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复习题

合集下载

刑法学 复习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复习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是对刑法哪一原则的表述?( C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谦抑原则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完全量刑年龄是( D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3、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所采取的原则是( C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4、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 )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阶级性5、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从宽处罚情节的是( D )A.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B.中止犯C.胁从犯D.初犯6、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

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

甲、乙二人的行为( B )A.可以不以犯罪论处 B.构成抢劫罪(犯罪预备) C.构成抢劫罪(犯罪未遂) D.构成抢劫罪(犯罪既遂)7、乙贪图玩乐,将不满1岁的婴儿独自留在家中五天,婴儿饿死。

乙的行为成立( A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致死)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遗弃罪8、某甲将他人停放在车棚内未上锁的自行车骑走卖掉。

某甲的行为( C )A.不成立犯罪B.构成侵占罪C.构成盗窃罪D.构成抢夺罪9、甲听说乙急需毒品,就装了一包白面慌称是毒品卖给乙,获得巨额报酬,甲的行为构成( B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诈骗罪C.贩卖毒品罪 D.欺骗他人吸毒罪10、行贿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B )A.谋取利益的目的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谋取不道德利益的目的1、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不属于附加刑的是( A )A.管制B.罚金C.剥夺政治权利D.没收财产2、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B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3、一切犯罪行为在主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C )A.犯罪目的B.犯罪动机C.罪过D.过错4、一个15周岁的少年甲向一个放牛的小女孩乙要牛骑,遭到拒绝。

刑法总论复习题

刑法总论复习题

刑法总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2.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3.限制解释4.刑法根本原则5.罪刑法定原则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7.属人管辖原则8.犯罪客体9.犯罪对象10.犯罪的一般客体11.犯罪的同类客体12.不作为13.犯罪主体14.限制责任能力15.单位犯罪16.犯罪主观方面17.犯罪成心18.犯罪过失19.犯罪目的20.犯罪动机21.正当行为22.正当防卫23.假想防卫24.紧急避险25.假想避险26.避险过当27.犯罪未遂形态28.主刑29.附加刑30.立功31.减刑32.假释33.刑罚消灭二、简答题1.简述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

2.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根本含义3.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普遍管辖权4.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保护管辖权5.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属人管辖权6.简述犯罪的根本特征7.简述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8.简述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9.从危害行为的有意性特征分析,哪些身体动静不能认定为危害行为10.简述刑法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11.以行为人是单纯以身体动作作用于犯罪对象还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实现犯罪意图为标准,可以把作为划分为哪几种情形.12.简述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13.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14.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5.简述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16.如何理解“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中“会发生〞的含义17.简述直接成心与间接成心的区别18.简述管制刑的特点19.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成心的区别20.简述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21.简述司法实践中间接成心的各种情形22.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23.简述特殊防卫的内容24.简述管制刑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表达2.试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表达3.论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4. 试论犯罪构成的特征5. 论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刑法学》总复习题

《刑法学》总复习题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刑法学》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1997年刑法典一共有条文( B )A.384条B.452条C.412条D.502条2.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D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3.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是( A )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B.高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4.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D )A.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饮用水中投放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打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开枪射击乙,但击中了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C.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失足掉进下水道摔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丙开枪,且均击中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5.至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B )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6.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B )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7.下列情形不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质的行为是( D )A.紧急避险B.执行上级命令的行为C.依照法令的行为D.假想防卫8.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父亲退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甲信以为真,便放走乙。

关于本案,正确的是( B )A.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C.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D.甲成立故意伤害未遂(不能犯)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B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10.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D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结果的个数C.犯罪意图的个数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12.死刑只适用于( B )的犯罪分子。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效力低于刑法B. 犯罪目的是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C.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D. 所有的犯罪均有犯罪对象2. 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B. 刑法的学理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C. 扩张解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超过了字面的意思D. 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原则C. 限制加重原则D. 反对株连原则4.下面那些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A. 刑法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B. 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C.量刑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D. 刑法不能溯及既往原则5. 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A.抢夺罪B.盗窃罪C.强奸罪D.侵占罪6. 楚某1997年3月5日犯甲罪,追诉期限应为10年,2002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诉期限也是10年。

