高低而变化阅读“高气压和低气压”图,注意每一图
于理解气压的低高),或补充“空气增多”。
于是,采用浓缩记忆法,气压随气温高低变化的规律为:气温高,气压低(原因是受热上升,空气少了,低压);气温低,气压高(原因是受冷下沉,空气多了,高压)。
3.等压线图等值线图知识已讲过多次,让学生回忆一个就够了,这里强调在“气压分布示意图”上,要注意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因为讲“风的形成”要用到这部分知识。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读“气压分布图”的方法,在气压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该中心为高压区;反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低压区。
三、风是怎样形成的
1.类比推理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空气也同样是从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板图,让学生画空气流动箭头),这种空气的水平运动,就叫做“风”。
2.学生再练习画下图。
上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西→东],叫做西风;下图,风从什么方向吹来?[东南方]叫做东南风。
因此,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就以那个方向作为风的名称。
观察风向一般在高处立一风向标,也可观察烟柱、旗子、树枝的飘向。
3.阅读“风力、风级、陆地表面现象附表”
先解释一下风力即风速(km/h);又按风速大小,把风力划分为0~12级。
通常天气预报几级风即指的风级。
重点看一看3级、6级、8级风的风速和陆地表面现象。
当学主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大致判别是几级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做一做”练习
1.用一根竹竿(或木棍),在它的顶端用细线系一条较长的纸条,拿在院子里,看一看纸条是怎样飘动的。
利用它辨别风向。
2.观察烟柱、树枝摇动的情况,估计风力的大小,判断大致是几级风。
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1.读图指导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上,大圆及圆面表示地球表面;注意左旁侧标注的纬度数,这些纬度数表示着各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圆内呈条带状地标明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读图答问
(1)地球上共有几个气压带?各叫什么名称?
(2)每个气压带各分布在什么纬度附近?
(3)哪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各跨一部分],哪些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
(4)风从什么气压带吹向什么气压带?
3.找规律,找原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
至于30°附近和60°附近的气压带成因,只能靠教师讲,学生领会多少算多少(将在本文“学习方法辅导”中说明)。
(1)赤道地带——终年气温高还是低?(高),气流上升还是下沉?(上升),近地面空气多了还是少了?(少了),那么,应该是高气压带还是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两极地区——终年气温(),气流(),近地面空气(),应该是气压(),故称为极地高气压带。
(3)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气流下沉气压增高,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教师讲)。
(4)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带,气流上升,气压减低,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教师讲)。
[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教材不讲,只写了“上述气压带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也会有些变化……”,教学时可以省略这一段话。
4.提示两个条件(①风是从高压处吹向低压处的,②气压带是高低气压相间排列的),请学生答出风带的形成。
(1)信风带(2)西风带(3)东风带
学生看图,教师明确交代,注意表中的顶目:
有关风向偏转问题写在本文参考材料中,讲解与否,讲到什么程度,根据各校各班情况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