这时甲罪的追诉期限应:()A.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5年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7.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8.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凡是侵害本国国家利益或公民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9.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A. 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 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 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10. 犯罪发生在我国境内是指()A.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B.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C.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境内D.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11. 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是()A.同类客体 B.直接客体C.主要客体 D.随机客体12.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3.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A. 抢劫罪B. 盗窃罪C. 受贿罪D. 间谍罪14. 在犯罪客体中决定犯罪性质的是()A. 随机客体B. 主要客体C.次要客体D. 简单客体1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施犯罪时起算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16.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用()A. 从旧兼从轻B. 从新兼从轻C. 从旧兼从重D. 从新兼从重17. 新刑法与旧刑法那一个处刑更重是以()A. 法定最高刑为比较标准B. 法定最低刑为比较标准C. 以实际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比较标准D. 以新刑法为比较标准18. 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在食堂就餐时乘机将毒药投入乙的饭碗。

刑法学复习资料

刑法学复习资料

刑法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B )。

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2、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D )。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3、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B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为(B)A.5年B.10年C.15年D.20年5、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C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6、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的是( D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7、罚金的适用方式是( C )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用8、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A.从轻处罚B.从轻、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C )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

10、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

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凡在我国领域以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 ]2.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采取的是简单罪状方式。

[ ]3.刑法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 ]4.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 ]6.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7.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中止。

[ ]8.前罪或后罪有一个是过失的,都不构成一般累犯。

[ ]9.危害结果体现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大小,但尽管如此,危害结果仍只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 ]10.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绝对确定法定刑。

[ ]11.对已满14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无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多严重,都必须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12.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 ]1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只要某一行为不违反刑法,即使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得以犯罪论处。

[ ]14.危害结果体现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大小,但尽管如此,危害结果仍只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 ]15.对行凶、杀人、抢劫、绑架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无论造成不法侵害者何种程度的损害,均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16.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揭发同案犯或供述其共同犯罪行为的,构成立功。

[ ]17.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 ]18.对于累犯,不得适用假释。

[ ]19.构成一般累犯,要求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三年之内。

[ ]20.又聋又哑人或盲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1.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刑法考试复习题

刑法考试复习题

刑法考试复习题刑法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和犯罪性的特征。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犯罪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客体要件(犯罪必须针对法律保护的客体)、行为要件(犯罪必须有实施行为)、结果要件(犯罪必须造成法律规定的后果)和法律要件(犯罪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2. 什么是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有何区别?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结果,但其行为仍然存在过失。

区别在于故意犯罪要求犯罪主体有明知故犯的主观故意,而过失犯罪则是由于犯罪主体的疏忽或粗心导致的。

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更加恶劣,社会危害性更大。

3.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要件是什么?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要件包括:非法侵害的存在(必须是非法的)、危害的迫在眉睫(必须存在紧急情况)、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必须是必要的防卫手段)和防卫行为的合理性(必须符合正当防卫的合理限度)。

4. 什么是犯罪的共同犯罪和从犯罪?二者有何区别?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每个共同犯罪人都对犯罪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对犯罪结果负有责任。

从犯罪是指在犯罪行为中,协助、教唆、帮助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区别在于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行为中直接参与,对犯罪结果负有直接责任;而从犯罪人虽然没有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对犯罪行为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小明被指控为共同盗窃罪的共同犯。

根据案件调查,小明与另外两名共同犯A、B一起进入了被害人的住所,并盗窃了一部手机。

据被害人陈述,小明并没有直接参与盗窃行为,而是在旁观察并担任了“看门人”的角色。

《刑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

《刑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15、保险诈骗罪(198,C)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违反保险法规定,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16、诬告陷害罪(243,D)
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对行为人否定的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
22、刑事责任能力
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3、法律认识错误
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一行为时,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或者法律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创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5、犯罪集团
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6、连续犯
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12、分裂国家罪(103、A)
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13、破坏交通工具罪(116,B)
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1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63,C)
7、防卫过当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8、拘役
剥夺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刑法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殴斗, 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3、复员兵甲男在火车站候车,遇乙女后,两人热情攀谈。

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建议出去走走,又称自己最喜欢当兵的。

至公园僻静处两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

经查,乙女家就住本地,是个精神病患者。

甲某不知此情,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D.构成奸淫罪4.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5、男青年李某对同住在一座单身楼的女青年朱某早有倾慕,几番追求,均遭拒绝,心中十分惆怅。

一天,李某按捺不住,准备在夜间闯入朱某的宿舍,将单独居住的朱某强行奸污。

当晚1点左右,李某顺窗爬入朱某的宿舍,向床上的“朱某”扑去,欲行强奸,遭到反抗,厮打中,李某发现自己进错了宿舍,床上躺的是男青年吴某。

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非法侵入住宅罪 B.不是犯罪 C.强奸罪未遂 D.强奸罪既遂6、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

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7、某县银行新开办投资公司业务,年终获收益2.9万元,按省银行规定此项业务的收益40%要上交省行,60%留归经办行作为集体福利基金。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目的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什么态度?A. 行为结果的预见性B. 行为结果的必然性C. 行为结果的偶然性D. 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D.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答案:B4.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什么态度?A. 预见性B. 必然性C. 偶然性D. 不可预见性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积极赔偿C.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D. 犯罪后再次犯罪答案:D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贪污D. 捡到钱包未归还答案:D7.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一个人同时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C. 犯罪行为已经停止D.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答案:C9.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A. 故意伤害B. 非法拘禁C. 侵占他人财物D. 诽谤他人名誉答案:C10. 刑法中的“累犯”是指什么?A.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犯下多个罪行B.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犯下相同罪行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刑法中的“加重情节”?A. 犯罪手段残忍B. 犯罪结果严重C. 犯罪动机卑劣D. 犯罪后逃避追捕答案:ABC1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造成他人自杀D. 故意造成他人重伤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贩卖毒品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C. 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D. 取得他人财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未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总论习题集

《刑法学》总论习题集

《刑法学》习题集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A,组成B,结构C,组成和结构D,总则和分则2,下列哪个刑法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3,我国现行刑法是第()部刑法.A,一B,二C,三D,四4,我国现行刑法的实施时间是().A,1997年10月B,1979年1月C,1980年1月D,1997年3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刑法规范由那些组成().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法D,国际刑法规范2,刑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显著特点是().A,刑法保护的范围更加广泛B,刑法的条文最多C,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D,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3,刑法总则第92条关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规定属于().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限制解释4,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有().A,公安部B,司法部C,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2,刑法的体系3,刑法的解释4,立法解释5,司法解释四,简答题1,什么是刑法学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2,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才能学好刑法和进行刑法学研究4,我国刑法的目的是什么5,我国刑法的制定依据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在我国刑法中得以体现的6,简述我国刑法中"但书"的含义和作用.五,论述题试述我国刑法的任务.第一章刑法概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B 4,A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D 3,B D 4,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刑法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具体包括:(1)刑法本身,如刑法的概念,性质,地位,目的,原则,适用范围等;(2)刑法规范与规定,即刑法对于犯罪与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与具体规定;(3)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即理论刑法学;(4)对刑法规范的立法解释;(5)对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具体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6)刑法适用的规律,经验与问题.2.马克思主义刑法观认为,刑法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法律.我国刑法是指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根据人民的意志,由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单来讲,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性质包括刑法的阶级属性和法律特征.(1)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的阶级属性体现在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刑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刑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2)刑法的法律特征是指刑法区别于其它法律的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规范.这种特定性,是刑法得以成为特殊法律的重要原因.第二,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特定的调整方法使它与其它部门法区别开来.第三,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人身自由,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所以说刑法的强制手段最为严厉.第四,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3.研究刑法学,也和研究其他社会科学一样,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使刑法学的研究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我们应该努力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刑法学的研究:第一,分析的方法;第二,比较的方法;第三,历史的方法;第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刑法学研究中,一定要吃透立法精神,并予以充分的阐发,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的建议.4.刑法第1条对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作了明确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5.刑法的制定根据分两个层次的内容:(1)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最高法律根据.刑法根据宪法具体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犯罪和刑罚的规范,用刑罚来同反对和不执行宪法原则规定的一切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作斗争.(2)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新刑法的制定,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具体体现在:a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规定了新型的犯罪.b总结我国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将罪刑法定原则等写进了刑法,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现阶段实际需要的制度,如类推.c借鉴了国际社会同有组织犯罪,洗钱犯罪,恐怖犯罪作斗争的经验,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等.6,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作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但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前段表示了相反关系,如13条的但书,教材认为是前段的补充.(2)对前段表示了例外关系,如第8条.(3)对前段表示了限制关系,如第73条第1,2款.(4)对前段表示了补充关系,如第37条.由此看来,但书对准确表达立法意图起着重要作用,解释和适用刑法时不可忽视但书. 五,论述题我国刑法的任务也称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是指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何种责任.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惩罚犯罪;二是保护人民.两者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从保护方面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A,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B,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1810年《法国刑法典》2,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A,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刑罚人道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内容有().A,禁止有罪类推B,禁止重法溯及既往C,排斥习惯法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A,重罪重罚B,轻罪轻罚C,罪刑相称D,罚当其罪4,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符合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2,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五,论述题1,试述罪刑法定原则.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六,案例分析题甲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一名乘客的钱包,内有人民币800元,盗窃刚得手即被该乘客发现,后群众将甲某扭送至公安机关.检察院对甲某提起公诉后,法院最后定罪量刑时,以此时正处在"严打"时期,社会治安不好为由,以盗窃罪从重判处甲某有期徒刑5年.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说明理由.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B.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B C D 3,A B C D 4,A B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和刑法适用中的准则,是刑事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威力,它们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既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又有利于达到刑罚的最佳效果.2,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的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其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被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五,论述题1.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其基本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其二是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其三是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用清晰的文字表述确切的意思,不可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对罪刑法定原则加以表述,并在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中全面,系统地体现了该原则:第一,如同1979年刑法典一样,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第二,新刑法典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第三,新刑法典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并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第四,在罪名的规定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已相当完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00多个.第五,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或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的设置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也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该原则应当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就刑事立法而言,刑法对各种犯罪的处罚原则规定,对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制度以及对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且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在刑事司法层面上,法官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既要看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而且要看整个犯罪事实包括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要讲求刑罚个别化.现行刑法全面贯彻和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首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确立刑法分则中每一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的准则;罪重,法定刑也重;罪轻,法定刑也轻.其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是确定刑法总则中某些规范的依据,第三,刑法设立的主刑附加刑结合,轻重有序,上下衔接,可以灵活运用的刑罚体系,各类具体犯罪可以分割,能够伸缩,幅度较大的法定刑,为罪责刑相适应的司法适用奠定了基础.六,案例分析题不正确,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法院定罪量刑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本案中,甲某盗窃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数额较大(500-2000元)的,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能因为案件处于严打期而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否则就使得被告人承担的刑罚与其犯罪轻重不相适应,造成轻罪重判,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A,保护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原则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犯罪().A,危害国家安全的,中国刑法才予以适用.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才适用中国刑法.C,犯罪地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才适用中国刑法.D无条件的一律适用中国刑法.3,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A,A国刑法B,B国刑法C,C国刑法D,我国刑法5,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A,保护管辖原则B,折衷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A,刑法对地的效力B, 刑法对人的效力C, 刑法对事的效力D, 刑法对时的效力2,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能适用中国刑法().A,犯罪地的法律也予以处罚B,依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C,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犯罪D,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3,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的原则,概括起来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效力范围2,刑法的空间效力3,属地管辖原则4,属人管辖原则5,保护管辖原则6,普遍原则7,刑法的溯及力8,从旧兼从轻原则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2,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属人管辖权.3, 简述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4, 简述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1,纪某,李某均系中国公民,受雇于美国一轮船公司.2002年9月,该轮船停泊于法国某港口时,二人因与船长(英国人)发生争吵,合谋将船长杀死,并抢劫了其他船员的财物后逃逸.3个月后,二人被法国警方捕获,引渡回中国归案.问:对于纪某,李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2,被告人甲某,外籍人,系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2003年6月10日晚7时许,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之间发生殴斗,甲某用刀刺中另一国家留学生乙某腹部,乙某因肝脏破裂抢救无效而死亡.问:对于甲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D 5,D二,多项选择题1,A B 2,A B 3,A B 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答: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是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公民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第10条还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的不受干预性.3.答: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该条是关于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的规定,即我国刑法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的适用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这种管辖权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是,这种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轻罪不适用;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对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则不适用.上述两方面的限制必须同时具备.该条的规定,是我国刑法保护国家和公民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作出这样的规定,对于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保护我国驻外工作人员,考察访问人员,留学生,侨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4.答: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即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刑法失效的时间即终止效力的时间,由国家立法机关规定.我国刑法的失效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了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习惯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对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这里的"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高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这里的"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根据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的船舶或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也可以是军用,既可以是在航行途中,也可以是处于停泊状态,既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我国领域内,也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外国领域内或公海及公海上空.根据国际条约.我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也视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是指:(1)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而并不直接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2)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因而该条也属于例外的情形.(3)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刑法不在这两个地区适用.(4)现行刑法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该款是针对隔离犯的特殊情况对属地管辖的具体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纪某,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被告人纪某,李。

刑法学 总复习题

刑法学  总复习题

《刑法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乘坐的轮船在海中遇难,甲、乙二人一同游向一块木板。

甲抓住木板后,发现此木板只能承重一人,于是甲将乙推入海中,致乙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C )。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故意杀人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2、甲某晚蒙面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内有人民币约2000多元)。

第二日,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

从犯罪构成的观点来看,甲的行为是( C )。

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3、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调查地形,乙负责望风,丙负责入室行窃。

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D )。

A.犯罪集团B.必要的共同犯罪C.简单的共同犯罪D.复杂的共同犯罪4、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关押15日之久,甲的行为是属于什么性质?( C )A.惯犯B.牵连犯C.持续犯D.连续犯5、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B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6、甲某为了要男孩而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放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甲犯有何种罪行?( B )A.过失致人死亡罪B.故意杀人罪C.遗弃罪D.虐待罪7、某日,甲和老乡王某等4人并排在A县公路上行走,与驾车经过该地的乙等人因路堵问题争吵,并相互打了起来。

甲等人将乙的头部打出血后,被附近的群众围住。

甲夺路逃跑,往B县方向奔去,仓惶中将站在路边的69岁妇女丙撞倒在地,丙送A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晚上死亡。

甲撞倒丙的行为构成( A )。

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间接)故意杀人罪D.不构成犯罪,属于意外事件8、检察院干部李某,在对一个案件进行检察起诉的过程中,对证人王某使用暴力逼取证言,造成王某伤残,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B )。

刑法学最新概括完整复习题

刑法学最新概括完整复习题

2011年7月《刑法学#》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是()。

A 、属地原则B 、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 、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 、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2、下列机关中,()有权进行司法解释。

A 、公安部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全国人大常委会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盗窃罪B 、抢劫罪C 、放火罪D 、敲诈勒索罪4、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不予追究()。

A 、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B 、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C 、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D 、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5、非法拘禁罪属于()A 、持续犯B 、连续犯C 、牵连犯D 、惯犯6、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减轻B 、可以从轻或减轻C 、应当减轻或免除D 、可以减轻或免除7、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8、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A 、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B 、作为和不作为C 、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D 、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9、甲和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

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意表示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10、刑法列举的贪污方式有:()A 、窃取B 、受贿C 、侵吞D 、骗取二、名词解释题1、属人原则2、犯罪中止3、假释4、合同诈骗罪5、滥用职权罪三、简答题1、简述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2、简述犯罪既遂的类型。

3、简述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试述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构成要件五、案例题1、李某,男,25岁。

因有盗窃嫌疑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实交代了盗窃行为,同时还交代了曾经抢夺他人财物的罪行,经查属实。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年级:2014 级专业:法学一、简答题(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

2、简述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3、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4、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5、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6、犯罪中止的概念及构成特征是什么?7、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8、简述坦白与自首的异同。

9、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10、简述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及其处罚原则的规定。

11、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2、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成立条件有哪些?13、简述非法经营罪的构成特征。

14、简述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15、简述我国刑法减刑和假释的区别。

16、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是什么?17、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有哪些区别?18、简述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构成特征。

二、辨析题(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先判断对错1分,再说明理由3分;判断错误,整题不给分)1、在共同犯罪中所有的实行犯都是主犯。

2、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同时构成受贿罪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3、基于索债目的帮助他人实施绑架行为,构成绑架罪。

4、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

5、犯罪既遂就是行为人实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或者造成了犯罪结果。

6、所有的故意犯罪都有犯罪目的。

7、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

8、伙同他人抢劫自己与配偶的共同财产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9、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处罚。

10、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连续犯。

11、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人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执行,既可以赦其罪,又可以赦其刑。

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12、所有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13、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14、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构成资助恐怖活动罪。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

《刑法学》复习题一、填空题。

1、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 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

2、在故意犯罪中,存在着几个可能停顿的阶段,即犯罪预备、_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3、犯罪客体的种类包括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不能超过20年。

5、按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6 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6、我国刑法中,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8、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9、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二、名词解释。

1、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4、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5、累犯: 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6、刑罚: 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7、主犯: 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8、犯罪预备: 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刑法学》是一门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学科,对于专升本的同学来说,掌握好刑法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份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A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C 预防犯罪,保障国家安全D 惩治犯罪,促进经济发展2、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处罚性D 主观恶性3、甲为了杀死乙,举刀向乙砍去,结果乙重伤未死。

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4、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于()A 对危害结果的预见程度不同B 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不同C 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D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5、共同犯罪是指()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二人以上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结合D 三人以上共同犯罪6、教唆不满()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A 14B 16C 18D 207、下列犯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罪的是()A 抢劫罪B 强奸罪C 绑架罪D 贪污罪8、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A 集资诈骗罪B 贷款诈骗罪C 票据诈骗罪D 信用卡诈骗罪9、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A 盗窃罪B 抢劫罪C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 侵占罪10、下列不属于贪污贿赂罪的是()A 受贿罪B 行贿罪C 挪用公款罪D 诈骗罪二、简答题1、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其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总复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1997年刑法典一共有条文()A.384条B.452条C.412条D.502条2.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3.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B.高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4.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饮用水中投放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打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开枪射击乙,但击中了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C.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失足掉进下水道摔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丙开枪,且均击中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5.至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6.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7.下列情形不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质的行为是()A.紧急避险B.执行上级命令的行为C.依照法令的行为D.假想防卫8.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父亲退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甲信以为真,便放走乙。

关于本案,正确的是()A.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C.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D.甲成立故意伤害未遂(不能犯)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10.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结果的个数C.犯罪意图的个数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12.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

A.屡教不改B.罪行极其严重C.累犯D.抢劫犯13.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

关于本案,正确的是()A.根据从旧兼从轻,本案不适用《刑法修正案(八)》B.对甲故意伤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D.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4.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D.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15.甲因故意杀人罪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流产,一个月后,甲被提起公诉。

下列正确的是()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不是被强制流产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流产16.我国刑法对溯及力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7.李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李某将该乘客打成重伤,李某的行为()A.适用新加坡法B.适用中国刑法C.适用第三国法D.中国刑法、新加坡法都可以18.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是()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触犯刑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惩罚性19.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A.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D.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20.关于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甲向乙毁容,乙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将乙的裤子点燃,乙跳河灭火而溺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C.甲在乙家放火,乙为救人冲入屋内被烧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D.甲在高速路将乙推下车,乙被后面的车辆撞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21.关于不作为犯,错误的是()A.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

甲不救助他人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B.甲在工作时,不小心使用一根铁钻刺入他人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伤者送完医院救治而是逃亡外地。

医院证明即使伤者送往医院,伤者也会死亡,甲不送伤者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掉入河中,甲因为天冷不愿下水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他人来救助时,小孩死亡。

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

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23.下列何种犯罪主体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A.报复陷害罪B.诬告陷害罪C.伪证罪D.间谍罪24.李某为防止偷苹果,在苹果园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苹果不慎触电,经医院抢救,不治而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态是什么?()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25.甲(17岁)和乙(15岁)共同盗窃()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单独构成盗窃罪C.乙单独构成犯罪D.甲乙都不构成犯罪26.甲为偿还赌债将本村的一台正在使用的变压器偷走卖掉,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现象?()A.结合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牵连犯27.关于犯罪主体,正确的是()A.甲(女,40岁)吸毒后强制猥亵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B.甲(15岁)携带自制火药抢劫妇女的包,甲不构成抢劫罪C.甲(15岁)非法拘禁他人,甲不构成犯罪D.甲是法官,可以构成放纵走私罪28.关于过失犯,错误的是()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D.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29.甲雇佣A杀B,说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A向B的住宅投放炸弹(周围没有其他人与物),结果将B的妻子炸死,但B安然无恙。

关于本案,正确的是()A.甲与A构成共同犯罪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A对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B的妻子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A成立故意杀人罪,甲不成立犯罪30.关于正当防卫,错误的是()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C.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D.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31.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想报复,在甲的菜中拌入毒药。

但甲久久未归且乙害怕法律制裁,乙打消杀人念头,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正确的是()A.犯罪预备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32.关于共同犯罪,正确的是()A.甲乙应当预见山下有人而未预见,扔石头将丙砸死。

甲乙具有共同过失,构成共同犯罪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蔽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交警甲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33.关于教唆犯,正确的是()A.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帮助犯都是从犯B.教唆犯都是从犯C.教唆犯都是主犯D.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都重于实行犯35.关于累犯,正确的是()A.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B.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C.对累犯的从轻情节不予认定D.对累犯的减轻情节不予认定36.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的下列表现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A.交代了自己所犯数罪中的次要罪行B.共同犯罪的主犯交代了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C.共同犯罪的从犯承揽了共同犯罪其他共犯的全部罪行D.如实供述了所犯之罪的主要情节和基本过程38.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是指()A.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上判刑B.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最高的刑罚C.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比没有该从重情节时相对更重的刑罚D.在法定刑最高刑以上判刑39.我国刑法一般预防的对象是()A.一切人B.违法的人C.犯罪分子D.潜在的犯罪人40.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C.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适用附加刑D.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41.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4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采取的判断标准是()A.行为地主义B.结果地主义C.行为地或结果地主义D.行为地且结果地主义43.A国公民在公海上空将B国民航客机劫持到C国,该犯罪嫌疑人潜逃后被我国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则我国对该犯罪嫌疑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44. 外国籍商人杰克来华经商期间,与中国女青年李某恋爱,后因李某提出分手,杰克怀恨在心,遂指使人对李某用浓硫酸毁容。

我国法院依法对杰克及同案犯人进行了审理,我国法院依据的是()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保护管辖D.普遍管辖45. 李某因倒卖外汇于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考虑到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46. 甲15周岁,系我国边境某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海洛因’及’50克’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构成: A.走私毒品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走私、贩卖毒品罪47. 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